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研究生复试生态学考研知识点真题总结

1.生态学: 研究生物及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环境: 生物赖以生存的外界条件的总和。它包括一定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活和发展的各种因素。
3.Liebig最小因子定律: 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小量状态的营养成分。
4.内稳态: 生物控制自身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恒定。能减少生物对外界条件的依赖性,从而大大提高生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6.生态入侵: 人类有意或无意地把某种生物带进新的地区,倘若当地适于其生存和繁衍,它的种群数量便开始增加,分布区也会逐渐扩大。
7.高斯假说(高斯竞争排斥原理): 生态习性相近(食物、利用资源的方式等相同)的两个不同种群不能在同一地区长期共存。两个物种越相似,它们的生态位重叠就越多,竞争就越激烈。即生态位相同的两个种群不能永久共存。
10.负反馈:207  使系统保持稳定的反馈
8.生态位: 每个物种在群落中的时间和空间的位置及其机能关系。或者说群落内一个种与其他种的相关的位置。 

9.生物群落(biotic community): 在一定地段或一定生境里各生物种群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所构成的组合结构单元。一个生态系统中具有生命的部分即生物群落。从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和微生物群落这三个不同的角度来研究。
12.生态幅: 物种对生态环境适应范围的大小。
13.生理辐射: 太阳光中的不同光对植物的光和作用,色素形成,向光性,形态建成的诱导影响是不同的。其中,红橙光能够被叶绿素吸收,蓝紫光能够被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吸收,这部分光辐射称为生理有效辐射;绿光很少被吸收称为生理无效辐射。
14.他感作用: 某些植物能分泌一些有化学物质,对别种生物发生影响的现象。又称异种抑制作用。
16.生活型: 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
19.物种: 由内在因素(生殖,遗传,生理,生态,行为)联系起来的个体的集合,是自然界中的一个基本进化单位和功能单位。
23.Shelford耐性定律: 生物的存在与繁殖,要依赖于某种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
24.边缘效应: 在两个或两个不同性质的生态系统(或其他系统)交互作用处,由于某些生态因子(可能是物质、能量、信息、时机或地域)或系统属性的差异和协合作用而引起系统某些组分及行为(如种群密度、生产力和多样性等)的较大变化,称为边缘效应。亦称周边效应。
25.生理干旱:环境中并不缺水,但由于植物自身(如代谢减弱)或土壤因子(如温度过低),植物根系吸水受到阻碍,水分代谢失去平衡,产生缺水胁迫,甚至萎蔫死亡的现象。
26.领域性:由个体,家庭或其他社群单位所占据的空间,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他成员侵入,以鸣叫,气味标志或特异的姿势向入侵者宣告具领主的领域范围;以威胁或直接进攻驱赶入侵者等的行为。
27.综合生命表:简单的生命表只是根据各年龄组的存活或者死亡数据编制,综合生命表则包括出生数据,从而能估计种群的增长。
28.林德曼效率:“百分之一”或“十分之一”定律:在营养级n上的同化量/在营养级n-1上的同化量≈10%
29.生态工程:应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原理,结合系统工程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其目的是将生物群落内不同物种共生、物质与能量多级利用、环境自净和物质循环再生等原理与系统工程的优化方法相结合,达到资源多层次和循环利用的目的。
30.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s):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的环境要素。
31.休眠:生物抵御暂时不利环境条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生理机制。有些动植物在不良环境条件下生命活动极度降低,进入昏睡状态。等不良环境过去后,又重新苏醒过来,照常生长、活动。在休眠期,生物对环境条件的耐受范围就会比正常活动时宽的多。
32. 有效积温法则:植物和某些变温动物完成某一发育阶段所需总热量(有效积温)是一个常数。
33.种群population: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种群是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具有独特性质、结构、机能及自动调节的能力。
34. 生活史:生物从其出生到死亡所经历的全部过程;生活史的关键组分——身体大小、生长率、繁殖、寿命。
35.生态系统: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彼此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自然整体,是生态学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36.生态多样性: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复合体(ecological complex)之间的多样性和变异性。具体包括下列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物群落多样性或生态系统多样性。
37.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
38.生态环境:是指围绕着生物体或者群体的所有生态因子的集合,或者说是指环境中对生物有影响的那部分因子的集合。
39.生境:则是指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其中包括生物本身对环境的影响。
5.光补偿点: 植物光合作用的同化产物与呼吸作用所消耗的物质达到平衡时所接受的光照强度的下限。植物的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光合强度不断下降,当光照强度达到光补偿点时,即光合作用过程气体交换中CO2的吸收量和呼吸过程所释放的CO2量完全相等时,就测不出有效光合强度。
11.光能利用率: 单位土地面积上,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中所含的能量,与这块土地所接受的太阳能的比.
15.食物链: 初级生产者获得光能后制造的食物供给各级消费者形成以食物营养为中心的链索关系。
17.演替: 一个生物群落被另一个生物群落所代替的过程。
20.适应: 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与其赖以生存的一定环境条件相适合的现象。
21.生态平衡: 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18.斑块(缀块,patche)
6.不同气候带植物生活型谱特点:
8.中度干扰理论对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断层形成的频率影响物种多样性。据此Connell等提出了中度干扰假说(intermediate disturbance hypothesis),即中等程度的干扰能维持高多样性。其理由是:(1)在一次干扰后少数先锋种入侵断层,如果干扰频繁,则先锋种不能发展到演替中期,使多样性较低;(2)如果干扰间隔期很长,不频繁,使演替过程能发展到顶级期,多样性也不很高;(3)只有中等干扰程度使多样性维持最高水平,它允许更多的物种入侵和定居。
9.原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差异性:
原生演替(primary succession)——开始于原生裸地上的群落演替。
次生演替(secondary succession)——开始于次生裸地(如森林砍伐迹地、弃耕地)上的群落演替。
相同点:都是群落演替的形式
从原生裸地上开始的群落演替,即为群落的原生演替。而且,由顺序发生的一系列群落(演替阶段)组成一个原生演替系列。一般对原生演替系列的描述,都是采用从岩石表面开始的旱生,和从湖地开始的水生演替。
次生演替的最初发生是外界因素的作用所引起的,除耕地放荒、森林采伐、草原放牧和割草以外,还有火烧、病虫害、严寒、干旱、淹水、冰雹打击,等等,但是,最主要和最大规模的,是人类的活动。
二者的区别:
1.演替的速度。次生演替的速度问题。在大多数的次生裸地上还多少保存着原有群落的土壤条件,甚至还保留了原来群落中某些植物的繁殖体。裸地附近也可能存在着未受破坏的群落。总之,具有一定的土壤条件和种实来源。因此,次生演替系列中的各个阶段,演替速度一般都较快。
2.演替的趋向。一般,当停止对次生植物群落继续作用时,次生植物群落的演替,仍然趋向于恢复到受破坏前原生群落的类型。
3.演替所经历的阶段。这完全决定于外界因素作用的方式和作用的持续时间。


