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学院国关考研资料之政治科学基础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政治】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与阶级联系在一起的特定的社会关系,是一种阶级关系;是以国家政权为核心的阶级统治以及国家公共事务的管理行为和活动;是一门科学,一种艺术。
本书的观点:政治是公共权力主体为获取或维护自身的利益,围绕公共权力以实现对有限的社会资源的占有与分配而结成的社会关系和从事的社会活动。

【政治主体】
西方政治学将政治行为主体称为“政治行为者”或“政治角色”,指一切在
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行为能力的人或组织,包括国家、阶级、政党,民族、宗教等组织型政治行为主体,以及公民,政治领袖等个体政治行为主体。
本书认为,指在社会政治关系或整治过程中,具有主体身份并对政治资源的配置产生作用的政治决策者和政治参与者。

【政治利益】(10年名解)
人们在政治过程中,借助公共权力来实际的具有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是政治主体结成政治关系和从事政治活动的驱动力和终极目标。 

【政治权力】
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政治权力在本质上是一种力量制约关系,形式上是特定的公共权力。 

【政治权利】
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由社会公共权力确定的社会成员在政治共同体中获取自身利益的正当性和特定资格。这种资格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利益的分配关系,是社会成员实现利益分配的政治资格。

【国家】
马克思主义国家说: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和实现其阶级利益,按区域划分原则组织起来,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其基本特征表现在:国家是实行阶级或集团统治的社会公共权力组织,本质在于阶级或集团统治;国家是在氏族组织瓦解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按照地域而非氏族血缘关系划分国民的;国家是一种特殊的暴力机器,列宁说过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

【国家形式】
是统治阶级为实现本阶段的统治而组织,管理和控制国家机器的制度和体制的总和,包括政体和国家结构。

【政体】
指的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主要涉及中央政权机关的设置、权力配置和相互关系等,它决定了国家机关设置和权力配置原则,并体现一个国家的横向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关系。政体主要体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运行方式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形式。

【国家结构】
指的是国家政权的整合形式。主要指国家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整合成一个整体,具体表现为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权力关系和权力划分的基本原则,反映一个国家的纵向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关系。

【君主政体】
指的是凡国家最高权力掌握在一人之手,君主依世袭血统继承国家最高权力且终身任职的政权组织形式。君主政体分为专制君主制和立宪君主制。

【专制君主制】
主要是国家最高权力君主一人独揽,君主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意志,君主不受任何人和任何机关的监督和限制。在欧洲史上,专制君主政体又分为贵族君主制和等级君主制。

【议会君主制】
是议会既是国家立法机构,又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议会中的多数党组织内阁,内阁对议会负责,君主是“虚位元首”必须在宪法规定范围内行使权力并受到其他国家权力机关的制约。代表国家:英国、西班牙、荷兰等。

【议会共和制】
议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是虚位国家元首,内阁首脑由议会选举产生并组织政府,内阁向议会负责,议会有倒阁权。德国,意大利等。

【总统共和制】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统和议会分别经选举产生,总统执掌行政权,议会掌握立法权,议会无权倒阁,总统无权解散议会,但两者行使权力受到互相的牵制。美国等。

【半总统制半议会制】
议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掌握行政实权,内阁首脑(总理)经议会选举由总统任命产生,总理负责执行总统指定的方针政策,总理代表政府向议会负责,议会有倒阁权,总统有权解散议会。法国、俄罗斯等。

【委员会制】
联邦委员会执掌最高行政权,由联邦议会选举产生,联邦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联邦委员会主席同时兼任国家元首,联邦委员会无权否决议会通过的法律,也无权解散议会,议会也无权推翻联邦委员会。瑞士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
国家的一切权力来自于人民,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大由人民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人大代表,全国人大作为最高权力机关,行使立法并选举和监督一切国家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单一制国家】
国家具有单一的宪法,统一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具有统一国籍,国内行政单位或自治单位受中央统一领导,不能独立,对外不能代表整个国家而是一个国际法主体。

【联邦制国家】
由若干联邦(州、邦、省等)结合组成的联盟国家,对外是一个国际法主体,对内联邦和各个单位各成体系,联邦制国家在全国实行联邦宪法,有全国共同的联邦权力机关,各组成单位也有自己的宪法和在本单位内活动的权力机关。

【邦联制国家】
若干独立主权的国家为了特定目的而组成的国家联盟,邦联本身不是主权国家,一般没有统一最高权力机关,其成员国根据互相签订的协约明确表示让渡或委托邦联机构某些权利,邦联各成员国仍保留对内对外的主权。

