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大学地图制图学考研复习资料

第一章

1、现代地图的定义

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地图的构成要素:①图形要素②数学要素⑴地图投影⑵坐标系统⑶比例尺⑷控制点

③辅助要素*④技术要素

3、地图的基本特征

⑴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

⑵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

⑶地图具有特定完整的符号系统

*⑷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

4、地图的功能

①信息载负与存储功能;②信息传输与交流功能;③地图模拟与模型功能;④地图认知与感受功能。

5、现代地图的作用

①经济建设的科学依据;②工程建设的设计蓝图;③农业规划的重要基础;④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⑤宣传教育的良好形式;⑥军事作战的重要工具;⑦国家疆域版图的主要形式。

6、现代地图的分类

按地图内容分类:普通地图(包括地理图和地形图)、专题地图

按比例尺分类:大比例尺地形图(≥1:10万)、中比例尺地形图(1:10万, 1:100万]、小比例尺地形图(<1:100万)

7、现代地图学的定义

现代地图学是以地学信息传输与地学数据可视化为基础,以区域综合制图与地图概括为核心,以地图的科学认知与分析应用为目的,研究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8、现代地图学的学科体系

地图学由地图理论、制图技术和地图应用三个分支学科组成。

第二章

1、大地水准面:是假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面静止时的平均水面,并设想此面穿过大陆与岛屿,连续扩展形成处处与铅垂线成正交的闭合曲面。

2、旋转椭球体:在测量和制图中就用旋转椭球体来代替大地球体,这个旋转椭球体通常称为地球椭球体,简称椭球体。

椭球体三要素:长轴a (赤道半径)、短轴b (极半径)和椭球的扁率f

大地球体:是由大地水准面包围而成的球状体。

3、我国测量制图相关的几个地球椭球体

(1)我国1952年以前采用海福特椭球体;1953年起改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1978年起我国采用IUGG/IAG-75椭球体

(2)GPS 卫星星历:WGS-84椭球体

(3)目前在我国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中经常遇到的是1975和79年国际第三、四个推荐值

4确定参考椭球体,进而获得大地测量基准面和大地起算数据的工作称为参考椭球体定位。

5地理坐标系是指用经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系。

在大地测量学中,对于地理坐标系统中的经纬度有3种描述:天文经纬度、大地经纬度和地心经纬度。天文经纬度大地经纬度:表示地面点在参考椭球面上的位置,用大地经度l 、大地纬度 和大地高h 表示。

地心经纬度:即以地球椭球体质量中心为基点,地心经度同大地经度l ,地心纬度是指参考椭球面上某点和椭球中心连线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y 。

大地坐标系是以椭球面为参考面,以法线为参考线,用大地经纬度表示地面点在椭球面上位置的空间坐标系。

6、大地坐标系有:北京54坐标系(椭球体为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1942年苏联普尔科夫天文台为原点

西安80坐标系(IUGG/IAG-75椭球体)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为原点(西安大地原点)

高程坐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高程起算面是黄海平均海水面,水准原点设在青岛观象山1950-1956)、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1953-1979)

7、参心坐标系:以参考椭球体面为基本参考面,以大地测量起算点/大地原点为基本参考点,以参考椭球体中心为基本参考中心的大地坐标系。

8地心坐标系:以一个中心与地球质心重合、参考椭球体面与全球大地水准面最佳密切的地球椭球所建立的大地坐标系,或以地球质心为原点建立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9、高程:地面点到某一具有特定性质的参考基准面的垂直距离。

绝对高程(海拔) :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程:地面点到任何一个水准面的垂直距离。

高程参照系:测绘和计算地面点高程大小的参照系统。

10、地图比例尺:地图上某方向微分线段与地面上相应微分线段的水平长度之比。

主比例尺:在投影面上没有变形的点或线上的比例尺。

局部比例尺:在投影面上有变形处的比例尺。

11、比例尺的表示形式

①数字式比例尺如1:10000;②文字式比例尺如百万分之一

③图解式比例尺(包括直线比例尺、斜分比例尺、复式比例尺(投影比例尺))

*④特殊比例尺(包括变比例尺、无级比例尺)

12、比例尺的作用

①比例尺决定着符号图形及对应物体的大小;

②比例尺决定着地图概括的详细程度;

③比例尺影响测量的精度。

13、传统地图实测过程的工序:

①大地控制测量;②地形地物测量;③内业制图与印刷

14、大地控制测量

大地控制测量的任务是建立国家大地控制网(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大地控制测量的内容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有:天文测量、三角测量和导线测量等;

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有: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

15、数字测量成图法4D 产品:

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字高程模型

DOM:Digital Orthophoto Map—数字正射影像

DLG:Digital Linear Graph—数字线化图

DRG:Digital Raster Graph—数字栅格图

第三章

1、地图投影就是研究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经纬网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转绘到平面上的方法及其变形的科学问题。投影的方法:几何法和解析法

2、地图投影变形的种类:长度变形、面积变形、角度变形

3、等变形线:投影变形值相等的点的连线。有面积等变形线和角度等变形线之分。

4、地图投影的分类

按变形性质分:等角投影、等(面) 积投影、任意投影

按承影面不同分类:几何投影(方位投影、圆锥投影、圆柱投影)和解析投影(伪方位投影、伪圆锥投影、伪圆柱投影、多圆锥投影)

方位投影:它是以平面作为承影面进行地图投影。承影面(平面) 可以与地球相切或相割,将经纬线网投影到平面上而成(多使用切平面的方法) 。

包括正轴方位投影、横轴方位投影、斜轴方位投影

5、正轴切圆锥投影中,切线无变形,相切的那一条纬线,叫标准纬线,或叫、单标准纬线。正轴割圆锥投影中,割线无变形,两条相割的纬线叫双标准纬线。

6、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常用的地图投影

目前用于编制世界地图的投影,从大类看主要有多圆锥投影、圆柱投影和伪圆柱投影。我国用于编制世界地图的投影有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和正切分纬线多圆锥投影。欧美一些国家及日本主要采用摩尔威特投影。另外还有各国用于编制世界海图的墨卡托投影。

中国全图常用的地图投影有:正轴等面积割圆锥投影、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斜轴等积方位投影、斜轴等角割方位投影和斜轴等距方位投影等。

7、地图投影选择的依据

①制图区域的范围、形状和地理位置;②制图比例尺;③地图的内容;④地图的出版方式

制图区域的范围、形状和地理位置

⑴制图区域的地理位置决定投影种类

极地位置→正轴方位投影;

赤道地区→横轴方位或正轴圆柱投影;

中纬度地区→正轴圆锥或斜轴方位投影

⑵制图区域的形状直接制约投影选择

中纬地区:纬线方向延伸的长方形→单标准纬线正轴圆锥投影

经线方向略窄,纬线方向略宽的长方形→双标准纬线正圆锥投影

经线方向南北延伸的长方形→多圆锥投影

南北、西方向差别不大的圆形→斜轴方位投影

低纬赤道附近:赤道方向东西延伸的长条形→正轴圆柱投影

东西、南北方向相差无几的圆形→横轴方位投影

⑶制图区域的范围大小影响投影选择

按大中小区域有很大差别。范围小时,无论什么投影方式都无太大变形;例如用等角、等积、等距3种正轴圆锥投影作新疆图,不同纬度的长度变形差别甚微(在0.0001~0.0003之间) ,其他省区就更小。全球范围地图需要慎重选择投影、

8我国地形图的投影: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国际百万分之一投影. 中国百万分之一投影

其余比例尺地形图——高斯—克吕格投影

9中国百万分之一投影

. 投影性质: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按纬差4°分带,各带投影的边纬与中纬变形绝对值相等。

每带有两条标准纬线,其纬度为Φ2=φn-35’,Φ1=φs+35’,投影的经线为直线,纬线为同心圆弧。

10、高斯—克吕格投影

基本概念

(1)投影性质:横轴等角切椭圆柱投影。

(2)基本原理

假设用一空心椭圆柱横套在地球椭球体上,使椭圆柱轴通过地心,椭圆柱面与椭球体面某一经线相切;然后,用解析法使地球椭球体面上经纬网保持角度相等的关系,并投影到椭圆柱面上;最后将椭圆柱面

切开展平,就得到投影后的图形。

(3)投影的基本规律

中央经线和赤道为垂直相交的直线,作为直角坐标系的坐标轴,也是经纬网图形的对称轴; 经线为凹向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纬线为凸向对称于赤道的曲线,且与经线曲线正交,没有角

度变形;

