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学院国关考研资料之政治科学基础

政治科学基础
第一篇 政治和政治学
第一章 政治是什么
一. 政治的含义
    传统的几种政治观:政治是一种追求社会价值或道德规范的行为;是一种超自然、超社
会力量的体现;是争夺和运用权力的过程;是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是管理公共事物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与阶级联系在一起的特定的社会关系,是一种阶级关系;是以国家政权为核心的阶级统治以及国家公共事务的管理行为和活动;是一门科学,一种艺术。
本书的观点:政治是公共权力主体为获取或维护自身的利益,围绕公共权力以及实现对有限的社会资源的占有与分配而结成的社会关系和从事的社会活动。

二. 政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政治的基本特征包括:
1.政治的主体:当某个政治实体拥有政治权利时,它就是政治主体。现代社会的政治主
体不仅包括国家,政府,执政党,政治家和官僚,还包括非政府团体组织,公民个人,
被统治阶级和在野党;不仅包括国内政治主体,还包括由国家主权延伸的国际组织。
2.政治的根本目的:实现对有限社会资源的占有和分配。
3.政治驱动力:是各种公共权力主体自身特定的利益要求。当代社会关系多种多样,其
中经济关系和物质生产是人们实现利益需要的根本途径。人们在社会经济,社会生活,
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多方面存在对公共资源的各种利益需求,需要通过公共权力予以实
现和满足,这就是其进行政治活动的基本动力。
4.政治的特质:围绕公共权力以权威性和强制性手段实现对有限社会资源的占有分配。
5.政治的主要内容:包括以公共权力为主体为获取或维护自身利益,围绕公共权力实现
对有限社会资源的占有与分配而造成的社会关系,也包括由此而进行的社会活动。

三. 政治与经济,法律,宗教,道德等社会现象的区别和联系
1、经济是政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经济性质决定社会政治性质;经济的生产,交换方式决定政治活动的原则,方式和社会政治组织的构成方式;经济发展推动政治发展。另一方面,政治对经济有相对独立性和巨大反作用。它以国家权力保护特定经济基础,推动或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政治与法律都代表和体现统治阶级意志,都是上层建筑。产生于和决定于社会的经
济基础。一方面,政治是法律产生和作用的前提;另一方面,法律对于政治有重要
的影响和作用。
3、历史上,宗教的神圣权威与政治的权威性相结合,成为政治统治的重要工具。在现
代社会仍有少数政教合一的国家,但随着生产力和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政治与宗
教的关系已经逐渐分离。
4、政治与道德区别在于:政治是上层建筑,通过公共权力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人们
的行为活动,政治更多的是涉及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事务;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通过精神内省和行为自律等“内在”方式调节人们行为,道德则常以个人为作用对象。两者联系在于:阶级社会中,道德受制于政治,统治者通过强化或改造社会道德内容,使之为政治统治服务;社会道德标准也影响政治统治的社会心理基础并规范政治主体的政治行为。

第二章 政治学
一.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政治主体,政治利益,政治行为和政治过程,政治环境,政治发展

二. 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政治学基本理论,中国政治,比较政治,公共政策,公共行政,国际政治,政治学方法论。

三.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倡导的政治研究方法:唯物辩证法,经济分析法,阶级分析法。
   2、政治学的其他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方法,制度研究方法,经济学研究方法,社会学分
析方法,心理研究方法,政治系统分析方法,政治结构—功能分析方法,政治沟通分
析方法,政治决策分析方法,社会调查和分析方法。

第二篇 政治主体
    政治主体:西方政治学将政治行为主体称为“政治行为者”或“政治角色”,指一切在
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行为能力的人或组织,包括国家、阶级、政党,民族、宗教等组织型政治行为主体,以及公民,政治领袖等个体政治行为主体。
政治主体的特性:主体利益性;主观能动性;主客体相对性;发展变化性。

第一章 国家
一. 国家的本质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从古至今,有各种不同的国家学说,如古希腊的社会共同体说,近现代还有国家契约说,
国家统治说,国家要素说等等。根据马克思主义国家说的定义: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
阶段上的产物,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和实现其阶级利益,按区域划分原则
组织起来,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其基本特征表现在:国家是实行阶级
或集团统治的社会公共权力组织,本质在于阶级或集团统治;国家是在氏族组织瓦解的
基础上产生的,是按照地域而非氏族血缘关系划分国民的;国家是一种特殊的暴力机器,
列宁说过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

二. 政体和国家结构的含义
1、政体指的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主要涉及中央政权机关的设置、权力配置和相互
关系等,它决定了国家机关设置和权力配置原则,并体现一个国家的横向权力结构
和权力分配关系。政体主要体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运行方式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形式。
     2、国家结构指的是国家政权的整合形式。主要指国家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整合成一个
整体,具体表现为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权力关系和权力划分的基本原则,反映一个国家的纵向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关系。

三. 划分政体的标准有哪些
1、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最早按执政者人数多少将政府分为君主政府(个人执政),
贵族政府(少数人执政)和民主政府(多数人执政)。
2、美国政治学家梅杰斯提出政体分类4标准:
1).以国家主权机关与政府机关有无,分为直接民主制和间接民主制;
2).以国家元首产生方式,分为世袭制和选任制;
3).以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权力关系为标准,分为内阁制和总统制;
4).以国家权力集中和分散为标准,分为集权制和分权制。
3、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体的实质是民主问题,应以民主作为划分政体的标准,有两
条标准,1).最高国家权力执掌者人数的多少;2).最高权力机关执掌者产生的方
式和任职期限。

四. 君主政体和共和政体的主要表现形式和特点。
1、君主政体指的是凡国家最高权力掌握在一人之手,君主依世袭血统继承国家最高权力且终身任职的政权组织形式。君主政体分为专制君主制和立宪君主制。
1)专制君主制的主要特点是国家最高权力君主一人独揽,君主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意志,
君主不受任何人和任何机关的监督和限制。在欧洲史上,专制君主政体又分为贵族君主制和等级君主制。
2)立宪君主制又称有限君主制。分为议会君主制和二元君主制。
议会君主制的特点是:议会既是国家立法机构,又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议会中的
多数党组织内阁,内阁对议会负责,君主是“虚位元首”必须在宪法规定范围内行
使权力并受到其他国家权力机关的制约。代表国家:英国、西班牙、比利时、挪威,
卢森堡,丹麦,荷兰等。
二元君主制特点:政府通常对君主负责,君主权力受到宪法和议会限制。但议会对
君主约束力有限,君主往往通过任命议员来控制议会。代表国家:约旦、摩洛哥

2、 共和政体指的是凡国家最高权力掌握在众人之手,国家最高权力通过选举获得,掌
权者有任职期限的政权组织形式。共和政体分为议会共和制、总统共和制、半总统制半议会制、委员会制、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
1)议会共和制的特点是议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是虚位国家元首,内阁首脑由议会选举
产生并组织政府,内阁向议会负责,议会有倒阁权。
2)总统共和制的特点是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统和议会分别经选举产
生,总统执掌行政权,议会掌握立法权,议会无权倒阁,总统无权解散议会,但两
者行使权力收到互相的牵制。美国、墨西哥、巴西等
3)半总统制半议会制的特点是议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掌握行政实权,
内阁首脑(总理)经议会选举由总统任命产生,总理负责执行总统指定的方针政策,
总理代表政府向议会负责,议会有倒阁权,总统有权解散议会。法国、俄罗斯等
4)委员会制的特点是联邦委员会执掌最高行政权,由联邦议会选举产生,联邦委员会
实行集体领导,联邦委员会主席同时兼任国家元首,联邦委员会无权否决议会通过
的法律,也无权解散议会,议会也无权推翻联邦委员会。瑞士
5)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特点是国家的一切权力来自于人民,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全国
人大由人民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人大代表,全国人大作为最高权力机关,
行使立法并选举和监督一切国家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五. 国家结构形式及其表现形式
国家结构形式是国家的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机关,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构成方式,它是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关系在国家组织结构形式和原则上的体现。
国家结构主要表现形式:
1、单一制国家:国家具有单一的宪法,统一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具有统一国
籍,国内行政单位或自治单位受中央统一领导,不能独立,对外不能代表整个国家而是一个国际法主体。
2、复合制国家—分为联邦制国家和邦联制国家。
1)联邦制国家是由若干联邦(州、邦、省等)结合组成的联盟国家,对外是一个
国际法主体,对内联邦和各个单位各成体系,联邦制国家在全国实行联邦宪法,
有全国共同的联邦权力机关,各组成单位也有自己的宪法和在本单位内活动的
权力机关。
2)联邦制国家是若干独立主权的国家为了特定目的而组成的国家联盟,邦联本身
不是主权国家,一般没有统一最高权力机关,其成员国根据互相签订的协约明
确表示让渡或委托邦联机构某些权利,邦联各成员国仍保留对内对外的主权。

六. 国家机构的含义、特性以及设置原则
 1、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或阶层或集团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和意志,履行政治权力的职能而依照一定原则组建的各种机关的总和,是政治权力的组织实体的体现。
   2、国家机构的特性:阶级性(具有社会利益的倾向性),实体性(具有特定的职位和人员),组织性(具有组织原则和组织程序),职能性(具有政治统治,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等职能)。
   3、国家机构的设置原则:集权原则(奴隶制,封建制国家机构),分权制衡原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议行合一原则(社会主义国家)

七. 主要国家机构及其基本职能
1、国家元首,是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或象征地处于首脑地位。国家元首的职权一般包括公布法律权、发布命令权、召集议会权、任免权、军事指挥权、外交权、赦免权、荣典权。
2、立法机关,又称代议机关或权力机关,指制定,修改,废止或恢复法律的国家机关。立法机关的职能包括让国家不同政治群体或团体表达其政治利益,制定法律程序和议事规则,审查和通过国家财政预算和决算,对行政执法的监督,以及批准条约,批准人事任免,批准对外宣战等。
3、行政机关,即狭义的政府,是执行议会制定和通过的法律,贯彻国家政治决策,以及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和各行政职能部门的机关,是国家行政权的组织体现。行政机关的职能包括实行政治统治,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和设施三大领域,具体有执行法律,制定和执行政策,掌管军队,掌管人事机构,参与立法,编制国民经济预算,主管国家文化、教科、卫生、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工。
4、司法机关,指维护法律的部门,是行使司法权的国家机关,又称为国家审判和追究刑事责任并提出公诉的机关。职能一般有侦察,诉讼,审判三部分构成。

八. 国家主权的含义
    近代传统意义上的主权是指国家拥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内外事务的政治统治权力。
主权具有对内和对外的二重性,其对内属性指国家对内的政治统治权力,其对外的属性指国家独立自主地决定其外交政策,处理国际事务的权力。

九. 国家主权的有限性
国内意义上:
1、    主权机关总体不受限制与局部要受限制。
2、    主权所有者不受限制与主权行使着要受限制。
3、    国家的最高权威受到了利益集团的强有力挑战。
4、    国家主权与政府的合法性是相互关联的。
国际意义上:
1、主权会随着历史的进程而演化,会与变动中的国家环境相平衡,与变动中的国家利
益相适应。
2、虽然国际法上主权国家形式上平等,但现实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主权是
绝对不平等的。
3、全球化大趋势使国家与国际社会的相互依存性越来越大。
4、在当今无政府的国际体系中,国家保护国民安全,使其免遭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核
武器等武器攻击的能力越来越受到质疑。
  

▲十. 国家主权在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中面临哪些挑战及应对措施(08年论述)
1、国内政治生活层面:国家主权受到全球化,非政治力量和地方族群分离势力的挑战。
一些国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加强国家的教育和培训功能,提升企业家精神和劳动力的素质,增加对市场的回应力;自主加入国际或区域组织机构,以获得更大的国家利益和影响力;制定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产品服务,实现国家治理转向;调整国家权力配置结构,实现次级国家治理或多层治理;宣扬家庭责任和传统道德价值观,巩固社会道德基础和民族凝聚力。
2、国际政治层面:国家主权在国际体系和国家两个层次上受到挑战。发展中国家主张
坚持国家体系对主权的质的规定性,通过强化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准则,加
强有关的保障机制和制度建设,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促进世界格局的多样化,反
对霸权主义,以进一步落实主权的平等原则。在国家层次上,主张通过和平发展与
合作,致力于国际力量的平衡,通过发展中国家的整合,逐步纠正世界力量的失衡
状态,使主权的困境得到缓解。面对主权国家的矛盾和冲突,通过和平谈判和协商
的方式予以解决,反对单方面制裁和诉诸于战争武力的做法,主权国家内发生的大
规模人道主义灾难,应通过联合国这样的国际性权威机构出面进行斡旋和干预。

第二章 政府
一. 政府的基本含义和特征
   (本书观点)一般而言政府通常指执掌和执行国家权力,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并
提供社会公共产品服务的机关。就世界各国实际而言,政府含义又有广义,中义,狭义
三种区分:
广义政府:一般指中央和地方全部立法,行政和司法等国家机关及其附属机构。
中义政府:一般指中央和地方的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附属机构。
狭义政府:一般只限于中央行政机关或中央政府核心机构。
政府的特性: 第一、政府拥有治理和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政府的治权从属于并体现
 着国民主权;第二政府是主权国家内唯一拥有对国家和社会进行全面统
治和管理社会的公共组织;第三,政府治权相对于公民主权,政府行为
相对于公民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第四,政府职能还具有多重性,一
方面政府治理国家和社会有社会利益倾向性,代表和维护某一社会阶层
等的利益,另一方面,政府为获得合法性,必须对国家和社会进行全面
管理,平衡不同阶层的利益。

▲二. 政府和国家的联系和区别(10年简答)
1、国家是包括领土,人口,主权和政府在内的统一体,政府只是国家内部少部分人组
成的,是行使国家权力的机构,是国家一部分;
2、法理上国家主权没有限制,代表社会永久利益或公共利益,政府代表的则是某一特
定时期内掌权的党派利益,具体的政府权力要受到诸多限制;
3、政府作为国家代表经常因暴力革命或定期选举而发生政权更迭,而国家巍然不动,
是一个持续存在乃至永久性的实体。

▲三. 政府与政党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10年简答)
   1、 政府与政党的关系:政府是公共权力机构的执掌者和执行者,是公共权力的象征,政党则是各种政治主体谋取公共权力,执掌和控制政府的政治工具。政党必须借助于政府才能实现其政治纲领和政策主张。政党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领导,一般是通过政府来间接实现的。
2、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一般指各种政党、社团、市场、企业、公民等非政府组织、
团体、个人的总合。相比之下,政府是一种具有普遍权威性和强制性的公共权力机构。政府对社会进行管理和治理,同时又受到社会各种力量的反作用的影响和制约。

四. 政府的组织原则
1.、西方国家政府一般遵循三类原则:相容或不相容原则;禁止兼职和从事营业原则;
政府成员必须是文职而非军职人员。
2、社会主义国家政府遵循的原则:共产党政治领导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原则。


五. 比较分析内阁制政府,总统制政府,混合制政府各自的基本特点。
   1、内阁制政府又称责任内阁制,是当前西方国家最普遍的一种政府组织形式。内阁制政
府的主要特点是:1)内阁通常由在议会中获一半以上议席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
受国家元首之命组成;2)内阁首脑和大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在国家元首颁布的法律和命令上签字,表示内阁对议会负责;3)内阁成员通常必须是议员,他们既是执法者,也是主要的立法者;4)内阁对其政策由内阁全体连带向议会负责。
2、总统制政府即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一种政府组织形式。其主要特点是:
1)政府由在总统选举中获胜的总统负责组成;2)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独揽行政大权;3)政府和国会完全分离,总统通常以国情咨文的形式建议国会立法;4)政府不对国会负责任,政府成员只对总统负政治上的责任,总统只对选民负责任。
3、混合制政府,也叫半议会半总统制政府。其主要特点是:1)形式上总理是政府首脑,
但实际上总统是政府决策的核心;2)总统依宪法惯例任命议会多数党领袖为总理,或经议会同意任命总理,总统不是政府的一部分却负责组织政府;3)政府组织实行不相容原则,即政府成员不得同时兼任议会议员;4)总统不对议会负责,只对选民负责,总理代表政府向议会负责。

六. 中国国务院制政府的主要特点。
    国务院制政府是中国特点的政府组织形式。国务院是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即最高
国家行政机关,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在政府实际行政
管理中,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一方面通过把自已意图和主张以政策建议的形式通过
立法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并领导政府实施;另一方面,党还向政府中的党员发出指示,
要求党员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努力保证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因此具有执政党和政
府在国家管理活动中共同发挥管理主体的作用,称为“政府管理主体结构二元化”。

