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史论知识点

中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
绪论                                                                                                            
一、中国当代新闻理论体系的框架
●中国当代新闻理论内容的三个来源
1.中国历史上新闻理论研究成果的继承
2.西方新闻理论和学术思潮的影响。如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指导
3.中国当代新闻的实践和研究
●中国当代新闻理论体系的五个板块
1.新闻本体研究。涉及新闻内涵、本质、功能、地位、作用。1 2
2.新闻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新闻在人类社会的地位;受到外部哪些因素的制约影响;与受众的关系。34
3.新闻事业的生存发展问题。涉及所处环境;自身结构;媒介经营;媒介管理。5-10
4.新闻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11
5.新闻理论的历史发展。12
二、党的三代领导人对于中国新闻理论的重要贡献
●党的三代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关于新闻传媒的功能。喉舌、桥梁
2.党的机关报的地位。具有中心地位,指导性、权威性
3.办报的方针。
4.关于新闻的真实性。
5.关于舆论引导。
6.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三代领导人在新闻理论建设方面的特色
三、中国新闻理论体系建设:一个亟待重视的课题
第一章 新闻本体论                                                                                         
一、关于新闻定义的探讨 
●新闻
新闻学中,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层含义。广义指报刊、广播、电视中各种新闻体裁和报道形式的总称,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评述、图片、新闻资料等。狭义指消息这一体裁,包括简讯电讯等。
陆定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本书修正:新闻是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报道。
二、新闻的基本特性 
 ●新闻基本特性
一、真实性。
指新闻报道内容必须与客观事实相符合。真实性是新闻的首要特性,事实是新闻的本源和基础。新闻的真实性包含两个层次:
1.具体真实。即新闻报道对具体的客观事实进行真实的反映。
2.总体真实。即新闻报道不仅在单篇报道的具体事实保持真实,还必须在量的积累过程中体现出社会的宏观真实,展现社会全貌。
二、新鲜性。由新闻本身的功能和社会的需要所决定的。包括3个层次:
1.事实要新。2.传播要快(要注意时宜性)。3.报道手法新。
三、公开性。
新闻传播必须面向尽可能多的受众,在尽可能大的空间范围内流通,实现新闻价值和目的。因为新闻是应社会需要而产生,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起到联系沟通作用。(注意公开的尺度)
三、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
包括两层含义。
1.主观上,新闻价值是以人为本的,是以满足社会需要为归宿的。
2.新闻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新闻事实是构成新闻价值的基础,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自身含有的特性。这两方面统一于新闻价值,不可分割。
新闻价值的要素:1.重要性。2.显著性。3.时新性。4接近性。5.趣味性。
●新闻价值观
指人们关于新闻价值的观念意识,是长期形成的一系列基本的价值信念、价值标准、价值理想等在新闻价值追求上的表现。
新闻价值观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新闻实践,同时又反过来指导、评价着新闻实践。新闻价值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社会群体或个人的新闻价值观是各异的,会受到历史、地理、文化、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新闻政策
指国家政党或地方行政机关对新闻事业所规定的活动准则。广义上包括新闻事业管理政策、新闻报道政策,新闻队伍建设方针等。狭义上指新闻报道政策,包括新闻采写、编辑方针,宣传纪律等。
目前我国至今尚未颁布新闻法。但有关政策规定、原则:
1.在新闻传播中体现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2.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
3.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4.做到客观真实、公正全面,防止片面、绝对。
5.遵守有关民族、宗教等方面的规定。
因此,新闻报道,不仅要看新闻是否具有新闻价值,还要看是否符合新闻政策。
四、新闻的功能
●新闻功能
一、提供信息服务。
