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名词解释
1. 岩浆岩:岩浆在内力地质作用的影响下,由深处侵入地壳表层或喷出地表,并经过冷凝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2. 岩浆岩的产状:侵入岩的产状主要是指侵入体产出的形态、大小、与围岩的关系以及侵入时的构造环境等等。
3. 斑状结构:岩石中所有矿物颗粒可分为大小截然不同的两群,大的称为斑晶,小的称为基质,其中没有中等大小的颗粒。
4. 条带状构造:石的颜色、成分或结构不同的平行条带交替而出现的构造。
5. 变质岩的结构:由岩石组分的形状、大小和相互关系等反映的岩石构成方式,它着重于矿物个体的性质和特征。
6. 花岗结构:在花岗岩类岩石中,暗色铁镁矿物和斜长石相对为自形,碱性长石大多为半自形,而石英为它形晶充填于不规则结晶间隙中,这种大部分矿物的半自形粒状结构称为花岗结构。
7. 岩浆的结晶作用:岩浆中各种离子和络阴离子团围绕一些结晶中心,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排列,并按照一定的结晶顺序结晶出各种晶体矿物的作用。
8. 气化水热液变质作用:具有化学活动性的气态或液态溶液,对岩石进行交代而使岩石发生变质的一种作用,这些溶液既可来自岩浆体的挥发份,也可来自地壳内与岩浆体无关的区域性分布的热水。
9. 暗色矿物:带有深暗不同的各种颜色,在成分上富含Fe、Mg的硅酸盐矿物。
10. 岩浆:在地下深处形成的,含有挥发物质的、高温、高压、炽热而粘稠的硅酸盐熔融体。
11. 变质作用:由于地球内力作用而引起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从而使地壳中原有岩石的化学组分、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等方面在原岩基本保持固态的情况下所发生的转化作用,称为变质作用。
12. 变晶结构:是指原岩在变质作用过程中,以固态方式使原来的物质发生重结晶和变质结晶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结构类型。
二、填空题
1.按岩浆岩生成环境不同,可分为 侵入岩 和 喷出岩 两类。
2.按照矿物的颜色,可分为 浅色矿物 和 暗色矿物 ;而色率是指:岩石中暗色矿物所占百分含量,是岩浆岩分类和鉴定的重要标志之一。
3.根据矿物在岩浆分类和命名中的作用,可分为: 主要矿物 、次要矿物和 副矿物 。
4.按矿物晶体外形轮廓的完整程度,可分为 全自形 、 半自形 、和 它形 三种结构。
5.岩浆岩中侵入岩可分为整合侵入岩体和不整合侵入岩体。整合侵入岩体包括 岩床 、 岩盆 、 岩盖 ;而不整合侵入岩体包括 岩墙 、 岩脉 、 岩株 、岩基 。
6根据变质作用类型,将变质岩划分为 接触变质岩类 、 动力变质岩类、区域变质岩类 、 混合岩类、交代变质岩类五类。
7.影响变质作用的外部因素有: 温度 、 压力 和具化学流动性的流体 。
8.岩浆是在地下深处形成的,含有 挥发物质的 、高温、高压、炽热而粘稠的 硅酸盐熔融体。
10.岩浆岩中平均含量最高的矿物是. 长石 ;岩浆岩中分布最广的侵入岩是 花岗岩 。
11.岩浆岩中的矿物,根据矿物的成因分为 原生矿物 和 次生矿物 两类。
12.变质岩的构造根据成因可分为两类:变余构造 、变成构造 。
13.片麻状构造是在变质程度较深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变质构造,这种构造以 粒状变晶 矿物为主,其间有鳞片状、纤维状 变晶矿物断续 定向 分布而成,为 片麻岩 中常见的构造。
