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学校体育总论
一、学校体育发展史
(一)国外体育产生与发展。
1、国外体育的产生。前提条件:专门的教育场所--学校和文字的出现。出现了过宫廷、祭祀、神庙、文士以及儒学校。
2、二战后世界各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新特点。
(1)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竞技性、表演性的运动和游戏内容的比重提高,一些国家增加了 市内讲授的体育课程。健身内容的比例上升。如:英国。
(2)教学形式和方式多样化。许多国家开始男女分班教学,根据体质、基础、身高、体重、年龄分班。如:日本。
(3)推行体育测试制度。如:美国、日本、前苏联
(4)课外体育活动得到广泛重视。社会主义国家重视课间操。欧美重视俱乐部。如:美国。
(二)我国学校体育的产生和发展。
1、学校体育的产生。奴隶社会出现,(1)夏称:校、序、庠。(2)商:大学、庠。内容:宗教、军事、习射、武艺。(3)西周:国学、乡学。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内容。其中射、御、乐是体育内容。
2、新中国成立以后学校体育发展。
(1)初创阶段。49—57。借鉴苏联学校体育,继承革命根据地经验,在改造就学校体育的基础上建立新学校体育。1954年,《准备劳动与保卫祖国体育制度》。《教育计划》规定小学到大二,体育课是必修课。1956年,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成立6所体育院校,38体育系。
(2)曲折发展阶段。58—65。出现违背学校体育和学校体育规律的做法,搞红四运动:所以学生要达到劳卫制、一二三级运动员、裁判员、普通射手标准。学生体质下降。
(3)严重破坏阶段。以劳动代替体育,以军训代替体育。学校体育处于停顿状态。
(4)改革开放至今。
①思想有了新发展,科研出现新局面。②加强了课程建设。③加强了体育师资场馆建设。④加强了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二、学校体育与现代社会。
(一)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
1、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区别
(1)概念不同。社区体育:在居民区开展的群众性体育活动。目的:提高社区成员的健康水平和身心发展。学校体育:以增强学生体质、传递体育文化为目的的教育过程。有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很好的体育教育活动。目的:培养兴趣、态度、习惯、能力,促进身心发展。
(2)对象不同。学校体育是全体学生。社区体育是广大群众。
(3)活动的时空、组织不同。学校有一定限制性,社区体育没有什么限制。
(4)管理体制不同。
2、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联系。(1)他们都是国民体育的组成部分,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2)校体育是社区体育的基础。(3)社区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延续,是导向。社区体育是实现终身体育的主要形式和关键。
(二)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
1、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关系。
两种倾向:一、认为两种是对立的,不主张学校体育引进竞技体育。二、认为要尽量多的引进,把学校搞成竞技体育的后备人才培养基地。这都是偏激的。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呢:
(1)正确认识竞技体育的积极作用。竞技体育对人的教育、对人的社会化作用、对个性的发展和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竞技体育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应该成为学校体育的内容。
(2)要根据学校体育的实际需要引进和选择竞技体育的内容和手段。促进学校的体育发展改革。
(3)竞技体育具有多层次的特征,因此形成了不同活动层次的竞技运动。既不能全盘吸收,也不能全部抵制校门之外。
(4)普及性、群众性竞技体育在学校体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①可以唤起学生学习欲望,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②增强学生体质、增加健康。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体育文化素质。④巩固体育课所学习内容,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⑤锻炼学生意志和陶冶情操。
(5)因此,现代学校体育不能缺少竞技体育,竞技体育只有在学校体育中普及开展,才能充分发挥本身的文化功能,才能通过广大青少年向社会传播,扩大影响。
2、学校体育如何发挥竞技体育的作用。
(1)依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竞技体育运动做“教材化”的处理。竞技运动教材化改造工作可分为:分解—提取—改变—重构。
(2)竞技体育教材化遵循的原则。
①简化性原则。简化战术难道,减低负荷。②普及性原则。适合全体学生参与。
③适应性原则。适合学校场地和师资力量条件。。④教育性原则,强度对学生教育作用。
(3)竞技体育教材化比直接按照标准竞技运动进行教学效果好。原因:切合学生实际,学生得到较多的练习机会,增强运动素质。也有利于掌握技术动作。难度降低提高学生积极性,容易形成兴趣。
(4)竞技体育教材化,不仅解决了以往体育教材直接照搬竞技运动项目的弊端,也有利于学校普及群众性竞技运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三)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的特征对学校体育的要求。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手段。
