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 詞
人稱代詞 指示代詞 疑問代詞 無定代詞 輔助代詞
古今汉语代词的差异
1.古代汉语有两类比较特殊的代词:无定代词“或”和“莫”辅助性的代词“者”和“所”。这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 。
2.古代汉语的代词使用了许多与今天完全不同的形式。比如第一人称代词,古代汉语不但有“我”、而且还有“吾、余、朕、台、予”。再如,现代汉语的近指代词“这”,古代还有“此、是、斯、兹”等。
3.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体系还不完备。严格说来,先秦汉语中还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的职务是由指示代词“其”和“之”、“彼”、“夫”来承担的。
三、古汉语代词的分类:
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无定代词、辅助性代词。前三类与现代汉语同,后两类为古代汉语所特有。
人称代词
1、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吾”“我”“予(余)”、“朕”“昂”“台”
“吾”在上古主要作主语,也可以作定语。一般不作宾语,如作宾语也只限于否定句中作前置宾语。如:
(1)今者吾喪我。(《莊子•齊物論》)
(2)居則曰:“不吾知也。”(《論語•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予与余为同一个词,可作主语、定语、宾语
(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小雅•巧言)
(4)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离骚》)
“朕”在秦以前为一般人自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规定为皇帝专用自称。
(5)“朕皇考曰伯庸。”——“朕”指屈原自己;皇:光明、敬仰。 (《离骚》)
人涉昂否,昂须我友。匪台小子,敢行称乱。——《诗经》。“昂”当是方言词,其他文献罕见
古代有“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之说。(人之十等:王,公,大夫,士,皂,舆,隶,僚,仆,台。)
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女(汝)”、“尔”、“若”、“而”、“乃”
用作主、宾、定的有“女(汝)、尔、若”等。只用作定语,偶用作主语,不作宾语的有“而、乃”。译成“你、你们、你们的。”
至于“你”,六朝以后才产生,一般认为源于“尔”,一声之转。
(1)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雍也》
(2)若为庸耕,何富贵也!(史记•陈涉世家)
(3)我無爾詐,爾無我虞。(《左傳•宣十五》)
(4)吾乃与而君言,汝何為者哉?(《史記•平原君列傳》)
(5)a. 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史记•項羽本纪》)
b. 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漢書•項羽傳》)
第三人称代词——从整个的语法体系来说,上古汉语中其实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是用指示代词(这、那、彼)来兼任的。
上古汉语中,用作第三人称代词的“其、之、彼”、“夫”,都还带有指示代词的性质,实际上就是第三指示代词。
“之”的用法《尔雅》训为“往”,《说文》以为“出也”。按:小篆“止”“之”同形, 故其本义是动词“到”“往”。在古汉语中,可用作代词、助词、动词等。
1、用作一般代词。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陈涉世家)
为人后者,为之子也。(公羊传)——后,后代。“之”,相当于“其”
2、作结构助词
语法学界对“之”的认识,走过很长的弯路,(文通)称介词,杨树达叫连词,王力称结构助词,郭锡良叫代词复指。对“之”的各种用法的掌握与否是衡量古汉语水平的标志。
(1)用在定语与中心词中间,相当于“的”。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观潮)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用在主谓之间,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省去无碍文义。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3)用在主谓之间,将主谓结构变为名词形结构。以前的说法“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妥。
甚矣,汝之不惠!
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尚书)
(4)用作凑足音节和提顿。一般用于动词或形容词之后。充当形式宾语,可译可不译。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以上用在形容词后)
(5)古代 “之”还有一种很特殊的用法,加于人名之间、物名地名之间,作衬音词。
“介推” ——“介之推”、“烛之武”——“烛之武”、“尹公佗”——“尹公之佗”、“会稽山”——“会稽之山”
(6)作指示代词,可代人、代物、代事,作定语,指示性、独立性较弱,译为“这、那”。
旦日,客从外来,与生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
“其”的用法:其,本义是簸箕。古汉语的“其”基本上用它的假借义,作代词、连词、助词和语气副词。
1、作代词。一是起指代作用,一是起称代作用。
(1)起指代作用。可指代少数,也可指代多数。一般用于远指,但有时也用于近指。通常用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作定语,直接指代他们,相当于“那个(那些)”“这个(这些)”。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近指,这个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登泰山记)——远指,其远,那以前。
(2)起称代作用。可代事代物,以代人为主。可代第三人称,也可代第一、二人称。可代单复数。
(刘备)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他的才能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其实:它的果实。
孙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其,我的)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生于前。
“彼” 用于第三人称仍带有指示性,并有轻蔑的意味。(译为“他、她、它(们)”。)
“彼可取而代也。”——“彼”做主语,指代秦始皇,带有轻蔑的意味,相当于“那家伙”
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他,是男子汉;我,也是男子汉。我为什么要怕他!)《孟子•滕文公上》
先秦汉语没有一个能作主语的第三人称代词,“他”只作“别的”解。如:
(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小雅•鹤鸣)
现代汉语用“他”作主语的地方,古代有两种表示法:
(一)重复出现前面的动词。如: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左传•襄15)
(二)省略主语。如: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论语•微子)
大致唐代,第三人称代词“他”开始出现。
白语、朝鲜语、蒙古语的第三人称代词也来自指示代词,并至今与后者同形;法语、俄语也来自指示代词,英语三人称复数也来自指示代词,这是具有语言共性的,反映了共同的认知规律。如果一个语言人称代词三缺一,则一定是第三人称代词。
古代汉语人称代词的单复数——古代汉语人称代词没有单复数的分别,同一个词既可以用于单数,又可用于复数。遇到人称代词,需要根据上下文判断其究竟表示的是单数还是复数。
有时为了强调多数,在人称代词后加名词“侪”(chái)、“属”、“曹” 、辈”等名词,意思是“这辈人”、“这类人”,并不是表示复数的词尾。
古人常用谦称和尊称,是名词而非代词。(古代的“礼”的体现:卑己尊人)
谦称代替第一人称。“臣、仆、愚、小人”等常用于一般人自称;“妾、老妇”等用于女子自称;“孤、寡人、不谷”用于帝王诸侯自称。
尊称代替第二人称。常用“陛下”称君王,“殿下”称太子、诸王,“阁下”称高级文官,“麾下”称高级武官。
对一般人尊称用“先生、子、夫子、君、公、卿、吾子、大王、足下”等。
指示代词
分为近指代词、远指代词、旁指代词、特指代词。
近指代词:用来指代那些距离说话人较近的人或物。主要有“此”、“是”、“斯”、“兹”、“若”、“然”、“尔”等。(现在的介绍信多有“兹有……”字样)
“此”、“是”、“斯”——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
“尔”、“若”、“然”——相当于“如此”、“像这(那)样”。
“然”多作谓语。 译“这、这个、这里、这样。
如:青采出于蓝,而质青于蓝者,教使然也。
“是”的用法
1、作近指代词(可译为“这、这个、这里、这样”等)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舞于庭)(佾:古代称的行列,一行人叫一佾。天子八佾)
作定语: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庄子北冥有鱼(海运,谓海风动,幂——溟,海也。 )
作谓语: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2、作判断词(系词)用于判断句中,同现代汉语。
(季平子欲杀申夜姑)公若泣哀之,曰:“杀是是杀余也!”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论语•微子)
今是何种也?
3、作助词,用于提前宾语。
唯余马首是瞻。
“是以、是故、是用”——因此,所以。
4、关于现代汉语的“是”作焦点标记
如:我是不知道。我是三个女孩。我是昨天乘坐飞机到南昌的。
远 指 代 词:用来指代那些距离说话人较远的人或物。主要有“彼、夫”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那” “那个。
“夫”指代性较轻,亦可不译。以做定语为多。位于句首的“夫”后来虚化为句首语气词,主要起提起话题的作用,表示要发议论。要注意辨别“夫”的这两种用法的区别。
例:食夫稻,衣夫锦。(吃那稻谷,穿那锦衣。)
旁指代词——所谓旁指,是指代一定范围之外的事物,很象现代汉语的“旁”、“别”似的。“他、它、佗”不是第三人称代词,是旁指代词。可译为“别的”、“别的人”、“别的事”。
如:王顾左右而言他。(别的事)
特殊指示代词:者和所
吕叔湘《文言虚词》、中学教材等称“者”、“所”为结构助词,而王力、郭锡良教材称“者”、“所”为“辅助性代词”。
“者”——“者”的用法大凡有两类。一是作为指示代词组成“者”字结构;二是作语气助词。
“者”字结构具有名词性质,所以能称代人、事、物、道理等等,能在句中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1. 谓词性成分+“者” (“者”使谓词性成分名词化。)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赦之,以劝事君者。
2.数词+者→表一定范围、种类:译“几样”、“几种”、“几类”、“几方面”等。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子贡问政事,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信任统治者]。子贡说:“迫不得已而去掉其中之一,在这三样中哪一样可先去掉?”子曰:“去兵、去食,自古皆有死,民不信不立[立国]。”)
语气词 “者”
(1)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提顿语气
(2)故臣曰:“亡国之廷无人焉。廷无人者,非朝廷之衰也,家务相益,不务厚国。”(《韩非子•有度》)——提顿语气
(3)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孟子•离娄上》) ——假设语气
(4 )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文学》)——假设语气
“所”是一个与“者”互补的代词
1.所+动(短语)
此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
2.所+动(短语)+者
作用与“所+动”同,指代行为对象。仍属“所”字短语。
所爱者挠法活之,所憎者曲法诛灭之。(挠:扰乱)
3.所+动+(之)+名
“所”后再加名词,举出具体指代的人或事物名称,“所”字短语作这个名词的定语,有时用“之”作定中标志 。
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欤?抑亦盗跖之所筑欤?(所居之室:住的房室。)
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所与饮食者”,即和他一起吃饭喝酒的人,“所与”指代动作行为的相关者。
“所以”的两种用法
一、表依据:译为“用来……的方法”、“用来……的工具”。
吾知所以距子矣。(公输盘对墨子:“我知道抵抗你的方法。”)
二、表原因(抽象):译“导致……的原因”。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似仇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所从”、“所由”表示“从……的地方”;“所与”表示“和……的人(事)”;“所为”表示“导致……的原因”。
疑 问 代 词
1、指人代词——谁、孰 “孰”一般只作主语,不作宾语。“谁”主要用于一般问句。
“孰”常用在选择问句里,还经常和介词“与”连用,构成固定组合“孰与”。
(1)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论语先进)(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师:子张;商:子夏)
(2)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孟子•梁下)
(3)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吾亦从子而归尔。
2、指事物——何、胡、曷、奚
“何”本义为动词,担负之意,作代词是假借的用法。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传)
“何以”可以表示原因“为什麽”,表示工具依据“凭什麽”:
多多益善,何以为我禽。(史记•淮阴侯列传)——为什么
既飨,楚子问于公子曰:“子若克复晋国,何以报我?”(国语)
胡为至今不朝也?(战国策)
同游而不見愛者,吾必不仁也;交而不見敬者,吾必不長也;臨財而不見信者,吾必不信也。三者在身,曷怨人? 《荀子•法行》
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论语)
3、指处所——安、恶、焉
安: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礼记)——哪里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
恶:将恶避逃之?曰:“无所避逃之?”(墨子)
“先生飲一斗而醉,惡能飲一石哉?”史记•滑稽列传
焉: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哪里
(季隗)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僖公二十三年》)——语气词
无定代词——不确定指某一人、某一物、具有泛指意义的代词。
或——原是“国”的古字,“域”是“或”的异体字,假借为无指代词。(注意,所有的代词都是假借而来的)
1、作无指代词(肯定性无指代词)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表时间,当“有时”“偶或”讲。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或,有时)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而或,而有时)
作连词,表假设、有时也表选择。
闻君将还吴,密通洞庭,或以尺书密托侍者,未卜将以为可乎? (或,如果)
中古之后才用“或”表示今之“或者”: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或,或者)
莫——1、作否定性无指代词,可译为“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件事、没有一样东西、没有一个地方”等。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墨子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莫,没有一个人)(石钟山记)
“莫”和“无”亡、毋、罔、靡”经常相通;这些唇音字充当主语时,都是无指代词。
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没有办法用来到达千里之外)
亡:河曲智叟亡以应。(没有话)
毋:上察宗室诸窦,毋如窦婴贤,乃召婴。(没有一个人)
罔: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
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莫”(无……)的后面有时紧跟一个否定副词“不”,成为“莫不”(无不)。 “莫不”连用是否定之否定,强调的是“全部”和“肯定”的概念。(没有谁不)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莫不桃李夏绿,竹柏冬青。(莫,代地,没有一处)
2、作否定副词,充当状语。否定副词“莫”在先秦很少,汉以后才渐渐多起来。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副 词——副词是一种半实半虚的词类:语法功能上能单独做状语,接近实词;但是词汇意义比较空灵,接近虚词.副词按照其表达的内容又可以分为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情态副词、否定副词、谦敬副词等几个次类。
程度副词
(1)程度副词——表动作、行为或状态的程度。
表程度偏高:“最、太、至、尤、良、益、甚 、殊——很、非常
(至高无上、极品、殊荣)
另外,“为”常可以与“最”、“甚”、“很”等搭配。
表程度偏低:略、少——稍微、逐渐
少——古汉语中“少”常作程度副词,是“稍微、略微”的意思,相当于现代的“稍”。
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復遊於六合之外。《庄子•徐无鬼》
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古汉语中的“稍”却是时间副词,“逐渐”的意思。
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史记•项羽本纪》)
颇——在现代汉语中表示程度深,而古汉语中的“颇”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程度高,是“很”的意思;一是表示程度浅,是“稍微”的意思。
如:
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陌上桑》) 略微
太祖之破袁术,(曹)仁所斩获颇多。《三国志》——很
“年事颇高”何解?
