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题(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章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 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2. 农业生态学(agricultural ecology, agroecology):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它是生态学在农业领域的分支。
3. 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定义) 4. 生态系统(ecosystem):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总是不可分割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它们通过能量,物质,信息,相互联结构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叫做生态系统
5. 生产者(producers):是指自养生物,主要指绿色植物,也包括一些化能合成细菌。
6. 大型消费者(macroconsumers):是指以初级生产的产品为最初十五来源的大型异养生物,主要是指动物。
7. 小型消费者(microconsumers):又称分解者,是指利用动植物残体及其他有机物为食的小型异养生物,主要是指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
8. 农业生态系统(agroecosystem):是指以农业生物为主要组分、受人类调控、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目标的生态系统。
第二章 农业的基本生态关系
一、名词解释
1 自然环境:是生态系统中作用于生物的外界条件的总和。
2 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是指自然环境中一切影响生物生命活动的因子。 3 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那一种营养物质。
4 谢尔福德耐性定律:对具体生物来说,各种生态因子都存在着一个生物学的上限和下限(或称阀值),他们之间的幅度就是该种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又称为耐性限度)。 5 生活型(life form):不同种的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为的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形成,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
6 生境(habitat) :在环境条件的制约下,具有特定生态特性的生物种群和生物群落,只能在特定的小区域中生存,这个小区域就称为该生物种群或生物群落的生境。
7 生态型(ecotype):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群体,长期生存在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或人为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分化成生态,形态和生理特征不同的基因型类群
8 生态位(niche):生物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所表现的对特定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位置。 9 种群(population):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中占据某一特定空间的一群同种的有机体的总称,或者说一个种群就是在某一特定时间中占据某一特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集合体。
10 种群大小:是指一定面积或容积内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
11 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容积内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
12 粗密度(crude density):又称天然密度,是指单位空间某个种的实际个体数量或生物量。 13 生态密度(ecological density):是指单位单位栖息空间某个种群的个体数量或生物量。 14 龄级比:若一个种群中的不同个体具有不同的年龄,则可按一定的年龄分组,统计各个年龄组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的比率,称龄级比。
15 性比(sex ratio):是指一个雌雄一体的种群所有个体或某个龄级的个体中雄性对雌性的比率。
16 出生率(natality):种群无论以生产、孵化、分裂或出芽方式产生新个体的能力都用出生率表示。
17 死亡率(mortality):可以用单位时间种群死亡的个数,即死亡速度表示。也可以用死亡的个体数与开始时种群的个体数之比,即用死亡比例来表示。
18 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在没有任何环境因素(食物、领地和其他生物)限制的条件下,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增值速度称为种群的内禀增长率。
19 环境阻力:是指妨碍种群内禀增长率实现的环境限制因素的总和。