【国家机构】
统治阶级或阶层或集团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和意志,履行政治权力的职能而依照一定原则组建的各种机关的总和,是政治权力的组织实体的体现。

【国家元首】
是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是内政外交乃至民族精神的需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或象征地处于首脑地位。国家元首的职权一般包括公布法律权、发布命令权、召集议会权、任免权、军事指挥权、外交权、赦免权。

【立法机关】
又称代议机关或权力机关,指制定,修改,废止或恢复法律的国家机关。立法机关的职能包括让国家不同政治群体或团体表达其政治利益,制定法律程序和议事规则,审查和通过国家财政预算和决算,对行政执法的监督,以及批准条约,批准人事任免,批准对外宣战等。

【行政机关】
即狭义的政府,是执行议会制定和通过的法律,贯彻国家政治决策,以及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和各行政职能部门的机关,是国家行政权的组织体现。行政机关的职能包括实行政治统治,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和设施三大领域,具体有执行法律,制定和执行政策,掌管军队,掌管人事机构,参与立法,编制国民经济预算,主管国家文化、教科、卫生、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工作。

【司法机关】
指维护法律的部门,是行使司法权的国家机关,又称为国家审判和追究刑事责任并提出公诉的机关。职能一般有侦察,诉讼,审判三部分构成。

【国家主权】
是指国家拥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内外事务的政治统治权力,国家主权不可分割,不可让予,是国家最主要,最基本的权利,是国家所固有的,并非国际法所赋予的。主权具有对内和对外的二重性,其对内属性指国家对内的政治统治权力,其对外的属性指国家独立自主地决定其外交政策,处理国际事务的权力。

【国务院制政府】
中国特点的政府组织形式。国务院是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即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在政府实际行政管理中,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一方面通过把自已意图和主张以政策建议的形式通过立法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并领导政府实施;另一方面,党还向政府中的党员发出指示,要求党员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努力保证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因此具有执政党和政府在国家管理活动中共同发挥管理主体的作用,称为“政府管理主体结构二元化”。

【分权制衡原则】
分权制衡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按照不同的功能把政治权力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二、不同功能的权力之间形成相互制约关系。分权制衡原则在国家机构设置上的贯彻,通常体现为按不同功能权力设置不同的权力机关,这些权力机关之间具有相互监督、相互否决的权力。接实际运作来看,分权制衡理论有二权分立、三权分立等形式。

【议行合一原则】
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过的斗争中创造的政权组织原则,其基本内容是:(一)人民对国家事务拥有最高权力,人民通过代表实施这种权力;(二)人民对于各种国家职能机构具有统辖权。这种原则在国家机构设置方面具体体现为,一个由人民选举产生的具有一定任期的立法机关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其他国家机关与立法机关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决策与执行、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判断议行合一原则的标准并不在于是否只存在一个议决和执行统一的机关,而是应考虑其权力关系。

【阶级与阶层】
人类社会某一特定历史发展阶段出现的一种社会和政治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和社会众不同群体或集团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的差异性。

【阶级斗争/阶级冲突】
利益对立的两个阶级之间围绕阶级利益和阶级矛盾展开的对抗和冲突,是阶级关系的行为表现形式。在资本主义国家表现为: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在社会主义国家表现为: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存在,阶级斗争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斗争表现为统治阶级对剥削阶级残余和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进行斗争;阶级斗争长期存在,剥削阶级意识长期存在。

【民族】
从民族的客观因素定义民族的含义是指在定义民族时强调民族构成的客观要素,其中包括地理条件、宗教信仰、肤色、种族、语言、习惯,以及共同的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等。这些客观因素包含了三层含义,第一,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第二,民族具有共同的语言文化,共同的地域领土,共同的经济生活利益和共同的心理素质感情;第三,民族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共同体,不会轻易解体。
从民族的主观因素定义民族的含义是指在定义民族时强调民族构成的主观因素,即共同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或民族想象。

【民族主义】(10年名解)
是民族在生存和发展中追求民族权利和民族发展的思想观念和运动。它既是一种思想、观念或意识形态,也是一种社会政治运动。作为一种思想观念或意识形态,民族主义总是各种各样的社会要求的产物,其中最根本的是政治要求,民族主义所要实现的根本目标是政治目标,这包括民族自治、民族自决乃至建立民族国家;作为一种政治运动,民族主义具有三点本质属性:民族成员首先应忠诚于他们自己的民族共同体,这种民族共同体希望成为独立的国家,这个国家只应由一个民族组成。

