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史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目录:
1、 现代设计思维
2、 新古典主义
3、 水晶宫博览会
4、 折衷主义
5、 新艺术之家
6、 先锋派运动
7、 新艺术运动
8、 格拉斯哥四人集团
9、 装饰艺术运动
10、 流线型风格
11、 样式主义
12、 有计划的废止制
13、 芝加哥学派
14、 乌尔姆设计学院
15、 布劳恩公司
16、 系统设计原则
17、 阿基米亚和孟菲斯
18、 波普设计风格
19、 设计伦理
20、 诺瓦茜托运动
21、 意大利反主流设计
22、 绿色设计
23、 后现代主义风格
24、 流线型运动
25、 塔特林
26、 保罗•汉宁森
27、 爱多尔•索特萨斯
28、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29、 勒•柯布西耶
30、 约翰•拉斯金
31、 威廉•莫里斯
32、 安东尼•高迪
33、 彼得•贝伦斯
34、 沃尔特•格罗佩斯
35、 阿尔瓦•阿图
详细内容:
一,现代设计思维
以现代主义的理念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的设计活动简称现代设计。现代设计的计划、构思时受到现代市场营销学、一般心理学和消费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现代技术科学等等因素而形成的;而传达这种计划和构思的方式,可以从简单的、传统的手工绘画、模型到复杂的电脑设计预想图表现,因具体的设计要求不同而不同;最后的设计运用,则与具体设计所涉及的生产方式的技术条件密切相关、所谓的现代设计,其实本身并不玄妙,是具有高度应用性的设计活动。现代设计不仅仅提供人类以良好的人机关系,提供舒适、安全、美观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提供人类以方便的工具,同时,也是促进人类在现代社会总能够方便自然交流的重要活动。
二,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是指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在建筑和设计史上指18世纪60年代开始在欧美盛行的古典形式。新古典追求古典风格和简洁、典雅、节制的品质以及“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在建筑上追求形的单纯、独立、完整,细节的朴实,形式的符合结构逻辑,特别是减少纯装饰性的构件,显示了人们对于理性的向往。法国以罗马式为主,英国德国以希腊式较多。新古典风格体现在当时的产品上,特点是放弃了洛可可过分矫饰的曲线和华丽的装饰,追求合理的结构和简洁的形式,构建和细部装饰多用古典建筑式的部件。
三,水晶宫博览会
1851年,为了炫耀英国工业的进步,试图改善公众的审美情趣,以制止对于旧有风格无节制的模仿,由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和她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办了19世纪最著名的设计展览——水晶宫博览会。英国工程师约瑟夫•帕克斯顿运用钢铁与玻璃建造温室的设计原理,大胆的把温室结构应用在这次博览会的展厅设计中,展览大厅全部采用钢铁与玻璃结构,被称为“水晶宫”。它是工业革命之后人类近半个世纪技术成就的综合检验,也是这一时期技术与艺术分离现状的集中暴露。
四,折衷主义
所谓折衷主义就是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而不拘泥于某种特定风格,所以也被称为“集仿主义”。随着生产的商品化,需要用丰富多彩的式样的来满足和刺激市场,于是希腊、罗马、拜占庭、中世纪、文艺复兴的情调杂然并存,汇为奇观。同时19世纪的交通已很便利,考古学的发展摄影术的发明,帮助人们迅速认识和掌握了古代遗产,方便了对各种历史上的古典式样进行拼凑和模仿。
五,新艺术之家
1895年出版商萨穆尔•宾在巴黎开办“新艺术之家”设计事务所,出资与几位重要设计家从事“新艺术”设计。萨穆尔•宾对东方的艺术,尤其是日本艺术和日本手工艺非常喜欢,受日本艺术影响较大,强调“回到自然中去”。该事务所设计出的产品具有强烈的自然主义倾向,模仿植物的形态和纹样,取消直线,刻意强调有机形态。1905年萨穆尔•宾去世,该组织解散。
PS:现代之家 巴黎新艺术第二个重要设计集团。领导者是朱利斯•迈耶•格拉斐,热衷于自然风格,1898年在巴黎开设了现代之家设计事务所和展览中心,主要从事新艺术风格的家具设计和制作,设计风格和观念与 新艺术之家 基本相似。
六人集团 成立于1898年,也是巴黎 新艺术运动一个重要的设计组织,其影响比其他的设计组织要大。有六位联系松散的设计师构成,但设计理念和风格则比较一致,都强调自然主义、提倡回归自然。设计风格接近,如都采用植物纹样、曲线作为设计风格特征,在家具及公共设施上皆有表现。
六,先锋派运动
比利时的新艺术设计运动在设计史上被称为先锋派运动,始于19世纪80年代。1881年,比利时人奥克塔•毛斯创办民主色彩浓厚的艺术刊物《现代艺术》,宣传新艺术思想。在他的组织下,一批有志于艺术与设计改革的青年人在1884年成立了一个前卫小组“二十人小组”,举办一系列艺术展,展出欧洲当时最前卫的一批艺术家作品,如高更、塞尚、梵高等人作品,使比利时人开始了解当时前卫艺术发展状况,接触现代艺术思想。小组推举威尔德为领袖。在威尔德领导下,此小组逐渐从纯艺术向实用美术、设计方向转化。从1891年开始,这个小组每年都举办一次设计沙龙也就是设计大展,展出各式设计和平面设计。
七,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及米国产生并发展的一次影响面相当大的“装饰艺术”运动,一次内容广泛、设计上的形式主义运动,波及十多个国家,从建筑、家具、产品、首饰、平面设计、书籍插画一直到雕塑和绘画艺术都受到影响,延续了十余年、在设计史上非常重要的 形式主义 运动。这场运动始于法国,蔓延荷兰、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影响到了米国,成为一个影响广泛的国际设计运动,其实质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在欧洲大陆的延续与传播。在思想理论上没有超越前者。新艺术运动主张艺术家从事产品设计,实现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八,格拉斯哥四人集团
在苏格兰新艺术设计运动中,取得比较大成就的是格拉斯哥四人集团:麦金托什、马克奈、麦当娜姐妹被称为格拉斯哥四人组。在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他们在建筑、室内、家具玻璃和金属器皿等的设计方面形成独一无二的苏格兰新艺术表现风格,即柔软的曲线和坚硬高雅的竖线交替运动的新表现,即设计史界习称的“直线风格”。
九,装饰艺术运动
装饰艺术运动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法国、米国、英国等国家展开的一次设计艺术运动。这场运动几乎与现代主义运动同时发展,所以无论是从材料还是形式上都受到现代设计运动的影响。(也许是二者相互影响嘛,可是书上说是受到现代设计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它依然是传统的装饰运动,与强调为大众服务、大批量生产的现代设计相区别。这次艺术运动风格追求华丽装饰,以满足人们对产品的形式美感的需求,其性质是一场形式主义运动,是一场承上启下具有国际性的设计运动,其风格首先表现在法国的奢侈品上,随后波及到建筑装饰、室内设计、陶瓷、玻璃、家具、产品造型、平面设计等领域。
十,流线型风格
流线型本是空气动力学中的一个术语,只在高速运动时具有降低风阻特点的圆滑流畅的形状,由于它的形式会使人联想到速度感和机器的活力感,便成为一种现代精神的象征,从而受到米国设计师们的青睐,成为产品外形设计的重要源泉。
十一,样式主义
样式主义是指在产品结构、功能等因素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对产品的造型、色彩、外部装饰等视觉因素进行更新和变化,是企业吸引消费者购买 新产品的有效手段。20世纪20年代末期,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刺激消费,各汽车厂家纷纷建立了自己的设计部门,业务的重点放在汽车造型设计方面。
十二,有计划的废止制
是由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斯隆和设计师厄尔为了与占市场统治地位的福特汽车公司的T型车竞争而提出的汽车设计新模式。他们主张在设计新的汽车式样的时候必须有计划地考虑以后几年间不断地更换部分设计,基本造成一种制度,形成有计划的式样老化过程,成为有计划的废止制度,这是一种通过不断改变设计式样造成消费者心理老化的过程,其目的是促进消费者为了追逐新的式样潮流,而放弃旧式样,改换新式样的积极市场促销方式,此方式是非常有名的米国市场竞争的产物。
十三,芝加哥学派
19世纪以前芝加哥是米国中西部的一个小镇,由于米国西部的开拓,这个位于东西部交通要道的小镇在19世纪后期急速发展起来。而1871年芝加哥市中心的一场大火加剧了新建房屋的需求。此形势下,芝加哥出现了一个主要从事高层商业建筑的建筑师群,被称为芝加哥学派。它以大胆的现实主义态度和符合工业化的时代精神的设计艺术理念,在设计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尤其在高层建筑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它比 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早14年,在高层建筑与结构方式上是新艺术运动无法比拟的(这样比较太任性了吧,可是书上是这么讲)。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路易斯•沙利文。
