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原理重点总结

第一章
复习课时所提重点:1.什么是城市?特征?内涵?
                  2.不同阶段城市的发展特征
                  3.什么是城镇化?定义、内涵、S型曲线3阶段
1.城市的概念:
  城:防御性的构筑物;市:交易的场所;
  字面意思:防御和交易的场所
2.城市的内涵:一定数量的非农人口和非农产业的集聚地,一种有别于乡村的居住和社会组织形式;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职能   (城市是有着商业交换的居民点)
3.城市的特征:
  1)非农业的(第二、三产业)职能
  2)高度密集的生活居住空间
  3)较为确定的领域界限
  4)公共的人工环境和人工景观
4.城市发展不同阶段特征及影响因素
城市发展两阶段:农业社会(前工业化时期、古代的城市)---工业社会(工业化时代、近代的城市)
  1)古代城市的发展:
     城市与防御要求;
     社会形态发展(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与城市的布局;
     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中国:中央集权,政治统治中心;
        欧洲:封建城邦,神权统治
     经济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2)近代城市的发展:
城市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工业化吸收大量的农业人口  工业化初期城市发展的典型形态:圈层式向外扩张
城市布局变化;
城市与环境;
    居住条件恶化;
    卫生条件差;
    环境污染;
    交通问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和人口的聚集——生产力的聚集;   
 3)二战后的城市的发展:
城市/城镇化进程加快;
生态环境问题凸显;
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变化;
城镇群/城镇密集区的发展:城市群——有核心城市;
城市发展的主要形式:城市的外延扩展
城市发展的主要形态:大城市----中心向外圈层式扩展;
单中心----沿交通干线放射发展
中心城与周边卫星城发展形式
多中心开放组合式发展
以中心城为核心的城镇群
城市:集聚效应----第三产业的集中造成
      辐射效应----强大的经济实力带动   
小汽车进入家庭会造成城市蔓延,市中心的衰退
建新城的优点:与大城有关联,疏解城市人口,集聚效应大于卫星城
5.城镇化
 1)定义: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镇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2)内涵:农业劳动力转移;人口地域空间积聚;城市物质和环境的改善;城市文明和城市生活方式的传播和完善
 3)“S”型曲线:
  
三个阶段及其特征:
起步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城镇化速度缓慢
加速阶段: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速度加快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基本转化为城市人口,随着城市中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部分的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
中国城镇化的特征:速度慢,发展不平衡,东南部沿海地区发展较快,内地大部分地区仍处在农业社会,城市化差异大。
中国的城镇化已步入s型曲线的第二阶段----快速发展的阶段。
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方向:中小城市    发展的模式:多元化
第二章
1.古代、中外城市规划理念思路(了解)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强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强调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受到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和社会等级的深刻影响,南北向中轴对称的空间布局方法由住宅组合
2.现代城市规划面临的问题及产生的背景:
1.    问题:
1)    城市公共利益与公共领域;社会矛盾与平/贫民问题;
2)    政府与市场;领域与范围;技术与手段;
2.    背景:
1)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新协和村: 1817年欧文提出“新协和村”。居住人口300-2000人,耕地面积0.4英亩。取消天井、胡同、小巷,村中央建设公共大院,设置食堂、幼儿园、小学等。1825年,带领900人移居美国印地安那州,购买了12000英亩土地建设共产村,2年后失败。)
2)    城市卫生与工人住房:公共卫生法;贫民窟清理法;工人住房法;
3)    城市美化运动;
4)    巴黎改建(1853年奥斯曼主持巴黎改建。道路网为“大十字干道加环状路”。爱丽舍田园大道作为东西轴线,将布伦、维星斯公园引入市区。除市中心外还设置了若干区中心,形成功能分区,对后来的城市规划发展影响巨大。)(路网改建、功能分区);
3.    田园城市:
英国城市规划师霍华德于1898年针对英国快速城市化所出现的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以及农民大量涌入大城市的城市病所设计的以宽阔的农田林地环抱美丽的人居环境,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一切福利结合在一起的生态城市模式。
其主要思想:
1)    城市与乡村结合,城市周围拥有永久性农业用地作为防止城市无限扩大的手段;(限制区域)
2)    限制单一城市的人口规模,当单一城市的成长达到一定规模时,应新建另一个城市来容纳人口增长,形成“社会城市”;(限制人口)
3)    实行土地公有制,由城市经营者掌管土地;(制度)
4)    设置生产用地,以保障城市中大部分就近就业;(保障)
4.    近现代城市规划与传统城市规划的区别:
传统:从考虑城市物质空间建筑学、美学及工程手段入手,着重形态
近现代:解决城市问题,社会改造;政府干预;对私人活动实施控制
城市规划的实质是政府的一种公共干预手段
技术、立法、公共政策
5.当代城市规划发展新形势(了解)
城市全球化;区域一体化;信息网络化;全球城镇化;可持续发展
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与城市的科技环境创新;信息化社会和城镇的空间结构变化;经济全球化与城镇体系的结构重组