素质教育具有全体性、全民性、主体性、基础性特征。
(1)全体性。要求学校体育:①面向全体学生。②目标、内容、方法、考核标准考虑全体学生实际。③课外活动,尽力满足屈体学生需要。
(2)全民性。要求学校体育:①全面提高学生体育素质,包括:体质、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心理素质、文化修养。②发挥多种功能,促进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提高。
(3)主体性。要求学校体育:改变压抑学生身心发展的体育思想、内容和方法,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4)基础性。要求学校体育。打好体质基础、身心健康发展基础、体育基础知识和技能、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2、应试教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反映。
(1)应试:少数学生英才教育,升学为目的。体育中反映:只抓少数尖子运动员,以运动后夺取锦标为目的。忽视全体学生体育教学和课余体育工作开展和体育素质提高。
(2)应试:一种模式教育学生。体育中反映:一个大纲、教材、标准、规格、一刀切、的模式。忽视压抑学生体育兴趣与体育特长的发展。
(3)应试:智育为上,知识中心。体育反映:传授竞技运动技术为中心,技评达标为目的。忽视体育知识和健身方法的学习以及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4)应试:片面强调升学率,置多数学生不顾。体育中反映:一部分学生难以达到教材教学要求,完不成动作感到痛苦。
3、学校体育贯彻素质教育的对策。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全体学生观、教书育人观、以生为本观、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观念。
(2)树立全面的教育质量观念。是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
(3)加强体育课程与教材建设。①深入调查研究。②确定符合要求的学校体育目标和教学目标。③进行体育课程改革。
(4)注意体育能力培养。
三、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
(一)学校体育的结构:学前阶段、初等教育阶段、中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体育。
1、学前教育阶段体育。(3--6)包括:幼儿园和学前班。
(1)身心发展特点。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各器官发展不完全。独立性增强,好奇、好动、好模仿、好强。喜欢被人称赞,胆子大,语言和动作发展较快。竞争性和自主性增强。
(2)体育特点。主要内容:基本活动技能包括:走、跑、跳跃、投掷、平衡、钻爬、攀登等。体操包括:徒手、轻器械、模仿操、韵律操、简单队列队形、各种游戏。
(3)体育重点。①促进动作技能的发展。②注意进行体育养成教育、培养体育兴趣和习惯。
2、初等教育阶段体育。(6-15)包括:小学和初中。
(1)小学阶段。生理特点: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心理特点: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年龄阶段。
(2)初中阶段。生理特点:身体迅速长高、体重猛增和第二性征出现。心理特点:感知觉的精确性和概括性增强,观察的目的性和自觉性提高,有意记忆明显发展。
(3)体育主要特点。广度深度增加,增加了理论知识。小学低年级:和学前阶段基本相同,增加了理论知识。小学高年级:经过改造的竞技项目,如小篮球,小足球、田径、武术、技巧、单、双杠。初中阶段:各种运动技能为主,加大基本知识和原理学习。
(4)组织方式。小学低年级:采用游戏、比赛。理论采用讲授。运动技能示范为主。
(5)体育重点:①培养体育兴趣和态度②为后续阶段打下基础。包括: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基础。运动技能的基础。体育与健康知识基础。
(6)作用:在整个学校体育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①整个学校体育的基础阶段。②学生跨越两个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3、中等教育阶段体育。(15--18)包括: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专。
(1)生理、心理接近成人。
(2)体育特点。①内容:各种各样的竞技、娱乐、休闲项目。基本技术也比赛方法。发展历史、比赛规则等。②形式:必修和选修。③方法:采用自学、同学互帮互学、讨论式方法
(3)体育重点。培养学生的各种体育能力。包括:自我锻炼、学习、运动能力等。
4、高等教育阶段体育。(18—30)包括:本、专、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
(1)身心特点。基本是成人,各种器官技能达到最搞水平。
(2)体育主要特点:内容:各种运动项目为主,体现生活化和实用性,力求与未来终身体育相衔接。形式:体育课类型较多,课外活动自由度高,灵活性强。
(3)体育重点。培养学生体育文化修养。
(二)学校体育的功能。
1、教育功能。
(1)对智育的作用:①促进神经系统发育,为智力开发奠定生物基础。②有利于促进大脑思维活动物质(脑啡肽)的分泌,使人头脑清醒、思维敏捷。③对培养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力、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④有助于开发大脑右半球功能。t
(2)对德育的作用:①培养学生道德认识与信念。②使学生的道德信念通过体育活动得到强化,内化为学生具体的道德行为。③培养学生的个性意志品质。④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责任感、荣誉感。
(3)对美育的作用:塑造身体美、心灵美、行为美。
