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地理学院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

人文地理复习提纲
名词解释:
洪堡、李特尔、拉采尔、白兰士、白吕纳、赫特纳、施吕特尔、索尔(苏尔)、麦金德、森普尔、斯匹克曼、亨丁顿
(人名自己看书了解其学说,一般在选择题和填空题出)
文化区: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文化扩散:指在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
占据的空间也越来越大
文化适应:人类为了有效获取食物和改善生活条件而逐步创造的工具、技术
以及组织等物质或制度文化来适应环境,所以叫文化适应。文化景观:亦称人文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
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人口迁移: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人口转变: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过度
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
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
迁移农业:又叫原始农业,是农业起始阶段的农业类型,现在只在热带地区保留。
迁移农业通过烧荒种植,粗放经营以获取农产品,待地力耗尽则放弃耕作,再继续垦荒
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
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塥坨(ghetto):指一民族受某种压力和歧视而居住在市区内某地区的民族聚居
区,特别是有色人种的聚居区
国家:一个具有保持内部稳定、不受外来控制和侵入(干涉)能力的独立主权政
府领导下,占有一定领土的、有组织的政治地理单元。
政治地理单元: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的,由具有政治组织或集
团支配,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
政治地理结构:指由某一空间范围内的政治现象与地理环境的有机结合而成的。
可分为政治空间结构和政治实力结构。
领土:指主权国家管辖下的全部疆域,属于空间范畴。包括领陆、领水、和领
空。领土是国家存在的天然地理基础
可管辖海域:严格意义上不被视为国家领土的一部分,但沿海国可以对其及其资
源行使主权权利的除了领海之外的毗邻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等海域。
综合国力(国家权力):指一国为生存和发展而拥有的力量以及有效使用它的能

地缘政治学:地理学对国际政治的特征、历史、结构尤其是与他国关系的影响,
以及这种影响的研究本身。德国哥德堡大学政治学教授哲伦(瑞典人)首次提出,用地理环境来说明政治现象与事件。
地理物象:指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
(映象)
意境地图(mentalmap):是反映人脑对地理环境记忆能力和联想状况的地图,又称印象地图或心理感知地图,构想地图。主要反映个人对他生活圈内环境的认识水平,有时也泛指某一民族(或文化)所掌握的地理知识的范围。
行为空间:指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它既包括人类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也包
括人们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
问答题:
1、现代人文地理学的特征及发展趋向。
特征:①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
②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
③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
发展趋势:①社会化合人文化得到倾向得到强化,人文地理研究日益向实用方向
发展,面向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②应用化趋向加强,应用相当广泛,现代人文地理学几乎每一个研
究领域都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③与相邻学科之间的交叉越来越广泛而频繁,一些具有边缘学科特
点的分支显示出勃勃生机
2、文化的三个层次(结构)。
中心地区(核心地区)、外围区、边缘区
3、文化区、文化扩散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征?结合实例理解。文化区类型: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乡土文化区
文化扩散类型:扩展扩散、迁移扩散
形式文化区的特征:具有一个文化特征表现典型的核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而
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及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
功能文化区的特征:功能中心明确,边界界线确切,区内有功能分区
乡土文化区的特征:与功能文化区相比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线;与形
式文化区相比区内缺乏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
4、试述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景观和文化整合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其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5、何谓人口转变及人口转变模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的异同。人类转变:是指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
过度。
人口转变模式:旨在揭示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转变过程与经济再生产类型
之间的相关规律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的相同点:1人口转变都受到经济、政治、文化和技术因素的影响都遵循人口发展的客观规律性,都是由原始阶段演变到过渡阶段,最后进入
现代阶段。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的不同点:1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是基于其经济起飞的基础之上,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是基于经济起飞的基础之后。2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是伴随社会经济发展的自发性过程,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主要是受政府生育控制因素的影响。3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自然、平稳、缓慢地下降,整个人口转变过程历时长达一个多世纪,而发展中国家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急剧下降,人口转变快,内部差异大,多种人口转变阶段同时并存。
