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原理》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绪论
1.本章重要概念
(1)账项基础审计:是以会计账目为基础,通过直接对会计账目的审查以达到差错防弊目的的一种审计方法。
(2)制度基础审计:是在评审内部控制的基础上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以查明财务报表是否合法、公允的一种审计方法。
(3)风险基础审计:是以对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识别与评估为基础,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以查明财务报表是否合法、公允的一种审计方法。
(4)鉴证业务: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业务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
2.简述审计的基本分类。
(1)按照审计目的和内容分类:财务报表审计、经营审计、合规性审计
(2)按照审计主体分类: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内部审计
(3)按照审计技术分类: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
3.简述西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历程及各阶段的主要特点。
(1)详细审计时代(1844年至20世纪初)主要特点:
审计对象:公司账目;审计目的:查错防弊;审计方法:详细审计;审计报告使用人:公司股东
(2)资产负债表审计时代(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初)主要特点:
审计对象:资产负债表 ;审计目的:判断公司信用;审计方法:抽样审计;审计报告使用人:强调债权人
(3)全部会计报表审计时代(20世纪30年代至今)主要特点:
审计对象:全部会计报表 ;审计目的:发表审计意见,提高报表可信性;审计方法:由制度基础审计发展为风险导向审计,并广泛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审计报告使用人:社会公众
4.如何才能成为一名执业注册会计师?
(1)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取得全科合格证书;
(2)在会计师事务所从事独立审计业务2年以上;
(3)年龄在国家规定的职龄范围内。
5.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设立方式有哪几种?在设立条件上分别有何规定?
(1)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
设立条件:不少于人民币30万元的注册资本;有10名以上在国家职龄(60岁)以内的
专职从业人员,其中至少有5名注册会计师;有5名以上符合规定条件的发起人;有固
定的办公场所;审批机关规定的其他条件。
(2)合伙会计师事务所
设立条件:由两名以上符合规定的CPA为合伙人,由合伙人聘用一定数量符合规定条件
的CPA和其他展业人员参加会计师事务所工作;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必要的设施;有能
够满足执业和其他业务工作需要的资金。
6.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包括哪些方面?
(1)鉴证业务
审计业务(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包括财务报表审计、验资、特殊目的审计等;
审阅业务(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包括财务报表审阅;
其他鉴证业务(合理保证或有限保证):包括内部控制鉴证、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等。
(2)非鉴证业务
执行商定程序;代编财务信息;税务服务;管理咨询;会计服务;信息系统设计与完善
等。
7.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包括哪些方面?
(1)法律规范:《注册会计师法》;
(2)职业道德规范:《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
(3)执业准则: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包括51项准则。
8.简述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理体制。
(1)法律规范:《注册会计师法》
(2)政府监督: 财政部门(业务监督;违纪处理;制定收费标准); 工商税务部门(工
商登记;业务范围监督;税收征管); 中国证监会(从事证券业务的执业资格审核确认;
证券业务执业情况的监督)。
(3)行业自律: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9.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由哪三部分组成?如何理解三者的关系?
(1)我国审计监督体系包括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三个方面。
(2)三者关系: 一方面,审计监督体系中的政府审计机关、会计师事务所和内部审计机构相互独立,服务于不同的审计对象和不同的审计目标,不存在主导和从属关系。另一方面,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内部审计机构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10.简述财务报表审计的必要性和局限性
(1)必要性:利益冲突;会计核算的复杂性;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监督的间接性。
(2) 局限性:选择性测试方法的运用;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大多数审计证据是说服性而非结论性的;为形成审计意见而实施的审计工作涉及大量判断;某些特殊性质的交易和事项可能影响审计证据的说服力。
11.请列举旧中国四大和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
旧中国:正则、立信、公信、徐永祚
国际:普华永道、安永、毕马威、德勤
第二章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1.本章重要概念
(1)职业怀疑态度:指注册会计师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取证据的有效性,并对相互矛盾的证据,以及引起对文件记录或责任方提供的信息的可靠性产生怀疑的证据保持警觉。
(2)项目质量控制复核:指在审计报告日或审计报告日之前,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对项目组做出的重大判断和在编制审计报告时得出的结论进行客观评价的过程。
2.简述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体系的基本框架。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共包括52项。该执业准则体系包括业务准则和业务质量控制准则(1项),其中业务准则又包括鉴证业务准则和相关服务准则(2项);鉴证业务准则包括1项鉴证业务基本准则、45项审计准则、1项审阅准则和2项其他鉴证业务准则。
3.简述鉴证业务的要素
(1)鉴证业务的三方关系(注册会计师、责任方、预期使用者);(2)鉴证对象;(3)标准;(4)证据;(5)鉴证报告
4.质量控制的目标是什么?质量控制要素包括哪些方面?