七. 比较分析不同政体下政府的责任。
政府的责任是指政府对其施政方针、政策及其措施向谁负责的问题。通过建立在分权与
制衡基础上的宪政制度对政府的责任予以规范和制约,是近代西方国家民主政治区别于
古代和近代专制和暴政的重要特征之一。
1、议会内阁制国家政府的责任表现在:内阁全体成员必须就政府总统政策及各部的具
体政策向议会负责;内阁部长(大臣)必须向首相或总理负责,部长之间也要负连带责任;部长(大臣)对国家元首的行政行为负责。
2、总统内阁制国家政府责任的特点表现在:政府(内阁)一般不是集体决策机构,政
府部长无须就政府的总政策对国会负责,只就本部门的事务对总统负责;总统不直接对国会负责,而只对宪法和选民负直接的政治责任。
3、混合政体国家政府的责任特点表现在:政府总理形式上代表政府向议会负政治责任;
内阁部长(大臣)必须向总理负责,部长之间也要负连带责任;政府总理及内阁全体成员必须就政府总政策及各部的具体政策向政府负责;总统不直接对国会负责,而只对宪法和选民附直接政治责任。

八. 如何认识现代政府的职能。??????
    现代政府职能:1、政治统治2、社会管理3、社会服务、4社会平衡

第三章.阶级与阶层
一. 阶级与阶层是人类社会某一特定历史发展阶段出现的一种社会和政治现象,反映了一个
  国家和社会众不同群体或集团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的差异性。
  
二. 现代阶级结构的新变化有哪些
1.西方国家阶级结构新变化
  1).资产阶级结构的变化。第一,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脱离经营管理而靠吃银
行利息为生的资本家大量增加;第二垄断资本家和金融巨头权利的增大,对国民
经济的控制和影响力上升;第三,中等资本家数量稳步增长;第四,大公司大企
业的职业高级经理(CEO)作用突出,成为现代资产阶级中的一个特殊阶层;第
五,政府高官的地位和作用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大和强化而变得日益显要。 
 2).工人阶级结构的变化。第一,工人的总量增大,在国家经济活动中比重增加;第
二,物资生产领域的工人相对减少,非物资生产部门的工人急剧增加;第三,从
事体力劳动的工人数减少,从事脑力或半脑力劳动的工人数增加;第四,工人的
文化教育和技术水平提高;第五,工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3).中间阶层结构的变化。第一,传统中间阶层中属于前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的部分不
再适应资本主义社会扩大化生产方式而日渐衰落;第二,伴随社会化大生产和政
府职能扩大进程,产生了包括中级管理人员,政府中级行政人员等在内的新的中
间阶层,成为现代中间阶层的主体;第三,中产阶层总体迅速扩大,构成西方国
家社会菱形结构的中间层。 
2.社会主义国家结构新变化----中国
 1).工人阶级结构变化。工人阶级数量增加,整体规模增大;工人阶级内部结构哦发
生变化,出现了新的工人阶层---雇佣工人阶层;知识分子被重新定义为工人阶层
的一部分。
2).农民阶级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农民群体分离出去,成为工人阶级或其
他社会阶层的成员;出现了新的农民阶层:农民知识分子阶层(民办教师、民技
师等等),亦工亦农的边缘阶层,农村个体商业阶层等。
3).知识分子阶层。主要包括参与物资生产过程的知识分子(工程技术人员等),从事
非物资生产过程的知识分子(从事文化教育、科研等),从事社会管理的知识分子
(国家机关人员等)。
4).城乡个体劳动者阶层和私营企业主阶层。现代中国个体劳动者阶层主要包括下岗
工人,待业青年,退休职工等,他们几乎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和部门,在国民
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日益增强;现代中国私营企业阶层主要包括少数工人,农
民,知识分子。个体劳动者等。

三. 阶级关系对国家政治生活有哪些影响
阶级关系指阶级之间及其内部的联系,主要表现为阶级矛盾,阶级联合,阶级渗透等。
1.阶级分化导致人们社会政治地位的不平等。
2.阶级区别影响人们意识形态的差异性。
3.阶级利益矛盾导致阶级斗争和阶级冲突。
  阶级斗争和阶级冲突是指利益上对立的两个阶级之间围绕阶级利益和阶级矛盾展开
的对抗和冲突,是阶级关系的行为表现形式。在资本主义国家表现为: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在社会主义国家表现为: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存在,阶级斗争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斗争表现为统治阶级对剥削阶级残余和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进行斗争;阶级斗争长期存在,剥削阶级意识长期存在。[BuyView]


四. 阶层理论的基本特点
1.研究方法上。阶级分析以经济利益对立为基础,阶层分析则以多种元素为基础,阶级
主要采取政治经济学的思路,而阶层分析则主要采用政治社会虚的研究方法。
2.划分标准上。阶级以对生产资料和劳动的占有状况为划分依据,阶层以多元性作为划
分依据。
3.阶级和阶层对政治生活的作用和影响上。阶级对政治的影响是本质的,而阶层对政治
的影响是量变的,不会导致政治经济社会关系的根本性变革。
4.阶级与阶层的联系—阶层属于阶级内部的不同层次的划分。

五. 阶层理论及其分析方法对研究现代政治生活的现实意义
1.阶层分析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多层化和社会流动加快的客观形式。
2.阶层分析有助于对各个阶层的政治利益、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进行微观的量化研究。
3.阶层分析是对阶级分析的补充和发展,实现从阶级分析为主向阶层分析为主的转换。

第四章.民族
一. 民族的含义
1、从民族的客观因素定义民族的含义是指在定义民族时强调民族构成的客观要素,其中包括地理条件、宗教信仰、肤色、种族、语言、习惯,以及共同的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等。这些客观因素包含了三层含义,第一,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第二,民族具有共同的语言文化,共同的地域领土,共同的经济生活利益和共同的心理素质感情;第三,民族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共同体,不会轻易解体。
2、从民族的主观因素定义民族的含义是指在定义民族时强调民族构成的主观因素,即共同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或民族想象。

二. 民族的基本特性------从两个不同视角来认识
1.民族与氏族部落,种族,国家等其他社会组织的区别。
   1).氏族部落以血缘为纽带建立起来的社会组织,而民族以地缘或地域为基础建立
  起来的。
   2).民族不同于种族,在于种族区分主要以生物学上的肤色、头发和体型等为标准,
民族则以共同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和心理素质等为基础。
   3).民族不同于国家。国家建立无须共同语言,一个民族可以组成一个国家,多个
民族也可组成一个国家,而民族必须有自己共同语言。一个民族可隶属于一个
国家,也可分属许多国家。
2.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固有特点
   1.有共同的地域(领土),这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空间条件,是民族形成和存在的
基本前提。
2.有共同的经济生活(利益),这是民族形成,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主要条件,
并成为影响和制约民族文化和意识的决定性因素。
3.有共同的语言(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标志。
4.有共同的心理(情感)素质,民族在共同的生活环境中形成的感情认知和态度以
及风俗习惯,构成了民族心理素质的基本内容,民族意识,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
是民族心理素质在政治信仰和政治价值观念上的外在表现形式。

三. 民族主义的基本含义及其表现形式。
▲民族主义是民族在生存和发展中追求民族权利和民族发展的思想观念和运动。它既是一种思想、观念或意识形态,也是一种社会政治运动。作为一种思想观念或意识形态,民族主义总是各种各样的社会要求的产物,其中最根本的是政治要求,民族主义所要实现的根本目标是政治目标,这包括民族自治、民族自决乃至建立民族国家;作为一种政治运动,民族主义具有三点本质属性:民族成员首先应忠诚于他们自己的民族共同体,这种民族共同体希望成为独立的国家,这个国家只应由一个民族组成。(10年名词解释)
旧民族主义:存在于17世纪、18世纪~20世纪前,属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资产阶
级革命的产物,核心思想是人民主权和民族自决。旧民主主义只顾及本民族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不遵守国际法和国际双边和多边合作,以损害别的民族或国家的利益为代价,因此也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民族沙文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是它的外在表现,也可称为扩张主义的民族主义。
新民族主义:一般指20世纪以后的民族主义,不仅包括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还包括社
会主义意识形态,乃至超越意识形态的文化内容。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的民族主义就是新民族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也可称为反殖民主义的民族主义,在反对强权政治,培养民族民主平等意识,增进国内社会凝聚力和促进国际政治民主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进步的作用。
冷战后的民族主义: 这种民族主义呈现出的特点是:第一,开始演变为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并驾齐驱的第三大意识形态,乃至对国际社会冲击最大的意识形态;第二,表现出与种族主义和部族主义相似的性质,与宗教意识相结合,形成一种基于宗教狂热和种族仇恨之上的民族主义,对既存世界秩序提出挑战;第三,民族主义遍及世界各地,在前苏联和东欧以及亚非众多国家导致许多国家分裂为以民族主义为基础的新国家;第四,由于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全球经济竞争加剧,经济民族主义凸显为当前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强调增强本国经济实力,主张贸易保护,实行关税壁垒,不惜牺牲全球利益及他国利益的思想成为一种时尚。

四. 民族关系的含义以及发展趋势
   民族关系指民族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上发生的联系,包括和平、互助、联合、斗争、
冲突乃至战争。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从根本上说是民族之间的利益关系。
   现代民族关系发展的趋势:
1、民族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2、经济文化联系越来越凸显,政治联系相对削弱。
3、解决民族关系的手段以和平、友好、协商为主,武力征服和政治压迫退居次要地位。
4、民族交往的目的从领土征服和资源掠夺逐步让位于资源共享。
5、民族之间的地位逐步从民族压迫走向民族平等。

五. 如何认识民族关系和阶级关系
    阶级关系是指在阶级社会中居于不同经济和社会地位的集团之间的关系。阶级关系常包括在民族关系中,但也可能涉及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因此两者之间常常相互渗透和护卫交叉,表现在:第一,阶级关系(经济社会)的状态影响民族关系(经济利益)的状态,阶级矛盾和冲突激化,将影响民族关系恶化,反之亦然;第二,民族国家之间的民族关系也会影响到国家内部的阶级关系;第三,一个国家内部阶级关系也会影响与周边国家民族的关系。
  
六. 如何认识民族关系和政党政治
    政党政治通常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权力的形式。广义包括各国政党为实现其政纲和主张而展开的一切政治活动和斗争。民族关系对政党政治的影响表现在:第一,民族利益和民族关系是各政党聚合政治力量,赢得政治选票所必须考虑和认真对待的问题;第二,民族关系影响执政党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第三,民族关系影响政党与政治社团、政党与社会民众的关系;第四,在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家主要矛盾的形势下,国内民族关系和国际民族关系处理得当与否,直接决定着执政党的兴衰乃至国家的存亡。

七. 如何认识民族与国家的关系?
当今的国家都是民族国家,以一个或多个民族为国民主体建立起来的国家。有单一民族国家和多民族国家之分。单一民族国家中民族与国家的关系比较简单,而多民族国家中,民族与国家的关系比较复杂,主要表现在:第一,多民族关系影响国家的结构形式,多民族国家中,若各民族关系融洽,和睦相处,视民族共同利益高于自身利益,则可能采取民族紧密联系的单一制国家结构;若各民族关系缓和,各民族既需要维护各自的利益也需要维护联合的利益,则可能建立合中有分的联邦制;若民族矛盾尖锐,则有可能由某一强势民族靠武力征服其他民族,强制建立单一制国家;第二,民族关系的状况影响一国的稳定、发展和兴衰。如果一个民族不想隶属于这个国家,就会闹分裂,如西班牙的巴斯克人,加拿大的魁北克人等;第三,民族关系影响政府各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政府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必须考虑多民族国家中民族关系的状况,必须照顾和协调个民族之间的关系。

八. 如何认识冷战后民族主义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1、民族主义不但会引起民族冲突,而且还会引发局部战争甚至世界性的动荡。
2、民族冲突对国际政治格局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产生的重要影响。
3、许多新兴单一质民族国家的出现,对国际社会的国家主权理论提出了挑战。
4、极端民族主义成为当代国际恐怖主义最持久、最重要的根源之一。
 5、跨国民族主义引发的民族冲突,直接影响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政党
一. 政党的含义和基本特征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为实现某些政治目的,特别是为了谋取政权或保持政权而建立的一种政治组织。
政党的特征:反映一定阶级或阶层的共同利益; 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和政治目标; 以谋
取政权和执掌政权为是实现其政纲的主要手段; 有系统的组织机构和组织纪律。

二. 政党分类有哪些标准
  1)以政党的纲领政策为标准:自由党(强调政治自由、人权和立宪政治,对外开放)和
保守党(尊重传统和主张通过渐进而缓慢的变化维持现状)。
  2)以政党的组织结构及其社会基础为标准:干部型政党,印度国大党 ;群众型政党,欧
美各国各类民主性政党;信徒型政党, 纳粹党
  3)以政党的政治倾向和意识形态为标准:左翼(政治上激进或革命的政党派别),中派,
右翼(观点和主张与左派对立,反对激进变革或革命)或左,中,右派政党。
4)以政党是否执掌政权为标准:执政党 在野党(反对党)。
 5)以政党的社会基础广泛和意识形态多元化为标准:“兼容性”政党。美国民主党 共和
党;日本 自民党。
 6)以法律是否承认为标准:合法政党(宪政型政党)非法政党(反体制或反宪法的政党)。
 7)以党的阶级属性为标准:资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政党。
 8)以政党的活动范围为标准:地区性政党、全国性政党和跨国政党。

三. 政党制度形成的基本条件
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文化和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广泛意识到要成
立一种基于共同利益的组织来维护自己在某些方面的正当利益。

四. 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什么作用
1.反映和聚合民意,整合政治体系;
2.参加选举,动员和发展政治力量;
3.执掌国家政权或影响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
4.监督政府,防止和纠正政府损害社会和公民的利益。
5.通过政治宣传和政治思想教育,实现人们的政治社会化。

五. 政党制度含义
 广义:一个国家关于政党的各项制度规范的总和。包括国家对政党的地位、活动规范和执政参政的法律规定,事实上形成的政党执政参政方式等等。
狭义:政党执掌、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合法方式。
政党制度包括:一党制,两党制,多党制

六. 一党制
   一党制的类型:
1)专一的一党制或独裁的一党制:指一国法律只允许一个政党合法存在和执政,或执政
党宣布其他政党的存在非法并将之取缔或迫使其展开地下活动。
2)民主一党制或一党居优制:指一国内有多个政党合法存在并允许合法竞争,但只能一
个政党单独执政获胜和分享政权。
   一党制的弊端:权力的高度集中和垄断,权力不受监督和约束,执政党政策失误没有选
择和补救的手段等,这些都容易导致腐败和专制。
七. 两党制
   含义: 两党制是指一个国家中两大代表不同政治集团利益的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
获得议会多数席位或在总统选举中获胜的方式,轮流执掌国家政权,组织政府,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政党制度。
   
两党制的特点:1)两大政党在国家生活中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独具有单独执政的实力,其他政党无法与之竞争。
                 2)两大政党势均力敌,享有平等执政的权利和机会,两党轮流执政,平分秋色,虽有台上台下之分,但彼此法律地位、政治地位平等。
                 3)两大政党通常是一党在朝,一党在野,执政党合法地执政,在野党合法地反对。彼此互相攻击,相互挑衅,相互对峙。
                 4)定期的议会和总统选举为两大党和平接管政权提供了合法的机会。
  
两党制的优势和弊端:
   优势表现在:1)两党制能够在执政党和在野党激烈竞争的基础上造就一党负责的强势政府,反对党或在野党能够借助宪政制度的保障对执政党进行合法有效的监督和制衡,使执政党不敢懈怠和自满。两党制因此具有较强的问责性。
                 2)两大政党可以为选民提供简约化的政治选择,为选民作出政治判断和选择或进行合法反对提供操作简便的手段和工具。因此两党制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3)两大政党在宪法和法律框架内活动,在博弈规则的基础上展开合作与反对,在政治稳定的基础上谋求政治变化和政治发展。因此,两党制又具有长期的稳定性。
     弊端表现在:1)因执政党通过小选区相对多数代表制当选,不能保证始终代表多数民意,常常出现得票数不过选民总票数的板书的政党当选或执政。
                 2)因政策不同两党制轮流执政易造成政策或立法的反复,浪费国家资源。
                 3)两党的对立经常演变为总统和国会两大政府机构的对立,两党对立于争执常常将政党利益置于民意之上。
                 4)两党本质上一致,都希望维护现存政治制度和统治集团的利益,都努力抵制第三党,维护两党对权力的垄断,限制了选民的选择范围。