“益”——表程度进一步深化,可译为“更加,越发”等。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韩非子•喻老)
“良”——表程度高,可译为“很,甚”。
美志不遂,良可痛也。(曹丕:与吴质书)
也可表示事实确凿可信, 可译为“的确,真是”。
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皆喜。(史记•赵世家)
“殊”-—— 表程度高,非常、特别
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目随之。(史记•留侯世家)
2.范围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的主体或客体的范围。
表总括(范围大的):“皆、悉、尽、毕、咸、并、举、具、俱、既”——都、全,总共;“凡、共”——总、共。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汉书)
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孟子)
表限制(范围小的):“但、徒、特、直、第(弟)、仅”——仅、只。
“但”、“直”
现代汉语中的“但”是转折连词,古代汉语中的“但”则主要是表示范围的副词,用来限制范围,是“只”、“仅仅”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不但”、“但愿如此”(只希望这样)等词语中还保留“但”的古代用法。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示儿)
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三国志)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梁惠王上》)
3.时间副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1)表示时间已经成为过去:既、业、尝、曾——曾经:
(2)表示现在时的:方、会、适
(3)表示将来时的:且、将、行
时间副词
曾 ——在古汉语中除了表示“曾经”,多用做语气副词,表“竟然”.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诗经•卫风•河广》)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表“曾经”一般用“尝”: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再”——古代汉语中的“再”是数量词,一般是两次的意思,到了唐代,又可以专指“第二次”。现代汉语“再”的用法古代汉语用“复”,是“又一次”的意思。
“仍” ——现代汉语中的“仍”是副词,表示事情继续发生,“仍然”的意思。古代汉语中的“仍”也是副词,但含义却是“频繁”、“多次”。
明年,大将军将六将军仍再出击胡。《史记》
既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既见君子,我心则降。(诗经•出车)
寻——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规:效仿
4. 情态副词——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一定情态或语气的副词
“且”——在古代汉语常作连词用,和现代汉语“而且”意义相当。此外,还常作副词表示情态,有“姑且、尚且”的意思。有时是时间副词,表达“将要”的含义。
先生且休矣,我将念之。(史记淮阴侯列传)姑且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杜甫•石壕吏)尚且
魏文侯且置相,召李克而问焉。(说苑•臣术)——将,表时间。
“固”——“本来、当然” ,和现代汉语的“固然”意思完全不同。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盖” 表示提示和推测,引出下文——大概
(1)表提示和推测性论断语气: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孟子藤文公上)
(2)表确实、肯定语气: 不译
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汉书•司马迁传)
“乃”——表“竟然”
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殆”——表示推测或不肯定——“恐怕,近乎,差不多”
良曰:“ 沛公殆天授。”《史记•留侯世家》
“岂、其、宁”——表示反问语气——“难道、怎么”。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 (诗•郑风•褰裳)
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左传•僖公十年)
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 (战国策•赵策)
否定语词
不-弗 表示一般否定的副词。“不” 既可以否定动词,又可以否定形容词;既可以否定及物动词,又可以否定不及物动词。而在秦汉之前,“弗”的使用范围非常狭窄,它只能否定及物动词,而且这个及物动词还不能带宾语。
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论语•乡党》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论语•子罕》
仲子,不义与之齐国而弗受,人皆信之。 《孟子•尽心上》
然则国乱将弗治与?
现代汉语的否定词“没”以前是沉没的意思,很晚才有“没有”义。词义引申:沉没——没有。 唐 袁晖 《三月闺情》诗:“蛾眉愁自結,鬢髮没情梳。”
至于现在的“没有”与“有”也是不对称的。现代汉语中存在很多肯定与否定不对称现象。
现代汉语中“不”与“没(有)”的差异。
毋(无)、勿 ——表示禁止或劝阻性否定——不要、别。
“毋”与“不”相当,“勿”与“弗”。
欲人毋闻,莫若勿言;欲人毋知,莫若勿为。(枚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将军毋失时,时间不容息。(史记)
未(未来即没有来)——表示事情还没有实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没有”
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未”与“未尝”不同:
“未”表示还没有实现,包含将来实现的可能性,“未尝”只是简单地否定过去。如:
廊庙之位,吾未尝敢失节也。(史记秦始皇本纪)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项羽本纪)
否定副词
非(匪)——否定名词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 《庄子•秋水》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韩非子•五蠹》)
“微”——否定动作、行为、状态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左传•僖公三十年》 )
哀公曰:“善哉,吾闻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微孔子,吾焉闻斯言也哉?”(说苑•君道)
谦敬副词
谦敬副词又分为敬人和自谦两类.
敬人:请、敬、谨、幸、惠、垂、蒙等
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战国策•范雎说秦王》
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史记•平原君列传》
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其他如“垂询”“惠顾”“承蒙”等。
“请”初为动词,询问、问候。如“请安”
宋•叶適 《草庐先生墓志铭》:“少而廣問博請,長而探幽索微,老而愈勤,窮而益信,其學既明矣。”
还有“谒见”的意思。如:
《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皇后自知罪惡深大,朝請希闊。”
最后才发展出谦敬副词的功能。如:今王欲民之无衣紫者,王请自解紫衣而朝。(韩非子)
表自谦:窃、忝、猥、敢等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李斯《谏逐客书》)
太守忝荷重任,当选士报国。(《后汉书•史弼传》)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李密《陈情表》)
魏 曹植 《献璧表》:“臣聞玉不隱瑕,臣不隱情。伏知所進非 和氏 之璞。”
指代副词
指代性副词“相”“见”用在及物动词前面做状语,动词后面的宾语不再出现,宾语被“相”“见”指代了。
“相”原表示互指,后来转变为偏指,仅指代动作的受事一方。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以爲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國乎?”——互相
今燕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孔雀东南飞》)
《木兰诗》:“爺娘聞女來,出門相扶將。”
“见”原是助动词,用在动词前表示主语是动作的受事者;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演变为副词,用在及物动词前表示对他人所发动作的接受,有指代宾语的作用。可译为“我”或“自己”。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此言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墨子•兼爱下)
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陶潜《归去来兮辞》)
唐•周贺 《留别南徐故人》诗:“三年蒙見待,此夕是前程。”
介词与连词
在句子中都是起联结作用的,因而有些语法书根本不区分介词与连词,统称为联结词。不过,客观来说,介词与连词还是存在根本区别。一般语言都存在介词与连词的差异,即两者并不完全相同。介词一般连接词或词组,而连词可以连接更大的语法单位如句子。不过有些词既可以作连词又可以作介词。如“与”、“和”、“跟”等。
介 词
介词经常放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面,组成介词结构,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在其前作状语或其后作补语。表示時間、處所、目的、原因、方式、物件等。
古今汉语介词的一些差异
1、古代汉语介词的宾语通常同现代汉语一样放在介词的后面,但少数介词(主要是“以”)的宾语因表达的需要而放在介词的前面。
“一以当十。”
“奚以知其然也?”
2、现代汉语中介词宾语不能省略,古代汉语中“以、为、与、从”等介词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竖子不足与谋。”
3、古代汉语由“因、为、与、从”等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做状语,与现代汉语相同。但“于”字组成的介宾结构除表“对于”、“关于”外,其余多作补语;“以”字介宾结构可作状语,补语,现代汉语一般是用状语来表达。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
于(於、乎)
古漢語中介詞“于”也可寫作“於、乎”。“于”和“於”上古並不同音,作介詞用時,它們的用法完全相同。“乎”與“于”古時音近,除經常做語氣詞外,也經常作介詞用,其用法與“于”也完全相同。
“于”和“於” 两者使用的时间不同,甲骨文中只有“于”,西周金文开始出现“於”,但“于”占多数,《左传》以后两者相当,战国晚期后“於”占优势,后来一般“於”,建国后汉字简化统一作“于” 。
(1)引入行為動作的處所與時間,組成介賓結構作句子的補語或狀語,可随文译为“在”、“从”、“到” 。如:
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谁之过与?(《論語•季氏將伐顓臾》) ——老虎犀牛从笼子里逃了出来,龟壳美玉在匣子里毁坏了,这是谁的责任呢?处所、“从”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孟子梁上)——河内:魏地,今河南境内的黄河以北。“到”
自十月不雨至于五月。(左传•僖公3年)——古今句式不同
(2) 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组成介宾结构,作补语或状语,随文意可译为“向”、“跟”、“给”、“对”、“对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古代“汤”“水”想对,肱gōng
景公有爱女,请嫁于晏子。(晏子春秋)
(3) 引进比较的对象,组成介宾结构,用在形容词或少数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后面作补语,译为“比……更……”。
青,取之于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荀子•勸學》)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韓愈《師說》)
悲莫痛于伤心。
(4)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组成介宾结构作动词的补语,译为“被”。
兵非贵益多,唯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巳。夫唯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孙子兵法)——兵力并不是愈多愈好,只要不盲动冒进,而能够集中兵力、判明敌情、战胜敌人就行了。那种不深思熟虑而又轻敌盲动的人,势必成为敌人的俘虏。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
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庄子)
有关语序
移位: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
王其盍亦鉴于人,无鉴于水。(国语)
省略:
其告求于上甲。(殷墟867)
其告求上甲。(殷墟28206)
以——说文:以,用也。引申为介词
(1)引入行為動作憑藉的工具、材料與依據。可以是具體的,也可以是抽象的。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婚,以我御穷。(诗经•谷风)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韓非子•五蠹》)
“请以剑舞。” (史记)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2)引入行為動作憑藉的資格、身份或地位。
以人民往觀之者三二千人。(《史記•西門豹治鄴》)
項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史記•項羽本紀》)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汉书)
(3)引入原因。相当于现代汉语得“由于”、“因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夫尧既已黥汝以仁义,而劓汝以是非矣。(庄子)
此木以不材终其天年。(庄子)
平原君笑曰:“观此竖子,乃欲以一笑之故杀吾美人,不亦甚乎!”(史记)
(4)引入行為動作的時間。
赏以春夏,刑以秋冬。(左传)
文(指田文,即孟嘗君)以五月五日生。(《史記•孟嘗君列傳》)
有以 无以
由“以”構成的“有以”“無以”表示“有(沒有)東西或辦法用來……”
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史記•淮陰侯列傳》)
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史記•項羽本紀》)
故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有关“以”的语序
以字结构可以在动词前或后
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孟子)
宾语有时也可以前移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诗经)强调
赠之以勺药。(同上)
为——“為”經常與它後面的賓語一起放在謂語動詞的前面作狀語,表示物件、目的、原因等。
(1)引入行為動作服務的對象,“替”“給”。
為長安君約車百乘。(《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
(2)引入行為動作的目的,“為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3)引入行為動作的原因。
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而辍广。
(4)引進動作行為所涉及的物件。
不足為外人道。(陶淵明《桃花源記》)
(5)引進動作的主動者,表被动。
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為宋國笑。(《韓非子》)
与
(1)引進動作的服務對象,“為”“替”“給”
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史記•陳涉世家》
(2)引進動作行為的參與者“跟”“同”。
執其手而與之謀。(《國語•越王勾踐棲會稽》
(3)引進比較物件。
吾與徐公孰美?(《戰國策•齊策》)
介词与动词的差异:介词大多从动词虚化而来。不过最典型的区别是:介词没有时间性。如:
到上海了→到了上海了 到上海去→﹡到了上海去
你跟我→你跟着我 你跟谁说话→﹡你跟着谁说话
我们比比谁高(重叠)→﹡我比比你高
连 词
連詞是用來聯結詞、短語或句子的虛詞。古代漢語的連詞有許多,有些在現代漢語中還在使用。下面是幾個較為重要的古漢語連詞,“與、且、以、而、則、然、雖 、之。”
与——“与”可以作介词与连词。作介词构成介词结构作状语或补语。作连词的功能不同,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和”,一般用來連接並列的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表示並列或選擇關係。
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孟子•梁上》)
而(1)用在聯合結構中 表示两个成分的联系。又可以分为三种:
A)表示并列关系。如:
子文曰:“必杀之。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左传)
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墨子)
B)表示顺承关系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
夫种麦而得麦,种稷而得稷。(吕氏春秋)
三例分别表示时间上、事理上得顺承。
C)表转折关系(与顺承的关系)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败。(孙子兵法)
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韩非子)
(2)连接状语与谓语,前一部分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或状态,修饰后一部分。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
行海者坐而至越,有舟也;行陆者立而至秦,有车也。(慎子)
(3)用在主语与谓语之间,表转折。
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
很多人认为这个“而”表假设,译为“如果”。又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
其实这些句子含有假设意味,乃是一种意合法。就如同现在的“明天下雨,我就谁懒觉”一样。古代汉语有时有假设连词有时没有。如:
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史记)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
像“人而无仪”中“而”似乎有假设意味,但是和下句比较可知没有。另外表假设一般要是没有发生之事,但这里肯定是已然之事,不是假设。
则 然则
(1)表示兩件事情在時間上相承。
人情一日不再食則饑,終歲不制衣則寒。(晁錯《論貴粟疏》)
生则天下歌,死则四海哭。(荀子)
(2)表示因果或情理上的聯繫。
是故無事則國富,有事則兵強。(《韓非子•五蠹》)
民貧則奸邪生。(晁錯《論貴粟疏》)
(3)表示转折。
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论语)
欲速则不达。(论语)
多则多矣!抑君似鼠。夫鼠昼伏夜动。(左传)
(4)表假设。
项王乃谓海春侯大司马曹咎等曰:‘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毋令得东(陈留)而已。(史记)
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莊子•逍遙遊》)
“然”原是指示代词,意为“这样”,可以与其他连词构成“虽然”、“然而”、“然则”等,一般表转折,有时也表顺承,其实两者相通。后全部词汇化为复合连词。
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墨子)
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汉书)
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孟子)
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后知松柏之茂也。淮南子
后来“然”也虚化,有连词用法。如: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史记)
之——“之”原是動詞“到某地去”;又借作指示代詞 。連詞“之”主要有兩種用法:
(1)連接定語和中心語,表示領屬或修飾關係。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三军之士,视死如归。(吕氏春秋)
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庄子)
这种“之”不同教材有不同处理,或认为介词、助词,其实只是名称的不同。
(2)插在主謂結構之間,使其變成名词性結構,充當句子的主語、賓語或狀語。如:
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傳)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左传)
人之生也发黑,其老也发白。(论衡)
很多教材认为是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461页,不妥。后王力在《汉语语法史》亦改换说法。其实很多“主之谓”可以成句。如:
子曰:“予之不仁也!”(论语)
晁错曰:“袁盎策之善。”(史记)
语气词、词头词尾
也——句尾語氣詞“也”主要用在判斷句句尾,表達的是确认語氣,有肯定意味。用在複句及命令、疑問句中的“也”,仍都是肯定與確認的語氣。如:
雖殺臣,不能絕也。(《墨子•公輸》) 不及黃泉,無相見也!(《左傳•鄭伯克段于鄢》
追我者谁也?