【政党】
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为实现某些政治目的,特别是为了谋取政权或保持政权而建立的一种政治组织。是诸多政治主体中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一个,是国家内部最广泛的政治利益的聚合者和调节者,是各种政治主体获得权力的主要工具,是实现政治权利的主要实施者,是政治关系的黏合剂。

【政党制度】
广义:一个国家关于政党的各项制度规范的总和。包括国家对政党的地位、活动规范和执政参政的法律规定,事实上形成的政党执政参政方式等等。
狭义:政党执掌、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合法方式。

【两党制】
指一个国家中两大代表不同政治集团利益的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获得议会多数席位或在总统选举中获胜的方式,轮流执掌国家政权,组织政府,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政党制度。

【利益集团】
指现代政治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依特定的利益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加并影响公共政策制定、修改和执行过程,以实现其具体、单一、有限的集团利益的社会团体。

【压力集团】
这种组织代表和维护某种社会特殊利益或特殊利益的某一方面,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但没有政权目的,而只是希望通过影响公共政策的指定、执行和调整来实现其利益要求。 
又称为政治性利益集团,是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社团的主要形式,指那些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而以压力方式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修订和实施的政治性社会团体。

【院外游说集团】
特指西方国家中主要通过议院的走廊游说议员而介入政治的政治团体,其外延小于压力集团或政治性利益集团。

【政治领袖】
从政治学角度看 “政治领袖”一般指那些担任国家和政府重要职务的政治人物,由于他们身居高位,具有不同于一般人的政治素质和能力,构成社会的统治者和管理者。

【公民文化】
以现代公民自由、平等的契约关系作为主导价值的社会文化价值体系,是作为现代公民所应具有的态度、信念、情感、评价与标准的总和,以主体意识,平等意识、参与意识、自由意识等为核心的民主意识;以法治意识、守法护法意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核心的法律意识,构成了公民文化的基本内容。

【国际组织】
指两个以上国家的政府、政党,团体和个人为特定的目的,以一定的协议或法律形式而设立的机构。
【联合国】
是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期和战后初期,战胜国特别是大国,在反法西斯联盟的基础上,为了保持和巩固其既得利益的地位,在战后建立一种新的国际秩序,建立起来的一个在集体安全原则的基础上维护国际和与安全的世界性组织。

【非政府组织】(10年名解)
广义的非政府组织(NGO)指主权国家政府之外的一切组织,它既包括了合法组织,也包括非法组织。联合国对非政府组织的定义是,非政府组织是在地方、国家或国际级别上组织起来的非营利性的、自愿公民组织。也有中国学者认为,非政府组织是私人的国际群体和协会,它们共同追求跨国的利益,同政府组织不同,它们不是由政府发起、支持或指导的,它们是不定期地由来自不同民族的公民群体组织、资助和管理的。

【政治行为】
是政治关系的直接动态表现,是政治主体在其特定利益需求的驱动下,通过获得或运用或影戏公共权力,以满足其特定需求而展开的社会活动。

【政治统治】
涉及国家政治生活中统治阶级或集团对被统治阶级或集团的控制与支配行为,根据马克思政治统治理论,实质上是阶级统治。是指在阶级社会中,掌握了国家政权的阶级,为维护和强化既定的政治关系与社会秩序,以保障其在经济上的统治地位和利益,通过国家权力而对全社会所进行的一种强力支配与控制。 

【政治决策】(10年名解)
狭义:是具有普遍权威性和强制力的国家机构对国家和整个政治系统有重大影响的问题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
广义:是政治行为之一,指政府、政党、政治集团、政治领等政治管理主体直接或间接地对政治生活的重大问题的决策、制定、选择、执行、评估和监督的过程,是对政治生活的方向、目标、原则、方法和步骤进行抉择的过程。

【政治参与】(09年名解)
是普通公民以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影响政治体系(以国家、政党和政治社团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构成、运转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制定过程的行为,只有公民才能成为政治参与的主体。政治参与既是一种权力过程,也是一种责任过程,它建立在对民主价值承诺的基础上,是由于对国家、民族或某种政治团体的忠诚所采取的行为,是政治关系中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政治投票】
是公民个人在竞争性的政策或候选人之间或在有争议的政策或问题上表示其政治偏好或政治态度的政治行为方式,反映在选举、罢免、公民复决和全民公决等方面。 
【政治选举】
是公民依法定选举程序,选举国家公职人员的行为。政治选举除了政治投票之外,还包括政治捐助、政治宣传等其他影响选举过程和结果的行为。 