八. 多党制
   含义:只一个国家中有多个政党竞争国家政权,多党轮流或联合执政的政党制度。
   多党制的特征:1)由于选举中多党角逐,无一政党能具备单独长期执政的实力,因此通常由几个政党或政党联盟联合执政。
                 2)多党制通常是实行比例代表制的产物,即各党按所得票数的比例选出相当数目的代表,有利于多党轮流执政。
                 3)在多党执政的情况下,一旦某一政党退出执政联盟,容易导致内阁倒台,若各党分歧较大,联合不起来,则可能酿成政府危机。

   多党制的类型:1)左右翼政党或政党联盟主导型的多党制:指一国内数目众多的政党
都不具备单独执政的实力,为了赢得选举,各党往往向左右两翼集结,形成阵野分明的左右两翼政党联盟,有两大政党联盟轮流执政,或由两大政党分别联合第三党轮流执政。
                  2)碎分化的多党执政:之一国内多个政党势均力敌,无一政党能在选举中长期保持优势,故往往由其中某一大党联合不固定的小党联合执政或由选举中胜出的多个政党结成不稳定的政党联盟组成联合政府。

多党制相对于一党制和两党制的优势和弊端:
    优势表现在:多党制是一种协商民主模式,当政见出现分歧时,面临多种选择,当任何
政党都得不到过半数的选票时,必须由相对多数票获得者的政党出面协商
以代表多数治理国家。
弊端表现在:1)多党制是政治利益分散而复杂,无法提供明确的意识形态选择,其自
我节制和妥协的趋向使政党常常受到政治中间路线的主导,不利于选民直接而有效地选择政党或政府。
                2)多党制下,政府的政治基础受制于政党谈判和交易的走势,政党联盟常常若即若离,变化无常,多党制政府为了求得稳定而经常失去效率。
                3)多党制政府指定的政策常常是多党协商谈判的妥协物,联合政府自然的倾向于谈判与和解,寻求共同基础,而不是执守其固有的信仰和政治原则。

九. 西方国家政党制度长期稳定发展的原因
1、多党存在、合法竞争的政治形式,为不同政治主体提供了多种政治选择的余地和多
元的利益表达渠道。
2、各政党在政策主张乃至意识形态方面既保持差别又彼此靠拢的趋势,有利于政党争
取选民和生存空间,避免或减轻政党轮流执政可能引起的震荡,由此使政党政治得以延续下去。
3、政党林立与政党走向联合或两极化集结并存,既显示了政党活动的自由,又防止了
政局过分动荡的不良后果。
    4、政党制度的法律化和规范化,为政党政治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法律地位和制度保障。

十. 西方国家政治制度面临哪些挑战
    1、政党的政策差别日渐模糊和中庸趋同,使部分选民难以做出政治鉴定和判断,在选
举中无所适从,放弃或不参与投票,政党由此丧失部分选民基础。
    2、政党治理国家,振兴经济,解决失业和社会问题无方,执政党无法兑现其竞选中许
下额政治诺言,由此失去部分选民的信任和支持。
3、政党内部权力集中,反映和代表民意的利益表达和利益聚合功能消弱,政党成为少
数政客的工具,时常导致政党政治与民意政治脱节。党派利益高于民众利益。
4、利益集团或压力集团越过政党径直提出其集团政治主张,直接诉求于政府决策机构,
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政党的地位和作用。
5、社会阶级阶层不断分化组合,新的政党组织和政治势力的出现,打破了原有政党体
制相对平衡的格局。

十一. 西方国家政党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
         在思想意识方面淡化党的意识形态色彩,对党的价值观念进行新的解释;调整方
针政策和组织路线,扩大党的代表性和开放性;扩大党内参与民主和社会参与民主;改革党的组织方式,寻求多样有效的方式来吸引更多的社会群体参与党组织的活动;改革传统的高度控制的执政方式,推行一种新的治理方式;严惩腐败,加强党的廉政建设等等。

十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的特点
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这一政党制度的政治前提和基础。
2)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八大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3)    协商、合作与监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主要内容。
4)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

西方多党制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有何区别(结合第八、九、十、
十二作答)

评价一种政党制度优劣的标准?????

第六章 利益集团
一、利益集团、压力集团和院外游说集团的含义
 1、利益集团指现代政治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依特定的利益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加并影响公共政策制定、修改和执行过程,以实现其具体、单一、有限的集团利益的社会团体。
 2、压力集团就是西方国家中以对政府施加压力的诸多手段介入政治的政治性利益集团。
 3、院外游说集团特指西方国家中主要通过议院的走廊游说议员而介入政治的政治团体,其外延小于压力集团或政治性利益集团。

二. 政治性利益集团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利益和目标的单一性,具体性,有限性。 
2)政治参与的有限性,针对性。
3)组织的非政治权力性,社会性。
4)组织成员的群众性。

三、利益集团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1、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利益多元化是利益集团形成的根本原因。
2、利益集团的发展是以民主政治为制度条件的。
3、政治权力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增强和扩展,是现代利益集团形成和发展的重
要因素。
  4、西方国家政党政治的缺陷和衰减,是利益集团兴盛的重要原因。
  5、20世纪末冷战结束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和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各国经济
交往加深和相互依存度加强,经济外交在国际交往和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显著上升,跨国公司和各国国内的经济、环保、人道主义救援各种利益集团对各国政府外交和经济政策的影响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扩展和加强。


四. 政治性利益集团(压力集团)的主要活动方式
西方国家利益集团的活动方式:
1、直接的院外活动:由集团代表或专职活动人员直接对参与决策者本人进行游说;通
过社会交往和经济资助与政府沟通关系;向决策者提供有关资料和情报,帮助其进行专题研究,起草法案和报告,在有关听证会上作证,参加顾问委员会等。在接近立法者的活动中,利益集团扮演了联系人、信息人和监督人的角色;在接近政府行政部门的活动中,利益集团 一般倾向于关注那些与自己利益密切相关的具体职能部门;在接近司法机关的或偶的活动中,利益集团通常采用提出司法诉讼和作为“法院的朋友”两种方式来追求集团目标。
2、间接地院外活动:利益集团不与政府、政党、政府机构及其决策者有直接接触,而
是通过一定的中介来影响政府的决策活动,主要有,参与政治选举;利用新闻媒体
影响公众舆论;进行抗议活动义引起决策者的重视;动员广大团体成员和选区选民
对决策者进行游说。
   
 当前中国利益集团参与政治的主要方式:
1、    通过推选代表参加各级人大和政协,参与和商讨国家大事。
2、    直接参与中央和各级地方党组织和政府的决策或本集团体有关工作,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维护和保护本团体成员的权益。
3、    通过监督党和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影响政策制定,维护社会或本团体和团体成员的权益。
4、    还有就是一些非正常渠道或非常规手段方式,包括走后门,贿赂,“打招呼”,裙带关系等等来影响和拉拢决策者,在政策的制定和实行中获利。
当前中国利益集团影响政府的方式存在的不足:
1、    利益集团影响地方政府的方式的正式性、合法性、公开性、透明性程度不高。
2、    民家利益集团、公共利益集团、弱势利益集团影响地方政府的资源有限,合法渠道不畅,导致有时被迫采取施压性集体行动。
3、    合法利益集团往往利用非制度性方式,影响地方政府,获取正当利益,也往往利用合法手段实现不正当利益。
4、    一些利益集团对地方政府的渗透,往往与权力的寻租相结合,甚至直接利用基层政权的力量,来谋取本集团的特殊利益,主要体现在权力机构与地方黑恶势力的相结合,对地方证券的建设造成极坏的影响。

五、影响利益集团活动有效性的因素
政治文化;金钱;关注问题的强烈程度;组织规模成员;影响途径。

六. 当代中国利益集团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1、    经济改革导致社会主体分化。
2、    改革促进社会结构分化。
3、    经济改革促进了社会利益的结构分化。
4、    市场竞争机制打破了过去政府决定利益分配的格局,使不同职业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开始出现了基于职业和经济收入利益基础上的群体认同意识或观念。
5、    政府体制改革有利于新型的利益集团的发展。

七. 现阶段中国利益集团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在经济基础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加上职业、行业、
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差异,构成中国经济转轨时期利益集团形成的经济和社会关系基础。
2、在政治制度基础方面,中国一元化政治制度结构下,利益集团的利益表达主要通过利
益集团向上级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本集团成员的意见来实现。
3、在社会分化程度方面,由于受经济制度基础的限制,利益集团的社会化程度不高,相
互依赖程度低,群体或集团内部的约束机制不完备。
4、在集团群体意识方面,利益集团成员的集团意识独立自主性比较弱而不够清晰,成员
的集团意识常常脱离本集团的整体利益而被其他集团群体所同化。
5、在组织结构和体制方面,中国现有利益集团,总体上说,大多数并没有完备的组织形
态,也没有固定的组织构架,只是松散地、自发地、临时性地“结伙”,以协同行动,
表达特定的利益诉求。
6、在活动方式上由于利益集团上述基础和组织结构及体制方面的影响,利益集团负责人 
具有党政官员和集团代表人的双重身份,因此利益集团的活动方式也具有两重性,一方
面代表本集团利益,自下而上地向有关党政部门反映和表达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另一
方面,充当执政党和政府的助手,弥补政治管理体制的不足。

八. 如何评价利益集团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影响
   利益集团对西方国家政治生活的影响:
积极方面:
1、扩展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
2、有利于政府充分掌握各种资讯,把我全社会脉搏,进行科学决策。
3、充当社会秩序的“安全阀”,稳定社会秩序。
4、通过施加压力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制约扩张的国家权力,是对传统
分权与制衡机制的补充。
5、政治团体是现代西方社会青少年政治社会化和成年政治制度化的重要途径。
消极方面:
1、利益表达的不公平和不平等。
2、造成政府决策的失衡。
3、腐蚀政府官员,诱发金钱政治。

   利益集团对当前中国政治生活的影响:
积极方面:
1、能够化非法的、抗议性的利益表达为合法的、建设性的利益表达。
2、能够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信息。
3、有利于提高地方政府公共决策的公正性、合理性。
4、有利于推动基层民主发展。
消极方面:
1、力量强大、资源充裕、组织良好,尤其是与政治权力结合起来的强势利益集团,
有可能损害整个地区的公共利益和广大公众的利益,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利益。
2、一些利益集团可能因其雄厚的经济实力,无须施压或又说,即可让地方政府俯首
听命,使地方政府决策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受到影响。
3、一些利益集团可能利用其强大的权力资源,进行“权力寻租”“钱权”交易或其他
违法活动。
4、一些经合发组织异化而形成的利益集团,往往以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的合法外
衣为依托,以经济、政治利益为纽带,运用合法组织的资源欺压、剥削人民群众,瓜分集体财产,牟取非法利益。
5、一些利益集团可能凭借其拥有的组织资源、文化资源、尤其是盘根错节的关系性
资源,通过控制地方政权,谋取本集团的非法利益。

政治性利益集团对政治过程的监督和影响???

第七章 政治领袖
一、政治领袖的含义
    从政治学角度看 “政治领袖”一般指那些担任国家和政府重要职务的政治人物,由于他们身居高位,具有不同于一般人的政治素质和能力,构成社会的统治者和管理者。

二、政治领袖的特性
①政治领袖是一定阶级,阶层和集团利益的代表。
②政治领袖其担任政府或政党的高官要职。
③政治领袖必须具备杰出的政治才能。
④政治领袖必须以自身的政治实践推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

三、政治领袖与政治家、政客的区别
政治领袖与政治家的区别:政治家主要是以他的业绩而不是以他的职位来界定的;政治领袖主要是指处于国家机构核心位置的人,这些人可以是政治家,也可以不是。
政治领袖与政客的区别:在西方国家,政客通常指通过政治选举或政治任命产生,以政党政治为职业和谋生手段的人;政治家与政客的共同点是都以政治为职业,以追求和掌握政治权力为目标,但不同之处在于,政客追求权力不择手段,视权力为玩物,政治的目的是损人利己,毫无政治道德可言,政治家追求政治权利讲究政治原则,从事政治的目的是为了社会发展与进步。

四、政治领袖的产生方式
   1、选举:是近现代民主制国家产生政治领袖或政治家的最普遍为民主的方式
   2、世袭:是封建专制时代和现代少数君主制国家的产生政治领袖的主要方式。
   3、革命:是社会形态更替和新生国家政权建立时期政治领袖产生的主要方式。
   4、政变:是在国家权力更迭和转移的有序方式失灵,政治系统出现制度或结构性故障的国家发生的事情,通常在发展中国家比较常见。
   5、任命:是由一定的团体组织推荐并经过一定程序任命产生,以国家政治领导人物的助手或顾问的身份出现的,主要是帮助政治领导者制定政策和影响最高决策。

五、政治领袖的分类标准
 宏观分类法:
1.阶级分类法:经济社会分析方法,以政治家所代表的社会属性(通常为阶级属性)作为分
类标准。奴隶主阶级的政治领袖,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领袖,资产阶级的政
治领袖,无产阶级的政治领袖。
2.历史分类法:从国家发展的历史阶段来分,如中国:第一代 革命家类型政治领袖,第二
代兼具革命家和技术专家特点,第三代和第四代是典型的技术专家型政治领
袖。
3.社会作用分类法:按照政治领袖对社会和历史作用的贡献大小来划分。杰出政治家,一般
政治领袖
微观分类法:
1、职业和行为方式分类:知识型领袖;革命型领袖;改革型领袖;英雄型领袖;舆论型领
袖;群体型领袖;政党型领袖;立法型领袖;行政型领袖。
2、人格分类法:主动-积极型;主动-消极型;被动-积极型;被动-消极型。


六、如何看待政治领袖的责任
1、人格论下的政治领袖的责任:
①树立为国家、民族和人民服务,造福于民的政治思想。
②为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以及社会的和谐,指明正确的方向,提供
坚强的政治领导。
③在民主与法制建设上发挥制度设计者和创新者的作用。
④在生活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
2、体系论下的政治领袖的责任:
①制定一部政治地位和法律效力都高于政治领袖权力的宪法或根本法,确立宪法的基本
原则,将这些基本原则作为规约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和国家生活的基本准则等。
   ②通过宪法和法律对国家权力进行分权与制衡,规定政治领袖的权限,并对掌握国家最
高行政权的政治领袖实行限期任职制。
   ③通过宪法和法律对政府具体的组织形式进行规约,从而对政治领袖的宪政职责进行具
体、明确的划分和规范。
   ④通过宪法和法律确立的违宪审查机构、弹劾机制、国政调查机制等,对政治领袖履行
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和制约,使政治领袖的责任建立在宪政和法律监督体系之下。

七、政治领袖的作用
理论上政治领袖的作用:政治领袖的作用和政治领袖的责任是密切相关的,政治领袖忠实地 
履行其职责,就是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
实际生活中政治领袖的作用:
1.领导革命,夺取政权,建立民族独立国家。 
2.建立和完善民主政治制度,实行政治改革,促进政治民主。 
3.调节国家或阶级内部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 
4.制定重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5.维护国家独立与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第八章 公民
一. 公民与臣民,公民与人民,公民与国民的区别
1.    公民与臣民的区别:确定公民身份的依据不同,公民是以国籍为依据,而臣民是以参与城邦政治生活并享有一定经济权利为依据;古代的臣民依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不同的等级,近代的公民更多的是强调平等和自由。
2.    公民与人民的区别:人民相对于政治关系而言,指历史上起进步作用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体,公民相对于法律关系而言,指具有特定政治经济权利而受到代表国家理性和正义的国家法律保护的人;人民是国家权力本质范畴的现象,公民是国家权力具体运用和操作者,在实际生活中,人民只有成为公民,才能具有国家主人的合法性;人民作为整体不等于“人民的一员”,公民的整体概念与个体概念重合;人民存在于人类所有历史阶段,公民只存在于共和制社会中。
3.    公民与国民的区别:国民是一个国家的自然人,即拥有该国国籍的自然人,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国民的绝大部分就是该国的公民,他们有权从事有关的政治活动。但是也有少量的国民由于政治革命后的阶级斗争或刑事犯罪被剥夺了政治权利,因而不是或暂时不是该国的公民。因此,公民一定是一个国家的国民,但一个国家的国民并不一定是该国的公民。