14.变质岩中的矿物成分,按其成因可分为 新生矿物 、原生矿物 以及 残余矿物 。
15.糜棱岩是指具有 糜棱 结构的岩石;千糜岩表现出明显的 重结晶 而与糜棱岩不同。
16.由 变质作用 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根据原岩种类的不同,变质岩可以分为
正变质岩 和 副变质岩 两大类。
17.中性侵入岩的主要矿物为. 斜长石 、角闪石、单斜辉石。中性喷出岩的主要代表岩石为 安山岩。
18.黑云母和角闪石在喷出岩中作为斑晶出现时,在该两种矿物的边缘可能出现 暗化边现象 。
19大洋盆地除少量岛屿外,绝大部分都是由 玄武 岩组成,大陆上的岩浆岩则以 花岗 岩为主,大洋与大陆之间的岛弧带上却分布着许多火山,他们大部分分布于太平洋西缘、北缘及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组成所谓的环太平洋“火环”,从岩石类型来说,主要是大量的 安山 岩。
20. .蠕虫结构是指蠕虫状的 石英 嵌晶穿插生长于 斜长石 中。
21.岩浆的结晶作用与岩浆的 成分、粘度、冷却速度 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22.变质岩的结构按成因可分为变余结构、变晶结构、碎裂结构 和 交代结构 四类。
23.把具有 碎裂 结构或 碎斑 结构的岩石称为碎裂岩。
24.橄榄辉石岩中的主要矿物有 辉石 和 橄榄石。
25.根据SiO2的含量,可将岩浆岩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 和 酸性岩。
二、 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影响岩浆粘度的因素:
A.岩浆的成分 √B.产状 C.温度 D.挥发分含量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暗色矿物随着FeO、MgO含量减少增加
B.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斜长石由基性变为酸性,钾长石含量逐渐减少。
√C.随SiO2饱和度增加,石英从无到有,当SiO2达到过饱和时可出现大量石英。
D.随着碱质(K2O、Na2O)含量的减小,出现碱性长石、副长石和碱性暗色矿物
3.下列属于不整合侵入体的是; A.岩床 B.岩盆 √C.岩基 D.岩盖
4.下列属于喷发相组的是;
√A.溢流相 B.火山通道相 C.喷发沉积相 D.次火山相
5.下列属于浅色矿物的是:
A.普通辉石 B普通角闪石 √C.方解石 D.黑云母
6.下列属于岩浆岩构造的是:
A.片状 B.片麻状构造 C.板状构造 √D.条带状构造
7.下列属于喷出岩的是: A.橄榄岩 √B.安山岩 C.辉长岩 D.花岗片麻岩
8.在喷出岩中分布最广的岩石类型是:
√A.玄武岩 B.安山岩 C.流纹岩 D.苦橄岩
9.不属于脉岩类的是: A.煌斑岩 B细晶岩 C.伟晶岩 √D.正长岩
10.哪种矿物大量出现不能作为变质岩的标志:
A.蓝晶石 √B.蛋白石 C. 十字石 D.红柱石
11.属于动力变质岩的是:
A.板岩类 B.片麻岩类 √C.靡棱岩 D.角闪岩类
12.属于交代变质岩的是: √A.蛇纹岩 B.大理岩 C.片麻岩 D.碎裂岩
13.下列岩石变质程度最深的是:
A.片岩类 B.千枚岩类 √C.片麻岩 D.板岩类
14.下列不属于正变质岩中出现的结构是:
A.变余杏仁构造 B.变余斑杂构造
√C.变余层理构造 D.变余流纹构造
15.下列属于混合岩的是:
√A.混合花岗岩 B.片麻岩 C.花岗岩 D.片岩
四、多项选择
1.下面那些属于基性侵入岩的专属性结构( )
