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考研真题练习

古代汉语
加点词和语法
二,辨析下列各组句子中带点词得词性、意义或用法(共20分,每小题2分) 1,丞相亮其悉朕意。
2,魏武帝崩,文帝悉取武帝宫人自侍。
3,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
4,舜其大知也与!
5,故先王有所取有所与。
6,来,予与尔言。
7,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8,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9,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10,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带点词得意义(共20分,每小题2分)
1,祸将作矣。齐将伐晋,不可以不惧。
2,逼阳人启门,诸侯之士门焉。
3,驱诸婢妾数十人出路,任其所之。
4,使子路去其危冠,解其长剑。
5,在中庭晒头,神气傲迈,了无相酬意。
6,每一令处,平伐其攻。
7,梗阳人有狱,魏戊不能断,以狱上。
8,古之明王,奉此六者以牧万民,民用而不失。
9,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
10,夏六月,齐师、宋师次于郎。
四,指出下列句子中特殊得语法现象(共14分,每小题2分)
1,既入焉,而示之璧,曰:“活我,吾与女璧”。
2,今郑人贪懒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
3,今政荒民弊,覆亡是惧。
4,鲍先入晋地,士鲂御之,少秦师而弗设备。
5,齐景公谓子贡曰:“子谁师?”曰:“臣师仲尼。”
6,此子也才,吾受子之赐;不才,吾唯子之怨。
7,憻父亡走歧下,而豳人悉从憻父而邑焉。
一,解释加点的词,有特殊用法的请说明是哪种情况,如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等。(共20分) 1,蒯通说不听,已佯狂为巫。
2,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3,庄共寤生,惊姜氏。
4,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5,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9,彼且奚适也?
10,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一,解释加点的字词,有特殊用法的请说明试哪种情况,如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等。 1,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2,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
3,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
4,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5,小国寡民。
6,封书,谢孟尝君。
7,上下相愁,民无所聊。
8,亟请于武公。
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实词
1,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2,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3,师进,次于泾。
4,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5,晋不可启,寇不可魭。
6,大伯不从,是以不嗣。
7,《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8,弃命之官,不信。
9,臣不才,不胜其任。
10,两释累囚,以成其好。
八,说明下列句中加点虚词德词性、词意及语法功能
1,海女知之乎?
2,是乃仁术也。
3,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4,彼秦者,弃礼仪而尚首功之国也。
5,吾乃梁人也。
6,余收尔骨焉。
7,君子病无能焉。
8,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9,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10,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九,指出下列句中()内得语法特点
1,居则曰:“(不吾知也)。”
2,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3,(武丁朝诸侯)
4,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5,舜勤于民事而(野死)
三、解释下列例句中带点的词语(每词1 分,共17 分)
1、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
2、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
3、俄而,柳生其左肘。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5、舜有诽谤之木。
6、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7、楚罢于奔命。
8、周文公之诗曰: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9、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10、君子引而不发。
四、请具体分析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每小题2 分,10 分)
1、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
2、君子远庖厨也。
3、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
4、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5、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五、请具体分析下列句子中的特殊句法(每小题2 分,共8 分)
1、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2、大宛闻漠之饶才,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欲何之。
3、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古代汉语考研真题练习,Snap270.jpg,第1张

一、八、说明下列句中加点虚词德词性、词意及语法功能

1、海女知之乎?
古代汉语考研真题练习,Snap271.jpg,第2张
2、是乃仁术也。
3、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4、彼秦者,弃礼仪而尚首功之国也。
5、吾乃梁人也。
6、余收尔骨焉。
7、君子病无能焉。
8、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9、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10、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九、指出下列句中()内得语法特点
1、居则曰:“(不吾知也)。”
2、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3、(武丁朝诸侯)
4、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5、舜勤于民事而(野死)
古代汉语考研真题练习,Snap272.jpg,第3张
古代汉语考研真题练习,Snap273.jpg,第4张
古代汉语考研真题练习,Snap274.jpg,第5张