用在句中表停顿。如:
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论语)
矣——句尾語氣詞“矣”與“也”所表達的語氣的差別:第一,“也”表靜態;“矣”表動態。第二,“也”是把對事物的判斷告訴別人,現代漢語中沒有與之對應的語氣詞;“矣”是把事情發展到現階段出現的情況或將要出現的情況報導出來告訴別人,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語氣詞“了”。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湯問》) 善哉,吾請無攻宋矣!(《墨子•公輸》)
年幾何矣?(《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
乎、與(歟)、邪(耶)
“乎、與(歟)、邪(耶)”所表達的都是疑問語氣。其中“乎”的使用最為普遍,表達的疑問語氣也最強烈。“與(歟)、邪(耶)”的疑問語氣不太強烈,有探詢的意味。如: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史記•陳涉起義》此天下之害與?天下之利與?(墨子•兼愛下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莊子•逍遙遊》)
哉 夫
“哉”的基本用法是表達感歎語氣,而且所表達的語氣表較強烈。如:
楚國若有大事,子其危哉!(《左傳•昭公二十七年》)
由此觀之,客何負于秦哉?《諫逐客書》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起義》
“夫”一般表嗟叹语气,语气舒缓。
哀夫敬夫!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 。(荀子)
语气词连用
何可勝道也哉!(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善敗由己,而由人乎哉?(左傳•僖公二十年)
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學而)
何愚也耶!(李清照《金石錄後序》)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孟子•梁惠王上》)
发语词 “夫”——經常放在句首,表示要發議論,起引起下文的作用。
夫寒之於衣,不待輕暖;饑之于食,不待甘旨。(晁錯《論貴粟疏》)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莊子•逍遙遊》)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莊子•逍遙遊》)自然气候变化的六种现象。指阴、阳、风、雨、晦、明。
唯(惟、维)
(1)位於句首,引出主語或年月。如:
惟十有三年春,大會于孟津。(尚书•泰誓上)
(2)位於句首,表示期望語氣。如:
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左傳•僖公三十年)
愚臣亡识,唯陛下财察。(汉书)财:裁
(3)位於句中,引出謂語。如:
蚩尤惟始作亂。(書經•呂刑)
髧彼两髦,实维我特。(诗经¡P柏舟)
词头词尾见书467-470——现在能够确认的就是一个“有”,其他一般作其他解释。
关于“阿”和“老”——词头“老”当出现于唐代。《论语》有“老彭”,那是老子与彭祖的合称。唐白居易:每被老元偷格律。杜甫:君不见,昔日蜀天子,化作杜鹃似老乌。又苏轼:老可能为竹写真,小坡今与竹传神。(老可:文与可)其他如“老婆”最早就是老婆婆的意思。
——“阿”当出现于汉代,如曹操、刘禅等,以及需要证实的“阿娇”。
词尾:然 尔 焉 若 乎 如
一般用於形容詞後,和形容詞一起充當狀語或謂語
行此三年,海内晏然,天下大治。(汉书)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诗经)婉如:美好;扬:眼睛。
夫子莞尔而笑。(论语)
且年未盈五十,而谆谆(zhūn)焉如八九十者。(左传)絮絮叨叨的样子
愀然改容,超若自失。(史记)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
音韵学与语音学
语音与语言的其他要素一样,无时无刻不在变化。这种变化是缓慢的,只有积聚到一定程度时才能被感知。汉语刚刚产生时的语音是什么样的?现在无从知道。近现代学者对有文献记载以来的汉语语音做了比较详尽的研究,各家得出的结论并不完全一致。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汉语语音古今差别很大。
古今汉语语音不同,可以从现代汉语方言之间的比较中窥测到一斑,因为语音的地域差别正是语音古今变异的遗迹。也可以从读古代诗歌时觉察到。如《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以“辐、侧、直、亿、特、食”等字相押,用现代普通话来读,它们很不和谐。但在《诗经》时代,这些字是同一韵部,是押韵的。
再如: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詩經•鄭風•子衿》二章
“佩”、“思”、“來”三字同屬一個韻部(之部),如果按照後面的擬音去讀這章詩,其韻味馬上就顯現出來了。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這首詩今天看起來更不押韻,事實上在中古時期也是押韻的。“者”、“下”二字在平水韻中同屬上聲“馬”韻。
人类语言的语音是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现在听古人说话读书,已经不知所云了。明朝陈第说:“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
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就是同一个地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语音也有差异,这有两个原因:一、语音本身的发展,二、外部语音的影响。
比如英语国家有很多,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等。这些国家的语音也有差异,最典型的是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有时美式英语就简称美语。可以推测 ,经过一定的时期,两地的差异会越来越大,最后就分成两种语言。方言就是这样形成的。汉语方言的差异有时必欧洲不同语言的差异还要大。
实际上,有时我们学了一种方言,主要是因为我们对该种方言的声、韵、调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只是没有理性化。而如果有了理性的知识,就会加快我们的学习速度。
一、音韵学与语音学
音韵学也称声韵学,它是研究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传统学问,是古代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像现代汉语语音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样。
传统音韵学分为三个部门,即今音学、古音学和等韵学。近年来音韵学界有人主张以《中原音韵》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别立“北音学”一科。这样,汉语音韵学就分为:古音学、今音学、北音学、等韵学四科。
今音学是研究中古时期(六朝至唐宋)汉语声、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
古音学是研究上古时期(先秦两汉)汉语声、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
等韵学是用“等”的概念分析汉语韵母及声韵配合规律的一门学问,它通过韵图的形式展示某一历史时期的声、韵、调系统。等韵图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声、韵配合表。
北音学是研究近代(元明清)汉语声、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
與傳統音韻學不同,語音學是十九世紀興起的一門研究人類語言聲音的科學,它主要研究語音的系統(聲音的成分和結構)、變化及發展規律,並教會人們如何去分析研究語音的系統和變化,如何發現語音的變化規律,同時訓練人們發音、聽音、記音、審音的技術。語音學一般分為普通語音學、歷史語音學、描寫語音學和實驗語音學等。普通語音學研究人類語音中各種聲音的構成,音與音的結合及相互之間的影響變化,以至聲調、語調、輕重音等現象。
歷史語音學研究某一語言各個歷史階段的語音系統及其發展規律。描寫語音學研究某種語言在一定時期的語音系統及其特殊現象。實驗語音學則是通過實驗儀器分析語音的物理現象和生理現象。在研究方法上,語音學主要是通過描寫、實驗、分析、歸納、歷史比較等方法揭示語音的性質、系統及其發展規律,它所使用的標音工具主要是國際音標。(如赵元任)
由此可见,音韵学是我国研究汉语历史语音的一门传统学问,而语音学是研究各种语言的语音及语音各个方面的一门现代科学。汉语音韵学相当于语音学中的一个部门,可以称为汉语历史语音学,二者在研究对象、分类、方法及标音工具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绝不能将它们混为一谈。
然而,自从语音学知识传入到我国后,研究汉语声韵系统、分析汉语声韵调的特点、探求古音的发展规律以及对古音进行构拟等,都需要使用语音学知识,因此,语音学又可说是研究汉语音韵的基础和工具。
为什么要学习音韵的知识
古代汉语课学习有关的历史语音常识,主要是为了解决文献阅读中的词义问题和更好地欣赏古代诗歌韵文。解决文献阅读中的词义问题主要需要上古音知识,提高古代诗歌韵文的欣赏水平需要中古音和上古音知识。我们的课程主要学习的是无韵的散文,所以我们主要学习上古音有关知识,但学习上古音又必须以中古音为基础。所以我们也要介绍一些有关中古音的知识,然后重点讲述判定字音上古声韵相同相近的方法。
其次,也有利于我们了解方言的发展变化,进而了解整个汉语的发展变化。
语音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可寻的。
学习音韵学,我们不太关心那些偶然的语音变化,比如:曝光、从容等,虽然这些也是具体的语音变化,不过它们都是类化造成的个别现象。我们关注的是如下一类现象,比如“肚”的南北差异如何形成的:
比如很多方言:蜘蛛、居住、株洲、朱、猪、注、煮、竹、著、柱;出、厨、除、处、穿、传、船、川;输、枢、殊、书、舒;叔、梳。
比如常说广东人学普通话非常困难,为什么?那些问题。
基本概念
1.古音:(1)古代漢語語音。(2)專指上古(周秦兩漢)音。
2.今音:(1)現代漢語語音。(2)專指《切韻》為代表的中古音。(3)專指現代漢語普通話語音。
3.音類:聲母、韻母和聲調的類別。
4.音值:聲母、韻母和聲調的實際讀法。
5.雙聲:指兩個漢字音的聲母相同或相近。
6.疊韻:指兩個漢字的韻母相同或相近。
7.聲母、韻母:一個漢字音節,開頭的音叫作聲母(古人稱之為聲、紐、聲鈕或音鈕),其餘的音叫做韻母。
8.字母:(1)拼音文字或注音符號的最小的書寫符號。(2)古人稱聲母的代表字為字母。
陇西李元谦乐双声语,常经文远宅前过,见其门阀华美,乃曰:“是谁第宅过佳?”婢春风出曰:“郭冠军家。”元谦曰:“凡婢双声。”春风曰:“儜奴慢骂。”元谦服婢之能,于是京邑翕然传之。(六朝 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凝园寺》)
梁高祖尝作五字叠韵曰:“后牖有榴柳。”命朝士并作。刘孝绰曰:“梁王长康强。”沈约曰:“偏眠船舷边。”庾肩吾曰:“载匕每碍壢。”徐摛曰:“臣昨祭禹庙,残六斛熟鹿肉。”何逊用曹瞞故事曰:“暯苏姑枯卢。”吴均沉思良久,竟无所言。高祖愀然不悦。俄有诏曰:“吴均不均,何逊不逊。宜付廷尉。”(北齐 阳松玠《谈薮•梁武》)
9.三十六字母:表示中古聲母系統的36個代表字。唐末守溫和尚原定30字母,宋人又增益6母而成36字母。36字母反映的是唐宋時代共同語標準音的聲母系統。現列表簡示如下:
传统习惯上用五音(或七音)三十六字母指称中古声母。所谓“五音”,指声母按发音部位分成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五类;所谓“七音”,就是在五音的基础上,又分出半舌音、半齿音两类。字母就是表示声母的代表字。
这是用现代语音学知识来解释五音、七音,因而较清楚。但是古代人不懂这些,经常用“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色(青白赤黑黄)”、“五脏(心肝脾肺肾)”等来描写,越发让人不可捉摸。
唇音:
重唇音:帮、滂、 並、 明
轻唇音:非、敷、 奉、 微
舌音:
舌头音:端、透、 定、 泥
舌上音:知、彻、 澄、 娘
半舌音:来
齿音:
齿头音:精、清、 从、 心、邪
正齿音:照、穿、 床、 审、禅
半齿音:日
牙音: 见、溪、群、疑
喉音: 影、晓、匣、喻
10.韻頭:指韻腹之前的高母音或半母音,因常介於聲母和韻腹之間,故又稱介音或介母。
11.韻腹:指韻母的主要母音。
12.韻尾:韻腹後面的收尾音叫做韻尾,包括母音韻尾和輔音韻尾(鼻輔音或口輔音)兩類。
13.韻:(1)指韻母。(2)指主要母音、韻尾和聲調相同的音韻類聚。
14.韻目:韻書中韻部的標目,也就是韻部的代表字。
15.韻部:(1)同“韻”(2)。(2)指主要母音和韻尾相同的音韻類聚。
第二節 中古音
一 《廣韻》的產生及其體例
《廣韻》又称《大宋重修廣韻》,簡稱《廣韻》。這是第一部官修性質的韻書,是《切韻》最重要的增訂本。它是在《唐韵》的基础上增订、重修而成,而《唐韵》又是在《切韵》的基础上增修而成。“广”就是扩大、补充的意思。
有关《切韵》
魏晋以后至南北朝,中国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特别在韵文方面,这一时期大量地吸收了民歌的营养。并特别追求形式——讲究词藻、讲求声律。当时有所谓的“永明体”“齐梁体”等,还有沈约的“四声八病说”。
所谓“八病”即诗文在音韵上应当避免的八种毛病: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