中央经线上没有长度变形,其余经线的长度略大于球面实际长度,离中央经线向东西两侧愈远,

椭圆柱面与椭球体愈不接触,变形愈大。

分带规定

(1)具体比例尺规定

1:2.5万~1:50万地形图采用6°分带

1:1万以及更大比例尺采用3°分带

(2)6°分带法:从格林尼治0°经线起,自西向东按经差每6°为一投影带,编号为1,2,…,60,全球共60个投影带,我国共11带(13-23)。

中央经线与带号的关系:

(3)3°分带法:从东经1°30‘算起,自西向东按经差每6°为一投影带,编号为1,2,…,120,全球共120个投影带,我国共22带(24-45)。

中央经线与带号的关系:

坐标网的规定

(1)地理坐标网(经纬网)

1:1万~1:10万比例尺地形图上,经纬线只以图廓的形式表现,经纬度数值注记在内图廓的四

角,在内外图廓间,还绘有黑白相间或仅用短线表示经差、纬差1分的分度带。

1:20万~1:100万地形图上,直接绘出经纬网。

(2)直角坐标系(方里网)

以公里为单位,按相等的间距作平行于纵、横轴的若干直线,便构成了图面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网,又叫方里网

横轴Y :赤道

纵轴X :中央经线,我国将纵坐标轴西移500公里。

为区别各带坐标,在Y 值前面冠以带号n

3)邻带补充坐标网

为了相邻图幅的接边,规定在一定范围内把邻带的坐标延伸到本带的图幅上,这就使某些图幅上有两个方里网系统,一个是本带的,一个是邻带的。

图廓内绘本带方里网,图廓外绘邻带方里网的一小段,需要使用时才连绘出来。

绘有邻带方里网的区域范围是沿经线呈带状分布的,所以叫重叠带。

重叠带的实质就是将投影带的范围扩大,即西带向东带延伸30分,东带向西带延伸15分。

11、叙述1991年之前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副标准和编号规定。

12、叙述1991年之后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副方法和编号规定。

第四章

1、地图符号:用来表示地图内容的点、线、面几何图形以及文字、色彩等。

2、地图符号的作用

(1)地图语言功能;(2)综合概括功能;(3)空间模型功能

3、地图符号的分类

按符号表示对象的比例关系:依比例符号、不依比例符号、半依比例符号

4、视觉变量是地图符号变量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静态符号的基本视觉变量:形状变量, 尺寸变量. 方向变量, 颜色变量, 密度变量

动态符号的基本视觉变量:持续时间变量、变化率变量、顺序变量、阶段变量、位置变量

5、地图上的文字与数字总称地图注记

6地图注记的作用:标识各种对象、说明对象的属性、转译符号的含义

7地图注记的种类:名称注记、说明注记、数字注记、图幅注记

注记的排列组合是由被注记地物的特点决定的, 一般有水平字列, 垂直字列, 雁形字列,屈曲字列4种。

8、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是指各种色彩之间质的区别) 、亮度(色彩本身的明暗程度) 、纯度(色彩的纯净程度)

色彩的混合有两种:色光的混合,颜料色的混合

色光三原色的混合(加色法)

(1)原色:R G B (红、绿、蓝)

(2)间色:用红、绿、蓝3种色光双双混合,可得到青、品红、黄3种间色光。

(3)补色光:在3原色光中,任意2原色光相加而成的色光与第3种原色光相对,即为互补色光。颜料三原色的混合(减色法)

(1)原色:Y M C ,在地图印刷中,使用黄、品、青、黑(Black ,简写BK 或K )4色来印刷。

(2)间色:间色是由两种原色混合而得到的颜色,又叫第2次色。2原色混合时,随着比例的改变,可以混合成一系列不同的间色。

(3)复色:复色是由两种间色或者3原色不等量混合所得到的颜色,又叫第3次色,或称再间色。

(4)补色:任何两种原色混合而成的间色,即为另一原色的补色。对补色的概念还可进一步理解为:凡是两色混合而成黑色者,这两种颜色就互为补色。

9、配合色的种类

(1)同种色配合:将一种色相逐渐变化其亮度或饱和度(加白或黑),使其分成浓淡不同的几个色阶,配合在一起,显得自然、协调,专题地图上常用来显示事象的数量变化。

(2)类似色配合:在色环中,凡在90°范围内的各种邻近色彩,彼此含有较多共同色素的色,称为类似色。类似色的配合属于调合色的配合,所以在专题地图上亦常用来表示事象的数量变化。

(3)互补色配合:在色环中,凡相对180°的2色配合,如黄与紫、红与绿、青与橙、红橙与青绿的配合,叫互补色配合。互补色并列时,对比强烈、色彩跳跃,适于表示含义完全不同或需重点突出的要素。因此,在专题地图的类型图(如地质图、土壤图)上应用较广

