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挖土机、铲运机适用范围p27,28
(1)铲运机:适用于大面积场地平整,开挖大型基坑、沟槽,以及填筑路基、堤坝等工程;不适于在砾石层、冻土地带和沼泽区工作。
(2)挖土机:用以挖掘基坑、沟槽、清理和平整场地;更换工作装置后,还可进行装卸、起重、打桩等其他作业。 反铲挖土机适用于开挖小型基坑、基槽、管沟,尤其适用于开挖独立柱基,以及泥泞的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土壤。 拉铲挖土机开挖沟槽、基坑和地下室。 抓铲挖土机:挖掘独立柱基的基坑和沉井,最适于水中挖土。
2.土的分类(8类)p2
依次为松软土、普通土、坚土、砂砾坚土、软石、次坚石、坚石、特坚石。从第五类即软石开始使用爆破方法。
3.土方工程施工特点p1
(1)量大面广;(2)劳动强度大,人力施工效率低;(3)施工条件复杂,不确定因素多。
ppt:土方工程施工往往具有工程量大、劳动繁重 和施工条件复杂等特点;土方工程施工又受气候、水文、地质、地下障碍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不可 确定的因素也较多,有时施工条件极为复杂
4.土的可松性用什么表示p3
最初可松性系数Ks=土经开挖后的松散体积V2/土在天然状态下体积V1 >1
最后可松性系数Ks’=土经回填压实后的体积V3/土在天然状态下的体积V1 >1
Ks>Ks一撇’即最初大于最后。
5.正铲挖土机的特点p29
它适用于开挖停机面以上的土方,且需与汽车配合完成整个挖运工 作。正铲挖掘机挖掘力大,适用于开挖含水量较小的一类土和经爆破的岩石及冻土。 一般用于大型基坑工程,也可用于场地平整施工。Ppt251
6.土的含水量对压实承台的影响p27
填土中的含水量是影响压实效果的重要因素。土粒间含有适量的自由水, 可在压实过程中起润滑作用,减小土粒间相对移动的阻力,因而易于压实;若土粒间含水量很小,在压实过 程中不足以产生润滑作用,需要较大的压实功才能克服土粒间的阻力,所以难压实;如果土粒间含水量过大,土体处于饱和状态,而水又是不可压缩的,施加的压实功的一部分为水所承受,则土体不可能压实。 当压实功一定时,变化含水量至某一值,可使填土量,可使填土 压实后获得某一最大干密度,该含水量称为最佳含水量。 Ppt203
7.影响填土压实质量因素p26
填土压实质量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主 要影响因素为:压实功、土的含水量、以及每 层铺土厚度。Ppt200~212
8.确定场地平整设计标高的因素p6,p8
确定场地设计标高Ho时,应结合现场的具体条件反复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其中一个最优的方案。原则是:一、应该满足生产工艺和运输的要求;二、充分利用地形,分区或分台阶布置,分别确定不同的设计标高;三、使挖填平衡,土方量最少;四、要有一定泄水坡度≥千分之2,能满足排水要求;五、要考虑最高洪水位的影响。
原计划(填挖土方量平衡)所得的场地设计标高Ho仅为一理论值,还需考虑一下因素进行调整。一:土的可松性影响;二:厂内挖方和填方的影响;三:场地泄水坡度的影响。
9.如何考虑摩擦桩、端承桩质量控制指标(p47)
摩擦桩的入土深度控制,应以标高为主,而以最后贯入度作为参考;端承桩的入土深度应以最后贯入度控制为主,而以标高作为参考。
10.预制桩起吊点要求(p44)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方可起吊;
桩在起吊时,吊点应符合设计规定。吊点位置的选择随桩长而异,并应符合起吊弯矩最小的原则。常见方法有一点、二点、三点、四点起吊。
11.灌注桩分类(p48)
根据成孔工艺不同,分为:
a、干作业成孔灌注桩(适用于成孔深度内没有地下水的情况,成孔时不必采取护壁措施而直接取土成孔。一般采用螺旋钻机)
b、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用泥浆保护孔壁并排出土渣而成孔。对地下水位高或低的各种土层都适用,以及地质情况复杂,夹层多、风化不均、软硬变化较大的岩层,还能穿透旧基础、大孤石等障碍物,但在岩溶发育地区应慎重使用)
c、套管成孔灌注桩(利用锤击打桩法或振动沉桩法,将带有钢筋混凝土桩靴或带有活瓣式桩靴的钢套管沉入土中,然后边拔管边灌注混凝土而成)
d、爆扩成孔灌注桩
12.紧缩桩防治措施(p52)
指桩身的局部直径小于设计要求的现象。处理方法:拔管时应保持管内混凝土面高于地面,使之具有足够的扩散压力,混凝土坍落度应控制在50~70mm。拔管时应采用复打法,并严格控制拔管的速度。
13.预制打入桩的垂直度、偏差要求(范围)(p47)
桩的垂直偏差应控制在1%之内。
14.降水、井点降水适用范围
集水坑降水法一般适用于降水深度较小且土层为粗粒土层或渗水量小的粘性土层。而开挖土质不好且地下水位较高的深基坑(槽)时,应采用井点降水的方法:轻型井点适用于土壤的渗透系数K=0.1~50m/d的土层中,降水深度单级轻型井点3~6m,多级轻型井点6~12m;基坑开挖较深采用多级轻型井点不经济时,采用喷射井点,深度8~20m;电渗井点适用于土壤渗透系数小于0.1m/d,尤其宜用于淤泥排水;管井井点适用于土壤渗透系数大(K=20~200m/d),地下水量大的土层中。