因而在当时产生了一些韵书。《切韵》正是如此。
公元581年,杨坚建立隋朝。随着国家的统一,文化自然要统一,诗文的用韵也要求统一。于是一些有影响的文人在一起讨论新编一部韵书。他们是:萧该、颜之推、刘臻、魏彦渊、卢思道、薛道衡、辛德源、李若。《切韵》的作者是陆法言,他将颜之推等人的讨论内容记录下来,经过二十年的整理编撰而成《切韵》。成书于601年。
隋亡后,《切韵》在唐代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书,因而更引起人们重视,不断增字加注,而成《唐韵》。
到了北宋初年,陳彭年、丘雍等人奉皇帝的詔令據《切韻》及唐人的增訂本對《切韻》進行了修訂。修訂本于真宗景德四年(西元1007年)完成,于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西元1008年)改名為《大宋重修廣韻》。
。《廣韻》雖距《切韻》成書時間已有四百多年,但其語音系統與《切韻》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是收字大為增加,計有26194字,比《切韻》的字數(11000餘字)多出一倍以上,注釋也較詳細,共用了191692字。此外,《廣韻》分韻為二○六韻,比《切韻》多出13韻,這是分韻粗細寬嚴的問題,並非語音系統有什麼變化。
后代人研究音韵,都是根据《广韵》,而后上推古音,下联今音的。而《切韵》逐渐失传了。现在只能在敦煌、新疆吐鲁番等地见到一些残卷。还有一些残卷落在日本一个叫大谷光瑞的人手里。法国巴黎也有一些。
《广韵》问世后,宋仁宗景佑四年(1037年),丁度、贾昌朝又增修而成《集韵》。语音有一定变化,反映了当时实际语音。
《廣韻》的體例
《廣韻》的編寫體例可歸納為以下幾項:
一、《廣韻》正文共收26194字,分屬於二○六韻。此二○六韻按平上去入四聲分置於五卷之中。其中平聲57韻,置於第一、二卷;上聲55韻,去聲60韻,入聲34韻,分別置於第三、四、五卷。平聲韻獨居兩卷完全是由於所屬字多的緣故,並無其他用意。其居於第一卷者28韻,稱作上平聲;居於第二卷者29韻,稱作下平聲。
二、每卷之中所列各韻用一個代表字作為名稱, 叫做“韻目”。韻的排列順序用序數加上韻目表示,如一東、二冬、三鐘等。
三、一韻之中所含各字按聲母的不同分別排列。同聲母的字唐人稱之為“小韻”, 小韻也稱作“紐”,小韻所含各字均屬同音字。小韻與小韻之間用“○”相隔。
四、小韻中的第一字之下先注釋字義,然後是反切注音,最後用數字標明該小韻所含字數。
二 根據《廣韻》探求中古音
《廣韻》是一部韻書, 它只向我們展示了中古音的韻部和聲調,而沒有直接告訴我們中古有多少聲母和韻母。不过 雖然沒有直接展示中古的聲母和韻母,但它所收的每個字都是用反切注音的,中古的各類聲母和韻母自然就都包含在這些反切上下字中。在介紹聲類和韻類時我們已經指出, 代表同一聲母或韻母的反切上、下字都不止一個,《廣韻》中共有反切上字452個,反切下字1195個。要得知中古有多少聲母和韻母,通過一定的方法將這452個切上字和1195個切下字中表示同一聲母或韻母的字進行歸類即可達到目的。
由於語音的發展變化,今音已不同于古音。有些反切用字在今天看來是不同的,在古代則可能是相同的;在今天看來是相同的,在古代則可能是不同的;因此,歸納反切上下字並不象依照今音對漢字進行歸類那麼容易。清人陳澧第一個找到了歸納反切上下字的方法——系聯法,他的《切韻考》就是使用這一方法取得的重大成果。系聯法的基本依據就是反切的原理, 即反切上字與被切字的聲母必然相同, 反切下字與被切字的韻母及聲調必然相同。其系聯的條例共有三項:一般稱之為基本條例、分析條例和補充條例。
(一)關於反切上字的系聯
1、基本條例
凡同用、互用、递用的切上字,其聲母必屬同一聲類(推論)。
(1)同用例 切上字如果用同一個字作反切上字,則切上字的聲母屬於同類。例如:
冬 都宗切 當 都郎切
冬、當這兩個切上字均用“都”作其反切上字,所以它們的聲母屬於同類。
(2)互用例 兩個切上字如果相互作為對方的反切上字,則此兩個切上字的聲母屬於同類。例如: 當 都郎切 都 當孤切
“當”用“都”作切上字,“都”又以“當”作切上字,互相為用,所以當、都的聲母屬於同類。
(3)遞用例 甲切上字以乙字作為切上字,乙字又以丙字作為切上字,則甲乙丙三字的聲母屬於同類。例如: 冬 都宗切 都 當孤切
“冬”以“都”作為切上字,“都”又以“當”作為切上字, 遞相為用,所以冬、都,當三字的聲母屬於同類。(二)關於反切下字的系聯
1、基本條例
因為反切下字與被切字韻母相同所以,凡同用、互用、遞用的切下字, 其韻母必屬同一韻類(推論)。
(1)同用例 切下字如果用同一個字作為反切下字,則切下字的韻母屬於同類。例如:
東 德紅切。 公 古紅切。
東、公這兩個切下字都用“紅”字作反切下字,所以它們的韻母屬於同類。
(2)互用例 兩個切下字如果相互作為對方的反切下字,則此兩個切下字的韻母屬於同類。例如: 公 古紅切 紅 戶公切
“公”用“紅”作切下字,“紅”又用“公”作切下字,所以公、紅的韻母屬於同類。
(3)递用例 甲切下字以乙字作為切下字,乙字又以丙字作為切下字,則甲乙丙三字的韻母屬於同類,例如: 東 德紅切 紅 戶公切
“東”以“紅”作切下字,“紅”又以“公 ”作切下字,遞相為用,所以東、紅、公三字的韻母屬於同類。
“魚”韻出現了24個反切,包含的反切下字有魚、居、諸、余、菹五字。其中居、諸、菹三字都用“魚”作反切下字,此為同用;“余”用“諸”作切下字,“諸”又用“魚”作切下字,此為遞用。 經過如此系聯,證明魚、居等五字的韻母屬於同類。
三 《廣韻》的聲母和韻母
聲類是根據系聯法或統計法對反切上字歸納的結果,聲類的不同,並不意味著聲母也一定不同,因為表示同一聲母的反切上字根據系聯或統計可能會分成兩類,例如代表來紐[l]的反切上字根據系聯、統計被分成了盧、力兩類。
根據前人的研究,《廣韻》五十一聲類所含的聲母只有三十六個,此外李榮先生在他的《切韻音系》中又考出一個“俟”母,又稱作“禪二”,現在已得到學術界不少人的承認。如果加上俟母,《廣母》的聲母就是37個。
(二) 《廣韻》的韻母
1、《廣韻》的韻類
陳澧用系聯法對《廣韻》進行系聯,發現二○六韻中共含有311個韻類。繼陳澧之後,高本漢、白滌洲、黃侃、周祖謨、李榮及邵榮芬等人也先後對《廣韻》的韻類作了較系統的研究,所得的結果有相同者,也有不盡相同者。其中高本漢研究的結果是290類,白滌洲使用統計法研究的結果也是290類,黃侃研究的結果是335類,周祖謨的研究結果是324類,李榮的研究結果是334類,邵榮芬的研究結果是326類。王力在他的《漢語音韻學》及《漢語史稿》中基本採用的是高本漢和白滌州的分類。董同龢則基本上堅持的是陳澧的分類。目前學術界有不少人採用的是290類的說法。
2、《廣韻》的韻母
《廣韻》的290個韻類是按聲調計算的,即韻類的聲調不同即算不同的韻類;如果不計聲調,即使平上去三聲相承的韻類或平上去入四聲相承的韻類算一類,則290類只有90類之多。王力在《漢語史稿》中于戈韻和昔韻中分別增添了[](戈開三)、[](昔合三)兩音。按照《史稿》的這種分類,《廣韻》的韻類總數便成了292類,不計聲調為92類。這92類所含的不同韻母共有142個,其中陰聲韻40個,陽聲韻51個,入聲韻51個。我們採用《史稿》的說法,將《廣韻》韻母確定為142個。
中古四聲歌訣
河海未測 官場勢惡 朝野俱寂 明捧暗克
依草附木 鉤腿鬥角 垂死掙扎 無可救藥
仁美睡覺 忠保禦敵 兄弟怒目 相翦太急
揮手告別 趨本背末 無禍自福 為善最樂
蘭紫桂白 梅有傲骨 人品正直 堯禹帝嚳
相忍為國 懲忿去隙 君子意篤 模範事蹟
重返教育 夫子聖哲 書好字黑 人手二冊
王冕善笛 回也好學 秦女弄玉 天狗望月
歡飲坐席 民喜瑞雪 勤勉度日 雖苦快活
車馬炮卒 中午對弈 拿土換錫 如此妙極
反切练习
徒贡切 胡讲切 布交切 古劳切 慈忍切 昨木切 侯古切 渠记切 古巷切
关于“帮”组声母的变化
古无轻唇音,因而现在的轻唇音在古代都读重唇音,或者说,现代汉语的轻唇音都是从古代的重唇音里面分化出来的。
基本规律就是:帮组声母在合口的三等韵前变为轻唇音,其他则保持重音。
即:帮——b、f;滂——p、f;
并——b、p、f;明——m、f;
用反切来显示变化就是,根据现在的读音:下重则重,下轻则轻。如:
扶板切 方缅切 甫奔切 扶富切 方卖切 普面切
在现代汉语方言里面,有些字音不遵循普通话的演变规律,因而轻重唇音有不一的情况。比如“门——问”。
客方言的纽韵与古今汉语有共同点和一定的对应规律,譬如说客方言无浊声母[ dz ]、[dz‘] 、[dz]、 [ v ]、[η] ,只有塞擦音[ts] 、[ ts‘]和擦音[s ],在三十六字母中属精、清、心声母,无舌上音[ ts ]、[ts‘]、[s ],因此客人说“知”为“低”(di),说“值得”为“抵得”,说“雨湿衣”为“雨笃湿”等等都是属于上古语音,即今人发“zh”、“sh”的舌后音声母的字,在上古时有一部分读为舌尖声母“d” 或“t”的音。
钱氏又说:“古无轻重唇”“凡今人所谓轻唇者,汉魏以前,皆读重唇”,这话的意思是说,凡后代发轻唇音“f”(v )声母的字,在上古音里都读为重唇音[b]或者[p]或[m],证之于客话,如说“飞”为“卑”,说“负”为“辈”,说“分”为“奔”,说“粪”为“笨”,说“斧”为“补”,说“无”为“磨”等等,这正是客话中今天还保存下来的上古语音。今人读“r”声母的字,在上古音里则读为“n,[η]”声母的字,证之于客话,客人说“汝(rǚ)”为“你”(ni),读“乳(rǚ)”为“能(nèg)”,读“挼” (ruó)为(nuó)等等,这些都说明客话没有“日纽”,日纽在古音系统里应属三十六字母的“泥纽”。上述客话声母问题均符合上古语音声母系 。
*《詩》“凡民有喪,匍(並)匐救之。”《檀弓》引《詩》作“扶(奉)服”。《家語》引作“扶伏”。
*《史記•五帝本紀》:“東至蟠(並)木。”《呂氏春秋》:“東至扶木。”
*《莊子•逍遙遊》:“汾(奉)水之陽。”司馬彪、崔譔本皆作“盆(並)水”。
*《史記•魯世家》“平公子文(微)公”,《世本》作“湣(明)公。”
*《老子》四十一章:“大器晚(微)成。”帛書《老子》:“大器免(明)成。”
以上材料說明三十六字母中輕唇音和重唇音在上古只有一類,或者沒有輕唇,或者沒有重唇。其所以會得出古無輕唇音的結論,重要理由之一是在現代漢語中可以找到只有重唇而沒有輕唇的方言,卻找不到只有輕唇而沒有重唇的方言。象廈門、潮州、福州等方言中就只有重唇音而沒有輕唇音,這顯然是古音的遺留。
闽语的主要语音特征包括:古浊声母多数读为不送气清音;声母“知”组读同“端”组;部分的“匣”母读同“群”母;轻重唇不分(没有f-、v-等声母);连读变调较为发达,部分地区有其他连读变音现象;文白异读非常丰富,文读与白读有体系性的差别。闽语受到历史上不同时期古汉语音韵的反复多次重叠。其中闽南语被学术界认为是最接近上古汉语的现代汉语方言。使用闽南语的人口大约为汉语人口总数的4.5%。
声调的发展
一、平分阴阳,这一现象在唐代开始,十四世纪已经完成。《中原音韵》是把“平分阴阳”这一语音变化显示的第一部书。
最初是因为受声母的影响,声调产生细微的差别,而后逐渐扩展、定型而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上字为清声母,读阴平;上字为浊声母,读阳平。如:
他红切 都年切 七情切 苦昆切 徒红切 满奔切
徒哀切 五刚切 徒冬切
浊上归去
“浊上归去”大概第八世纪前就完成了。即下字是上声字,上字为全浊,读去声。
胡果切 徒亥切 薄旱切
“肚”的两种读音:当古切;徒古切。
入派四声
大致规律:
与上字即声母有关系。大致为:全浊归阳平;次浊归去声;清音归上声;
如:昨木切 鱼怯切 苦得切 古岳切 冬毒切
语音发展的基本规律
语音简化是一般趋势,声、韵、调都在减少变化。语音简化的同时会在其他方面得到补偿,比如语法构词、复音词大量出现。
语音的演变,主要是舌头的升降和前后推移,其次是嘴唇的变圆变扁,鼻腔的或开或闭,声带的颤动与否。规律相当严整。
《诗经》的用韵
1、《诗经》是上自周初下至春秋中期五百年间诗歌总集。史书上记载有“采诗”、“献诗”、“删诗”之说,前两者说明乐官在收集整理方面所起的作用;从孔子之前就大量有“三百篇”的说法来看,孔子“删诗”之说未必可信。
2、汉以前只称《诗》,或“三百篇”、“诗三百”。
3、汉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汉武帝为抢救文化遗产而设五经博士,《诗》由是称《诗经》。
汉初传《诗》的情况
1、 三家《诗》——齐人辕固之“齐《诗》”、鲁人申培之“鲁《诗》”、燕人韩婴之“韩《诗》”,都是以西汉当时文字(隶书)传写的,故称“今文《诗》学”;西汉时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后来逐渐失传、消亡。今唯存《韩诗外传》。
2、毛《诗》——鲁人毛亨所传,较三家诗晚出,所使用的是用“古文”(战国文字)写成的抄本,故称“古文《诗》学”,未被立为官学,但在民间广泛传授。最终取代了三家诗而成为唯一的流派。《十三经注疏》中的《诗经》经西汉毛亨传(第一层注释)、东汉郑玄笺(第二层注释)和唐孔颖达疏(第三层注释),是较好的注本。
七首在押韵方面有代表性的诗歌
1、关雎P472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参差——双声联绵词 友:亲爱。窈窕——叠韵联绵词 乐:使之乐。)
2、桃夭P475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隔句句尾韵:华、家)于:词头。
桃之夭夭——后人用为“逃之夭夭”者, 谐音断章取义也。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隔句句尾韵:实、室)有:词头。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隔句句尾韵:蓁、人)
3、芣苡P476
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句中韵:采、有)
采采芣苡,薄言掇之。采采芣苡,薄言捋之。(句中韵:掇、捋)掇:拾取;
采采芣苡,薄言袺之。采采芣苡,薄言襭之。(句中韵:袺、襭)
jié,手提衣襟兜着。 xié,把衣襟掖在腰带间兜着。
注意:仅换关键的一两个字就另成一章,反复咏唱,正是民歌特色。
4、静女P477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躇。(句尾韵:姝、隅、躇。)
爱通薆,隐也。 踟躇——双声联绵词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句尾换韵式:娈、管;炜、美。)
自牡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句尾交韵式——一三句:荑、美;二四句:异、贻。)
