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土地财政的概念,形成机制和背景
土地财政是指政府依靠土地而获得的收入,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内容:1、政府的关于土地和房产的各种税收(土地增值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契税等);2、政府出让土地使用权而得到的土地出让金;3、政府利用土地而进行融资行为而得到的收入。
形成机制:
1、我国当前的分税制,中央和地方政府拥有不同的税种,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比重下降,但是地方政府的税收支出却是在上升,这就使得政府要依靠别的途径增加收入,土地财政有了发展的动力机制。2、我国的地方政府以GDP为主的政绩考核制度
结构:
土地财政收入主要由土地资产收益、土地税收收入、行政性收费收入及其他隐性收入四部分组成
13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范围 . P177 ①国家权力机关经费支出,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经费支出;②国家行政机关经费支出,即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行政管理机关的经费支出;③国家各级审判、检察机关的经费支出;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机关和各级地方委员会机关的经费支出⑤党派、团体经费支出,即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中央机关和各级地方组织机构机关的经费支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央机关和各级地方组织机构机关的经费支出。
14我国行政管理支出过快在增长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P179 15 根据本学期财政学所学知识给出实现科学合理的行政管理支出的政策建议 。 P179 16政府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政府投资如何促进经济增长 对于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社会事务等项目来说,由于这些行业或部门一般具有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收期长、风险大等特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单纯依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往往难以达到有效率的供给水平,出现所谓的“市场失灵”。这在客观上要求政府介入,通过公共投资的方式配置资源,实现资源在各产业部门间的均衡配置,提高使用效率。所以从性质上讲,公共投资是弥补市场失灵的产物和有效手段。
政府公共投资虽然主要投向农业等基础产业和交通运输、机场、港口、桥梁、通讯、给水工程等基础设施,但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是经济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该领域的投资与资本形成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直接影响着经济各领域资源配置的效率水平,从而制约着经济增长。
公共物质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种长期的均衡关系,并且,两者的驱动机制更多地表现为公共投资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政府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科技研发等的支出,增加了经济中的人力资本存量,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及外部效应等提高了对
经济增长的贡献力。
17题公共投资的主要范围和领域
第一类,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纯公共产品,如国防、司法、行政、邮
政、防灾救灾、卫生防疫、大江大河治理、重大科研计划、消防、公共博物馆和
图书馆等,政府部门的直接投资是这类产品的唯一供给方式。政府直接投资上述
领域,并不意味着此类公共产品的全部投资与运营责任都需要政府部门承担。上
述产品与服务领域仍然可以作更为细致的分类,将竞争性业务与普遍服务性业务
分业经营。政府投资与补贴只负责保障提供普遍服务。政府也可以借助市场组织
和社会组织的优势与能力,来生产这些公共产品。
第二类,带有显著外部收益、能够创造社会公平的准公共产品和服务,如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基础教育、公共医疗卫生、公有住房、社会福利、环境保护等。这些领域可以是政府投资的范围,也可通过政府补贴和特许权经营引入非营利组织和企业投资经营。政府介入程度的高低取决于政府的财力及经营的效率,在政府财力有限和经营效率低下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借助社会及市场的力量。但是,社会化及市场化的范围和程度要有明确的限制,同时,要对社会化和市场化提供的公共产品及服务(准公共产品及服务)进行科学的规划、组织,并实行严格的监管和控制。当政府财力充裕的时候,政府部门应当在具有显著外部效应(如城市道路、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的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三类,以电力、铁路、电信、地铁、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广播电影电视等为代表的自然垄断产品。这些产品和服务或具有排他性,或具有竞争性,存在着超额需求,消费者愿意直接付费,这就为社会资本通过市场供给提供了现实可能性。这些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供给形式可以有两种。其一,社会资本的完全供给,即公共产品的投资、生产以及运营由私人单独完成,私人通过收费的方式向消费者收取费用;其二,社会资本与政府的联合供给,政府对私人提供一定的补贴和优惠政策,或政府根据合同进行采购。此类产品和服务必须实施政府管制,包括价格管制和市场准入管制,以避免由于企业拥有市场垄断地位,或因厂商盲目竞争而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阶段,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市场发育程度不同,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现阶段我国政府投资的范围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的要求存在某种程度的不一致,政府投资范围依然过宽,涵盖了许多政府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领域。《决定》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市场发育状况,对政府投资的范围和领域进行了原则规定,是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历史性进步。但必须强调,政府投资的范围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发育状况,适时地进行调整。