【政治示威】
非暴力政治斗争的一种。指在停止工作或学习基础上形成的表达意愿的方式,“是指在露天公共场所或者公共道路上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要求、抗议或者支持、声援等共同意愿的活动”。 

【政治结社】
指有共同目的的人为了相同的利益而结成持久性的集团组织,为某种特殊利益或公益影响政府政策的行为。政治结社包括政党和政治社团两大类。 

【政治表达】
指公民通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手段和机会,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从而影响政府的政策。主要形式有:政治集会、政治请愿、政治言论等。 

【政治接触】
指公民为谋求个人或小部分人利益,以合法方式接触有关政府官员,以解决个别政治问题的行为。合法性政治接触不包括行贿或威胁。政治接触的形式有:写信、打电话、发电子邮件、信访、政治对话、院外游说等。 

【政治冷漠】
一种消极的政治态度在行为上的表现,即不参与政治活动,对政治问题或政治活动冷漠而不关心。政治冷漠有其多种原因和政治作用。

【政治沟通】(09年名解)
是指构成政治关系的各个主体之间的政治信息的流动和传输,从传播学来解释,具体指通过一定的政治传播媒介,不同政治主体之间有效地互相传递和交流政治信息的过程。
主要包括:1.拥有政治资源的政治主体获得政治信息、进行信息处理,以特定符号形式(如
发布决议,命令,指示等)发送信息,政治沟通的受众接受政治信息并向政治信息的发送者反馈政治信息,形成新的决策过程。
2)政治沟通包括国家与社会的沟通,执政党与人民的沟通,执政党与国家权力
机关、行政机关之间的沟通,各社会团体之间的沟通等。

【政治冲突】
是政治主体利益矛盾激化的对抗形式,从政治学意义上说,政治冲突是指在一个既定的政治共同体(国家或地区)内,政治主体之间以利益、观念、政策、纲领或人物为指向的,公开的,直接的相互对抗活动。大致来说,当冲突成为冲突方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或诉诸于政治手段或方式时,冲突便具备了政治性质。

【文明冲突论】(05年名解)
是由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提出的一种新的分析国际政治现实的范式。其主要强调的是,冷战后人类发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将不再是意识形态因素或经济因素,人类最大的分歧和冲突的主导因素将是文化方面的差异,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未来全球性的政治冲突将主要发生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集团之间;儒教、伊斯兰教文明将构成对西方基督教文明的最主要的威胁等等。文明冲突论为传统的国际政治研究注入了新的矢量,开国际政治的“大文化”研究之先河,为研究冷战后国际政治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和视角。

 【恐怖主义】
是实施者对非武装人员有组织地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通过将一定的对象至于恐怖之中,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行为。国际社会中某些组织或个人采取绑架、暗杀、爆炸、空中劫持、扣押人质等恐怖手段,企求实现其政治目标或某项具体要求的主张和行动。恐怖主义事件主要是由极左翼和极右翼的恐怖主义团体,以及极端的民族主义、种族主义的组织和派别所组织策划的。

【政治文化】(09年名解)
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持久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的政治认识,政治情感和价值判断等内在的主观因素,目前最具权威,最有影响力的解释是阿尔蒙德的定义:政治文化指的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主观领域,是政治体系的心理方面,是人们对政治体系的心理取向,表现为人们对政治体系的认识情感和评价取向,其作为观念形式而存在,是现实政治关系在人们大脑中的产物。

【政治认识】(08年名词解释)
根据政治文化来定义,政治认识是政治主体的机能,是政治主体意识活动的表现和结果,它所测量的是主体的政治知识水平与政治信息量;
根据政治心理来定义,政治认识,即对政治活动和政治体系的认识,指人们对政治组织,政治过程,政治目的,政治角色,政治产品等方面的知识,是其他政治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前提。一般包括政治知觉,政治印象)和政治判断三个过程。

【政治情感】
根据政治文化来定义,政治情感是人们对政治体系机构及其运作过程产生的情绪反应,是在政治生活中形成的感受与体验,是人对政治的主体品位和心理向背。
根据政治心理来定义,政治情感,即人们在政治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对政治兑现的爱憎、好恶、亲疏之感,可以分成政治情绪和政治感情。政治情绪是对政治生活产生的暂时性的主观体验,具有生理性,不稳定性和不易控制的特点;政治感情则是对政治关系的认识过程中产生的复杂而有稳定的心理体验,具有持续、稳定、较理性等特点。

