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发展有什么新特点?
1、佛教传入中国,佛教艺术勃然兴起,丰富了我国民族传统艺术。
2、人物画在继承汉代绘画传统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注重传神,以线为造型基础的方法不仅在艺术实践中贯穿始终,而且进一步提高到理论上的充分肯定。
3、山水逐渐从人物背景中分化出来,作为一种独立的画种而兴起。
4、绘画题材范围扩大,以文学作品为题材的绘画创作也趋于成熟,专业画家在历史上也开始有了较详细的记载。
5、建立了中国绘画理论体系的雏形,出现了一批中国绘画史上划时代的理论家。
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绘画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
1、汉末以来的巨大变动,也引起了社会思想的变化。在思想上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局部受到强烈冲击,独尊儒术的局面有所改变,各家思想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思想界呈现出自战国以来又一次自由活跃的局面,也是美学思潮的一个大解放。
2、这是一个大动乱、大灾难的时代,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在文学艺术上有多方面成就的时代。中国美术在这一时期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佛教传入中国,佛教艺术勃然兴起,丰富了我国民族传统艺术。
3、人物画在集成汉代绘画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绘画题材范围扩大。专业画家在画史上开始有了较详细的记载。山水画成为一种独立的画种。建立了中国绘画理论体系的雏形,出现了一批中国绘画史上划时代的理论家和绘画理论著作。
魏晋时期在审美风尚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宣扬儒家思想的三皇五帝、忠孝节义、祥瑞之类的体裁仍占据重要地位。世俗生活为题材的绘画在这一时期也不少。体现新思潮,反映老庄思想与清谈玄学的和佛教思想的绘画也开始出现。
试谈山水画兴起的原因。
1、审美意识的发展,绘画题材的扩大,使山水画成为画家们表现的对象。
2、江南秀丽的山水,激发了艺术家山水画创作的热情。
3、玄学的兴起,是山水画形成的最根本原因。
时代 | 类别 | 人物 | 特色、著作 | 技法 | 构图 | |||
用笔 | 设色 | |||||||
魏晋南北朝 | 人物画 | 顾恺之 | 传神写照 以形写神 | 顾得其神陆得其骨张得起肉 | ||||
陆探微 | 秀骨清像 | |||||||
张僧繇 | 张家样 (佛教) | |||||||
卫协 | 精思巧密 | |||||||
曹不兴 | 有史记载的第一位画家 | |||||||
著作 | 谢赫 | 《古画品录》 “六法论” | ||||||
山水 | 宗炳 | 《画山水序》畅神说 | ||||||
王薇 | 《叙画》 | |||||||
隋唐
时代 | 类别 | 人物 | 特色、著作 | 技法 | 构图 | |
用笔 | 设色 | |||||
隋唐 | 人物画 | 阎立本 | 《步辇图》 《历代帝王图》 | 用笔沉着清俊,勾线细劲坚实 | 设色浓重妍丽 | |
吴道子 | 人物塑造:“米粉厚薄,皆见骨高下而起隐”“旁见周视,盖四面可以意会如塑” 《送子天王图》 吴家样、兰叶描 画圣 | 创造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加强了物象的体积感与分量感,是人物的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架势,固有“吴带当风”之称。 | 以线条为主,略加渲染协助线条和色彩的相互映衬 | |||
张萱 | 丰颊硕体,服饰艳丽,是盛唐以后是女风俗画的典型风格。 《捣练图》 《虢国夫人游春图》 | 勾线细劲坚实 | 设色浓重妍丽 | |||
周昉 | “以丰厚为体” 《簪花仕女图》 《执扇侍女图》 周家样、水月观音 | “衣纹简劲,色彩柔丽” | ||||
山水 | 展子虔 | 透视关系,不仅表现了空间的一般关系,也注意到了空间的一般关系与深度。 《游春图》 | 山用单线勾勒 近处的树勾出树干,作上叉如鹿角的树枝 | 填以青绿,山脚用泥金,金碧富丽。松身不花麟,直接以赭石填染,松枝不画细针,只用石绿沉点 | ||
李思训、李昭道 | ||||||
王维 | 诗和画的有机结合,创造了诗情画意的境界 | 笔墨精湛,渲染见长 | ||||
张璪 |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 |||||
唐代美术发展新特点?
