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资源复习重点
1、海洋生物资源
天然海域中可供人类使用的动植物,以及为这些动植物提供食物保障的饵料生物种类和数量的总称。
2、海洋生物资源学研究的内容
以海洋生物资源为背景, 研究海洋生物资源的种类、基础生物学、行动与洄游、渔场渔期、资源评估、资源预报、资源调查、资源管理、我国及世界海洋渔业资源概况等内容。
3、动物个体发育全过程分几个阶段
动物从受精卵开始,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器官形成直至子代个体形成成长性成熟直至死亡个体发育的全过程中,个体的生理功能组织结构和器官形态都发生一系列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
胚前期:从亲代生殖细胞形成到成熟的阶段;
胚胎期:从受精卵形成开始到幼体形成破卵而出或离开母体之前的阶段;
胚后期:从幼体破卵而出或脱离母体以后的阶段。
4、软体动物的基本特征
(1)软体动物门是肉质丰富的多细胞动物。体柔软,不分节,一般有肌肉质的足或腕,也有足退化的。
(2)软体动物身体柔软,不分节,两侧对称,一般分为头、足和内脏团三部分。头部生有口、触角、眼和其它器官。各类软体动物因生活习性不同,其头部的发达程度也不同。足着生在身体腹面,头的后方,有丰富的肌肉组织,是软体动物的运动器官。内脏团一般在足的背部,是心脏、消化、生殖等内部器官的所在部位。
(3)具有贝壳和外套膜。
(4)出现专职的呼吸器官——鳃。
5、节肢动物的基本特征
(1)节肢动物门是具有外骨骼的多细胞动物,它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的一门,类群多,分布广,与人和动物的关系极为密切。
(2)身体分部,各部在生理机能上也出现了分工,头部为感觉和取食中心,胸部为运动和支持中心,腹部为营养和繁殖中心。
(3)附肢分节。
(4)具有发达的横纹肌,肌肉与体壁之间不形成连续的肌肉层,而是发展为分离的肌肉束。在节肢动物以前的动物肌肉都是平滑肌,从节肢动物开始形成横纹肌,获得高度发达的运动机能。
(5)体被含有几丁质的外骨骼。
(6)具混合体腔和开管式循环系统。
(7)呼吸系统多样性,但都是体壁的衍生物。水生种类的呼吸器官都是体壁的向外突起,陆生种类的呼吸器官都是体壁的向内凹陷。呼吸机制有两类:气管系统直接将氧气输送到呼吸组织,与细胞进行气体交换;其它类型是呼吸系统都通过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再由循环系统完成输送氧气的任务。
(8)具两种类型的排泄器官:由后肾管演变而来的腺体和由消化道中、后肠交界外的肠壁向外突起形成管状结构的马氏管。
6、鱼类的基本特征
(1)鱼纲有上、下颌。
(2)有成对的附肢(胸、腹鳍)和发达的尾部。
(3)以脊柱代替脊索,脊椎的脊体的双凹型。
(4)循环系统为单循环,心脏由静脉窦、一心房、一心室组成,心脏内含缺氧血。
(5)感觉器官比圆口纲发达,具有特殊的感觉器官——侧线器官。
(6)皮肤有丰富的粘液腺,大多数种类有鳞片。
(7)以鳃呼吸。
(8)大多数雌雄异体,生殖方式为卵生、卵胎生、胎生。
(9)具有洄游特性。
7、生物资源分类
(1)按生态类群分为:浮游生物、游泳动物和底栖生物。
(2)按生态系统分为:热水性、暖水性、暖温性、温水性、冷温性、冷水性等类型。
(3)按用途分为:渔业资源、药用生物资源、生物能源资源、饵料基础资源。
(4)按经济价值分为:经济生物资源、次经济生物资源和非经济生物资源。
(5)按分布区域分为:滩涂资源、浅海资源、近海资源、外海资源和大洋资源。
8、海洋生物资源的主要用途
食品、药物、新材料、能源物质、海洋生物农药、肥料。
9、浮游生物
浮游生物是指在水流运动的作用下,被动地漂浮在水层中的生物群。
10、浮游生物的基本特征
(1)浮游生物虽然个体小,但它们的数量多、分布广、是海洋生产力的基础,也是海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最主要环节。
(2)浮游植物生产的产物基本上要通过浮游动物这个环节才能被其他动物所利用。
(3)浮游动物通过摄食影响或控制初级生产力,同时其种群动态变化又可能影响许多鱼类和其他动物资源群体的生物量。有些浮游生物本身就是渔业对象。有些浮游生物可以作为判别水团、海流的指示种。浮游生物尸骸沉积海底形成的沉积物对海洋地质及海洋环境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4)扩大个体表面或成群体增加浮力,缩小体积可增大相对表面积,从而增加抵抗下沉的阻力;具有刺毛、突起或连结群体,抵抗下沉。减轻比重增加浮力:产生气体、油等比重轻的物质;分泌胶质;增加水分;外壳和骨髂退化或消失。依靠纤毛或鞭毛的摆动及依靠肌肉的收缩运动产生微弱的“主动性运动” 使生物体向前移动并可使生物保持悬浮状态。
(5)浮游生物是一个大的生态类群,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两大类别。
12、游泳生物的基本特征
(1)运动器官发达,游泳能力强,体型较大
(2)多为肉食性,是水层中能量需求最大的种类
(3)流线体型,体表光滑,运动阻力小
(4)具有保持身体漂浮状态的机制:鳔、充气腔、脂类体质
(5)很多种类具有周期性洄游习性:产卵洄游、索饵洄游、越冬洄游等
13、四大高生产力的生态系
珊瑚礁、红树林、河口湿地和上升流生态系
14、海洋捕捞生物资源包括哪些类别
主要由底层鱼类、中上层鱼类、虾蟹类、头足类、贝类及其他生物资源6大类组成。