古代汉语考研真题练习,Snap275.jpg,第6张

解释加点字,翻译句子(25分)
1.先王之制,大都不过三国之一。 三,国
2.此时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 适,会
3.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 什一,已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举,劝'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劳,无乃
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封,肆
列子御风而行,旬有五日而后反。 御,旬
8.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揭,客
9.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越,鄙
二、解释句中带下划线的字,并翻译全句:
1、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剩,将袭郑
2、师进,次于陉
3、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
4、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5、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
6、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详。赫之,以劝事君者
7、苟无岁,何以有民
8、此时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
9、(阳货)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世而往拜之
二 解释加点字的词义,词性,用法,并翻译句子。20分
1汝为我唤入,吾得兄事之 兄:
2河东凶亦然 然:
3秦师遂东 东:
4 教女知之乎? 女:
5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与晋,且贰于楚也。 以:
6焉用亡郑以陪邻 以:
7 其是之谓乎? 其:
8父母唯其疾之忧。 之:
9 晋侯饮赵盾酒 饮:
10 秦王车裂商鞅以徇。 车:
二、解释加点词 10分 (实词说明词义,虚词说明词性及语法功能)
1、今京不度非制也
2、后秦稍蚕食魏
3、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4、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
5、王其庶几召我
三、分析句子成分(任选一句,要求分析到词) 5分
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而贰于楚也。
2、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者也。
2、下列各句中黑体字书写的词语应怎样理解(10)
(1)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论语;宪问》)
(2)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3)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之心。(屈原《离骚》)
(4)臣欲封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李密《陈情表》)
(5)(上官)桀、(上官)安欲为外人求封,幸依国家故事以刘侯尚公主者,(霍)光不许。(《汉书霍光传》)
3、句中“以”的义项和词义
(1)终不必用兮,贤不必以。(《离骚》)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
(3)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左传僖公四年》)
(4)宫之奇以其族行。(《左传僖公五年》)
(5)夫蜻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战国策楚策》)
(6)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战国策赵策》)
(7)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楚辞卜居》)
(8)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论语微子》)
4、句中“与”的义项和词义
(1)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孟子滕文公上》)
(2)天与弗取,反受其殃。(《史记信陵君列传》)
(3)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耳。”(《论语先进》)
(4)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
(5)晋未可与争。(《左传成公三年》)
(6)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
(7)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左传宣公二年》)
(8)因人之功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武,不整。(《左传僖公三十年》)
一、解释词
1、(什佰)之器而不用
2、强自取(柱)
3、纷披(风什)
4、镂心(鸟迹)之中,织辞(鱼网)之上
二、解释句法现象
1、为之斗斛而量之
2、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3、仁以为己任
一、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词性、用法、今译)(10分)
(1)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2)乃生女子,载弄之瓦。
(3)赦之,以劲事君者。
(4)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5)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6)尔供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洒,寡人是征。
(7)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
(8)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9)案剑瞋目,声如乳虎。
(10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词性、用法、今译)。(10分)
1、公诚以都虞侯命某者,能为公已乱。
2、伍奢有二子,不杀者,为楚国患。
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4、杞伯于是骤朝于晋。
5、靖诸内二败诸外,所获几何?
6、父母唯其疾之忧。
7、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医疮,手注善药。
8、才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
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0、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一、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词性、用法、今译)(10分)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3)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4)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5)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6)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7)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8)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9)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
(10)默而识之,学而不大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一、解释句中带【 】的词的意义,答案写在括号内(10分)