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变革
城市规划必须从单向封闭转向复合开放,从最终理想状态的静态蓝图走向动态过程的把握和导控,从刚性规划转向弹性规划,从指令性转向引导性,以此应对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
1.城市规划
 基本任务:根据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要求,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和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定义: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
 要素:
具有限定的空间范围;
作为实现社会、经济等发展目标的技术手段;
以物质空间为作用对象;
包含政策性因素和社会价值判断;
2.法定规划体系:
 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 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3.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
  提出市域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战略)
  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和要求提出空间管制 产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和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资源分配)
  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 ‡ 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和建设标准;(规模)
  重点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核心城市)
  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原则确定市域交通、重大基础设施,重要社会服务设施,危险品生产储存设施的布局;(交通及基础设施)
  根据城市建设、发展和资源管理的需要划定城市规划区;(城市内部规划)
4.城市总体规划/ 镇总体规划:(乡/村庄规划,略)
  1)以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以及其它上层次法定规划为依据,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研究城市定位和发展战略,按照人口与产业、就业岗位的协调发展要求,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按照有效配置公共资源、改善人居环境的要求,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区域辐射和带动作用,合理确定城乡空间布局,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规划期限一般为二十年。城市总体规划还应当对城市更长远的发展作出预测性安排;
  3)城市、镇的发展布局,功能分区,用地布局,综合交通体系,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的地域范围,各类专项规划等;
  4)强制性内容:规划区范围、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水源地和水系、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环境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防灾减灾等;
5.控制性详细规划:
法定规划: 依据已经依法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考虑相关专项规划的要求,对具体地块的土地利用和建设提出控制指标,作为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建设项目规划许可的依据。
 各地块的主要用途、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地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应当作为强制性内容;
内容:
 确定地块界线、确定土地使用性质;
 确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确定公共设施配套要求、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
 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城市设计指导原则;
 根据交通需求分析,确定地块出入口位置、停车泊位、公共交通场站用地范围和站点位置、步行交通以及其它交通设施。规定各级道路的红线、断面、交叉口形式及渠化措施、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根据规划建设容量,确定市政工程管线位置、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进行管线综合。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体要求;
 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第四章
1.区域发展特征
  城市密集区与城镇群的发展;
  城市体系的结构转型;
  以土地、资源和环保为主的区域协调;
  农村问题与城乡统筹;
2.面临问题:
3.转变重点:
   突出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突出资源与环境保护和空间管治;
   突出建设标准的确定与重要社会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布局;
   强调按照政府的行政管辖范围,科学合理的划定城市规划区;
4.空间管制分区
  禁止建设区:作为生态培育、生态建设的地区,原则上禁止任何城市建设行为;
      河湖湿地
    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
    地下水源核心区
    山区泥石流易高发区
    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
    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
  限制建设区:多数是自然条件较好的生态重点保护地或敏感区,需要科学合理的引导开发行为,城市建设用地尽量选择避让;