15、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
16、海洋生物资源多样性研究的方法
主要有:重要性指数、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
(1)重要性指数:从各种类在数量、重量中所占比例和出现频率3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相对重要性指数,判断其在群落中的重要程度,即:
IRI=(N+W)F
式中:IRI为相对重要性指数;
N为在数量中所占的比例(%);
W为在重量中所占的比例(%);
F为出现频率(%)。
(2)物种丰富度指数
D=(S-1)/LnN
式中:D为物种丰富度指数;
S为种类数;
N为总尾数。
(3)物种多样度指数
H’=-ΣPilnPi
式中:H’为物种多样度指数;
Pi为i种鱼的群落中所占的比例,在鱼类研究中多使用重量比例。
(4)物种均匀度指数
J’=H’/LnS
式中:J’是为物种均匀度指数;
H’为物种多样度指数;
S为种类数。
17、种群
种群是特定时间内占据特定空间的同种有机体的集合群。是一个在种的分布区内,有一群或若干群体中的个体,其形态特征相似,生理、生态特征相同,特别是具有共同的繁殖习性,即相同遗传属性,同一基因库的种内个体群。
18、种群的基本特征
(1)空间特征。种群都有一定的分布范围,在该范围内有适宜的种群生存条件。
(2)数量特征。种群有自己固有的数量变化规律,密度和大小常常变动,幅度甚至很大,但应有一个基本范围,有较为确定的上下限,进而形成自己相应的出生率、补充率、生长率和死亡率等生活史。
(3)遗传特征。种群有一定的基因组成,同属于一个基因库。
19、种群结构的基本变量
描述种群基本结构的主要特征为年龄组成、性别组成、长度组成(长度、重量)和性成熟组成等四个变量。
20、种群数量变动规律
种群数量变动反映着相互矛盾的两个过程-出生和死亡、迁入和迁出相互作用的结果,影响种群数量变动过程式综合因素的作用,因此,变动的机制式复杂的。限制或控制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有非密度制约因素和密度制约因素两大类。
非密度制约因素:当种群在一定水平时起限制种群数量的作用,但它本身不受种群密度作所制约,也就是说,它的作用的强度是独立于种群之外的。气候因素经常起这样的作用:风、下雨、降雪、PH值和污染物等非生物因素,都会对种群的数量产生强烈的影响,是灾变性的,是非密度制约,但这些因素的作用强度同种群的数量无关。
密度制约因素:这类因素的作用强度随种群密度而变动。例如,一个传染病,在密度大的种群种比在密度小的种群中更容易传布。在密度大的种群中,物种竞争的程度比较强烈。主要通过食物因素和种间竞争达到数量的调节。
环境中任何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都能够影响种群的数量和生物量,但是左右种群数量和生物量波动的调节机制,几乎总是经有食物保障的改变、种内关系的改组而起作用。
21、海洋生物生长的一般规律
海洋生物的生长阶段可分三个时期。
第一阶段,未达到性腺成熟,生长波动十分剧烈,饵料充足,生长迅速,饥饿是影响生长的主要因素;
第二阶段,处于性成熟时期,所有的体内贮藏物质大多转化成生殖产物,每年在繁殖季节进行产卵或排精活动,各年间的生长是稳定的,增长率变化不显著;
第三阶段,进入衰老期,新陈代谢减弱,生长缓慢,随着年龄的增加,体长和体重增加极慢直到死亡。
22、影响生长的主要因素
海洋生物的生长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般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是指生理和遗传方面,这是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而外因是指外界环境因子对生长的影响。
生物学方面:主要体现在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即凶猛动物的捕食。性成熟之前生长较快以防御凶猛动物的捕食。而饵料生物是生长的能量来源,它的多少直接影响到生长和发育。
非生物性方面:包括温度、盐度、溶解氧、光照等因子。在适宜的水温范围内,温度越高,生长代谢也越快。
23、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
Lt= L∞[1-e-k(t-to)]
Wt= W∞[1-e-k(t-to)]3
式中:Lt和Wt分别为t时的个体长度和重量;
L∞和W∞分别为渐近长度和重量;
k为生长参数,与鱼类的代谢和生长有关;
t0为假定常数,即W=0时年龄。
24、生物学最小型
生物的幼体生长到一定程度之后,性腺开始发育成熟的时间,一般称为初次性成熟时间。达到初次性腺时间的最小长度、最小体重、最小年龄即称之为生物学最小型。
25、性比
性比是指群体中雌性与雄性个体数量的比例,通常以渔获物中的雌雄数量之比来表示。
26、鱼类性腺成熟度的分期与标准
鱼类性腺成熟度的6期标准:
I期:性未成熟的个体。性腺不发达,紧附于体壁内侧,呈细线或细带状。肉眼不能识别雌雄。
II期:性腺开始发育或产卵后重新发育的个体。细带状的性腺已增粗,能辨认出雌雄。卵巢呈细管状(或扁带状),半透明,分枝血管不明显,呈浅肉红色。但肉眼看不出卵粒。精巢偏平稍透明,呈灰白色或灰褐色。