6、阐述导致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人口的迁移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刺激因素。
另一类是个人动机变化产生的因素。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有:①经济因素(主要原因)②政治因素
③文化因素④生态环境的变化
7、人口迁移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迁移通常是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①人口迁移改变了区域人口分布和人口构成
人口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口总数、人口性别与年龄构成和人口再生产三个方面。从人口总数看,由于人口迁移,使得迁入区人口总数增加,劳动力得到补充;迁出区的情况恰恰相反。
②人口迁移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人口迁移既弥补了迁入区劳动力的不足,同时,还带来了他国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迁出过剩的人口既减轻了政府的沉重负担,又为国家增加了外汇收入。但是,如果科技人才外流,则会给迁出国带来较大损失。3移民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人口迁移有利于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文化艺术的交流,有利于科学知识以及宗教的传播,有利于提高迁入地区的生产力水平,促进全社会科学技术及文化的发展和现代文明的建设人口迁移促进了种族、民族的同化和融合
人口迁移可以使各种族、民族之间的交流机会增多,并为逐渐打破种族和民族界限提供了条件,使各民族、种族融合并形成新的民族成为可能。
8、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大多是穷国向富国迁移。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向欧美发达国家迁移人口是国际人口迁移的普遍现象,一反历史上资本主义发达
国家向落后的殖民地迁移的格局。城乡间的人口迁移作为国内人口迁移的重要形式,在20世纪初主要局限于发达工业国家,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已经遍及世界各国各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
9、世界及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1世界人口分布分布极不平衡,且趋向暖湿地区、低平地区和岸边2世界人口的88。5%集中在北半球,并且主要集中在20%-60%N之间的区域世界人口从海岸线向内地约200km 范围内集中了世界人口的一半,而其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30%。
④海拔500m 以下的低地和平原地区,其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57%,却集中了世界人口的80%;而陆地面积43%的海拔500m 以上的高原地区仅居住着世界人口的20%。世界人口在各大洲分布也极不平衡。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洲东部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4%,却集中了世界人口的2/3以上
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1东南地区人口稠密,西北地区人口稀少2人口明显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3我国人口具有明显低地指向性特点,绝大多数人口集中分布在较低平的地区
10、种族与民族的区别、民族的特征及其对文化景观的影响。
种族是指在自然体质特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如肤色、眼色、发色、发型、身长、面型、鼻型、血型等)的人群,也称人种。属于人在生物学方面的属性。
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是一种文化现象。民族的特征:①共同的语言②共同的地域③共同的经济生活④共同的心
理素质
首先,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的折射物。民族特征及其与周围自然、文化要素组成的整体是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的折射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同类文化景观的地域差异,如民居的地域差异。二是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的折射作用还表现在一地各类文化景观都镌刻着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如各地的民俗文化景观。三是民族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的折射作用还表现为诸多文化景观所展示的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如许多古村落的布局。由此可见,作为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文化景观深刻反映出其所处自然环境的影响。但文化景观的最终形成毕竟是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的结果,不能过分夸大自然环境的限制作用。
其次文化景观反映自然环境的局限性。表现为:第一,文化景观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第二,文化景观并不完全是自然环境影响的结果,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类活动(包括民族文化活动)才是文化景观形成的最重要因素。在这里可以用大量的民族文化生态学案例来进行说明人类活动是如何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了这样的结果。
综上所述,文化景观的形成是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类的创造能力在景观的形成和发展中功不可没。而诠释文化景观中自然和人文
各要素的作用痕迹,还需要文化生态学等研究方法的辅佐和大量实例的佐证,其中民族文化生态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11、世界主要地理人种的分布。1亚洲地理人种
又称蒙古地理人种,包括蒙古地域人种、西藏地域人种、中国华北地域人种、东南亚地域人种和爱斯基摩地域人种。主要居住在除西亚在外的亚洲大陆及其附近岛屿,以及北美洲北极地区欧洲地理人种