十四,乌尔姆设计学院
1950年,爱歇•舒尔在乌尔姆市建立了二战后最重要的设计学院——乌尔姆设计学院(ULM),1953年,学院开始正式教学活动,以理性主义设计,技术美学思想为核心,倡导系统设计原则,培养了一批新一代设计师。其设计艺术思想被德国重要家电公司布劳恩广泛实施,把设计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形成了所谓的“布劳恩原则”。在乌尔姆设计理念的影响下,德国产品渐渐以理性、可靠、高品质、功能化的特点闻名于世。乌尔姆设计学院是战后德国理性主义技术美学思想的核心,是战后对德国工业设计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教学机构,其影响不亚于包豪斯。学院在继承包豪斯设计精神前提下,进一步发展了功能主义美学思想,建立了高度理性的系统设计理论,为企业输送了大量的设计人才和设计方案,是战后“新功能主义”的代表。第一任校长是包豪斯学生马克斯•比尔,第二任是托马斯•马尔多纳多。
十五,布劳恩公司
布劳恩公司1921年由马克斯•布劳恩创建于德国的法兰克福,最初生产收音机、留声机的部件及整个产品。50年代与乌尔姆设计学院合作,真正实现了设计艺术教育服务于生产的服务宗旨。布劳恩公司坚持以产品的设计质量水平来赢得市场,反对任何为商业目的而采取的形式主义做法,坚持依靠先进技术达到产品功能的完美,认为“设计是人体工学、功能和美学的等值”,设计的根本是如何使技术转化为产品以及如何使产品造型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布劳恩公司生产的产品都具有严格的理性特征,各部件都经过精心设计,部件之间都保持均衡统一,颜色多为白色,再着以灰色或黑色的装饰色(即多采用中性色),表现出重视产品的功能,追求形式简约的设计原则。
十六,系统设计原则
统设计原则是乌尔姆设计学院在设计理论方面最重大贡献,该理论为德国工业设计史树立了新的里程碑。所谓系统设计理论就是 以高度秩序化的设计整顿混乱的人造环境,通过将纷乱的客观物体至于相互联系的环境中,使产品在某些方面建立一种联系,从而使杂乱无章的环境变得具有关联性和系统性。系统设计发展形成了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是以一个主功能单元为基础,根据需要配置各种辅助配件;另一种是每个单元都有独立的功能、单元组合形成具有复合功能的产品。
十七,阿基米亚和孟菲斯
1978年到1979年之间,意大利重要的工业城市、设计中心米兰的一群青年设计家成立了自己的激进设计组织“阿基米亚”,这个组织与意大利的两个设计大师爱多尔•索特萨斯和亚历山大罗•门蒂利合作,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激进组织之一。1981年索特萨斯离开阿基米亚,组织成立了一个前卫的设计集团“孟菲斯”,在20世纪80年代一直成为西方设计的重要力量,是国际公认的后现代主义的重要领头羊。孟菲斯设计集团没有发表宣言,也没有公布自己的主张。他们反对任何限制设计思维的固有观念。
十八,波普设计风格
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任何视觉源泉,从最常见的工业产品和生活垃圾,如罐头盒、汽水瓶、包装纸,直到电影明星的形象等都作为绘画和设计的素材和摹仿形式,然后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运用到产品式样的设计之中。这些产品形象诙谐、轻松,常常是象征性的,产生引人注目的效果,色彩艳俗,强调色彩和图案的平面效果,忽视三维,摆脱 正统和强调实用的设计形式,表现出强烈的通俗、乐观的可消费性。
十九,设计伦理
由米国设计理论家巴巴纳克提出。他在颇具争议的《为现实世界的设计》中明确提出了自己对设计目的性的看法,可以说,这是在当时设计现状考察基础上,从理论上对设计和设计师提出的批评。在这部著作中他明确提出了设计的三个目的:第一,设计应该为广大人民服务,而不是为了少数富裕国家服务。他特别强调设计应该为第三世界的人民服务。第二,设计不但应该为健康人民服务,同时还必须考虑为残疾人服务。第三,设计应该认真考虑地球的有限资源使用问题,设计应该为保护我们居住的地球的有限资源服务。巴巴纳克提出的三个目的,反映了现代设计的根本宗旨和本质特征: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眼前的功能、形式目的服务的,设计更主要的意义在于设计本身具有形成社会体系的因素。因此设计的考虑也必须包括对于社会短期和长期因素的内容。从当代设计伦理观看,还要考虑第三世界人民以及生态平衡、自然资源等目的。这种理论推动了设计观念的发展,可谓有远见卓识。
二十,诺瓦茜托运动
意大利30年代在理性主义以后产生过一个为期不长但是很有特色的设计运动——诺瓦茜托。它产生的背景与法西斯主义在意大利权利的不断扩展分不开。这种 设计时采用古典主义的动机,加以简化和部分修正,成为一种为独裁政权服务,具有一定功能特性的,但是更多具有强烈的政治象征性的新风格,主要形式影响不是来自理性主义的现代设计——特别是当时德国、米国工业设计的根源,而主要是来自法国、奥地利等国的装饰化的根源,与当时盛行的装饰艺术运动有所关联。但是,也具有更加明显的政治目的性。诺瓦茜托运动和理性主义运动是意大利30年代法西斯时期唯一的两个基本对立的设计运动。
二十一,意大利反主流设计
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一批激进的设计师,他们反对现代主义及其倡导的理性设计思潮,反对50年代后期意大利产品设计越来越追求豪华、奢侈、讲究装饰的设计趋势,反对设计只为消费者的使用,而忽视设计对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大众文化影响的设计艺术思想。他们开展了一场反对大规模工业生产,反“技术时尚”风的设计艺术运动,被称为反主流设计或激进设计。代表人物有爱多尔•索特萨斯。主要组织有阿基米亚集团,三人设计组等。
二十二,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又称生态设计,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设计方式。工业革命之后,设计始终围绕如何满足人的需求为中心,而忽视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导致对环境的破坏,生态的污染,能源的过度消耗,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设计界掀起了旨在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设计理念,即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的核心原则是3R原则:减少原则(Reduce)减少对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及有害物质的排放。再使用原则(Reuse)设计时要使产品及其零部件经过处理之后能继续被使用。再循环原则(Recycling)设计应考虑产品的材料的可回收性。
“绿色设计”以环境和环境资源保护为核心,以保护人类生态环境、维护人类身体健康为目的的设计理念及行为。自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同时,也在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破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空间,造成了温室效应,资源枯竭、臭氧层的破坏,噪音污染,垃圾污染,水污染,植被锐减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给人类的生存及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随着全人类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以环境污染为代价而换取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巨大危害,对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成为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20世纪80年代,绿色设计的理念正式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迅速在各设计领域得以重视和实施,如:建筑及室内设计、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平面印刷设计、染织设计等。其主要设计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节省能源,即着力从节约资源的角度开发产品和服务,如对节能、节水、节材等技术研究成果的应用;②降低污染,即着力于减少、消除污染的途径开发产品和服务,如无氟冰箱、无铅油墨、绿色包装等;③回收及再利用,即实施绿色设计,使产品可以翻新和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减少丢弃物,同时变废为宝,最有效地综合利用资源;④消除污染,即着力于净化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而开发产品与服务。
绿色设计的4R理念属于绿色设计的一种设计方法。4R是由英文的Recovery(回收)、Recycle (再循环)、Reuse(再利用)和Reduce (减量)四个词的第一个字母组合而来。这四个词的词意构成了现代环保设计(绿色设计)的内涵之一。其设计充分考虑产品原材料的特性和产品各部分零件容易拆卸,使产品废弃时能将其材料或未损坏的零部件进行回收、再循环或再利用。