III期:性腺正在成熟的个体。性腺己较发达,卵巢体积占整个腹腔的1/3-1/2,卵巢大血管明显增粗,卵粒互相粘成团块状。肉眼可明显看出不透明的稍具白色或浅黄色的卵粒,但切开卵巢挑取卵位时,卵粒很难从卵巢膜上脱落下来。精巢表面呈灰白色或稍具浅红色,挤压精巢无精液流出。IV期:性腺将成熟的个体。卵巢体积占腹腔的2/3左右,分枝血管可明显看出。卵粒显著,呈圆形。很容易彼此分离,有时能看到半透明卵。卵巢呈桔黄色或桔红色。轻压鱼腹无成熟卵流出。精巢明显增大,呈白色。挑破精巢膜或轻压鱼腹有少量精液流出,精巢横断面的边缘略呈圆形。
V期:性腺完全成熟,即将或正在产卵的个体。性腺饱满,充满体腔。卵巢柔软而膨大,卵大而透明,挤压卵巢或手提鱼头,对腹部稍加压力,卵粒即行流出。切开卵膜,卵粒各个分离。精巢发育达最大,呈乳白色,充满精液。挤压精巢或对鱼腹稍加压力,精液即行流出。
VI期:产卵、排精后的个体。性腺萎缩、松弛、充血;卵巢呈暗红色,体积显著缩小,只占体腔一小部分。卵巢套膜增厚。卵巢和精巢内部残留少数成熟或小型未成熟的卵粒或精液,末端有时出现淤血。
27、性成熟度系数
性成熟度系数以性腺重量和纯体重相比,求出的千分比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性成熟度系数‰=1000×性腺重量/去内脏后的纯体重
28、个体绝对繁殖力
个体绝对繁殖力指一个雌性个体在一个生殖季节可能排出的卵子数量。
29、摄食类型的划分
由于海洋生物食谱的广泛性,食饵是十分多样的。当然,在自然界并不存在某种生物能吃遍所有的动物、植物种类,也很难发现某种鱼类专吃一种个体。通常我们可以发现海洋生物能够吃几十种甚至上百种的种类,这些还与其咀嚼器官、觅食方式有密切关系。因此,摄食类型可依据摄食特点有以下几种划分方法。
(1)依据鱼类所摄食的食物性质划分草食性种类、动物食性种类和杂食性三种类型。草食性种类以水生植物性饵料为营养,又可按主食性质分四类,即摄食浮游植物的种类鳃耙十分密集,适宜过滤浮游单胞藻类,肠管发达便于吸收营养;以丛生生物为主的种类口吻突出,便于摄食附着于礁岩上的丝状藻类;以高等水生维管束植物为主的种类咽喉齿坚强发达,肠管较长适宜啃吃水草等;以腐植质、碎屑为食的种类口端位,具有发达肌胃,像鸟类的砂囊以研磨单细胞藻类。动物食性种类以动物性饵料为主,鳃耙疏稀,肠管较短。它们又可分为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游泳性动物3种食性,游泳性动物食性种类的肠管较短,消化蛋白酶活性极高。杂食性种类以植物性或动物性饵料为食,口型中等,两颌牙齿呈圆锥形、窄扁形或臼齿状,鳃耙中等,消化管长度与小于食植性鱼类,消化碳水化合物的淀粉酶和蛋白酶均较高,有利于消化生长。
(2)依据所摄食的食物生态类型划分以浮游生物、游泳生物和底栖动物为食三种类型。以浮游生物为食的种类,分布广泛,产量极高,体型以纺锤形为主,游泳速度快,消化能力强,生长迅速的小型、中型鱼类占绝大多数,如鲱科、鲲科、够科等。以游泳生物为食的种类,个体较大,游泳能力很强,口大型,消化酶十分丰富,生长快速,专门追觅稍小的鱼类、头足类和虾、蟹类为食。它们的渔业价值颇高,如带鱼、石首鱼类、鲷科鱼类等。以底栖动物为食的种类,群体疏散,不能形成密集的群体。它们的牙齿变化较大,为适应多样性的底栖无脊椎动物类型而特化,如鲆、鲽、魟、鳐、鳎等。
(3)依据所摄食的饵料种数划分广食性和狭食性二种类型。广食性种类,广泛觅食各种饵料生物,很多杂食性的种类均属此类,如大黄鱼摄食对象近100种之多,带鱼的饵料在40~60种,还有其他鱼类。狭食性种类,少数种类或分布于某一特定水域的种类,专门猎食某些植物或动物性的饵料,其口器和消化功能较为特化,难以适应外界环境条件激烈的变化,如咽管鱼、颚针鱼、海龙、海马等。
(4)依据捕食性质划分温和性和凶猛性二种类型。温和性种类一般以小型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或有机碎屑、动物尸体等为食,如鲻鱼、梭鱼、鲲鱼、沙丁鱼等。凶猛性种类牙齿锐利,游泳迅速,以追捕其他较小于自己的鱼类、无脊椎动物为生,如习见的带鱼、海鳗以及噬人鲨,后者体长可达12m,性极凶残,牙齿呈尖锐三角形,边缘还有细小的小锯齿,能撕咬大型鱼类或至哺乳动物。
(5)依据摄食的方式划分滤食性、刮食性、捕食性、吸食性和寄生性五种类型。滤食性种类专门过滤细小的动、植物为食,它们以口型大、鳃耙细密、牙齿发育较弱为特点,食物直接从口咽处进入胃肠消化,如鳀鱼、虱目鱼等。刮食性种类以独特的牙齿和口腔结构,专门刮食岩石上的生物,特别以门牙为发达,如鲀科、鹰嘴鱼等。捕食性种类以其游泳迅速、牙齿锐利为特点,能迅速、准确追食猎物并一口吞入胃中,如带鱼、海鳗。吸食性种类以特化的口腔形成圆筒状,专门将食物和水一同吸入口腔中,造成吸引流,将小型的动植物饵料吸入胃中,如海龙、海马等。寄生性种类以其寄主的营养或排泄物来养育自己,如鲫鱼专门吞食大型鱼类排泄物或未完全消化的食物为生。如角鮟鱇的雄鱼寄生在雌鱼上吸取营养为生。
30、鱼类摄食强度分级及标准
依据肠胃中食物的含量,鱼类摄食强度分为0~4级5个级别:
0级:空胃
1级:胃内有少量食物,其体积不超过胃腔的1/2。
2级:胃内食物较多,其体积超过胃腔的1/2。
3级:胃内充满食物,但胃壁不膨胀。
4级:胃内食物饱满,胃壁膨胀变薄。
31、集群
是由于海洋生物在生理上的要求和在生活上的需要,一些在生理状况相同又有共同生活需要的个体集合成群,以便共同生活的现象。
32、集群的类型
根据集群产生的原因的不同,一般可分为四类:生殖、索饵、越冬和临时集群。
(1)生殖集群:由性腺已成熟的个体汇合而成的群体,称为产卵群体。群体的体长基本一致,性腺发育程度也基本一致,但其年龄则不一定完全相同。此外,产卵群体群体的密度较大,也集中和稳定。
(2)越冬集群:由于环境温度条件的改变,集合起来共同寻找适合其生活的新的生活环境的群体,称为越冬集群。凡是肥满度相近的同种生物,不一定属于同一年龄和同一体长的个体,都有可能集群进行越冬。在集群前往越冬场的洄游过程中,不少鱼群根据其肥满度的差异又分成若干小群,但达到越冬场后,则多数小群又集合成较大的群体,其数量巨大。在越冬场集群的个体,依其食性和肥满度的不同,有停止摄食或减少摄食的现象。