二. 公民的基本特性:自由平等性或契约性;独立性;法律性;国别性和国际性

三. 公民权与人权的关系
        人权是指作为一个人应该享有的权利;公民权则是人权的法律表现形式,是法律所  
 规定的本国公民所享有的权利。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人权和公民权的简单关系为:在一个国家中,所有人作为人都享有人权,其中的部分人作为公民还享有公民权。
人权和公民权的差异最主要表现在:
1、主体不同。公民权是作为国家的成员(即拥有国籍的人)所享有的权利,身份是有特
定性和法律性的,比人权的主体范围狭窄。
2、范围不同。所有公民权都仅限于政治权利,其他权利则是对所有人一律平等的。
3、出现时间的不同。人权是人与生俱来便享有的的权利,出现在国家之前,而且应该
是一种无论有没有国家的存在都应享有的权利,因此宪法对其只能是尊重和保护。而公民出现于国家产生之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公民权应是公民共同商议的结果,并且随着国家的不同、时代的不同,公民权利的内容也是处于变化发展中的。

同时,在许多情况下,人权和公民权并非是截然分开的两个概念,而是相通的,因为一个国家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公民,他们具有“人”和“公民”的双重身份。
这种联系体现在:
1、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是一对相反的概念,公民权的设置,主要是为了限制国家权力,
而限制国家权力的目的最终应是保障人权,所以公民权可以看作是实现人权的手段之一。
2、公民权完善了人权的概念。可以说,宪法前的人权充其量只是法律权利而不是宪法
权利,是由法律调整的私人之间的关系;宪法后的人权其意义却主要指向国家,保障人的生存权是国家的义务和责任。公氏权的产生,使得人权不仅仅限于对他人的防范,也具有了防范国家权力的功能。
3、公民权与人权在许多时候是具有相同涵义的,甚至有的时候人在行使权利的时候,
难以分清是在行使人权还是公民权,因为人权和公民权具有相同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正义。

四.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公民的权利是指公民生存、发展所必须的基础性权利,在法律上通常表现为一定国家范
围内,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可以做出一定的行为的资格,或要求政府或他人作出或不作出相应行为的资格。
 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自由权,平等权,参政权,财产权,受益权
 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机密,维护国家安全;依
法服兵役;依法纳税;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等。

五. 如何从法律形式的公民向有效公民转变
1、从社会宏观环境看,有效公民的形成受制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
2、从微观公民个人素质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1).学习公民知识,提高公民意识,培育公民气质。
2).学习和掌握公民技能 
3).通过社会行动和政治行为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 

六. 有效公民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影响
   1.通过行使选举权和全民公决权,直接决定国家公职人员的产生和国家重大公共事务。
   2.通过加入政党,作为公职候选人参加选举,直接担任国家公职。
   3.通过行使政治结社权,参加政党和政治团体等方式,影响国家或政府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4.通过行使罢免权,复决权,请愿权,言论自由权,知情权等政治权利,对国家权力进行 
监督和制约。
5.通过履行公民义务,对政治系统予以支持。

第九章 国际组织
一.国际组织含义
国际组织是指两个以上国家的政府、政党,团体和个人为特定的目的,以一定的协议或法律形式而设立的机构。

二. 国际组织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国际组织的建立、组织原则及其活动必须符合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其宗旨必须是促进
各个不同领域的国际合作,维护国际和平和安全。
2、国际组织具有较稳定的组织形式和常设机构,是国家之间的组织,不是国家之上的组
织和超国家的机构,同时也存在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由不同国家的民间团体,政党和个人组成,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
3、国际组织成员国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4、国际组织通常是以条约或协议为基础建立。
5、国际组织有特定的目的和职能范围。
6、国际组织通过常设机构的经常性活动实现其基本文件所规定的宗旨,因而具有相对的
稳定性和持续性。

三. 国际组织有几种主要类型。
 从国际组织成员构成性质上分为
1、政治间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及其下属的组织机构,欧洲联盟,非洲联盟,各类原料
输出国组织。
   2、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1)国际政党组织(如社会党国际、绿党国际、自由党、保守党等)。
(2)国际教会组织(如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都有其国际组织)。
(3)国际民间团体和个人组织(如国际红十字组织、国际奥委会、世界工会联合会、
国家妇女同盟、大赦国际、绿色和平组织等)
(4)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如极左派的“红色旅”、“红色兵团”,极右翼的“黑手党”、
“三K党”,民族宗教主义的爱尔兰共和军、伊斯兰极端激进组织等)。 
 从国际组织的职能性质分为
1、政治性组织:具有政治、经济、军事等广泛职能,如联合国、欧洲联盟等。   
2、非政治性组织:一般只有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某个方面专门性的职能,如粮农
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等。
 从国际组织成员所属的地区范围分为
   1、全球性国际组织:向世界一切国家或地区开放,因而其活动范围和产生的影响较广。
   2、地区性国际组织:成员仅限于某一特定的地区或区域,其行为宗旨和职能通常也只限
于解决某一地区或区域特定问题,如欧洲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等等。

四. 国际组织的额政治地位和作用
  1、国际组织是国际政治生活中除主权国家外的重要行为主体,是非国家行为主体中的主
要组成成分。
  2、国际组织为国家间相互沟通和交流,以及协调彼此的关系提供了活动场所。
  3、国际组织特别是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制定的一系列国际行为规范和准则、对国际政治体
系的运行起着制约和协调作用。
  4、国际组织因其本身的超国家性,在调解、缓和乃至平息国家间冲突与纷争中发挥重要
作用。
五. 联合国的相关知识
   联合国是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期和战后初期,战胜国特别是大国,在反法西斯联盟的基础上,为了保持和巩固其既得利益的地位,在战后建立一种新的国际秩序,建立起来的一个在集体安全原则的基础上维护国际和与安全的世界性组织。
   联合国的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进行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并促进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
   联合国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主要的审议机构,每年一次);安全理事会(15个理事国,5个常任理事国,其余10国2年一选举);经济与社会理事会(简称经社理事会,54个理事国,任期3年,每年2次会议);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15名不同国籍的法官组成,总部海牙);秘书处。

六. 如何认识联合国在国际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联合国是当今国际社会公认的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际组织。它的普遍性和代表性使得其在国际事务中能够扮演一个比较公正中立的角色,对广大会员国产生影响。它具有很高的威望,作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具有国际法权威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它是国际关系的协调中心,是国际事务中合法性的重要来源,是最重要的多边外交场所,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重视。其作用主要表现在:
1.作为最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世界集会场所,发挥着最重要的国际公共讲坛的作用。
2.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两方面,首先是调停,调解,制止国
际冲突方面,联合国维和行动。其次,体现在裁军方面:建立裁军机构,组织舆论,直
接指导裁军谈判。
3.为促进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作出了贡献。
4.为推动世界非殖民化进程和结束人类种族隔离制度作出了贡献。
5.在国际法领域,对国际法的编写和发展作出了积极作用。首先,为订立多边条约和国
际公约提供场所和便利条件。其次,直接参与国际法的编写工作,制定国际公约。

七. 联合国的缺陷以及联合国的改革
联合国作为大国政治的产物,在冷战时期保守两极格局制约,困扰和边缘化,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冷战后,联合国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反而被迫面对更多新问题和冲突,其缺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冷战后,西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加强,联合国面临由谁来主导联合国重建冷战后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指定国际规则的重大课题。
2、    由于不是一个超越主权国家之上的世界政府,因此联合国无法做成员国尤其是常任
理事国不允许做的事,联合国的决议经常被置之不理或故意违抗。
3、    在改变旧的国际经济秩序方面,联合国缺乏经济影响力,致使联合国的作用有限,
南北差距日益加剧。
4、“9•11”时间后,联合国又面临着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非传统安全挑战。
5、联合国面临着如何解决主权和人权的矛盾,应对人道主义干预的政治合法性,干预
的标准和手段等新问题。
6、冷战后,随着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和多元化,曾倩联合国安理会及其常任理事会的广
泛代表性以及决策民主化等问题也被提上了联合国的改革议程中。
7、联合国存在机构庞大,工作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人浮于事的管理危机问题。
8、由于富国对联合国资金支持总是无法兑现,联合国经常遇到严重的经费短缺问题。
9、联合国维护行动面临需要转变策略和组件一支快速反应部队的问题。
10、大规模移民、贫困、以及国际性重大疾病流行等国际经济和社会问题,也对联合
国的职能及其行动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
冷战后,联合国面临的问题更复杂,挑战更多样,中国一贯主张推动联合国的改革,并提出了一下原则:
1、    改革应有利于推动多边主义,提高联合国的权威和效率,以及应对新挑战的能力。
2、    改革应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特别是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等等。
3、    改革是全方位的、多领域的、在安全和发展两方面均应有所建树,加大法发展领域的投入,推动落实千年发展目标。
4、    改革应最大限度地满足所有会员、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要求和关切。
5、    改革应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有助于维护和增进联合国会员国的团结。

八. 欧盟的相关知识
       欧洲联盟于1993年正式诞生,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欧盟主要机构:欧洲理事会,即首脑会议,由各国元首或首脑及欧盟委员会主席组成,主席由各国轮流担任,任期半年;欧盟理事会,主要的立宪和决策机构;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欧洲法院,欧盟的仲裁机构;欧洲审计院,负责欧盟的审计和财政管理。

九. 如何认识欧盟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冷战的国际政治中,欧盟实际上已经成为多极化的一极,已被看作是一个国际行为体,即一个现由25个成员国组成的政府间 区域性国际组织,可称为“主权国家联合体 ”而不是主权国家。一般认为,欧盟目前是一个介于联邦和邦联之间的超国家性质的政府间区域合作组织。
其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在世界经济生活当中,欧盟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经济力量中心,其经济实力已
与美国不相上下,成为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经济组织,并发挥出独立影响力。
2、在欧洲的国际关系中,欧盟已成为最重要的板块力量和大欧洲建设的核心。欧盟突
破了单一的欧洲民族国家形态,逐步形成一种独特的欧盟,国家和地区互相作用的
“多层治理”结构。欧盟通过的一体化经济货币政策,关税同盟,统一的外交和安
全防务政策等,谋求在欧洲事务中发挥积极的主导的作用,目的在于以欧盟为中心,
实现大欧洲的融合。
3、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欧盟的地位与影响明显上升,成为冷战后国际力量多元化的推
动者。在国际舞台上寻求用一个声音说话,成为美国在跨大西洋关系构架下的平等
竞争者。作为世界上至今一体化程度最高、成就最卓越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欧盟一
直被世界其他地区视作一体化运动的范例。

十. 欧盟在国际中受到的制约因素
   宏观上:
   1、欧盟内部的一致性与集体行为能力的制约。实践证明,由于内部成员国之间的利益矛
盾和政策差异的限制,欧盟尚未形成真正的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且尚无能力推行统一的对外政策。
   2、欧美关系的制约。一方面,欧盟在世界舞台上更加独立和自信可能会使它与其他主要
大国的关系重新定位;另一方面,欧盟与美国有传统的伙伴关系,双方在众多领域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利害与共,是欧盟的发展仍受限与欧美关系的变化和法杖。
  微观上:

 1、欧盟成员国经济繁荣程度的制约。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各国的经济政策也
存在差异,影响了整个欧盟经济的增长。
   2、欧盟“民主赤字”与成员国公民对欧盟政治认同的制约。欧盟大部分机构目前仍缺乏
直接的代表性和民主责任,欧洲议会仍显软弱乏力,欧盟公民的身份观念脆弱。

十一. ▲非政府国际组织的相关知识(10年名词解释)
    广义的非政府组织(NGO)指主权国家政府之外的一切组织,它既包括了合法组织,也包括非法组织。联合国对非政府组织的定义是,非政府组织是在地方、国家或国际级别上组织起来的非营利性的、自愿公民组织。也有中国学者认为,非政府组织是私人的国际群体和协会,它们共同追求跨国的利益,同政府组织不同,它们不是由政府发起、支持或指导的,它们是不定期地由来自不同民族的公民群体组织、资助和管理的。
    合法的非政府组织的主要特征:独立性;组织性;自愿性;公益性;非营利性。

十二. 非政府国际组织形成的原因或者条件
    1、科技全球化的全面展开提供了物资基础;
2、经济全球化促使合作成为国家间关系的主流,也是制定统一的全球性规范的需求更加突出;
3、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全球性问题以及各国在解决这些问题中面临的困境,暴露了传
统国家在治理全球性问题中的缺陷,而非政府组织确有着诸多的独特优势,更为普遍性,广泛性,流动性和灵活性以及专业性。
    4、随着全球化全面深入地发展,以相互依存为核心的全球整体意识日渐深入人心,为
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十三. 如何认识非政府国际组织在国际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是各国的民间团体、联盟或个人,为了促进在政治、经济、科学技
术、文化、宗教、人道主义及其他人类活动领域的国际合作而建立的一种非官方的国际联系合体。其规模和数量都在不断地扩大,可以说,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主要体现在:
1.非政府国际组织通过在联合国框架内展开资讯,监督和宣传等作用,扩大了联合国的代表性,增强了联合国的政治合法性。
2.这类组织通过游说本国政府的决策和行为,对国际政治生活产生影响,同时影响和
监督各国政府的决策行为。
3.为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缓解战争冲突发挥积极有益的影响和作用。由于不拥有武力,
可以依靠舆论好玩说服力在缓和国际冲突和战争危机中发挥作用。
      4.参与国际危机灾难和人道主义救援。因其公益性和非营利性,更易接近被援助对象。
      5.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人权的活动。如世界保护联盟,世界野生动物基金,
绿色和平组织为代表的环保类非政府国际组织。


第三篇 政治行为 
政治行为是政治关系的直接动态表现,是政治主体在其特定利益需求的驱动下,通过获得或运用或影戏公共权力,以满足其特定需求而展开的社会活动。

第一章 政治统治
一. 政治统治的含义
实质上是阶级统治。是指在阶级社会中,掌握了国家政权的阶级,为维护和强化既定的政
治关系与社会秩序,以保障其在经济上的统治地位和利益,通过国家权力而对全社会所进
行的一种强力支配与控制。 

二. 政治统治的基础
政治统治作为一种强力的支配与控制行为,其核心问题是权威与服从的关系问题。政治统治的基础实际上就是政治统治行为主体的权威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暴力基础:主要包括国家暴力机关和由此可能采取的暴力行为。政治统治首先来
自统治者在斗争中籍以取胜的暴力权威,暴力是国家政权具有权威性的物质基础。
(2)经济基础:政治统治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统治集团的经济利益,政治权力是
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统治者在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时,必须以公共利益的面目
出现,只有这样,其经济利益才能在合法的外衣下得到更好地实现,政治秩序才
更加稳定。
(3)社会管理基础:即统治者在行使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社会管理职能方面的权
威,它是政府在进行社会控制时所必须拥有的权威。
(4)社会心理基础:即社会成员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对政治统治合法性的认可和服从,
也是国家权威的社会心理基础。 

三. 政治统治的特征
   1、主体性,政治统治的目的在于服务统治者的利益。
   2、最高性,体现为国家主权最高性,对内自主处理国家事务,对外独立代表本民族意志。
   3、强制性,表现为国家政权以暴力为后盾对社会进行强力支配与控制。
   4、有序性,通过国家政权来维持的统治秩序,包括统治集团内部的有序性,统治者与被
统治者之间的有序性以及社会整体运行的有序性。
   
四. 如何理解政治合法性危机
政治的合法性主要指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统治的承认、认可和自愿服从的程度,只有当社会公民都自愿遵守当权者制定和实施的法规,而并非是因为要受惩罚才遵守时,这样的政治统治才是合法的。尽管各国的统治集团都在利用各种手段寻求最大限度的合法化,如强调国民对政府的忠诚,加强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宣传等,但是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统治合法性危机或面临合法性挑战。
合法性危机的一般表现:
    政府的权威受到削弱;政府组织和机构腐败涣散;政治制度法规形同虚设;政府治理能
力和效率低下;国民经济衰退和萧条;社会道德水准下降;国民对政府失去信心(政治
投票率低下或大面积政治冷漠等)。“当合法性受到侵蚀时,政府的麻烦事就来了。人们
感到没有太多的必要去交税和遵守法律。不遵守法律不再被认为是肮脏的和不诚实的,因为政府本身就被看作是肮脏的和不诚实的。