“减量”的含意是:在设计开发之初,尽量减少资源的使用量,将生产产品所需材料降到最低限度。在造型设计时要尽量做到简洁、明快、适度,细部设计要质朴而不乏精致,体现出高雅的设计品味。在包装设计上要避免过分奢华和超过产品自身价值。以合理满足产品的保护、运输及消费者审美需求为宜。把绿色设计的4R理念作为产品生产策略,将为企业创造一个“量少、质精和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绿色设计的文化。
二十三,后现代主义风格
后现代主义是从建筑上发展起来的一个风格明确的设计运动,它是对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的一种装饰性发展,其中心是反对密斯的少则多 减少主义风格,主张以装饰手法达到视觉上的丰富,提出满足心理的需求,打破国际主义多年垄断,开创新装饰主义新阶段。它的风格特征:反对设计形式单一化,主张设计形式多样化;反理性主义,关注人性;注重产品的人文含义;隐喻;关注环境。
二十四,流线型运动
流线型运动是米国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一种式样设计运动,从交通工具外形设计开始,波及几乎所有的产品,外形都以圆滑流畅的流线体为主要形式,形成了以流线型风格为主的工业设计特征。流线型原是空气动力学名词,用来描述表面圆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状,这种形状能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
但在工业设计中,它却成了一种象征速度和时代精神的造型语言而广为流传,不但发展成了一种时尚的汽车美学,而且还渗入到家用产品的领域中,影响了从电熨斗、烤面包机到电冰箱等的外观设计,并形成为20世纪30~40年代最流行的产品风格。在最具商业气息的环境中产生的美国流线型风格正是给现代主义的清高以巨大冲击。
流线型在实质上是一种外在的“样式设计”,它反映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人对设计的态度,即把产品的外观造型作为促进销售的重要手段。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寻找一种迎合大众趣味的风格,流线型由此应运而生。而大萧条期间产生的激烈的商业竞争,又把流线型风格推向高潮,它的魅力首先在于它是一种走向未来的标志,这给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中的人民带来了一种希望和解脱。因此,流线型在感情上的价值超过了它在功能上的质量。
在艺术上,流线型与未来主义和象征主义一脉相承,它用象征性的表现手法赞颂了“速度”之类体现工业时代精神的概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流线型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现代风格。它的流行也有技术和材料上的原因。20世纪30年代,塑料和金属模压成型方法得到广泛应用,并由于较大的曲率半径有利于脱模或成型,这就确定了设计特征,无论是冰箱,还是汽车的设计都受其影响。
工业设计师多仁(Harold Van Doren)曾在《设计》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流线型:时尚还是功能》的文章,论述了冰箱形式与制造技术发展的关系。他以一系列图示说明了尽量减少冰箱外壳构件的趋势,1939年威斯汀豪斯公司推出了以单块钢板冲压整体式外壳的技术,完全消除了对结构框架的需要,圆滑的外形也是这种生产技术的结果。
流线型与艺术装饰风格不同,它的起源不是艺术运动,而是空气动力学试验。有些流线型设计,如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是有一定科学基础的。但在富于想象力的美国设计师手中,不少流线型设计完全是由于它的象征意义,而无功能上的含义。流线型作为一种风格是独特的,它主要源于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的条件而不是美学理论。新时代需要新形式、新的象征,与现代主义刻板的几何形式语言相比,流线型的有机形态毕竟易于理解和接受,这也是它得以广为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十五,塔特林
俄国构成主义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将机械精神与设计艺术相结合,强调设计与工程的紧密联系。赞美技术崇尚工程结构。其构成主义思想的代表作品为第三国际纪念塔,隐喻革命胜利。此塔采用通透的钢架螺旋上升,抽象,富有动感,内部包括国际会议中心、无线电台、通讯中心等,充分反映了塔特林赞美技术冲上工程结构的美学思想。(未建成)。
二十六,保罗•汉宁森
丹麦20~30年代最著名的灯具设计师保罗•汉宁森,1925年他设计的PH灯具在巴黎国际博览会一举成功,获博览会金奖,标志着北欧现代设计的国际地位得到公认。汉宁森不仅仅是丹麦现代设计之父,并且也是丹麦设计思想的核心人物,他是丹麦第一个接受德国等国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影响的人,在自己编辑的、相当有影响的杂志《批评评论》(Critical Review, 丹麦语为Kritisk Revy)上提出对丹麦现代设计的原则的主张:丹麦设计应该是为丹麦社会、经济、技术服务的,为促进现代化的文化而服务的。他的主张具有明确的社会目的性,具有明确的经济目的性,从而打破了现代设计早期那种精英文化的躯壳,走向市民文化方向,设计是为全民的,不是为少数权贵的,这是丹麦设计,乃至整个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最突出的意识形态要点。
二十七,爱多尔•索特萨斯
意大利战后最具传奇色彩的设计师,意大利激进设计运动的领袖人物,是20世纪最伟大的设计师之一。20世纪80年代仍活跃在世界设计舞台,是著名的孟菲斯的主要倡导者,跨越了设计史上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阶段,设计风格以多变和奇特著称。1958年他成为奥利维蒂公司设计顾问,为该公司翻开新篇章。在他的激进设计中,他把设计当做一种象征符号,赋予其特有的意义。他的设计动机来自两方面:米国的波普文化和印度宗教的神秘主义和原始文化。索特萨斯是1975年“全球工具”组织的发起人,有组织了80年代最有名的孟菲斯设计运动,其激进前卫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实践使他成为意大利设计界尤其是设计探索运动举足轻重的领袖人物。
二十八,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米国现代主义先驱,是米国著名建筑设计师。被誉为米国本土建筑的开创者,是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美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一开始在路易斯•沙利文的事务所工作,后来由于接私活被炒)。赖特是20世纪米国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赖特对现代建筑有很大影响,但他的建筑思想和欧洲新建筑运动的代表人物有明显的差别,他走的是一条独特的道路。他继承和发扬了路易斯•沙利文的设计艺术理论思想,并有所创新,明确提出了“有机建筑”的理念。打破了把建筑单纯封闭为六面体的传统观念,主张空间可以内外贯穿,自由划分。他对于现代主义的最大贡献是对于传统的重新解释,对于环境因素的重视,对于现代工业化材料的强调,特别是钢筋混凝土的采用,和一系列新的技术(比如空调的采用)。他为以后的设计家们提供了一个探索的、非学院派和非传统的典范,他的设计方法也成为日后新探索的重要借鉴。
二十九,勒•柯布西耶
法国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杰出代表,机械美学的奠基人,20世纪著名的建筑师和设计艺术理论家,是现代主义运动中最有影响的三位大师之一,也是其中著书立说最多的以为(著作有40余部),其建筑的新理念和城市规划思想有非常独到之处。1923年出版了反映其现代主义思想理论的重要论文集《走向新建筑》,代表了他的总体设计思想,他认为“住宅是供人居住的机器”并提出了“建筑五要素”。城市规划思想是柯布西耶又一重要贡献,其核心内容是功能性和多元化的组合。他设计了许多城市规划方案,虽大多没有付诸实践,但影响甚大。代表作品有:萨伏伊别墅,朗香教堂,马赛公寓等。
*以下考过*三十,约翰•拉斯金
英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和社会评论家。长期从事艺术评论和艺术史研究,工艺美术运动的理论倡导者。主要著作有《现代画家》《建筑的七盏明灯》《威尼斯之石》等。他的设计理论具有强烈的民主和社会主义色彩。他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反对精英主义。其实他的设计思想很混乱,一方面强调大众,另一方面主张从自然和哥特风格寻找出路,而这种设计不是为了大众。他的实用主义思想与以后的功能主义仍有很大区别。但是,他的倡导和思想还是对当时的设计家们提供了重要思想依据。他发现了工业化带来的问题,但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没有涉及实践深处。但其理论成为后来威廉•莫里斯等人倡导的“工艺美术运动”的理论基础。
三十一,威廉•莫里斯
英国诗人兼文学家、社会活动家,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奠基人。是真正实现约翰•拉斯金思想的一个重要设计先驱。拉斐尔前派成员。被设计界称为“现代设计之父”。其主要代表作:与飞利浦•韦伯一起设计了“红屋”,著有《桥沙集》《呼啸平原的故事》《人间天堂》《乌有乡消息》。严格的说,莫里斯并不是一个现代设计的奠基人,因为他的探索重点恰恰否定了现代设计赖以依存的中心——工业化和机械化生产。