5、柏舟P478
汎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偶数句句末押韵:河、仪、它;换句中韵:天、人)
汎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偶数句句末押韵:侧、特、慝;换句中韵:天、人)
6、伐檀P488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7、硕鼠P489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句尾韵:鼠、黍、女、顾、女、土、土、所——每句押韵)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句尾韵:麦、德、国、国、直——隔句押韵)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句尾韵:苗、劳、郊、郊、号)
重要的民俗诗——《七月》P495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褐:指粗布或粗布衣,古时贫贱者所服,最早用葛、兽毛,后通常指大麻、兽毛的粗加工品。觱发、栗烈——均双声联绵词。
(韵脚,句句押韵:火、衣;发、烈、褐、岁;耜、趾、子、亩、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韵脚,句句押韵:火、衣;阳、庚、筐、行、桑;迟、祁;悲、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鴂,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
(韵脚,句句押韵:火、苇;桑、斨、扬、桑;鴂、绩;黄、阳、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穫,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猏于公。
获:穫,另有“獲”。
(韵脚,句句押韵:葽、蜩;穫、萚、貉;狸、裘;同、功、豵、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穹窒熏鼠:动词连用,古代汉语特点。
(韵脚,句句押韵:股、羽、野、宇、户、鼠、户、处;)
六月食鬱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剝枣,十月穫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壺,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五谷:稻、黍、稷、麥、菽也。叔:拾取。
(韵脚,句句押韵:薁、菽;枣、稻、酒、寿;瓜、壺、苴、樗、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韵脚,句句押韵:圃、稼;穋、麦;同、功;茅、綯;屋、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韵脚,句句押韵:冲、阴;蚤、韭;霜、场、飨、羊、堂、觥、疆。)
《诗经》韵例
第一、韵的位置:
1、句尾韵是最普遍形式;
2、也有在代词或语气词前的句中韵(变相句尾韵)
第二、从韵数看:有“一韵到底”和“换韵”两种。
第三、从韵脚相互距离看,有三种:
1、句句押韵——每句末都是韵脚。
2、隔句押韵——奇句不押韵,偶句押韵。
3、交韵——奇句和奇句押韵,偶句与偶句押韵
关于“叶韵”
由于语音的发展变化,古代用韵的地方,用后人的语音就可能不押韵了,因而有时显得不和谐。并且时代越久远,不和谐的地方越多。
宋人朱熹《诗集传》全面采用“叶音说”,认为要采用古代的读音,不和谐的地方就和谐了。这种主张影响了很多人。不过弊病也很明显,我们无法复原古音,另外如果古诗文都用古音,那和我们的实际生活就差距太远了。
清代的学者顾炎武也持这种观点,他主张学者们大力研究古音,然后让人们用正确的古音来读古文。也有人主张可以用方音来读古文,认为方音中残留着古音,在用古音读古文无法实现的情况下,认为用方音来读古文,能够读出古代的韵味。还有主张用“叶音法”来读古诗文。用后世的语音读古时的诗文,有些原来押韵的韵脚不押韵了,这是语音演变的结果,叶音的做法,没有看到语音演变的现实,是造成汉字读音的极大混乱。
古书读音及古音通假
一、关于“破读”,也称“读破”。
古代汉语中用同一个字表示的词,有时由于意义和词性的变化而使读音有所不同,是两个不同的词,如同是“王”字,在《左传•齐桓公伐楚》“王祭不共,无以缩酒”中,用作名词,读平声;而在《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德何如,则可王矣”中,用作动词,则要读去声,这在古书里叫做“破读”。
因而一个是本音,一个是破读。训诂上把读本音用本义的字叫做“如字”。
破读音主要是声调的变化,且两者在意义上大多有引申发展的关系。词义的改变往往伴随着词性的改变,所以破读不但区别词义,还区别词性。
如:《礼记•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为自谦。陆德明《音义》:恶恶,上乌路反,下如字。好好,上乎报反,下如字。
再如
衣:
无衣无褐(诗经)境内莫衣紫。(韩非子)
好:hao33——hao51
度:du51——duo35
难:nan35——nan51
为:wei35——wei51
雨:yu214——yu51
再如
近:
远水不救近火也。(韩非子)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庄子)
从:
张良是时从沛公。(史记)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同上)
妻:
以其子妻之。(论语)
古音通假
古音通假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用字现象,就是古人写作时,没有按照汉字记词的规则来用字,临时用与该用的字音同或音近的另一个字,来表达所要表达的意义。但是更主要的还是因为很多词没有相应的汉字记录,只好临时找一个同音或音近的字来记录。如:
《诗•卫风•氓》:“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郑笺:“泮读为畔。畔,涯也。”
书546-547举例“早”,其实不妥。
比如“我”字,是古时一种有齿的武器,语言里还有一个第一人称代词与它读音相同,没有再造新字,而是用表示武器的“我”来记录,于是“我”便假借为第一人称代词。这就是造字的“假借”。
有人主张把用字的“通假”与造字的“假借”区分开来,将其视为两种不同的文字现象。六书中的假借,是借用同音字来写意义抽象、难以用形象法造字的词,所谓‘本无其字’;用字通假是已有本字,临时借用同音字来替代,特点是‘本有其字’。用字通假一般是暂时的借用,而六书假借往往是长期的,甚至久借不还,所谓鹊巢鸠占。
也有主张把两者合在一起,通称为“假借”,再在“假借”之内区分两种类型,郭锡良就是这样做的。基本概念:
(1)古音通假:人们在使用汉字时,由于各种情况,应该使用甲字,却使用了同音或近音的乙字,发生了张冠李戴的现象,这就是用了通假字。从语音的角度来看,就叫做古音通假。严格说来,通假实质上是汉字使用了别字的问题。后来得到了公认,被称做通假。
(2)按借字和本字语音关系的不同情况,可分:一、同音通假:即借字和本字的声韵都相同而构成的通假。如:蚤~ 早,畔~ 叛,无~ 毋等。二、音近通假:双声通假:借字和本字声母相同(还须韵母相近)。如:惠~ 慧。叠韵通假:借字和本字的韵部相同(还须声母的发音部位相同),如:信~伸,详~ 佯。声韵相邻通假:借字和本字的声母和韵母都不相同,但都相近。如归~ 馈,阙~ 掘。
再如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易经)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
自孔甲以来而诸侯多畔夏。 《史记》
兵终身暴露于外,士民罢病于内。(韩非子)
再如:“难”与“笨”
特读
一些字在一些特殊的用字场合不读它的现代标准音,而是要读它的特殊读音,这种读特殊读音,就是 “特读”。
古书中需要特读的字,主要是一些专有名词,如古代的国名、部族名、地名、器物名、人名、姓氏等,它们的特读音被继承到现代汉语中,我们读古文时要读一些字的特读音。
国名:
燕yān、龟兹qiūcí、大宛dàyuān、
月氏yuèzhī、康居kāngqú、身毒yuāndú
族名:
吐谷浑tǔyùhún、荤粥xūnyù、先零xiānlián、吐藩tǔbō、
地名:
阳夏yángjiǎ、番禺pānyú、会稽guìjī、
人名:
皋陶gāoyáo、莫邪mòyé、伍员wǔyún、
姓氏:
单shàn、种chóng、万俟mòqí、尉迟yùchí
诗 词 格 律
我国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具有精炼含蓄的语言、优美动人的韵律、多样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思想内容。汉代以前的诗歌主要是四言(如《诗经》)和六言(如《楚辞》),汉代以后,产生了五言诗和七言诗。五言诗起源于西汉的民谣。《古诗十九首》是很成熟的五言诗,我国最早的七言诗是《柏梁台诗》,相传是汉武帝在柏梁台与群臣宴饮时的联句。它是句句押韵,后人称这种诗为“柏梁体”。三国时魏国曹丕的《燕歌行》是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而鲍照的《拟行路难》之一、之三是最早的隔句押韵的七言诗,唐代以后的诗歌大多是五言诗和七言诗。
古诗一般指汉魏六朝的诗,包括乐府和这一时期文人的作品,我国古代就有到民间采集诗歌的传统。到了汉朝,专门设制了一个官署,叫做乐府,负责收集民族并为它们配上乐谱。后来,人们把这些配乐的歌辞也称为“乐府”。这就是所谓乐府古辞,此后,一些文人沿袭乐府旧题或模仿乐府体系写诗,这些诗虽然没有配乐,也称为乐府。到了中唐时期,白居易、元稹等人结合当时的时事,创乐府新题,掀起了一个现实主义的诗歌运动——新乐府运动,他们把自己写的这类诗叫做新乐府。
齐梁时期,文人们开始认识到汉语的声调,并提出平上去入四声的概念。《南史陆厥传》:“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 、瑯邪王融以气类相推榖。汝南周顒善识声韵,为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又沈约传:“约撰《四声谱》”(按:这本书已经失传。)自调入神之作。武帝雅不好焉尝问周舍曰:“何谓四声”?舍曰:“天子圣哲”是也。)“四声的发现,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从此,文人们写诗时就有意识地安排字句,使各种声调的字在诗句中交错使用,形成节奏感和音乐美。这一时期,以沈约、谢眺等为代表的文人作诗讲究声律,他们提出所谓“四声八病”,主张写诗时要做到“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这种诗体兴起于齐代永明年间,称为永明体。
唐代初年,在永明体诗歌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句数固定、押韵严格,讲究平仄和对仗的新诗体,这就是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格律诗。下面,我们根据格律诗的这四个特点,来谈谈它们的格律。
古体诗的特点:
(1)不限句数、字数。有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
(2)押韵要求较宽,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可以换韵。
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可以换韵;
可以隔句押韵,也可句句押韵;
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几句一换韵。
曹操《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五言如陶潜的《结庐在人境》: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而,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七言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杂言如李白的《蜀道难》:
噫吁嘻!危呼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于秦塞通人烟。……
2、近体诗格律特点:
(1)句数固定(GO)
(2)押韵严格(GO)
(3)讲究平仄(GO)
(4)讲究对仗(GO)
1)句数固定
1)律诗共八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第一句称作出句,第二句称作对句;有五律(每句五个字)、七律(每句七个字)和排律(超过八句)。排律又称长律,是律诗的延长。
2)绝句共四句:有五绝(每句五个字)和七绝(每句七个字)。
句数固定是格律诗的一个特征。排律的句数没有限制,可以延长到一百韵(即二百句)、二百韵(即四百句)之多。不过,句数固定并不是格律诗的根本特征,许多乐府诗、古体诗也正好与它们的字数句数相同,却不能算是格律诗。例如:
玉阶怨 谢朓
夕殿下珠廉,流萤飞復思。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保极,
梅花落 吴均
终冬十二月,寒风西北吹。独有梅花落,飘荡不依枝。
流连逐霜影,散漫下冰澌。何当与春日,共映芙蓉池。
滕王阁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廉暮捲西山南。
闻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其中王勃的《滕王阁》被称为入律的古风。因为它在平仄与对仗方面都符合格律诗的要求。但前四句“渚”、“舞”、“雨”押韵(语、麌通韵),是仄声韵。后四句“悠”、“秋”、“流”押韵(尤韵),是平声韵。这种仄声韵与平声韵交替,四句一换的形式,成为后来的入律的古风的典型。