(3)索饵集群:根据食性,捕食其爱好的饵料生物为目的的群体称为索饵集群。索饵集群的个体,食性相同。一般来说,食性相同的同种生物,其体长一般相近;不同种类,往往为了摄食系统的饵料也聚集在一起。索饵群体的密度大小主要取决于饵料的分布范围、多少和环境条件。
(4)临时集群:当环境条件突变或遇到敌害时,引起的暂时性的集中的集群称为临时集群。分散寻食或在移动的群体,遇到环境条件突然变化时,特别是温度、盐度梯度的急剧变化或遇到有忌食和不能吞食的大量生物或敌害出现的时候,往往会引起暂时集中,当环境条件恢复正常时,它们又可能离散、正常生活。
33、基本种群
幼体时期,主要是同种类在同一海区同时期出生的各个个体集合成群,群中每个个体的生物学状态完全相同,以后的生物学过程的节奏也一致,这就是基本种群。
34、群体
由基本种群分化而改组重新组合的集合体,称为群体。在这一群体中,各个体的年龄不一定相同,但生物学状况相近,行动统一,长时间结合在一起。同一群体种的个体,有时因为追逐食物或逃避敌害,可能临时分散成若干个小群,这些小群是临时结合的,一旦环境条件适宜它们会自动汇合。
35、集群的作用
(1)防御方面,集群行为不仅可以减少饵料生物被捕食者发现的概率,而且还可以减少已被发现的饵料生物遭到捕食者成功捕杀的概率。此外,集群行为也有助于鱼类逃离移动中的网具。因此,鱼类的集群可以减少危险性,以便及早地发现敌害。
(2)索饵方面,集群使得它们更容易发现和寻找到食物。人们在研究中发现,不但饵料生物会集结成群,而且某些捕食者也是集群的。捕食者在群体中比单独行动时能更多更快找到食物。
(3)生殖方面,性腺成熟的个体,为了产卵聚集在一起,形成生殖鱼群,以提高繁殖效果。由于繁殖群体对水温有特别高的要求,往往限制在一定的水温范围内,因此集群密度大,有效地提高了繁殖力。对于大多数种类来说,集群成了产卵的必要条件,而且许多个体聚集于一块进行产卵、交配,在遗传因子扩散方面也起到了某些作用。
(4)其它方面,与单独个体相比群体对不利环境变化有较强的抵抗能力。集群行为不但能够增强鱼类对毒物的抵抗,而且还能降低鱼的耗氧量。从水动力学方面来看,在水中集群游泳可以节省各个体的能量消耗,正在游泳的个体所产生的涡流能量可以被紧跟其后的其他鱼所利用,因而群体中的各个体就可减少一定的游泳努力而不断前进。集团互利效应、混乱效应、拟态行为、能量效应及其他效应全部综合起来,从而使集群行为有利于生物的生存。
36、洄游
多数鱼类、虾蟹类、头足类、海兽等水生动物,由于环境影响和生理习性要求,会出现一种周期性、定向性和集群性的规律性移动,称为洄游。
37、生殖洄游
也称产卵洄游,是指从索饵场或越冬场向产卵场的移动。生殖洄游是当亲体生殖腺成熟时,由于生殖腺分泌性激素到血液中,刺激神经系统而导致生物排卵繁殖的要求,并常集合成群,去寻找有利于亲体产卵,后代生长、发育和栖息的水域而进行活动的洄游。通常根据洄游路径和产卵的生态环境不同,将产卵洄游分为三种类型,即溯河洄游、降河洄游和向陆洄游。向陆洄游是指从大洋深处向沿岸浅水区洄游,大多数鱼类是属于这一类型。溯河洄游是指在海洋中成长,成熟时溯河川进行产卵,如鲑、鲥、大马哈鱼由海入河,逆流而上,到产卵场生殖。降河洄游是指在河川中成长,成熟时游往海洋产卵,如鳗鲡由河入海,到产卵场生殖,其洄游方向与大马哈鱼相反。
生殖洄游的特点是:
①游速快,距离长,受环境影响较小。如果事先了解生殖洄游群体的前进速度和方向,就可以根据当前的渔况推测下一个渔场和渔期。
②在生殖洄游期间,分群现象最为明显,通常按年龄或体长组群循序进行。
③在生殖洄游期间,性腺发生剧烈的变化,无论从发育情况或体积和重量来看,前后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④生殖洄游的目的地是产卵场,每年都在一定的海区,但在水文条件(如温度、盐度的变化等)的影响下,会发生一些变化。
38、索饵洄游
又称摄食洄游或育肥洄游。是指从产卵场或越冬场向索饵场的移动。越冬后的性未成熟幼体和经过生殖洄游和生殖活动,消耗了大量的能量的成体,游向饵料丰富的海区强烈索饵,生长育肥,恢复体力、积累营养,准备越冬和来年生殖。
索饵洄游的特点:
①洄游目的在于索饵,因此其洄游的路线、方向和时期的变更较多,远没有生殖洄游那样具有比较稳定的范围。
②决定索饵洄游的主要因子是营养条件,水文条件(温度、盐度等)则属于次要因子。
③索饵洄游一般洄游路程较短,群体较分散,例如,我国许多春夏产卵的鱼,产卵后一般就在附近海区索饵。
39、越冬洄游
又称季节洄游或适温洄游。是指从索饵场向越冬场的移动。鱼类等海洋生物是变温动物,对于水温的变化甚为敏感。各种类适温范围不同,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的时候,为了追求适合其生存的水域,便引起集群性的移动,这种移动叫越冬洄游。
越冬洄游的特点是:
①通常向水温逐步上升的方向前进。我国海洋生物洄游的方向一般是由北向南、由浅海向深海进行的。
②在越冬洄游期间,通常减少摄食或停止摄食,主要依靠索饵期中体内所积累的营养来供应机体能量的消耗。
③只有达到一定的丰满度和含脂量,才有可能进行越冬洄游,所以生物学状态是洄游的根据。达到一定的生物学状态,并受到环境条件的刺激(如水温下降),才促使鱼类开始越冬洄游,因此,环境条件的变化是洄游的条件。
40、标志放流
标志放流就是在捕获到的生物体身上拴上一个标志牌或作上记号或装上电子标志,再放回海中自由生活,然后根据放流记录和重捕记录进行分析研究。
41、渔场
是指海洋生物资源比较集中,并且可以利用捕捞工具进行作业,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一定面积的场所。