A、辉绿结构 B、安山结构 C、粗玄结构 D、辉长结构 E、间粒结构
2.下面矿物中,属于浅色矿物的有( )
A、长石 B、石英 C、橄榄石 D、黑云母 E、白云
3.下面那些矿物与石英不能共存( )
A、镁橄榄石 B、紫苏辉石 C、白榴石 D、霞石 E、微斜长石
4.下面关于交代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岩石中有物质组分的带入和带出的变质作用。
B、发生交代作用时,原矿物的破坏和新矿物的形成同时进行。
C、交代作用的整个过程是在有溶液参加的固态状态下进行的。
D、交代作用后岩石的总体积发生变化。
E、交代作用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下进行的。
5.不整合侵入岩体的常见产状有( )
A、岩床 B、岩墙 C、岩基 D、岩盖 E、岩钟
6.下面矿物中属于基性岩类的主要矿物的是( )
A、橄榄石 B、辉石 C、角闪石 D、斜长石 E、石
7.下面那些岩石属于浅成侵入岩( )
A、辉绿岩 B、苏长辉长岩 C、苦橄玢岩 D、闪长玢岩 E、花岗斑岩
8.下面那些岩石不属于酸性岩( )
A、花岗岩 B、闪长岩 C、石英闪长岩 D、花岗闪长岩 E、流纹岩
9.下列岩石中,长石含量较高,且一般以碱性长石为主(即其含量占长石总含量的2/3以上)的有( )
A、闪长岩 B、花岗岩 C、正长岩 D、碱性花岗岩 E、花岗闪长岩
10.下面属于变质作用的类型的是( )
A、接触变质作用 B、动力变质作用 C、区域变质作用
D、同化混染作用 E、分异作用
四、选择填空题:
1.按要求将下列岩石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A 纯橄榄岩; B 花岗片麻岩; C 黑云母安山岩;D 二云母片岩;
E 石英闪长岩; F 斑状流纹岩; G 碎裂岩; H 苦橄玢岩;
I 大理岩; J 斜长花岗岩; K 拉斑玄武岩; L 辉长岩;
1)属于侵入岩的岩石类型有(A E L J); 2)属于喷出岩的岩石类型有(C F H K); 3)属于变质岩的岩石类型有(B D G I);
4)具有辉长结构的岩石是( L );5)大量含方解石矿物的岩石是( I ); 6)具有花岗结构的岩石是( J );
7)具有斑状结构的岩石有(C F H K );
2.按要求将下列矿物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A 橄榄石;B 辉石;C 角闪石;D 黑云母;E 白云母;F 基性斜长石;
G 钾长石;H 石英;I 中性斜长石;J 酸性斜长石;K 蛇纹石
1)花岗岩中的主要矿物有(GHJ ),其次要矿物中最常见(D ); 2)橄榄辉长岩中含量大于10%的矿物有(ABF );
3)能够出现反应变结构的矿物有(ABC); 4)能够形成暗化边结构的矿物有(CD );
5)经常出现卡斯巴双晶的矿物是(G ),发育钠长石双晶的矿物是( F I J );
6)橄榄岩中的( A )常会发生( K )化;
7)暴露地表后最易发生钠黝帘石化的矿物是( F ),发生高岭石化的矿物是(G );
8)闪长岩中的主要矿物有( C I ),其中的(C )矿物可见环带结构。
七,简答题:
1. 试写出岩浆岩中常见的7种构造类型
如块状构造、气孔构造、杏仁构造、条带状构造、柱状节理、横节理、纵节理、水平节理、枕状构造、斑杂构造、原生片麻构造等。
2.岩浆岩的一般特征
(1)岩浆岩大部分为块状的结晶岩石,部分为玻璃质岩石。一般来说,凡具有玻璃质的岩石一般是岩浆岩。
(2)岩浆岩中有一些特有的矿物和结构构造。如霞石、白榴石等;也有一些特有的结构、构造,如气孔、杏仁及流纹构造。
(3)岩浆岩体无层理,与围岩间一般都有明显的界线,呈各种各样的形态存在在于地层中,有的平行,有的切穿围岩的层理和片理。