(3)讲究平仄
“平仄”是近体诗中最重要的因素
例如: 《宿王昌龄隐居》(常建)
清 溪 深 不 测,
― ― ― △ △
隐 处 惟 孤 云(文)。
△ △ ― ― ―
松 际 露 微 月,
― △ △ ― △
清 光 犹 为 君(文)。
― ― ― △ ―
茅 亭 宿 花 影,
― ― △ ― △
药 院 滋 苔 纹(文)。
△ △ ― ― ―
余 亦 谢 时 去,
― △ △ ― △
西 山 鸾 鹤 群(文)。
― ― ― △ ―
(4)讲究对仗
1)什么是对仗
2)对仗的种类
①工对②宽对③借对④流水对
3)对仗的位置
(2)押韵严格
押韵就是在诗歌中该用韵的地方用同韵部的字。如: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近体诗的用韵合于平水韵。
隋代陆法言的《切韵》是隋唐时通用的韵书,分韵为193韵。
宋代,陈彭年、丘雍等重修《切韵》,改称《广韵》,分206韵。
南宋,江北平水人刘渊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将《广韵》的206韵中规定可以同用合用的韵合并,成了107韵。
同时,金人王文郁著《平水新刊韵略》,将《广韵》合并为106韵。简称为“平水韵”。
格律诗的用韵
韵在这里指汉语音节中的韵腹和韵尾,即除了声母、韵头以外的部分,例如“江”jiang,其中,j是声母,i是韵头,a为韵腹,ng为韵尾,就是ang。人们写诗时,韵头不同,但韵腹和韵尾相的字,都可以用来押韵,例如当(应当)dang、姜jing 、光uang 三个字声母不风吹草动,韵头不同(“当”字没有韵头),但韵腹和结尾相同,属于同韵的,因此可以押韵。人们把这些韵腹和韵尾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并用一个代表字来表示它,叫做一个韵部,也简称为韵。如诗韵中的东韵、冬韵、江韵、支韵等。另外还要区分声调。
《平水韵》的30个平声韵见1518-1519页
2)隔句押韵:近体诗除有的首句入韵外(首句押韵亦可不押),都是隔句押韵。
①一般只押平声韵
②一韵到底,中途不能换韵,也即近体诗不能出韵(出韵:即用了不是这个韵部中的字)。不过有时邻韵也可以互押。并且宋代成为风气。
韵的宽窄,依各韵所含字数的多少而定。字数多的叫宽韵,字数少的叫窄韵。支韵、真韵、先韵、阳韵、庚韵、尤韵等可称为宽韵,江韵、佳韵、肴韵、覃韵、盐韵、咸韵等可称为窄韵。由于窄韵字数少,写诗时打押韵字很不容易,所以有人称为险韵。另外有些韵,如微韵、删韵、侵韵等,字数虽然不多,但常见字多,也比较合用,因而诗人们也常常用。
邻韵是指韵尾相同,主要元音相近的韵。例如东韵与冬韵,文韵与元韵,文韵与先韵、肴韵与豪韵等等。格律诗一般是一韵到底的。但从晚唐到宋代,许多诗人写七律时,往往有意在第一句安排一个邻韵字。
格律诗和古体诗在用韵上的主要特点是:
①格律诗一般限用平声韵,虽有少数人用过仄声韵,但那是例外。古体诗不受这个限制,可平可仄。
②近体诗必须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连邻韵的字也不许用,否则就叫出韵。
③除首句外,偶句必定入韵,奇句为从声,并在一首中绝对不允许有重复的韵脚。
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安定城楼》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第一首寒韵、第二手尤韵,都首句入韵。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第一首押侵韵,首句不入韵;第二首押冬韵 ,首句也不入韵。
平 仄
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因素。
平仄在诗和韵文中的作用就是构成一种节奏,长短高低互相结合。古体诗不大讲究平仄,原因在于当时还没有认识到声调的作用及特点。近体诗的平仄很严格。词也是如此。
平:阴平、阳平
仄:上声、去声、入声。
五言诗的平仄共有四个基本的句式:
(甲)仄仄平平仄 (乙)仄仄仄平平
(丙)平平仄仄平 (丁)平平平仄仄
甲、乙是仄起句;丙、丁是平起句。
七言诗的平仄也有四个基本的句式: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平平仄仄仄平平
(丙)仄仄平平仄仄平(丁)仄仄平平平仄仄
五言诗就是由这四个基本句式排列而成。如果仅考虑平仄,那么理论上共有24种组合。但是如果加入押韵,则只有四种组合。并且两种与另外两种还是一种变式,因而也可以看作只有两种。
1、仄起仄收式(即首句的第一个字是仄声、最后一个字也是仄声。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例诗:杜甫《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押尤韵。独:入声。至于首句入韵与否,就在于首句是平声还是仄声。平则押,仄则否。译文: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独地停泊着。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有关“粘”和“对”
在格律诗中,奇偶相配的两句构成一个单位,叫做联,绝句有两联,律诗有四联。在律诗的四联中,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绝句可看作是律诗中截取出来的两联。每一联的第一句叫出句,第二句叫对句,同一联的出句与对句,下一联的出句和上一联的对句都有严格的平仄或对仗关系 。
①每一联中,出句的平仄和对句的平仄应该对立。这就是所谓“对”。如果是首句入韵的诗,因为首句最后一个字是平声,所以不可能与对句完全对立,但也要求出句与对句的第二个字(五言诗)或第二、第四(七言诗)对立。如果不符合这种“对”的规律,诗家称之为“失对”。唐宋的格律诗失对的现象是很少的。
②后一联出句的第二个字必须与前一联对句的第二个字平仄相同。这叫做“粘”,否则叫做“失粘”。唐人的格律诗,由于格律仍未完全成熟,所以有少数失粘的情况。到了宋代以后,失粘的现象就很少见到了。
格律诗和平仄安排,就是在这种种句式的基础上,遵照“对”和“粘”的规则构结而成的。
2、仄起平收式(即首句的第一个字是仄声、最后一个字是平声。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比较仄起仄收式与仄起平收式可知,两者只是第一句(首句)不同,其他没有差别。
例诗: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押真韵。别:入声。首句入韵。“三秦”,泛指长安附近。项羽破秦后,把秦国原来的地盘分为雍、塞、翟三国,封秦朝的三个降将为王,称为“三秦”。“城阙辅三秦”,是说京城长安周围有三秦夹辅着。“五津”,是杜少府要去的地方。四川的岷江从灌县到犍为这一段有白华津、万里津等五个渡口,称“五津”。
3、平起仄收式(即首句的第一个字是平声、最后一个字是仄声。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例诗:王维《山居秋暝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押尤韵。竹、歇:入声。
4、平起平收式(即首句的第一个字是平声、最后一个字也是平声。平平仄仄平)。这一格式比较少见: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例诗:李商隐《晚晴》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押庚韵。夹、迥:入声。首句入韵。夹城:城门外的曲城。幽草:生长在幽暗处不被人注意的小草。高阁迥:高阁,诗人居处的楼阁。迥,远。微注:因是晚景斜晖,光线显得微弱和柔和,故说“微注”。首联写初夏凭高览眺所见的晚晴,颔联写得浑融概括,深有托寓(托寓着诗人的身世之感)。颈联转而对晚晴作工致的描画。末联写飞鸟归巢,体态轻捷,仍是登高览眺所见。
七言诗的平仄
七言诗就是在五言诗前加平平或仄仄。即平前加,仄前加平。
七言诗的四个基本的句式: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平平仄仄仄平平
(丙)仄仄平平仄仄平(丁)仄仄平平平仄仄
1、仄起平收式。即首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实际上也可以看作是五言诗的“平起平收”式,即“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例诗:陆游《书愤》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押先韵。
2、仄起仄收式,即首句为“仄仄平平平仄仄”,与上式只有首句差异。略。
3、平起平收式,即首句为“平平仄仄仄平平”,相当于五言的仄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四种为平起仄收式,即首句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与第三种也是首句差异。略。
例诗:苏轼《新城道中》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
押庚韵。竹、知、崦:入声。① 新城——宋代杭州的一个属县,在今浙江省富阳县。②积雨——多日不停的雨。③絮帽——丝绵帽子。④铜钲——铜锣。⑤西崦——山,西面山里。⑥饷——给在田间劳动的人送饭。
练习:默写平仄格律及标注
一、默写:
五言仄起仄收式、七言仄起仄收式
二、标注平仄
杜甫《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月、只、独:入声)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湿:入声)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韩愈《左迁至兰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兰关马不前。
知尔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夕、八、惜、雪、瘴:入声
有关拗救
律句的节奏
节奏使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快慢现象。在律诗中,所谓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快慢现象就是通过平仄的交替使用来体现的。所谓平仄交替是以节拍为单位进行交替的而不是一单字为单位进行交替,如平平/仄仄/平平,或仄仄/平平/仄仄。律句除句末一字外均由两个字构成一个节拍,每个节拍即为一个交替单位。有的书上把节拍叫做音步。句子最后一个字一位在句尾,念完一句后需要停顿一下,差不多延长半拍,所以最后一个字独立为一拍。
五言律诗共有三个节拍,即二二一,诗例如“白日—依山—尽”。七言律诗共有四个节拍,即二二二一,诗例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组成节拍的两个字可以同是平声或仄声,也可以是平仄不同的两个字。节拍由平仄不同的两个字组成时,节拍的性质取决于后一字的声调,如“仄平”算平声拍,“平仄”算仄声拍,因为后一字是在节奏点上,起着定音的作用。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律诗对每一节拍中的二个字平仄的要求特别严格,其平仄不能变动,对第一字的要求则比较宽松,常常平也可,仄亦可。
律句的意义单位常与节奏单位保持一致,例如: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但是也有意义单位不能与节奏单位保持一致的情况,例如: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意义单位)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节奏单位)
关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关于律句平仄排列规则的简明说法。这是对七言诗而言的,对五言诗来说,就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所谓“一三五不论”,是指七言诗每句的第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即可用平字亦可用仄声字,因为这些字都不在节奏点上。所谓“二四六分明”,是指七言诗每句的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必须严格掌握,不能随便变更,因为这些字都在每一节拍的节奏点上,决定一个节拍的性质。
记住这两句话可以较迅速的掌握律句平仄的排列规则,但是这两句话并不全面,他没有将古人对律句平仄的一些特殊规定包括进去。这些特殊规定有二:一不能“犯孤平” ;二不能出现“三平调”。“犯孤平”和“三平调”都是诗家的大忌。据王力《汉语诗律学》95页,《全唐诗》中只找到两个犯孤平的例子:1高适《淇上送韦司仓》:“醉多适不愁。”2李欣《野老曝背》:“百岁老翁不种田”。
甲式:△△/――/△ ――/△△/――/△
乙式:――/△△/― △△/――/△△/―
丙式:――/―△/△ △△/――/―△/△
丁式:△△/△―/― ――/△△/△―/―
一、犯孤平
“犯孤平”是指“――△△―”或“△△――△△―”式变成了“△―△△―”或“△△△―△△―”式。这种形式除韵脚字为平声外,全句只有一个平声字,其余都成了仄声字,平仄声失去平衡,故叫做“犯孤平”。这是诗家的大忌,补救办法:即将第三字(七言第五字)换作平声字,全句成为: “△――△―” 或七言的“△△△――△―”
例如: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欲平。(蝉--李商隐)
相识仍远别,欲归翻旅游。(高适:别韦五)识、别:入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李白)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苏轼-新城道中)竹:入声