15.井点降水优点
优点:所挖的土始终保持干燥状态,从根本上防止了流砂的发生,改善了工作条件;同时土内水分排除后,边坡可改陡,减少了挖土量。此外,由于水压力向下作用,可以加速地基土的固结,防止基底隆起,以利于很高工程质量。
16.基坑排水方法、流程(p18)
(1)明排水(集水坑降水法):采用截、疏、抽的方法,即截住水流,疏干积水,在基坑开挖前,坑底设置集水井,并沿坑底周围开挖排水沟,使水流入集水井,再用水泵抽走。
(2)人工降低地下水位(井点降水):基坑开挖前,预先在基坑四周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井),利用抽水设备从中抽水,使地下水位降落到坑底以下,直到基础工程施工完毕。
17.砌体留斜搓、直槎施工工艺(p60)
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
对于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以保证接槎部位的砂浆饱满,斜槎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
非抗震设防及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地区的临时间断处,当不能留斜槎时,除转角处外,也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须做成凸槎,并加设拉结钢筋
每120mm墙厚应放置1Φ6拉结钢筋(120mm厚墙放置2Φ6);间距沿墙高不超过500mm;对于非抗震设防地区,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500mm,而对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的地区,不应小于1000mm;拉结钢筋末端应有90°弯钩。砖砌体接槎时,必须将接槎处的表面清理干净,浇水湿润。
18.砌筑砂浆技术要求。
1)流动性(稠度):指在砂浆拌合物在自重或外力作用下产生流动的性质。
2)保水性(分层度):指砂浆保全拌合水,不致因析水而造成离析的能力。
3)强度:硬化后砂浆的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才能保证砌体强度。
4)粘结力:砌筑砂浆必须具有足够的粘结力,才可使块状材料胶结为一个整体。
19.怎样提高砌体抗震性能(构造方面)砌砖方式。
(l)增设圈梁、构造柱(2)墙体水平和竖向配筋(3)墙体单侧或双侧增加钢筋网水泥砂浆抹面。
组砌方式有:一顺一丁,三顺一丁,梅花丁实心砖墙的组砌方法。实心砖墙的组砌方式:一顺一丁式的特点是整体性好,但墙体交接处砍砖较多;多顺一丁的特点是砌筑简便,砍砖较少,但强度比一顺一丁式要低;十字式的特点是砌筑较难,墙体整体性较好,外形美观,常用于清水砖墙;全顺式只适用于半砖厚墙体,两平一侧式只适用于180厚墙体。
20.为何采用一定的组砌方式?
为提高砌体整体性、稳定性和承载力。
21.砌体施工中皮束杆作用、设置位置。
作用:控制每皮砖砌筑的竖向尺寸,并使铺灰、砌砖的厚度均匀,保证砖皮水平的一根长约2m木板条控制墙体各部分构件的标高;
设置位置:一般立于墙的转角处。
22.混凝土拆模对底模、侧模要求。
(1)底模:应在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达到规定强度(P92表了解一下)时,方可拆除
(2)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板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
23.钢筋配杆为何有养护差值(量度差值)?
钢筋弯曲时,其外壁伸长,内壁缩短,而中心线长度并不改变。但简图尺寸或设计图注明尺寸是根据构件尺寸、钢筋形状及保护层厚度等按外包尺寸确定,外包尺寸大于中心线长度,存在差值。
24.钢砼浇筑施工缝留设位置。
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并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柱,宜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2)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留置在板底面以下 20~ ~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
(3)单向板,留置在平行于短边的任何位置。
(4)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1/3范围内。
(5)墙体的施工缝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也可纵横墙交接处。
25.轻骨料砼搅拌用何搅拌机?