2、健身功能。是学校体育最原始、最独特的功能。(1)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人体机能水平、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2)发展身体素质、基本活动能力。(3)提高对环境适应能力和对疾病抵抗能力。(4)增强学生体质功能是学校体育本质功能的反映。(5)健身功能拓展为:促进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三维结构。
学校体育根本目标:是育人,要符合教育目标和教育规律。其本质特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发展身心、达到育人目的。
3、娱乐功能。(1)调节感情、丰富生活、缓解学习引起的紧张和疲劳。(2)通过观赏体育比赛、表扬得到心理上满足和享受。(3)扩大社会交往、表现自我的舞台。
4、文化功能。是最主要的社会功能。(1)学校体育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2)学校体育是传播体育文化的重要途径。(3)学校体育对体育文化创新、发展有重要作用。
5、辐射功能。主要包括:竞技体育、社区体育、家庭体育的辐射。
6、经济功能。通过改善、提高未来劳动力素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7、竞技功能。学校体育是国家培养和输送竞技后备人才的基础。
(三)学校体育的目标。
1、确定学校体育的理论依据。
(1)学校体育的基本功能。要考虑目标是否通过学校体育自身价值和作用来实现。这是确定目标的出发点和基础。
(2)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是确定学校体育目标关键。
(3)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体育的目标必须反映社会发展的需要。
(4)学校体育和国民体育发展需要。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一部分,也是国民体育组成部分。
(5)学校体育的环境和条件。考虑我国现阶段国情。
2、学校体育的目标。
(1)总体目标:①开发学生身心潜能,增强体质,增加健康,促进身心和谐发展。②培养从事体育运动态度、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基础。③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培养良好思想品质,使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2)效果目标:①增强体质、增进健康。②传授体育运动、卫生保健、健康生活知识、和运动技能、健身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修养。③培养体育兴趣、习惯、能力。为终生体育奠定基础。④促进个性全面发展,培养健全人格。⑤发展运动能力,提高竞技水平。[BuyView]第二章 体育课程
一、体育课程的含义。
1、定义:在学校的指导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身体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为了使学生能在身体、运动认知、运动技能和情感与社会方面和谐发展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2、体育课程特性。
(1)实践性。体育课程必须通过身体实践活动,提高身体质量。通过实践活动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
(2)整体性。根据体育规律,实现体育课程目标,要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机结合。
(3)社会性。体育教学过程中就出现小集体、小社会现象。
(4)差异性。由于手段学生身体条件、性别等条件影响,所以教学要因人而宜、因地而异。(5)非阶梯性。许多内容和手段没有明显的阶梯性本身很难分出现后。
(6)复合性。体育课程融合知识、技能、身体、精神、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二、体育课程编制。
1、课程编制:(1)经过设计的各种学程和教育活动方式,将他们提供给教育机构的人们,作为进行教育的方案。(3)是实践性的事业,不是理论性研究。(4)为了达到教育目的体系,不是为了解释现存现象。(5)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
(一)体育课程目标。
1、体育课程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教育目标的总要求,指导各级、各类学校进行体育课程编制的准则,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准则。目标内容不只是体育目标的重复,对体育教学目标的概括,既要体现社会需要和个体发展,又要负荷体育教育学科特点。
2、体育课程目标具体包括;
(1)增强体质(基本目标),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知识和运动能了。目的:提高学生理解、应用体育与运动能力,掌握健身方法,为终身参与提高方法和准备。
(2)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习惯。抓住学生兴趣和爱好,是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关键。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体育活动具有社会活动中一些显著特点,体育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促进社会化。
(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体育是增进健康的一个良好的手段和过程,它将成为小康社会人们休闲生活的重要部分。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生活态度。体育作为育人的内容和手段,可以鼓舞和激励学生体育精神,促进学生形成乐观生活太度。
