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名词解释(生理学)
第一章 绪论
1.人体解剖生理学:分为人体生理学和人体解剖学,前者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或生理功能的科学,后者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2012年真题)
2.慢性实验:指的是在完整而且清醒的动物身上,在机体保持内、外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进行各种生理实验的方法。(2013年真题)
3.在体实验:(活体解剖实验法)在麻醉状态下或破坏实验动物脑的高级部位的条件下对动物进行手术,暴露出要观察的器官,然后进行观察或实验。
4.离体实验:从活着的或刚刚被处死的动物身上取出所要研究的细胞、组织或器官,将它们置于一个类似于体内的人工环境中,使他们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其生理功能,以进行实验研究。
第二章 细胞、基本组织及运动系统
5.液态镶嵌模型:认为生物膜是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着具有不同分子结构,从而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糖以糖脂和糖蛋白的糖链形式存在于表面,蛋白质以α-螺旋或球形蛋白的形式存在。
6.被动转运:被动转运是指物质或离子顺着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通过细胞膜的扩散过程,其特点是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包括简单扩散、滤过和易化扩散三种。
7.单纯扩散:是指某些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扩散过程。(2008年真题)
8.易化扩散:是指非脂溶性物质或亲水性物质, 如氨基酸、糖和金属离子等借助细胞膜上的膜蛋白的帮助顺浓度梯度或顺电化学浓度梯度, 不消耗ATP进入膜内的一种运输方式。(99年真题)
9.载体蛋白的饱和现象:膜两侧的物质浓度差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再增加物质浓度差,物质转运通量不会再增加。
10.化学门控通道:化学门控通道能特异性结合外来化学刺激的信号分子,引起通道蛋白质的变构作用而使通道开放,然后靠相应离子的易化扩散完成跨膜信号传递的膜通道蛋白。
11.主动转运: 某些物质(如Na+、K+)以细胞膜特异载体蛋白携带下,通过细胞膜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逆浓度差或逆电位差的跨膜转运称为主动转运。(2007年真题)
12.原发性主动转运:是由细胞膜或膜上具有ATP酶活性的特殊泵蛋白,直接水解ATP提供能量而将一种或者多种物质逆着各自的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进行跨膜转运。
13.继发性主动转运:是一些物质借助钠泵的工作所建立的Na+在细胞膜两侧的浓度势能,逆浓度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转运。分为同向转运(如Na+和葡萄糖的转运)和逆向转运(如Na+-H+交换)。
13*反向转运:由同一种膜蛋白将两种不同的离子或分子分别向膜的相反方向转运过程。如通过Na+/H+反向转运蛋白将H+泌出细胞而使Na+流入、ADP/ATP转运、Ca2+/H+转运、氯霉素/H+转运和硫胺素/H+转运等。(2001年真题)
14.钠泵:又称钠钾泵,或Na+—K+依赖式ATP酶,是各细胞的细胞膜上普遍存在的镶嵌在膜脂质双分子层的一种膜蛋白,在消耗代谢能的情况下逆浓度差浆细胞内的Na+移出细胞外,同时把细胞外的K+移入膜内,从而保持了膜内高K+和膜外高Na+的不均衡离子分布。
15.入胞:细胞外的物质被细胞膜“识别”后与其黏附,然后该细胞膜内陷形成吞饮泡进入细胞内。如物质是固体称为吞噬,液体称为吞饮。
16.出胞:内分泌细胞内的激素,或神经末梢内的递质,外分泌腺细胞内的分泌颗粒在分泌时间内向细胞膜靠近,然后分泌颗粒膜或囊泡膜与细胞膜相互融合,最后融合出破裂,将其中的物质排出细胞。
17.跨膜信号传导:外来刺激信号即第一信使,经过复杂的膜内过程导致第二信使物质的增加或减少,而第二信使物质即可直接作用于离子通道及影响细胞代谢过程,最终完成信号跨膜传导。(2002年真题)
18.G蛋白:在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中起着重要作用的GTP结合蛋白,由α,β,γ三个不同亚基组成。激素与激素受体结合诱导GTP跟G蛋白结合的GDP进行交换结果激活位于信号传导途径中下游的腺苷酸环化酶。(2003年真题)
19.细胞衰老:也称细胞老化,是指细胞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发生的细胞生理功能和增殖能力减弱以及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的,并趋向死亡的现象。
20.细胞凋亡:凋零(apoptosis)也称凋亡,是生理性器官系统成熟和成熟细胞更新的重要机制,是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2010年真题)
21.骨质疏松:是由于人体代谢异常所致的骨矿物含量减少,骨骼微细结构破坏,股则危险性明显增加的临床现象。
22.骨质疏松症:OP,当骨质疏松发展到一定程度,在临床上出现相应症状,如腰酸背痛,全身骨关节痛,骨质疏松性骨折等,称为骨质疏松症。
第三章 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
23.新陈代谢:生物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代谢和能量交换,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
23*刺激:人体及其组织细胞所处的环境因素变化统称为刺激。
24.兴奋性:指可兴奋组织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的能力。
25.阀值(阀强度):在研究细胞的兴奋性时,将刺激持续的时间加以固定,测量能使组织或细胞发生兴奋或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阀强度。
25*阈刺激:刺激强度达到阈强度的刺激称为阈刺激
26.兴奋:在刺激的作用下,机体或组织细胞由相对静止变为活动状态,或功能活动由弱变强称为兴奋。(反之称为抑制)
27.适应性:机体根据环境变化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动使之相协调的功能。
28.生物电现象:组织细胞在安静或者活动时膜两侧具有的电变化称为生物电现象。表现形式: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局部兴奋。(2008年真题)
29.极化状态:膜内电位比膜外电位低的内负外正的状态。
30.静息电位(RP):在细胞没有受到外来刺激的情况下,细胞膜内外两侧存在着电位差,膜内电位低于膜外电位的内负外正恒定状态,这称为静息膜电位。不同细胞静息电位值有所差异,哺乳动物神经细胞为-70mV,骨骼肌为-90mV,平滑肌为-55mV,红细胞为-10mV.