18公共投资的资金如何监管,如何提高支出效率和效益
一是继续加强公共工程项目监管。对铁路、公路、机场、城建项目和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等重点领域,要实施全过程监管,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要进一步健全政府投资的社会监督机制,及时向社会公开有关信息,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使每项公共工程都成为阳光工程、廉洁工程和安全工程。
二是加强民生和社会事业领域公共资金监管。今年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大幅度提高,保障性
安居工程建设规模扩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五项重点工作全面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发布实施。这些方面财政投入数额都很大,必须加强监管,确保把好事办好,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要加强对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和分配的监督检查,督促落实资金和土地供应,保证建设项目顺利实施。要强化对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扶贫和救灾资金以及政府其他专项资金的财政和审计监督,规范资金管理和运行,确保资金安全,决不能出现任何差错。要继续加强对“三农”资金监管,确保中央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坚决纠正向农民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行为。要规范教育资金使用,规范学校收费行为,严格落实阳光招生制度。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要全面实行药品网上集中招标采购,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收费,坚决查处各种乱加价、乱收费和开单提成等行为。 三是推进公共资源配置领域的制度建设。国有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是公共资源配置最重要的两个领域,也是腐败易发高发领域。要完善土地使用权市场公开交易制度,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都必须依法采取公开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出让。对于各类公益性用地,要完善相关制度和监管办法,严禁随意变更土地用途。加快推进探矿权、采矿权等矿业权出让市场化进程。
四是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去年7月,中央决定用两年左右时间,集中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今年要以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的项目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着力解决违规审批、未批先建以及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等问题,解决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工程建设中的违规征地拆迁、截留克扣补偿金等问题.
19 基尼系数的概念,以及不断上升的原因
概念: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但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
目前,国际上用来分析和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方法和指标很多。基尼系数由于给出了反映居民之间贫富差异程度的数量界线,可以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因此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 原因:我国当前基尼系数过大的主要原因,不是来自腐败和垄断,而是来自所有制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不合理。所有制结构的不合理,表现为非公有制经济过度膨胀;生产力布局的不合理,表现在城乡之问、东西地区之间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回避我国基尼系数过大的主要原因的事实,会严重误导舆论和当局寻求解决基尼系数过大问题的正确途径.
20如何改善收入分配 (怎样解决基尼系数?)
(一)政府应该有效发挥收入分配格局的调和功能。 首先,政府在两个“转移”上面加强用力,即“转移收入”和“转移支出”。 “转移收入”方面,政府应该加快社会福利建设,增大社会保障范围和力度,在医疗、养老、教育、住房等民生方面增加补助,把国家的财税收入转化为更多的国民收入,更好地改变当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的不和谐状况。 再者,“转移支出”上面,国家应该有效地调节事关公众的税费、水、电、煤气、公共交通等民生支出。政府应尽快清理和减少普通老百姓头上的一些税费,在水、电、煤气、公共交通等民生支出上不要片面强调“市场化”、什么都与“国际接轨”。当今,水费、电费等“涨价声”四起,百姓心中忐忑,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政府可推行财政直补(可对公众,也可直补公共部门),这样既解民生之困,亦纾公共部门成本上升之难。
此外,政府在关注弱势阶层和提高低收入者收入的同时,“控高”工作更需加紧和落实,特别是规范公务员、国有企业高管的薪酬,财政税收的收缴和杠杆作用也必须加强。
(二)工资制度改革和劳动报酬提高一直是个难点,国家可以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在严格实行最低工资制度的同时,适时推出与物价水平相称的最低工资制度,逐渐调整劳动者报酬在GDP中的比重。
(三)注重农村及中西部的经济提升和发展。目前,农村的土地功能退化和环境保护问题比较突出,农村青壮年劳力不断外流,务农收入难以有效提高,中西部的经济发展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政府在继续加强“三农”的同时,应该引导农村在农业休闲、旅游观光方面发展。此外,政府引导资金和人才向需要发展或者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流动,特别是加快那里的人才培养和职业技术培训教育,在青年创业辅导和贷款方面予以一定程度的倾斜。
(四)重视民间社会的慈善和帮扶救助。政府应该提供平台,杠杆民间资源,积极引导和借助民间社会,鼓励企业、富裕及爱心人士对无就业、低收入群体进行慈善和帮扶救助,这也能更加彰显社会的温暖和人际的和谐交流互动。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