是新闻的基本功能,其他功能都是建立在这一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表现为两个方面:
1.情况沟通。即通过不断大量的传播新闻,使人们了解自己的生存环境,通过信息交流密切彼此关系。
2.意见交流。指通过新闻传播,发表或交换各自的看法。
二、形成舆论。
舆论,是一种公共意见,涉及多数人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而表达这些意见的人们往往具有共同里利益。新闻具有反映舆论,进而引导舆论的功能。
三、政治宣传功能。
即主体通过对某种政治主张、观点、纲领、政策等的传扬,影响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同时,利用新闻进行政治宣传也必须顾及新闻的特点。
四、知识教育功能。
五、文化娱乐功能。1.传承文化。2.选择文化。3.享用文化。
●引导舆论
指新闻媒介从一定立场出发,控制、引导、影响舆论向既定的方向发展。
具体方法:
1.有选择、重点的传播某些新闻,对受众的认知判断和价值评判进行诱导。(诱导)
2.通过权威人士、机构,就某一重大问题发表意见与看法,在较大范围内形成共识。(形成)
3.把存在于特定环境或局部的比较集中的意见,加以传播扩散,引起社会重视。(扩散)
 第二章 新闻事业与社会发展                                                                                  
一、新闻事业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新闻事业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的具体内容
一、社会对新闻事业的制约。
制约形式:1.社会经济基础的制约。2.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制约。3.受众的制约。4.各种制约因素的合力
二、新闻事业对社会的反作用。
通过影响受众而实现。1.正面作用。2.负面作用。
二、为新闻事业提供良性发展的社会环境 
一、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社会应改为为新闻事业提供良性发展环境:
1.为媒介提供良性环境。
2.为从业人员提从良性环境。
3.按新闻自身规律进行新闻事业管理。
三、为新闻传媒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三、新闻事业要积极推动社会进步 
一、致力于弘扬正气,增强社会凝聚力。
新闻媒介是社会公器,可借助新闻舆论 形成积极的社会公众舆论,对社会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二、致力于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三、致力于提高受众的社会评判能力。
四、加入WTO以后: 中国社会 与 新闻传播业
●加入WTO 对新闻传播业的深刻影响    2001.12中国加入WTO
一、国民经济中物质生产部门将受到巨大影响,必然对新闻传播业产生间接影响。
二、对电信业、网络业的影响。
国外信息技术企业进入国内市场,争夺 资金;受众和用户;广告;从业人才。
三、西方文化产品、思想文化的引入,对新闻传播业产生强有力的冲击。
综上,加入WTO,我国新闻传播业受到的影响,归结起来是生存环境所受到的影响。
●对我国新闻传播业受到影响的认识
已超出了经济本身的范围,将引起社会各个层面的变化。
信息一体化,经济全球化。传播技术、观念发生变革,改变了中国的传播格局。
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观念改革;体制改革;新闻改革(党报、新闻集团等);向外发展。
第三章 新闻传播中的传受关系                                                                              
一、受众对新闻传播的参与: “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理论
一、是中国新闻工作的群众路线的体现。
1944年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首先提出全党办报的问题。1948毛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明确提出了“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观点。
“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理论贯穿中国新闻史的发展,在实践中不断形成、完善。
该理论强调报刊必须依靠全党和广大群众的力量,不能只由报社的记者编辑等少数人来办,强调是新闻传播中受众的参与。
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继承。
马恩在办报实践中,重视联合工人和党内广大优秀分子办报。极大加强了媒体与受众的联系。列宁把报纸的成功直接与群众广泛参加联系起来。逐步奠定了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群众路线的原则。
三、“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理论是对传播学理论的贡献。
新闻传播作为大众传播活动,强调传受之间的双向交流。随着对受众地位的重视,受众对传播活动的参与的必要性、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理论较早解释了传播理论所研究的重要规律,对传播学的理论建设有创造性贡献。
