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理论教程概念解释 考研资料

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人的活动都伴随着一个自觉的目的,而这一目的又是源于某种需要而设定的。史前人类在劳动中,为了协调行动,交流情感信息,减轻疲劳等,就由这些需要产生了语言和最初的文学。
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远古遗存的作品中大都描写了当时人们劳动生活的内容。
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形式。早期的文艺形式同劳动过程直接相关,所以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结合体。
2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如古希腊神话和史诗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呈正比例的,如18世纪的德国和19世纪的俄国.
平衡关系:经济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发展水平最终制约文学发展水平
第四章
1话语:话语是一种具体的社会存在形态,是指与社会权利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
2话语蕴籍: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选择填空
近人章炳麟认为:“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文化含义)
审美:中国魏晋时期“文学”“文章”和“文”逐渐成为同义词魏文帝曹丕《典论·论文》首次提“”“诗赋欲丽”、“文以气为主”西方16世纪至18世纪审美意识形态属性:1无功利与功利2感性与理性3情感与认识
1文学有哪两种含义?现在通行的文学含义是什么?
答:文学的两种含义是文化含义和审美含义。文化含义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审美含义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动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
现在通行的含义是审美的语言作品。
2什么是话语蕴籍?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蕴籍属性?
答:话语蕴籍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进一步看,文学作为话语蕴籍,有两层含义: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着话语蕴籍属性。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籍属性。
第五章
下里巴人阳春白雪雅和俗
歌德最早提出文艺学范畴: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
中国文艺发展政策:1951年,针对民族戏曲改革发展,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1956年提出“双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第六章
1精神生产的特殊性:
1.精神生产观念地创造对象世界。
2.精神生产以符号活动来创造观念世界。
3.精神生产是富于个性的自由创造活动。
选择填空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认为艺术是“影子的影子”,“模仿的模仿”。
亚里士多德肯定文学的价值和作用,他的主张后成为现实主义文艺观的圭臬。
德国奥尔巴赫认为存在“两种传统”。
诗人华兹华斯:“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表现说)
1.能否说“凡是写作的作家就是文学创造的主体”?如何理解“作家是美的体验者、评论家和创造者”?
答:不能说。因为只有处于文学生产活动中并具有主体性的即自由自觉的创造者,才是真正的文学创造的主体。
理解:文学活动属于价值判断的活动,更具体地说,属于审美价值判断的领域。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活动也是一种观念活动,通过具有审美价值的客观事物即审美客体的直观感受、情感体验,对对象作出审美判断和评价,并在
此基础上运用文学话语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世界。因此,文学创造的主体即是美的体验者、判断和评价者,又是美的创造者。
第七章
艺术构思: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是创造过程中最实际、最紧张、最重要的阶段。
灵感: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它的外在形态是围绕某一主题线索在思考中突如其来的顿悟。她来临时的突出特征是非预期性和转瞬即逝性,不及时捕捉就难以再现。
直觉:本意指视线、外形。就是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的底蕴或本质作出的直接了解和揭示。
即兴:是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兴会来临,在文字操作过程迅速地创造出某作品的状况、特点是趁热打铁。
推敲:是指作家在语言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选择单词、调动语序,以求准确、妥贴的把形象或意念具体化的操作手段。
文学创造的过程:发生构思物化
发生阶段:材料储备艺术发现创造动机
作家获取材料的主要途径是:无意获取和有意获取、实践获取和书本获取构思方式综合突出和简化变形与陌生化
想象与联想
想像:再现想象比拟想象虚构想象
联想: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
灵感与直觉的区别:
1.灵感是长久思索、艰苦劳动之后的成果,直觉却是从整体上对事物做出的敏锐的判断
2.灵感是发生在久思不得其解之后,直觉却往往发生在第一次碰头之时
3. 灵感是获取成熟的答案,直觉则是得到推测性的洞察
第八章

艺术概括:就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

英国文艺学家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作品的基本性质在于它是“有意味的形式”。

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

1.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

①.内蕴的真实②.假定的真实

2.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①.主观的真实②.诗意性

艺术概括的价值意义:艺术概括是以对待特殊的集富有特征的事物的观照和描述为途径。通过对“特殊”的“观察”,“比较”“思索”而造成的“个别”与“一般”的统一。正是由于作家的这种在对“特殊”的,体现着审美价值追求的观照和描述中实现“个别”“一般”相统一的艺术概括能力。实现“个别”与“一般”相统一是一个艺术提炼的过程。作家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情感经验,对其所观照和描述的“特殊”进行开掘提炼、补充和改造。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采集或网友投稿提供,不能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任何商业盈利目的。如果资料有误与官方发布不一致,请与官方最新发布为准,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如果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删除。
维权指引 | 权限说明 | 下载说明 | 内容投诉
考研云分享 » 文艺理论教程概念解释 考研资料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 访客 发表评论

加入会员,每天进步一点点
·会员权限 ·加网盘群 ·加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