适用于强制式搅拌机(搅拌质量好,速度快,生产效率高,操作简便,安全)。
26.砼浇筑后期为何产生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截面大,水化热大,由此形成较大温度差,易使混凝土产生裂缝。
网上找的这两个:安定性裂缝(水泥安定性不合格而引起)、收缩裂缝(主要因为混凝土中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越高,混凝土的收缩就越大)
27.滑升模板的优点p180
液压滑模施工具有机械化程度高、速度快、质量好,施工占地面积小,现场整洁文明,施工安全,可大量节约模板和劳动力,可减轻劳动强度,降低工程成本等优点,在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是高层建筑和各种整体现浇砼结构的主要施工方法之一。
28.先张法构件如何建立预应力?p127
预应力的放张过程是预应力值的建立过程,是先张法构件能否获得良好质量的重要环节,应根据放张要求,确定合宜的放张顺序、放张方法及相应的技术措施。
(1)放张要求
预应力筋放张时,砼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等级的75%。放张过早会由于砼强度不足,产生较大的砼弹性回缩或滑丝而引起较大的预应力损失
(2)放张方法
放张过程中,应使预应力构件自由压缩。放张工作应缓慢进行,避免过大的冲击与偏心。…
(3)放张顺序
预应力筋放张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无要求时遵循下列规定:
对承受轴心预压力的构件(压杆、桩等),所有预应力筋应同时放张;
对承受偏心预压力的构件,应先同时放张预压力较小区域的预应力筋,再同时放张预压力较大区域的预应力筋;
当不能按上述规定放张时,应分阶段、对称、相互交错的放张,以防止在防止过程中,构件产生弯曲、裂纹及预应力筋断裂等现象;
放张后预应力筋的切断顺序,应由放张端开始,逐次切向另一端。
29.后张法骨料孔道留设方法?哪些用于直线孔,哪些用于曲线孔?p134
(1)预埋波纹管留孔
预埋波纹管成孔时,波纹管直接埋在构件或结构中不再取出,适用于留设曲线孔道
(2)钢管抽芯法
制作后张法预应力砼构件时,在预应力筋位置预先埋设钢管,待砼初凝后再将钢管旋转抽出的方法,仅适用于留设直线孔道。
(3)胶管抽芯法
制作后张法预应力砼构件时,在预应力筋位置预先埋设胶管,待砼结硬后再将胶管抽出的方法,适用于留设直线与曲线孔道。
30.后张法会出现哪些预应力损失?p138
(1)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应力损失
(2)多根配筋分批张拉时,后批张拉的砼弹性压缩,对先批张拉的应力筋引起应力损失
(3)平卧重叠制作构件时,上下层之间的摩阻力对张拉时砼弹性压缩影响所引起的应力损失
(4)锚口损失
31.预应力张拉钢筋中应力如何控制?p127\137
先张法张拉控制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超过规范中控制应力限值。
对于要求提高构件在施工阶段的抗裂性能而在使用阶段受压区设置的预应力筋,或当要求部分抵消由于应力松弛摩擦钢筋分批张拉以及预应力筋与张拉台座之间的温差等引起的应力损失时,可提高0.05fptk或0.05fpyk。施工中需要超张拉时最大张拉控制应力应符合控制应力限值。
多根预应力筋同时张拉时,应预先调整初应力,使其相互之间的应力一致。
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后实际建立的预应力值与工程设计规定检验值的允许偏差为正负5%
张拉时预应力实际伸长值与计算伸长值允许误差为正负6%
后张法:预应力砼屋架等一般在现场平卧重叠制作,张拉顺序宜按先上后下逐层进行,不同隔离层的平卧重叠构件逐层增加的张拉力应符合规范。张拉控制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宜超过所规定的数值
伸长值校核:实际伸长值与计算伸长值相对允许偏差为正负6%
32.预留孔道抽管顺序p136
按先上后下、先曲后直的顺序进行
33.柱的吊升方法有哪些?p154
根据柱在吊升过程特点,分为旋转法和滑行法,对重型柱采用双机抬吊法
(1)旋转法:此法要求起重机有一定回转半径和机动性,一般适用于自行杆式起重机吊装
(2)滑行法:柱的布置灵活;起重半径小,起重杆不转动,操作简单;可以起吊较重较长的柱子;适用于现场狭窄或采用桅杆式起重机吊装