1、书法既是这个时期最普及的艺术,又是这个时期最成熟的艺术之一;
2、建筑方面,就大都市来说,“棋布栉比,街衢绳直”;
3、唐代工艺,特别是唐代塑像,驰誉世界;
4、唐代雕塑,佛教造像不仅比以往更加兴旺,而且其美学风范标志着中国的佛教艺术已走完外来艺术民族化,宗教艺术世俗化的过程,显示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5、唐代绘画“灿烂而求备”,有以下特点:
1)人物画和释道壁画继先代之长而加以发扬; 2)山水画在晋以来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3)花鸟画脱颖而出,继山水画之后以独特的姿态登上画坛,开花鸟兴旺之先河;4)石窟陵墓壁画到初唐、盛唐无论实在内容和形式上呈现了崭新气象,蔚为画苑奇观;5)唐代的绘画实践显示了唐代美学的实绩。
花鸟画-花鸟画兴起于唐的原因是什么?
1、同“比德”说有关;
2、汉以前的艺术重“成教化、助人伦”的功利作用;
3、隋唐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统治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都有多方面的要求,花鸟形象作为画的体裁形式便出现了;
4、这与当时的宫殿、屋宇、陵墓及寺观壁画的装饰需要有关。
简述唐代花鸟发展的基本情况?
1、表现技法上多为工笔重彩,勾线精细,设色浓妍,在造型上严谨写实,重形与神的刻画。
2、布局多取个体形象,即所谓“折枝花”的形式,总的给人以精细、巧丽的美感。
五代
时代 | 类别 | 人物 | 特色、著作 | 技法 | 构图 | |||
用笔 | 设色 | |||||||
五代 | 人物画 | 周文矩 | 《宫中图卷》 《重屏会棋图》 | |||||
顾闳中 | 《韩熙载夜宴图》 | |||||||
山水画 | 北方 | 荆浩 | 《匡庐图》 太行山雄壮的景色 场面浩大、气势雄伟 空间感很强 | 用细碎多变的皴笔,表现了山石的复杂结构、坚实的质感和厚重的体积感。 | 中心全景式布局,即主峰为中心,用云秀烟霞段白,衬托出中前景的全局安排。 | |||
关仝 | 《关山行旅图》 《山溪待渡图》 巍峨、雄奇、深远见长 | 皴擦加以墨染期间气韵深厚。所画树木“有枝无干”,给人以“乱而整,简而有趣”的感觉 | ||||||
南方 | 董源 | 苍润、清淡、优雅、天真,表现出风雨晦暝,四时朝暮的变化 《潇湘图》 《夏山图》 | 水墨着色并用,用“点子皴”或“披麻皴”,笔墨繁复而含蓄,给人以气候润泽,草木繁茂的感觉。 | |||||
巨然 | 清岚淡漠,烟云流动 | 具有北方山水画派特色,主峰耸立正中,山峦重叠峭拔,瀑布高悬,水流湍急 | 南方画派特征,山石皴法用“长披麻”,浓淡交错,点线并置,使画面形成内在节奏韵律。 | |||||
花鸟画 | 徐熙 | 首创“没骨法” | 徐熙野逸黄家富贵 | |||||
黄筌 | 线条为主,色彩为辅 | |||||||
简述宋代院画的艺术特征
1、宋代院画反映了最高统治者的审美标准。院画的创作,提倡“形似”、“格法”,对物象做尽精入微的描绘,力求表现出对象的自然形态。北宋末年,强调绘画要有严格的法度,艺术形象要生动逼真,精密不苟。
2、院画在构思上讲求含蓄巧妙,达到诗情画意相得益彰。在笔墨技巧上重视传统但又不泥守古法。
3、宋代院画注重观察生活,提倡精微描绘,追求意境表现的趋向和趣味。
4、由于院画讲求严格的法度,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一些画家的思想,限制了他们个性的发展和笔墨技巧的变化,有的作品趋向于刻板、繁琐或柔媚、平庸。
南宋院体山水画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代表画家和代表作?
常用两对角远近对照的方法形成对角线构图,使画面重心偏力正中,坐落在半边一角,开阔画面的空白,形成暗示空间,画面的出现是颇有选择取舍的从某个角度,某一局部,某些对象的某一部分出发的着意经营,安排位置,苦心孤诣,在对这些远为有限的对象的细节忠实描绘里,表达出较为确定的诗趣、情调、思绪感受。诗意的追求和细节真实同时并举;同时,对称走向均衡,空间更具意义,以少胜多,以虚代实,以白当黑,以一代十,以简代繁。
代表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
宋代山水画的两种艺术境界是什么?