五. 政治统治的类型
   1、传统权威的统治。以神圣传统作为统治基础,人么对统治的服从是遵循世代相传的“历
来如此”的神圣规则,长老制和世袭制就是如此,是典型的人治统治。
   2、魅力型权威的统治。依靠统治者的特殊魅力和超凡品质作为统治基础,使被统治者视
统治者为先知、救星,这是前理性时代的社会政治现象,实质是人治型的政治统治。
   3、法理性权威的统治。依靠非人格化的法律和章程的权威,人们对统治者的服从义务,
只限于法律秩序界定以内。法理型统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比较稳定的法
治统治形态。

六.现代政治统治的方式有何特点
政治统治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强制性暴力手段,有制度或机构的手段,有法律的手段,有文化宣传和说教的手段,有经济的手段等等。 内容也十分复杂: 不能简单将政治统治理解为阶级专政和暴力镇压。镇压是最低层次的统治方式;专政不仅包括暴力镇压,而且包括限制与排斥、怀柔利用和安抚等多种方式;统治是最高层次的概念,除涵盖专政外,还包括民主的内容。 
现代政治统治的特点:
1、传统强制性的暴力镇压逐渐转向现代化民主与法治。在传统政治统治向现代政治统治
发展过程中,国家越来越通过赢得大众支持的方式来维持其统治。
2、越来越倚重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现代化的管理和服务。统治者通过履行一系列的社会
管理职能,推行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来强化统治者的感召力,强化其政治统治的合
法性和权威。
3、意识形态的控制开始从灌输向说服转变。统治者总是通过运用思想文化手段塑造和影
响公民的价值观,使之认可现有政治统治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自愿服从国家的控制和管理。
4、运用及时的多方面的政治民主改革来维持和改善政治统治。现代政治改革是在政治民
主的价值取向下,是体制与社会相互促进,相互调整,重造合理的体制和结构的过程,既要重建社会新结构的权力集中和权威性,又要使社会的进步促进权力体制的合理变更,是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迁。


第二章 政治决策
▲一.政治决策的基本含义(09年简答、10年名词解释)
是政治行为之一,指政府、政党、政治集团、政治领等政治管理主体直接或间接地对政治生活的重大问题的决策、制定、选择、执行、评估和监督的过程,是对政治生活的方向、目标、原则、方法和步骤进行抉择的过程。

▲二.政治决策的特征(09年简答)
(1)公共性:涉及社会公共政治生活、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是一种全局性的决策行为。
(2)权威性:决策以国家政权组织及相关的执政党和政治领导者为主要决策主体。
(3)指导性:涉及公共利益的再分配和政策的蓝图设计和选择,是政治行为规范或规则的
制定过程,具有指导性。。
(4)强制性:决策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要求全社会普遍服从并加以执行。 

三.简述广义的政治决策主体及其作用
   狭义的政治决策主体一般指官方的政府决策机构和决策官员,或少数政治权力精英人物。
   广义的政治决策主体一般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和影响政策制定、执行、评论和监督的政
府相关机构,相关的政治团体和公民个人.
作用:
1)政府决策机构:包括如下
1. 立法机构。西方国家立法机构一般称议会,国会或国民大会。各国议会由于政体不同在
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各国议会享有制定,修改,废除
法律的权力,还对政府行政部门执行法律过程中的决策、行为进行监督和制约,对司法
部门维护法律过程中的决策和行为进行监督和制约。
2. 行政机构:具有行政立法权和委托立法权。为贯彻和执行法律制定有关的方针、路线和
政策方案;军事决策权;人事决策权;参与立法决策,行使政府对立法的监督和制约权;
发挥政府的各种经济职能;发挥政府的在教育科学文化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社会事务进
行管理和监督;制定和执行国家对外政策,处理对外关系;司法行政决策权。
3. 司法机构:各国司法机构(法院)通过司法审查权和司法解释权对立法部门制定、修改
和通过的法律,以及行政部门制定的各项重大政策是否符合宪法基本精神或原则,进行
审查和裁决。
2)政党:选举中代表和聚合民众利益,提供政策选择方案;通过选举获得议席,通过立法
程序将本党纲领和意志上升为国家法律;通过选举获得组阁权,使本党干部担任政府部
长或要职,忠实执行本党政策主张;通过议会立法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对执政党的立
法行政决策进行监督和制约。
3)利益集团:各国逐步发展壮大的非政府决策主体。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游说活动影响
政府的政策制定、修改和执行过程。
4)大众传媒:通过对某一问题新闻报道的反复播出,引起政府或公众的重视和关注;及时
反映社会各种问题和信息,将民情传达给政府或决策者,同时也将政府的政策传播给公
众,充当政府和公众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制造公共舆论,对政府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过程
进行 监督和制约。
5)公民:国家政治生活中最庞大的政治决策主体。行使选举权和公民公决权,决定国家公
职人员的产生和国家重大公共事务;通过加入政党、作为公职候选人参加选举,直接担
任国家公职制定公共政策;影响国家或政府决策的制定和实施;对国家政治决策进行监
督和制约并维护政治系统正常运作和政府政策实施的有效性。

四.政治决策的过程
1、政治决策离不开决策者对问题的认识、分析和判断,决策过程从决策主体来说就是决策
者的认识过程。
2、政治决策是各种政治主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决策过程是各种实际政治力量互动的政治过
程,包括说服,交换,权威,威胁。
3、政治决策过程还包括了决策机制的运行过程。

五.政治决策过程受哪些因素制约和影响
   政治决策过程是许多因素互动的产物。首先,决策是决策者与环境的互动,这使决策体
现为是决策者的认识过程;其次,决策过程又是各种决策主体或政治力量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使决策表现为是一个政治过程,另外,决策是决策者遵守一定组织机构和规则的产物,这使决策又表现为一种决策机制的运行过程。


六.如何分析政治决策的影响和效果
政治决策的目的是通过政策的颁布和实施,有效地调节,控制和规范社会生活的人们的行为,以达到预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效果,因此,政策效果既是政治运行的出发点,又是政策运行的落脚点和归属,还是衡量一项政策成功与否的标准。
1、政治学者约翰•C.格鲁姆对政治决策对政治系统产生影响的逻辑进程进行了由上到下的纵向型分析,把决策效果分为依次8个阶段:决策的颁布,即建立或改变一项决策的权威性陈述;行政反应,即官僚或行政机关必须适应新的政策;基本联系,即政府和政策目标锁定的民众之间发生权威性联系;基本影响,即有关的民众基本上感觉到了上述基本联系的结果;从属性影响,即政策开始影响到最初不是目标所及的团体;系统影响,即整个政治系统的成员普遍感到了政策输出的广泛影响;反馈,及上述阶段的影响改变了政治系统输入的后果;修正政策输出,即新一轮的决策过程开始。
2、从政治决策所覆盖或涉及的社会生活领域,对政治决策的影响或效果进行横向型分析。可分系政治决策对政治民主的影响,对政治稳定的影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文化意识的影响,以及对社会整体的影响。
3、从直接和间接效果,预期效果和非预期效果,现实效果和潜在效果,正面效果和负面效果,实质性效果和象征性效果,长期效果和短期效果,局部效果和整体效果等多种对比角度,分析和评估政治决策的影响。


第三章 政治参与
▲一. 什么是政治参与(09年名词解释)
   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以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影响政治体系(以国家、政党和政治社团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构成、运转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制定过程的行为,只有公民才能成为政治参与的主体。政治参与既是一种权力过程,也是一种责任过程,它建立在对民主价值承诺的基础上,是由于对国家、民族或某种政治团体的忠诚所采取的行为,是政治关系中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 政治参与的特征
(1)从参与主体来看,其具有非职业性,主体是普通公民,不包括政府官员、职业政治活
动家和国际公职人员,也不是全体社会成员。
(2)政治参与的本质是公民行使以选举权为核心的公民权利的过程,由于公民权利与义务
的统一性,因此政治参与也是公民的一种责任。
(3)政治参与的目标和对象不限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
公共政治活,包括政党和政治团体的活动。
(4)政治参与只限于影响政府活动的合法手段,不包括非法的行为,暴动和武装斗争属于
政治斗争或政治冲突的范畴。 

三. 简述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
1. 政治投票:是公民个人在竞争性的政策或候选人之间或在有争议的政策或问题上表示其
政治偏好或政治态度的政治行为方式,反映在选举、罢免、公民复决和全民公
决等方面。 
2. 政治选举:是公民依法定选举程序,选举国家公职人员的行为。政治选举除了政治投票
之外,还包括政治捐助、政治宣传等其他影响选举过程和结果的行为。 
3. 政治结社:指有共同目的的人为了相同的利益而结成持久性的集团组织,为某种特殊利
益或公益影响政府政策的行为。政治结社包括政党和政治社团两大类。 
4. 政治表达:指公民通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手段和机会,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
从而影响政府的政策。主要形式有:政治集会、政治请愿、政治言论等。 
5. 政治接触:指公民为谋求个人或小部分人利益,以合法方式接触有关政府官员,以解决
个别政治问题的行为。合法性政治接触不包括行贿或威胁。政治接触的形式
有:写信、打电话、发电子邮件、信访、政治对话、院外游说,等。 
6. 政治冷漠:一种消极的政治态度在行为上的表现,即不参与政治活动,对政治问题或政
治活动冷漠而不关心。政治冷漠有其多种原因和政治作用。 

四. 影响公民的政治参与的因素
1、经济因素。首先,民主时代在市场机制中商品经济的发展练就了更多的参与型公民;其
次经济发展必然带来社会利益关系分多样化,大大加剧了人们利益冲突与摩擦的的可能
性;再次,经济发展同时也促进政府职能的扩大,这也就意味着政府扩大了其在社会中
的作用。
.2、政治因素。政治因素主要包括政治制度、政治参与模式、重大政治事件等等,其对政治
参与的影响是主观的、人为的、较直接的。
3、文化因素。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对人的行为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作用,一个国家的主
流文化决定了一个国家政治参与文化。
4、心理因素。主要的心理因素包括公民的政治效能感、公民对于政治体系的信赖感和支持
程度、对现状的满足感。
5、社会地位。由于社会地位的高低直接与人们的政治影响力强弱相关,从而也与人们利益
能否实现相关,因此,在财富、教育、职业、权力和威望等处于较高层次的公民,参与
政治的程度就高一些,反之,那些处于较低层次的公民参与程度就低一些。
6、社会机会与成本。社会机会包括家庭出身、种族、年龄、性别等因素,另外政治参与的
成本的考虑也影响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五. 简述政治参与的作用(08年简答)
 正面作用:
 1.政治参与有利于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一个国家的政治民主能否实现,主要就是看就是
公民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如何,只有公民全力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利益和要求得到了
合理的表达,才能体现政治的民主性。
2.政治参与有利于实现政治稳定。具体表现在一下三个方面:第一,政治权利不发生重大
的变化离不开对权力的制约;第二,公民通过选举这种重要而普遍的政治参与方式,使政治体系处于开放的状态,不断为政治体系补充新鲜的血液,达到为政治权力补充能量的功效;第三,政治参与有助于政治输出所需的前提、基础和原料的公民的要求与支持的输入,保证输出与输入的平衡而有利于政治体系的稳定。
3公民的政治参与影响政治文化的发展。公民通过政治参与,可以提高对国家的责任感和
对政治体制的宽容精神,提高对政治体系的的了解和认知,获得政治知识,形成政治技
能和积累政治经验,从而提高政治素质。
4.政治参与影响政治统治的合法性。政治参与是以公民对于国家的政治认同为其心理条件
的,对国家的认同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对政治统治的承认,也就是对政治统治合法性
的认同。
负面作用:
1. 过分扩张的政治参与一旦超过现有政治体系的吸纳能力,就可能发展成为政治不稳定。
2. 某些形式的政治参与,如一些表达极端利益要求的参与,以及一些抵制性的政治参与,
不仅可能阻碍政治体系的有效贯彻,而且直接威胁着国家政治体系的稳定。
3. 高频度的政治参与会对社会体系造成巨大的压力,容易造成政治体系的功能无法有效
发挥。

▲六.结合实际分析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特点(10你年论述)
 1、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素质提高
1).当前我们公民政治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以前要提高许多。首先,经济的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从而可以把注意力较多的转移到公共政治生活,促进了人民政治积极性的上升;其次,社会利益分化,不同利益群体和社会势力需要通过政治参与的渠道来协调利益矛盾和冲突;再次就是党政机关的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长期得不到解决,有些还日益严重,公众希望通过政治参与世家压力。
2).公民参与意识增强。由于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明显增强。
首先表现在公民开始有敏锐的的政治负责意识;其次表现在公民法治观念的增强,逐步树立了法治高于一切的观念;再次是人们的个人权利意识和政治责任意识也明显增强。
3).公民政治参与知识和政治技能明显提高。由于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人民的教育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政治参与知识越来越多。政治参与能力也不断增强。
2、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逐渐制度化和多样化。
1).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已经成为我国人民政治参与的主渠道。参与范围得
到了扩大,立法与监督职能得到了加强,人民代表的素质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2).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首先政治认同功能
加强;其次,民主协商进一步得到了重视;再次就是政治监督的内容日益具体化好和
明确化。
3).大众传媒成为新时期重要的参与渠道。主要表现在,其一,大众传媒更注重反映社会
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和要求其“社会性”“人民性”的因素有所增加;其二,大众传媒提高了新闻的透明度和敏感度,增大了新闻的信息量,使大众传媒成为公民与党政领导机关加强沟通和加深了解的主渠道;其三,各新闻媒体普遍增加了让人民通过舆论直接进行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的栏目。
4).信访制度日益成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关于信访的制度和规定,同时
在各级党政部门设立了专门的信访机构,信访制度成为了新时期我国公民重要的制度化参与渠道。
3、政治参与的形式发生了转换。
1). 从传统的革命型政治参与向建设型政治参与方式转换。以合法方式、和平手段、合法
渠道进行政治参与,通过影响政府权威价值、资源和财富的分配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的建设型参与方式已成为大多数公民道德共识。
2). 由动员型参与向自主型参与转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强了一系列参与制度的建设,
有力地推动了政治参与从动员型向自主型转变,另外,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为自主型参与的确立提供了制度化的基础。
3). 从激情型政治参与向理性型政治参与方式的转换。在政治参与过程中,人们注重政治
参与的实际效能,注重政治参与的“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利益成为人们政治参与的价值目标和动力,人们政治参与由感情基础向利益的转变,也是政治参与理性化的表现。

第四章 政治沟通
▲一. 政治沟通(09年名词解释)
政治沟通就是指构成政治关系的各个主体之间的政治信息的流动和传输,具体指通过一定的政治传播媒介,不同政治主体之间有效地互相传递和交流政治信息的过程。
主要包括:1.拥有政治资源的政治主体获得政治信息、进行信息处理,以特定符号形式(如
发布决议,命令,指示等)发送信息,政治沟通的受众接受政治信息并向政治信息的发送者反馈政治信息,形成新的决策过程。
2)政治沟通包括国家与社会的沟通,执政党与人民的沟通,执政党与国家权力
机关、行政机关之间的沟通,各社会团体之间的沟通等。

二.政治沟通分析
政治沟通分析是指运用控制论和信息论的原理,从政治系统输送、获取、存储和处理政治信息的角度,解释和分析政治过程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三. 简述政治沟通的要素(08年简答题)
 一个完整的政治沟通过程包括如下五个构成要素。1.沟通者(信息的输送者)2.信息接收者3.政治信息4.沟通渠道,即政治信息的传送渠道5.信息反馈。

▲四. 政治沟通的功能有哪些(08年简答题)P240-241
  1.政治沟通有助于科学决策。 
2.政治沟通有利于政治稳定。 
3.政治沟通有助于政治文化的整合。 
4.政治沟通有助于提高政治系统的运作效能。

五. 有哪些因素影响政治沟通
  1.沟通通道影响政治沟通。有效的政治沟通有赖于良好的沟通网,沟通渠道的健全与否,

直接决定了能否需素正确地传递恰当准确的信息
2.信息的真实性。常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噪声,就是指与信息者的要求无关的信息;二是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损失;三是信息的扭曲。 
3.政治沟通的灵敏性。灵敏性指的是发送与处理信息的机构的续借程度,影响它的因素主
要有负荷、时差、增益和导向。