3、体育课程的内容。包括:体育知识与技术、运动参与、体育活动经验。
(1)体育知识与技术类。指间接的、传统的、科学的体育文化内容体系。传统运动项目:球类、体操、田径等。运动与外界关系:开放式、封闭式。运动结果判断标准:评分式、计数式、计时式、测量式。
(2)运动参与类。解剖部位:上肢、下肢、全身运动。基本方式:走、跑、跳、投、攀登等。情感:接触与接受、爱好与兴趣、自愿与自觉等。人数:个人和集体。
(3)体育活动经验类。素质:速度、灵敏、力量、耐力、柔韧。防病治病:养生、健身、防病、治病、康复。新陈代谢:有氧、无氧运动。
3、体育课程选择的标准。
(1)要符合课程目标要求。应根据课程目标要求,在分析不同课程内容的多种功能及对现实课程目标的作用基础上,科学选择体育课程内容。
(2)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体育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索体育知识、技术。
(3)适应学生实际运动水平,使其通过努力能够完成。过于简单,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产生厌烦;过于复杂,学生望而生畏,丧失信心。只有适应,才有信心,有努力的动机和愿意。(4)与学校特点相适应,充分发挥学校体育课程现有资源。
(5)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区中运用。
4、体育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就是对体育课程内容妥善加以设计和合理编排的过程。
(1)教学功能和育人功能相统一。《体育课程标准》改变以前按运动项目划分内容的做法,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两条线贯穿:一、传承体育运动文化的教学功能。二、增进学生健康育人功能。
(2)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相统一。逻辑顺序:根据体育课程内容本身的系统和内在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心理顺序: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来组织课程内容。
三、体育课程发展历史经验和改革趋势。
(一)历史经验。
(1)体育课程的世界性和民族性。①其设置及其内容,是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是经济和社会状况的一种反映和缩影。因此,其演变发展不能脱离社会变革趋势。西方近代体育课程是社会化大生产和民主制度的产物,代表社会发展方向。②世界性要与本国传统和现实相结合。而本国传统和现实以世界性为目标。
(2)体育课程发展演变多因素制约性。①社会经济制约着教育和学校课程,教育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因此,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水平,是人类社会活动,包括教育活动最基本的原动力和决定因素。②体育课程不能超越特定的政治范畴。
(3)体育课程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性。体育课程发展受到社会、国家需要、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体育学科自身知识体系的影响。体育课程是体育教育的核心,其产生发展条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提供的。
(4)体育课程的发展社会制约性和历史局限性。体育课程不能超越特定历史发展阶段,他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还会受到社会和国家的影响。所以改革要考虑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现实条件,从本国实际出发。
(5)体育课程演变过程中的钟摆现象。指统一性的课程和多样性的课程,二者之间不断互为消长、互为更替。体育课程的发展不是对旧的体育课程彻底的否定,而是继承中的否定,是否定中的继承。
(6)体育课程发展的动态性与阶段性。体育课程正式产生于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规定的体操课。体育课程的演变发展是一个不断自我更新的、动态的、阶段的发展过程,既要立足于创新,更要用历史的观点、发展的眼光,谨慎地审视体育课程的历史、现在和未来。
(7)体育课程的统一性和灵活性。他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忽视灵活性,学生最大发展受到影响,忽视统一,体育教学质量不能得到保证。统一主要指:课程开设、目标、教学时数、教学内容、考核内容、要求。我国是统一有余,灵活性不足。1956年第一部教学大纲,1992年衣服教育体育教学大纲。
(二)改革趋势。
1、完善课程体制,增强体育课程方案的适应性。体育课程方案:国家、地方教育机构用于指导课程编制和安排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督导和评估教学的依据,有体育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组成。国家单一垄断课程方案的缺点:统的过死,缺乏灵活,限制了各地区、学校课程计划多样性。1999年6月《-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制。特点:把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社会需要与学生发展、国家统一的教育目的和学校特有的办学宗旨、教师统一执行国家课程与教师亲自设计校本课程辨证地结合起来。目的:
解决传统课程体系和内容脱离社会发展、地方需要和学生成长的弊端,加强课程实践性,促进教材的多样化和本土化,达到课程目标的多元化。
(2)课程的教学功能与育人功能紧密联系。学校体育课程目标应是多元的,不仅以掌握体育技术手段为目的,还应突出以运动为手段达到育人的目的,发挥体育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3)开发课程种类,优化课程结构。新课标对学生如何掌握和获得知识过程和方法予以关注。以前只注重结果。