整体的生活——人生——自然境界,正是中国山水画表现的审美理想。这一特色完整的表现在客观的整体的描绘自然地北宋山水画中,构成宋代山水画的第一种境界。
南宋山水画创造了第二种境界:诗意的追求和细节真实同时并举,同时对称走向均衡,空间更具意义,以少胜多,以虚代实,以白当黑,中国艺术的意境美在这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文人画兴起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1、中国长期封建社会的文官,都能诗文、工书法;
2、由于中国绘画合书法的主要工具相同,远古的画工,早已创造了以线造型的技法;
3、文人士大夫能著书立说,历代许多文人画家,或总结优秀画工和他们自己的创作经验,或评论了一些接触大师及其作品的艺术成就,或辑录了系统的史料,使文人画家的创作思想能得到广泛传播和对后世产生持续的影响。
中国文人画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1、强调绘画文学化,使作品的文学趣味得到进一步增强;
2、与文学趣味一致,并且具体体现这一趣味,其特色是对笔墨的突出强调和以书入画(以书入画用于赵孟頫之后);
3、与此相辅而行,画上题字作诗蔚然成风。
宋代
时代 | 类别 | 人物 | 特色、著作 | 技法 | 构图 | |||
用笔 | 设色 | |||||||
宋代 | 人物画 | 梁楷 | 泼墨 《泼墨仙人图》 《太白行吟图》 草草数笔而又身韵十足 | 水墨减笔画法,用笔刚劲老辣而方挺,简洁而又气势飞动; | 泼墨大写意画法,含蓄的显示出衣纹的折叠形态。 | |||
李公麟 | 白描 | 以浓淡、刚柔、粗细、虚实、轻重的线性作为造型媒介,以达到明洁、轻快、朴实、精美的格调。 | 它用线基敛而放,故生而熟。含蓄而刚劲。 | |||||
苏轼 | ||||||||
武宗元 | 《朝元仙仗图》 | |||||||
山水画 | 水墨山水 | 李成 | “古今第一” 寒林平远 《晴峦萧寺图》 | 《晴峦萧寺图》为远中近三段构图 | ||||
范宽 | 《溪山行旅图》“得山之骨,与山传神” | 用笔用墨之法近似江南画风 | 构图严谨完整,气势逼人。 | |||||
郭熙 | 著作《林泉高致集》三远法(高、深、平)、《早春图》 | |||||||
米氏 | ||||||||
小景山水 | 赵令穰 | |||||||
青绿山水 | 王希孟 | 《千里江山图》充分体现了中国画散点透视的优点,使观者超越了视点视角的限制。 | 运用青绿山水传统的勾勒法,严谨细微,一丝不苟。设色厚重,青绿为主。 | 和谐统一中又见变化,运用色彩十分成功。 | ||||
赵伯驹 赵伯骕 | 《江山秋色图》驹 《万松金阙图》骕 | |||||||
南宋四大家 | 李唐 | 《万壑松风图》 | 大斧劈皴法 | 截景式构图小景取材 | ||||
刘松年 | 《四景山水》 | |||||||
马远 | 《踏歌图》马一角 | |||||||
夏圭 | 《山水十二景》夏半边 | |||||||
风俗画 | 张择端 | 《清明上河图》 | ||||||
李蒿 | 《货郎图》 | |||||||
院体花鸟画 | 崔白 | 《双喜图》 | ||||||
赵佶 | 《芙蓉锦鸡图》 | |||||||
为什么文人画在元代极为兴盛?元代画坛总特点是什么?