(4)岩体中常含有围岩碎块(捕虏体〕,这些被捕虏的围岩碎块和围岩常见有热变质作用。
(5)岩浆岩中没有任何生物遗迹。
3.超基性岩与超镁铁质岩的异同
超基性岩和超镁铁质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以SiO2含量为依据命名的(SiO2小于45%),后者是以富铁镁矿物而命名的(铁镁矿物含量大于90%),绝大多数超镁铁质岩都是超基性岩。但某些超镁铁质岩如辉石岩、角闪石岩等,其SiO2 应 属基性岩的范 畴,但它们几乎不含长石,且常与橄榄岩等密切共生,因此一般放入超基性岩类中介绍。
4.何为变质作用及何为正变质岩、副变质岩
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正变质岩:原岩为岩浆岩经变质作用后形成的变质岩。
副变质岩:原岩为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后形成的变质岩。
5.变晶结构有哪些特征(相对于岩浆岩的全晶质结构)
(1)矿物的自形程度不高,多数为它形或半自形,岩石中各种矿物的相对自形程度不定。 (2)矿物的自形程度只是反映了矿物结晶能力的差别,而不反映结晶的先后顺序。
(3)变质岩中出现斑状结构时,变斑晶一般较自形,斑晶顶开基质,斑晶中含有基质矿物,表明变斑晶晚于基质形成,有时两者同时形成。
(4)变晶矿物中往往含有较多的包裹体,尤其在变斑晶中常见。
6.变质作用的方式有哪些?
答:变质作用的方式有:重结晶作用;变形和碎裂作用;变质分异作用;变质反应和变质结晶作用;交代作用。
7..影响岩浆同化混染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8.依据下图写出从超基性岩至酸性岩,岩石化学成分的变化特点。
答:1)岩浆侵入时的地质环境; 2)岩浆侵入的深度、形态、体积及成分对同化混染作用的强度有直接的影响;侵入位置较深,形态复杂,岩体规模大,成分与围岩差别大,挥发分含量多,同化混染作用强,反之就弱; 3)岩体的热量及温度; 4)围岩的构造裂隙愈发育,同化混染作用愈强。
从超基性岩至酸性岩,其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为:
1)SiO2含量逐渐增高,在超基性岩中含量最少,酸性岩中含量最多。
3)K2O、Na2O的含量随SiO2含量增加而增加,尤其K2O的含量增加更为显著。
2)MgO、FeO(Fe2O3)的含量随SiO2含量增加而减少
八、论述题
1. 以SiO2含量为例,说明岩浆岩化学成分对矿物组合的影响。
岩浆岩的矿物成分与化学成分的关系极为密切,化学成分不同,矿物的共生组合也不相同。
在超基性岩中,SiO2含量低于45%,富含Fe、Mg,少K、Na 、SiO2不能与过量的铁镁氧化物相平衡,故形成大量的硅酸不饱和的橄榄石等铁镁矿物,一般占90%以上,浅色矿物少见。
在基性岩中,SiO2含量占45~52%,随着SiO2含量增加,FeO、MgO较前减少,Al2O3和Ca大量出现,形成了硅酸饱和的辉石类矿物,同时出现了大量的富含,Al2O3和CaO基性斜长石,使暗色矿物和浅色矿物的含量近于相等。
在中性岩中,SiO2含量占52~65%,,FeO、MgO仍继续减少,K2O、Na2O含量相对增加,H2O也参加了形成暗色矿物的反反应,形成了暗色矿物角闪石,由于CaO减少,Na2O增加,形成了以中性斜长石为主的浅色矿物。SiO2与各种氧化物反应后,没有或很少剩余,因而在中性岩中没有或仅有少量的石英。