三十二,安东尼•高迪
安东尼•高迪西班牙新艺术运动建筑家,新艺术运动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安东尼•高迪以独特的建筑艺术称荣,巴塞罗那几乎所有最具盛名的建筑物都出自他一人之手,被称作巴塞罗那建筑史上最前卫、最疯狂的建筑艺术家。设计特点:反功能主义立场,追求建筑的精神力量和纯粹形式, 被认为是一位充满幻想的浪漫主义建筑家。主要代表作品有:圣家族大教堂,居里公园,米拉公寓等。设计生涯经历了三个阶段:阿拉伯摩尔风格,新哥特式和新艺术风格混合,以及有机风格。
三十三,彼得•贝伦斯
新建筑早期领袖,德国现代设计之父,青年风格代表人物之一。为德国AEG电器公司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个企业形象标志,并设计了透平机工厂厂房,这在现代主义建筑设计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他的设计思想是从功能出发,基本上抛弃了繁琐的装饰,强调简洁、功能良好的外形和结构。在注重功能与技术表现的基础上,追求设计形式的简约。
三十四,沃尔特•格罗佩斯
著名建筑师,德国工业同盟主要成员,现代主义建筑流派代表人之一,包豪斯创办人,设计艺术教育家与活动家。与汉斯•迈耶合作设计的法格斯鞋楦厂是世界上最早的玻璃幕墙结构建筑。与学生一起设计的包豪斯校舍被认为是成功实现功能要求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经典之作。主张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统一。注重全面提高人类生活环境质量的系统化设计。强调功能、技术与经济效益。强调批量化,机械化,标准化,大众化。将理性主义与功能主义相结合。
三十五,阿尔瓦•阿图
现代主义建筑的奠基人之一,芬兰杰出的设计家,是芬兰的重要建筑大师。他代表了 与典型的现代主义——国际风格不同的方向,在强调功能、民主化的同时,探索一条更加具有人文色彩、更加重视人的心理需求满足的设计方向,奠定了现代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的理论基础,影响世界的设计发展,是当代最为重要的设计人物之一。阿图一生都在寻找与现代世界的协调特征,而不是简单的创造一个非人格化的、非人情味的人造环境。他的自然风格被称为阿图主义,具有鲜明的个人和地区特征。
三十六,密斯•凡德罗
密斯•凡德罗是现代主义设计的奠基者之一,二十世纪中期世界上最著名的四位现代建筑大师之一,包豪斯第三任校长,是国际主义的集大成者。米国作家汤姆•沃尔夫曾在著作《从包豪斯到现代》中提到,密斯的原则改变了世界都会三分之一的天际线。密斯倡导建筑设计应该立足于“少即是多”的功能主义美学思想,最善于用钢架和玻璃表现技术的完美,是现代摩天大楼设计的开创者。他与菲利普•约翰逊合作设计的纽约西格拉姆大厦是国际主义风格在建筑上的典范。
三十七,罗伯特•文丘里
米国著名建筑师,后现代主义理论的真正奠基人,也是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师的代表之一。他将建筑分为两种类型:鸭子,指单一、冷漠、缺乏时代感的建筑设计;装饰外壳,只采用为良好目的服务的装饰手段形成的建筑风格。在建筑的形式与功能的关系上,鼓吹“建筑的功能与形式的彻底分离”。鼓吹以杂乱、怪诞、暧昧为美的建筑美学思想,认为建筑师应该向市井文化学习。追求典雅和富于装饰的、历史的、折衷主义的建筑形式,造型简单而明快。针对密斯的少即是多提出了少则烦。著有《建筑中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向拉斯维加斯学习》。后现代主义代表作品:栗子山别墅。
三十八,瓦西里•康定斯基
画家、美学家、音乐家、诗人和制作家,抽象主义美术和美学的奠基人,长期活跃于欧洲众多的国家。康定斯基是现代抽象艺术理论和实践的奠基人。他的《论艺术精神问题》《关于形式的问题》《点•线•面》等都是抽象主义艺术理论的经典之作。他到包豪斯后,建立了自己独特的基础课。对包豪斯基础课的主要贡献体现在“分析绘画”和“色彩与形体的理论研究”两个方面。他的《点•线•面》也被编入《包豪斯丛书》。
PS:保罗•克里
著名画家、抽象派绘画大师,包豪斯基础课教学奠基人之一。1920年受格罗佩斯之邀到德国魏玛的包豪斯当基础课教师。在包豪斯开设自然现象分析,造型、空间、运动和透视研究等课程。克里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把理论课和基础课、创作课联系起来,使学生得到很大启发。
三十九,约翰•伊顿
瑞士画家。他的教学有两个方面特别重要:一是强调色彩、材料、肌理研究,特别是平面或立体形式研究;二是通过对绘画的分析,找出视觉的规律,特别是韵律和结构规律,培养学生对自然事物的观察的视觉敏感性。约翰•伊顿还是最早把色彩体系引入现代设计艺术教育的教育家之一,但由于他的宗教和神秘主义色彩给包豪斯带来了负面作用。特别是因为大家跟着伊顿一起食用大蒜而使包豪斯蒜味熏天!
四十,莫霍里•纳吉
匈牙利画家,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设计家、艺术家。纳吉受俄国构成主义影响强烈,作品具有强烈的理性特征,绝对抽象。纳吉十分重视机器,他把包豪斯从注重艺术、手工艺转变到强调理性思维、技术知识的教育上。在他的影响下,学院的教学方向开始朝大工业化生产转化。包豪斯解散后,纳吉于1937年在米国芝加哥成立新包豪斯,作为原包豪斯的延续,将一种新的方法引入米国的设计教育,新包豪斯后来与伊利诺工学院合并。
四十一,约瑟夫•阿尔伯斯
米国画家和教育家,对工业设计有极大影响力。他的几何抽象绘画,如他的系列作品《向正方形致敬》,以对色彩和设计的精确控制为标志。阿尔伯斯出生于德国,曾就读于包豪斯,并于1923-33年间在那里任教。1933年阿尔伯斯移居米国,1939年成为米国公民。在任教北卡罗来纳州黑山学院与耶鲁大学期间,阿尔伯斯发展了艺术与工业设计充分融合的包豪斯理念。1983年约瑟夫•阿尔伯斯博物馆在波特洛普建成。
四十二,雷蒙德•罗维
出生于法国巴黎,移居米国。米国工业设计的总要奠基人之一,一生从事工业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及平面设计(特别是企业形象设计),参与的项目达数千个,从可口可乐的瓶子直到米国宇航局的空中实验室计划,从香烟到协和式飞机的内舱,所设计的内容极为广泛。代表了第一代米国工业设计师那种无所不为的特点,并取得了惊人的商业效益。他把设计高度专业化和商业化,使他的设计公司成为20世纪世界最大的设计公司之一。他不仅对工业技术感兴趣,对于人的视觉敏感性也有很深的认识和追求,他的设计既具有工业化特征,又具有人情味。他的一生,是美国的工业设计开始、发展,达到顶峰和逐渐衰退的整个过程的缩影和写照。他还是第一个登上《时代》杂志封面的设计师。
四十三,圣家族教堂
圣家族教堂是西班牙建筑大师安东•高迪的毕生代表作。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市区中心,始建于1884年,目前仍在修建中。尽管是一座未完工的建筑物,但丝毫无损于它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教堂主体以哥特式风格为主,但结构已经简练很多,圆顶和内部结构则显示出新哥特风格。设计上没有遵循任何形式古典教堂设计风格,具有强烈的雕塑式的艺术表现特征。这座教堂的设计是为了抗衡日益增长的工业化影响,因此,它的设计宗旨是反工业化的。高迪为这个项目可以说是投入了毕生精力,设计基本上是一个高度的个人表现作品。
四十四,朗香教堂
朗香教堂由法国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设计建造,1955年落成。朗香教堂的设计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誉为20世纪最为震撼、最具有表现力的建筑。在教堂的设计中,柯布西耶把重点放在建筑造型上和建筑形体给人的感受上。他摒弃了传统教堂的模式和现代建筑的一般手法,把它当作一件混凝土雕塑作品加以塑造。
四十五,落水住宅(流水别墅)
流水别墅是赖特为卡夫曼家族设计的别墅。在瀑布之上,赖特实现了 方山之宅 的梦想,悬空的楼板铆固在后面的自然山石中。整个构思是大胆的,成为无与伦比的世界最著名的现代建筑。流水别墅的建筑造型和内部空间达到了伟大艺术品的沉稳、坚定的效果。这种从容镇静的气氛、力与反力相互集结之气势,弥漫在整个建筑内外及其布局与陈设之间。在材料的使用上,流水别墅也是非常具有象征性的,所有的支柱,都是粗犷的岩石。石的水平性与支柱的直性,产生一种明显的对抗,所有混凝土的水平构件,贯穿空间,飞腾跃起,赋予了建筑最高的动感与张力。赖特对于国际形式主义、空谈机能主义的态度,浓缩地表现在由起居室通到下方溪流的楼梯。这个著名的楼梯,关联着建筑与大地,是内、外部空间不可缺少的媒介,且总会使人们禁不住地一再流连其间。流水别墅可以说是一种以正反相对的力量在微妙的均衡中组构而成的建筑。也可以说是水平或倾斜穿插推移的空间手法,交错融合的稀世之作。
四十六,水晶宫(玻璃方舟)
1851年伦敦世博会,英国工程师约瑟夫•帕克斯顿运用钢铁与玻璃建造温室的设计原理,大胆的把温室结构应用在这次博览会的展厅设计中,展览大厅全部采用钢铁与玻璃结构,被称为水晶宫。水晶宫又名玻璃方舟,外形为简单的阶梯长方体,并有一个垂直拱顶,没有多余装饰,完全表现了工业生产的机械本能。它开创了采用标准构件、钢铁和玻璃设计和建造的先河。
四十七,瓦西里椅子
由马歇尔•布鲁尔设计的世界上第一把钢管椅,是为康定斯基的住房设计的,并为了纪念马歇尔与老师的友谊而以老师的名字命名。马歇尔•布鲁尔的设计受到了自行车扶手的启发,其结构完全改变了椅子设计的传统造型,具有明显的功能性特点。在制造和材料运用上具有革命性的变化,开放式造型反映了包豪斯设计空间处理的风格。