(1)质量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人员遵守职业准则和适用的法律法规的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和项目合伙人出具适合具体情况的报告。
(2)质量控制要素包括: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相关职业道德要求;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人力资源;业务执行;监控。
第三章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
1.本章重要概念
(1)实质上的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的一种内心状态,使其在提出结论时不受损害职业判断的因素影响,诚信行事,客观公正,保持职业怀疑态度。
(2)形式上的独立性:是一种外在表现,使得一个理性的第三者能够认为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项目组成员没有违背诚信、客观和公正原则。
2.简述CPA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循的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包括:(1)诚信;(2)独立性;(3)客观和公正;(4)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5)保密;(6)良好的职业行为。
3.对遵循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产生不利影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自身利益;(2)自我评价;(3)过度推介;(4)密切关系;(5)外在压力
4.哪些因素可能损害CPA的独立性?
可能损害独立性时因素包括:经济利益;贷款和担保;商业关系;家庭和私人关系;与审计客户发生雇佣关系;临时借出员工;审计项目组成员最近曾任审计客户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待定员工;兼任审计客户的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与审计客户长期存在业务关系;为审计客户提供非鉴证服务;收费;薪酬和业绩评价政策;礼品和款待;诉讼或诉讼威胁。
5.新欣公司是公正会计师事务所的常年审计客户,由于其业务的性质和规模发生重大变化,公正会计师事务所在考虑是否继续接受委托以及审计收费问题,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1) 在重新签订业务约定书前,事务所应当主要从哪些方面考虑是否接受委托?
(2)在重新商定审计收费时,事务所应当考虑哪些因素?
答:(1)考虑会计师事务所的胜任能力、素质和资源;能够遵循相关职业道德要求;考虑客户的诚信,没有信息表明客户缺乏诚信。
(2)考虑专业服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所需专业人员的水平和经验;各级别专业人员提 4
供服务所需的时间;提供专业服务所需承担的责任。
第四章 财务报表审计流程
1.本章重要概念
(1)管理层认定:是指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中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
(2)书面声明:是指管理层向注册会计师提供的书面陈述,用以确认某些事项或支持其他审计证据。
(3)风险评估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实施的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程序。
(4)控制测试:是指在了解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对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所执行的测试程序。
(5)实质性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包括细节测试以及实质性分析程序。
2.财务报告审计的目标是什么?
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3.简述财务报表审计中管理层的责任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以及两者的关系。
(1)管理层的责任:在被审计单位治理层的监督下,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
(2)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3)两者的关系:财务报表审计不能减轻、替代或免除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责任。
4.简述管理层认定的内容。
(1)关于各类交易和事项运用的认定:发生;完整性;准确性;截止;分类。
(2)关于期末账户余额运用的认定:存在;权利和义务;完整性;计价和分摊。
(3)关于列报和披露的认定:发生及权利和义务;完整性;分类和可理解性;准确性和计价。
5.财务报表审计流程包括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审计计划阶段:开展初步业务活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制定具体审计计划。
(2)审计实施阶段:风险评估、风险应对。
(3)审计完成阶段: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和试算平衡表、获取书面声明、出具审计报告等。
6.简述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的主要区别。
(1)测试的对象与目的不同:控制测试的对象与目的是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实质性程序的对象与目的是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及列报是否存在重大错报。
(2)评价的依据不同:控制测试的评价依据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有关规定;实质性程序的评价依据是相关法规及会计准则。
(3)测试方法不同:控制测试常用的方法包括检查、观察、询问、重新执行、穿行测试等;实质性程序常用的方法包括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分析程序。
(4)必要性不同:控制测试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执行;实质性程序则是必须执行的程序。
7.与治理层沟通的目标是什么?需要沟通的事项包括哪些方面?
(1)沟通的目标:就注册会计师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责任、计划的审计范围和时间安排的总体情况,与治理层进行清晰地沟通;向治理层获取与审计相关的信息;及时向治理层通报审计中发现的与治理层监督财务报告过程的责任相关的重大事项;推动注册会计师和治理层之间有效的双向沟通。
(2)需要沟通的事项:注册会计师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责任;计划的审计范围和时间安排;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重大问题;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补充事项。
第五章 审计计划
1.本章重要概念
(1)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签订的,用以记录和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审计目标和范围、双方的责任以及报告的格式等事项的书面协议。
(2)总体审计策略:是对注册会计师作出的关键决策的记录,以确定审计工作的范围、时间安排和方向,并指导具体审计计划的制定。
(3)具体审计计划:是对计划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以及为应对评
估的风险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的记录。
(4)审计重要性:是指财务报表中错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和决策。
(5)审计风险:是指当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时,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6)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分为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7)检查风险:是指如果存在某一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它错报可能是重大的,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程序后没有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
2.简述注册会计师开展初步业务活动的主要内容。
(1)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
(2)评价遵守职业道德要求(包括评价遵守独立性要求)的情况;
(3)就审计业务约定条款与被审计单位达成一致意见。
3.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有何作用?签订前应做好哪些工作?