(2)三平调
“三平调”是指“△△△――”或“――△△△――”式变成了“△△―――”或“――△△―――”这种形式,最后三字都用了平声字。上文已经提到,“三平调”是诗家的大忌,要极力避免。
再如: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
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别、阁:入声
(1)甲式句的拗救(对句相救)
甲式句的格式为△△――△。甲式句的第四字如果用了仄声字,对句第三字改用平声字,其格式是:
△△――△ 变为 △△―△△
――△△―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祖咏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晴。杜甫
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杜牧
不、别:入声
甲式句的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字,按说不需救,但诗人们也往往在对句相救,即将对句的第三字换用平声字,因此在唐人律诗中“―――△―”或“△△―――△―”这种句式很普遍。这属于小拗,唐诗中很多也不救。
例如: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李白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
隔、急:入声
正因为这两种对句救加上孤平救都是同一个字救,因而常见合救的情况。如: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李商隐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孟浩然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
国、不、阁:入声
3.丙式句的拗救(本句自救)
丙式句的格式是:―――△△或△△―――△△。如五言第四字或七言的第六字用了平声字,补救的方法是将五言的第三字或七言的第五字由平声换为仄声字,其形势如下:
―――△△ 变为: ――△―△
△△―――△△ 变为:△△――△―△
改变后的格式起音感特色比原来的形式更佳,使人们喜欢将这种格式用于尾联的出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杜甫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孟浩然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马戴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秦韬玉
泊、得、节、压:入声
有关平仄拗救规律的总结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划线的表示可以随意变,加粗表示有条件的变,剩下的不能变。
练习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白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杜甫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刘长卿
荒戍落荒叶,浩然离故关。
凤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李商隐
近体诗的对仗
对仗,就是对偶。“对仗”中的“仗”,来源仪仗队中的“仗”,两两相对,排列整齐。诗句中的对仗,也要求两两相对,排列整齐。近体诗产生以前,诗中的对仗,只是修辞上的需要。近体诗的对仗,不仅仅是修辞上的需要,而且是格律上的规定。近体诗的对仗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弄清楚:
1.对仗的位置
律诗的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至于首联和尾联,则可对可不对。
2.对仗的讲究
律诗的对仗有许多讲究,常规分为以下几类:
(1)工对。依照对仗的要求把词划分为九类:①名词②形容词(轻重疏密明暗)③数词④颜色词⑤方位词⑥动词⑦副词⑧虚词⑨代词。其中名词又细分为以下一些小类:
⑴天文⑵时令⑶地理⑷宫室⑸器物⑹衣饰⑺饮食⑻文具⑼文学⑽草木⑾鸟兽⑿形体⒀人事(道德才情)⒁人伦(父子兄弟)
所谓工对是指凡同类或同一小类的词相对,便是工对。有些名词虽不属同一小类,但在语言中经常并提,如天地、诗酒、花鸟等,也算工对。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2)宽对
宽对指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及名词对动词、副词对动词等,甚至包括半对半不对,例如: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杜甫《月夜》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杜甫《咏怀古迹•其二》
(3)借对
借对包括借义对和借音对。
借义对:A.某词有两种意义,诗人在诗中用其中一义而以另一义相对。例如: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杜甫《曲江》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回日楼台非甲帐,
去时冠剑是丁年。温庭筠《苏武庙》
借音对:某词本无某义,只因读音与另一词相同,故借另一词的意义相对。多是颜色词
事直皇天在,归迟白发生。 刘长卿《新安奉送》
马娇珠汗落,胡舞白题斜。 杜甫《秦州杂诗》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杜甫《恨别》
再如: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白居易《西湖留别》822年出任杭州刺史
东郭沧江合,西山白雪高。杜甫《赴青城县》
(4)流水对
对仗,一般是用两句相对独立的话,如果将一句分成两句相对,每句意义不完整,这就叫流水对。例如: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骆宾王《在狱咏蝉•并序》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杜荀鹤《春宫怨》
再如: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从襄阳向洛阳。杜甫
山中一夜雨,树梢百重泉。王维
练习
请指出下列对仗的种类: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头芦荻花。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将幡出石头。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黄雀数声催物变,清溪一路踏花归。
课 前 练 习
分析拗救
相识仍远别,欲归翻旅游。识、别:入声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国:入声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泊:入声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八十:入声
排序
1、岁暮阴阳催短景 天涯霜雪霁寒宵 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
三峡星河影动摇 人事音书漫寂寥 野哭千家闻战伐 五更鼓角声悲壮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阁夜》押宵韵
孤桐 王安石
1、天质自森森 孤高几百寻
愿斫五弦琴 得地本虚心
凌霄不屈己 岁老根弥壮
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
孤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押侵韵
余年四十六入峡忽复二十三年感怀赋长句 陆游
1、当年吊古巴东峡 雪洒扁舟见早梅
不劳团扇念寒灰 宋玉宅边新酒美
客甑炊成梦未回 巫山庙下暮猿哀
樵柯烂尽棋方剧 已把痴顽敌忧患
余年四十六入峡忽复二十三年感怀赋长句 陆游
当年吊古巴东峡,雪洒扁舟见早梅。宋玉宅边新酒美,巫山庙下暮猿哀。樵柯烂尽棋方剧,客甑炊成梦未回。已把痴顽敌忧患,不劳团扇念寒灰。梅、哀、回、灰:灰韵
别房太尉墓 杜甫
1、他乡复行役 莺啼送客闻
近泪无干土 低空有断云
把剑觅徐君 唯见林花落
驻马别孤坟 对棋陪谢傅
房太尉即房琯,玄宗幸蜀时拜相,为人比较正直。至德二载(757),为肃宗所贬。杜甫曾毅然上疏力谏,结果得罪肃宗,几遭刑戮。谢傅即谢安。
别房太尉墓 杜甫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西楼望月 张籍
1、城西楼上月 净色在霜枝
明日千里去 复是雪晴时
此中还别离 寒夜共来望
思乡独下迟 幽光落水堑
西楼望月 张籍
城西楼上月,复是雪晴时。寒夜共来望,思乡独下迟。幽光落水堑,净色在霜枝。明日千里去,此中还别离。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 杜甫
1、使君高义驱今古 天入沧浪一钓舟
焉知李广未封侯 戎马相逢更何日
寥落三年坐剑州 春风回首仲宣楼
但见文翁能化俗 路经滟滪双蓬鬓
此诗作于公元763年。李剑州当时任剑州刺史,杜甫曾经准备离蜀东行,写了这诗寄给他。 “路经滟滪”,见瞿塘风涛之险恶;“天入沧浪”,见江汉烟波之浩渺。这是他赴荆南途中所经之地。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 杜甫
使君高义驱今古, 寥落三年坐剑州。但见文翁能化俗, 焉知李广未封侯?路经滟滪双蓬鬓, 天入沧浪一钓舟。戎马相逢更何日? 春风回首仲宣楼。
古 书 注 释、标点
我国古代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需要我们认真地去继承和发展。但是,由于语言文字方面的隔阂,今人阅读前人的著作往往会遇到许多困难。从西汉起,人们即开始了对古书的注解工作。古注是阅读古代文献、掌握古代文化知识的桥梁。古注本身牵涉到体例、术语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要利用古注,首先必须了解古注。这一章,我们围绕古注主要讲古注的重要性、古代的重要注释家及注本、古注的分类、古注的体例、古注的内容、古注的风格和古注的术语等七个方面的问题。
一 古书注释产生的原因
1.时代发展造成语言隔阂;
2文字字形的变化造成后人理解的困难;
3焚书坑儒、挟书令造成了文化断层和抄本的多种差异;
4.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促成了对儒家经典研究的热潮;
5“文景之治”提供了良好的治学环境;
6.时代继续发展则又造成了后人理解上的困难,所以时隔几百年后就又需要产生更详细的新注。
古代注释家距所注古代文献的时代较近,对古代文献产生的时代背景、文化特点、典章制度、风俗习惯等情况都比较了解,所以其注释的准确性相对较高。有些词句,如果没有古人的注释,我们不是无从知道其含义,就是会出现理解上的错误。汉代的注释多是循经立训,一般侧重字词名物的解释,有时也简要疏通文意。如:
《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毛传:“窈窕,幽闲也。淑,善。逑,匹也。言后妃有关雎之德,是幽闲专贞之善女,宜为君子之好匹。”朱熹注:“窈窕,幽闲之意。淑,善也。女者,未嫁之称。盖指文王之妃大姒为处子时而言也。君子,则指文王也。好,亦善也。逑,匹也。”
根据《毛传》和朱熹注,我们得知“窈窕”本来的含义是幽闲、娴静的意思,后来才引伸出美好、漂亮这一义项。
(3)《尚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孔安国《尚书大传》:“我治理之臣虽少,而心德同。十人: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毕公,荣公,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及文母。”
根据孔安国的注,我们了解到:乱(亂 )=治。古今异义,十人之名赖之得以保存。
《左傅•隐公元年》: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杜预注:“方丈曰堵,三堵曰雉,一雉之墙长三丈,高一丈。侯伯之城,方五里,径三百雉,故其大都不得过百雉。”
根据《杜注》,我们不但知道了一雉墙的体积,而且知道了三百雉并非指诸侯国首都城墙的周长,而是指首都城墙一面的长度。
古注并非都是正确的,其中也存在着不少错误,因此我们在阅读古注时既要重视古注,又不能盲目地相信古注,认为凡是古注都是正确的,不敢越雷池一步。
《左传•桓公四年》:“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
杜预注:“色美曰艳。”按照这一解释,“美”与“艳”的意思就重复了,实际上“艳”的含义是高大。《说文》:“豔,好而长也。从丰,丰,大也。”又《左传•文公十六年》:“公子鲍美而艳。”公子鲍是男子,这里的“艳”显然不是妖艳的意思。
再如《邶风•新台》: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卫宣公为子彶娶齐女,闻女好,在黄河边筑新台,自娶之。后人刺之。“鸿”字自毛传以来皆解释为“大雁”,后闻一多《<诗新台>鸿字说》经过考证,认为“鸿”即“蛤蟆”,“戚施”也是蛤蟆。闻一多在西南联大时期讲解《诗经》,经常采风,对《诗经》讲解多有新意。
二、古注的源流与发展
1、注释、训诂的来源
“注释”一词首见于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证》。