又称高加索地理人种,包括东北欧地域人种、西北欧地域人种、阿尔卑斯地域人种和地中海地域人种等。主要居住在欧洲、北非和西亚地区的人群。新大陆被发现后,欧洲地理人种大量迁移到南北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等地。非洲地理人种
又称尼格罗地理人种。包括森林尼格罗地域人种、俾米地域人种,班图地域人种、布须曼和霍屯督地域人种,东非地域人口、苏丹地域人口和南非有色地域人种等。主要分居住于非洲撒哈拉地区以南。由于历史上的奴隶贸易,现还分布在美洲、加勒比海等地区。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
它是南北美洲的土著人。分北美洲印第安地域人种、中美洲印第安地域人种、南美洲印第安地域人种和火地岛地域人种。主要分布在南北美洲。5印度地理人种
包括印度地域人种和达罗毗荼地域人种。主要居住在印度次大陆澳大利亚地理人种
主要居住在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
其余的三个人种为美拉尼西亚地理人种、密克罗西亚地理人种和波利尼西亚地理人种
12、试述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及其表现。
民居在建筑材料、建筑布局与建筑外形与内部特点上,均能反映出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1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只能就地取材,而材料却受地域限制,因此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比如在我国山川西部藏族居住地区,多用石头建造房子,就是因为该地属于山区,石材丰富。2建筑布局
建筑布局分为单元结构和组合结构。单元结构房就是一栋房舍中除住人外,还圈养家畜、存放农具,如我国的藏族民间住房。组合式民间建筑将住房、谷仓、畜圈、工具棚分开,彼此相距不远,如我国的四合院。3建筑外形和内部特征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条件差异较大,对建筑外形与内部特征有明显影响。如我国北方干旱少雨,冬季气温低,多西北风,夏季气温不太高,降雨季节不长,建筑多以保温防寒为主,因此,墙体比较厚,房子不高,内部严实,不漏风,窗户开在南墙,大而明亮,便于接受阳光,房顶坡度平缓。
13、原始农业、近代农业、现代农业的特点。
原始农业:①对土地进行轮种而不是对作物进行轮种,以“刀耕火种”为种植方

②多种作物杂种
③主要是种植作物的土地的“迁移”,而不是人口的迁移
近代农业:①是一种生计农业
②农业劳动基本靠体力,使用些畜力和简单的器械
③农业生产水平低,剩余少,积累慢
④农业生产的产量多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现代农业:①产品是提供给非农业人口消费的
②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口在该国或地区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比传统农业
低得多
③单位面积产量大大超过传统农业
④农场规模大,且这种趋势仍在增加
⑤往往与其他农业企业形成联合体,联合经营,农业社会化程度高。
14、试述工业的发展和扩散过程。
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中期的英国,生产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生产工具和手段的巨大革新,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改变了生产体系,进一步加剧了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分工,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工业革命最早从纺织工业开始,使工厂在城镇地区集中,开拓了经济重心从农业转向工业。利用丰富的资源、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继而发展了钢铁工业、采煤工业、运输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和食品工业。
工业发展在英国兴起,然后向欧洲大陆和其他大洲传播扩散。在欧洲大陆,首先接受英国工业生产的是1830年采用新技术采煤的比利时,其次是法国。德国在接受英国的工业扩散,1871年国家统一后,加快工业化的步伐,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工业生产就超越了英国。19世纪中期以后,工业革命才在荷兰、意大利、俄国和瑞典等国家先后开始。欧洲殖民者的对外扩张把工业生产带到了美国,并促进了美国由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社会发展为强大的世界工业大国。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生产彩扩散到东欧、日本。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二战后,工业生产又开始向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扩散。
15、
了解世界主要语系的分布、主要语种。1印欧语系主要分布在整个欧洲,美洲大部分地区和亚洲的印度、伊朗日尔曼语族——英语、德语、瑞典语、挪威语、丹麦语、冰岛语。
罗曼语族(拉丁语族)——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罗
马尼亚语等。
斯拉夫语族——东(俄语,乌克兰语、白俄罗斯语)
西(波兰语,捷克语,斯洛伐克语)
南(保加利亚语,斯洛文尼亚语,马其顿语)
印度-伊朗语族——(印度语,伊朗语)2汉-藏语系主要分布在中国以及亚洲东亚,东南亚
汉语——(七大方言)藏缅语族苗瑶语族壮侗语族日语朝鲜语越南语3
闪-含语系主要分布在西亚,北非阿拉伯语希伯来语4
乌拉尔-阿尔泰语系主要分布在中亚和中国的西北、东北边疆地区土耳其语阿塞拜疆语土库曼语维吾尔语满语蒙古语⑤
非洲语言主要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到南非之间尼日利亚-刚果语系科依桑语系尼罗-撒哈拉语系⑥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分布最为广泛,西起印度洋西边的马达加斯加岛,
东到太平洋东边的复活节岛
马尔加什语印度尼西亚语马来语高山族语夏威夷语毛利语
16、汉语的七大方言分布特征及其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汉语七大方言在地理上的分布特征是南繁北齐。北方方言相对统一,南方方言相对分散。南方方言虽然由于地理或政治原因相对隔离、变异,但却与北方在政治上是统一的国家,经济、文化上联系紧密,所以语言上没有分化成独立语种。北方尽管受到少数民族的入侵,但由于汉族的人口众多,文化基础深厚,并未在语言上发生根本变化,并且随着民族的杂居、混居而不断扩大分发布区,提高在各民族中及汉语各方言中的共同语的地位。地域的辽阔使北方方言分化为次方言,但相对之间差别较小,维持了较高的互通性。
17、地名景观的特征及我国地名景观的主要类型。试列举6个不同类型的地
名,解释其所包含的地理信息(自然的及人文的)。
特征:①特殊性②符号性③变异性
我国地名景观的主要类型:
①反映自然环境方面a 以自然地理实物为中心如河南
b 表示相邻位置关系如辽中
c 与地形相关如鞍山
d 与水体有关如黑龙江
②反映经济活动方面a 反映商业、集市贸易的特点如马街
b 反映地区矿产资源的地位如铁岭
c 反映交通如天津
③反映历史方面如北京的霍子营
④反映少数民族文化方面如以那作地名,那领⑤反映祥瑞或祈福愿意方面如长安
18、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有哪些?