1、【亟】请於武公,公费许。( )
2、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
3、君【享】祀丰洁,神必据我。( )
4、穆公【访】诸蹇叔。( )
5、犹不改,宣子【骤】谏。( )
6、(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於东海。( )
7、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8、庄辛谓楚襄王曰:“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专淫逸侈靡,不顾国政,郢都必危矣!”( )
9、【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
10、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 )
(二) 解释题(解释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意义。每小题0.5分,共4分)
①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左传·隐公元年》)
②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池,虽众,无所用之。(《左传·僖公四年》)
③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点:人名)也。”(《论语·先进》)
④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
⑤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卫风·氓》)
⑥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庄子·秋》)
⑦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韩愈《答李翊书》)
⑧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王勃《腾王阁序》)
2、下列各句中黑体字书写的词语应怎样理解(10)
(1)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论语·宪问》)
(2)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3)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之心。(屈原《离骚》)
(4)臣欲封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李密《陈情表》)
(5)(上官)桀、(上官)安欲为外人求封,幸依国家故事以刘侯尚公主者,(霍)光不许。(《汉书·霍光传》)
3、句中“以”的义项和词义
(1)终不必用兮,贤不必以。(《离骚》)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
(3)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左传·僖公四年》)
(4)宫之奇以其族行。(《左传·僖公五年》)
(5)夫蜻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战国策·楚策》)
(6)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战国策·赵策》)
(7)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楚辞·卜居》)
(8)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论语·微子》)
4、句中“与”的义项和词义
(1)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孟子·滕文公上》)
(2)天与弗取,反受其殃。(《史记·信陵君列传》)
(3)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耳。”(《论语·先进》)
(4)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
(5)晋未可与争。(《左传·成公三年》)
(6)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
(7)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左传·宣公二年》)
(8)因人之功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武,不整。(《左传·僖公三十年》)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词性、语法功能、今译)(10分)
1.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5.沛公起,如厕。
6.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7.田忌亡齐而之魏,邹忌代之相。
8.我非爱财而易之以羊。
9.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
10.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二、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词性、用法、今译)。(6分)
1、今京不度,非制也。
2、晋侯饮赵盾酒。
3、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4、是岁大旱,野无草。
5、其后秦稍蚕食魏。
6、沛公安在?
一、解释下列画线的字(词性、语法功能、今译)。(10分)
1、姜氏何厌之有?
2、遂入见王,涕泣膝行。
3、吾为之范我驰驱,终日不获一。
4、吾尝三士三见逐于君。
5、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6、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
7、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8、鲁欲将吴起。
9、舜勤于民而野死。
10、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告也。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词性、用法、今译)(10分)
1、公诚以都虞侯命某者,能为公已乱。
2、伍奢有二子,不杀者,为楚国患。
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4、杞伯于是骤朝于晋。
5、靖诸内而败诸外,所获几何?
6父母唯其疾之忧。
7即自取水洗耳恭听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
8.才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
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0、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一、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词性、用法、今译)(10分)
(1)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2)乃生女子,载弄之瓦。
(3)赦之,以劝事君者。
(4)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5)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6)尔供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洒,寡人是征。
(7)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
(8)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9)案剑瞋目,声如乳虎。
(10)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