(4)课程教材多样化。不是说教材种类和数量越多越好,主要强调不同教材的特色、角的的创新、教材的适应性。
(5)课程内容组织的现代化、生活化。
(6)课程评价强调促进学生发展。
第三章 体育教学
一、体育教学要素
1、构成要素:三要素说:体育教师、学生、体育教材。四要素说:体育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手段。五要素:体育教师、学生、体育教材、体育教学方法、教学物质条件。
2、体育教师、学生、体育教材关系。体育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双边统一活动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基本因素。他们共同作用的对象是教材。他们相互联系,依存和作用。
二、体育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的定义:依据体育教学目的提出的预期结果。分为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
2、体育教学目标的功能。
(1)激励功能。其能否实现要取决于其价值能否被学生认同和难易程度是否适中。学生发展需要经过,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介于中间的称为最近发展区。一个难度适中的目标应该处于该区内,才能激起学生持久的学习动机。
(2)定向功能。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活动的预期目标,制约着教学设计方向,为体育教学过程提供指导。体育教学设计是为实现预期的体育教学目标制定的策略。体育教学目标是“的”,教学设计是“矢”。目标指向正确产生正向效果,否则相反。
(3)评价功能。体育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成为测评教学效果的尺度和标准。
3、体育教学目标的层次。包括:超学段、学段、学年、学期、单元、课时、技术点等目标。
(1)超学段体育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定义:超越各个学段学生年龄特征、概括体育教学本质功能的最上位教学目标。①主要功能:与其他学科相比的体育学科的定位目标。②主要工作:研究学科的特性和功能。③搭载文件:国家教学文件,如《九年计划》、体育教学理论书籍。
(2)学段体育教学目标(水平目标)。主要功能:①大、中、小学之间相比、相衔接的体育策略性目标。②主要工作:各个阶段学生生长发育特点。③搭载文件:国家颁布个学段文件,如《全日制初级大纲》《普通高中标准》、学校体育教学规定等。
(3)学年体育教学目标。外部特征:①主要功能: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制定的年度发展性目标。②主要工作:各年龄的身心特点和学校的年度教育计划。③搭载文件:学校和教研组的《体育计划》。
(4)学期体育教学目标。①主要功能:反映气候与学期日程安排的,由学年的体育教学目标分割成的教学目标。②主要工作:学期所在季节对教学的影响和学期的教学安排。③搭载文件:学校和教研组的学期教学计划。
(5)单元体育教学目标。①主要功能:依托各个项目学习的、依据各运动项目特性制定出的实际性的教学目标。②主要工作:运动项目的特性及其学理。③搭载文件:教师单元计划。
(6)课时体育教学目标。①主要功能:根据单元计划的逻辑程序分割和排列的目标。②主要工作:教学时空的情景和45分钟的条件。③搭载文件:体育教师的教案。
三、体育教学过程。
1、定义:在体育教学中为达到一定的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师与学生等教学组成要素相互作用而展开的教学活动行程。时间上表现为流程或程序。空间上表现为组成要素与活动结构。
2、体育教学过程的性质。
(1)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过程。使学生在不断的身体练习中去掌握运动技能,从而进行其他方面的养成教育。
(2)是提高运动素质的过程。不仅要掌握运动技能,还有体育运动素质。
(3)是学习知识和形成运动认知的过程。体育涉及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综合性课程。
(4)是集体学习和集体思考的过程。是教学的主要形式。
(5)是体验运动乐趣的过程。乐趣是体育运动生命力的体现,也是教学的学习目标和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的途径和手段,是终身体育的基础。
四、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1、定义:体育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和必然显现的,与体育学的特殊性有着密切的联系的现象及其有规则的变化。
2、五大规律。
(1)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动作技能形成、提高的过程是:粗略掌握----改进与提高---巩固和运用自如。三个阶段手段一些因素的影响:动作技能难度、总时间和密度、教学经验和能力、学生前期经验积累、学生体育基础和身体素质。
(2)运动负荷变化规律。体育教学过程是学生通过身体练习完成的体育习得过程。体育教学过程既要合理利用生理负荷,又要合理控制负荷。负荷的安排要符合技能变化的三个阶段。
负荷变化与控制过程:热身和逐渐加强负荷阶段---根据教学需要调整和控制负荷阶段---恢复和逐步降低阶段。
(3)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规律。身体---动觉智力:运用四肢和屈体反应以及是否善于利用身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有三要素:有效控制身体运动能力、熟练操作物体能力、体脑协调一致能力。其过程:广泛进行感性认知,形成感性基础---理性概括,形成理性认知—将理性认知演绎到各种运动情景的运用阶段。