42、渔期
在某一海域,一年中某一段时期内能提供一定捕捞规模和价值的生物资源,则该段时期就称为渔期或渔汛,或者是指在渔场中能够完成(生产)一定高产的时期。43、渔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大量生物资源洄游经过或集群栖息
(2)适宜生物资源集群和栖息的环境条件
(3)适合的渔具、渔法
44、流界渔场及其形成原因
两个性质显著不同的水团、水系或海流交汇处的不连续面,称为流界(流隔),也就是海洋锋。在流界的两侧包括水温、盐度、溶解氧、营养盐等海洋学要素的量以及生物相的质和量都发生剧烈变化,尤其是在寒、暖两流的交汇区,海洋学各要素的变化更为显著。沿着其不连续线,明显地产生局部涡流、辐散、辐聚现象。流界区的这些水文条件,有利于生物群体的繁殖、生长和聚集,交汇区往往出现饵料生物和鱼类等群体汇合的环境条件,因而往往形成了良好渔场,即流界渔场。
流界区生物聚集的现象,主要有生物学、水文学等方面的原因:
①两种不同性质的海流交汇,由于辐散和反时针涡流把沉积在深层未经充分利用的营养盐类和有机碎硝带到上层,从而使浮游植物在光合作用下迅速地进行繁殖,给饵料生物以丰富地营养物质,形成高生产力海区,有利于生物资源聚集栖息。
②在交汇区的界面,两种不同水系(团)的水温和盐度发生显著地变化,出现较大地梯度,是不同生物圈生物分布的一种屏障或境界。随流而来的不同水系的浮游生物和生物资源至此遇到"障壁",不能逾越均集群于流界附近,从而形成良好的渔场。
③两种不同水系的混合区,其饵料生物兼有两种水系性质不同地生物群体,既有高温高盐水系的种类,又有低温低盐水系地种类,从而形成了拥有两种水系所带来的丰富的综合饵料生物群,为生物资源提供了一种水系所不能独有的饵料条件。辐聚和顺时针涡流使表层海水辐聚下沉。于是,处于流界附近的各类生物在此汇集,即从浮游生物、小鱼到大鱼都汇集于辐合区的中心,形成良好渔场。
45、渔场价值的评估标准
从经济观点出发,在评价海洋渔场的优缺点时,主要根据下列标准:
(1)生物资源的蕴藏量,这可以在渔获量中得到反映;
(2)渔场密集,即能够进行作业且获得一定产量的海区;
(3)渔期的持续时间,即能够获得一定产量的时间;
(4)适合捕捞的程度,主要从渔具和渔法上来分析;
(5)远离基地的距离。其中以资源量的多少为最重要。
46、涡流渔场的概念及其类型。
在流界水域(不同的温度、盐度的水系)或在不规则地形处如岛、礁等均会产生涡流。
各种规模的涡流引起上下层水的混合,促进了饵料生物的大量繁殖,从而形成生物资源的良好索饵场所。如对马列岛东北近海的地形涡流使鲐鱼渔场的良好环境。
在浅水礁堆处,阳光透射到海底,促进了藻类地大量繁殖,给生物资源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
按照涡流形成的原因,可以分为:力学涡流系、地形涡流系和复合涡流系。
47、上升流渔场形成的一般原理
上升流海域是世界海洋最肥沃的海域之一,它的面积虽然只占海洋总面积的千分之一,但渔获量却占了世界海洋总渔获量的一半左右。那塔松(A. Nathansohn)经过对渔业生产资料及其实践的大量研究后,于1906年首先提出“上升流水域,一般生产力高,因而形成优良渔场”的论断,我们将其称为那塔松法则(Nathansohn’s Law)。
其形成的原理可作如下解释:通常在海洋的上层,浮游植物光合作用较强,海水中含有的营养盐类(磷酸盐,硝酸盐等)被消耗,现存量逐渐减少。相反,在海洋的深层和海底的沉积物中,有机物遗骸被细菌分解还原而不断积蓄着丰富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必须通过海水的上升运动把它们引到表层,并在光合作用下产生有机物质。引起海水上升运动的重要过程就是上升流(upwelling)。
在上升流区,下层冷水上升,水温下降,盐度增加,营养盐不断补充丰富,促进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海水透明度降低;下层水含氧量较少,上升到表层时.由于大气中的氧气在低温水面能大量溶入而得到补充。因此含有丰富营养盐的下层水上升量多的地方,就是生产力高的场所,于是饵料生物丰富,从而形成良好渔场。上升流区域,海洋生物地生产力一般都较高。印度洋地索马里海区到阿曼湾海域,初级生产力可达每天5克碳/平方米,秘鲁海区地生产力也很高。
上升流水团与同一深度的水团比较,具有低温、高盐、低含氧量、赴营养盐、浮游生物繁盛等特点。另外,如果大气气温比上升流水温高,就会产生雾气,所以,上升流现象对沿岸水的气象状况产生影响。
48、资源数量变动的基本原因
影响生物资源数量变动的因子可以归纳为五大因素,即资源的补充、生长和自然死亡以及人为的捕捞和环境的因素。
49、资源数量变动的一般规律
被捕捞的资源群体,由于自然死亡和捕捞使其数量减少,它依靠幼体长到能被捕捞的大小以后的补充,以及资源群体中现有个体的生长来恢复补偿。设年生长量为G,年补充量为R,年自然死亡率为M,年渔获量为Y,第一年的资源量为B1,第二年的资源量为B2。则影响资源数量变动的有生长、补充、自然死亡和捕捞死亡等四个主要因素,其资源数量变动的一般规律可用如下简单的数学式表示:
B2 =B1 +R+G-M-Y
50、捕捞努力量
所谓捕捞努力量,一般可以通俗的认为是全部的作业量,也表示人们在某海区或水域,在一定期间内(年、月或渔汛等)为捕捞某资源群体所投入的捕捞规模大小或数量,它反映了被捕捞的资源群体捕捞死亡水平的高低。捕捞努力量的计量单位一般除使用渔船数(艘或对)、渔船总千瓦数或吨位数、作业渔具数(如片、盘、桩、钩、笼数等)、作业时间数(天或小时)。
51、死亡率