10.沉积物循环的特点:
主要是磷、钾、钠、镁等元素的循环。这些物质主要以固体状态参与循环,其主要储存库是岩石、土壤和沉积物。.
属于沉积型循环的物质,其分子或化合物决无气体形态,这些物质主要是通过岩石风化和沉积物的分解转变为可利用的营养物质,而由沉积物转化为岩石圈成分则是一个极其缓慢的物质移动过程。沉积型循环的主要储存库是土壤、沉积物和岩石圈。因此,这类物质循环的全球性不如气体型循环表现得那么明显。属于沉积物循环的物质主要有P、Ca、K、Na、Mg、Fe、Mn、I、Cu和Si等。 
13.用能量流动模型说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
(1)先由绿色植物把太阳光能变成植物体内的生物能(化学能).
(2)各级消费者和分解者通过食物网把能量逐级传递下去.
(3)能量在每一营养级都有呼吸消耗,而且,上一营养级的能量也不可能全部转化到下一营养级中,因此,能流越来越细.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
① 生态系统中能量形成的转换完全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转化和守恒)。系统能量增加,环境能量减少,但总能量不变。所不同的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再转变为热能、机械能等其他形式。
② 能量沿着食物链方向流动,在其流动时,生物中的能量由于各个营养级生物维持自身生命消耗而逐级减少,估计每经一个营养级的剩余能量为原有能量的十分之一左右,其余的都消耗了。
③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非循环的,它只能一次流过生态系统,单程前进,决不可逆。(热力学第二定律)
14.影响物质循环的因素: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又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biogeo-chemical cycle)。它是指无机化合物和单质通过生态系统的循环运动。
①循环元素的性质:即循环速率由循环元素的化学特性和被生物有机体利用的方式不同所致;②生物的生长速率:这一因素影响着生物对物质的吸收速度和物质在食物链中的运动速度;③有机物分解的速率:适宜的环境有利于分解者的生存,并使有机体很快分解,迅速将生物体内的物质释放出来,重新进入循环。
18.生态规划的概念,如何理解与其客观存在相关规划的协调性:
就是要通过生态辨识和系统规划,运用生态学原理、方法和系统科学手段去辨识、模拟、设计生态系统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生态关系,探讨改善系统生态功能,确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生态适宜度,促进人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可行的调控政策。其本质是一种系统认识和重新安排人与环境关系的复合生态系统规划。
22.3种演替顶级学说主要有哪些:
(1)单元顶极(Clements):在同一气候区域内,无论演替初期条件如何,经演替最终都停止在一个最适应大气候的群落上,只要气候不变,人为或其他因素不干扰,此群落一致存在,一个气候区只有一个气候顶极群落,区域内其他生境给以充分的时间,最终都会演替到气候顶极.
(2)多元顶极(Tansley):一个气候区内除有气候顶极外,还有土壤顶极,定型顶极等多个顶极.
(3)顶极-格局(Whittaker):赞成多顶极论,但认为各种顶极不呈离散状态而呈连续变化,形成一个以气候顶极为中心的顶极群落连续变化格局.
(4)共性和区别
①共性:A.都承认顶极群落是经过单向变化而达到稳定状态的群落.
B.都承认顶极群落在时间上的变化和空间上的分布都是何时间相适应的.
②区别:A.单元论认为,只有气候顶极是演替的决定因素,多元论认为,除气候顶极外,其他因素也可以成为演替决定因素.
B.单元论认为,一个气候区最终只形成一个气候顶极,多元论认为,除气候顶极外,还有土壤,地形等顶极.