原因:文人画的兴盛,来自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社会生活的变化,一是自身演变发展的规律。
1、社会生活的变化:元蒙政权的简历及其实行的民族歧视政策使不少受儒家文化熏陶出来的,被视为“正统”的汉族知识分子,在心理上产生了强烈的变化。他们为了保持气节,不仕元蒙,不甘为“野蛮人”臣民,往往隐迹山林或托名“道士”,将思想感情寄托于绘画,寄托于笔墨之中,抒发胸臆。即便是少数在统治者笼络下的入世文人,也因不被重用,而以诗文书画聊度岁月。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文人们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参与,元代画风背离了宋代院体式艺术的准绳。
2、自身演变发展的规律:宋代绘画的主流是严谨、规范、重形,在对客体的整体或局部的客观描绘中求意境的院体画。当一种画风发展到极盛时,人们自然要设法从对立面寻求新的开拓,建立新的审美风范。在宋代已建立起来的与院体画相对应的“文人画”系统,因元人的推波助澜,遂成一股巨大的浪潮。
特点:1、文人画在元代才臻于成熟;
2、在文人花鸟、山水的映照下,元代卷轴人物画坛似乎黯然失色,而出于民间画工之手的宗教人物壁画,却大放异彩;
3、元代的工艺美术,同宋代相比,也有不少新特点,元代统治者的爱好与宋代不同,加之当时国际交往扩大,雇主也不同于以前,新的需要,带来的新的变化:瓷器里有青花、釉里红,织绣中的纳石安等,都取得了新的成就,漆器、铸银、玉器等生产都有较大的发展;
4、建筑方面,由于元代各民族和国际间文化的融合和交往,给传统建筑艺术与技术增加了若干新元素;
5、元代书法,一如绘画,一反宋代书风,其中以赵孟頫的成就最大;
6、总之,元代开创了新一代的美术风气。
元四家山水画共同的特点是什么?怎样评价文人画艺术?
特点:用最简洁单纯的艺术语言,表达出避世隐逸、超凡脱尘的人生理想,幽然淡润的处世态度,把山水画作为情感的归宿和依托,这是元代山水画家共同的追求和特点。
评价:文人画是指封建时士大夫文人创作的鲜明反映他们生活理想和什么趣味的具有独特形式的绘画。有别于民间绘画合院体画。文人画的兴起,促进了中国绘画特别是山水画、花鸟画的发展,使他们的表现技法更丰富多彩,更富浪漫精神,意境更为广阔,更加丰富充实了中华民族的文艺园地和人们的精神世界。
时代 | 类别 | 人物 | 特色、著作 | 技法 | 构图 | ||
用笔 | 设色 | ||||||
元代 | 文人 山水画 | 青绿山水 | 赵孟頫 | 倡古排宋,清雅朴素,书画结合。书画同法。 | |||
元四大家 | 黄公望 | 《富春山居图》 | 师法董源湿笔披麻皴,但汰其繁皴,趋向简淡。 | 笔法随意潇洒,画面明净舒朗,充分发挥了笔墨意趣,体现了中国画墨色和线条的审美价值。 | |||
吴镇 | 《渔夫图》笔墨泼辣,一气呵成。 | ||||||
倪瓒 | 《渔庄秋霁图》“逸笔草草,不求形似” | 笔墨简略,善用偏锋,以示淡若疏,随意为之的线条,描绘山石树木,表现空寂、荒冷的境界。 | 高度程式化特征,一般三段式布局。 | ||||
王蒙 | 《青卞隐居图》 《林泉清集》 《太白山图》 | 有的以笔见长,有的以墨取胜,皴擦点染交互为用,干湿浓淡搭配得体。“解索皴” | |||||
文人 花鸟画 | 水墨花鸟 | 王冕 | 《墨梅图》画梅著称 | ||||
王渊 | |||||||
张中 | 《芙蓉鸳鸯图》 | ||||||
明清
明清两代绘画的特点是什么?
1、文人画和院体画相争相融,文人士大夫的绘画成为主流;
2、就文人画来看,被奉为“正统”的复古派和“反正统派”共存并进,既有冲突一面,又有相互影响一面;
3、民间绘画沛然兴起;
4、随着东学西渐,西方绘画源源输入中国,一些擅画的外国传教士还成了供奉清廷的画师。
明代宫廷绘画机构和画风有何特点?何为“浙派”?