亦有“训诂”一词,孔颖达曰:诂、训、传者,注解之别名;释古今之异言,通方俗之殊语。
陈澧《东塾读书记》:地远则有翻译,时远则有训诂。有翻译则能使别国如乡邻,有训诂则能使古今如旦暮。所谓通也,训诂之大功矣。
如:
孝顺初立,时髦尤集。(后汉书•顺帝纪)
江城含变态,一上一回新。(杜甫•上白帝城)
2、古注的发展概述
(1)古注的萌芽——先秦
注释多在古籍正文中,先秦尚未成为一门学科,人们只是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也无注释专书。
(1)《左传》:“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
(2)《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
(3)《孟子•梁惠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2)古注的兴盛——两汉
特点:①以注释儒家经书为主 ②重视字词句的解释
本期古注的重要学者
毛亨:有《毛诗故训传》,简称《毛诗》。鲁人,或云河间(今河北河间县)人。汉景帝时为河间献王博士,其学传自子夏,时人称毛亨为大毛公,称其学生赵人毛苌为小毛公。
孔安国:著作有《尚书传》、《尚书音》《古文孝径传》等。今本《古文尚书孔氏传》为晋梅赜所献,题孔安国作,实为托名之作。西汉曲阜人,字子国,孔子十二世孙。曾向申公学习《诗经》,向伏生学习《尚书》。武帝时因研究《尚书》成为博士,官谏议大夫,临淮太守。
马融:曾注《孝径》、《论语》、《诗》、《易》、《尚书》、《三礼》、《列女传》、《老子》、《淮南子》、《离骚》等书,均失传,清人马国翰《王函山房辑佚书》有辑录。东汉扶风茂陵(今兴平县人),汉安帝时为校书郎,桓帝时官南郡太守。后回朝为议郎。马融博学多才,为汉时通儒,有学生数千人,郑玄即出其门下。
郑玄:著作有《论语注》、《孟子注》、《尚书注》、《三礼图》、《毛诗谱》、《六艺论》、《三礼目录》等,今仅存《三礼注》和《毛诗笺》。
东汉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县)人,字康成。曾从马融学古文径,回乡后聚徒讲学。晚年因党锢之祸被囚禁,建安初获释。官任大司农,世称郑大司农。郑氏治学以古文经为主,遍注群径,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
何休:东汉樊(今山东济宁市东北)人,董仲舒四传弟子。为人质朴口讷,终生精研六经,尤好《公羊传》,闲门十七年撰成《春秋公羊解诂》。后拜议郎,再迁为谏议大夫。著作尚有《公羊墨守》、《左氏膏育》、《谷梁废疾》,宣扬《公羊》,驳斥《左传》、《谷梁》,除《解诂》传于世外,余皆佚。
赵歧:东汉京兆长陵(今咸阳市东北)人。曾为并州剌史,后任议郎、太常等职。撰《孟子章句》一书,传于世。
服虔:东汉荥阳(今河南荥阳县)人,曾任九江太守。著有《春秋左氏传解谊》一书。据传郑玄欲注《春秋》,听说服注之意多与己同,遂尽以所注与服。唐孔颖达撰《左传正义》时独用杜注,服注遂亡。
高诱:东汉涿郡涿(今河北涿县)人,少从卢植学,曾任司空掾、东郡濮阳令之职。著作有《孟子章句》、《孝经解》(均佚)、《战国策注》(今残)、《淮南子注》(与许慎注相杂)、《吕氏春秋注》等。
王逸:东汉南郡宜城(今湖北省宜城县南)人。曾为校书郎,汉顺帝时官至侍中。著《楚辞章句》一书,为后世所重,是《楚辞》现存最早的注本,
(3)古注的发展——魏晋至隋唐
特点①注释范围进一步扩大 ②出现了“经注兼注”的“疏”
本期注释古书的重要的学者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注释家主要有何晏、王弼、韩康伯、韦昭、杜预、范宁、郭璞、郭象、裴松之等。唐代的重要注释家主要有孔颖达、贾公彦、徐彦、杨土勋、李善、司马贞、张守节、颜师古等。
王 弼 《老子注》
郭 象 《庄子注》
韦 昭 《春秋外传国语注》
孔颖达 《五经正义》(《易》《书》《诗》《礼》左》)
贾公彦 《周礼疏》、《仪礼疏》
徐 彦 《春秋公羊传疏》
杨士勋 《春秋谷梁传疏》
邢 昺(bǐng) 《论语疏》、《孝经疏》、《尔雅疏》
孙 奭(shì)《孟子疏》
陆德明 《经典释文》
杨 倞 《荀子注》
尹知章 《管子注》
张守节 《史记正义》
司马贞 《史记索隐》 (《史记》三家注)
裴 骃 《史记集解》
颜师古 《汉书集注》
李 善 《文选注》
孔颖达:隋未唐初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人。隋时举第,授河内郡博士,继补太学助教。入唐后李世民引为文学馆博士,封曲阜县男,转迁给事中,官至国子祭酒。曾师从刘焯,博通群径,名重一时。奉太宗诏主编《五径正义》,兼采南北经学家之长,成为一代训诂名著,唐时以其书作为科举取士的依据。
颜师古:唐京兆万年(今西安市)人,祖籍临沂,颜之推(《颜氏家训》、讨论《切韵》)之孙。太宗时拜中书侍郎,官至弘文馆学士,精通文字训诂,著有《汉书注》、《急就章注》等书,为世所重。
汉唐注释的风格:汉唐时代注释的风格侧重于训释字句、注明读音等,内容包括释字、串讲、通释全章大意、注明出典、考证人名地名史实、增补史料、阐明哲学思想,等等。
(4)古注的中落——宋、元、明
特点:注释家受理学的影响,常常是借注释来发挥自己的政治、哲学主张,后人称其为“六经注我”。本期注释古书的重要的学者:
朱 熹——《四书集注》(《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朱熹另有《朱子语类》等。
宋代的风格:宋代的注释风格是常常利用注释来发挥自己的政治、哲学思想。宋代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注释家是朱熹,其注释中的不少地方反映了宋代理学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
(5)注释的复兴——清(近代)
清代是小学的一个顶峰时期,几乎对每一种重要的典籍都做了新的注解,根据材料判断前人的是非,解决了古书中许多疑难问题。同时也出了很多大家。清代注解的风格是能将文字、音韵、训诂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运用于注解之中,从材料出发,注重考据。不过,有些人过于琐细,讲究“无一字无来历”,则有些过了。比如刘宝楠注《论语》“学而时习之”一句,注文有一千多字,很多实用价值不大。
三、古注的体例和内容
1、传注体——汉代学者奠基的、以训解文献词句为主的体例。常见的名称有“传”、“注”、“笺”。
传:是传述的意思,指传述经文的文义。孔颖达说:“传者,传通其义也。”一般是先释字句,后明经旨。如汉代毛享的《毛诗诂训传》(毛传:毛亨对《诗经》的注释。) ;《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
依照经书文字逐字逐句进行解释的,也称作传。如毛亨的《毛诗传》:
《诗•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毛传》:“相,视也。无礼仪者,虽居尊位,犹为闇昧之行。”
注:本义是灌注。古代经书多难懂,好象水道阻塞,必须灌注才能疏通,所以把对经文的解释也叫做注。古注就其特点而言,主要可以分为传、笺、章句、集解、疏五类。
笺:《说文》:“笺,表识书也。” 。对传文进行补充订正的一种注释。本指读书时有所领会用笔标志在原文一侧的文字,这里是注释的一种。如《诗经》毛传郑笺。郑笺就是郑玄以《毛诗》为依据、对《毛传》进行补充和订正的注释。 汉代注释家在注解先秦文献时,多用传注这种体例。
2、义疏体——是一种既释经文又兼释注文的注解体例。
顾名思义,“疏”是疏通的意思。“义疏”,即疏通经义。孔疏:孔颖达对《诗经》原文以及毛传、郑笺等的注释。“疏”不仅解释古籍正文,连前人的注释也一起加以注释。南北朝时期“义疏”之学兴起,义疏体著述颇多。唐初,学者们对魏晋以下的义疏进行整理分析,订正其中的误解,所以这时的“疏”也叫“正义”,所谓“正前人之疏义,奉诏更裁,定名曰正。”
唐代进行义疏的著作主要有:
尚书 汉孔安国传 唐孔颖达正义
周易 魏王弼、晋韩康伯注 唐孔颖达正义
四、古注的名称、术语
1、古注的名称,不同于今天一律谓之今注、今解、校注,名目繁多。如:
故、训、传、记、注、解、笺、章句、集解、校注、说、诠、述、学、订、校、考、证、征、集传、隐、疑、义、间诂、义疏、疏证、音义、正义、音训、内传、外传、大传、小传、补传等等。
释义术语
1、曰、为、谓之——被释词一般放在后面,可译作“叫”、“叫做”等。除了一般释义外这些术语有时还用来分辨同义词。
《诗经•魏风•硕鼠》:“胡瞻尔庭有悬特兮。”毛传:“兽三岁曰特。”
《尔雅》:“春猎为搜,夏猎为苗,秋猎为狝,冬猎为狩。
《尔雅》:“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
《论语•先进》:“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朱熹注:“穀不熟曰饥,菜不熟曰馑。”《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郑玄注:“《大司徒》云:‘同师曰朋,同志曰友。’”(见孔颖达《正义》)
《楚辞•离骚》:“各兴心而嫉妒。”王逸注:“害贤为嫉,害色为妒。”
2、谓——被释词在前,可译为“是指、指的是”。例:
《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赵岐注:“五谷谓稻黍稷麦菽也。”
《楚辞•离骚》:“恐美人之迟暮。”王逸注:“美人谓怀王也。”古今异义
《荀子•天论》:“强本而节用。”杨倞注:“本谓农桑”。
3 貌、之貌——这两个术语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相当于“……的样子”。例:
《庄子•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郭象注:“泠然,轻妙之貌。”
《论语•阳货》:夫子莞尔而笑。何晏注:莞尔,小小貌。
《诗经•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朱熹注:沃若,润泽貌。
4、犹、犹言——一般是用近义词作注,或者是引申义训解本文。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等于”或“等于说”。例:
《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赵岐注:老,犹敬也;幼犹爱也。”
《礼记•檀弓》: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郑玄:索,犹散也。
声训术语
之言、之为言、之犹言
使用这两个术语时,一般是用音义相通词语来训释,即所谓“声训”( 依据读音线索来探求词语的含义)。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进行训释,表示被训释词和训释词语源相同,意义相通,旨在探求事物得名的由来,这就是所谓“声训” 。如:
《尔雅•释训》:“鬼之言归也。”
《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朱熹注:“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德之为言得也,得於心而不失也。”声训也可以不用专用术语,例如:《释名》:“日,实也。”“月,阙也。”“冬,终也。”“土,吐也,能吐生万物也。”“山,产也,产生物也。”《三国志•魏书文帝纪》:“夫葬也者,藏也,欲人之不得见也。”
声训是汉代以来就兴起的一种训诂方法,就是采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解释字词。刘熙的《释名》就是这样一部书。如:
痔:食也,虫食之也。 暑:煮也,热如煮物也。
光,晃也,晃晃然也。 霜:丧也,其气惨毒,物皆丧也。
田:填也,五稼填满其间也。 涧:间也,言在两山之间也。
《史记•释言》:浊者,触也,言万物皆触死也,故曰浊。
词的音义结合最初是偶然的,但是后来在词义引申派生出新词时,往往存在一种“音近义通”的规律,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同源词。如:
卷:膝曲;棬:屈木盂;倦:因累而身体弯曲;鬈:头发卷曲;蜷:虫行卷曲;拳:手掌弯曲;
卑:卑小;婢:女之卑贱者;𠩲bì:矮屋:猈:腿短的狗:𥀷:小鼓:陴:城上矮墙;箄:圆而小的竹器;稗:结实而小的谷类;
不过如果将音与义的联系无限扩大,就是牵强附会,失之于谬误了。
读若、读如 表示注音的术语。
《吕氏春秋•重己》:“其为饮食酏(yí)醴也,足以適味充虚而已矣。”高诱注:“酏读如《诗》虵虵硕言之虵。”。
《说文解字》:哙,咽也,从口会声;或读若快。
“读若”、“读如”这两个术语有时也用来表示通假字。
读曰、读为 说明通假字的术语。 如:
《庄子•逍遥游》:“而御六气之辩。”郭庆藩注:“辩读为变。”
《汉书•贾谊传》:“天下无倍畔之心。”颜师古注:“倍读曰背”。
如字——凡一字有数音者,其本音下注如字,表示读本音,不须破读。表明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这个字(词)要读本音。
《大学》: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
《经典释文》:恶恶,上乌路反,下如字。好好,上呼报反,下如字。
“衍文”也叫“衍字”,也简称“衍”。指古籍在传抄刊刻中误加的字。
“脱文”也叫“夺字”,也简称“脱”。指古籍在传抄刊刻中漏掉的字。
《论语•微子》:“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汉石经无‘行’字、‘夫’字。案《史记•孔子世家》亦无‘行’字,因丈人章而误衍也。”
《左传•僖公四年》:“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陆德明音义:“‘汉以为池’,本或作‘汉水以为池’,‘水’,衍字。”
《论语•颜渊》:“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阮元校勘记:“皇本、高丽本‘吾’下有‘岂’字。案,《史记•仲尼世家》、《汉书•武五子传》并作‘岂’,与皇本合,疑今本‘吾’下有脱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