(4)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与变化规律。要求教师:选择机体性项目作为教学内容;采用分组的小群体教学组织形式;研究集体性学习的评价方法。其过程:组成集体,形成机体因素阶段---集体巩固,在集体中接受教育阶段---集体成熟,自觉进行集体性行为阶段。---集体分解,形成心学习集体的阶段。
(5)体育运动乐趣的规律。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增强体质的前提。其过程:学生在原有的技能水平上充分运动,从而体验运动乐趣阶段---学生向新的技能水平进行挑战,体验乐趣---在技能习得以后进行战术和技术的创新,从而体验乐趣。
五、体育教学原则。
1、合理安排身体活动量原则。
(1)定义:教学中要体现体育教学的本质特点,身体活动性,还要合理有效的运动负荷,满足锻炼身体和掌握运动技能的需要
(2)依据:体育教学的本质特点,适宜的运动负荷。适宜指:要与目标、内容、身体发展需要相适宜。
(3)基本要求:①服从体育教学目标。②服从学生身体发展状况和需要。③通过科学的教程、教材、和教法安排活动量。教学过程是:学习---练习---发展。④因人而宜安排运动量。⑤逐步提高学生自我控制运动量能力。
2、注重体验运动乐趣原则。
(1)定义:让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和锻炼同时,体验快乐,从而使其喜爱运动并养成习惯。(2)依据:游戏的特性和运动中的情感变化规律。
(3)基本要求:①正确理解和对待运动中的乐趣。②从学生的立场去理解教材。③要让每个学生都能不断提获得成功的体验。④处理好体育乐趣和掌握运动技能的关系。⑤开发多种有利于学生体验乐趣的教学方法。⑥体验乐趣不忘磨炼、体验成功不忘失败。
3、促进运动技能不断提高原则。
(1)定义:提高运动技能、成绩、实现有效的体育教学。
(2)依据:掌握技能有利于参与终身体育规律和体育教学条件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
(3)基本要求:①正确认识运动技能提高在体育学习中的重要意义。②明确运动技能学习的目的,有层次地掌握运动技能。③钻研学理和教法、提高教学质量。④创造提高运动技能的环境和条件。
4、提高运动认知和传承运动文化原则。
(1)定义:通过运动知识和运动技术的学习,培养运动认知能力,提高对运动与文化的理解,传承运动文化。
(2)依据:运动实践与运动认知相互促进规律。
(3)基本要求:①重视体育学习中认知因素,完成学懂的目标。会指:运动技能掌握。懂指:对运动原理和运动文化特征的理解。②培养运动表想和再造形象。是掌握运动技能的基础。③重视发现式学习和问题解决式教学法。
5、在集体活动中进行集体教育原则。
(1)定义:要发挥运动集体的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集体意识和良好的集体行为。
(2)依据:体育运动以集体活动形式为主、体育学习集体形成的特点、体育学习集体组成、发展和分化规律。
(3)基本要求:①分析、研究、挖掘体育活动和体育学习中的集体要素。②善于设立集体学习的场景。前提条件:共同学习的课题、平台。③开发有助于集体学习的教学手段和技术。④处理好集体学习和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
6、因材施教原则
(1)定义:贯彻面向全体学生的精神,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教育,使每个学生运动技能和身心健康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2)依据:体育教学受到学生身心发展的制约。
(3)基本要求:①深入、细致研究和了解学生。②正确看待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个体差异。③通过各种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创造因材施教的条件。④采用各种体育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⑤把因材施教与统一要求结合起来。
7、安全运动和安全教育原则。
(1)定义:要使学生安全地从事运动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2)依据:剧烈身体活动和器械上身体活动为主的内容的体育教学既是安全的难点,又是安全教育的重点的规律。
(3)基本要求:①教师要考虑到所有可预测的危险因素。②时时刻刻就像安全运动教育。③建立运动安全的有关安全制度和配备一些安全设施。④安排负责安全的小干部。
四、体育教学方法。
1、体育教学方法概念: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采取的不同层次、教与学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2、选择体育教学方法依据。
(1)根据体育课的目的、任务。不同方法也不同。如:①新授课:语言、示范、演示。②练习课:练习法、比赛法。③前段课:发现法、游戏法。④后段课:小群体教学法、比赛法。
(2)教材内容特点。教材不同方法也不同。如:①器械体操:分解。②游泳、独轮车、滑冰必须使用分解。③跑、跳、投:完整法。④球类:领会教学法。⑤集体项目:小群体。⑥枯燥项目:游戏。⑦锻炼性项目:循环。⑧含科学原理项目:发现教学法。
(3)学生实际情况。如:①中学生:不宜情景教学法。②初学学生:不宜正规比赛教学法。③体能差学生:不宜循环训练法。
(4)教师本身条件和特点。任何一种体育教学方法,只有和教师自身条件和特点密切结合时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5)体育教学方法的功能、适用范围、使用条件。
(6)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3、中小学常用体育教学方法和基本要求。
(1)教育方法:
A、语言信息为主。定义:通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解法、问答法、讨论法。
基本要求:①科学组织教学内容。②语言清晰、简练、准确、生动、有感染力。③多用设问和解疑。④适当结合黑板、挂图进行讲授和讨论。
B、直接感知为主。含义:通过对实物或直观教具的演示,使学生利用各种直接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而获得知识的方法。包括:示范法、演示法、保护与帮助法、视听引导法。