●受众参与新闻传播的意义
1.充分体现社会民主化程度。
2.增强传播针对性,使传播收到好的效果。
3.受众需求是新闻传媒赖以生存的基础。
●受众参与新闻传播的形式
1.作为预设对象,决定媒介的定位和方向。
2.媒介建立通讯网、来信来访制度。
3.受众参与媒介设置的话题讨论,直接进入传播。
4.受众对信息的选择、理解、接受。(体现选择性注意、理解、记忆)
二、对受众本位的思考:“办报为大众,办报靠大众” 
●媒介对受众权利的尊重   /受众的权利
1.公民权利在新闻传播中的体现。人民群众是国家主人,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主人。人民言论出版自由受到宪法保障。受众在新闻传播中的知情权、发言权、舆论监督权,是公民权利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2.知情权。即公民有权通过新闻传媒或其他渠道获得所需要的各种信息。
3.发言权。即受众通过各种途径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开展自由讨论,这是宪法赋予的公民基本权利。
4.舆论监督权利。公众通过新闻传媒所形成的舆论对权力部门及人员进行监督,对社会不良现象进行批评。
●以受众为本,进行新闻报道
1.根据受众兴趣选择报道内容。
2.从贴近受众的角度报道新闻。
3.以大众化的形式报道新闻。
三、传媒市场化后,新闻传播的传受关系
●媒介市场化的特点
1.市场竞争机制,使媒介确立了办报靠大众的意识,迫使媒介关注受众对信息的接收、接受情况。
2.办报为大众的意识得到强化。媒介成为社会各利益集团意见交流的平台。
3.新闻功能由单纯的强化宣传到重视多种信息的传递,传媒的信息、娱乐、休闲功能得到重视。
4.把受众看做市场
●如何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传受关系
1.重视接收率,更重视接受效果2.服务受众,又要发挥传媒的指导作用3.通俗化,又要防止媚俗化倾向。
第四章 新闻传播规律                                                                                     
一、传播学与新闻传播规律 
●新闻传播
指新闻传播者通过新闻传播媒介,从发出新闻到受众接受新闻的延续过程。
要素:新闻传播者(传播学中的传者);新闻信息内容(传播学中的信息);新闻传播媒介;新闻传播受众;新闻传播效果。
●新闻传播者 特点 
一、新闻信息的采集者、加工者、把关人;  
二、为受众提供媒介信息产品的 服务者;
三、始终受到多重制约:
1新闻形成过程中的制约;
2.受众接受过程中的制约;
3.媒介制约;
4.决策部门、领导部门的制约。
●新闻信息内容的选择依据 /价值要素
1.新闻价值。2.宣传价值。3.党性原则。4.符合相关新闻法律法规、政策。
●新闻传播受众 
指新闻传播内容的接受者,包括读者、听众、观众等。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归宿,是接受新闻信息的主体。
在反馈过程中,受众又会变成传播者,从而构成互动的传播。
特点:1.量大、易聚易散;2.混杂,隐蔽,又时而凸显;3变动与分化。
心理特征:
1.选择性心理(选择性注意、理解、记忆)。
媒介方法:增强刺激强度,表达角度,适当重复,浸润感染
2.从众心理。(传播效果好VS独立思考差)
●新闻传播效果
指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后,思想、感情、态度、行为等方面受到的影响和发生的变化。
从传播渠道分:1传而通;2传而不畅;3传而不通。
从接受分:1全部接受;2选择接受;3拒绝接受。
从效果状态:1显性与隐形效果;2短期和长久效果;3即时和延缓效果;4正面和负面效果。
第五章 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一、 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重要性
党性是阶级性的最高表现,是阶级意志、利益、集中的体现。中共产党性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最高利益。
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是中共产党性在新闻事业的体现,是决定党的新闻事业的关键。
一、    中共新闻事业离不开党性原则的指导。党性原则理论是在无产阶级新闻实践中发展完善的,在理论上解决了党的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的性质、方向、任务、方法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坚持党性原则,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一贯方针和优良传统,必须毫不动摇。
二、    坚持党性原则,才能坚持正确方向。党领导的新闻事业是党领导的整个事业的组成部分。只有坚持党性原则,才能在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发挥党的喉舌作用。
三、    坚持党性原则,才能发挥新闻事业的积极作用。新闻事业的威望和影响力来自党。因此必须依靠党的领导,坚持党性原则,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四、    坚持党性原则,是现实的迫切需要。只有坚持党性,才能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和党中央保持一致,促进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形成