(4)对比色配合:在色环中,任一色与之相隔90°以外、180°以内的各色之间的配合,称为对比色的配合

第五章

1全面均等地表示地面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现象一般特征、分布规律及相互联系的地图叫普通地图(GeneralMap) 。

2、普通地图的分类

(1)按比例尺分类:大、中、小

(2)按内容性质分类:

地形图:按照统一的数学基础、图式图例,统一的测量和编图规范要求,经过实地测绘或根据遥感资料,配合其他有关资料编绘而成的一种普通地图。

地理图:指相对概括地表示制图区的自然、社会经济要素的基本特征、分布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普通地图。

3地貌是指地面高低起伏的形态,有时也称地形或地势。它是很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之一。

等高线法、分层设色法、写景法和地貌晕渲法。

4(1)等高线概念

地面高程相等点连线投影到平面上的闭合曲线。

(2)等高线特征

①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其高程必然相等;

②等高线是闭合曲线;

③除了悬崖、峭壁和陡坎等少数特殊地貌外,等高线不能相交或重叠;

④等高线通过山脊或山谷时,与山脊线或山谷线正交。表示山脊的等高线凸向低处,表示山谷的等高线凸向高处;

⑤经过河流的等高线,在靠近河岸时逐渐转向上游,并在与河岸交汇处中断,然后在彼岸出现,并保持与河岸线正交;

⑥等高线越密表示地面坡度越陡,反之,坡度越缓。

等高距: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的高程差。

等高线平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大、中比例尺地形图上等高距是固定的。

(3)等高距与等高线的种类

等高线的种类:

首曲线(基本等高线)

计曲线(加粗等高线)

间曲线(半距等高线)

助曲线(辅助等高线)

5地图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互相关联的地图数据的集合。

6突出而深入地表示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经济要素的地图,或集中表示一种专题内容的地图叫专题地图(Thematic Map )。

7专题地图的特点1、专题地图由专题内容和地理底图两大部分组成

2、专题内容十分广泛,主题多样

3、表示内容特殊而深刻

4、采用专门的表示方法与符号系统

8按照专题内容性质分类(1)自然地图(2)社会经济地图(3)环境地图

9按照专题内容的繁简与概括程度分类

(1)分析图通常用来表示单一现象的分布情况,不反映现象与其他要素的联系或相互作用。

(2)组合图在同一幅地图上表示一种或几种现象的多方面特征。这些现象及其特征必须有内在联系,但又有各自的数量指标,概括程度及表示方法。

(3)合成图通过将几种不同但互有关联的指标进行综合与概括,以获取并表示出某种专题现象或过程的全部完整特征。

10、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

(1)个体符号法:表示具有固定位置的点状个体现象,所以又叫定点符号法。每个符号代表一个或一种地物或现象,是一种不依比例的符号,可以表示制图对象的分布位置、质量和数量特征。

(2)线状符号法:用线状符号表示呈线状分布的地物或不能按地图比例尺表示宽度的线状地物(或称带状事物)。

(3)范围法:范围法是用轮廓线或在轮廓线内使用颜色、晕线或注记表示成片分布的某种地理要素区域范围的方法。

分类:精确范围法:有明确的范围界线

概略范围法:用虚线、点线表示轮廓界线,也可用散列符号、文字或单个符号大致表示出事象的分布范围。

(4)质底法:质量底色法,表示具有较大范围连续分布现象的质量特征。

(5)量底法:数量底色法,表示具有较大范围连续分布现象的数量特征,用不同色调浓淡或网线的疏密,表示整个制图区域对象的数量分级。

(6)等值线法:等量线法,表示在相当范围内连续分布而且数量逐渐变化的现象的数量特征,用连接各等值点的平滑曲线来表示制图对象的数量差异,如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等磁线等等

(7)点值法:用代表一定数值的点子表示大量散布的制图对象的分布范围及其数量与密度。如农作物播种面积、人口、民族分布、牲畜分布等。

(8)运动符号法:动线法,用箭形符号表示制图对象的运动方向、路径和强度,如洋流、风向、军队行动、动物迁移、货运流通等。

(9)定位统计图表法:

(10)分区统计图表法:

(11)分级统计图法:

(12)格网法:

第六章

1、地图概括的概念。

地图概括就是根据地图比例尺、地图的用途和制图区域的制图特点,采用简单扼要的要求,把空间信息中最主要的、本质的信息提取出来,把次要的、非本质的信息舍去形成新的空间概念或知识的过程。性质:

2、简单介绍进行地图概括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内容要素取舍法、质量与数量特征概括法、符号图形化简法。

3、影响地图概括的因素主要有哪些?试举例说明比例尺对地图概括的影响。

影响地图概括的因素主要有:区域尺度和地图比例尺、地图的用途和主题、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制图数据的质量、符号图形的图解限度以及实施地图概括人员的制图综合素质等。

比例尺对地图概括的影响:①限定要素总数量;②影响事物重要性;③影响地物形状化简;④影响制图对象的表示方法;⑤影响制图综合的程度;⑥影响制图综合的方向

4、什么是地图内容选取,列举地图内容选取的方法。

地图内容的选取是根据地图用途和主题、制图目的及比例尺等,挑选出有关的、重要的、本质的事象或构成部分表示到地图上来,而舍去与其无关的、次要的、非本质的,并将其不表示到地图上来。地图内容选取的方法有:资格法、定额法、根式定律法、等比数列法、分区选取与定额变化

5、什么是地图内容概括,列举地图内容概括的方法。

地图内容概括是指对制图事物质量和质量特征的分析与提炼,形成新的概念,以减少事象的类别和等级,即对内容质量和数量特征所进行的具体而必要的综合与概括。

概括的方法有:层次分类、数量分级、等级合并、降维转换、分区选取。

6、什么是图形简化,列举几种常用的简化方法。

图形简化就是根据制图对象的图形特征,删除图形中不必要的碎部,保持和适当夸大重要特征,以尽量保持与地图的表示能力相适应的基本地理特征,它是对所选取的地图内容的图形(面状轮廓线、内部结构线和线状符号)的形状化简。

简化方法有:删除、夸大、移位、合并、分割

7、地图自动概括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列举几种自动概括的方法。

方法有:基于人机交互的方法;基于批量处理的方法。

8地图内容选取的方法

1、资格法2、定额法3、根式定律法:新编地图所应选取的地物数量与原始地图地物数量之比符合原始地图与新编地图的比例尺分母之比的平方根。NB =NA √MA /MB

N 为图上地物数A ——原始图

M 为比例尺分母B ——新编图

4图解计算法

S =n (q +p )

S =n (S 符号+S 注记)

n =S /(S 符号+S 注记)

5、等比数列法模式

第八章

1综合地图:是综合反映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现象的空间分布与随时间发展变化规律及其相互联系的地图。

2综合地图基本形式

1单幅综合地图(1)组合地图(2)合成地图

2综合系列地图按性质分为(1)区域综合系列地图(2)部门综合系列地图

按特征分为(1)内容系列地图(2)比例尺系列地图(3)时间系列地图

3综合地图集按综合的特点分为(1)国家或区域综合地图集(2)部门(主题) 综合地图集

按表示内容特点分为(1)综合自然地图集(2)综合社会经济地图集(3)其他综合地图集

3系列地图:是指应用统一信息源和基础资料,统一设计,同时编制同一地区,多种专题要素或指标的一系列成套地图。
系列地图的编制特点

1)地图幅面尺寸设计上的一致性

2)第例尺的一致性(内容系列地图)

3)图形特征的一致性

4)整饰效果的一致性

4地学信息图谱是由遥感、地图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与数字地球的大量数字信息,经过图形思维与抽象思维概括,并以计算机多维与动态可视化技术,显示地球系统及各要素和现象空间形态结构与时空变化规律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地学信息图谱的特点

(1)通过图形特征与谱系结构的不同变化反映更深层次的规律;

(2)地学图谱和谱系的结构与变化往往同地理空间相联系,即需要反映其时空分布和动态变化的规律;

(3)图谱比地图更多综合集成与抽象概括。

5信息图谱是信息化、计算机化、数字化、模型化的图谱。

信息图谱的特征:

1)图形思维形式

2)全数字化

3)动态模拟分析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采集或网友投稿提供,不能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任何商业盈利目的。如果资料有误与官方发布不一致,请与官方最新发布为准,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如果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删除。
维权指引 | 权限说明 | 下载说明 | 内容投诉
考研云分享 » 山东科技大学地图制图学考研复习资料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 访客 发表评论

加入会员,每天进步一点点
·会员权限 ·加网盘群 ·加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