(1)作用:可以增进签订双方的互相了解,避免误会;可作为签约双方检查约定义务完成情况的依据;一旦出现法律诉讼,审计业务约定书即可成为确定签约双方应负责任范围的重要证据。
(2)签订前应做好的工作:明确审计业务的性质和范围;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评价事务所的胜任能力及独立性;商定审计收费;明确被审计单位应协助的工作。
4.总体审计策略与具体审计计划两者有何关系?
总体审计策略与具体审计计划的制定过程紧密相连,内容紧密相关。总体审计策略是具体审计计划的指导,而具体审计计划的制定反过来又会影响总体审计策略。
5.确定重要性水平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1)错报的金额。一般来说,金额大的错报比金额小的错报更重要。
(2)错报的性质。有些错报的金额不大,但其性质不同,可能就显得非常重要。
(3)错报是否影响企业的盈亏趋势。
(4)小金额错报和漏报的累计,可能会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
6.重要性水平分为哪两个层次?分别应该如何确定?
(1)重要性水平分为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和认定层次的重要性两个层次。
(2)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通常采用固定比率法确定,即先选定一个基准,再乘以一个
固定比率,以此作为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可以采用分配或不分配的方法予以确定。
7.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包括哪些方面?汇总数低于或者超过重要性水平时,注册会计师分别应如何处理?
(1)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包括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和推断误差。其中推断误差是指注册会计师对不能明确识别的其他错报的最佳估计数,包括通过测试样本估计出的整体错报减去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和通过实质性分析程序推断出的估计错报。
(2)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如果低于重要性水平,表明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不重大,注册会计师可以发表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尚未更正错报汇总数如果超过重要性水平,表明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可能是重大的,注册会计师应考虑通过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或要求管理层调整财务报表以降低审计风险。
8.审计风险包括哪些构成因素?其关系如何?
(1)审计风险包括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
(2)其关系: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9.审计风险、审计证据、审计重要性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1)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呈反向关系;
(2)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呈反向关系;
(3)审计重要性与审计证据呈反向关系。
第六章 风险评估
1.本章重要概念
(1)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
(2)不相容职务:由同一人办理会增加发生错误和舞弊的可能性,或者增加了发生错误舞弊以后进行掩饰的可能性的那些职务。
(3)穿行测试:是指追踪交易在财务报告信息系统中的处理过程。
(4)错误:是指导致财务报表错报的非故意行为。
(5)舞弊:是指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
(6)舞弊风险因素:表明实施舞弊的动机或压力,或者为实施舞弊提供机会的事项或情
况。
2.注册会计师应当从哪些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1)行业状况、法律环境、监管环境及其他外部因素;
(2)被审计单位的性质,包括:所有权结构、治理结构、组织结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财务报告;
(3)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
(4)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
(5)对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
(6)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3.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包括哪些?在了解内部控制时可以实施哪些程序?
(1)应当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包括:询问管理层以及被审计单位内部其他人员;分析程序;观察和检查。
(2)了解内部控制的程序主要包括:询问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观察特定控制的运用;检查文件与记录;穿行测试。
4.简述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
(1)控制环境;(2)风险评估过程;(3)信息系统与沟通;(4)控制活动;(5)对控制的监督
5.企业应对哪些不相容职责予以分离?
(1)某项经济业务授权批准的职务与该项经济业务执行的职务应分离
(2)执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和审查该项经济业务的职务应分离
(3)执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与该项经济业务的记录职务应分离
(4)保管某项财产物资的职务与该项财产物资的记录职务应分离
(5)保管某项财产物资的职务和对该项财产物资进行清查的职务应分离
(6)登记总账的职务与登记明细账、日记账的职务应分离。
6.识别和评估重大风险时,CPA应实施哪些审计程序?
(1)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整个过程中,结合对财务报表中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考虑,识别风险;
(2)评估识别出的风险,并评价其是否更广泛地与财务报表整体相关,进而潜在地影响多项认定;
(3)结合对拟测试的相关控制的考虑,将识别出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错报的领域相联系;
(4)考虑发生错报的可能性(包括发生多项错报的可能性),以及潜在错报的重大程度是否足以导致重大错报。
7.舞弊风险因素有哪些?
(1)动机或压力;
(2)机会;
(3)借口或态度。
8.简述被审计单位治理层、管理层和CPA对舞弊的责任。
(1)被审计单位治理层、管理层对防止和发现舞弊负有主要责任。即:在治理层的监督下,防范和遏制舞弊是管理层的责任。
(2)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时,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9.哪些程序可用于识别和评估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
(1)询问管理层;(2)询问被审计单位的其他人员;(3)询问内部审计人员;(4)了解治理层实施的、与舞弊相关的监督;(5)考虑其他信息;(6)评价舞弊风险因素。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