四十八,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了解除工业化对传统建筑、传统手工业的威胁,为了复兴哥特式风格为中心的中世纪手工艺风气和恢复手工艺行会传统,为了通过建筑和产品设计体现出民主思想而发起的一个具有很大实验性质的设计运动。起源于英国,而后发展为一场国际运动。主张 美术与技术结合 的原则。要求美术家从事产品设计,反对 纯艺术,在工业设计史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德国的新艺术运动是以 青年风格 来命名的,艺术家、建筑师以《青年》杂志为中心,希望通过手工艺传统的恢复来挽救颓败的当代设计,思想上也受拉斯金等人影响。初带有明显自然主义色彩,但1897年后逐步摆脱以曲线装饰为中心的法国等新艺术主流,开始和格拉斯哥四人集团类似的探索,从简单几何造型和直线运用上寻求新形势发展方向。青年风格运动最重要设计家是贝伦斯。风格特色:反对机械化和工业化,重视自然主义的装饰特点,表现为曲线、流畅的有机形态,但后期有几何造型和注重功能的倾向。
五十,荷兰的风格派
荷兰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产生于20世纪初,是早期现代主义设计运动重要组成部分。风格派源于荷兰绘画艺术风格,对设计界影响巨大,被看做是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中的重要表现形态之一。风格派运动既与当时一些主题鲜明组织结构完整的运动比如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运动不同,并不具有完整的结构和宣言,同时也与类似包豪斯设计学院那样的艺术与设计院校完全不同。风格派是1917—1928年间以荷兰为中心的现代艺术流派,成员包括画家、设计师、建筑师,是一个松散的集体,其中主要的促进者是杜斯伯格,而维系这个集体的中心是这段时间出版的《风格》杂志,这份杂志的编辑也是杜斯伯格。风格派的核心人物还有蒙德里安、利特维尔德等。
五十一,好莱坞风格
是装饰艺术运动在米国的一个延伸与发展。它的产生背景与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有密切关系。1929年到1933年,经济危机席卷北米和欧洲,成百万人失业,20年代初期的虚假繁荣被萎靡不振的经济前景取代,人心惶惶,社会不安。此时,能使人暂时忘记危机和经济困境的是好莱坞电影,它们给人们带来片刻欢乐和幻想,受到了大家欢迎喜爱,成为一种最好减压方法。因此电影业成一支独秀,好莱坞电影工业和电影院空前繁荣,电影院被称为梦的宫殿。此风格采用富有梦幻的色彩,夸张的方式,大胆的几何纹、卷草纹、动物纹、以对比强烈、闪亮霓虹灯点缀,形成繁华梦幻的装饰效果。30年代,好莱坞风格传入欧洲,影响了欧洲电影院的设计风格。
五十二,俄国构成主义
十月革命胜利前后,在俄罗斯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当中产生的前卫艺术和设计运动,是在立体主义影响下派生出来的艺术流派。最早出现在雕塑领域,而后发展到绘画、戏剧、音乐、建筑设计、产品设计等广泛领域。他们的探索带有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政治色彩,俄国的现代设计探索被称为“构成主义运动”。无论从它的深度还是探索的范围来说,都毫不逊色于德国的包豪斯或者荷兰的风格派。但是,这个前卫探索在1925年前后遭到斯大林扼杀,因此未能获得进一步发展,也不像德国现代主义那样产生世界影响,非常令人遗憾。构成主义的代表有马列维奇、李西斯基、塔特林等。
五十三,德国工业同盟
全称 德意志工业同盟,简称DWB,1907年有赫尔曼•穆特休斯在德国倡议成立的旨在促进设计的半官方机构,其成员包括制造商、建筑家和工艺家,得到政府在资金、资料、活动安排等方面支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官办设计促进中心。后逐步转为非官方的设计行会,在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史上具有举足重轻作用。这个组织旨在提高工业产品质量,公开追求商业目的,奠定了德国产品重质量的传统,可以说标志着德国现代主义运动的发轫。
五十四,包豪斯
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这所由著名建筑家、设计理论家格罗佩斯创建的学院,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成为集欧洲现代主义大成的中心,它把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推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已成为现代主义发展和现代艺术教育之路上的里程碑。它所开创的绘画基础课、训练学生对平面、立体、色彩和肌理的课程现在仍是世界各地设计学校的必修课。包豪斯还注意把教学、实践、销售结合起来,树立整体形象,使这一学校为世界瞩目。他们的设计活动所产生的产品今天看来仍然很经典。由于传播民主思想和共产主义倾向,包豪斯受到了纳粹迫害,1933年被迫关闭,仅存在14年,但是包豪斯的老师和学生纷纷移居米国把包豪斯的思想传遍了整个世界。
1919年4月1日在德国魏马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为培养现代设计人才而建立的学院。虽然仅存14年,但对德国乃至世界的现代设计及其教育的影响不可估量。它在理论和实践上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培养出大批优秀的设计人才,成为20世纪初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发源地。
包豪斯经历了两个主要发展阶段:①魏马时期(1919一1924),②德骚时期(1925-1933),其名称根据学院所在地而来。格罗佩乌斯(1919-1927年任职)是其创立者和第一任校长。第二任校长是迈耶(1927-1930年任职)。第三任校长是凡德洛(1931一1933年任职)。
他们都是当时德国著名建筑师、现代主义设计的先驱,对包豪斯的贡献极大。
20世纪初,在大工业迅速发展的推动下,欧洲各国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方兴未艾。格罗佩乌斯敏锐地意识到:应该建立新型的、专门的设计学院,以培养工业社会所需要的设计人才。他一再向政府提出创办以建筑设计为中心的设计专门学校的建议,1919年魏马政府表示同意,在合并魏马美术学院和魏马工艺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包豪斯学院。其德文全称为“Des Staatliches Bauhaus”,即“国立包豪斯”。
格罗佩乌斯把德文的建筑(bau)和房子(haus)两词合一而创造了“Bauhaus”(包豪斯),含意是新型的建筑设计体系,但其设计教育内容包括了以建筑为中心的所有工业设计。格罗佩乌斯亲自拟定了《包豪斯宣言》,确定其设计宗旨“艺术与技术的统一”。
包豪斯在实践中探索,确立了现代设计的基本观点和教育方向:①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②设计必须遵循客观、自然的法则。其教育体系、设计理论与设计风格在实践中逐渐成熟、完善。
包豪斯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由艺术和技术构成。其早期的教学体制可称为“工厂学徒制”,学生的身份是“学徒工”,担任艺术形式课程的教师称“形式导师”,担任技术、手工艺制作课程的教师称“工作室师傅”,每一门课都由这两种教师共同担负,学校还设立了木工、陶瓷、编织和印刷工作室,供学生实习,使其兼具艺术和技术能力。包豪斯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奠定了设计教育中平面构成、立体构成与色彩构成的基础教育体系,并以科学、严谨的理论为依据。
1923年8-9月间,包豪斯举办了名为“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的大型展览会。师生的作品吸引了欧洲著名的艺术家与设计师,从而进行了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宣传了包豪斯的设计思想,并将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推向高潮。当时,格罗佩乌斯作了题为“论综合艺术”的演讲并发送其著作《包豪斯的设想与组织》。其后,他在教学上又作了较大改革,把数学、物理、化学作为必修课,使教学体系向着更加理性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更加适应大工业生产的需要。
由于右翼政治势力的迫害,1925年3月,包豪斯迁至德骚市,开始其发展的第二阶段。1926年,其校名又加上“设计学院”的附名,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性质。教学不再由形式导师和工作室师傅共同进行,而是聘请技术熟练的工匠协助教授工作。德骚包豪斯的教授以本院毕业生为主,如拜耶等人。1925年,该校刊物《包豪斯》出版。1927年,成立建筑系,瑞士著名建筑师迈耶任系主任。这是包豪斯的鼎盛时期。
1928年2月,格罗佩乌斯辞职并推荐迈耶担任校长。他进行了大规模改革,加强了建筑系的课程,成立了音乐系,增设了摄影专业,并增加了社会学课程,提倡学生积极与社会联系。其进步的政治立场引起当局不满,1930年他被迫辞职。
在格罗佩乌斯的推荐下,德国著名建筑师凡德洛出任第三任校长。他继续推行改革,完善以建筑设计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并努力使学院实现非政治化。
1932年,在纳粹冲人学校大肆破坏后,学校被迫关闭并迁至柏林,以“包豪斯•独立教育与研究学院”命名,在一座废弃的电话公司里继续教学。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4月,由当时的文化部下令关闭包豪斯并由纳粹军警强行占领学校,8月10日,凡德洛宣布包豪斯永久解散。
