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考研的主题可以用一个“卷”字总结了,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考研不仅卷选择,卷努力,还卷小脑筋?今天小编看到了这样一则新闻,精彩程度不亚于谍战片了:
据网友在“医考帮”(一款医学生考研信息软件)爆料,当事人林某凡为获得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以下简称复旦上医)调剂复试名额,经人“指点”,用即时聊天工具的“小号”伪造出2个并不存在的高分考生,并一人分饰三角去“套路”其他高分考生,让后者知难而退。
最终,林某凡如愿获得1:1的复试名额,过程堪比谍战片。但最终该位同学并没有通过复试考试。
被“套路的”考生目前已经联名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联名举报:
复旦大学通过电话回应:确实有学生提交了材料,但是对于对于材料真伪,暂时无法做技术鉴定。
其实这位同学可能背靠某个团队,他只是潜在的受益者这一,背后也许有一个更大的利益集团。但也有律师对这件事作出回应:该同学从法律层面上讲,并不涉及到犯罪(诈骗或寻衅滋事),也许是钻了法律的空子,但是对于一些高分同学的伤害确实实质的。考研这趟水很深,有一些人想要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取上岸名额,大家要从这件案例中吸取经验教训,不要随意透露自己的隐私,也不要被陌生人的话影响自己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