20 环境容纳量: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限的环境条件下种群所能达到的稳定的最大数量(或最大密度),称为系统对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常用K表示。 21 阿利氏群聚原则:一个物种种群的聚集程度和密度一样,随种类和条件而变化,过疏或
过密都可能有限制性影响
22竞争排斥原理(高斯原理):两个生态位完全相同的物种不可能同时同地的生活在一起,其中一个物种最终必将另外一个物种完全排除
23 偏利作用(commensalism):又称单惠共生,是指相互作用的两个种群一方获利,而另一方则没什么影响。
24 原始合作(protocooperation):即两种生物在一起,彼此各有所得,但二者之间不存在依赖关系。
25 互利共生(mutualism):指两个生物种群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互相得益。并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流的一种相互关系。
26 化感作用(allelopathy):植物(包括微生物)通过向周围环境中释放化学物质影响邻近植物(包括微生物)生长发育的现象
27 生态对策(bionomic strategies):指任何生物在某一特定的生态压力下,都可能采用有利于种生存和发展的对策。包括r对策和K对策。
28 K-对策生物(K-对策者):属K-对策的生物,个体大,寿命长,存活率高,适应于稳定的栖息环境,不具较大的扩散能力,种群密度比较稳定,种群的数量通常是稳定在环境容纳量(K)的水平或附近,如乔木和大型肉食动物。
29 r-对策生物(r-对策者):属r-对策的生物,个体小,寿命短,存活率低,但具有较高的生殖率,具有较大的扩散能力,适应于多变的栖息环境,种群数量经常出现大起大落的突发性波动,如昆虫和杂草。
30 生物群落(biotic community):是指在一定地段或生境中各种生物种群所构成的集合。 31 自然群落演替(succession):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随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群落组成及其环境向一定方向产生有顺序的发展变化,称为群落演替。 32 原初演替:是指在从未有过生物的裸地上开始的演替。
33 次生演替:是在原有生物群落被破坏后的地段上进行的演替,如全伐后的林迹地、弃耕后的农田都会发生次生演替。
34. 林德曼的十分之一定律:在自然条件下,每年从任何一个营养级上能收获到的生产量按能量计只不过是它前一个营养级生产量的1/10左右。林德曼把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不同利用者之间存在的这种必然的定量关系,叫做“十分之一定律”。35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指元素或化合物,经过生物体的吸收作用,从环境进入生物有机体内,然后以死体,残体,排泄物的形式将物质或元素返回环境,经过五大自然圈循环后,在被生物利用的过程.。
36 地质大循环:是指物质或元素经生物体的吸收作用,从环境进入生物有机体内,然后生
物有机体以死体、残体或排泄物形式将物质或元素返回环境,进入五大自然圈层的循环。 37 生物小循环:是指环境中元素经生物体吸收,在生态系统中被相继利用,然后经过分解者的作用,回到环境后,再为生产者吸收、利用的循环过程。
第三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名词解释
1. 物种结构:是指农业生态系统或模式内农业生物种类的组成、数量及其相互关系。
2. 空间结构:是指生物群落在空间上的垂直和水平格局变化,构成空间三位结构格局。
3. 水平结构:指在一定的生态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所占面积比例、镶嵌形式、聚集方式等水平方向的特征。
4. 垂直结构:指生物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格局。在地上、地下和水域都可形成不同的垂直结构。
5. 时间结构:指在生态区域内不同生物种群的生活周期在时间上起伏交错形成的格局。
6. 营养结构:指生态系统中生物间构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结构。
7. 生产环:在原有食物链中加入一个或几个新的环节,能够将非经济产品转化为经济产品,这种新的食物链环节称为生产环。
8. 增益环:这种食物链环节,本身转化产品并不能直接为人类需求,而是加大了生产环的效益,称为增益环。
9. 减耗环:这是通过引入一个新的环节或增大一个已有的环节,减少生产耗损,增加系统生产力。
10;复合环:是指具有两种以上功能的环节。复合环的加入把几个食物链串联在一起,增加系统产出,提高系统效能。
11 加工环:即加环特例,指农副产品加工这一环节。加工环有传统加工型、多次加工型和农工商结合型3种类型。
第四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能流
一、名词解释
1. 初级生产(Primary production):是指自养生物利用无机环境中的能量进行同化作用,在生态系统中首次把环境的能量转化成有机体化学能,并储存起来的过程。
2. 次级生产(secondary production):是指生态系统消费者、分解者利用初级生产产物进行的同化、生长发育、繁殖后代的过程。
3. 净初级生产量:指在初级生产过程中,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中扣除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掉的那部分,剩下的可用于植物的生长和生殖的能量。
4. 农业生态系统的辅助能:是指除太阳能外,通过自然补加或人工投入方式,对生态系统输入的其他形式能量,对生态系统的生物生长繁衍乃至食物链能量转化与传递起辅助作用的能量。
5. 生物质能:主要是指植物或其被动物转化的排泄物等生物有机质储存的能量。它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