六. 简述政治沟通的向度
 在政治沟通过程中,政治信息传递的路线即政治沟通的向度。政治沟通的向度分为:
1、纵向政治沟通,可分为上行沟通和下行沟通,上行沟通是政治体系内部下级机构将信息向上级机构传递或者由社会决策中枢传递的过程和渠道。下行沟通即决策层把一定的信息传递到下级党政组织和社会公众的自上而下地政治沟通。纵向沟通具有合法性和自发性的特点。
2、横向政治沟通,主要发生在同级政治主体之间的沟通,具有调节功能,表现在各组织之间内部纠纷、不同意见而进行的调节、规范,另外通过组织内部的磨合、博弈提高组织自身的适应性,自主性和内聚力。横向沟通的特征体现在地位上的对称,费用上的低成本性,结局上的人格化。
3、多向政治沟通,发生在众多不同主体之间,是现实政治生活中经常、大量发生着的政治现象,主要特征体现为复杂性和非均质性。 

七. 大众传媒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1、传递政治信息。
  2、监督政治环境。
  3、统一整治规范。
  4、塑造政治形象。
  5、传承政治文化。

八. 结合实际分析我国政治沟通的特点(我国政治沟通中面临的问题)
  特点:1、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自上而下政令式的单向沟通渠道。
        2、多通道政治沟通网络,政治沟通体系的多元化。
  现状和问题:1、政治体系中,主体地位不平衡以及缺乏相应的制度措施。在我国多元化的政治沟通体系中,共产党和各级权力机关处于主体地位,其他沟通者只能通过这一单向渠道表达和获取政治信息,致使不少人民的合理意见要求得不到及时有效地重视和反映;其次在这种单向渠道中,政治信息的流动性容易出现有选择性,使信息的全面性和真实性有所下降,再就是我国的政治沟通体系中,对政治主体的地位作用缺乏明确的制度规范,弹性较大。
              2、政治沟通的通道存在问题。通道过长,由于受到许多客观自然条件的影响,政治信息在沟通的过程中要经历许多的中间环节,这势必会使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出现延误时机、信息不准确等负面现象。沟通渠道太窄,在我国一些落后贫困的地方,政治体系沟通的通道没有随着时代和形势的发展进行及时而必要的拓宽、更新,导致无法消化政治系统外的巨大输入,使政治系统受到巨大的压力。
              3、政治沟通中信息的失真及沟通的非均衡性。幕后操纵、暗箱操作的存在,加剧了公共权利的腐败,还有一些组织和个人为了自身的利益,对政治信息进行筛选和歪曲,导致公民对自上而下地政治信息持无所谓和怀疑的态度,使政治系统的权威性、可信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动摇。
  改革措施:总的来说就是要建构有效完善的政治沟通体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上:
1、    完善政治沟通制度。首先要充分发挥和高度重视人人大代表的政治沟通功
能,合理及时地向上反映人民大众的意见要求,准确迅速地向下传达国家政府的政策方针;其次完善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它的政治沟通功能,政治协商会议是各民主党派进行沟通的重要渠道,有利于调动各民主党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能够广纳意见,建议,有效地保障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2、    创新政治沟通形式。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政治沟通出现了内容的公开性、速度的快捷性、主体的交互性等特点,这就要求建立以民众需要为导向的政府,要求政府部门将一些权力下放给基层,社会团体或个人,要求实现“无缝隙政府”,实现各职能部门的信息共享等,总之,各政府部门要利用网络发展的契机,创新服务形式,是政府和民众的沟通更快捷。
3、    规范沟通主体的角色和功能。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边缘群体的沟通主体意识,让他们发挥积极的作用,要求全社会增强法治意识,依法治国,是各沟通主体的利益都能得到保护。
4、    增强政治沟通体系的自我矫正力。首先在全社会营造人人互信的社会氛围,对政治沟通体系中的代理群体加强管理和约束,建立健全及时、充分的反馈机制;其次,应使政治信息克服信息的“噪音”,消除信息的失真;再就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文明。


第五章 政治冲突
一. 政治冲突的概念
政治冲突是政治主体利益矛盾激化的对抗形式,从政治学意义上说,政治冲突是指在一个既定的政治共同体(国家或地区)内,政治主体之间以利益、观念、政策、纲领或人物为指向的,公开的,直接的相互对抗活动。大致来说,当冲突成为冲突方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或诉诸于政治手段或方式时,冲突便具备了政治性质。

▲二. 如何认识政治冲突的原因(10年简答)
1、原生性冲突理论:政治冲突是人类先天的敌对冲动和本能。
2、资源极化冲突论:①权力、财富和声望的高度集中,使那些被排挤的人变得愤怒而产生冲突。
                   ②拥有特权而使报酬分配垄断化,从而产生冲突。
                   ③低的社会流动率也会导致冲突产生。
3、心理对抗理论:政治对抗是极端的心理对抗形式,根源在于期望与回报之间的差距。
4、资源争夺学说:对权力、地位和利益等稀缺资源的争夺产生政治冲突。
5、政治系统故障说:政治合法性的销蚀,政府的无能无效。
6、马克思主义政治冲突理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三 .政治冲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行为对抗,手段多样,如大规模罢工,街头骚乱,恐怖袭击,经济制裁,冷战等。
2.直接对抗,矛盾分歧直接碰撞交锋,可通过冲突双方各种尖锐的言论和互不退让的行为表现出来。
3.公开对抗,矛盾外观化,直观化,不可压抑,通常通过大众传媒的各种媒介形式公开化。
4.目标具体,维护掌权者的某种观念,政策或利益,权力等等。。

四 .政治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
 1.国内政治冲突
从主体上看,主要有阶级冲突,政党冲突,民族冲突,宗教冲突,政治利益集团冲突等。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有非暴力政治冲突和暴力政治冲突两大类。
非暴力政治冲突主要包括:议会斗争,政治示威,政治不合作和政治不服从。
暴力政治冲突主要包括:1暴动:大规模罢工,街头骚乱,恐怖袭击,政治暗杀等。
2.革命3.内战4.军事政变5.独裁专制
 2.国际政治冲突
从表现形式可分:1非暴力的国际政治冲突:如政治孤立,经济制裁,和平渗透,冷战等。2暴力型国际政治冲突:局部军事打击,大规模战争,恐怖主义活动等
从强力程度上看:摩擦,冷战,危机,战争。

五. 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防止战争的措施
   战争的爆发原因可以从个人、国家和国际体系三个层次上进行分析
   1、在个人层面上,战争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天生所具有的敌意和侵略本性,这种本性可能出于心理驱使,也可能处于生物本能或道德堕落。此外,战争的爆发还取决于决策者的预期所得,或者发动战争的人对战争的道德合法性的认识。
   2、在国家层面上,战争的爆发主要是国家对权力的追求导致国家之间的势力均势被打破,或者国家权力等级界线模糊。此外,处于内忧外患的国家,经常会通过发动对外战争,转移国民的视线,以缓和国内的矛盾。
   3、在国际体系层面上,主权国家的无政府状态构成了战争的根本原因。一些学者认为,权力均衡的体系是一种稳定的体系;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霸权体系才是稳定的体系,只有出现一个霸权国家,局面才会稳定下来;还有一些学者认为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国家能力的改变,当一国对现状出现不满,开始得到类似于霸权国能力水平的时候,战争就爆发了。 
防止战争爆发的措施: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才能防止世界大战,维护世界和平;必须真正停止军备竞赛,实行有效的裁军和军控,直至彻底裁军;必须进一步发展和壮大世界和平力量以防止世界战争的爆发;必须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尊重和发挥联合国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方面的权威和作用,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六. 文明冲突论(05年名词解释)
   文明冲突论是由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提出的一种新的分析国际政治现实的范式。其主要强调的是,冷战后人类发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将不再是意识形态因素或经济因素,人类最大的分歧和冲突的主导因素将是文化方面的差异,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未来全球性的政治冲突将主要发生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集团之间;儒教、伊斯兰教文明将构成对西方基督教文明的最主要的威胁等等。文明冲突论为传统的国际政治研究注入了新的矢量,开国际政治的“大文化”研究之先河,为研究冷战后国际政治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和视角。

七. 冷战后国际政治文化中文化冲突的特点
1、西方发达国家进行文化扩张的倾向更明显。
1)在广度上:①向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及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等,正在向西方民主制度过
渡的国家输出民主制度,经济发展模式和文化价值观念。
               ② 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西化”和“分化”的和平演变政策。
③ 对发展中国家采取援助与受授国必须进行西方是政治民主改革捆绑式文化促销。
   2)在深度上:运用文化力量及所谓“软权力”来制约和影响其他发展中国家内部政治发展进程,而发展中国家也积极行动起来捍卫自己的文化,故而文化“入侵”与文化“保护”的冲突也就日益明显。
2、异质文化的矛盾构成了诱发国际冲突的重要原因。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不同文化体系的矛盾与冲突由来已久,尤其是文化中的政治文化,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因素的排他性,一直影响国际冲突的深层因素,冷战后更加突出。
3、文化的保守性、封闭性、排他性,强化了解决国际冲突的难度。国际冲突一旦具有文化色彩,冲突双方会根据自己的价值尺度和标准对冲突进行认识和判断,并为自己的政治行为及目标寻找符合自身价值判断的理由,从而是利益和权力之争上升为对文化的神圣追求,使冲突在现实中丧失了妥协和让步的余地,极大增加了通过谈判等形式解决国际冲突的难度。

八. 文明冲突论的不足和缺陷
   1、文明不具有国家的能力,缺乏作为国际关系行为体的条件。
   2、文明冲突论过分夸大了文化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
   3、文明冲突论有关冲突与暴力多发生在异质文明国家或民族之间,同质文明内部酿成对抗的可能性较小的结论也有局限性。
   4、文明冲突论有关伊斯兰教和儒教国家队抗基督教国家将成为未来世界的主要冲突的判断,更属于主观推测,缺乏现实根据。

九. 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以及类别
▲根源:(09年论述)
1、从社会原因来说,恐怖主义者对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社会现状不满,对社会抱有一种强烈
    的绝望情绪和不满情绪,在某种程度上说是社会矛盾积怨已深,出现了社会危机的产物。
 2、从政治原因看,恐怖主义大多是强者压迫弱者的产物,或者说是弱者反抗强者的产物。当弱者不能以合法手段改变现状的时候,它只能诉诸非法的乃至极端的手段。
 3、从政治系统的原因看,恐怖主义是政治系统出现故障的产物,及现有的国内或国际政治制度,机构和组织不能够满足恐怖主义者提出的要求,解决面临的危机。
  4、从心理的原因看,恐怖主义者对自身生活与成就的不满,会造成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即他们存在的理由就是献身恐怖主义活动,渴望通过暴力释放自己的愤怒。
  5、现代大众传媒技术的发展和高科技成果的推广与普及,为恐怖分子制造恐怖效应等,提供了方便的手段。 
类型:1、根据行为体和影响范围分为国内恐怖主义、国家恐怖主义、国际恐怖主义。
      2、根据行为者的性质分为政府行为和非政府行为。
      3、根据主体身份和目标分为奉行民族分离主义的恐怖主义,如北爱尔兰共和军;“宗教”恐怖主义,如以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为旗号的恐怖主义;奉行法西斯主义的恐怖主义,如欧洲的“光头党”;黑社会恐怖主义,如意大利黑手党;“革命”恐怖主义,如日本的“赤军”。

▲十. 冷战后国际恐怖主义呈现出的新特点(09年论述)
 1、它与民族分离主义、宗教极端势力相结合,互相利用,互相推动,推波助澜。
 2、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刺激了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分离主义和宗教极端势力的畸形发展,而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不得人心,又使得对主要霸权国家的恐怖袭击得到了一些组织和个人的同情与支持。

▲十一 .如何预防和消除恐怖主义(09年论述)
  1、加强国际合作,团结有效的反恐国际合作必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对待恐怖主义不能搞双重标准。
  2、着眼于预防性防御,包括制定相关的反恐立法,建立各种反恐机制,增强政府职能部门和全社会应对恐怖主义的能力,积极发展反恐技术和战术,加强全社会的反恐参与与合作。
  3、努力消除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包括减少国家与地区的贫困和社会动荡,缩小南北差异,缓和民族、宗教、领土矛盾,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调整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十二. 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1、    国际组织和跨国机构对国家主权的削弱。
2、    国际公约和多边协定对国家主权的限制。
3、    国家法对主权的挑战。
4、    地区或区域一体化进程也对国家主权带来了冲击。

十三. 如何评价政治冲突的功能和作用
 政治冲突的功能和作用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既有微观层面上的,也有宏   观层面上的。
1、微观层面上:1)政治冲突有利于促进冲突各方利益表达和本质性理解,有利于彼此相互关系的调整和利益的实现。
2)政治冲突有利于冲突各方内部结构、观念、情感上的整合和调整,增强其内聚力。
3)政治冲突有利于政府调整政策,完善法制,推动社会管理机制的发展。
4)政治冲突及其解决过程,有利于冲突方重新评价和组织自己的政治行为,提高政治认识,促进政治社会化进程。

2.宏观层面上: 1)政治冲突是对现存政治秩序的破坏和物资精神的损耗。
2)政治冲突改变社会利益的分配结构。
3)政治冲突使社会或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

第四篇 政治文化
▲一.简述政治文化的含义(09年名词解释)
政治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派伊和维巴的定义:政治文化是由包括经验性的信仰、表达符号以及价值判断三者交织成的体系,它划定政治行为发生的背景,是政治生活的主观取向,包括一个政治体系的最高远的理想以及一般的行为规范。
格林斯坦和波尔斯比的定义:政治文化包括对表现政治的标志和价值及社会成员对政治目标的其他倾向经验信念。
阿尔蒙德的定义,也是目前最具权威,最有影响力的解释:政治文化指的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主观领域,是政治体系的心理方面,是人们对政治体系的心理取向,表现为人们对政治体系的认识情感和评价取向,其作为观念形式而存在,是现实政治关系在人们大脑中的产物。

二 政治文化的结构
1、政治认识,是政治主体的机能,是政治主体意识活动的表现和结果,它所测量的是主体的政治知识水平与政治信息量。▲(08年名词解释)
2、政治情感,是人们对政治体系机构及其运作过程产生的情绪反应,是在政治生活中形成的感受与体验,是人对政治的主体品位和心理向背。
3、政治评价是人们在社会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或明确或含蓄地对政治体系进行评价和判断。

三 政治文化可分为哪些类型
 根据政治文化的主体不同,可分为大众政治文化和统治政治文化;
根据政治文化组成不同,可分为同质文化和异质文化;
根据政治形势的不同,分为专制政治文化,极权政治文化和民主政治文化;
根据社会发展进程不同,分为传统政治文化和现代政治文化。
 比较有影响力的是阿尔蒙德和维巴在《公民文化》中从人们在政治参与中表现的差异的角度进行分类,有乡里型文化、臣属型文化和参与型文化。、
乡里型:这里的人们从来就没有感到自己是一个国家的公民,他们只认同身边的事物,对政治体系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不关心政治,没有政治知识,缺少参与政治生活的激情和可能性,在这样的政治文化中,发展政治文化是相当困难的。
臣属型:在这种文化中,人们知道自己是“公民”,也关注政治,但是一种被动的方式卷入政治的,人们一般不去主动的参与政治生活,没有去主动影响政治生活的意识和自信,习惯于把自己视为驯服的客体而非积极地参加者,所以民主也是难以扎根的。
参与型:在这种政治文化中,人们对政治很关心,对政治生活也有很清楚地了解和认识,及积极地试图去影响国家政治生活,显示出较高的政治能力和政治效能感,活跃于各种政治共同体中,在参与国家的关系中,体现出了一种双向互动关系。

▲3.什么是政治合法性(08年名词解释)
 政治合法性是一个政治体系存在、持续、稳定和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主要是指政治权威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信仰、忠诚和服从,并通过特定时空条件下适当的决策及政策实施来塑造政治秩序和适应环境变化,保持政治体系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因此合法性一方面取决于政府的活动,另一方面更为实质的内容是国家政权在大众当中赢得广泛的信任和忠诚。政治合法性表现为人们对政治体系、政治权威的认识、评价和态度等方面,是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

4.政治文化在政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功能
 第一,政治文化影响政治稳定。政治文化是政治稳定的间接决定因素和力量,是政治稳定的思想基础。政治文化对政治稳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增加政治信息,增强人们对现实政治体系的情感认同和归属感;2.影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现实政治生活的主动性和有序性。
 第二,政治文化影响政治民主的建立和巩固。民主是政治发展的价值目标,民主的发展离不开民主政治文化的支撑,民主的实现不仅通过政治体制改革,而且要通过政治文化的发展来保证得以实现。
 第三,政治文化影响公民的政治参与。某种意义上说,公民政治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可以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政治发展的重要标志。现在政治文化所提倡的平等、法治、民主、权利、竞争等现代观念,极大激发人们参政议政的热情,从而极大推动政治发展的进程。