●形成
一、    马恩关于党报工作原则的思想:党报必须遵循党的纲领和策略;服从党的领导;开展党内批评是党报的任务。
二、    列宁对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继承了马恩思想,做了具体完整的论述。
三、    中共继承了列宁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思想。
●    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内涵
一、    (思想上)坚持马列毛邓;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    (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    (组织上)坚持服从党的领导,贯彻民主集中制,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宣传纪律、宣传方针。
●需要正确认识、处理的几组关系  /如何坚持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一、    坚持对党负责和 对人民负责的统一;
二、    坚持鲜明的党性和 报道的真实、客观、公证相统一;
三、    坚持党性原则和 发挥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创作性的统一;
四、    坚持党性原则和 正确实行新闻舆论监督的统一。
三、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的精髓
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精髓,是党性原则的核心,适用于各个历史时期。
一、    (思想上)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二、    (政治上)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
三、    (组织上)自觉服从党的领导,严格遵守宣传纪律。
四、党性原则的时代性   P180
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是发展变化的。其具体内涵随时代不同有所改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一、    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
二、    新闻事业党性原则在历史上,就是与时俱进的。
三、    新的历史时期,为党性原则与时俱进提供了历史机遇。
四、    新的历史时期,应该正确的坚持党性原则。
第六章 新闻舆论引导                                                                                   
一、舆论和舆论引导
●舆论
一、涵义
公众对现实社会和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现出的信念、态度、意见、情绪的总和。这些表现具有相对一致性、强烈程度、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和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
二、复杂性
1.舆论主体,是对具体社会现象问题有相近看法的人群,独立自主;没有精确边界的未组织的群体,是随着社会现实情境的变化而不断聚散分合的。
2.舆论客体,包括重大社会变动,热点流行,是显性的;也可以仅针对部分人群重要的现象问题,但为多数人关心,是隐性的。
3.舆论自体,即舆论自身的存在方式,是公开表达的;包括信念、态度、意见、情绪等不同层面因素的集成。
4.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三者之间的复杂性,主要通过舆论的数量(一致性程度),强烈的程度,持续时间等指标表示出来。
三、舆论的重要性
1.舆论宏观上对社会有着巨大的牵引力,微观上对社会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具有强大的制约力。
因此舆论的作用自然分为两方面:1对意识形态的影响;2对社会运行机制的检测。分别是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的客观现实基础。
2.舆论也具有有限性。1不具有强制性,不能代替法律。2具有即时性,随着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的解决而告终。过分夸大后果很严重(文革中滥用舆论的现象就是前车之鉴)
四、对舆论的某些误识
1.传媒言论VS舆论
2.领导意见VS舆论
3.流行时尚VS舆论
               
●舆论引导
一、内涵。指用正确的舆论去引导人,即引导社会舆论主体的公众。
二、社会功能。是通过对社会群体意识和个体心理的调节,达到社会意识形态整体的平衡。
通过对观念形态的层次的影响,达到对社会个体行为的制约。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控制行为。
三、着力点。大众传媒一般并不能直接改变公众舆论的方向,而是通过改变受众的社会态度,间接改变舆论本身。
●社会态度