31.动作电位(AP):可兴奋细胞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收到阈刺激或阈上刺激时,出现的迅速可逆的,可传播的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变化,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32.去极化:静息电位一般为内负外正,如果膜内电位向负值减少的方向变化,称为去极化。
33.超射(反极化):去极化超过0mV的部分称为超射。
34.复极化:去极化后,膜电位很快又恢复到静息期的内负外正的状态,此恢复过程称为复极化
35.超极化:当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称作膜的超极化
36.阈电位:能使Na+通道大量开放从而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或能使膜出现Na内流与去极化形成负反馈的膜电位值)。(2009年真题)
37.基强度:要使组织受刺激后发生兴奋反应,不仅需要一定的刺激强度,而且需要一定的刺激作用时间,刺激强度和刺激作用时间之间的相互关系可用强度-时间曲线表示。刺激电流作用时间足够长时间的刺激强度阀值称为基强度。
38.峰电位: 动作电位的除极和复极过程的前半部分极为迅速,且变化幅度很大,记录出的尖波称峰电位,动作电位或峰电位的产生是细胞产生兴奋的标志。(2005年真题)
39.后电位:在锋电位下降支最后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前,膜两侧电位还要经历一些微小而较缓慢的波动,称为后电位。
40.动作电位“全或无”现象:“全”是指机体在阈刺激或阈上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的动作电位的幅度都是相同的,“无”是指在刺激强度达不到阈值就不会发生动作电位。
41.时间性总和:局部兴奋的叠加可以发生在连续解接受多个阈下刺激的膜的某一点,即当前面刺激引起的局部兴奋尚未消失时,与后面刺激引起的局部刺激发生叠加。
42.绝对不应期(ARP):在细胞动作电位产生的最初时期内无论在接受多大的刺激,细胞都不能再产生兴奋,称这一段时期为绝对不应期。
43.相对不应期(RRP):在绝对不应期之后,细胞对原来的阈刺激仍不能兴奋,如果给予阈上刺激则可能产生新的兴奋,且所需的刺激强度随时间而逐渐减小,表明兴奋性在逐步恢复,这段时间称为相对不应期。
44.超常期:在相对不应期之后,只要阈下刺激就能引起细胞兴奋,表明细胞兴奋性高于正常水平称为超常期。
45.低常期:超常期之后,细胞的兴奋性又转入低于正常的时期,需要阈上刺激才能引起细胞的再次兴奋,称为低常期。
46.局部兴奋:阈下刺激会使受刺激的局部的细胞膜Na+的通透性轻微增加,引起少量Na+内流,使膜电位升高,细胞膜发生一定的去极化,产生局部兴奋。
47.郎飞结: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并不覆盖整个轴突,在覆盖处还有间隙。这些间隙处称为郎飞氏结。(00年真题)
48.跳跃式传导:有髓纤维受外加刺激时,动作电位只能发生在相邻的朗飞结之间,跨髓鞘传递。(00年真题)
49.电紧张性扩布:指发生在膜的某一点的局部兴奋可以使邻近的膜也产生类似的去极化,但随距离加大而迅速减小以至消失。
50.兴奋-收缩耦联:肌细胞动作电位与其后的机械收缩活动之间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结构基础是三联管系统。(2012年真题)
51.量子式释放:乙酰胆碱储存在突触小泡中,以囊泡为单位的倾囊释放称为量子式释放,每个囊泡释放时总是将其中所含的所有乙酰胆碱分子全部释放出来。
52.终板电位:在乙酰胆碱作用下,终板膜电位绝对值减小,这一去极化的电变化称为终板电位,属于局部兴奋。是神经肌肉传递时在终板部位所看到的局部电位变化。(2004、2003年真题)
53.横桥:肌凝蛋白的膨大的球状部突出在粗肌丝的表面,它与细肌丝接触共同组成横桥结构。它对肌丝的滑动有重要意义。
54.等张收缩:肌肉收缩的时候表现为肌肉长度缩短,但是肌肉张力不变的收缩,也叫动力性收缩;例如人肢体自由屈曲。
55.等长收缩:肌肉收缩时长度不变,而张力升高的收缩,例如在伸直臂时提一重物,在克服重力的过程中主要是等长收缩。
56.单收缩:用单个点刺激作用于骨骼肌或支配骨骼肌的神经,可引起骨骼肌一次快速的收缩,称为单收缩。
57.调节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控制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调节蛋白。(2011年真题)
58.完全强直收缩:当连续的电刺激刺激肌肉或者支配肌肉的神经时,如果刺激在前一收缩的收缩期完成之前到达肌肉,这样使肌肉处于连续收缩状态,各个收缩波,不能分辨,这样的收缩叫做完全强直收缩。
59.不完全强直收缩:当同等强度的连续阈上刺激作用于标本时,则出现多个收缩反应的叠加,此为强直收缩。当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舒张期时,称为不完全强直收缩;(00年真题)
60.最适前负荷:由长度—张力曲线可知当前负荷逐渐增加时,肌肉每次收缩所产生的张力也随之增大,但在前负荷超过一定限度时,在增加前负荷反而使主动张力越来越小,以致为零,故称使肌肉产生最大张力的前负荷称为最适前负荷。
61.后负荷:指肌肉开始收缩时遇到的阻力。
62.内环境:体内细胞生存的环境为内环境,人体的内环境为细胞外液。
63.稳态: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稳态“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一种动态平衡,即内环境的的各种理化性质可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动。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2001年真题)
64.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对机体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生理功能进行的调节,是最普遍的一种调节。
65.体液调节:是指机体的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一些特殊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到达特定的组织器官并对其活动进行调节的过程。
66.靶细胞:受到信号分子的作用发生反应的细胞。(2005年真题)
67.自身调节:是指组织、细胞在不依赖于外来的或体液调节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自身调节的幅度较小,也不十分灵敏,但对于生理功能的调节仍有一定意义。(1999年真题)
68.反馈:受控部分不断将信息回输到控制部分,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发生相应变化,从而对受控部分的活动进行调节,这一过程称为反馈。
69.负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作用于控制部分,使输出变量向着与原来相反的方向变化。