(3)双机抬吊:当柱的重量较大,使用一台起重机无法吊装时采用,双机吊装仍然可以采用旋转法(两点抬吊)和滑行法(一点抬吊)
34.屋架扶直方法p157
按起重机与屋架相对位置不同分正向扶直与反向扶直
(1)正向扶直:起重机位于屋架下弦一边,首先以吊钩对准屋架上弦中心,收紧吊钩,然后略略起臂使屋架脱模,随即起重机升钩升臂使屋架以下弦为轴缓慢转为立直状态
(2)反向扶直:起重机位于屋架上弦一边,首先以吊钩对准屋架上弦中心,接着升钩并降臂,使屋架以下弦为轴缓慢转为立直状态。
正向扶直与反向扶直最大区别在于扶直过程中一为升臂,一为降臂。升臂比降臂易于操作且较为安全,故应尽可能采用正向扶直。
35.钢筋冷拉方法
钢筋冷拉是指在常温下将钢筋进行强力拉伸,使拉应力超过屈服强度产生塑性变形,达到提高强度和节约钢材的目的。
钢筋冷拉控制方法:控制冷拉率、控制冷拉应力。
36.如何对柱固定和校正
柱的校正包括平面位置、垂直度和标高。标高的校正应在与柱基杯底找平时同时进行。平面位置校正,要在对位时进行。垂直度的校正,则应在柱临时固定后进行。
柱身垂直度校正包括垂直度测量、垂直度偏差校正。柱的垂直度测量方法:①激光准直仪测量②经纬仪测量③铅垂法④标准柱法。混凝土柱垂直度偏差校正:千斤顶校正法、钢管撑杆校正法、缆风绳校正法等。钢柱垂直度偏差校正:可以借助地脚螺栓,通过调整柱脚底板下的螺母,进行垂直度校正。
柱校正后,应将楔块以每两个一组对称、均匀、分次地打紧,并立即进行最后固定。其方法是在柱脚与杯口的空隙中浇筑比柱子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混凝土的浇筑应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浇至楔块底面,待混凝土强度达到25%时,即可拔去楔块,再将混凝土浇满杯口,进行养护,待第二次浇筑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方能安装上部构件。
37.柱吊升方法(斜/直)、适用范围
当柱平卧起吊的抗弯强度满足要求时,可采用斜吊绑扎法。此法柱不用翻身,起重钩可低于柱顶,当柱身较长,起重臂长不够时采用此法方便,但因柱身倾斜,就位对中较困难。
当柱平卧起吊的抗弯强度不足时,吊装前需先将柱翻身后再绑扎起吊,采用直吊绑扎法。此法吊索从柱子两侧引出,上端通过卡环或滑轮挂在铁扁担上,柱身成垂直状态,便于插入杯口,就位校正。需较长起重臂。
当柱较重较长时,采用两点斜吊和两点直吊。
38.旋转法、滑行法特点及各自优缺点
(1)旋转法 优点:吊装过程中振动小、生产率较高;柱脚与地面没有摩擦;起重机受力合理;操作简便。
缺点:起重机要求较高;柱的布置位置较严格。
(2)滑行法 优点:柱的布置灵活;起重半径小,起重杆不转动,操作简单;可以起吊较重、较长的柱子;适合用于现场狭窄或采用桅杆式起重机吊装。
缺点:柱脚与地面摩擦大;柱受较大振动。
39.网络图三要素
工作、节点、线路
40.组织流水施工方法
固定节拍流水、成倍节拍流水、分别流水
41.常见施工组织方法(P274-275)
三种方式:
(一)依次施工:依次施工也称顺序施工,即指前一个施工过程(或工序或一栋房屋)完工后才开始下一施工过程,一个过程紧接着一个过程依次的施工下去,直至完成全部施工过程;
(二)平行施工:指工程对象的所有施工过程同时投入作业的一种施工组织方式。也指几个相同的工作队,在同一时间、不同的空间上进行施工的组织方式;
(三)流水施工:流水施工为工程项目组织实施的一种管理形式,就是由固定组织的工人在若干个工作性质相同的施工环境中依次连续地工作的一种施工组织方法。造了有利条件。
42.划分施工段注意的问题(p277)
(1) 同一专业工作队在各个施工段上的劳动量要大致相等,其相差幅度不宜超过10%~15%;
(2)施工段不仅要满足专业工种对工作面的要求,而且要使施工段所能容纳的劳动人数(或机械台数)满足劳动优化组合的要求;
(3)施工段数m,一般应大于或等于施工过程数n,即m≥n;
(4)施工段的分界线,应尽可能留设在温度缝或伸缩缝等处,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若分界线必须设在墙体上时,亦应设在门窗洞口处,以减少留槎和接槎;
(5)对于多层建筑物,施工段数是各层段数之和,各层应有相等的段数和上下垂直对应的分界线,以保证专业工作队在施工队和施工层之间,能进行有节奏,均衡,连续的流水施工。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