【政治评价】
是人们在社会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或明确或含蓄地对政治体系进行评价和判断。

 【政治合法性】(08年名解)
是一个政治体系存在、持续、稳定和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主要是指政治权威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信仰、忠诚和服从,并通过特定时空条件下适当的决策及政策实施来塑造政治秩序和适应环境变化,保持政治体系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因此合法性一方面取决于政府的活动,另一方面更为实质的内容是国家政权在大众当中赢得广泛的信任和忠诚。政治合法性表现为人们对政治体系、政治权威的认识、评价和态度等方面,是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

 【政治心理】
指人们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对社会政治关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现象等政治生活和政治过程各个方面的一种自发的、不系统的、不定型的、感性的心理反映,表现为一定的政治动机、政治态度、政治情绪、政治信念等,构成人们政治性格的基本特征。

【政治动机】
即激励并维持人们去从事某种政治活动以达到一定政治目的的内在力量,是在政治认知和政治情感的基础上形成的,政治动机因人因时而有很大的差异性。

【政治态度】
即人们对一定政治现象较一贯,较固定的综合心理反应倾向,是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的统一体,是人们政治行为某种规律的前提和基础,可概括为支持、反对、不介入三种。

【政治性格】
即人们对现实政治生活的态度与之相适应的习惯性政治行为,直接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和人们在政治生活中应承担的角色。

【政治信念】(10年名词解释)
即人们对某种政治主张,学说,注意的仰慕和尊崇,是高级的心理,推动人们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理想而不懈追求和奋斗。

【意识形态】
本身不是科学,虽然是哲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但它与一般的哲学社会学理论       本身是有区别的。意识形态本质上是一种以一定理论为基础的信仰体系,有着强烈的主观意图和鲜明的价值导向性,即论证统治或者争取某种政治统治的合法性,故而集团(阶级)的政治利益就是意识形态,即政治统治合法性信仰体系的灵魂,或者说是政治行为合法性的精神支柱。

【政治社会化】(08年名解)
是指社会成员学习并接受主导政治文化并加以规范化,使自己成为有政治信念,掌握正确政治评价标准,持有与政治当局决策一致的政治态度和政治倾向的个人社会政治行为社会化的过程。具体而言,政治社会化是培养、教育、和训练社会成员接受社会政治规范,支持并维护现行社会、政治、法律制度,并在政治生活中发挥自己积极的政治参与作用的过程。它是把政治统治体系所确认的政治思想、观念、意识、价值标准、规范及行为方式传授和灌输给其社会成员,使之承担起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并享有行使一定权利的过程。

【政治发展】(08年名词解释)
一些西方学者对政治发展的界定
阿尔蒙德的概念----政治发展指的是政治系统对国内或国际环境的变迁所做的反应,特别是政权建立、国家建立、参与和分配等挑战所做的反应。主要包括政治文化的世俗化,政治结构的分化,政治决策能力和贯彻能力的提高。
我国学者对政治发展的界定
①    北大王浦劬教授的理解---政治发展是政治关系的变革和调整,也意味着政治关系各种外延形态和表现形式的发展变化。


②    北大教授谢庆奎的理解----政治发展是在独立的国家形成和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政治体系的合法化、民主化和现代化的过程。
③    台湾学者陈鸿瑜的理解---政治发展是指一个政治系统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其结构渐趋分化,组织渐趋制度化,人民的动员参与支持渐趋增强,社会渐趋与平等,政治系统的执行能力也随之增强,并能多国转变期的危机,使政治系统之发展过程构成一种联系现象。

【政治改革】(09年名词解释)
是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对政治体制,政治权力结构,政治运行机制等,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旨在优化政治体系,调整政治关系,巩固完善政治体系的政治作业过程。

【政治革命】
指以阶级为政治主体的旨在推翻另一阶级的政治统治的暴力行动,是实现政治权力迅速变更、用一种政治体系取代另一种政治体系的激烈的变革。政治革命的主要方式包括暴力革命和非暴力的和平过渡。 

【政治民主】
在特定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基础上,保障公民权利得到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是民主观念在政治生活中的具体化和制度化,是政治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民主表现为以特定阶级利益为基础,平等实现统治阶级成员政治权利的国家形式,是政治发展的核心目标。