70.正反馈:指从受控部位发出的反馈信息会促进控制部分的活动,从而使输出变量向着与原来相同的方向进一步增强。
71.前馈:前馈控制系统为前馈控制的一种形式,是控制部分发出指令使受控部分进行某种活动,同时又通过另一快捷途径向受控部分发出前馈信号,受控部分在接受控制部分的指令进行活动时,又及时地受到前馈信号的调控,因此活动可以更加准确。(2004、2002年真题)
72.应激: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又称为应激反应(2004年真题)
第四章 血液的特性和生理功能
73.血容:血细胞比容,通常将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 (2003年真题)
74.血量:人体全身血液的总量称为血量,是血浆量和血细胞的总和。
75.循环血量:人体的大部分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快速循环流动,称为循环血量。
76.血浆晶体渗透压:血浆中小分子的晶体物质(主要是NaCL,其次是NaHCO3和葡萄糖等)形成并决定了晶体渗透压。血浆晶体渗透压的稳定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以及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十分重要。(2011年真题)
77.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中大分子的物质(主要是白蛋白,其次是球蛋白)形成并决定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对保持血浆和组织液间的液体量平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78.等渗溶液:以人体血浆的正常渗透压为标准,与此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称为等渗透溶液。1.9‰尿素溶液是等渗溶液不是等张溶液。
79.等张溶液:通常将能使悬浮于其中的血红蛋白保持正常体积和形状的盐溶液,称为等张溶液。
80.溶血:红细胞膜破裂,将其中的血红蛋白释放出来,称为溶血。
81.红细胞悬浮稳定性:是指红细胞在血浆中能够保持悬浮状态而不易下沉的特性。这与红细胞和血浆之间存在摩擦力及红细胞表面有同性负电荷有关。(2007、2004年真题)
82.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发生溶胀破裂的性质,称为红细胞的渗透脆性。
83.叠连:在人体患某些疾病时,如肺结核,使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这是由于许多红细胞能较快的以凹面相贴,形成一叠红细胞,称为叠连。
84.细胞免疫: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分化成为具有免疫活性的致敏淋巴细胞,随血液或淋巴到达抗原所在地,该细胞和抗原直接接触,分泌免疫活性物质而发挥作用,这种免疫方式叫细胞免疫。
85.血小板: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是最小的血细胞。
86.生理性止血:正常情况下,小血管损伤,血液从小血管内流出,数分钟后出血自行停止的现象。(2005年真题)
87.出血时间:临床上用小针刺破指尖或耳垂,使血液自然流出,然后测定出血的延续时间,这段时间称为出血时间。
88.血液凝固:流动的溶胶状态的纤维蛋白原转化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纤维蛋白,并网住血细胞形成血块的过程。
89.凝血因子:凝血因子是参与血液凝固过程的各种蛋白质组分。它的生理作用是,在血管出血时被激活,和血小板粘连在一起并且补塞血管上的漏口。这个过程被称为凝血。(00年真题)
90.内源性凝血途径:凝血其基本过程是一系列蛋白质的有限水解过程,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 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 凝血酶形成 、纤维蛋白形成。(2003年真题)
91.红细胞凝集:将血性型不相容的两个人的血滴放在破片上混合,其中的红细胞即凝集成簇,这种现象称为红细胞凝集。红细胞凝集的本质是抗原-抗体反应。
92.凝集素:凝集素是动物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能与糖结合的蛋白质,在细胞识别和粘着反应中起重要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间的粘着。(2004年真题)
93.血型:由血细胞膜上的凝集原决定的血细胞的抗原性质,称为血型。常用的有ABO血型和Rh血型。
94.恶性贫血:又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胃黏膜萎缩、胃液中缺乏内因子,使维生素B12吸收出现障碍,导致幼红细胞的DNA的合成减少,影响幼红细胞的分裂和血红蛋白的合成,细胞体积增大,出现恶性贫血。(14年真题)
第五章 循环系统与生理
95.工作细胞:构成心房和心室壁的普通心肌细胞,细胞内含有丰富的肌原纤维,具有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没有自律性,执行收缩功能,称为工作细胞。
96.自律细胞:具有自动节律性或起搏功能的心肌细胞称为自律细胞。
97.优势传导通路:心房的兴奋传导是由心房肌细胞自身完成。而窦房结与房室交界之间有一些细胞排列整齐,传导速度比其他地方快,被称为优势传导通路。(99年真题)
98.心肌自律细胞:窦房结细胞和浦肯野细胞除了具有兴奋性、传导性之外,还具有自动发生节律性兴奋及节律性的细胞,称为心肌自律性细胞。(2009年真题)
99.慢反应细胞:0期去极化的过程比较缓慢,持续时间较长,由慢Ca2+通道开放引起缓慢去极化的心机细胞,如窦房结细胞和房室交界细胞。(2005年真题)
100.快反应细胞:从电生理特性上,把0期除极的速率快的细胞称快反应细胞。
101.收缩期储备:静息状态下心室收缩末期容积与余血量之差为收缩期储备。
102.期前收缩(额外收缩、早搏):心室在有效不应期之后受到人工的或窦房结之外的病理性异常刺激,则可产生一次正常节律以外的收缩。(2002年真题)
103.代偿间歇:期前收缩本身也有自己的有效不应期,当紧接而来的窦房结兴奋恰好落在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内时,形成一次“脱失”,必须等到下一次窦房结的兴奋传来,才能引起心室收缩。
104.心肌的自动节律性: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心肌细胞能够自动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称为心肌的自动节律性。
105.起搏电流:浦肯野细胞形成4期自动去极化的起搏电流,主要是一种非特异性内向(钠的正离子)离子流,它不同于快钠的正离子通道开放形成的钠的正离子内流。4期自动去极化是由于膜对钠的正离子的通透性逐渐增加,使钠的正离子缓慢内流所致。(00年真题)
106.正常起搏点:窦房结是主导整个心脏兴奋的部位,称为正常起搏点。