23.负反馈调节,对维护生态平衡的指导意义:   207
反馈调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属于反馈调节.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这个过程就叫反馈.反馈有两种类型,即负反馈和正反馈.负反馈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反馈,它的作用是能够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或稳态,反馈的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例如,如果草原上的食草动物因为迁入而增加,植物就会因为受到过度啃食而减少,植物数量减少以后,反过来就会抑制动物数量.

24.生态多样性破坏的主要原因:
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复合体(ecological complex)之间的多样性和变异性。具体包括下列三个层次:
物种多样性(species diversity)(最基本层次)——包括地球上整个空间的物种,它指物种水平上的表现形式。 
遗传多样性(gene diversity)(微观层次)——指物种内基因的变化,包括同种内两个隔离地理种群间及单个种群内个体间的遗传变异。
生物群落多样性或生态系统多样性(ecosystem diversity)(宏观层次)——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变化。
(1)自然灭绝
恐龙灭绝的假说。目前鸟类和哺乳类每世纪的灭绝率为1%或每年0.01%。自然灭绝是绝对的。生物只有灭绝才能进化,离开了进化,生物学是毫无意义的。
 (2)人口膨胀,资源利用不断增加
(3)物种赖以生存的生境受破坏,热带雨林受威胁
(4)生境片断化、生境退化与污染
(5)外来种引入和外来病害的入侵和传播
(6)对资源的过度开发


25.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生态学意义:
热力学第一定律指的是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热力学第二定律指的当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时候,转化率并非百分之百,一部分以热的形式消散于环境中.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发出的光能,被绿色植物转化为植物体内的化学能,经食物链再转化为消费者和分解者体内的化学能.在能流过程中,一部分化学能转变为供生物取食和运动的机械能并进一步以热能形式散失于环境中.由于能量的转化率不是百分之百,在上一个营养级向下一个营养级转化过程中,能量逐级减少,因此,各营养级所能维持的生物量也逐级减少,营养级的个数一般不超过4~5级.
26.生态风险评估概念,步骤
美国于70年代开始生态风险评价工作的研究。EPA美国环境保护署(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在1992年对生态风险评价作了定义,即生态风险评价是评估由于一种或多种外界因素导致可能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不利生态影响的过程。其目的是帮助环境管理部门了解和预测外界生态影响因素和生态后果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环境决策的制定。生态风险评价被认为能够用来预测未来的生态不利影响或评估因过去某种因素导致生态变化的可能性。
(1)制订计划,根据评价内容的性质、生态现状和环境要求提出评价的目标和评价重点;(2)风险的识别,判断分析可能存在的危害及其范围;
(3)暴露评价和生态影响表征,分析影响因素的特征以及对生态环境中个要素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4)风险评价结果表征,对评价过程得出结论,作为环保部门或规划部门的参考,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决策的依据。
29.什么是湿地,为什么叫“自然之肾”:
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还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和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它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它可以给人类提供水和食物。湿地与人类息息相关,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资源,因此湿地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和“鸟类的乐园”。 
简单的说,湿地生态系统调节了水,食物,气候等的平衡.和人的肾的功能相似,所以把湿地比喻成地球之肾