基本要求:①事先做好准备。②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观察。③做好总结,将观察的道德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C、身体练习为主。定义:通过身体练习和技能学习,使学生掌握和巩固运动技能、进行身体锻炼的方法。包括:分解、完整练习法、领会教学法、循环练习法。
基本要求:①科学对待身体练习中的运动负荷因素。②选用练习法要符合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符合教材特性。③选用练习法要与培养动脑、动口、动手的实际操作能力相结合。④运用练习法时,要要注意培养学生自我监督、检查、评定能力和良好习惯。
D、情景和竞赛活动为主。定义:教师设立一定的情景和比赛活动,使学生通过更加生动、丰富的运动实践体验陶冶他们情操,提高运动能力,提高运动参与兴趣的教学方法。包括:游戏法、运动竞赛法、情景教学法。
基本要求:①活动前,进行情景诱导和竞争欲望的调动。②活动中,不断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反应和个体差异。③活动后,将学习和比赛有机结合。
E、探究活动为主。特点:学生在探索解决认识任务过程中独立性得到高度发挥,进而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包括:发现法、小群体教学法。
基本要求:①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课题和过程。②严密组织教学,积极引导学生的发现活动。③努力创设良好环境。
五、体育教学计划。
1、体育教学计划含义:是体育教学设计的成果形式,是根据国家体育指导文件,参照学校体育教科书,结合学校体育实际制定的体育教学指导方案和教学过程实施方案。包括:学段、学年、学期单元、学时等教学计划。
2、单元教学计划。也称单项体育教学计划。根据学期教学计划对各个单元的设计,是由体育教师设计和制定。
(1)特点:①模式多样性。②学理性。
(2)制定要求:①明确指导思想。②钻研体育教材。③认真设计教学过程。④全面掌握学生情况。
(3)基本方法和步骤。①根据教材和目标,明确单元性质。②根据单元性质调整单元规模。③根据单元设计原理,设计单元教学过程,定出教学目标和任务。④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⑤确定考核方法和评价方法。
3、课时计划。
(1)定义:课时体育教学计划,又叫教案。
(2)制定内容和步骤:
①确定课时教学目标。要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和单元教学设计来确定课时的教学目标。
②排列教学内容。
③针对教学内容组织教法。注意以下10点问题。A、教法的选用和运用的顺序。B教具的安排。C、分组和分组轮换的方法。D、学生的调动。E、如何有效利用场地和器材。F、学生自主练习的形式。G、交流与反馈。H、集体性活动安排。I、安全措施。J、学生干部。
④安排各项内容教学时间和各练习次数。A、先定出各个部分的时间。B、定个各相内容时间。其总和小于或等于总时间。C、定出练习次数并算出时间。
⑤设计课的生理负荷和练习密度。
⑥计划本课所需要的场地器材和用具。
⑦课后小节
六、体育教学实施。
1、体育教学常规。
(1)课前常规。①教师课前准备工作。备课和教案的编写,学生、场地、器材、服装等了解情况。②学生课前准备工作。学生因病、伤、例假等。课前由体育委员上报。③时间的安排。教师、值日同学提前15分钟到现场,其他同学提前10分钟。
(2)课中常规。①学生集合常规。②小节与送还器材常规。
(3)课后常规。①写好课后总结。②布置课后作业。
(4)注意事项。制定:经学校领导批准,作为师生共同遵守的准则,内容不应经常改变,每学期,开学要进行教学常规教育,对新生更重要。贯彻:在严、细、实上下工夫,经常依据常规要求,检查指导学生学习活动。
2、队列队形的运用。
(1)影响因素:目标、内容、方法、场地等。
(2)要求:①简捷高效。②利于课堂教学。③合理利用口令。
3、场地器材布置。
注意事项:(1)布局要合理。(2)合理编排课程表。(3)注意安全。
4、体育教学组织形式。
(1)班级教学的基本形式。①行政班。②男女分班。③按兴趣爱好分班。
(2)分组教学的基本形式。①随机。②同质。③异质。④合作型。⑤帮教型。⑥友伴型。
第四章 课余体育
一、 课余体育的地位
1、课余体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
(1)是学校课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是课外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和内容。(3)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2、课余体育在现代体育中的地位。
现代体育: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特别是二战以后,不断壮大、日益科学化和社会化的体育。
可分为: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学校体育。
(1)实现现代学校体育目的的重要途径。体育课和课外体育相互配合,形成有机整体。
(2)是开展青少年儿童健身活动的基本形式。青少年儿童是全面健身重点对象。
(3)发现和培养运动后备人才的重要渠道。
二、课余体育的特点。
(1)内容广泛、空间广阔。
(2)形式多样、方法灵活。
(3)学生活动主体性、教师辅导辅助性。
(4)组织活动的法定性、学生参与自愿性。
(5)参与对象的群众性、课余训练精英性。
(6)体育课堂延伸性、自成体系的独立性。
三、课余体育锻炼的特点。
课余体育锻炼:学生在课余时间内,运用多种体育手段,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愉悦身心为目的的群众性体育。特点来自两个基点:课余、体育锻炼。
(1)灵活性。不拘一格、灵活生动、丰富多彩、形式活泼。
(2)开放性。不受教学计划和学校围墙限制,内容形式接近生活,更有吸引力。
(3)综合性。以活动和需要为中心,为学生提高多种学科知识、多方面智力才能。
(4)兴趣性。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锻炼。
(5)自主性。是学生自己的活动,是活动主人。
四、课余体育锻炼的原则。
是对学校体育锻炼客观规律的反映,是基本原则,促使课余体育锻炼顺利进行的保证。