107.潜在起搏点:正常情况下,其他部位的自律细胞都受到窦房结的控制,并不表现出它们的自动节律性,它们只是起着兴奋传导作用,称为潜在起搏点。
108.异位起搏点:在某些病理情况下,窦房结的兴奋性因传导阻滞而不能控制其他自律组织的活动,或窦房结以外的自律细胞的自律性增高,心房或心室就受当时情况下自律性最高的部位发出的兴奋节律支配而搏动,这些异常得起搏部位就成为异位起搏点。(2005年真题)
109.超速驱动压抑 :超速驱动压抑又叫超速驱动抑制,窦房结的驱动超速压抑是指窦房结对潜在起搏点的一种控制形式,是其对潜在起搏点的直接压抑作用。(2001年真题)
110.房室延搁:房室结区的传导性很低,其中结区更低,仅0.02m/s,兴奋通过房室交界区耗时约0.1s,因此心房和心室的兴奋相距约为0.1s,称为房室延搁。
111.收缩性:心肌在肌膜动作电位的触发下,发生收缩反应的特性,称为收缩性。
111*.舒张期电位:4期起点处的最大膜电位称为最大舒张电位或最大复极电位(膜电位虽已恢复到静息水平,但膜内、外离子分布尚未恢复时的电位。(2008年真题)
112.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
113.心动周期: 心脏舒张时内压降低,腔静脉血液回流入心,心脏收缩时内压升高,将血液泵到动脉。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心动周期。(2004年真题)
114.等容收缩期:心室开始收缩时,室内压迅速上升,当室内压超过房内压时,房室瓣关闭,而此时动脉瓣也处于关闭状态,心室暂时成为一个封闭的腔,由于血液是不可压缩的液体,所以这时心室肌的强烈 收缩导致室内压急剧升高而心室容积不变,这段时期叫做等容收缩期。
115.心输出量:是指一侧心室射入动脉的血量,可分为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
116.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117.每博功:心室一次收缩所做的功称为每搏功或搏功。
118.心指数,以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正常成人安静时的心指数为3.0~3.5L/(min.m2)。
119.心力储备:心输出量能够随机体代谢的增强而增加的能力。(2003年真题)
120.异长自身调节:是指搏出量决定于收缩前心肌纤维的初长,在一定范围内,心脏初长越大;收缩张力越长,搏出量越多,也称为Starling机制。
121.等长自身调节:取决于心脏本身收缩活动的强度和速度的改变而引起搏出量改变,这样的调节叫等长调节。例如机体在活动或者体育锻炼时候的搏出量增加。
122.心音:是心动周期中,心肌收缩、瓣膜开闭、血流变速对心血管壁的冲击以及血液的涡流等引起的振动所产生的的声音。
123.血流量:在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某一横断面的血量。
124.血流阻力: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所受到的阻力。
125.外周阻力:主要是指小动脉和微动脉对血流的阻力。(2003年真题)
126.血压:指血管内液体对管壁单位面积产生的压强的大小。
127.舒张压: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在心室舒张末期动脉血压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
128.脉搏:指动脉脉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内的压力变化发生周期性波动而引起的动脉血管发生的搏动。
129.平均动脉压: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
130.中心静脉压:CVP,是指胸腔内大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正常变动范围是0.39-1.18 kPa。
131.微循环:微动脉和微静脉间的血液循环,进行血液和组织的物质交换。
132.直捷通路:指血液从微动脉经后微动脉和通血毛细血管进入微静脉的通路。
133.正性变时作用:心交感神经兴奋时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与心肌膜上的β受体结合引起的心率增加,称为正性变时作用。
134.心血管中枢:是指与心血管反射有关的神经元集中部位。最基本的心血管中枢位于延髓。
135.压力感受器反射: 压力感受器的传入冲动频率与动脉管壁的扩张程度成正比,即动脉血压愈高,动脉管壁被扩张的程度也愈高,压力感受器的传入冲动频率也愈高(2004年真题)
136.内皮舒张因子(EDRF):指由血管内皮生成和释放的舒血管物质,其化学结构可能是一氧化氮,它可以使血管平滑肌的鸟苷酸环化酶激活,cGMP浓度升高,游离钙离子浓度减低,故血管舒张。
137.血-脑屏障(BBB):指血液和脑组织之间的屏障,可限制物质在血液和脑组织之间的自由交换。其形态学基础可能是毛细血管的内皮、基膜和星状胶质细胞的血管周足等结构。
138.窗孔:内皮细胞上有分布规整的窗孔,孔径50~100纳米,窗孔总面积占毛细血管总面积的5~10%,而肌肉毛细血管窗孔总面积占毛细血管总面积的0.2%,故前者的通透性比后者大100倍或更多。(00年真题)
第六章 呼吸系统解剖与生理
139.呼吸:机体与外界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140.胸内压:又称胸膜内压,是指脏层胸膜与壁膜胸腔之间的潜在腔(即胸膜腔)内的压力。胸内负压由胸廓的弹性扩张和肺的弹性回缩这两种对抗力量作用 于胸膜腔而形成,它使肺维持扩张状态,并有助于静脉血的回流。
141.肺通气: 单位时间内出入肺的气体量。一般指肺的动态气量,它反映肺的通气功能。(1999年真题)
142.呼吸运动: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胸廓节律性扩大和缩小称为呼吸运动,包括吸气运动和呼气运动。(2010年真题)
143.肺内压:是指肺泡内气体的压力。与大气压间的压力差是肺通气的动力。
144.弹性阻力:弹性组织在外力作用下变形时,有对抗变形和弹性回缩的倾向,这种阻力称为弹性阻力。
145.顺应性:顺应性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张性。(2000、2005年真题)
146.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Ⅱ型细胞分泌的复杂的脂蛋白混合物。主要成分是二软脂酰卵磷脂(DPPC)和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以单分子层铺盖在肺泡液内表面,主要作用是降低肺泡的表面张力。
147.潮气量:通常是指在静息状态下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2003年真题)
148.肺容量:是指肺容积中两项或两项以上的联合其体量,因而肺容量之间可有重叠。
149.肺活量:尽力吸气后,再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相当于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之和。正常成年男性平均约3.5L,女性约2.5L.
