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硕士知识点-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

 超额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及存款性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存款帐户上的实际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其计算公式为:存款准备金=库存现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法定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存款总额超额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持有超额准备金,通常有两种动机:

  一是成本和收益动机;

  另一个是风险规避动机。

  1、成本和收益动机。通常情况下,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准备存款是没有利息的,而一笔资金用于贷款或证券投资则能获得收入,因此商业银行从机会成本的角度考虑则会尽可能把超额准备金压低到最低限度。如果商业银行保有的超额准备金能得到一定的利息收入,那么银行就要进行运用与否的成本和收益的衡量、对比。

  2、风险规避动机,是指商业银行为了防止存款流出所可能造成的损失而采取保有超额

  准备金的考虑。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如果出现存款大量流出的情况,若无超额准备金作为缓冲,就得采取诸如出售证券、抽回贷款、向央行借款、同业拆借等行动,这会增大成本,使资产负债管理工作限于被动;如果流动性问题无法解决,银行甚至会面临倒闭的威胁。这说明银行保有超额准备金数量与预期存款流量成正相关关系。如果在某一时期银行预期存款流动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就会增加超额准备金的保有数量;反之亦然。

  从趋势看,我国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逐年下降。主要原因包括:

  一是1998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后,法定存款准备金可用于营业日中支付清算。

  二是随着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逐步下调和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不断推进,金融机构更加注重提高资金使用收益,主观上倾向于降低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水平。

  三是金融市场深度和宽度不断拓展,货币市场短期融资工具增加,金融机构债券资产持有规模大幅增加等,客观上为其提高流动性管理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是随着中国人民银行支付清算技术的进步和系统发展,支付清算效率大大提高,为金融机构进一步降低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提供了技术支持。总体上看,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持续下降是金融机构自愿选择的结果。

  从近两年看,受资本市场波动、资金流动和政策预期等多种因素影响,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波动较大。2006年以来,资本市场的发展变化成为引起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大幅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大盘股发行期间,大规模资金跨银行、跨地区流动,金融机构资金来源稳定性下降,从而需要提高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而在股票发行结束后,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又回复到正常水平。此外,金融机构对宏观调控政策的预期及其他市场突发事件也有可能增加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波动性。分机构看,受清算效率、流动性管理偏好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存在一定差异。一般地,融资能力相对较弱、系统内部资金调剂效率相对较低的中小商业银行倾向于持有较高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则处于相对较低水平。金融机构自身流动性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其准备金需求增加时既可通过货币市场融资方式解决,也可以通过调整资产结构等方式实现。金融机构应根据自身资产负债状况、银行体系流动性、货币市场利率及预期等因素,将超额准备金率保持在相对合理的水平,前瞻性地应对银行体系流动性波动可能带来的影响。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采集或网友投稿提供,不能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任何商业盈利目的。如果资料有误与官方发布不一致,请与官方最新发布为准,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如果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删除。
维权指引 | 权限说明 | 下载说明 | 内容投诉
考研云分享 » 金融硕士知识点-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 访客 发表评论

加入会员,每天进步一点点
·会员权限 ·加网盘群 ·加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