任燕翔:已经6月了,还能换专业吗?
考研不提倡"从一而终"
考研培训行业太强调“坚持”,赋予了“坚持”太多意义,导致不少学生觉得坚持=胜利,改主意=失败。
你们去翻翻中国共产党党史,哪次重要的会议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然后才从黯淡走向光明:中共二大,不再消灭一切了吧?八七会议终于承认自己一片痴心错了吧?遵义会议前连电台都丢了吧,十一届三中全会,不再“两个凡是”了吧?
所以坚持的不是技术层面的东西,坚持的是理想信念。你们如果真的要坚持,那就坚持认为“我辈岂是蓬蒿人”,坚持考研不要半途而废,不要一会儿觉得秋招比较重要,一会儿又觉得国考比较重要。
至于专业院校,明明已经觉得不太对劲了还要死撑,在我看来,跟博古的坚持没什么差别,只是为了证明自己不会犯错,一点都不实事求是。
专业课你没复习多少,别装了
什么样的学生需要换专业
我觉得最普遍的情况依然是数学搞不定。
有的是像我这样的,基础课都极其费劲;有的是能跟上但是花费的时间巨大,其他考试科目的时间都被挤压了;还有的是每次学数学都要做很长时间的心理建设,复习中断也是因为数学。你那么多心理活动和操作,换门不考数学的,一定会上岸,去年我的二战营有大量这样的学生,工科的,觉得跨考文科怎么可能上岸、怎么可能背得过文科生呢?可文科就是背吗?如果你不歧视文科,文科你是能搞定的;如果你数学是个渣,还歧视文科,那你自生自灭吧。
第二种建议换专业的,是跨专业时只是一腔热情,或者被某个咨询师蛊惑、被师兄师姐怂恿,没有对这个专业做深入的了解,就愉快地决定了,最后进入到专业课复习时,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而且专业指向的生活就业,也不是特别满意,比如那么多人立志要考教育学,快要被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整疯的,而且有那么几个夜晚,突然觉得自己不想当老师的。这样的学生,你再考虑下你的原专业,或者考虑跟你原跨考专业邻近的专业。比如不考教育学,考马理论行不行?考中共党史行不行?直接考历史学行不行?
专业和方向有时候比学校的确定更重要,因为专业和方向是决定你未来的就业的,就业又决定了你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
所以,我们得允许自己在专业方向上有更多的踌躇、混乱、纠结,不要等到快报名了,又觉得自己选错了专业,那时才是大势已去、无可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