150.功能余气量:平静呼吸末尚存留在肺内的气量。
151.时间肺活量:是指最大深吸气后用力做最大速度呼气,同时记录第1、2、3秒末呼出的气量。第1、2、3秒应分别呼出其肺活量的83%、96%,99%。
152.肺通气量:每分通气量是指每分钟进、出于肺的气体总量。等于呼吸频率乘潮气量。(2004、2001年真题)
153.肺泡通气量:进入肺泡能进行气体交换的气体量。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2002年真题)
154.肺泡无效腔:由于进入肺泡的气体,可因血液在肺内分布不均匀等原因,不能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不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肺泡腔称为肺泡无效腔。
155.解剖无效腔:每次呼吸吸入的气体,总有一部分留在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等呼吸道内,这部分呼吸道无气体交换功能,故这部分空腔称为解剖无效腔。
156.生理无效腔:解剖无效腔加上肺泡无效腔称为无理无效腔。
157.肺换气:肺泡气直接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称为肺换气。
158.氧容量:指100mL血液中,血液所能运输的最大氧量。
159.氧解离曲线:表示氧分压与血红蛋白氧结合量或血红蛋白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
160. 2,3-DPG:2,3-二磷酸甘油酸:它是红细胞无氧酵解的产物,它的浓度升高,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降低,氧解离曲线右移。
161.血氧饱和度:即血红蛋白氧饱和度,血红蛋白氧含量和氧容量的比值。
162.波尔效应:酸度对血红蛋白氧亲和力的影响称为波尔效应。
163.通气/血流比:(肺泡通气量/血流比值节及正常值):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血流量的比值。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为0.84。
164.呼吸商:生物体在同一时间内,释放二氧化碳与吸收氧气的体积之比或摩尔数之比,即指呼吸作用所释放的CO2和吸收的O2的分子比。(2004年真题)
165.呼吸中枢: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细胞群。(14、12年真题)
166.肺牵张反射/黑——伯反射:由肺扩张或缩小而反射地引起吸气抑制或加强效应。(2007年真题)
167.肺扩散容积:气体在0.133kPa(1mmHg)分压差作用下,每分钟通过呼吸膜扩散的气体的mL数。
168.中枢化感器: 指位于延髓腹外侧浅表部位、对脑组织液和脑脊液H+浓度变化敏感的化学感受器。可接受H+浓度增高的刺激而反射地使呼吸增强。
169.内呼吸: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170.非蛋白呼吸商:机体消耗的氧量和呼出的二氧化碳的量减去由蛋白质消耗的氧和产生的二氧化碳,算出的二氧化碳产量和耗氧量的比值,即为非蛋白呼吸商。
第七章 消化系统解剖与生理
171.消化: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等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能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包括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种方式。(2010、15年真题)
172.机械性消化:是指通过消化道肌肉的舒缩活动,将食物研磨,并使之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搅拌,并不断向消化道远端推送,这种方式称为机械性消化。 (2011年真题)
173.化学性消化:是指消化腺分泌的以各种消化酶为主要成分消化液对食物进行化学分解的过程。
174.吸收:食物经过消化后,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或者淋巴循环的过程叫吸收。
175.慢波:消化道平滑肌在静息膜电位基础上,可自发地周期性地产生去极化和复极化,形成缓慢的节律性电位波动,因为其频率较慢,因而称之为慢波(Slow Wave)慢波可决定消化道的收缩节律,故又称基本电节律。(2005、2000年真题)
176.胃肠激素:在胃肠粘膜层内含有十种内分泌细胞,这些内分泌细胞分泌的以及胃肠壁的神经末梢释放的激素统称为胃肠激素。(2013年真题)
177.胃肠激素的营养作用:一些胃肠激素具有刺激消化道组织的代谢和促进生长的作用,称为营养作用。
178.脑——肠肽:一些产生胃肠道的肽,不仅存在于胃肠道,也存在与中枢神经系统内,这些双重分布的肽称为脑——肠肽。
179.咀嚼:是由口腔内的各咀嚼肌有顺序的收缩所组成的复杂的反射性活动。
180.胃粘膜屏障:胃液中含有粘液和碳酸氢根,它们贴附在胃粘膜表面,减少食物对胃粘膜的机械性损伤和胃酸的腐蚀性作用,故称胃粘膜屏障。
181.内因子:泌酸腺的壁细胞除了分泌盐酸外,还分泌一种分子量在50000——60000之间的糖蛋白,称为内因子。(2005、2002、2001年真题)
182.假饲:用食物刺激实现施行过食管切断术并具有胃瘘的动物。
183.容受性舒张:咀嚼或吞咽食物时,进食动作和食物对咽、食管等处感受器的刺激,可反射性地通过迷走神经中的抑制性纤维,引起胃底和胃体肌肉的舒张,胃容积扩大,这种舒张成为容受性舒张。(2008年真题)
184.蠕动:食物进入胃后5分钟,胃开始蠕动,蠕动波向胃体中部开始,逐渐推向幽门
185.胃排空:是指胃内容物从胃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其直接动力来源于胃内压和十二指肠内压之间的压力差,根本动力(原动力)来源于胃的运动。(2004年真题)
186.胆囊收缩素:CCK,食糜中的蛋白质消化产物及脂肪分解产物刺激小肠黏膜I细胞释放的一种肽类激素。
187.胆盐:肝细胞分泌的胆汁酸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形成的钠盐或钾盐,它是胆汁参与消化和吸收的主要成分,尤其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起重要作用。
188.胆盐的肠肝循环:初级胆汁酸随胆汁流入肠道,在促进脂类消化吸收的同时,受到肠道(小肠下端及大肠)内细菌作用而变为次级胆汁酸,肠内的胆汁酸约有95%被肠壁重吸收(包括主动重吸收和被动重吸收),重吸收的胆汁酸经门静脉重回肝脏,经肝细胞处理后,与新合成的结合胆汁酸一道再经胆道排入肠道,此过程称为胆汁酸的肝肠循环(2002年真题)
189.紧张性收缩:胃和小肠等内脏性器官均存在紧张性收缩,这对于它们维持一定的压力和形状、位置等具有重要意义:是其它运动形式的基础。这种收缩形式有助于食糜和消化液成分混合并推动食糜前进。
190.分节运动:为小肠的一种以环行肌自动舒缩为主的节律性运动,包括收缩和舒张活动。(2003年真题)
191.移行性运动综合波:MMC,动物或人在消化间期或禁食期,小肠的运动形式与消化期不同,呈周期性变化,称为移行性运动综合波。
192.肠胃反射:十二指肠的一些较强的刺激,如pH3.5以下,高渗溶液,10%乙醇及腹腔上升等刺激因素,都可引起胃运动减弱及幽门舒张,此称为肠胃反射。(2001年真题)
193.肾糖阈: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最低血糖浓度,或未出现葡萄糖时的最高浓度。此时血糖中葡萄糖浓度为160-180mg/100mL(2012年、2009年真题)
第八章 机体的体温与调节
194.体温:是指机体内部的温度,人和高等动物机体都有一定的温度,即体温。
195.昼夜节律:以昼夜(24小时)为周期,往复出现高峰、低谷的生理现象,称为昼夜节律。(14年真题)