【政治稳定】(10年名词解释)
目前在政治学界,对政治稳定尚无统一定论,具体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界定: 
1、亨廷顿认为,政治稳定主要意味着“秩序和持续性”。 
2、戴维•伊斯顿认为,政治稳定在于政治系统有能力承受外部环境对系统的压力,能够为一个社会权威性地分配价值,社会中的大多数成员必须将这种分配作为义务予以接受。
3、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政治稳定是在某一政治形态中或其发展的某一个阶段,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上层建筑各个领域之间基本相适应的有序状态。
政治稳定是一个内涵既丰富的概念,主要是指政治体制运行的常态性,政治发展的有序性,政治规范的认同性。常态性指政治体制的正常运行和政治秩序的良好状态;有序性指政治体系内部各要素排列秩序的合理性;认同性是指人们对现行政治体系持积极肯定、支持的态度。

【政治行为】
指人们在特定利益基础上,围绕着政治权力的获得和运用、政治权利的获得和实现而展开的
活动。政治行为通常有四个要素,即,政治行为的主体、方向、性质和方式。 

【政治妥协】
在斗争双方力量悬殊或势均力敌,或面对共同强大敌人,或具有某种合作可能的情况下,为
了避免造成更大损伤或两败俱伤,以不损害双方根本利益为前提,通过谈判、协商或默契,
互相作出让步,从而暂时实现矛盾缓和以便双方共同发展的某些局面的行为。 

【政治变迁】
指政治体系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向着某种被认为是“进步”的价值目标的,那么,政
治变迁就是政治发展。总体而言,政治变迁主要强调政治体系运行状态和方式的改变,而不
考虑这种改变的价值定向。

【政治协调】
指政治管理主体对社会政治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进行调节和调解,使之趋于平衡的政治
行为和活动过程。政治协调是社会利益分化与政治整合的共同要求。政治协调的方式主要有:
政治干预、权威仲裁、协商妥协、搁置回避和协同合作。 

【政治监督】
在政治管理过程中,为保证社会公共权力机关在所担负的职权的正当范围内和轨道上运行,
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控制和纠偏的各种活动。政治监督本质是以权力制约权力。其目的
在于抵御权力的腐蚀性,避免普遍利益受到特殊利益的干扰,以保证政治管理目标的顺利实
现,在政治管理过程中,政治监督的主要任务就是防止和惩治腐败。从行为方向看,有上行、
下行两种。 

【政治不合作】
非暴力政治斗争的一种。指对国家活动的抵制,如拒绝在国家机关或军事机关担任工作,不
参加执政党,放弃荣誉称号和名誉职务,不买政府公债等。 

【政治不服从】
非暴力政治斗争的一种。指集体的有目的的脱离政治权力轨道的行为,如公开地故意地拒绝
执行官方机构命令、停止工作或学习、逃避法律责任等等。 

【政治领导】
作为政治管理方式的政治领导是指,政府、政党、政治集团以及政治领袖等政治管理主体运
用权力和权威,通过对政治管理客体施加政治影响力,确立社会政治生活的性质和目的,实
现与政治统治相关的原则和方向的过程。政治领导在政治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在形式上表
现为政治领导人的活动。从政治领导行为的角度讲,政治管理可以被看作是国家政权对社会
公众政治生活的根本性问题的权威指导过程。 

【政治协调】
指政治管理主体对社会政治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进行调节和调解,使之趋于平衡的政治行为和活动过程。政治协调是社会利益分化与政治整合的共同要求。政治协调的方式主要有:政治干预、权威仲裁、协商妥协、搁置回避和协同合作。 

【政治干预】
指政治管理主体对政治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压制和干涉,使冲突各方都作出让步的过程。 

【政治监督】在政治管理过程中,为保证社会公共权力机关在所担负的职权的正当范围内和轨道上运行,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控制和纠偏的各种活动。政治监督本质是以权力制约权力。其目的在于抵御权力的腐蚀性,避免普遍利益受到特殊利益的干扰,以保证政治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在政治管理过程中,政治监督的主要任务就是防止和惩治腐败。从行为方向看,有上行、下行两种。

【政治表达】指公民通过宪法规定的手段和机会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从而影响政府政策的行为过程。政治表达的手段主要包括政治集会、政治请援、政治言论等制度性表达和非制度性表达。政治表达主要是通过汇集成一种集体效应使政府明确感受到某种利益求和支持意向,来影响政府过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采集或网友投稿提供,不能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任何商业盈利目的。如果资料有误与官方发布不一致,请与官方最新发布为准,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如果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删除。
维权指引 | 权限说明 | 下载说明 | 内容投诉
考研云分享 » 外交学院国关考研资料之政治科学基础名词解释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 访客 发表评论

加入会员,每天进步一点点
·会员权限 ·加网盘群 ·加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