30.植物密度理论有哪两种?各自的含义?
31.生态工程和环境工程区别?
32.为什么森林生态系统,特别是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强?
33.生物钟的概念和机制
1.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
发展简史:
    生态学的萌芽期,生态学建立期 ,生态学的巩固期(20世纪初-50年代)以及现代生态学发展期(60年代至今)
生态学的发展趋势:向宏观和微观两极方向发展;研究手段的更新;研究范围的扩展。
2.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作用:
生态因子是指组成环境的因素,又称环境因子。所以有人称生态因子的总和为生态环境(Ecotope)。
依据因子的稳定性和作用分类:
非周期因子(土壤、种间关系、地心引力):影响数量和分布,不影响发育周期。
原生周期性因子(光、温度):固定周期,生物可很好地适应。
次生周期性因子(降水、大气湿度、生物量、种内关系):周期不固定,生物适应较差。
依据生态因子对种群数量的影响分类:
密度制约因子(Density Dependent Factor):食物、天敌等生物因素。
非密度制约因子(Density Independent Factor):温度、降水等气候因素。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1)综合作用.生态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态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都是在其他因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中发挥作用,任何一个单因子的变化,都必将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及其反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在对生物起作用的诸多因子中,其中必有一个或两个是对生物起决定性作用的生态因子,称为主导因子.主导因子发生变化会引起其他因子也发生变化.
(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环境中的一些生态因子对生物产生间接作用,如地形因子;另外一些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状况则对生物起直接的作用.
(4)阶段性作用.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具有阶段性,这种阶段性是由生态环境的规律性变化所造成的.
(5)生态因子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各具有重要性,不可缺少;但是某一个因子的数量不足,有时可以靠另外一个因子的加强而得到调剂和补偿.
(6)生态因子限制性作用.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4.r选择和k选择主要特征,对种群动态的影响,生产实践中的指导意义:
1.r-选择——有利于增大内禀增长率的选择称为r-选择。r-选择的物种称为r-策略。 r-策略者是新生境的开拓者,但存活要靠机会,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它们是“机会主义者”,很容易出现“突然的爆发和猛烈的破产”;
2.k-选择——有利于竞争能力增加的选择称为k-选择。k-选择的物种称为k-策略。 k-策略者是稳定环境的维护者,在一定意义上,它们是保守主义者,当生存环境发生灾变时,很难迅速恢复,如果再有竞争者抑制,就可能趋向灭绝。
r-选择和k-选择的分别有不同的相关特征,在动物中,大分类动物间比较时,昆虫可视为r-选择,脊椎动物为k-选择;在分类单位之内比较时,体形大,生育力低,对幼小个体有良好保护的为典型的k-选择,体形小,生育力高,对幼小个体怃育时间短的,为典型的r-选择。在植物中,一年生植物如农田杂草,原生和次生裸地的先锋草种属于r-选择,大多数森林树种属于k-选择。
生物种群的繁殖策略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5.他感作用的生态学意义:
⑴定义:由生物体分泌到体外的化学物质对别种或本种其他个体发生影响的现象。
⑵他感作用的主要类型:植物与微生物间的他感;植物间的他感(他感与自毒);植物与草食者间的他感作用;植物与动物(人类)的他感作用
⑶一些植物他感作用的具体途径:水淋溶、根分泌、挥发物、残体分解。
 (4)意义:歇地现象(农林轮作),植物群落种类组成(是造成种类成分对群落选择性以及某种植物的出现引起另一类消退的主因。),植物群落的演替(是植物群落演替的内因。)