心理学认为,社会态度是个体心理上的准备状态,支配着其记忆、判断、思考、选择。个体持有什么样的社会态度,就会对事物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公众的社会态度是舆论的心理基础。
     
社会态度形成有两个方面因素:1.态度主体(包括个体的需要价值观,以及个体的性格特征)
                            2.主体所处的环境(含群体因素;社会结构因素;文化因素)
二、新闻舆论引导的主体—新闻媒介
●新闻传媒和舆论引导的关系二者是互为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1.舆论借助新闻传媒起作用。
2.新闻传媒借助舆论而起作用。(传播已有舆论,制造舆论)
●主动引导的重要性
一、舆论尚未形成或形成之初,进行积极引导,使其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二、把政党、国家的意志,自觉贯彻到引导行为中。
三、新闻舆论引导的规律
新闻舆论引导的三个方面,必须做到辩证统一,使得新闻舆论引导的行为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1.注意在特定范围内形成与受众的契合点。
2.牢牢把握主动权。
3注重倾向性,又要尊重客观真实性。
二、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1.原因与结果的呼应。即注意引导的效果
2.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双相呼应。即注意引导目标的确定是否实际。
三、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1.直接与间接引导结合。
2.强势与适度引导相结合。
3.超前与适时引导相结合。
4.理性与感性引导相结合。
第七章 新闻舆论监督     
一、新闻舆论监督的形成发展
一、舆论监督的内涵、外延
指社会公众及其组织者,运用舆论对社会运行中一切有害现象进行批评、督察、预警的行为。
新闻舆论监督,即以新闻传媒为主体所实施的舆论监督。
外延  /特点
1.不仅仅是社会公众(即舆论的主体),也包括传播媒介、权力机关或其他社会组织。(主体上)
2.不仅是掌握权力的权力机关或政府官员,而是一切有悖于社会进步的事物。(客体上)
3.舆论监督不是单一的行为,而是包含了舆论批评、督察、预警的多层次的复杂系统。(本体上)
二、舆论监督的模式:
1.自下而上。社会公众通过舆论直接监督。特点是自发性、冲击性强,目的性、组织性弱。
2.自上而下。国家高层借助民间舆论,对各级组织成员或社会公众进行监督。特点是组织性、目的性强,影响面大,时间久。但是非自发的,常和舆论引导、新闻宣传结合,处置不当会适得其反。
3.上下结合。公众舆论通过一定中间媒介,与国家权力意志结合,形成与法律、行政平行的力量而实行监督。特点兼具以上。中间媒介,指承担新闻舆论监督主体的媒介(主要是大众传媒);它具有相异于司法、行政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独立监控社会的作用。
三、中共新闻舆论监督观的形成
1.早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
是中共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也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进行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方法。
指在党内开展思想斗争,克服纠正各种错误倾向,从而保持党的先进性。后进一步扩展为党外群众对党组织或个人的批评,即群众监督。
2.新闻舆论监督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批评和自我批评”所指代的内容,逐渐被舆论监督,尤其是新闻舆论监督代替。而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始收缩,专指党的思想建设特别是党内监督的手段。
二、新闻舆论监督的难点
一、新闻事业自身的困难
1.观念方面。与新闻自由、自律相平衡。
2.人员方面。要求素养高,又要防止从业人员腐败。
3.技术方面。技术侦查能力低,没有法律、行政强制性,为调查、监督提出困难。
二、来自外部阻力
1.宣传观念的误区。应兼顾正面、负面宣传
2.新闻体制的盲点。体制不全,监督仅能垂直,不能横向。
3.权利异化。少数权利部门、人员的阻挠。
4.地方保护主义。
5.社会意识的惰性。认为缺少分量,从而不够重视。
三、舆论监督  拉动新闻事业的改革、发展
一、新闻事业的转型
1.必然性。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新闻事业必须转变旧有的运作模式,新闻改革势在必行。
2.舆论监督是新闻事业改革的突破口之一。改进新闻信息,加强新闻舆论  成为改革突破口。
二、舆论监督与党报改革。
党报在我国新闻事业中占核心地位。承受巨大竞争压力。
1来自其他类型报纸。快速、准确的新闻报道方面无特别优势,但党报在舆论引导监督有着优势。
2.来自电子传播媒介。报纸记录性好,选择性强,长于深度报道。党报也应发掘优势,加大舆论监督优势。
3.来自全国新闻改革领头羊的地位。必须纵深发展,巩固地位。
四、建立合理的新闻舆论监督的保障机制
新闻舆论监督的保障机制,指实施新闻舆论监督过程中,为保证能顺利实施并确保有效,而对监督主体和客体的权力、责任、义务以及两者间相互关系所作的整体性规定。
一、外部保障因素
1.立法保障。我国已经建立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如民法、刑法、行政法等,但仍没有新闻领域的专门法。
2.司法保障。
3.新闻体制保障。新闻事业结构的合理布局,新闻资源的充分开发,也是确保监督的重要条件。