一、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词性、用法、今译)(10分)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3)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4)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5)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6)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7)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8)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9)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
(10)默而识之,学而不大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一、解释句中带【】的词的意义,答案写在括号内(10分)
1、【亟】请於武公,公费许。( )
2、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
3、君【享】祀丰洁,神必据我。( )
4、穆公【访】诸蹇叔。( )
5、犹不改,宣子【骤】谏。( )
6、(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於东海。( )
7、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8、庄辛谓楚襄王曰:“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专淫逸侈靡,不顾国政,郢都必危矣!”( )
9、【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
10、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 )
二)解释题(解释斜体的词语在句中的意义。每小题0.5分,共4分)
① 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左传·隐公元年》) .
②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池,虽众,无所用之。(《左传·僖公四年》) .
③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点:人名)也。”(《论语·先进》) .
④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 .
⑤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卫风·氓》) .
⑥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庄子·秋》) ..
⑦ 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韩愈《答李翊书》) .
⑧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王勃《腾王阁序》) ..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意义。(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2、请语魏其侯帐具。 .
3、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
4、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
5、我无尔诈,而无我虞。 .
6、女三人,长适秘书丞钱衮。 .
7、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
8、天意怜幽草。 .
9、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
10、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 .
四、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根据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介词“於”的用例,归纳总结“於”的用法和特点,要求结合具体句例说明。
(1)子路宿於石门。 .
(2)郤克伤於矢,流血及腹。 .
(3)子贡贤於仲尼。 .
(4)青取於于蓝。 .
(5)小子识之,苛政猛於虎也。 .
(6)东败於齐,长子死焉。 .
翻译
一,标点、翻译下列古文(21分):
景公举兵欲伐鲁以问晏子晏子对曰不可鲁公好义而民戴之好义者安见戴着和伯禽之治寸焉故不可攻攻义者不祥危安者必困且婴闻之伐人者德足以安其国政足以和其民国安民和然后可以举兵而征暴今君好酒而辟德无以安国厚藉敛而急使令政无以和民德无以安之则危政无以和之则乱未免乎危乱之理而欲伐安和之国不可不若修政待其君之乱也民离其君上怨其下然后伐之则义厚而利多义厚则敌寡利多则民欢公曰善遂不果伐鲁
三,请为下面的短文打标点,并翻译为现代汉语。(30分)
甘茂之亡秦奔齐逢苏代代为齐使於秦甘茂曰臣得罪於秦惧而豚逃无所容迹臣闻贫人女与富人女会绩贫人女曰我无以买烛而子之烛光幸有馀子可分我馀光无损子明而得一斯便焉今臣困而君方使秦而当路矣茂之妻子在焉愿君以馀光振之苏代许诺遂致使於秦已因说秦王曰甘茂非常士也其居於秦累世重矣自崤塞及至鬼谷其地形险易皆明知之彼以齐约韩魏反以图秦非秦之利也秦王曰然则奈何苏代曰王不若重齐贽厚齐禄以迎之使彼来则置之鬼谷终身勿出秦王曰善即赐之上卿以相印迎之於齐甘茂不往苏代谓齐泯王曰夫甘茂贤人也今秦赐之上卿以相印迎之甘茂德王之赐好为王臣故辞而不往今王何以礼之齐王曰善即位之上卿而处之秦因复甘茂之家以市於齐
三,请为下面的短文打标点,并翻译为现代汉语
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攻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人固又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锤受辱其次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厉也猛虎处深山百兽震恐及其再牢槛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入削木为吏议不对定计于鲜也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垂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已至此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且西伯伯也拘牖里李斯相也具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向称孤系狱具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财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曷足怪乎且人不能蚤自财绳墨之外已稍陵夷至于鞭垂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古人所以重施行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十,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译成现代汉语
项王亡将钟离昧家在伊素与信者项王死后亡归信汉王怨昧闻其在楚诏楚捕昧信初之国行县邑陈兵出入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信反高帝以陈平计天子巡狩会诸侯南方有云梦发使告诸侯会陈君将游云梦实欲信信弗知高祖且至楚信欲发兵反自度无罪欲谒上恐见禽人或说信曰斩昧谒上上必喜无患信见昧计事昧曰汉所以不击取楚以昧在公所若欲捕我以自媚於汉吾今日死公亦毖手亡矣乃骂信曰公非长者卒自刭信持其首谒高祖於陈上令武士缚信载后车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
六、把下文加上标点并译成现代汉语(20 分)
单 父 人 吕 公 善 沛 令 辟 仇 从 之 客 因 家 焉 沛 中 豪 杰 吏 闻 令 有 重 客 皆 往 贺 萧 何 为 主 吏 主 进 ① 令 诸 大 夫 曰 进 不 满 千 钱 坐 之 堂 下 高 祖 为 亭 长 素 易 诸 吏 乃 绐 为 谒 曰 贺 钱 万 实 不 持 一 钱 谒 入 吕 公 大 惊 起 迎 之 门 吕 公 者 好 相 人 见 高 祖 状 貌 因 重 敬 之 引 入 坐 上 坐 萧 何 曰 刘 季 固 多 大 言 少 成 事 高 祖 因 狎 侮 诸 客 遂坐 上 坐 无 所 诎 ② 酒 阑 吕 公 因 目 固 留 高 祖 竟 酒 后 吕 公 曰 臣 少 好 相人 相 人 多 矣 无 如 季 相 愿 季 自 爱 臣 有 息 女 愿 为 箕 帚 妾 酒 罢 吕 媪 怒 吕 公 曰 公 始 常 欲 奇 此 女 与 贵 人 沛 令 善 公 求 之 不 与 何 自 妄 许 与 刘 季 吕 公 曰 此 非 兒 女 子 所 知 卒 与高祖吕公女即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
注:①进,通赆,礼物。 ②诎,退让。