在酸性岩中,SiO2含量可达65%以上,FeO、MgO、CaO含量大幅度减少,K2O、Na2O含量显著增加,而且K2O含量大于Na2O含量,H2O也参加了形成暗色矿物的反反应,因此出现了富钾和“OH”的暗色矿物黑云母,同时出现了含K、Na较多的酸性斜长石和钾长石,由于SiO2处于过饱和状态,可单独结晶出石英,含量可超过矿物总量的1/4,因,FeO、MgO、急剧减少,使暗色矿物含量下降至10%~15%以下。
在碱性岩中,K2O、Na2O含量急剧升高,其它成分与中性岩相当。当K2O、Na2O含量超过10%时,故浅色矿物中出现副长石。过饱和的K2O、Na2O参加形成暗色矿物的反应,出现了富K、Na的暗色碱性矿物。
2. 论述温度是变质作用最重要的因素
温度的变化是变质作用最主要、最积极的因素,大多数变质作用是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进行的。主要表现在:
1.引起岩石重结晶作用的发生和矿物多型变体的形成。在高温条件下,岩石内部的质点活动能力增大,导致质点重新排列组合,使非晶质转变为结晶质,使晶粒由小变大,由细变粗。 2.温度的变化会使岩石中矿物之间发生反应,各种组分重新组合形成新矿物。
3.温度升高为变质反应提供能量。还能使岩石中流体相的活动性增大,对变质反应起重要的促进作用,使新矿物和新组构能以较快的速度和较大的规模形成。 4.促进扩散作用的进行。
3.从超基性岩至酸性岩,其化学成分的变化有何特点?(本题7分)
答:从超基性岩至酸性岩,其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为:
1)SiO2含量逐渐增高,在超基性岩中含量最少,酸性岩中含量最多。(1分)
2)MgO、FeO(Fe2O3)的含量随SiO2含量增加而减少。(2分)
3)K2O、Na2O的含量随SiO2含量增加而增加,尤其K2O的含量增加更为显著。(1分)
4)CaO在纯橄榄岩中较低,但在辉石岩和基性岩中急剧增加,以后随SiO2增加而急剧降低。(1分)
5)Al2O3在超基性岩中含量最少,在其它岩类中含量均占百分之十几,而且变化幅度很小。(2分)
4.简述变质岩的矿物成分特点。(本题10分)
答:变质岩的矿物成分特点: 1)富铝的硅酸盐矿物的同质多像变体,如红柱石、蓝晶石、硅线石,以及十字石、堇青石、刚玉等是变质岩中所特有的矿物,且主要是由粘土岩变质而成。(2分)
2)富钙的硅酸盐矿物,如透辉石、透闪石、绿帘石、符山石、石榴石等是接触交代变质岩中特有的矿物。(2分)
3)变质岩中广泛发育纤维状、鳞片状、长柱状及针状矿物,它们常作有规律的定向排列。(1分)
4)变质岩中含(OH)-1矿物与岩浆岩相比更为发育,系变质作用过程中流体相互作用的结果。(1分)
5)变质岩中,矿物的生成一般是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晶出的,不含玻璃质、副长石(霞石,白榴石)、鳞石英、透长石等也不存在。
6)在岩浆岩中的次要矿物,如绿泥石、绢云母、绿帘石等在变质岩中可成为主要矿物。变质岩中不存在粘土矿物、膏盐矿物、蛋白石、玉髓等。 7)其它特征。如变质岩中的斜长石多为单晶,双晶少见,环带现象少见;石英和长石波状及带状消光;岩石中常见分子体积小和比重较大的矿物。(2分)
5.写出鲍温反应系列并说明其可以解决的实际问题。
答:1) 鲍温反应系列:
暗色矿物 浅色矿物 岩石种类
(不连续反应系列) (连续反应系列) (1分)
橄榄石 橄榄岩
辉石 基性斜长石 辉长岩 (1分)
角闪石 中性斜长石 闪长岩
黑云母 酸性斜长石 花岗岩 (1分)
钾长石
白云母
石 英 (1分)
2)解决的实际问题: (1)确定矿物的结晶顺序;(2)解释了岩浆岩中矿物共生组合规律;(3)解释了岩浆岩多样性的原因; (4)解释了岩浆岩中某些结构上的特征。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