二、内部保障因素
1.新闻观念的更新。(党性意识;受众意识)
2.操作规范的建立。(制定监督规划;严格操作程序;实施评估奖惩制度)
3.集体领导的加强。
第八章 新闻事业管理                                                                                       
一、 管理 与 新闻事业管理
●管理
行为科学定义为:管理是让别人同自己一起,并通过别人来达到企业组织的目标。包含两个内容:1.管理是一种集体的活动。2.管理一定要有目标。
管理活动几乎伴随人类共生:
1.最初出现的管理理论是古典管理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包括效率管理时期(亚当.斯密),科学管理时期(泰勒),组织管理时期(法约尔)。
2.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风行于20世纪40、50年代(如梅约、麦格雷尔)。强调人的因素的重要性,并注重人的积极性的发挥。
3.管理科学学派是在古典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管理学派的基础上形成的,二战及战后发展起来。多出多种流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共同特征:以运筹学为基础,以系统分析为手段,以决策为主要着眼点。
●新闻事业管理
也称传播媒介管理。指新闻事业管理机构和人员,为了提高传播媒介的信息传输效能,对传播媒介及其组织行为,所进行的计划、决策、组织、控制、调节的过程。
作用:
1.引导、监督新闻传媒和新闻从业人员,在法律法规许可范围内从事新闻工作、媒介经营和其他工作。
2.引导、监督新闻传媒、新闻从业人员,按党、政府政策和宣传纪律办事。
3.引导、监督新闻传媒、新闻从业人员,按社会公德和新闻职业道德进行自律。
4.帮助协调新闻传媒之间的关系,形成有序、公平的竞争环境。
5帮助协调新闻传媒和社会各方面之间的关系,形成有利于传媒发挥作用的外部环境。
内容:
新闻事业管理基本职能: 
1.计划职能。指管理目标的确立,为控制职能提供目标和控制标准。
2.组织职能。指机构内部的设置、结构、人员安排、使用与配置,为计划职能提供组织环节、机构的保证。
3.控制职能。指管理者按照预定目标对活动或行为施加的影响,以促使预定效果实现所发挥的作用。
●如何实施新闻事业管理 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1.新闻事业管理和   尊重新闻规律。
2.新闻事业管理和 发挥管理对象的积极性。
3按事业进行管理和 按企业进行管理。
4按上级意图管理和 依法管理。
二、新闻事业管理体制
一、新闻事业管理体制 涵义
管理体制,是管理制度 和 管理方法的总称,是所有管理活动的基础。
新闻事业管理,指关于新闻活动方面的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
二、宏观和微观管理体制。
1.新闻事业宏观管理体制
包括国家以立法形式颁布的新闻法律法规,和国家以制定大政方针的形式确立的政策条文。
大多数国家采用法律管理的形式:
1颁布正式《新闻法》;
2以已审判的新闻案例为准则;
3以写入国家大法的有关条款为依据。
核心是保护新闻自由,又要维护国家民族利益。   
2.新闻事业微观管理
指新闻事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因媒介而异。(报业、广播、电视)
三、中、西方的新闻传媒管理体制(宏观)
西方:1.私营所有制。多采用股份制,以董事会为最高领导部门。
2.公营所有制。经费一般来自各界的捐款。如BBC;NHK;德国ARD
3.国营所有制。由政府控制  VOA
中国新闻事业管理制度:
由党和政府领导制,也可称为国营制(双重领导模式,三位一体体制)
1.最高决策机关是党中央和各级党委,具体执行管理部门是中共中央宣传部或各地党委宣传部)。
2.从政府部门看,报刊媒介的另一宏观管理部门是新闻出版总署(及各地下属的新闻出版局),主要任务是依法对新闻、出版单位进行管理。
广电的宏观管理部门是广电总局(及各地下属的广电管理局)。
四、新闻事业管理方法
1.行政管理。运用行政手段,按照行政隶属关系进行管理。(基本的管理方式)
2.经济管理。运用经济手段进行管理。
3.法律管理。
三、新闻事业管理机构
一、外部管理机构和内部管理机构
指为了保障传媒功能顺利实现,而建立的各种管理机构的总称。包括外部管理机构和内部管理机构。
1.外部管理机构。不属于新闻事业本身,只能是进行新闻事业管理与决策,如党、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中的某些组织。(宏观管理)
2.内部管理机构,新闻单位组织本身。因为它本身即位一个完整的管理机构,需要一整套的管理体系、制度、方法,具有管理人员体系。(中观)
3.内部管理机构,新闻事业内部专门从事管理活动的职能部门。这些职能部门专门从事行政、人事、业务上的管理。(微观)
二、我国新闻传媒管理机构的模式P263
三、我国新闻传媒管理机构的模式发展
1.近代垂直的管理机构。(适合小型,如苏报)
2.平行的双轨制。特点是不设社长,编辑、经理平行。(如大公报)
3.综合管理机构模式。(如申报,1943后的国民党《中央日报》)
4.总编辑负责制。建国后报社采用的模式,一直沿用。即总编辑和党委书记共同领导编委会。
5.社长负责制。改革开放后,南方报社兴起的。由社长和党委书记共同领导。
6.台长负责制。
特点:集党政领导职能为一体(如总编辑负责制,或称编委会制)。组织性、计划性强。
但今天不足在于:
1报社,权责不分开;经营管理者权力受限。
2.广电,制播需要分离。
第九章 新闻传媒的经营                                                                                 