①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
②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
③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④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
⑤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19、当代中国城市化的特点。1有计划逐步发展,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3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城市群和一批超大城市正在形成4城市化的省际差异明显
20、逆城市化的特征及产生原因。
特征:①城市化由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
②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
③是一种更高形式的城市化
产生的原因:①人们为了脱离大城市的居住不舒适性,追求纯粹的田园式居住环

②交通和通讯技术的高度发达使工业选址的限制因素减少,工业企
业为了追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低廉的土地价格,把企业布局在中
小城镇
③许多大企业分别在中小城镇开设子公司和分厂,形成新的企业布
局空间
21、世界三大宗教及其分支的扩散及地理分布。基督教
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后,教会基本是统一的。后来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因此形成了以罗马为中心的“天主教”和以拜占庭为中心的“东正教”。后来,西部教会内部分裂,又从天主教分化出“新教”。
基督教遍布欧洲、美洲、亚洲北部大部分地区、南非和大洋洲2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是穆罕默德于公元7世纪在阿拉伯半岛创建的一神教,公元622年穆罕默德将宗教活动中心由麦加迁至麦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宗教组织。由于政治、宗教以及社会主张的分歧,伊斯兰教教内发生分裂,形成各种教派,主要有逊尼与什叶两大教派。什叶派穆斯林主要分布在伊朗,逊尼派穆斯林的分布则遍布欧亚非各大洲。
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以及美洲,其中信奉者以西亚和东南亚最多3佛教
佛教起源于印度,创始人是悉达多.乔达摩。佛教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开始从印度向外传播,并逐渐形成世界性的宗教,同时在各国形成新的教派。主要传播路线和教派有:向南通过海路传播,分布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东南亚国家,形成小乘教派;向北通过陆路传播,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蒙古等东亚国家。形成大乘教派。北传佛教又分为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
佛教主要分布在东亚和东南亚
22、
宗教的传播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请举例分析。
1
移民
如犹太教的传遍与犹太民族的迁徙有很大关系
②传抪
a 交流和转教
如一种宗教可以通过宗教统治者的威望,而加大传播速度。伊斯兰教随着征服异教战争的胜利,统治者与宗教威望都在提高,有力地推动了伊斯兰教的扩展
b 有组织的传教
如罗马天主教会直接从事传教活动,基督教信徒不断增加
③领土竞争
如伊斯兰教传入北非后,以北非为基地,通过战争和商业活动,把伊斯兰教传入西非和中非
④宗教在空间的相互影响
a 和平共处
中国儒、佛、道三教的融合
b 竞争
如日本人移民到美国后,后代由信佛教改为信基督教
c 排斥
中世纪十字军东征23、对国家权力要素与实力进行分析。
①领土空间②自然资源③人口规模④经济水平
⑤军事力量⑥科学技术⑦国民士气⑧政府的质量
克莱因的国力方程
P=(C+E+M)×(S+W)
其中:C表示基本实力——人口、领土
E 表示经济能力——GNP、产业结构的各部门
M 表示军事能力——战略力量加常规军事力量
S 表示战略意图
W 贯彻国家战略的意志
定量评估,分别进行打分。
日本“综合三元要素”国力学派
•三元要素:国际贡献力、生存能力、强制能力。
•国际贡献力——基础实力、政策能力
•生存能力——地理、人口、资源、经济实力、防卫实力、国民意志、友好同盟关系
•强制能力——军事实力、战略物质和技术、经济实力、外交能力
•结合日本实际的综合评估研究
24、试述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战后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及特征。