一定时间间隔内死亡尾数与起始时刻资源尾数之比。若年初资源尾数为 N0,年末资源尾数为 N1,则总死亡尾数为N0-N1,其年总死亡率:
A=(N0-N1)/N0
52、总死亡系数
总死亡系数为自然死亡系数和捕捞死亡系数之和,可表达为
Z=F+M=-ln(1-A)
53、资源预报
是指对未来一定时期和一定水域范围内海洋生物资源状况各要素,如渔期、渔场、群体数量和质量以及可能达到的渔获量等所作出的预报。
54、资源预报的类型及内容
生物资源预报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预测渔场渔期,称渔情预报;另一类是预测资源和渔获数量的变化,称渔获量预报。
(一)、渔情预报
1、预报的种类和内容
山东近海渔业以追捕洄游移动中的鱼群为主,这些鱼群有的是从外海深水区游向近岸浅水区产卵的生殖群体,如小黄鱼、蓝点马鲛、日本鯖、太平洋鲱、银鲳等,有的则是处于越冬或索饵洄游的鱼群,如渤海秋季的中国对虾等。对于这种性质的捕捞作业,生产和管理者需要了解和掌握。在渔汛期间对渔场、渔期及资源状况进行预测。因此,自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资源开发和渔业生产发展,各水产研究单位在黄渤海广泛开展了渔情预报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渔汛期预报:预报的有效时间为整个渔汛,内容包括渔期的起讫时间、盛渔期及延续时间,中心渔场的位置和移动趋势以及结合资源状况分析渔汛期间渔获变化(俗称鱼发)形势等。这种预报在渔汛前适当时期发布,供渔业管理部门和生产者参考。
(2)阶段预报:对渔讯初期、盛期和末期渔情进行阶段预测,也可以根据各个捕捞对象的鱼发特点分段预报。如大黄鱼阶段性预报依大潮汛(俗称“水”)划分,预测下一“水”鱼发的起讫时间、旺发日期、鱼群的主要集群分布区和鱼发海区的变动趋势等;带鱼阶段性预报则依大风变化(俗称“风”)划分,预测下一“风”鱼群分布范围、中心渔场位置及移动趋势等。这些预报是在渔汛期间发布的,时间性强。
(3)现场预报:对未来24h或几日内的中心渔场位置、鱼群动向及旺发的可能性进行预测,及时通过电讯系统传播给生产船只,起到指导现场生产的目的。
2、预报原理和指标
渔情预报实际上是对预报捕捞对象行动规律的研究,即研究并预测鱼群分布移动特征和集群特征。因此,根据有机体与环境为统一体的原理,影响鱼群行动规律的生物性或非生物性因素均可成为预报指标。其中一些比较重要的指标有性腺成熟度、群体组成、水温等。
(1)性腺成熟度:性腺发育和成熟状况是影响生殖群体洄游和行动变化的主导因素,预示着渔期早晚、延续时间、集群状况和渔场动态等变化。一般性腺成熟达Ⅲ期,鱼群开始游离越冬场,进行生殖洄游。洄游过程中性腺发育迅速,鱼群到达产卵场初期性腺以Ⅳ期为主。渔汛期内,性腺成熟度以Ⅳ、Ⅴ、Ⅵ期为主,其中以Ⅴ期为主时,鱼群最为集中,渔场稳定,形成生产高潮。当已产卵鱼(Ⅵ期)比例开始急增时,盛渔期已趋尾声,渔期末期即将来临。因此,性腺成熟度是生殖群体渔情预报的重要指标。
(2)群体组成:这是一个与性腺发育密切关联的指标。由于生殖季节高龄个体的性腺发育早于低龄个体,个体的差异会使开始生殖洄游的时间早晚不一。对于群体年龄组成有年变化的种类,这种差别将直接作用于整个群体的行动,形成产卵期和渔期的变化。例如太平洋鲱年龄组成年变化较大,直接影响到性腺发育期的变化,应用这一指标预测渔期早晚曾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另外,群体性组成变化也是一个有用的指标,例如中国对虾洄游雌雄分群,雌虾在先,雄虾在后,可利用见雄虾的时间预测渔汛结束的时间。
(3)水温:水温不仅明显地影响个体性腺发育速度,同时也约束群体的行动分布,是重要的非生物性预报指标。例如,4.5~5.0℃等温线的出现和消失及其变动趋势与6.5℃等温线的出现,作为判断小黄鱼在烟威渔场变动范围和渔期发展的有效指标;20.5~23℃、18~19℃、15℃和12~13℃等温线被看作为秋季渤海中国对虾集群、移动和游离渤海的环境指标。水温与渔场、渔期的密切关系还可通过统计分析定量预测。例如,根据4月上旬表层水温资料,应用直线回归和概率统计分析预测蓝点马鲛的渔期、渔场。
(4)风情、潮汐、气压、降雨、盐度等:在小黄鱼、带鱼、中国对虾、中国毛虾、蓝点马鲛、太平洋鲱、日本鯖、海蜇等渔情预报中业已证实,这些环境因子都是有用的预报指标。
使用上述指标进行预报是建立在对预报对象的洄游分布、行动规律、生活习性、生物学特征和渔场环境条件,以及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利用和使用有效的预报指标,收到好的预报效果。
(二)渔获量预报
包括资源趋势和渔获数量预报。前者是定性的,预测资源或渔获量可能发生的趋势;后者是定量的,预测可能渔获的数量。这两类预报除对数量的精度要求不同外,预报原理、依据以及方法基本是一致的。事实上,精度不高的渔获数量预报就是一种资源趋势预报。因此,实践中以渔获数量预报为主。
1959年山东省开始进行海洋渔业资源渔获量预报,相继进行了小黄鱼、中国对虾、带鱼、太平洋鲱、蓝点马鲛、日本鯖、鳕、黄姑鱼、叫姑鱼、海蜇、中国毛虾、鹰爪虾等多种渔业种类的数量预报。从方法上可归结为两种,即统计分析预报和世代解析预报。
统计分析预报:在渔业生产实践和资源调查过程中,常常发现某些因子与未来的渔获量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从理论上说是定性关系,有些仅从现象上表现为相关关系。事实上,资源量随时间变化的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一时还没有认识到的,有些虽已认识到但暂时还无法控制或测量,即使测量到的一些影响因子的量值也或多或少都有些误差,何况捕捞条件和环境的千变万化,渔获量与影响因子之间的数量关系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表现为复杂的、非定性关系。为了解决这类问题,一种有效的方法是用数学统计分析法去分辩、确认其关系,并进行精度检验。