一、西方的传媒产业化理论
一、“传媒的两种经济”理论
西方报业的“两种产品”理论认为,报业的第一种产品是印刷报纸所包含的信息,即把每日的新闻和广告集中起来卖给读者;第二种产品是读者,即用报纸上的信息吸引和获得读者,再把读者卖给广告商。
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大众文化研究学者费西克提出了传媒的两种经济理论。认为传媒具有金融经济和文化经济两个方面。
一、在金融经济中,电视生产者生产出电视节目(商品),提供给受众(消费者);而同时受众又成为电视台的商品,被出售给广告商(形式上表现为电视台出售广告的播出时间,广告商购买时间)。
二、在文化经济中,电视节目以形象、思想和符号,吸引受众;受众又根据自己的经验、欲望解读补充节目,形成更丰富的意义和快感。在这种意义上,受众成为文化的生产者。
从经济学角度看,新闻作品既是商品又是读者的生产者;读者既是商品,又是文化意义的生产者。这就是新闻产业的理论前提。新闻产业,强调了新闻活动所具有的经济属性。因此新闻活动具有了双重性质(事业性质和产业性质)。
二、我国传媒市场化后的新现象
一、报社资金紧张。
二、报业市场繁荣。种类数量超过以往,广告大幅增长。
三、传媒竞争全面铺开。
四、报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晚报后来居上;小报登场;种类增多;更注重反馈。
三--六    新闻传媒的经营
一、报纸经营空间的调整
1.周末版、扩版。
2.晚报兴起。既是晚报,又是党报。
3.都市报兴起(党报兼办的子报)。不需身兼二任,强调贴近性,软新闻。
二、报纸发行的渠道与策略。
1.发行渠道。西方报纸销售制度:1送报上门;2街头零售;3发行公司发行。
我国长期实行“邮发合一”;后出现报社自发现象(社会化、公司化、网络化)。
2.发行策略。
1提高质量。2加大本地竞争力。3加快投递时效。4扩大零售业务。5降价。6公开真正发行量。
三、广告经营。
•现状。
正:1减轻读者负担。2为报业提供经济保障。3支撑报纸经济独立,保证言论客观。4广告也是信息。
负:1头版整版广告。2竞买版面。3广告虚假。4为企业做形象广告。5分类广告不受重视。
•面临的新问题:1突破了版面限制的问题。2.尝试媒介以广告与企业联营。3广告代理制的实行。
四、多种经营允许报纸扩展业务领域,如出版、教育、信息等。广电也可扩展到电信、互联网等。
五、资本运营指买卖资产与企业的经营行为。目前报业出现:兼并收购;资产重组;形成报团等。
第十章 新闻活动的法律保障与限制                                                                    
一、全球视野中的新闻立法
●新闻法
类型:一、统一的新闻法。俄1991的联邦新闻法律。
二、专门法。美《美国通讯法》;法《出版自由法》
三、宪法、刑法、民法等法律包含的有关新闻传媒的规定。日宪法第21条
四、广义上的新闻法,指一切涉及信息媒体的法律。
新闻法律体系保护的核心,即表达自由。
● “第四权力”理论
1974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斯图尔特,从法学角度提出“第四权力”理论。认为宪法保障新闻自由,目的就是保障一个有组织的新闻传媒,使其成为国家三权(立法、司法、执法)之外的第四权力,以监督政府滥用权力,从而发挥制度性功能。
主要观点:
1新闻自由是一项制度性权力
2新闻自由的权利主体是新闻传媒;言论自由的权利主体是作为公民的个人。
3保障新闻自由的目的,不是为媒介自身利益,而是为保障新闻传媒独立自主的履行社会职责
4新闻自由核心是新闻舆论监督的自由
该理论旨在强化对国家权力、尤其是政府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对维护完善民主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但忽视在资本主义体制下,私有的新闻传媒是以盈利为主的,与经济财团、政治集团有着天然的联系,无法成为严格意义上的第四权力。
●西方新闻传媒的特权
1.自由设立权。报纸只需进行企业法人登记即可。广电与电子媒介相应有所限制。
2.信息收集或新闻采访的权利。立法、行政机关会议应尽可能公开;审判机关的审理活动一般公开;实行信息公开制度(指国家、地方公共团体的有关文件和信息向人民公开,意味着行政机构负有公开信息、接受民众、新闻传媒监督的义务)
3.消息来源的隐匿自由。仍有争议(美国联邦未认可,但过半州已立法,德国明确立法)
二、对新闻活动的法律限制
一、新闻活动不得侵害公民或组织的名誉权
1报道失实;
2主观恶意,即诽谤性质;
3已公开传播;
4针对原告;
5存在因果关系;
6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故意、过失)。
二、新闻活动不得侵害公民或组织的隐私权
1涉及关于公民私生活;2指向原告;3已公开传播;4主观上过错;5原告精神宁静受损;6存在因果关系。
免责:1符合公共利益;2符合新闻价值(对明星、公职人员等);3公开场合;4已公开记录的曝光;5当事人同意。
三、新闻舆论监督不得妨碍 司法公正  P320
1.公开审判制度。2公开审理案件的采访问题 3公开审理案件的报道问题 4未成年人犯罪的新闻报道
四、不得泄露国家机密、危害国家安全
三、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保障
一、中国新闻立法 历史、现状
历史上都是为了压制新闻自由。
清:1906《大清印刷物专律》;1908《大清报律》
北洋:1914《报纸条例》;1914《出版法》
国民党:1937《出版法》1943《新闻记者法》
二、无新闻法弊端:
1.新闻传媒社会地位、法律地位无法确定,活动、职能受限,权利义务得不到保护和规范。