      二级水源保护区
    地下水源防护区
    山区泥石流中易发区
    基本农田保护区
    风景名胜区的非核心区
    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的非核心区
    山前生态保护区
  适宜建设区:城市发展优先选择的地区,但是建设行为要根据资源环境条件,科学合理确定开发模式、规模和强度;
5.人口规模预测方法:增长率法;相关分析法;资源环境承载力法;基础设施承载力法
  第五章
战略发展(略)
 第六章
可能会出评析题
本章重点:1.用地分类(了解)
          2.城市用地比例结构:有一个大致的概念即可   人均建设用地在100m2
          3.城市用地的适用性评价:
居住用地布局原则、典型居住区类型:TOD、邻里关系
4.不同类型土地的分布特征、选址条件
5.工业用地的选址要求、风向与工业用地的分布
工业与仓储用地的布局特点、与城市的关系
工业布局与交通的关系

1.用地分类
  2. 用地比例
3.城市用地评价:
  自然条件评价:
工程地质条件:着重在与城市用地选择和工程建设有关的工程地质方面的评析;
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工业布置对江河下游的影响;
气候条件(风向 );
地形条件
  建设条件评价:城市用地布局结构;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社会、经济构成
  用地的经济性评价
用地评价注意点:
    为城市总体规划服务;
考虑建设的经济型和安全性,同时还要考虑用地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
从环境的整体意义上考察个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及后果
用地评定的分类:
    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已建区
三类城市建设用地:
一类:用地的条件优越
二类:改善后才可用于建设
三类:不适于修建的用地
    不同城市用地类型的划分也不同,用地分类具有地方性和实用性,不同地区不能比较
4.居住用地布局原则:
  居住是城市中最主要得基本职能,人均居住用地18~28m2/人;
  自然环境优良;
  居住用地一般要形成一定规模的社区。适宜的规模与用地形状,便于合理组织居住生活;
  与城市总体布局结构及其就业区与商业中心等协调,减少通勤交通压力;
  在城市外围区,要考虑与现有城区的功能结构关系;
  注意环境污染的影响;
  一般而言,居住用地密度与市中心距离成反比;
5.    典型居住用地布局类型:集中式布局;组群式布局;组团式布局;沿交通轴线布局
典型的居住区类型:邻里单位、TOD(公共交通导向开发)
邻里单位:
    组织住区的基本形式:邻里单位
    目的:避免由于汽车的迅速增长对居住环境带来的严重干扰
特征:住区内配备有足够的生活服务设施有明确的边界,通过步行网络系统将住宅与小学、休闲设施等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开放空间体系,所有这些都在步行范围内
规划布局6原则:(个人认为了解就行)
1.    邻里单位周围由城市道路包围,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
2.    内部道路系统限制外部车辆穿越
3.    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支撑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
4.    中心建筑是小学校
5.    内部设有公共活动中心
6.    占地约160英亩
TOD(公共交通导向开发):
基本理念:利用了运输与土地间的基本关系,将开发集中在沿轨道交通线和公交网络的节点上,把大量人流发生点设置在距公交车站很紧的步行范围内,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强调紧凑增长、开放空间和永续性。
规划结构特点:一个TOD是一个围绕公交车站那将功能密集交织在一起的社区,住区的核心位置是公共交通站点
         TOD强调土地混合用途,并以公共交通优先为规划原则

    
6.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在各级城市的分布:
 
7.城市公共活动中心选址:
  注意利用原有基础;
位置适中,交通方便;
考虑环境影响;
适应城市发展需要;
考虑工程建设的场地条件;
分布合理,功能互补,联系快捷,使用方便;
8.工业用地选址特点:
  地形地貌、工程水文地质、形状与规模等;
  水源及能源供应;
  交通运输条件;
  其它:环保、绿化、居住配套等;
9.风向与工业用地布局:
 