包豪斯是现代设计的摇篮,其所提倡和实践的功能化、理性化和单纯、简洁、以几何造型为主的工业化设计风格,被视为现代主义设计的经典风格,对20世纪的设计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五十五,现代主义设计
现代主义设计是继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之后,又一次设计师为寻找能代表新时代的设计风格,从设计观念、形式、材料、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的设计运动。兴起于20世纪初的欧洲,20年代在德国达到高潮,后经米国发扬光大成为国际主义设计风格,传播到世界各地。现代主义设计是工业革命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设计艺术运动。现代主义设计形式及其特征反应在四个方面:功能主义特征;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具体设计上重视空间的考虑,特别强调整体设计考虑,基本反对在图版上、在预想图上设计,而强调以模型为中心的设计规划;重视设计对象的费用和开支,把经济问题放到设计中,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考虑,从而达到实用、经济的目的。
五十六,国际主义
现代主义经过在米国的发展成为战后的国际主义风格。这种风格特别是在六七十年代以来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影响了世界各国的设计。国际主义设计具有形式简单、反装饰性、系统化等特点,设计方式上受少则多原则影响较深,50年代下半期发展为形式上的减少主义特征。到美国以后,少则多的密斯主义受到欢迎,钢筋混凝土预制件结构和玻璃幕墙结构得到协调的混合,成为国际主义的标准面貌。形式已具有象征性力量,成为第一性的,而社会性,大众性则被逐步抛弃。原本的民主色彩变为一种单纯的商业风格,变成了为形式而形式的形式追求主义追求。目的性消失,形式追求成为中心是国际主义的核心。密斯是这个风格的集大成者,80年代以后国际主义开始衰退、简单理性、缺乏人情味、风格单一、漠视功能引起青年一代的不满是国际主义式微的主要原因。
五十七,新现代主义(New Mobenism)
在罗伯特•文丘里向现代主义提出挑战以来,设计的发展除了后现代主义还有一条道路就是对现代主义的重新研究和发展,被称为“新现代主义”或“新现代”设计。新现代主义坚持以现代主义的传统,根据新的需要给现代主义加入了新的简单形式的象征主义,但总体来说它仍然是现代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这种依然以理性主义、功能主义、减少主义方式进行设计的风格人数不多但影响巨大。新现代主义是混乱的后现代主义之后的一个回归过程,重新恢复现代主义设计和国际主义设计的一些理性的、次序的、功能性的特征,具有它特有的清新味道。
五十八,新德国设计
从西柏林设计的探索开始,一批以西柏林为中心的设计家创造出一个新的设计流派来,称为“新德国设计”,以非正统德国理性主义为中心,他们的家具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都具有生动的特点。这场运动的精神领袖是克里斯提安•邦格拉博,他以他的设计事务所设计的工作室作为宣传新设计思想的论坛,公开反对沉闷的主流德国现代设计。他曾经说:“我反对的不是兰姆斯,而是那种说德国设计必须像兰姆斯的刻板教条”。这个流派的设计常常充满了放荡不羁的戏谑成分,利用一些废品组合,比如破木箱、钢管来组成家具或者其他用品,与意大利的前卫和激进设计运动的作品有相似之处,这是德国设计中的一个非常特殊的内容。
五十九,瑞士国际主义平面风格
瑞士的国际主义平面风格,是现代平面设计最重要的风格之一。它那种冷静的、理性的面貌给人深刻的印象。瑞士平面设计风格稳健,四平八稳的传达设计,给人印象深刻。瑞士的现代设计是从两所学校发展起来的。一所在世界金融中心的日内瓦的日内瓦设计学校,另一所在靠近法国和德国边界巴塞尔的巴塞尔设计学院,这两所城市中的设计学院是瑞士现代设计的摇篮,从40年代到60年代,瑞士现代主义风格也就是被世界称为“瑞士国际主义平面风格”的这种方式,在这两所学校形成和发展,影响世界各国。
六十,波普设计运动
波普设计运动是异常前卫而又面向大众的设计运动,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英国并波及欧米。它产生的背景是战后日益形成的西方丰裕社会、青少年消费市场、反叛立场,特别是对现代主义设计和国际主义设计的反感有密切关系。英国的波普运动是为了其改变设计落后的地位,而又避开现代主义阶段的一条捷径,它的思想根源还是从米国大众文化中来的。设计家为了适应这种心理需求而设计与当时主流的国际主义风格、理性主义、减少主义设计特征背道而驰的新产品。主要在产品、服装、平面三个方面开始突破,以服装最为突出。其设计挣脱了一切传统的束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波普设计运动是异常前卫而又面向大众的设计运动,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英国并波及欧米。它产生的背景是战后日益形成的西方丰裕社会、青少年消费市场、反叛立场,特别是对现代主义设计和国际主义设计的反感有密切关系。英国的波普运动是为了其改变设计落后的地位,而又避开现代主义阶段的一条捷径,它的思想根源还是从米国大众文化中来的。设计家为了适应这种心理需求而设计与当时主流的国际主义风格、理性主义、减少主义设计特征背道而驰的新产品。主要在产品、服装、平面三个方面开始突破,以服装最为突出。其设计挣脱了一切传统的束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任何视觉源泉,从最常见的工业产品和生活垃圾,如罐头盒、汽水瓶、包装纸,直到电影明星的形象等都作为绘画和设计的素材和摹仿形式,然后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运用到产品式样的设计之中。这些产品形象诙谐、轻松,常常是象征性图案,产生引人注目的效果,色彩艳俗,强调色彩和图案的平面效果,忽视三维,摆脱正统和强调实用的设计形式,表现出强烈的通俗、乐观的可消费性。
六十二,孟菲斯
1978年到1979年之间,意大利重要的工业城市、设计中心米兰的一群青年设计家成立了自己的激进设计组织“阿基米亚”,这个组织与意大利的两个设计大师爱多尔•索特萨斯和亚历山大罗•门蒂利合作,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基金组织之一。1981年索特萨斯离开阿基米亚,组织成立了一个前卫的设计集团“孟菲斯”,在20世纪80年代一直成为西方设计的重要力量,是国际公认的后现代主义的重要领头羊。孟菲斯设计集团没有发表宣言,也没有公布自己的主张。他们反对任何限制设计思维的固有观念。
六十三,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理论是一种科学方法,其目的在于给人们提供理解人类思维活动的手段。最著名的代表是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施特劳斯,他是法国知识运动的重要成员之一。
六十四,高科技风格
高科技风格是现代技术在设计艺术中应用的具体表现,首先表现在建筑领域,而后发展到产品设计中。工设上的 高科技风格是从祖安•克朗和苏珊•斯莱辛1978年著作《高科技》中产生。这个术语在设计上特指两个不同层次内容:一是技术性的风格,强调工业技术的特征;二是高品位的。因此,高科技中的高指的是高品位,以把设计的对象从平民大众中抽出来,成为上层人的特定所有,因为这个非民主化的特点,高科技风格不是强调民主化的现代主义的衍生。风格特征:强调精细的技术结构,讲究现代工业材料和工业加工技术的运用,把现代主义设计的技术成分提炼出来,加以夸张处理,形成一种符号的效果,赋予工业构造、机械部件以美学价值,达到具有工业化象征性特点。
六十五,人体工程学
又称人机工程学、人机工学,是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在研究工作中、家庭生活中和休闲时,怎样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舒适等问题的学科。它是20世界初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宗旨是研究人与人造产品之间的协调关系,为设计提供依据,为设计提出人——机关系依据的有两门学科,人机工学和心理学,特别是消费心理学,人体工学在六七十年代有相当显著的发展,对于设计的起步起到很大促进作用。
六十六,O一系列剪刀
发明者:奥洛夫•帕贝克斯托姆,芬兰,1960年。这款剪刀为了适应不同的握姿,将握柄设计出各种不同的尺寸。纺织工匠们多年一直使用这种剪刀。Fiskars公司将这种体贴人的设计精神带入工业时代,让更多的使用者从中受惠。奥洛夫•帕贝克斯托姆一开始是工程师,后来成为木雕家,并于1958年加入Fiskara公司担任工业设计师。在成功地推出一些列餐具后,他开始设计剪刀及相关产品,并最终将Fiskars打造成国际品牌,而他设计的这款剪刀也成为极富有生命力的设计典范。帕贝克斯托姆所擅长的木雕工艺在这款剪刀的设计上清晰可见,握把线条流畅,几乎就像是手工雕刻而成。而事实上,这款剪刀是以自动射出成型的方式大量生产的。
六十七,视觉传达设计
以某种目的为先导的,通过可视的艺术形式传达一些特定的信息到被传达对象,并且对被传达对象产生影响的过程。在中国与世界上很多国家,视觉传达设计一词被等同于平面设计,在大学专业划分里,这也是平面设计方向的学科而广于图形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的设计师一般也称为平面设计师,并且与工业设计师,服装设计师,网页设计者,IT工作者,有区别。