古代汉语考研真题练习,Snap276.jpg,第7张


三.给下面古文加上标点,并翻译全文。(25分)
苏秦相燕人恶之燕王燕王按剑而怒食以駃騠白圭显于中山人恶之于魏文侯文侯赐以夜光之璧何则两主二臣剖心析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故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昔司马喜膑脚于宋卒相中山范睢拉胁折齿于魏卒为应侯此二人者皆信必然之画捐朋党之私挟孤独之交故不能自免于嫉妒之人也(出自王力版第三册)
四、断句并翻译整段话:
古者赏不以爵禄邢不以刀锯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以加而不行于爵禄志所不加也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仁厚之至也
五、给下列文字加标点并译成现代汉语。 15分
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夫诸侯之患聚于公室则诸侯贰若吾子赖之则晋国贰诸侯贰则晋国坏晋国贰则子之家坏何没没也将焉用贿......宣子乃说轻币
 

基础知识 
简答题(共25分) 
古代汉语被动句尤哪几种形式?请举例说明。(12分)   
解释下列训诂学词语(每个3分,共6分)    章句体、传注体   
通假字何六书说中的假借尤什么区别?请举例说明。(7分)   
简答题 
传统的“六书”包括汉字的哪些结构方式和使用方法?各有什么特点?每种举两个例字说明。    
解释下列术语(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古白话      2、古今字      
3、偏义复词        4、词义缩小        5、意动用法   
根据“六书”理论分析下列汉字的古字形和本义(每字2 分,共 10 分)   
败     斤     元     载     寸   
名词解释(2*4=8) 1、词义的更替 2、衍文 3、五声音阶 4、长短句

 

古代汉语考研真题练习,Snap277.jpg,第8张
简答题(10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是什么意思?“说”和“悦”的关系反应了什么现象?   
2.“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反应了古代汉语的什么规律?  
3.“皆肘之”“秦师遂东”反应了古代汉语的什么规律?  
4.古今声调有什么不同?  
5.郑玄是哪个朝代的人?他对古书的贡献是什么?  
解释术语: 偏义复词   经传释义  本义(举例) 异体字(举例)  36字母  
简答题: 
1.古代汉语中名词做状语的情况有哪些?   
2.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素在古代汉语中是否也一定是一个词素?请举例说明   
简答  10分 
各举一例说明古今汉语在语音,语法,词汇上的差异。   
名词解释  
春秋左传注疏   段玉裁  
古今字(举例)  双声叠韵(举例) 衍文 
通假字    偏义复词  王引之  释名  马氏文通  
会意兼形声字(要求举例) 史记三家注  四六源头  史记三家注  五经正义  说文四大家  
论述 
1、举例说明汉语古今词义的继承与发展。    
2.举例说明古代汉语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差异。

附件
古代汉语考研真题练习.pdf
pdf
下载文件
附件购买
免费内容(注册登录后即可免费下载)
您还未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资料
登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采集或网友投稿提供,不能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任何商业盈利目的。如果资料有误与官方发布不一致,请与官方最新发布为准,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如果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删除。
维权指引 | 权限说明 | 下载说明 | 内容投诉
考研云分享 » 古代汉语考研真题练习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 访客 发表评论

加入会员,每天进步一点点
·会员权限 ·加网盘群 ·加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