世代分析预报:根据世代分析法进行渔获量预报。
55、资源预报指标
影响行动的生物性和非生物性指标均可作为资源预报的指标,一些比较重要的指标有性成熟、群体组成、水温、盐度、水系、风、低气压、降水量、饵料生物等。
56、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各发展阶段的特征
开发不足阶段:为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最初阶段,在该阶段中海洋生物资源或是没有受到开发,或是只有一种开发能力不高的传统性小型产业进行开发利用,此时的产量比潜在的可能产量少得多,而且由于开发利用技术落后,其单位捕捞努力量产量(CPUE)很低。
加速发展阶段:在该阶段中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产业迅速发展,总捕捞努力量和总产量迅速增长,二CPUE开始时也迅速增长,但到该阶段中期时开始下降,其资源量在该阶段中随产业的迅速发展而迅速下降。总的来说,在这一阶段的海洋生物资源产业是很乐观的,也是最兴旺的时期,但是如果满目乐观,继续发展,则就将进入利用过度阶段。
利用过度阶段:该阶段所表现的特征为利用过度,此时开发工具(如渔船等)过多而被追寻利用的海洋生物资源太少,CPUE明显下降,甚至降到最低点,总捕捞努力量在开始时还继续上升,到高水平后仍保持在整个发展过程的最高水平上,总产量呈下降趋势并保持在低水平上。这时,人们开始对过去的发展进行反思,从而引起资源管理的高度重视。
资源管理阶段:在最后的阶段中,资源量和CPUE逐渐上升,最终趋于稳定,而且总产量急剧下降后,由于加强了管理,总捕捞努力量下降并趋于一定水平,使总产量回升到较高水平并趋于稳定。此阶段只有少数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
57、海洋生物资源管理
就是对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系统的运动、发展和变化,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控制的行为,它包括影响系统的一切决定,即从早期的生物资源调查、初步的开发到设备建造进行投资,以及最后对开发资源、经济和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等。
58、资源管理的主要目的
是调整捕捞活动,从而影响资源的状况,以达到合理利用并使产业和资源处在最佳状态。
59、MSY
MSY即最大持续产量,是指在不损害资源本身的恢复能力的情况下,每年所能获取的最高产量。由于各种生物资源随自然环境的波动而波动,所以最大持续产量通常被视为是在一般自然条件(或正常的自然条件)下可捕捞的最高产量,是个期望值或平均值。
60、TAC
TAC即总允许捕捞量,是根据生物资源的再生能力,特别是根据当前资源量水平所能承受的捕捞强度和产量而定。它是一个给定的捕捞期限内,为了将捕捞努力量限制到某一预先确定的水平( f0.1、fMEY)而确定从一个或多个生物资源群体中允许捕捞的产量。对各国之间或本国的各捕捞参加者之间进行限额分配。当捕捞参加者一旦完成所分配到的配额,则立即停止捕捞,违者将受到处罚。
61、提高生物资源产量的方法
提高产量通常可采取如下的三种方法:一是开发新渔场和新的资源群体,在对其开发利用初期或利用尚不足的阶段,可采取增加捕捞努力量的方法来提高产量;二是选择适当的品种和水域进行增殖放流,包括建造人工鱼礁等方法,以提高天然生物资源的补充量和世代数量来提高产量;三是对已充分利用或已过度开发的生物资源进行科学管理,采取限制性的管理措施,对生产进行调整,使已衰退或正在衰退的生物资源得到保护和恢复,以增加资源量和产量。
62、国内外渔业资源管理措施
国内外主要管理措施有:
(1)限制网目尺寸;
(2)限制上市鱼的最小规格;
(3)对兼捕渔获物的限制;
(4)规定禁渔期和禁渔区;
(5)对渔具类型的限制;
(6)限制捕捞力量;
(7)限制产量;
(8)采取经济手段调整生物资源开发利用。
63、我国现行的渔业资源管理措施
(1)制定繁殖保护对象。《渤海生物资源养护规定》将小黄鱼、带鱼、鳓、太平洋鲱、真鲷、褐牙鲆、鮻、高眼鲽、鳕、银鲳、白姑鱼、黄姑鱼、鲐、蓝点马鲛、鮸鱼和半滑舌鳎等鱼类;中国对虾、中国毛虾、鹰爪虾、脊尾白虾、三疣梭子蟹和中华绒螯蟹等虾蟹类;皱纹盘鲍、栉孔扇贝、紫贻贝、毛蚶、泥蚶、杂色蛤和文蛤等贝类;以及海带、紫菜、石花菜、刺参、金乌贼和海蛰等重要或名贵的水生动、植物列为保护对象。
(2)制定可捕标准。这是控制被捕捞群体再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规定水生动物可捕标准的目的在于保护初次性成熟的个体至少能有一次生殖机会,从而保留足够数量的亲体得以正常繁殖,使生物资源获得应有的补充量,以确保生物资源的稳定繁衍。渤海35种主要捕捞种类的可捕标准为:小黄鱼15cm、真鲷19cm、褐牙鲆27cm、高眼鲽15cm、白姑鱼17cm、黄姑鱼17cm、花鲈40cm、鲬36cm、黄盖鲽19cm、半滑舌鳎27cm、鮻30cm(以上为体长),鳓28cm、银鲳15cm、蓝点马鲛38cm(以上均为叉长),带鱼25cm(肛长)、中国对虾15cm、脊尾白虾6cm、口虾蛄11cm(以上为体长)、日本蟳5cm、三疣梭子蟹8cm(以上为头胸甲长)、毛蚶3cm、文蛤5cm、菲律宾蛤仔2.5cm、栉江珧17cm (以上为壳长),栉孔扇贝7cm、皱纹盘鲍8cm(以上为壳长),海蜇30cm(伞弧长)。