六十八,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Environment Design)可以分为物质形态和意识形态两个方面。物质形态主要是指构成环境景观的物质要素,而这些物质要素按不同的材质又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意识形态主要是指影响指导人们行为的精神因素,如:宗教信仰、民俗习惯、审美观念、社会制度、伦理道德等。环境设计各要素间的关系犹如生物学上生物群落的共生链,维系着自然万物的萌发,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这种状态恰恰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应追求的目标,其任务在于设计出最优化的“人类——环境系统”,这个系统将展现人类与环境的共存,人类与环境在新的高层次的平衡和发展。
六十九,展示设计
展示设计是一门综合艺术设计,它的主体为商品。展示空间是伴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的阶段性发展逐渐形成的。在既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运用艺术设计语言,通过对空间与平面的精心创造,使其产生独特的空间范围,不仅含有解释展品宣传主题的意图,并使观众能参与其中,达到完美沟通的目的,这样的空间形式,我们一般称之为展示空间。对展示空间的创作过程,我们称之为展示设计。
七十,CI设计
CI设计是60年代由美国首先提出,70年代在日本得以广泛推广和应用,它是现代企业走向整体化、形象化和系统管理的一种全新的概念。其定义是:将企业经营理念于精神文化,运用整体传达系统(特别是视觉传达系统),传达给企业内部与大众,并使其对企业生产一致的认同感或价值观,从而达到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促销产品的设计系统。CI设计,即有关企业视觉形象识别的设计,包括企业名称、标志、标准字体、色彩、象征图案、标语、吉祥物等方面的设计。
七十一,设计
所谓设计,指的是把一种设计、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它的核心内容有三方面:计划、构思的形成;视觉传达方式;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
七十二,德意志制造联盟“德意志制造联盟”(Deutscher Werkbund) 由一群热心设计教育与宣传的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企业家、政治家组成的一个积极推进工业设计的德国舆论集团。目标是通过艺术、工业与手工艺的合作,用教育、宣传及对有关问题采取联合行动方式来提高工业劳动的地位。官员穆特休斯、威尔德、政治家诺曼是其创始人,联盟中最著名的设计师是贝伦斯。
问答题
1试述莫里斯其人及其创导的设计运动,其设计主张、方法和风格如何?
现代工业设计的先导。说它是一次运动,是因其影响波及面大,具有国际意义。18世纪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使机械产品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与过去手工制造的产品相比,呈现明显机械化特性:有些产品的造型和装饰设计,仍照搬传统手工业产品的样式,使难于应付复杂形式的机器产品比过去用长时间精雕细琢的手工业产品显得粗糙低劣;有些产品因按照机械生产的特点重新设计,其单纯简洁的样式,却使许多认为只有花样繁琐的传统样式才代表精致完美的消费者难以接受。因此,非常不成熟的工艺美术设计,面临着新旧过渡时期的困难。(时代背景)
以英国诗人、文艺批评家拉斯金和画家、工艺美术设计家莫里斯为代表的传统派,一面在理论上展开了批评和宣传,一面积极致力于设计实践。他们不满当时机械化产品的粗糙、简陋,认为真正的工艺产品应该既实用又美观,企图恢复中世纪传统作坊生产的手工产品的标准的手工技艺和完美而精致的设计。为此,莫里斯建立了自己的染织作坊,亲自设计并以手工制作各种织物、壁纸、地毯和家具等。其设计在否定当时机械化样式缺少曲线变化的前提下,运用了自然界有机物(如花草)的形式,并加以变形,使装饰纹样呈现出变化丰富的曲线,富有生机和运动感(风格特征)。它们和曾经风靡欧洲、有强烈装饰感的巴洛克和罗可可(见巴洛克、罗可可)的曲线风格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种风格很快在建筑造型、室内装饰、园林艺术、书籍装帧等各种工艺美术设计中表现出来,并影响了整个欧洲设计界。拉斯金和莫里斯的言行使其走进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怪圈:他们从审美角度反对工业化时代生活用品的机械生产及其造型样式,但他们号召人们把生活用品的设计与其功能相结合,并身体力行。因此,实际上是在引导人们对产品(不论是手工还是机器产品)设计与其功能的关系予以特别重视,指出了正确的设计方向,极大地推动了工业产品设计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评价其意义)
2试述新艺术运动的设计风格、与工艺美术运动的异同,及其局限性与突破。
新艺术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源于比利时、法国并对欧洲和美国产生影响巨大的一种建筑、美术及实用艺术的风格运动。在设计发展史上标志着由古典传统走向现代运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转折与过渡,其影响十分深远。彻底与19世纪下半叶的西方艺术界流行的两种趋势决裂:历史风格与自然主义。他们在形式设计上的口号是“回归自然”,以植物、花卉和昆虫等自然事物作为装饰图案的素材,但又不完全写实,多以象征有机形态的抽象曲线作为装饰纹样,呈现出曲线错综复杂、富于动感韵律、细腻而优雅的审美情趣。与工艺美术运动的相同点:它们有许多相似处:都是对维多利亚和其他过分装饰风格的反动;都是对工业化风格的反映,都旨在恢复手工艺的重视和热衷;它们也都放弃了传统装饰风格的参照而转向自然的装饰动机;又同时受日本装饰的影响。不同点:工艺美术运动重视中世纪的哥特风格,而新艺术运动放弃了任何的传统装饰,完全走向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平面和直线,在装饰上突出曲线、有机形态,装饰动机基本来源于自然形态。局限性与突破:风格变化广泛,在不同国家、学派有不同特点,使用不同的技巧、材料也有不同的表现方式。风格把重点放在动植物的生命形态上,但设计师不抛开结构原则,其结果是表面的装饰,流于肤浅的“为艺术而艺术”,本质上运动是一场装饰运动。但它使用自然花纹与曲线,脱掉了守旧的外衣,是现代设计简化与净化过程中的重要步骤。
3简述二、三十年代流行于欧美的装饰艺术运动的主要特征,如何评价。
装饰艺术运动是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以法国、美国和英国等为代表的一次风格特殊的设计运动。它发源于法国,主要集中于豪华和奢侈的产品与艺术品的设计上。由于这场运动和现代主义运动几乎同时发生,所受影响很大,两次运动既对立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装饰艺术”之名来自1925年的巴黎装饰主义展览。“装饰艺术”并不仅指一种单纯的设计风格,而是包含广泛(爵士图案)。它是对矫饰的新艺术运动的反动,反对古典主义、自然(特别是有机形态)、手工业倾向,主张机械化的美。在形式上影响装饰艺术运动风格的有:1、埃及等古代装饰风的实践性。埃及图吞哈蒙墓出土器物的装饰动机是继日本风格后又一次重要的外来影响。2、原始艺术。主要是来自非洲和南美的原始部落的影响。3、简单的几何外型。与工业生产相关,时代特征强烈的简单几何外型成为20世纪20年代研究的中心。4、舞台艺术。俄国芭蕾舞团舞台和服装设计,法国服装设计,美国爵士乐影响。5、汽车。汽车作为20世纪文明的象征,在设计形式和思想上都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6、独立的色彩体系。具有鲜明强烈的色彩特征,特别重视原色和金属色彩。评价:装饰艺术运动对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的自然装饰、中世纪复古表示反对,而对于单调的工业化风格加以批评,它承认工业化,不同于前两次运动,但在装饰趋向上又有相似之处;又由于强调装饰化,与现代主义存在区别。因此它是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间的一场衔接。装饰艺术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传统的设计运动,服务对象仍是社会上层。其普及的原因是自身的折衷风格为大批量生产提供了可能,很大程度上只是设计界的探索,很难形成一种统一、流行的风格。
4试述包豪斯的宗旨、设计风格及其影响。
格罗佩乌斯把德文的建筑(bau)和房子(haus)两词合一而创造了“Bauhaus”(包豪斯),含意是新型的建筑设计体系,但其设计教育内容包括了以建筑为中心的所有工业设计。格罗佩乌斯亲自拟定了《包豪斯宣言》,确定其设计宗旨“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包豪斯在实践中探索,确立了现代设计的基本观点和教育方向:1、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2、设计目的是人不是产品3、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包豪斯的影响:包豪斯是现代设计的摇篮,其所提倡和实践的功能化、理性化和单纯、简洁、以几何造型为主的工业化设计风格,被视为现代主义设计的经典风格,对20世纪的设计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局限性:为追求新的、工业时代的表现形式,在设计中过分强调抽象的几何图形,走上形式主义道路,有的甚至破坏了产品的使用功能,包豪斯所强调的标准和经济的含义更多是美学意义上的,强调的功能是高度抽象的;严格的几何造型和对工业材料的追求使产品具有一种冷漠感,缺少应有的人情味。