10.仓储用地布局特点:
   用地条件;
   选址;
   环保、安全防护距离;
11.选址——与城市的关系:
  为本市服务的仓储设施
如,综合性供应仓库,本市商业设施用仓库等 
靠近服务对象 
市内交通便捷 
  与本市经常性生产生活活动关系不大
如战略性储备仓库,中转仓库等 
结合对外交通设施布局 
布置在城市郊区 

12.工业区、仓储区的有哪些典型的交通问题
  通勤交通压力;
  货运交通组织;
  货车配送问题;

 对于生活用地的评价:
1.    公共交通要素
2.     公共设施
3.     生态景观 
4.    空气噪音等污染 
对于工业用地的评价:
1.    交通运输 
2.    基础设施
3.     生态景观 
4.    农村改造成本
 
城市用地选择的考虑因素:
1.    建设现状 
2.    基础设施
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4.    发展弹性 
5.    生态环境 
6.    文化遗存 
7.    社会问题 
居住区规模:
城市居住区:3-5万    完善的物质文化公共服务设施
居住小区:1-1.5万    基本的物质文化公共服务设施
居住组团:1000-3000人  基层的物质文化公共服务设施
商务办公用地分布特征:
    1.交通便利,人流集中,各种配套服务设施齐全
2.通常是城市的几何中心,或者交通枢纽
3.CBD 
工业用地布局原则 
满足生产需求 
考虑相关企业间协作关系 
利于生产,方便生活 
为自身发展留有余地 
为城市发展减少障碍
 
仓储用地布局特点
地势较高且平坦 
利于排水的坡度 
地下水位较低 
地基承载力较大 

 
下篇 by Wang Dong
 
对外交通规划原则
 
共同发展,互相协作,互相补充,各尽所长,各尽其用
在城市总体合理布局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其技术经济指标
尽量减少对城市环境、交通等方面的干扰
使城市与各类交通均具备发展的可能性,互不影响
 
铁路线路原则
 
尽可能将铁路线路布置在城市外围
穿过城市时,从不同城市组团之间穿越
铁路走向结合城市道路网规划,减少城市干路与铁路之间的交叉
过境车辆较多时,修建专用迂回线路
适时改造原有线路
铁路线路两侧绿化隔离
 
铁路客运站
 
位置      中小城市边缘 ,一般 1处
大城市要深入,在中心区边缘,2-3处
  一般距市中心2-3公里距离
交通组织 必须有主干路 连至市中心、码头、长途客站
铁路货运站
位置         综合性货站以到发为主的,一般应深入市区,接近货源或消费地区专业性货站应接近其供应的工业区、仓储区等大宗货物集散点,一般应在市区外围
             中转货站应在郊区,接近编组站或水陆联运码头
             危险品货站设在郊区,并有一定安全隔离
数量         小城市设一个综合性货运站或货场即可
             大城市分设若干综合性专业性货运站
交通组织     必须有货运干道联系,附近有市内交通运输站场、停车场

中间站
客货合一,多采用横列式布置,一般设在小城镇
客货同侧 客货对侧
编组站
位置          在城市外围布置、郊区、铁路干线汇合处,应便利集纳车辆
是铁路枢纽的主要组成部分,占地大,对交通分割严重,昼夜不断作业对城市环境有较大污染和干扰
交通组织      为职工及家属提供方便交通上下班,生活

港口选址要求
与总体布局协调,服务城市
水域条件(水深够、水面宽、水流稳、冲淤少)
岸线(足够长度、陆域面积)
避开桥梁、闸坝、水下电缆、架空电力线避
岸线
机场
位置          宜在城市的沿主导风向两侧
              机场跑道轴线方向与城市市区平行或与城市边缘相切
              一般设于远郊避免通干扰
距离          10—30km
交通联系      快速路, 30分钟车程为好