地理大发现以前没有现代意义的主权国家和国际关系。地理大发现以后把世界纳入全球的政治地理范围。欧洲在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地理大发现使得欧洲国家开始了海外扩张,其200年的殖民统治将原来相互隔离的大陆与岛屿通过殖民占领和殖民贸易联为一个不对称的整体。从而奠定了早期全球政治地理的基本格局。欧洲在国际法上确定了主权国家的地位,这使各国以主权国家的身份参与国际活动并维护各自国家独立行使的权力。这也使殖民地人民纷纷开展独立运动,摆脱殖民统治。这标志着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第一次进入全球性主权国家参与的运作时代。帝国主义对世界的殖民控制重新瓜分殖民地,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一个由帝国主义列强支配,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居于从属地位的全球政治地理格局基本形成。战后世界政治地理格局:新中国的成立对两极格局的冲击2日本和亚太地区的崛起对两极格局的重大影响西欧的发展变化从根本上动摇了两极对抗格局4第三世界的声音标志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终结5东欧的巨变、苏联的解体,使两极对抗格局不复存在全球经济关系国际化、集团化、区域化
特征:①以实力为基础的国家利益是全球政治格局形成演变的根本原因
②国际关系核心行为决定全球政治格局运作的性质
25领土形状、领土位置的政治地理意义。
领土形状可分为①坚实型②延伸型③狭长型④分离型
⑤穿孔型⑥飞地型
按领土位置可分为沿海国家、岛屿国家、内陆国家和海陆兼备国家。由于政治及经济地理位置的差异,使有的国家成为大国之间的缓冲国,比如波兰地处中欧,成为欧洲各大国争斗的中心,历史上多次被侵略,民族多灾多难。有的成为通道型国家,比如新加坡利用地处马六甲海峡北面的优越条件,发展海洋转口贸易和炼油工业,一跃成为世界闻名的花园城市和发达国家。
26国界的主要类型及海洋国土的含义。
国界分为自然国界、人为国界、数理国界和几何国界,自然国界包括有山脉、河流、湖波、海洋。
海洋国土是指在国家主权管辖下的一个特定的海域及其上空、海床和底土。它不仅包括一国的内海和领海,而且还包括该国管辖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是一国所有管辖海域的形象总称。
27国界的功能有哪些?它们如何随时间发生变化?1防御功能②政治法律职能③经济职能
国界最开始主要是具有防御功能,起到抵抗外敌侵略,巩固国防和维持国家内部社会稳定的作用。随着历史的发展,世界各国贸易越来越频繁,国界由此转变为主要起到经济职能和政治法律职能的作用。国家和国家之间的交流和贸易必须通过国界进行,国界之内存在政治制度、法律法规以及
关税,起到保护本国企业进行国际贸易和国家经济发展的职能。28何谓地缘政治学?有哪些主要流派?
地缘政治学就是关于国家间的政治地理特征的规律性的阐述和理论概括。①马汉的“海权论”②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③斯皮克曼的“陆缘”学说④柯恩的“多级世界”模型
布热津斯基的跨欧亚安全体系
29地理物象、意境地图的概念及特征。
地理物象:指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
象(映象)
特点:①物象与客观事物是不同构的。
②地理物象呈距离衰减的规律性。
③地理物象具有动态性。
意境地图:亦称心理谱图,是人们的头脑通过环境信息刺激而幻想出的心理
图片或通过大脑回忆出的地理事物图像
特点:①以空间形状要素来表达描绘出对象地域的自然环境、地域结构和社会结构的特征
30人类主要行为空间的特点(如购物、通勤等)。
行为空间:指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它既包括人类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
也包括人们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从总体上说,空间行为呈距
离递减的规律,空间距离越近,活动机会越多;空间距离越远,
活动机会越少。
购物行为空间的特点:①购物时间与购物距离往往不是固定不变的
②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主要与消费者自身的行为特
征、商业环境、居住环境及社会环境四方面因素有关
通勤行为空间的特点:①是由持相同目的的通勤者和通学者所构成的
②在城市运输高峰时间进行,分有高峰期和低谷期
–③居住地、工作或学习地、交通工具、活动时间决定
行为空间特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采集或网友投稿提供,不能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任何商业盈利目的。如果资料有误与官方发布不一致,请与官方最新发布为准,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如果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删除。
维权指引 | 权限说明 | 下载说明 | 内容投诉
考研云分享 » 广州大学地理学院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 访客 发表评论

加入会员,每天进步一点点
·会员权限 ·加网盘群 ·加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