196.生物钟:指机体内的各种活动常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变化,这是由于下丘脑的作用实现的是体内日周期节律,与外环境的昼夜节律同步,这种作用为生物钟。
197.能量代谢:物质代谢过程中伴有能量的贮存、释放、转移和利用的过程称为能量代谢
198.基础代谢:人在室温环境中,空腹、平卧并处于清醒、安静的状态叫做基础状态,此时,维持心跳、呼吸等基础生理活动所必须的最低能量代谢叫做基础代谢。
199.基础代谢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即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由于机体产生的能量最终全部变成热能,所以可以用基础状态下机体每小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散发的热量来表示基础代谢率。
200.蒸发散热:由水分从人体表面的蒸发的散热方式。有两种形式:不感蒸发和发汗。
201.不感蒸发:人类的水分由机体蒸发,除发汗外,还可以由皮肤和呼吸道粘膜进行,后两者称为不感蒸发。不感蒸发是一种不间断的基本水分的损失,与体温的恒常性的维持机制(如发汗)是有区别的。皮肤的不感蒸发是表皮细胞间隙中组织液的水分直接透过皮肤而蒸发掉,(2010年、2001、1999年真题)
202.发汗(可感蒸发):由汗腺分泌的汗液在皮肤表面形成汗滴而被蒸发带走体热的散热形式叫做发汗,与汗腺作用有关。(2005年真题)
203.温敏神经元:下丘脑、脑干网状结构和脊髓都有对温度变化敏感的神经元,在温度上升时发放冲动频率增加者叫做温敏神经元
204.冷敏神经元:冷敏神经元丘脑、脑干网状结构和脊髓都有对温度变化敏感的神经元,在温度下降时冲动发放频率增加者,称冷敏神经元。(00年真题)
205.体温的调定点:人体最重要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恒温动物下丘脑中存在调定点机制,即体温调节类似恒温器的调节机制。(2004年真题)
206.食物的热氧价:某种食物在氧化时,消耗1L氧气所产生的热量。(2005年真题)
第九章 泌尿系统解剖与生理
207.皮质肾单位:皮质肾单位是指肾小体谓语外皮质层和中皮质层的肾单位。
208.近髓肾单位:近髓肾单位是指肾小体谓语靠近髓质的内皮质层的肾单位。
209.致密斑:远曲小管在靠近血管极一侧,上皮由原来单层立方上皮变为单层柱状,且排列紧密,形成的椭圆形斑。(2005年真题)
210.肾小管旁器:肾小球旁器是肾小管与肾小体血管极相接触部位的一个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特殊结构。位于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及远端肾小管之间的区域,由球旁细胞、致密斑、球外系膜细胞和极周细胞组成。(00年真题)
211.管——球反馈:小管液流量变化影响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的现象。
212.肾素: 肾近球细胞(颗粒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酸性蛋白,由肾静脉入血。
213.肾小球滤过:血液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水分子、小分子溶质(包括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血浆蛋白质),从肾小球的毛细血管中转移到肾小囊的囊腔而形成原尿过程。(2004年真题)
214.超滤液:由肾小球滤过的滤过液,除了蛋白质含量甚少以外,各种晶体物质的浓度都与血浆中的非常接近,而且渗透压和酸碱度也与血浆相似,故称为超滤液。
215.原尿: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发生超滤过现象,囊内液体是血液的超滤液,称为原尿。
216.小管液:肾小球滤液(原尿)进入肾小管后称为小管液。(2003年真题)
217.有效滤过压:指促进超滤的动力和对抗超滤的阻力之间的差值,等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压与血浆胶体渗透压和肾小囊内压之差。
218.肾小球滤过率:GFR, 是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滤液的量,正常成人为125ml/min左右。(99年真题)
219.滤过分数:是指肾小球滤过率和每分钟肾血浆流量之比的百分数
220.回漏现象:近端小管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对水和Na+有通透性,致使少量Na+有通透性,致使少量Na+和水也可在静水压的作用下,通过紧密连接回漏至小管腔内。
221.重吸收:是指人体尿生成过程中的第二个过程,经由肾小球过滤的原尿中的物质在肾小管内被进一步吸收并转运回血液的过程。
222.渗透性利尿:由于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增加,渗透压升高,妨碍了Na+和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渗透性利尿。(2002、15年真题)
223.球管平衡:是指肾小管可以根据肾小球的滤过量对溶质和水的重吸收进行自身调节,滤过液的重吸收始终占肾小球滤过量的65‰-70‰左右,其生理意义在于使尿量不至于因肾小球的滤过量增减而出现大幅度的变动。(2007年真题)
224.高渗尿:尿的渗透浓度可由于体内缺水或水过多等不同情况而出现大幅度的变动。当体内缺水时,机体将排出渗透明显高于血浆渗透浓度的高渗尿,即尿液被浓缩。
225.低渗尿:低于血浆渗透压的尿称为低渗尿,有时渗透压仅是渗透压的1/10,见于体液量过多时。
226.髓质高渗梯度:在肾髓质由于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重吸收和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高通透性使小管液中的溶质进入肾髓质组织间液,造成肾髓质的高渗状态,为髓质高渗梯度。
227.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细胞分泌的9肽激素,经下丘脑—垂体束到达神经垂体后叶后释放出来。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吸收,是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关键性调节激素。此外,该激素还能增强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2003年真题)
228.血浆清除率:是指两肾在单位时间(一般为每分钟)内能将多少mL血浆中所含的某一物质完全清除,这个被完全清除了某物质的血浆的mL数就称为该物质的清除率。
229.肾糖阈:近球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有一定限度,当血糖中葡萄糖浓度超过160-180mg/100mL时,部分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达极限,此时的血糖浓度即为肾糖阈。
230.心房肽: 由心房肌细胞合成和释放的一类多肽。使血管舒张,外周阻力降低;使每博输出量变少,心率减慢;肾排水排钠增多;导致体内细胞外液量减少
第十章 神经系统解剖与生理
231.皮层小脑:是指半球外侧部,它不接受外周感受器的传入,而主要与大脑皮层感觉区、运动区和联络区构成回路。
232.浅感觉:是指皮肤与黏膜的痛、温、触、压等感觉。由于它们的感受器位置较浅,因此这些感受器上行的感觉传导系统称为浅感觉传导系统。
233.深感觉:是指感受肌肉、肌腱、关节、韧带等深部结构的本体感觉。
234.椎体系:锥体系起源于大脑皮质上运动神经元,经皮质脊髓侧束及皮质核束抵达下运动神经元(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和脑神经核运动神经元),支配肌肉的随意运动,管理头面部、躯干、四肢的随意活动,完成精细活动.