(3)幼鱼比例。对渔获物按可捕标准进行监督检查,这是保护幼鱼的有力措施。由于实际捕捞生产中不可避免地要兼捕幼鱼,因此有关资源保护的文件中同时还规定了渔获量中幼鱼的比例。我国准许兼捕幼鱼的数量,一般规定为总渔获的25%,如果有超过的情况,必须迅速主动转移作业渔场。
(4)最小网目尺寸。网目的大小,对渔获物有一定的选择作用,一般来说网目越大,小鱼逃脱率就越高。为了减少捕获小于法定标准的小鱼,创造条件使其及时逃脱,为此规定网具的最小网目尺寸。网目大小适当的网具,不但渔获物中成鱼比例高,商品价值高,而且网具中的杂物少,渔获物受损伤少,经济效益也随之上升。同时,这对幼鱼的保护也是个有效的措施。我国对机轮拖网囊网网目的规定是不得小于54mm。据研究,在囊网网目为54mm的网袋中,带鱼逃脱率只有20%,如果要保护125g以下的幼带鱼,囊网网目必须扩大到76mm。所以说,网目尺寸是以“低标准”来限制的。各种网具的最小网目尺寸(指网目内径)规定如下。机动船拖网:110.4kw以上机动船的拖网,囊网网目下水后内径不得小于54mm;110.4kw以下机动船的拖网,囊网网目下水后内径不得小于50mm。 机轮围网:机轮围网囊网网目下水后内径不得小于35mm。流刺网:蓝点马鲛流刺网网目不得小于93.3mm;鲐流刺网网目不得小于80mm;中国对虾锚流网网目不得小于53.5mm。其他网:扒拉网网目不得小于48.5mm;毛蚶耙囊网网目不得小于35mm。
(5)禁渔区和禁渔期。为保护亲鱼进行正常的繁殖和仔、幼鱼的索饵成长,根据各鱼种不同生命阶段和集群活动的特点,结合产卵场和幼鱼索饵场分布的具体情况,划定了禁渔区和禁渔期。机轮拖网渔业禁渔区线:1955年国务院为了保护我国沿海水产资源,维护人民的长远利益,颁布了《关于渤海、黄海及东海机轮拖网渔业禁渔区的命令》,设置了由17个基点联结而成的禁渔区线,规定机轮拖网不得在禁渔区线内生产,即备有螺旋推进器的渔轮,拖曳网具以捕捞底层水产动物的渔业(不包括帆船渔业)都不得在禁渔区内作业。国务院于1957年7月26日颁布了关于渤海、黄海及东海机轮拖网渔业禁渔区命令的补充规定,将机轮拖网渔业禁渔区线向南延伸两个基点,至北纬27。198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划定福建省沿海机动渔船底拖网禁渔区线。1981年国务院又批准在机轮底拖网禁渔区线海域内,禁止所有底拖网机动渔船作业。渤海拖网禁渔区:拖网作业曾是渤海渔业生产的主力,为渤海渔业的发展做出过贡献。但由于发展数量过多,对底层鱼类资源的损害日益严重,特别是在秋捕中国对虾期间,大量损害当年幼鱼,严重破坏了资源的补充群体,导致主要经济鱼类资源的下降,甚至绝迹。为了更加有效地保护渤海产卵场,自1988年开始实施在渤海全面禁止拖网作业的决定,秋汛捕虾生产实行“以流代拖”,拖网作业全面退出渤海。伏季休渔:1995年以后,为了保护幼鱼资源,我国相继在东海和黄渤海实行伏季休渔制度,禁止拖网和定置网捕捞海域内的渔业资源。1996年黄渤海开始实行伏季休渔制度。2003年,面对新的形势,对渔业资源管理进行了适应性的调整,将黄渤海的伏季休渔期调整到6月16日12时至9月1日12时。 2010年将黄渤海的伏季休渔期调整到6月1日12时至9月1日12时。(6)单品种资源保护禁渔区和禁渔期。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维持海上正常作业秩序,中央和各省、市对某些重要鱼、虾、贝类的产卵场和幼体索饵场规定了禁渔区和禁渔期,同时也对重要种类资源制定了开捕期或可捕期。黄渤海规定的种类主要有:太平洋鲱、中国对虾、增殖对虾、海蜇、蓝点马鲛、毛蚶、文蛤等。各地为了保护渔业资源,对各地的重要资源种类制定了相应的禁渔区和禁渔期。
(7)限定可捕量(TAC)。我国加入WTO之后,随着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实施和新的《中日渔业协定》和《中韩渔业协定》正式生效,我国海洋渔业管理制度将与国际接轨,黄渤海区即将对蓝点马鲛和鳀首先实行TAC管理。
(8)经济生物资源苗种保护。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后,由于过度捕捞,黄渤海渔业资源相继衰退,为了满足渔业生产的发展,黄渤海沿海各地开展了中国对虾、口虾蛄、三疣梭子蟹、日本蟳、中华绒螯蟹等虾、蟹类和褐牙鲆、花鲈、真鲷、大泷六线鱼、许氏平鲉等鱼类的人工养殖,养殖渔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了保护黄渤海渔业资源,水产苗种,尤其是主要经济生物资源的苗种,90年代以后,各省、市相继出台了水产苗种管理规定,控制主要经济生物资源苗种的采捕、销售与流通。
(9)专属经济区渔业管理。随着新的《中日渔业协定》和《中韩渔业协定》正式生效与实施,专属经济区渔业管理的任务十分繁重,我国海洋渔业管理制度将面临着重大转变。我国黄、东海是多国渔业的共享水域。黄海要与韩国和朝鲜共享;东海要与日本和韩国共享,由于有的宽度不足400海里,在实施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后无法满足沿岸各国划分200海里的要求,在专属经济区水域划界完成之前,我国与日本和韩国分别签署了一个渔业协定,设立“中日渔业协定暂定措施水域”和“中韩渔业协定暂定措施水域”,暂定措施水域由双方共同管理。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