第五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物流
一、名词解释
1. 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臭氧、氯氟碳(CFCs)、水蒸气等可以使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地通过,但却可以吸收长波辐射,因此,这些气体有类似温室的作用,故称上述气体为“温室气体”,由此产生的效应称为温室效应。 2. 水体富营养化:由于大量的氮、磷、钾等元素排入到流速缓慢、更新周期长的地表水体,使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地生长繁殖,使有机物产生的速度远远超过消耗速度,水体中有机物
积蓄,破坏水生生态平衡的过程3. 酸雨:是指 pH低于5.6的降水。
4.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形成的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畜禽粪便污染等。
5.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指在环境中因难以降解而在环境中长期存在,可进行远距离甚至全球尺度的迁移扩散,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浓缩累积,对人体和环境产生毒性影响的一类有机污染物。
第六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信息流和资金流
一、名词解释
1. 信息流:以物理形态(光、电磁、声音等)、化学形态(各种化学物质)以及生物形态(行为方式)出现的自然信息以及以图像、数据、文字、语言等形式出现的人工信息都有一个产生、传输、接收的过程,这样的信息传输转化过程称为信息流。
2. 价值流: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输入含一定劳动的社会资源,经过劳动生产,成为新的产品输出,新产品含有更高的价值,并在销售之后得到实现,这就形成了价值流。
3. 资金流: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资源的输入要用一定的资金按价格购买,产品的输出也按价格换回一定的资金,这样及形成了农业生态系统的资金流。
P193~194:
4. 程序调控: 生物的个体发育、群落演替都有一定的先后顺序,不会颠倒,这种调控称为程序调控。
5. 随动调控:动植物的运动过程能跟踪一些外界目标,这种调控称为随动调控。
6. 最优调控:生态系统经历了长期的进化压力,优胜劣汰,使得现存的很多结构与功能都是最优或接近最优的,这种调控称为最优调控。
7. 稳态调控: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了一种发展过程中趋于稳定、干扰中维持不变、受破坏后迅速恢复的稳定性,这种调控称为稳态调控。
8. 人工直接调控:是指农民或经营者的决策和行动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直接调控。
9. 社会间接调控: 社会的财政系统、金融系统、交通系统、通信系统、行政系统、法制系统、科教系统等影响农民或经营者的决策和行动,从而对农业生态系统的间接调控。
第七章 农业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一、名词解释
1. 资源(resource):是一定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下由人们发现的、可被利用的、有价值的物质以及无形的资本、技术和才智等。
2. 农业资源(agricultural resources):是一种特定的资源,是指农业生产活动中被利用的有形投入和无形投入。
3. 农业自然资源:是自然界可被利用于农业生产的物质和能量,以及保证农业生产活动正常进行需要的自然环境条件的总称。
4. 农业社会资源: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来自人类社会的物质技术投入和保证农业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所需要的社会经济条件。
5. 可更新资源(再生资源 renewable resources):是指太阳辐射、水力、风力、地热、和各种生物构成的资源。
6. 不可更新资源(非再生资源,non- renewable resources):缺乏补充和更新能力,,或者其补充和更新周期相对于人类经济来说是太长了的资源。
第一章P14
7. 社会效益(social effect):农业的社会效益是指农业为社会提供基本需求和社会稳定所产生的效益,通常包括社会需求的农产品和就业机会等。
8. 经济效益(economic effect):农业的经济效益是指农业生产推动社会发展产生的效益,通常包括农业经营者的经济收益、农业劳动者的经济收益和国家税收收入。
9. 生态效益(ecological effect):农业的生态效益是指农业对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通常包括资源耗费速度、环境保护效果和景观美化程度。
10. 成本外滩(externalized cost)或成本的外部性:当系统所产生的一部分本应自己负担的成本实际上由系统以外的其他单位、个人或者社会承担时,这部分成本称外滩成本。
11. 收益外泄(externalized profit)或收益的外部性:当系统产生的一部分应自己获得的收益实际上被本系统以外的其他单位、个人或者社会获得时,这部分收益称为外泄收益。
第八章 中国的生态农业(教材第八、第十章)
一、名词解释
中国生态农业(Chinese Ecological Agriculture):是把生态环境效益列入农业目标,并与农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协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方式。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