7.植物群落交错区与边缘效应的特点:
群落交错区(ecotone)
两个不同群落交界的区域,亦称生态过渡带。两群落的过渡带有的狭窄,有的宽阔;有的变化突然,有的逐渐过渡或形成镶嵌状。如在森林和草原的交界地区,常有很宽的森林草原带,在此地带中,森林和草原呈镶嵌状态。但水体与陆地群落间的边缘就很明显。在群落交错区中,生物生活的环境条件往往与两群落的核心区域有明显区别。例如,在森林和草地的交界处,林缘风速较大,水分蒸发加快,故较干燥,太阳的辐射也强。人类活动常形成许多交错区,群落交错区的环境特点及其对生物的影响,已成为生态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群落交错区主要特征:首先,它是多种要素的联合作用和转换区,各要素相互作用强烈,常是非线性现象显示区和突变发生区,也常是生物多样性较高的区域;其次,这里的生态环境抗干扰能力弱,对外力的阻抗相对较低,界面区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恢复原状的可能性很小;最后,这里的生态环境的变化速度快,空间迁移能力强,因而造成生态系统恢复的困难。多种要素联合作用强烈,生物多样性较高;生态环境恢复原状的可能性较小;生态环境变化快,恢复困难。

边缘效应:边缘效应带群落结构复杂,某些物种特别活跃,其生产力相对较高;边缘效应以强烈的竞争开始,以和谐共生结束,从而使得各种生物由激烈竞争发展为各司其能,各得其所,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多层次、高效率的物质、能量共生网络。边缘效应有其稳定性,按边缘效应性质一般可分为动态边缘和静态边缘两种。动态边缘效应是移动型生态系统边缘,外界有持久的物质、能量输入,此类边缘效应相对稳定,能长期维持其高生产力;静态边缘是相对静止型生态边缘,外界无稳定的物质、能量输入,此类边缘效应是暂时的,不稳定的。
11.休眠概念,对植物生存的意义:
休眠:生物的潜伏,或不活动状态,是抵御不利环境的一种有效生理机制。
意义:植物生活在冷、热、干、湿季节性变化很大的气候条件下,尤其种子或芽在气候不利的季节到来之前进入休眠状态,可避免以生命活动旺盛、易受逆境伤害的状态度过寒冷、干旱等严酷时期。因此,对于高纬度冬季寒冷的地区和低纬度旱季缺水的地区,休眠都有重要的适应意义。
15.什么是环境,地球环境由哪几部分组成:
环境: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地球环境:大气圈中的对流层,水圈,土壤圈,岩石圈,生物圈,又称全球环境(地理环境)。地球环境与人类及生物的关系尤为密切,其中生物圈中的生物把地球上各个圈层的关系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并推动各种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
16.举例说明对生物领域性和捕食作用的认识:
领域:指由个体、家庭或其他社群单位所占据的,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他成员侵入的空间。保卫领域的方式有很多,比如以鸣叫、气味标志或特异的姿势向侵入者宣告具有领主的领域范围,以威胁或直接进攻驱逐入侵者等,称为领域行为(territorial behaviour)。规律:领域面积随领域占有者体重而扩大,面积受食物品质影响,领域行为和面积往往随生活史变化。
捕食:狭义指某种动物捕捉另一种动物而杀食之。广义是指某种生物吃另一种生物,如草食动物吃草;同种个体间的互食、食虫植物吃动物等也都包括在内。捕食时被食者的种群变化有很大的影响。捕食者种群所杀死的被食者的总数,等于每个捕食者的捕食数与捕食者个体数之积,这二者都要受被食者密度的影响。
17.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是如何构成生态系统的:
(1)完整的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四部分组成.组成生态系统的各成分,通过能流,物流和信息流,彼此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功能体系.(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形态结构和功能结构.形态结构即群落结构,功能结构主要是指系统内的生物成分之间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构成的网络结构或营养位级.(3)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基础,是生态系统运转,做功的动力,没有能量的流动,就没有生命,就没有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能量的来源,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太阳能被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在细胞代谢中又转化为机械能和热能.
生态系统的物质,主要指生物生命所必须的各种营养元素.生态系统中流动着的物质具有双重作用.首先,物质是储存化学能的运载工具,如果没有能够截取和运载能量的物质,能量就不能沿着食物链逐级流动.其次,物质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进行的生物化学过程的结构基础.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构成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功能单位.在生态系统中,除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还有有机体之间的信息传递.