特点:1、明代宫廷绘画的组织情况和前代不同,他没有专门设立“翰林书画院”这样的机构,而是将宫廷服务的专业画家归入御用监属之下,由太监管辖,分别在不同的殿内顶差;
2、除了没有专门的画院机构外,画家也没有专门的职称,而只授予锦衣卫的武官职务;
3、明代供奉朝廷的画家,人才众多,力量雄厚;
4、明代宫廷画的风格特点,主要来源于两宋画院,即“院体画”;
5、明代院派在山水画方面主要继承了南宋刘、李、马、夏的传统,笔墨苍老、简练而规整,多用水墨,略施色彩。
浙派:在画史上一般人把“浙派”视为山水画派,其实此派不少画家在人物方面同样有较高的造诣。此派的代表人物是戴进,继承南宋院体画家刘、李、马、夏的风貌,在他影响下的画家如吴伟、蒋嵩、张路等人形成了一个地区性的画派,由于他们都是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因此这一画派在史上被称为“浙派”。
浅谈“明四家”共同的艺术风格。
1、在艺术上,他们在继承董、巨和元代诸家画法的同时,也深受南宋院体水墨山水和青绿山水的影响,追求气韵神采的笔墨效果和“风流蕴藉”的风格;
2、在诗书画结合方面较宋元进了一步,进一步完善了文人画的艺术形式;
3、作为文人画家,他们的艺术在观念、技法、形式等方面都没有从前代文人画的程式中脱颖出来,但是,却共同体现出一种新倾向,这就是接近世俗生活;
4、在题材的选择和艺术境界的追求上都表现出他们对世俗生活的关注以及他们的美学观点和社会理想。日常生活题材的采用,苍润秀雅的格调,诗一般的意境,都有别于前代文人画。
时代 | 类别 | 人物 | 特色、著作 | 技法 | 构图 | |||
用笔 | 设色 | |||||||
明清 | 浙派 | 山水画 | 戴进 | 《春游晚归图》 | ||||
吴伟 | 《踏雪寻梅图》 | |||||||
吴门四家 | 山水画、花鸟 | 沈周 | 《吴郡丹青志》称他“绘事为当代第一”,其作品“悉入神品”。《庐山高图》《吴门十二景》,细沈、粗沈。 | 喜用粗笔皴点,笔墨繁密。 | 设色淡雅 | 40岁前作品多小幅较工整晚年多大幅趋于疏简 | ||
文征明 | 分粗细风格,以细见长。 | |||||||
山水、人物、花鸟 | 唐寅 | 思想性强,近秀潇洒 | ||||||
青绿山水、工笔 | 仇英 | 工笔重彩《剑阁图》 | ||||||
白阳青藤 | 写意花鸟画 | 陈淳 | 承前启后 | |||||
徐渭 | 真正完成大写意花鸟 | 《墨葡萄》 | ||||||
清六家 | 笔墨风格 (黄公望) | 王时敏 | 秀雅画不在形似而在笔墨之妙《云山图》 | 笔墨苍润 | ||||
王原祁 | 熟而不甜,生而不涩,淡而厚,实而清。《辋川图》 | |||||||
多种派别风格 | 王翚 | 元人笔法,唐人气韵,古朴清丽。《溪山红树图》 | ||||||
王鉴 | 《夏山图》 | 擅长烘染 | 清绿设色 | |||||
吴历 | 《湖天春色图》 | 创"阳面皴" | 气韵高雅 | |||||
山水→花卉 | 恽寿平 | 《锦石秋花图》 | 花卉"没骨" | |||||
四僧 | 石涛 | “搜尽奇峰打草稿”“笔墨当随时代”《淮扬洁秋图》 《山水清音图》借古以开今《苦瓜和尚画语录》 | 墨法,用笔酣畅流利 | 构图新奇,截取法 | ||||
花鸟 | 朱耷 | 抒发家国之痛 《孔雀牡丹图》 | ||||||
髡残 | ||||||||
弘仁 | 新安画流 | |||||||
金陵八家 | 文人山水画 | 龚贤 | 白龚、黑龚,造成光影明灭,空气流动之感《夏山过雨图》 | |||||
扬州八怪 | 丟官卖画 | 郑燮、李鱓、李方膺 | 郑燮《丛竹图》 | |||||
一身布衣 | 金农、汪士慎、高翔 | 金农-扬州八怪之首 | ||||||
职业画家 | 黄慎、罗聘、华喦 | |||||||
波臣派 | 人物画 | 曾鲸 | 《王时敏像》 | 创墨骨,明暗法 | ||||
海派 | 人物画 | 任熊 | 求变化,喜创新 | |||||
任薰 | ||||||||
任颐-任伯年 | ||||||||
赵之谦 | 创海派基调 | |||||||
花卉 | 吴昌硕 | 制印-书法辞章 | ||||||
岭南画派 | 折衷东西方 | 陈树人 | ||||||
高奇峰 | ||||||||
高剑父 | ||||||||
南陈北崔 | 人物画 “宁拙毋巧,宁丑毋媚” | 陈洪绶 | “易园以方,易整以散” | 《归去来辞图》 | ||||
崔子忠 | 《云中玉女图》白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