▲5.论述我国新时期政治文化的特点及其演变??????? (详见本章第五节)

第二章 政治心理
一 .什么是政治心理
 政治心理指人们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对社会政治关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现象等政治生活和政治过程各个方面的一种自发的、不系统的、不定型的、感性的心理反映,表现为一定的政治动机、政治态度、政治情绪、政治信念等,构成了人们政治性格的基本特征。

二 .政治心理包括哪些内容
1政治认识,即对政治活动和政治体系的认识,指人们对政治组织,政治过程,政治目的,  政治角色,政治产品等方面的知识,是其他政治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前提。一般包括政治知觉,政治印象)和政治判断三个过程。官网“kaoyany.top”微信公众号“考研云分享”2政治情感,即人们在政治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对政治兑现的爱憎、好恶、亲疏之感,可以分成政治情绪和政治感情。政治情绪是对政治生活产生的暂时性的主观体验;政治感情则是对政治关系的认识过程中产生的复杂而有稳定的心理体验。
3政治动机,即激励并维持人们去从事某种政治活动以达到一定政治目的的内在力量,是在政治认知和政治情感的基础上形成的,政治动机因人因时而有很大的差异性。
4政治态度,即人们对一定政治现象较一贯,较固定的综合心理反应倾向,是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的统一体,是人们政治行为某种规律的前提和基础,可概括为支持、反对、不介入三种。
5政治性格,即人们对现实政治生活的态度与之相适应的习惯性政治行为,直接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和人们在政治生活中应承担的角色。
6政治信念,即人们对某种政治主张,学说,注意的仰慕和尊崇,是高级的心理,推动人们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理想而不懈追求和奋斗。▲ (10年名词解释)

三 .政治心理的特征有哪些
1.自发性。政治心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及相互交往中根据经验和直观感受自然形成的一个自 发过程,是一种不够深刻尚未上升到“自觉”程度和状态的政治意识,是以连串的“自在”的、简单的联想和条件反射,另外,政治心理自发性能够还表现在它是一种缺乏理性指导的心理现象,具有相当程度的随意性。
2.差异性。政治心理因成员的个人条件、社会地位等不同为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1)不同时期形成不同的政治心理;(2)因环境的不同导致的政治心理不同;(3)社会差异,处于不同社会地位,扮演不同社会角色的社会成员,政治心理根本不同;(4)区域差异,不同区域的国家,或者同一国家的不同区域的人们,政治心理明显不同;(5)民族差异,不同国家或民族处于不同的社会历史和生活方式,形成不同的政治心理。
3.潜隐性。政治心理和其他社会心里一样,没有明显的表现和显著的反映形式,潜藏在主题的内心世界中,一旦条件成熟或遇到一定的导体就会爆发出来。
4.相对稳定性。政治心理有相对稳定的一面,又有不稳定,易变化的一面,相对稳定就是它一经形成就难以改变,其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是长期社会化的结果,是政治环境长期作用的产物;不稳定性指的是政治心理能极敏感地反映社会政治的细微变化,并随其发展而变化,另外,对个人或群体而言,国内外政治事件或政治更迭等都可以引起政治心理的变化。

四 .政治心理可以分为哪些主要类型
 根据政治心理的主体,可分为个体政治心理与群体政治心理;根据主体的参与程度可分为参与者的政治心理和冷漠者的政治心理;根据政治主体对客体的心理倾向和内容划分,可以分为逆反心理、崇拜心理、认同心理等。
1.个体政治心理,是个人社会政治实践的产物,使人们对于政治人物,政治事件和政治活动的心理倾向,具有认知评价,价值表达和适应环境的功能,是影响政治行为的主要因素,可细分为政治领袖的政治心理,和一般政治人的政治心理。
2.群体政治心理,是政治个体在群体情况下共有的,有别于其他政治群体的心理现象,其特点为(1)去个性化;(2)情绪强烈;(3)自发性。根据不同的群体,可以划分为,阶级阶层的政治心理,民族的政治心理,集团的政治心理,政党的政治心理,大众的政治心理等。
3.社会政治心理,是人们对重大的国内国际社会政治事件,政治运动,战争与和平等政治现象的心理倾向,主要包括,政治运动心理,战争心理,改革心理,国际政治心理等。

五 .政治心理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BuyView]
政治心理与政治生活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一方面政治心理来源于政治生活,另一方面,政治心理一旦形成,就会对社会政治生活产生巨大能动作用,具体表现为:
1.政治心理是产生人们政治行为的中介,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政治体系、政治人物、政府政策的看法,从而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
2.社会政治心理是统治阶级制定政策的心理依据。社会政治心理反映出一定阶级,集团的政治情绪,政治倾向,政治要求等,同时也折射了劳动人民的利益,觉悟,信念等,对制定政策或作出重大决策有不可忽视的参考作用。
3.社会政治心理是社会政治变革的制约力量。从根本上讲,任何社会的政治变革,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社会政治心理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心理基础,对政治变革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4.政治心理可以促进政治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和发展,成为连接政治生活与政治理论的中介环
节。社会政治生活中,每一个政治心理问题的解决都会创新性地推动政治理论的发展,知道和推进新的革命实践,政治心理是对社会政治生活的感性认识,是形成理论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重要基础。
5.政治心理是形成社会政治氛围的重要力量。社会统治阶级可利用政治心理促进政治认同,稳定社会情绪,维护政治安定,也可以调适政治心理,阻止其消极作用的产生。官网“kaoyany.top”微信公众号“考研云分享”

第三章 政治意识形态
一.意识形态的含义
意识形态本身不是科学,虽然是哲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但它与一般的哲学社会学理论       本身是有区别的。意识形态本质上是一种以一定理论为基础的信仰体系,有着强烈的主观意图和鲜明的价值导向性,即论证统治或者争取某种政治统治的合法性,故而集团(阶级)的政治利益就是意识形态,即政治统治合法性信仰体系的灵魂,或者说是政治行为合法性的精神支柱。

二.意识形态有哪些主要功能
1.维护功能。主要表现在政治制度和国家政权的“合法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辩护,例如资  产阶级用人权理论,自由主义等,理论论证资本主义制度的合法性,而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则论证宣传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优越性,这就表现出了不同政党、阶层、利益集团通过其意识形态来维护其“合法性”。
2.批判功能。一个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为了巩固本国的政权和经济制度,一定会批评异己的意识形态,在维护它看来是必然的东西的同时,也不断扬起它被批判为违反必然不现实的东西,因而完整的意识形态必然包括了维护功能和批判功能。
3.引导功能。一方面表现在它引导社会成员树立共同理想信念,即承认彼此有共同的利益,因而有一种思想先导作用;另一方面,还表现在它引导社会心理的升华,社会心理是低水平的社会意识,而意识形态则是在社会心理中沉积提炼出来的理论形式,它反过来对社会心理起着引导和影响的作用。

三.意识形态的特征
1. 阶级性。意识形态是代表一定社会群体利益的观念系统,是一定社会阶段,阶层等利益集团对社会关系的主张,在一定意义上,标志这一个阶级或阶层,集团的理论水平和觉悟程度,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总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2. 价值导向性。意识形态规定了其对应利益群体的社会活动的价值导向,它有使社会成员的意义与价值趋于一致的功能。意识形态具有价值导向性,是因为在意识形态中包含了超越本利益集团的理想因素,它是人们在个人、社会发展方向上的价值目标。          
3. 知识的总体性。意识形态包括了大部分社会人文学科,它的知识构成是一个历史的动态过程,只有能体现一定利益集团价值的知识,才能进入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总体所以包含的内容在逻辑上应该是完整的、前后一致。   
4. 系统化、理论化。意识形态以理性认识为主,具有系统性,逻辑性,自觉性,这表明意识形态是一定群体基于自身的利益愿望,价值目标而形成的的统一思考,表明其本身有内容在的知识统一性。  
5. 内在两重性。 一方面,意识形态是肯定性的,它能正确反映社会存在及现实的历史过程;另一方面它又是否定性的意识形态,具有遮掩作用,歪曲性的反映现实,表现为虚假意识。然而无论是真是假,它都是一种“社会存在”,以各种形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去。 

四.当代主要的意识形态及其主要内容
  1. 自由主义,分为古典自由主义和现代自由主义 P313-314
2. 保守主义,分为传统保守主义 P315、现代保守主义P316、新保守主义
P316-317(新保守主义在当今美国“外交政策领域”的表现)
3. 民主社会主义 P318
4. 绿色和平主义,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逐渐兴起的绿色运动特别是绿党的和平纲领和政策主张。其思想主张主要包括:认为人类及其生活的社会自然环境和自然界是一个整体,要维持生态的平衡和保护人类的生物圈;在经济上强烈批判工业资本主义单纯追求国民生产总值收入的模式,主张绿色经济,即“可持续经济”;在政治上强调基层民主和分散化原则;在国际关系上反对超级大国的核军备竞赛,反对部署核武器,主张裁军和解散军事集团,平等对待第三世界国家;在文化上提出要建设一种新型的文教卫生事业,加强对青少年的整体论教育,反对商品化的文化工作。
5. 女权主义,是近代西方的一种社会和政治思潮,女权运动的意识形态。其可分为三个
阶段,各个阶段的思想主张不一样,第一阶段“自由女权主义”阶段,强调女性作为平等的参与者加入既定社会秩序的权力,在“普遍化”的背景下考虑女性问题;第二个阶段“差异女权主义”阶段,强调女性内在的固有的积极性,摒弃社会秩序,主张建立一种女性能够摆脱男性影响而生存的社会团体或群体,消除两性差异;第三阶段女去找你主义发展阶段,注重对作为人的女性权力和发展的普遍观察,超越男女性属差异,注重关于女性更加重大的紧要问题和解决方法。

第四章 政治社会化
▲一.什么是政治社会化(08年名词解释)
 政治社会化是指社会成员学习并接受主导政治文化并加以规范化,使自己成为有政治信念,掌握正确政治评价标准,持有与政治当局决策一致的政治态度和政治倾向的个人社会政治行为社会化的过程。具体而言,政治社会化是培养、教育、和训练社会成员接受社会政治规范,支持并维护现行社会、政治、法律制度,并在政治生活中发挥自己积极的政治参与作用的过程。它是把政治统治体系所确认的政治思想、观念、意识、价值标准、规范及行为方式传授和灌输给其社会成员,使之承担起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并享有行使一定权利的过程。

二.简述政治社会化的特征
 ①.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②.内化和外化的统一
③.不间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④.共同性和差异性的统一。

三.政治社会化的功能
①.传播和传递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星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    情,政治文化是政治社会化的内容,也是政治社会化的根本目的,而政治社会化则是针织文       化的形成过程和传播手段。
②.培养合格的政治角色。政治社会化过程是政治角色学习的过程,其最终的结果是要培养出符合特定政治社会要求的政治社会成员。
③.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社会的稳定,需要对其社会成员进行政治价值观、政治信仰、政治态度以及政治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教化,是社会成员能自觉接受社会的价值标准,承担其应当承当的责任和义务,以维护社会的稳定。
④.推动政治发展。社会政治共同体根据变革和发展需要,回创造出新的政治文化,并将之传播、灌输给社会成员以获得认同,从而推动既存政治体系的改革和发展;另一方面,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实践中,也会根据自身的利益和要求,创出新的政治文化,或者吸收引进先进的政治文化,从而影响现有体系的机构,推动政治的发展。

四.政治社会化有哪些途径------ 家庭,学校,大众传播媒介,同辈群体

五.政治社会化的过程
① 政治信息的传播过程。指的是政治共同体内的各种政治社会化组织和群众以一定的方式,渠道向社会成员传播政治知识,政治思想,政治价值观和政治行为准则等针织文化过程。政治社会化的全过程,都首先是政治信息的交流和传播过程,政治信息传播是个人内化的基础。
② 政治观念的内化过程。指的是社会个体通过一系列的心理行为过程,加工,转化政治信息传播过程中所获得的政治信息,完善政治人格,充实政治自我,更新政治观念的过程。政治信息的认识,结构化和繁殖时这一过程的三个渐次递进的内在环节。
③ 政治态度形成和改变的过程。政治态度是态度主体对一定政治对象稳定的心理反映倾向,态度的形成与改变过程伴随政治社会化发展的全过程。

六.影响政治社会化的因素
  (1)利益需求:利益是人们结成社会政治关系,获得社会政治知识,参加政治生活的原动力。一切社会成员都是按照不同的利益需求,选择和接受不同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并形成特定的政治态度情感和观念。利益需求还影响人们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媒介和方式。
(2)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一种制约力。它通过政治体系和各种方式对政治社会化产生全面的影响。倡导特定的政治价值和政治观念,设立特定的政治教育机构和大众传播媒介,培养特定的政治教育成员,对人们获得政治知识的价值,进入政治生活,产生直接影响。
(3)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为政治社会化提供有利的客观环境和物资条件;经济发展促使人们利益多元化和利益见解,要求政治予以更多的保护和协调公民的各种权利;前两者因素综合起来,使政治社会化朝更高级层次上发展。
(4)社会文化:政治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文化的民族性,阶层性和层次性,都影响政治社会化进程;政治社会化过程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念和信仰;不能超越社会文化的历史发展阶段;必须符合社会民众的不同文化需求。
(5)政治事件政治事件是政治社会化的催化剂。政治事件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政治生活中的各种利益,意志,力量和矛盾都将充分显现,使人们更加明确,深刻,全面和发展地认识政治生活,获得政治知识,形成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思想。官网“kaoyany.top”微信公众号“考研云分享”

七.试论述中国政治社会化的特点,问题,改进及提高措施
  政治社会化在中国称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国政治社会化的方式主要是依靠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的。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无论在党的各个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都是我党的工作生命线,担当了我国政治社会化的任务。由于党和国家的重视,在中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有高度分化的组织体系,有职业的政工干部队伍,有专门培养政工干部的学校,,这些都使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向着科学化、系统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也是思想教育成为中国政治资源的一种优势,然而,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还是有一些明显的问题存在:
第一,在政治社会化的内容上,我国注重思想道德和政治立场、观点的培养,中国是一个比较重视道德教化的国家,注意培养人们的美德。这就形成了我国大多数公民的政治观念强,政治技能低的状况。
第二,从中国政治社会化的渠道来看,我国政治社会化网络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一个立体交叉、纵横交错的网络系统,但从各个传播媒介和渠道的作用来看,则大小有别,程度不一,有些渠道没有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且渠道间缺乏系统的整合。
第三,在政治社会化的方法上,灌输方法仍在我国政治社会化中占主要地位,参与式等教育方法未能收到应有的重视,方法单一,效果欠佳。
  改进及提高措施:
第一,进一步深化政治改革,完善我国的宪法与民主制度,实现公民的基本利益要求,在公民内心真正建立起对政治体系的认同感和信任感。
第二,改变我国政治社会化过程中重教育轻参与的倾向,增强公民政治参与,用政治参与教育和感染人,以加强公民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责任感。

第五篇 政治发展
第一章 政治发展
一.简述政治发展研究兴起的背景及研究的阶段
兴起背景:
1、现实政治需要。有着深刻历史背景,二战结束之后,随着非殖民化运动的迅 猛发展,殖民统治体系迅速瓦解,在亚,非,拉地区相继诞生了一系列新的民族独立国家。这些新兴国家不仅面临经济发展,消除贫困等方面问题,还面临政治制度选择和建立与如何运行的问题。而对西方国家而言,为了进一步对这些国家进行控制和施加影响,必须了解这些国家的政治结构,由此尽可能地向它们推销西方的政治模式和政治文化观念。所以政治发展研究的兴起部分缘于西方国家的现实政治需要。
2、理论背景及学术渊源。1).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区域研究的发展
2).政治学的“行为主义革命”,行为主义兴起。
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政治发展研究的酝酿发育时期。这一时期以新兴国家从传统向现代化社会过渡为背景,主要借助社会学的理论成果,初步建立起政治发展研究的理论框架。但政治发展概念尚未提出,研究主要停留在发展中国家政治系统的比较上。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政治发展研究的活跃期。这一阶段的政治发展在行为主义政治学趋于成熟的基础上,运用事实材料和技术手段,集中研究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从个案研究到建立理论模式,最后形成了相对独立和完整的理论体系,表现出了鲜明的行为主义色彩。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至今)政治发展研究进入低迷期。人们不再努力去建立具有普通适应性的一般政治发展理论和模式,而是开始强调正式分析的重要性。