2.无法抵制地方主义的阻挠。
3.记者权利得不到有力保护。
三、面临难题:
1如何处理好党的领导和  依法管理新闻事业的关系。限于政治领导;法律范围内领导;接受舆论监督
2如何解决《新闻法》和其他相关法律的建设。加快立法,推进新闻体制改革。
第十一章 新闻职业道德        
●新闻职业道德
背景:新闻职业道德伴随新闻职业化而产生。当今,新闻伦理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研究成果丰硕。
随着新闻传媒地位日趋重要,竞争日趋激烈,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经济利益的诱惑又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挑战。更为苛刻的受众,更为成熟的市场,更为激烈的竞争,更为复杂的社会,是新闻传媒职业道德问题的大背景。
内涵:
指对新闻传媒的整体从业人员的道德操守。
97《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规定: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3遵守宪法、法律、纪律;4维护新闻真实性;5坚持清正廉洁的作风;6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
笔者认为,新闻职业道德的内容,分为三个层次。 
1在公共道德允许的范围内,从事新闻传播和媒介经营活动。
2接受与新闻行业特点相联系的道德规范的制约。
3在本职工作中体现高风亮节。
逐步递进。
●违背职业道德的表现
一、传媒经营方面,违背应有道德操守
1.虚报发行量、收视、听率;
2故意压低报价、广告价;
3故意损害竞争对手的形象、声誉。
二、传播内容方面,违背应有道德操守
1.新闻报道失实乃至严重事实;
2含价值观的明显偏颇;
3追求低趣味卖点;
4以权牟私;
5故意炒作;
6屈于权势,不实报道;
7不负责任泄露有关新闻来源等机密。
●违背职业道德的防范
1强化对新闻传媒的社会监督;
2依靠自律;
3从运作管理机制上提供保障,奖惩得当。
4体制上提供保障,制播分开等。
第十二章 中国新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新闻理论发展的横向借鉴
1.第一次高潮
形成于政论报纸的新闻实践时期。如洪仁玕,康梁。而郑观应、王韬系统提出新闻思想。之后,日本《新闻学》和美国《实用新闻学》译成中文出版。标志西方资产阶级新闻学开始发展到理论体系的平移。
2.第二次高潮
从五四运动到20世纪30年代。列宁的新闻思想传入中国。列宁的新闻思想是俄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李大钊、瞿秋白、张友渔等加以传播。
3.第三次高潮   十一届三中全会到80年代。文革后开始恢复。
●横向借鉴中的三次丑恶记录
1.满清政府从日进口的新闻控制思想与手段2.北洋从日进口新闻控制手段3.国民党德法西斯新闻主张
●中国新闻理论发展轨迹     
前期受资产阶级新闻思想影响;后期转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
1.早期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约60年。始于洪仁玕(资政新篇)、王韬(循环日报),经过康(四善)、梁,孙中山(舆论归一),黄远生(四能),终于徐宝璜(新闻学)。
2.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始于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经过李大钊,邹韬奋(六刊一报),范长江,毛泽东,刘少奇等。
●中国新闻理论特点
1对政治与新闻的关系的研究,占很大比重;对新闻与社会生活等其他方面较少。
2.新闻事业具有自身发展规律,新闻理论、实践必须遵循。我国新闻理论研究往往对新闻传播规律有所忽视,认识不足。
3.长期并存着两种对立的新闻思想,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新闻理论。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传播理论
1肯定传播事业和传播活动的社会地位,发挥其在认识改造世界的积极作用;
2基本工作方针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3坚持新闻传播事业的党性原则,使新闻传播事业的领导权始终掌握在党的领导集体手中;
4以正面宣传为主。(传播内容的选择和安排)
5讲究传播技巧。(贴近、喜闻乐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采集或网友投稿提供,不能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任何商业盈利目的。如果资料有误与官方发布不一致,请与官方最新发布为准,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如果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删除。
维权指引 | 权限说明 | 下载说明 | 内容投诉
考研云分享 » 中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史论知识点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 访客 发表评论

加入会员,每天进步一点点
·会员权限 ·加网盘群 ·加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