(1)自觉性原则。指出自学生内在的需要和自觉的行动。贯彻原则注意:①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加强宣传教育和理论知识学习。让学生明确,课余体育锻炼是他们的权利,也是义务。明确目标和最终目的。②培养兴趣、激发动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③加强指导,提高技能。是保持主导性和自觉性的重要条件。
(2)经常性原则。要坚持经常、不间断的进行体育锻炼。养成习惯,成为生活一部分。
贯彻原则注意:①科学安排、加强计划。处理好锻炼和文化学习、其他体育活动的关系。确保每天有一个小时以上的体育锻炼时间。②提高认识、坚定信心。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意义认识,明确短期和长期的目标,坚定信心。③科学锻炼、提高能力。科学安排锻炼时间、负荷、强度、合理休息和营养。
(3)差异性原则。指课余体育锻炼结合不同地区、学校、时期特点安排,做到因时、人、时制宜。
贯彻原则注意:①因地制宜、合理规划。②因人制宜、适时调控。③统一要求、区别对待。
(4)在体育锻炼中还应坚持:全民性原则、适量性原则、渐进性原则。体育原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第五章 学校体育管理
一、学校体育管理体质与法规。
学校体育管理体质:是学生体育管理机构设置、权限划分、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总称,是学校体育总目标的组织保证。可分为: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
1、学校体育宏观管理机构与职能。
(1)管理机构:由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
(2)学校体育宏观管理机构主要职能:
①学校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职能:拟定指导思想、工作方针、总体规划与目标。
②体育总局。职能:统一领导、协调、监督全国的体育事业。
③省级以下各级体育管理机构。职能:管理本地学校体育,制定有关政策法规和政策。
④各级体育教研部门。职能:研究指导和管理学校体育教学业务。
⑤师范院校、体育院校、教师进修学校的体育系科。职能:体育师资培养、培训和进修
2、学校体育微观管理机构与职能。
(1)管理机构:一所学校范围内的体育工作管理。
(2)学校体育微观管理机构主要职能:
①校长的主要职能:
A、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总体要求,审核批准学校体育工作;B、重视宣传工作,加强体育教研室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C、协调行政部门和各级组织部门的关系。
②教研部(室、组)的主要职责:
A、 体育工作计划和制度。B、审批教师教学计划和工作计划。C、组织学习相关体育教材。
D、组织好两操和课外活动。E、搞好《体质健康标准》测量工作。F、搞好体育场地、器材的保管工作。G、做好体育的宣传工作
③体育教师的主要职责:
A、学习体育文件和教材,提高业务水平。B、根据教材制定教学计划。C、组织好两操和班级锻炼和业余运动训练队。D、做好《健康标准》测试工作。E、做好体育宣传工作。F、从事教学、训练、管理等方面科研。
3、学校体育管理依据和方法。
(1)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各个时期的教育改革、发展规划,依据《体育法》《学生工作条例》《体质健康标准》对学校体育法规和工作规划。实行系统管理。
(2)管理方法。 为达到学校体育管理目标而采用的管理手段或途径。
①政策法规管理法。运用国家各种有关学校体育的法令、条例、决议、规章制度管理方法。②行政管理法。运用行政组织的职能与手段,对各级学校体育实施管理的方法。注意两点:一、下达任务与检查落实解密结合。二、体育部门相互尊重、协调,共同搞好学校体育。
③目标管理法。依据学校体育工作有关规划、计划,确定一定阶段的工作目标并实施、检查到达目标的方法。注意两点:一、确定目标要恰当,对目标的落实进行检查、评估。
④检查评估和奖惩法。不断对完成学校体育工作目标的程度进行监督、控制,并针对完成情况采取奖励和惩罚的方法。注意:表彰和奖励要客观、恰当,表彰奖励相结合、奖罚结合。
4、学校体育管理的主要内容。
内容按范围:宏观、微观。宏观:学校外部对学校体育工作管理。微观:学校内部体育管理。
微观包括:业务、行政管理。业务管理包括:课程、教学、课余训练、早操和课间操,课外体育管理。行政管理包括:体育组织与教师管理、场地设施、经费、科研和情报管理。
(1)课程管理。2001年6月,办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
(2)教学管理。学校体育管理中心环节。包括:教学计划、课堂教学、教学质量评估管理。
①体育教学计划管理。分三个环节:一对制定教学设计的管理,二对实施教学设计监督和调控。三对执行教学计划状况考评。
②体育课堂教学管理。是学校体育和教学管理中心环节。主要工作:
A、确定编班方式与班额。小学和初中考虑因素:平行班人数、体育基本水平、特长生和骨干、男女比例基本相等;40人左右。高中和大学考虑因素:打破班年级限制,项目分班、男女分班编班。
B、编制课表。合理安排体育课时间,上午第三节和下午五六节最好;课次间隔,间隔两天为好。考虑场地器材和条件。留出一些共同的时间,开展教研。
C、制定课堂常规。包括:道德、秩序、人际、安全、学习方面常规。其制度依据:学校体育法令法规、学校体育传统、班级课堂风气。
D、备课上课。
E、体育课成绩管理。分为:教研室对体育课成绩管理和教师成绩考核管理。
③体育教学质量评估。
指根据一定的质量标准,测评和判定体育教学质量状况及其优劣程度。目的:客观了解教学质量,指导和推进提高,促进教学改革,提供反馈信息,为主管部门和领导提高决策依据。
种类:领导、专家、校际、单位自我评估、受教育者评估。
(3)课余体育管理。其重点:建立课余体育管理机构以及管理模式,形成传统,确保良性发展。
特点:
大学:以自觉性为中心,教师参与管理少,通过制定计划,建议锻炼方式。
中学:半自主调控形式。
小学:根据学生兴趣制定计划,选择活动内容和方法,教师起主导作用。
5、学校体育管理法规。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