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03—1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Huangsaipeng注:括号内数字表示考题所属年份
试题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题目均分类总结)
一:名词解释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10)氯仿沥青“A”(03)
&值(03)
API度(08)
TTI(12)
OEP(09)
CPI(14)
干酪根(05)
Ⅲ型干酪跟(14)
石油(04、12)
可燃冰(03)
天然气水合物(05)
烃源岩(06)
有效烃源岩(08、11)
油气田(08)
沉积有机质(07、13)
次生油气藏(03)
原生油气藏(06、07、12)地层油气藏(03)
岩性油气藏(07)
油气藏(09)
盖层(07、12、14)
储集层(05)
产层(09)
煤层气(06)
凝析气(11)
伴生气狭义(04、07)
页岩气(13)
气顶气(13)
含油气系统(06、09)
圈闭(05、13)
构造圈闭(14)岩性圈闭(11)
流动孔隙度(07)
储层孔隙度(08)
有效渗透率(03、06)
储集层孔隙结构(10)
力场强度(03)
输导层(03)
闭合面积(09、13)
溢出点(08)
异常压力(11)
边水(12)
油田水(14)
油气运移(05、08、11、14)油气初次运移(06)
油气二次运移(13)
盖层微渗漏(04)
成烃坳陷(04)
含油饱和度(04)
生物标志化合物(05)
饱和度中值压力(05)
有效通道空间(07)
探明地质储量(07、12)
前陆盆地(08)
含油气盆地(14)
油气储量(08)
油气资源量(14)
油气资源评价(09)
排烃效率(10)
成烃凹陷(10)
油气资源(10)
油气聚集带(10)
生烃门限(11)
二:简答题
1、初次运移基本模式(07、09)
2、油气初次运移的介质条件(03)
3、初次运移过程的动力中的压力(12)
油气初次运移时期的确定方法(13)
4、油气二次运移的动力(08)
5、背斜油气藏概念、基本特点和主要类型(05)
6、断层油气藏的概念、基本特征和主要类型(06)
7、断层与油气聚集关系(11)
8、不整合油气藏的封闭机理、特点和主要类型(04)
不整合油气藏的特点与类型(10)
9、岩性油气藏的封闭机理、特点和主要类型(04)
10、非常规油气藏主要类型与特点(10)
11、看图解释题(见课本刺穿油气藏这节图与盐丘有关的油气藏理想图)(09)
12、油气藏形成时间与期次确定的地质分析法(09)
13、聚集性天然气特点和类型(03)
14、天然气成因类型及特点(09、11)
15、天然气分类方法(04)
16、有机质类型的确定方法(05)
17、评价有机质成熟度方法(04)
18、盖层的封闭机制及评价参数(05)
19、盖层的物性封闭原理(08、10)
20、差异聚集现象及本质(06)
21、差异聚集条件(11)
22、油气聚集过程(12)
23、圈闭和油气藏分类方案(07)
24、水动力圈闭的特点和类型(03、13)
25、石油化合物组成及特点(04)
26、煤层气藏的成藏条件(07)
27、生物成因气形成过程及特点(08)
28、油型气的特征(12)
三:论述题
1、有机质成烃理论和特点(12)
2、论述有机质成烃演化阶段及其特点(05)
3、有机质的成烃演化阶段(03、09)
4、成烃演化阶段(04)
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的确定方法(13)
5、论述有机质类型确定方法(07)
6、举例说明油气藏的形成条件(03)
7、试举例论述油气藏形成的充分条件(05)
油气藏充分条件(04)
8、举例论述油气藏破坏的地质作用(07、13)
9、油气藏形成时间确定方法及评述(04)
10、不整合油气藏的形成机理(03)
11、举例试述区域构造运动(不整合)对油气藏形成的控制作用。(06)
12、断层和油气聚集(04)
13、断层在油气藏形成中的作用(12)
断层对油气藏储集,运移,破坏作用(09)
14、论述确定干酪根类型的方法(08)
15、试述干酪根热降解成油气理论(06)
16、干酪根成烃理论(10)
17、油气聚集机理(10)
18、影响砂岩储集层储集性的因素(05)
19、举例论述有效圈闭形成条件(08)
20、煤成烃理论(11)
21、油气资源评价与方法(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