19.种群指数增长模型,逻辑斯蒂增长模型各自特征与差异,举例说明应用价值:
(1)无关的:马尔萨斯(Malthus)方程(指数增长模型)。
     种群在无限空间资源的环境中,其增长率不随种群本身密度而变化。包括种群离散增长模型,Nt=N0入t     (N:种群大小,t:时间,入:种群周限增长率)
     种群连续增长模型,dN/dt=rt   ,积分式 Nt=N0ert,(r>0种群上升)
(2)有关的:逻辑斯蒂增长(Logistic growth)模型:是比利时学者Verhulst 1838年创立的。假设:有一个环境容纳量K,当Nt=K时,种群为零增长,增长率随密度上升而降低。种群增长不按J而按S型。Nt=K/(l+ea-n)。  a为取决于N0的参数。
有开始期,加速期,转折期,减速期,饱和期。
意义:许多两个相互作用种群增长模型的基础,是弄领域确定最大持续产量的主要模型,r,K两参数成为生物进化对策理论重要概念。
20.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植物对土壤的生态适应:
生态作用:土壤是岩石圈表面能够生长动物,植物的疏松表层,是陆生生物生活的基质,提供生物生活所必须的矿物质元素和水分,因为是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又是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和无机环境部分相互作用的产物。
   土壤由固液气三相组成复合系统,每部分理化性质影响不同。
   土壤特定的生物区系影响也不同。
适应:植物对长期生活的土壤会产生一定的适应特性,因此形成了各种以土壤为主导因素的植物生态类型。如植物对土壤酸度的适应,对矿质盐类适应,含盐量适应,风沙基质适应等。
21.生物群落,主要特征: 
生物群落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与种群一样,生物群落也有一系列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不是由组成它的各个种群所能包括的,也就是说,只有在群落总体水平上,这些特征才能显示出来。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包括群落中物种的多样性、群落的生长形式(如森林、灌丛、草地、沼泽等)和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组配和种类结构)、优势种(群落中以其体大、数多或活动性强而对群落的特性起决定作用的物种)、相对丰盛度(群落中不同物种的相对比例)、营养结构等
特征:
⑴具有一定的外貌(植物个体不同高度密度决定群落外部形态)
⑵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由一定动植微组成,是首要区别特征)
⑶具有一定的群落结构(形态生态营养结构)
⑷形成群落环境(生物群落对其居住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形成群落环境)
⑸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群落中的物种有规律的共处)
⑹一定的动态特征(生命特征是不停止运动的)
⑺一定的分布范围(分布特定,有一点规律)
⑻群落的边界特征

27.耐盐碱植物类型特征:
1.植物矮小,干硬,叶子不发达,蒸腾面积缩小,气孔下陷,表皮具厚的外皮,常有灰白色的绒毛。 
2.细胞间隙小,栅栏组织发达,有的具有肉质性叶,有特殊的贮水细胞,能使同化细胞不受高浓度盐份的伤害。
3.细胞浓度特别高,能吸收高浓度土壤溶液的水分,如:盐角草。能把吸收进去的多余的盐 通过茎,叶表面密布的盐腺排出来,再被风吹雨淋的洗掉,如红树植物。
4.细胞对盐类的通透性非常小,几乎不吸收或很少吸收土壤中的盐份,同时也提高了植物吸收土壤中的水的能力。
12.干扰概念,干扰理论在生态管理中意义:
 干扰:是自然界普遍现象,是平静的中断,正常的打扰妨碍。
 意义:不要简单排除干扰,中度能增加多样性。群落中不断出现断层,新的演替,斑块镶嵌都可能是维持和产生生态多样性的有力手段。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采集或网友投稿提供,不能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任何商业盈利目的。如果资料有误与官方发布不一致,请与官方最新发布为准,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如果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删除。
维权指引 | 权限说明 | 下载说明 | 内容投诉
考研云分享 » 湖南大学研究生复试生态学考研知识点真题总结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 访客 发表评论

加入会员,每天进步一点点
·会员权限 ·加网盘群 ·加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