235.椎体外系:椎体外系广泛起源于额叶和项叶的感受运动区和运动辅助区,其下行纤维通过多次换元接替后抵达所支配的骨骼肌。椎体外系对脊髓运动神经元的控制常是双侧性的,其主要功能与调节肌紧张、肌群的协调性运动有关,维持体态姿势和习惯性动作等。
236.电突触:高等动物某些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方式,结构基础是缝隙连接,即两个神经元膜紧密接触的部位,局部电流可以通过缝隙连接,当一侧膜发生去极化时,可由于电紧张性作用导致另一侧膜也去极化。这种联系方式称为电突触。
237.化学性突触:基础结构是突触联系,当动作电位传来,使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相应的受体,引发突触后膜的去极化,从而产生动作电位,这种联系方式叫化学性突触。
238.非突触性化学传递:某些神经元的轴突末梢有许多分支,在分支上有大量曲张体,内含大量存有递质的小泡。曲张体不直接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细胞直接接触,而是在它们附近,当神经冲动传到曲张体时,递质释放出来,弥漫到突触后细胞膜的受体,引发效应。这种传递方式叫做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239.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当突触前神经元发生兴奋时,如果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膜发生去极化。这种去极化电位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240.神经功能性作用:神经细胞借助于兴奋冲动传导抵达末梢时突触前膜释放特殊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从而改变所支配的组织的功能作用 ,叫做功能性作用。
241.神经调质:由神经元释放,本身不具有递质活性,大多与G蛋白耦联的受体结合后诱发突触前或突触后电位,不直接引起突触后生物学效应,但能调制神经递质在突触前的释放及突触后细胞的兴奋性,调制突触后细胞对递质的反应。(2003年真题)
241*神经递质:中枢突触部位的信息传递由突触前膜释放递质来完成,在外周神经节内以及神经末梢与效应器之间的传递也是由释放递质来完成的,这种递质叫做神经递质。(2013年真题)
242.递质共存:指一个神经元内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递质(包括调质)的现象。
243.受体:是指神经元和效应细胞膜上可以识别并特异地与有生物活性的化学信号物质(配体)结合,从而激活或启动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最后导致该信号物质特定的生物效应的特殊结构。
244.自身受体:递质直接激动位于本神经末梢突触前膜的受体,对本递质释放产生负或正反馈调节作用。(2001年真题)
245.反射:是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15年真题)
246.神经中枢:是指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
247.反射中枢:参与某一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也称为该反应的反射中枢,如角膜反射中枢。
248.中枢兴奋:在中枢神经活动时,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中枢神经活动叫做中枢兴奋。
249.EPSP: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兴奋自突触前神经元传至突触前膜,引起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并以电紧张形势扩布到整个神经元体,此种电位变化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2009年真题)
250.IPSP: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由抑制性突触兴奋引起的突触后神经元膜发生的超极化膜电位变化。
251.后放:当作用于感受器的刺激停止后,传出冲动仍可持续一段时间,这种现象称为后放。
252.末梢性抑制:于运动神经在中枢内抑制的中枢性抑制。(2002年真题)
253.突触后抑制:在反射活动中,由于突触后神经元出现抑制性突触后电位而产生的中枢抑制称为突触后抑制。
254.传入侧枝性抑制:指在一个感觉传入纤维进入脊髓后,一方面直接刺激某一中枢神经元,另一方面发出其侧枝兴奋另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然后通过抑制神经元的活动转而抑制另一中枢的神经元。
255.回返性抑制:指某一中枢的神经元兴奋时,其传出冲动沿轴突外传,同时又经轴突侧枝去兴奋另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该抑制中间神经元兴奋后,其活动经轴突反过来作用于同一神经元,抑制原先发动兴奋的神经元及同一种属的其他神经元。
256.突触前抑制:由于突触前膜去极化幅度变小而造成的抑制。
257.特异性投射:一般认为,经典的各种特殊感觉传导道,如皮肤浅感觉、深感觉、听觉、视觉、味觉(除嗅觉外)的传导束和神经元序列是固定的,他们经脊髓或脑干,上升到丘脑感觉接替核,换神经元后,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感觉区,主要终止于皮质的第四层细胞。每一种感觉的投射路径都是专一的,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故称为特异性投射系统。(2004年真题)
258.非特异投射系统:是指丘脑内侧核群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层广泛区域的纤维联系,主要是维持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259.内脏感觉:由内脏感受器的传入冲动产生的感觉,称为内脏感觉。
260.皮肤痛:当伤害性刺激作用于皮肤时,科先后出现快痛与慢痛两种性质不同的感觉。
261.快痛 :尖锐而定位清楚的刺痛,刺激时立即发生,刺激消除后立即消失. (00年真题)
262.牵涉痛:某些内脏疾病往往引起远隔的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如,心肌缺血时可发生心前区`左肩和左上臂的疼痛
263.脊休克:脊髓突然横断失去与高位中枢的联系,断面以下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这种现象称为脊休克。(2003年真题)
264.屈肌反射:脊动物肢体的皮肤受到伤害性刺激时,该侧肢体出现屈曲运动,关节的屈肌收缩而伸肌迟缓,称为屈肌反射。
265.牵张反射:是指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伸长时,反射性的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
266.腱反射:是指快速牵拉肌腱引起的牵张反射,表现为被牵拉的肌肉快速而显著地缩短。(2008年真题)
267.去大脑僵直:在中脑上丘与下丘之间及红核的下方水平面上将麻醉动物脑干切断,称为去大脑动物。手术后动物立即出现全身肌紧张加强、四肢强直、脊柱反张后挺现象,称为去大脑僵直(强直)。((2007年1999年真题)
268.意向性震颤:脊髓小脑受损后,如患者不能完成精巧的动作,在动作进行过程中肌肉发生抖动而把握不住方向,特别在精细动作的终末出现震颤,称为意向性震颤。
269.小脑性共济失调:后叶中间带损伤后,随意运动的力量、方向、速度和范围均不能很好的控制,同时肌张力减退,四肢乏力,产生动作性协调障碍。
270.去抑制:当新纹状体活动增加时,丘脑和大脑皮层活动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去抑制。
271.生物节律:机体内的各种活动常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称为生物节律。
272.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在脑干网状结构内存在具有上行唤醒作用的功能系统,它通过丘脑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发挥作用,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是多突触接替,易受药物阻滞。
273.条件反射:出生后通过训练而形成的反射,它可以建立,也能消退,数量可以不断增加。
274.姿势反射:中枢神经系统调节骨骼肌的肌紧张或产生相应的运动,以保持或改正身体在空间的姿势,这种反射活动总称为姿势反射。