谈谈如何正确看待“包豪斯”(Bauhans)及其功能主义。
5日本工业设计是如何对待传统与现代的? 简述日本设计中的“双轨制”。
日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日本设计在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中采用了所谓的“双轨制”。一方面在服装、家具、室内设计、手工艺品等设计领域系统地研究传统,以求保持传统风格的延续性;另一方面在高技术的设计领域则按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设计。这些设计在形式上与传统没有直接联系,但设计的基本思维还是受到传统美学观念的影响,如小型化、多功能及对细节的关注等。
通过这种“双轨制”,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发扬光大,并产生了一些优秀的作品,1956年柳宗理设计的“蝴蝶”凳就是一例。设计师将功能主义和传统手工艺两方面的影响融于这只模压成型的胶合板凳之中。尽管这种形式在日本家用品设计中并无先例,但它使人联想到传统日本建筑的优美形态,对木纹的强调也反映了日本传统对自然材料的偏爱。
6什么是后现代主义?简述后现代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答案: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产物。它发端于建筑设计并影响到其他设计领域,在设计宗旨、风格等方面向现代主义设计提出挑战。20世纪60年代,西方进入“丰裕社会”时代,人们的消费观念从讲究结实耐用转向求新求异。现代主义设计风格长期以单调、沉闷、冷漠的形式充斥城市,使人们渴望出现变化。随着经济发展,形式单调的产品已不能适应多元化市场的需求和商业竞争。后现代主义设计遂应运而生。后现代主义反对米斯的“少即多”的设计原则,并提出“少即烦”的观点,认为设计不仅要实现功能要求,还必须使形式表现出丰富的视觉效果,满足消费者日益精致和多元化的审美需求。他们提出“复兴都市历史拼合”理论,认为新时期的设计应以新材料、新技术克服单一化的技术特征,要表现出与自然和原有的历史传统面貌融为一体的都市面貌。同时,还应表现出设计师的个性和风格。其设计风格的总体特征,是重视形式、强调装饰。企图把良好的功能、科学的结构和古希腊罗马样式、哥特样式以及巴洛克、洛可可或维多利亚等各种经典样式的装饰细节相结合,追求独特艺术韵味和设计个性,并面向不同的文化群体与层面,从中汲取营养、激发创作灵感。因此,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常常显得生动、活泼,同时又经常呈现出繁琐、杂乱无章甚至拼凑和大杂烩的面貌。
7艺术装饰运动,折衷主义,后现代设计运动都比较注重从历史中汲取设计灵感,请你结合史实,论述他们对于如何将历史文脉运用于设计过程之中的主要差别。
折衷主义1820-1900在19世纪,一个更为直接和严峻的问题是风格上的折衷主义。所谓折衷主义就是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而不拘泥于某种特定风格,所以也被称为“集仿主义”。随着生产的商品化,需要用丰富多彩的式样来满足和刺激市场,于是希腊、罗马、拜占庭、中世纪、文艺复兴的情调杂然并存,汇为奇观。同时,19世纪的交通已很便利,考古学大为发达,加上摄影术的发明,帮助人们认识和掌握了古代遗产,以致有可能对各种式样进行拼凑与模仿。
装饰艺术运动(Art Deco)19世纪20--30年代的欧美设计革新运动。在大工业迅速发展、商业日益繁荣的形势推动下,欧美的工业设计逐渐走向成熟。仍然经常留恋手工业生产的新艺术设计运动,己不能适应普遍的机械化生产的要求。以法国为首的各国设计师,纷纷站在新的高度肯定机械生产,对采用新材料、新技术的现代建筑和各种工业产品的形式美和装饰美进行新的探索,其涉及的范围主要包括对建筑、家具、陶瓷、玻璃、纺织、服装、首饰等方面的设计,力求在维护机械化生产的前提下,使工业产品更加美化。装饰艺术运动中表现出的东西方艺术样式的结合、人情味与机械美的结合等内涵,在20世纪80年代,重新受到了后现代主义设计师的重视。
后现代主义设计(Post Modernism)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产物。它发端于建筑设计并影响到其他设计领域,在设计宗旨、风格等方面向现代主义设计提出挑战。
20世纪60年代,西方进入“丰裕社会”时代,人们的消费观念从讲究结实耐用转向求新求异。现代主义设计风格长期以单调、沉闷、冷漠的形式充斥城市,使人们渴望出现变化。随着经济发展,形式单调的产品已不能适应多元化市场的需求和商业竞争。后现代主义设计遂应运而生。其设计风格的总体特征,是重视形式、强调装饰。企图把良好的功能、科学的结构和古希腊罗马样式、哥特样式以及巴洛克、洛可可或维多利亚等各种经典样式的装饰细节相结合,追求独特艺术韵味和设计个性,并面向不同的文化群体与层面,从中汲取营养、激发创作灵感。因此,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常常显得生动、活泼,同时又经常呈现出繁琐、杂乱无章甚至拼凑和大杂烩的面貌。
8从一个或几个侧面论述北欧设计,重点论述方向,北欧设计与包豪斯的关系,民族手工艺设计与现代工业设计的结合,软性功能主义,人性化与个性化的设计。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地处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在设计领域中崛起,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影响十分广泛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设计风格有着强烈的共性,它体现了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多样化的文化、政治、语言、传统的融合,以及对于形式和装饰的克制,对于传统的尊重,在形式与功能上的一致,对于自然材料的欣赏等。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是一种现代风格,它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与传统的设计文化相结合,既注意产品的实用功能,又强调设计中的人文因素,避免过于刻板和严酷的几何形式,从而产生了一种富于“人情味”的现代美学,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为包豪斯所推崇的功能主义也影响到了斯堪的纳维亚各国。斯德哥尔摩博览会在其它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引起了反响,新的功能主义迅速传播到了各个国家。在这个过程中,极端形式的功能主义并未深入大众,钢管金属家具和严格的几何形式只是宜于公共建筑,各种家具和家用产品需要一种比功能主义更为柔和并具有人文情调的设计方法,即所谓“软性”的功能主义。那些与国际潮流并驾齐驱的设计师一方面保持革新的功能主义精神,同时又以一种能够批量生产的方式应用木材等传统的材料。这一阶段的家具清楚地展示了这种新风格的特点:即以直线为主的简洁的结构技术,视觉上和实际上的轻巧形状以及使用皮革、木材等天然材料,同时又不失功能主义的实用原则。
9斯特恩曾将后现代设计归结为装饰主义,隐喻主义,文脉主义,请结合史实论述你对这三大特点的认识。
后现代主义是旨在反抗现代主义纯而又纯的方法论的一场运动,它广泛地体现于文学、哲学、批评理论、建筑及设计领域中。所谓“后现代”并不是指时间上处于“现代”之后,而是针对艺术风格的发展演变而言的。后现代主义对环境的影响首先体现于建筑界,而后迅速波及到其它设计领域。文丘里的建筑理论是与现代主义“少就是多”的信条针锋相对的,提出了“少就是乏味”的口号,鼓吹一种杂乱的、复杂的、含混的、折衷的、象征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建筑。在这一点上他与波普运动一脉相承。后来的一些美国建筑师如格雷夫斯(Michael Groves,1934-)、穆尔(Charles Moore,1925-)等人又把目光转向传统的建筑风格上,特别是古典主义。以简化、变形、夸张的手法借鉴历史建筑的部件和装饰,如柱式、山花等,并把其与波普艺术的艳丽色彩与玩世不恭的手法主义结合起来。穆尔1975-1978年设计的美国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就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名作,它由各种历史式样的建筑片段构成。1977年美国建筑评论家詹克斯(Charles Jencks,1939-)出版了《后现代建筑的语言》一书,系统地分析了那些与现代主义理论相悖的建筑,明确地提出了后现代的概念,使先前各自为政的反现代主义运动有了统一的名称和确切的内涵,并为后现代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另一位后现代主义的发言人斯特恩(Robert A.M.Stem)把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归结为三点:即文脉主义(Contextualism)、引喻主义(Allusionism)和装饰主义(Arnamentation)。他强调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和建筑的象征性,并把装饰作为建筑不可分割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