公路与城市关系  穿,绕
公路与城市连接方式
 
 
公路枢纽布置要求
客运站:
中小城市—可与铁路站结合在一起,一般 1 处
大城市 —按方向,多方为布置,注意与城市干道联系方便 ,方便铁路、码头联运
 
货运站:
供应生活物品的应在市中心边缘
中转货物应在仓储区、铁路货站、货运码头附近
城市道路系统的功能
满足骨架要求
满足交通运输要求
满足管线布置要求
满足景观要求
满足城市救灾避难和日照、通风的要求
城市道路网分类与要求
快速路    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并与其他干路构成系统,且应与城市高速公路有便捷的联系。
        规划人口超过200万以上的大城市和长度超过30公里的带形城市应设置快速路。
主干路    城市道路系统的骨架网络,主要用于城市分区之间的联系,承担中远距离的交通出行任务。
次干路    兼有“通”和“达”的功能,以承担城市分区内的集散交通为主
支路      主要承担近距离出行、非机动车出行的交通任务,以及联系集散道路、城市用地临街活动;部分支路还需设置公交线路
城市道路网技术要求
道路网面积率    城市道路用地面积应占8%~15%。
              规划人口200万以上,宜为15%~20%
道路间距      快速路
主干道700——1200米
次干道350——500米
支路150——250米
路网布局类型    混合自由 方格网  环状放射 
环路            穿越截流、进出截流、内部疏解
放射路          有助于满足车辆的直达要求,减少绕行距离;
              加强城市与外界、中心区与郊区新城之间的联系,促进城市副中心的形成;
              加强城市内外环线之间的联系
影响城市道路网布局的因素
自然条件   地形、河流、岸线、地质、矿藏是影响城市布局的重要因素
城市规模
城市用地布局和形状
对外交通设施
社会和人为因素
 
道路网布局规划的一般原则
道路网布局,应根据土地使用、客货交通源和集散点的分布、交通流量流向,并结合地形、地物、河流走向、铁路布局和原有道路系统,因地制宜地确定
综合考虑道路使用者的不同要求,协调城市道路的各项功能
充分加强道路网络的整体系统性,促进道路的交通集散能力
适应城市用地布局的特点,合理引导城市的空间拓展
结合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减少灾害,节约用地
分片区开发的城市,各相邻片区之间至少应有两条道路相贯通。城市主要出入口每个方向应有两条对外放射的道路
满足城市环境与景观的要求,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满足各种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
城市布局结构模式   星座式集中式、网格状、环状、分散式(多中心)、星状、带状、环形放射状、组团式
集中式布局特点
便于设置较为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
城市各项用地紧凑、节约,有利于保证生活经济活动联系的效率和方便居民生活
中小城市一般集中发展
处理好近期与远期的关系
网格状
方格网道路
城市形态规整
平原地区,无地形限制
可达性类似,不易形成显著的中心
 
 
影响城市布局的因素
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局部气候等
区域因素
区域城镇体系
区域交通设施                        
产业发展
工业、旅游业、矿业城市、产业布局结构调整等
城市中心
单中心、多中心、中心位置
 
控规第四十二条
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各地块的主要用途、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地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应当作为强制性内容。
建筑密度   规划地块内各类建筑基底面积站该块用地面积的比例
容积率     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之和与地块面积的比值
绿地率     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占该用地面积的比例
五线控制
红线:道路用地规划控制线
绿线: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蓝线: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
黄线: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
紫线:历史街区的保护范围控制线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采集或网友投稿提供,不能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任何商业盈利目的。如果资料有误与官方发布不一致,请与官方最新发布为准,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如果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删除。
维权指引 | 权限说明 | 下载说明 | 内容投诉
考研云分享 »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原理重点总结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 访客 发表评论

加入会员,每天进步一点点
·会员权限 ·加网盘群 ·加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