275.快波睡眠:又称异相睡眠或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是指在睡眠过程中,脑电波呈现去同步化快波时相,并伴有眼球快速运动。
276.异相(反常相)睡眠:睡眠中出现脑电波呈现去同步化快波的时相,它与慢波睡眠不同,称为异相睡眠。
276.自发脑电活动:在无明显刺激情况下常自发的产生节律性的电位变化,称为自发脑活动。
277.脑电图:应用电极在头皮表面记录到的自发脑电活动称为脑电图。
278.脑电觉醒:人的觉醒状态是由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系统释放介质引起的电刺激维持的,脑电这种唤醒作用称为脑电觉醒。
279.运动单位:一个脊髓α-运动神经元或脑干运动神经元和受其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肌肉收缩的最基本的单位称为运动单位。(2005年真题)
280.应急反应:机体在遇到特殊紧急情况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将立即被调动起来,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大大增加,发生一系列反应,这种在紧急情况下,通过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发生的适应性反应叫做应急反应。
281.皮层诱发电位:在感觉传入的冲动的刺激下,大脑皮层某一区域产生较为局限的电位变化,称皮层诱发电位。(2005年真题)
282.α-僵直:由于高位中枢的下行性作用,直接或间接通过脊髓中间神经元提高a运动神经元的活动,从而导致肌紧张加强出现的僵直。
283.γ-rigidity:(γ-僵直)由于高位中枢的下行冲动,首先提高脊髓r运动神经元的活动,使肌索的敏感性提高而传入冲动加多,转而使脊髓a运动神经元的活动提高,从而导致肌紧张加强而出现的僵直。
营养性作用:主要是在运动神经上进行的。切断运动神经后,肌肉内的糖原合成减慢、蛋白质分解加速,肌肉逐渐萎缩;如将神经缝合再生,则肌肉变化可恢复。营养性作用是由于末梢经常释放某些营养性物质,作用于所支配的组织而完成的。 营养性物质是由神经元胞体合成的,合成后借助于轴浆流动运输到神经末梢加以释放的。
第十一章 特殊感觉器官的解剖与生理
284.感觉器官:感觉器官是人体与外界环境发生联系,感知周围事物的变化的一类器官。(2012年真题)
285.发生器电位:又称 感受器电位 以电紧张形式扩布到神经末梢而产生动作电位。(2001、1999年真题)
286.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每一种感受器只对一定特定形式的能量刺激最敏感,感受阀值最低,这种刺激称为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287.本体感受器:指位于肌肉、肌腱和关节内的感受器,感受身体在空间运动和位置的变更,向中枢提供信息。有的将前庭器官的感受器的感受装置也列为本体感受器。
288.视力:眼对物体细小结构的分辨能力。(2005、15年真题)
289.盲点:在视神经起始处呈白色圆形隆起,称视神经盘,此处无感光细胞,称为盲点。
290.近点:当眼高度调节时即用最大的调节力所能看清的最近一点,称为近点。(2004年真题)
291.视野: 视野是指人的头部和眼球固定不动的情况下,眼睛观看正前方物体时所能看得见的空间范围。(2003、2002、15年真题年真题)
292.青光眼:房水循环障碍,房水量积留过多,眼内压升高,严重时可造成视力减退甚至失明,称为青光眼。
293.白内障:晶状体具有弹性和聚光作用,如发生混浊,则称为白内障,影响视力。(14年真题)
294.眼的折光系统:由角膜经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直至视网膜的前表面,都是一些透明无血管分布的组织,它们构成了眼的折光系统。
295.瞳孔对光反射:进入眼内的光线可被瞳孔调节,强光的刺激可使瞳孔缩小,弱光的环境(或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可使瞳孔散大。
296.视锥细胞:人类和大多数哺乳动物感光细胞的一种,对光的敏感性比较低,在强光环境中起重要作用,不仅能够辨别光的强弱,还能够辨别光的波长,具有色觉功能。
297.暗适应:当从亮处进入暗室时,最初任何东西都看不清楚,经过一段时间后逐渐恢复了暗处的视力,称为暗适应。(2010年真题)
298.明适应:从暗处到强光下,最初感到一片耀眼的光亮,不能视物,只有稍等片刻,才能恢复视觉,这称为明适应。
第十二章 内分泌系统的解剖与生理
299.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和分散存在于某些组织、器官中的内分泌细胞组成的一个重要调节系统。
300.激素: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内分泌组织或者散在内分泌细胞分泌,在细胞与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是体液调节的物质基础。
301.旁分泌:激素释放后进入细胞外液,通过扩散至邻近细胞发挥作用。如胃窦部和胰岛内的D细胞释放的生长抑素对邻近的胃泌素细胞或胰岛B细胞产生抑制性调节作用。(2009、2001年真题)
302.远距分泌:激素释放后进入血液,经血液循环运输到远距离的靶细胞发挥作用。(2013年真题)
303.神经分泌:具有神经细胞结构和机能的细胞分泌激素的现象,称神经分泌。(2005年真题)
304:自分泌:作用于分泌该激素细胞自身的激素,发挥兴奋、抑制或调控分泌的功能,是内分泌细胞自我调控的一种方式。如胰腺β细胞释放的胰岛素能抑制同一细胞进一步释放胰岛素。(2002年真题)
305.允许作用:有些激素本身不能直接对某些器官、组织或细胞产生生理学效应,但它的存在可使另一种激素的作用明显加强,这种作用为激素的允许作用。
306.环境激素:又称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是指具有干扰体内正常分泌物质的合成、释放、运转、代谢、结合等过程,激活或抑制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从而破坏其维持机体稳定性和调控作用的物质。
307.侏儒症:临床上由于垂体先天损害而缺少生长激素的儿童,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称为侏儒症。
308.碘泵: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底膜上存在着钠-碘同向转运体,依赖钠泵活动所建立的势能贮备,继发性主动转运碘。
309.Wolff——Chaikoff效应:过量的碘所产生的的抗甲状腺聚碘作用称为Wolff——Chaikoff效应。
310.呆小症:克汀病发生于甲状腺肿流行的地区,胚胎期缺乏碘引起的呆小症,称地方性呆小症。(2003年真题)
311.Graves病:又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并不限于甲状腺,而是一种多系统的综合征,由于多数患者同时有高代谢症和甲状腺肿大,故称为Graves病。
312.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由于一个地区存在特定的环境致甲状腺肿因素(主要是碘缺乏),因此,使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群中有一定比例的人发生了甲状腺肿。
313.应激反应: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1999年真题)
314.应急反应:指机体突然受到强烈的有害刺激时,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的活动适应性的反应。(2008年真题)
315.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天然免疫或固有免疫。它和特异性免疫一样都是人类在漫长进化过程中获得的一种遗传特性,但是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一生下来就具有,而特异性免疫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才能获得。(2013年真题)
第十三章 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316.第二性征:又称副性征。人和动物性成熟所表现的、与性别有关的外表特征。男女两性在到达青春期时,由于受性腺分泌的性激素影响,出现了一系列与性别有关的特征。(2003年真题)
317.排卵:成熟卵泡发育到一定阶段,明显地突出于卵巢表面,随着卵泡液的激增,内压的升高,使突出部分的卵巢组织愈来愈薄,最后破裂,次级卵母细胞及其外周的透明带和放射冠随卵泡液一起排出卵巢,这一构成称排卵。(2004年真题)
318.孕激素:指由卵巢或肾上腺分泌的多肽激素物质,主要有孕酮,主要作用于子宫内膜和子宫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