二.政治发展研究的局限性
 第一. 带有浓厚的西方本位主义色彩。
第二. 理论缺乏预见性,理论总是落后于实践。
第三. 理论体系尚不完善,不成熟。

▲三.政治发展的含义(08年名词解释)
一些西方学者对政治发展的界定
①阿尔蒙德的概念----政治发展指的是政治系统对国内或国际环境的变迁所做的反应,特别是政权建立、国家建立、参与和分配等挑战所做的反应。主要包括政治文化的世俗化,政治结构的分化,政治决策能力和贯彻能力的提高。
②卢西安•派依的概念---政治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政治发展以工业化国家的政治形态为目的;政治发展是政治现代化的过程;政治发展是民族国家的运转;政治发展是健全立法,完善行政;政治发展即民从广泛的参加政治生活;政治发展是建立西方式的民主政治;政治发展是获得稳定可靠的社会秩序的渐进过程;政治发展是指提高政治领袖和政治结构在民众中的动员能力和权力效应;政治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方面。
我国学者对政治发展的界定
①    北大王浦劬教授的理解---政治发展是政治关系的变革和调整,也意味着政治关系各种外延形态和表现形式的发展变化。
②    王沪宁的理解---政治发展意味着建立适应一个特定社会的历史----社会----文化要求辩护的稳定的政治体系;政治发展意味着政治体系必须具备完善的政治功能、必须能有效行政、大众参与政治、必须具有自我变革能力。
③    北大教授谢庆奎的理解----政治发展是在独立的国家形成和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政治体系的合法化、民主化和现代化的过程。
④    台湾学者陈鸿瑜的理解---政治发展是指一个政治系统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其结构渐趋分化,组织渐趋制度化,人民的动员参与支持渐趋增强,社会渐趋与平等,政治系统的执行能力也随之增强,并能多国转变期的危机,使政治系统之发展过程构成一种联系现象。官网“kaoyany.top”微信公众号“考研云分享”

政治发展就是政治关系的变更和调整,也就是政治关系各种外延形态和表现形式的发展变化,如政治体系、政治行为、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变革和调整。

▲四.政治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 (10年论述)
1).政治民主。政治发展是一个向政治民主转变的过程,民主是政治发展追求的主要目标。 政治民主化一直是政治发展和政治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
2).政治稳定。在政治发展研究中,政治稳定被视为与政治民主具有同等意义的政治价值。
3).政治发展是与法治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法律是政治发展的内在要素和要求。
4).政治发展不仅仅是指物质的制度、组织和机构的建立和维持,更为重要的在于政治文化观念。即政治态度与政治情感,以及政治价值的转变。
5).政治参与。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大众的参与政治,这是当代政治的基础,只有大众的参与政治,支持政治体系的活动,信赖政治体系,才可能有完善的政治功能和有效地行政。
6).国际环境。国际环境在政治发展研究中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分析变量,在当今,对政治全球化的研究称为政治发展研究的新观点。

第二章 政治改革
一.政治革命与政治改革的关系如何?
▲(09年名词解释)政治改革是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对政治体制,政治权力结构,政治运行机制等,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旨在优化政治体系,调整政治关系,巩固完善政治体系的政治作业过程。政治改革与政治革命的异同:
1. 政治革命阶级是进步的革命阶级推翻腐朽的统治阶级、建立新的政治制度的活动,革命阶级是政治革命的主体。而政治改革则是政治领导层所推行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变革活动,现在的政治领导层始终是政治改革的主体。
2. 政治革命的首要目标是夺取政权,实现政治权力转移和统治者、被统治者地位的变更,所以政治革命大多是暴力的。而政治改革是对政治体系和政治权力结构的发展与完善,主要目标是为了维护和巩固现有政权,从而进一步维护自己统治,政治改革是以和平方式进行的。
3. 政治革命以政治体系和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为指向,它不仅意味着政治统治权的变更和旧法律规范的变革,而且意味着与旧有的政治秩序相联系的一切政治组织、政治机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价值观念以及社会政治领导层迅速、彻底、剧烈的转变,而政治改革是有限度的,它是在现有政治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现有政治资源来进行的,它以不破坏既有政治秩序为条件。
4. 政治革命是政治发展过程中的质的飞跃,是社会发展的剧烈震荡,因此是一种急剧猛烈的变革。而政治改革是一个量变的积累,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政治革命是实现政治体系新旧更替从而实现政治发展的阶段性质变和飞跃的手段,而政治改革则是使某一形态的政治体系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使政治发展在某一历史阶段得到充分发展的途径。

二.如何理解政治改革在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1) 政治改革是消除和缓解社会利益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的有效方式。西方国家扩大选举权的改革,建立公务员制度,立法,行政和司法改革,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利益矛盾,协调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关系,有效的巩固了政治统治。
2)政治改革是适应社会利益发展要求,维护政治统治,提高政治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改革不合理的政治结构,完善政治体系的政治功能,健全法律体系,提高政治制度化的水平,都有助于维护政治统治和提高政治管理效率。
3)政治改革是克服政治弊端的有效方法。通过政治改革,针对政治体系和政治生活中的政治腐败,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独断专行等种种弊端,建立相应的防范和纠错机制,促进政治发展。官网“kaoyany.top”微信公众号“考研云分享”

三.为什么说政治改革称为社会主义条件下政治发展的主要方式和表现形式?
1、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基本相适应,不存在剥削社会爆发政治革命的政治社会条件。
2、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好的,但在具体政治体制方面常常暴露出许多不完善之处,这就要求对社会政治加以改革或改进,从而保持现有政治秩序,保障政治体系的正常运行。
3、在社会主义政治生活中,由于经济、文化、社会乃至政治权力各个方面的作用,政治生活的弊病如政治腐败等,还会时常发生,而政治改革就是清除这些政治弊端的良药。

四.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详见P356-363)
1.着手解决党政不分的问题,党政关系逐步得到理顺,共产党执政体系日趋完善 和成熟。在我国的政治体制中,执政党居于核心地位,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和改变执政方式,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核定地位与作用日益增强,过去种党政不分的高度集权政治体制也在得到逐步改革,新型的权力关系正在建立。
2.以人民代表大会制为主体的民主制度逐步完善和发展。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目标。经过多年的改革,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日益完善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作用增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会议制度也得到了全面的恢复和发展;20多年来,我国基层民主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增强了广大人民的自治意识和民主意思。
3.权力进一步下放,中央与地方关系日趋规范化、制度化,地方、企业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明  显提高。我国政治体制、经济管理体制的总病根就是权力过分集中,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权力下放,解决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通过权力下放,促进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扩大了地方的自主权。
4.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是我国政治改革的前沿地带,机制改革的推进有利于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从组织上,体制上为经济改革顺利推行提供了保证。
5.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迈出坚实步伐。20多年来,各级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在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推进交流、加强监督等方面迈出了件事的步伐,我国的干部队伍和干部人事制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五.结合我国的实际论述我国政治改革的途径和方向。
尽管我国的政治改革在过去的20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从总体上看,我国的政治制度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权力过分集中的党的领导体制,还没有完全转向符合社会主义设厂经济所要求的现代民主政治,政治改革仍滞后于经济改革,一直上述这些弊端还比较严重的存在。加快政治的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
任何体制改革都包括了增量改革和存量改革两个部分,目前中国的增量改革已基本结束,改革的方向应当以存量改革为主,主要是改变原有政体中不合理的地方,其中重点就是调整权力关系,包括以下三个层次:
1、党政关系。在党政关系的调整中,如何处理好党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是一个重要变量,党与人大的关系实际上是党权与法权的关系,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关系到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成败,所以,首先就要求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党对人大的政治领导,其次党的领导必须在宪法与党章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党必须尊重人大制定的各项法律规范,并带头执行人大制定的法律。
2、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3、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这层关系对政治体制的改革也至关重要,因为政治结构与社会结构之间的权力关系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顺理这一关系的核心在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合理化,制度化,而要实现这一过程,主要的环节就是进一步转变政府的职能。
因此,在我国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充分利用现有的政治资源,完善制度化建设,这是我国政治改革的理性选择。发展民主党内民主要求:
1、    要彻底废除党内实际上存在的家长制或变相的家长制。官网“kaoyany.top”微信公众号“考研云分享”
2、    要逐步完善选举制度,在党内引入竞争机制。
3、    要彻底废除干部职务终身制。
4、    要彻底废除自己指定自己接班人的做法。

第三章 政治民主
一. 什么是政治民主
在特定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的基础上,保障公民权利得到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民主表现为以特定阶级利益为基础,平等实现统治阶级成员政治权利的国家形式,是政治发展的核心目标。

二. 简述民主理论的分类
 1.经典民主理论:代表人物洛克,卢梭。认为民主的统治是通过人民对政治组成、政府权力行使 的同意来实现的,而人民的同意是根据多数决定规则进行的,提出了“人民主权原则”。


 2.精英民主理论:代表人物奥地利经济学家熊比特,认为民主归结为人民统治是不现实的幻想,在实际政治生活中,任何一个政治共同体都是由少数统治精英人物统治和领导,因此,民主的现实含义是人民有权通过投票来决定由谁来充当政治精英。
 3.多元民主理论:代表人物达尔,认为民主社会中,人们生活在不同利益集团中,这种状况使社会公民不可能在政治问题上形成多数,同时也不存在任何可以控制一切的精英,而只存在以团体为单元的若干少数之间就某个政治决策的相互复杂作用。
 4.马克思的民主理论:1)民主是特定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2)阶级社会中,民主具有阶级性。
3)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
4)民主是一种保障公民权利得以实现的形式。

三. 政治民主在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民主化有助于提高人民的政治参与度,在更广大范围内使公民的政治权利有可能得                                  以     以平等实现。
第二,民主有利于提高公共决策的合理性,保证社会资源的最终配置和个人效用的最大发挥,这是公共决策的本质要求。
第三,民主有利于以和平手段消除社会弊端,实现政治社会稳定。
第四,民主有利于人们提高政治能力和素质,进而提高社会政治文明水平促进政治发展。
第五,民主是防止政治专制和政治腐败的有效工具。
第六,政治民主有助于促进全球各个不同的政治形式和政治体系之间平等交流对话,维护世界和平。

▲四.结合实际分析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途径和内容 (10年论述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的民主化程度不能说已经很完善,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的民主化任务仍十分艰巨。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改善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把宪法赋予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逐渐地、完全地实现出来,“硬化”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
2)加强立法机关的主导作用,使人大自始自终把握立法程序的整个过程。
3)加大人大对行政、司法的有效监督作用,尽快制定专门的监督法,使监督的各个环节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4)改善人大制度内部的结构,功能、程序、运行机制等方面,包括提高人大代表的提案质量,提高人大代表的素质,提高人大代表直接选举的层次等等。
2、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1)鼓励和帮助各民主党派发展自己的组织。
  2)实现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法律化、制度化。
  3)广泛吸收民主党派参与国家管理,使他们更多地在国家权力机关与政府各部门担当领导职务。
  4)进一步明确政协的法律地位。
3、健全和完善选举制度
  1)改进候选人的提名方法。首先要减少指令性的比例规定,防止和纠正任何指定代表、强迫选举的错误做法,其次候选人的提名一定要自上而下地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2)引入竞选机制。竞争可以保证选民的意志更多的体现出来,另外,竞争过程的持续,也会对当选者履行其诺言形成持续的压力。
3)把差额选举正式落实到实处,逐步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
4、发展和完善基层民主
   1)在乡村和城市,要切实加强基层政权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建设。
   2)在企事业单位,要继续坚持和不断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
3)进一步加强基层群众团体的自立性。
   4)不断开展民主和法治的宣传教育,提升基层群众的民主素质。

第四章 政治稳定
▲一.什么是政治稳定(10年名词解释)
目前在政治学界,对政治稳定尚无统一定论,具体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界定: 
1、亨廷顿认为,政治稳定主要意味着“秩序和持续性”。 
2、杰克•普拉诺认为,在政府系统中,政治稳定是指政府的最高领导层很少发生变化,或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相同的宪政形式或过程,或者相对地来说没有政治暴乱等。
3、戴维•伊斯顿认为,政治稳定在于政治系统有能力承受外部环境对系统的压力,能够为一个社会权威性地分配价值,社会中的大多数成员必须将这种分配作为义务予以接受。
4、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政治稳定是在某一政治形态中或其发展的某一个阶段,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上层建筑各个领域之间基本相适应的有序状态。
政治稳定是一个内涵既丰富的概念,主要是指政治体制运行的常态性,政治发展的有序性,政治规范的认同性。常态性指政治体制的正常运行和政治秩序的良好状态;有序性指政治体系内部各要素排列秩序的合理性;认同性是指人们对现行政治体系持积极肯定、支持的态度。

二.政治稳定的内容和分类。
1、内容有▲(09年简答)
1).国家主权稳定:指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没有外来侵犯,也不因内部冲突导致分裂。最基本的政治稳定。
2).政权稳定:指政权性质、国家基本政治制度不发生质变。
3).政府稳定:指政府合法性不受怀疑、政治机构之间的平衡关系得以维持,政府成员的更换有序进行,合理的政治权力结构不受破坏。它与政治生活秩序的稳定结合起来就是“政局稳定”。
4).政策稳定指有利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具有相对的连续性。
5).政治秩序的稳定:指的就是政局的稳定,如果一国内不出现政治颠覆,政治生活秩序面临根本性动摇和破坏,不面临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等严重威胁,其政治秩序基本上就是稳定的。
6).社会政治心理稳定:社会公民形成一致的政治共识、政治认同感和支持感,对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承受心理等。
2、分类:
A.就政治系统与外部环境关系而言,政治稳定可分为开放型政治稳定和封闭型政治稳定。B.就政治制度而言,政治稳定可分为专制型政治稳定和民主型政治稳定。
C.从对传统的态度而言,政治稳定可分为变革型政治稳定和守旧型政治稳定。
D.就政治稳定内部状态而言,政治稳定可分为静态型(僵化型)政治稳定和动态型(发展型)政治稳定。静态型(僵化型)政治稳定是指那种不发展、排斥革命、封闭固执、死守过时教条,只消极地维持或简单地重复原有的政治秩序的俄政治稳定;动态型(发展型)政治稳定指社会政治系统在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和协调内部诸因素的关系中,求得自身发展并维持政治秩序的政治稳定。

▲三.影响政治稳定的因素(09年简答)
1.政治权威的合法性受到怀疑。
2.社会期望值与社会满足能力之间差距扩大。
3.财富分配不均,社会贫富分化加剧是导致政治不稳定的经济原因。
4.政治制度化不能适应政治参与规模的扩大。
5.国际性政治事件和政治问题影响一国的政治稳定。

四.政治稳定在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1.没有政治稳定做前提,政治发展就失去了依托,政治发展的正常进程就很难继续进行, 政治发展的既定目标和程序就会因动乱而搁置或因动乱而偏离,使政治发展失去原有的意义和目的。
2.政治稳定最关键的是政治体系深层核心的稳定,主要表现在政治制度的稳定、执政党高层领导层的稳定,政治认同感稳定等。
3.政治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环境和气氛,尤其是对于一些政治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的社会,没有政治稳定也就没有经济和社会的稳定。
4.政治稳定需要不断通过改革来实现,通过改革谋求政治发展,而这种政治发展必须以政治稳定作保障。

▲五.简述我国实现政治稳定的途径。(10年论述部分)
1、    执政党稳定是关键。首先是保持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团结,其次要加强党的建设,再次要从制度上解决党的领导人物特别是最高领导人物的更替问题。
2、    农村稳定是基础。农村的稳定会成为城市稳定的基础。
3、    保持党和国家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首先就是要改革开放政策决不会也不能因为领导人的人事变动而改变,其次社会发展一定时期具体政策的调整变化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是不矛盾的,而是统一的,再次目前实现的改革开放政策,如果没有变化的话,那就是使之进一步深化,不能退后,更不能闭关锁国。
4、    正确处理稳定和发展的关系。以稳定保证发展的实现,中国的问题,稳定压倒一切,没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就不能安心下来搞经济建设;以发展保持稳定中国的主题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稳定不是僵化,不是停滞不前,而是为了追求持久的健康的快速发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采集或网友投稿提供,不能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任何商业盈利目的。如果资料有误与官方发布不一致,请与官方最新发布为准,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如果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删除。
维权指引 | 权限说明 | 下载说明 | 内容投诉
考研云分享 » 外交学院国关考研资料之政治科学基础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 访客 发表评论

加入会员,每天进步一点点
·会员权限 ·加网盘群 ·加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