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建立在西方文明(基督文明)基础上的艺术音乐(专业音乐)创作体系。(名解\填空)
第一部分古代史: 第二部分近代史: 第三部分近现代史:
1 古希腊文明时期 1 巴洛克时期 20世纪音乐
2 中世纪时期 2古典主义时期
3 文艺复兴时期 3浪漫主义时期
第一部分 西方音乐史古代史
第一章 古希腊文明时期
(约公元前1200年 – 公元前400年)
一 历史地位:(填空)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西方艺术音乐精神的源头(音乐史)
二 音乐文化
一、音乐内容
1 神话传说music=muse(谬斯)
2 荷马史诗(1)《伊里亚特》描写特洛伊战争
(2)《奥德赛》思索人生
3 抒情诗(lyric),源于民歌,最早是歌唱,用里拉伴奏。
写抒情诗的诗人:
(1)(最早的)特尔潘德
(2) 擅长写战歌的:提尔泰俄斯
(3) 擅长写爱情诗歌的:萨福(女)
(4) 擅长写合唱的:品达罗斯
(他被后人推崇为“崇高颂歌的典范”)
4 古希腊戏剧 – 源于酒神祭祀
古希腊悲剧:(tragedy)
(1) 源于酒神节的祭祀
(2) 由合唱、独唱、对话交替组合,造成音乐的戏剧性
(3) 用乐器伴奏
(4) 内容大多是家族之间的复仇与惨杀
(5) 在公元前5世纪发展到高峰
(6) 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 ①埃斯库罗斯(Aischulos)
②索福克勒斯(Sophocles)
③欧里庇德斯 (Euripides)
古希腊喜剧: 古希腊喜剧作家 阿里斯托芬
二、音乐特征
1 单音音乐形式
2 音乐与诗、舞相连,三位一体
3 声乐占主导地位
4 节奏第一,旋律第二
5 形成音乐理论体系(1)字母记谱法
(2)古希腊调式①多利亚调式
②弗里几亚调式
③利底亚调式
④混合利底亚调式
6 乐器(名解):(1)弹拨:①里拉(又叫里尔琴)(Lyre)
里拉琴与日神阿波罗崇拜有关
②基萨拉(Kithara)
(2)吹管:①阿夫洛斯管(Avlos)
阿夫洛斯管与酒神狄俄尼索斯崇拜有关
②西林克斯(又叫潘神排箫)(Syrinx)
三、形成西方艺术音乐的精神要素
科学性 超越性 矛盾性(理性和感性“二元性”)
科学的创作基础 超越的创作主题 矛盾的创作特征
四 、古罗马文明时期(约公元前800年-公元476年)
基督教的诞生(公元1世纪)
答题方法:乐器=时代+类型+特征+原文
例 :阿夫洛斯管:古希腊吹管乐器,
与酒神狄俄尼索斯崇拜有关(Avlos)。
第二章 中世纪时期
(约476-1300年)
一 、历史地位:西方文明的开端(填空),出现第一批西方艺术音乐作品,音乐史上由单声向多声(复调)音乐过渡时期。音乐分两类:宗教(艺术音乐)、世俗(民间音乐)
二 、音乐文化:
一 、格雷高利圣咏(Gregorian chant)
1 形成经过:约公元6世纪末,罗马教皇格雷高利一世为了规范各地区的音乐礼仪形式而编写的宗教歌曲集,约公元9世纪末,在查里曼大帝的力推广下,得到进一步修订和发展。
2 历史意义:(1)西方艺术音乐的第一批作品
(2)唯一的单音音乐形式
(3)西方近代音乐创作的基础
(4)随着圣咏的推广,形成了音乐教育和音乐理论的发展
3 基本特征:(1)单声部(2)无伴奏(3)无固定节奏(4)纯男声演唱
(5)内容选自《圣经》(6)拉丁文歌词(7)9世纪后用纽姆谱和四线谱来记(8)采用教会调式(9)风格冷静、超脱、肃穆
4 用途:(1)日课经文(office)或(Daily office)
(2) 弥撒仪式①特定弥撒(prape)
②常规弥撒 Ⅰ 慈悲经
(常规弥撒五部分)Ⅱ 荣耀经
Ⅲ 信经
Ⅳ 圣哉经
Ⅴ 羔羊经
5 圣咏的发展
横向 (1)附加段 (trope)p23
在原有雷高利圣咏的基础上进行附加或插入新的材料,
形成圣咏的扩展。
(2)继续咏(sequence)p23
在弥撒礼拜中,继续咏紧接在“哈利路亚”之后,开始是在“哈利路亚”的花唱旋律上附加歌词,后脱离“哈利路亚”,成为一个独立的形式,也被称为“哈利路亚附加段”。
纵向 复调
综合 宗教剧(latin drama)p24
由戏剧性的附加段演变而来,在附加段中加入一个音乐伴随的短小仪式剧,形成宗教剧。
6 旋律类型 (1)音节式
一个音对应歌词的一个音
(2)纽姆式
两个或多个音对应歌词的一个音
(3)花唱式
十几个或更多的音形成一个花唱片段来对应歌词的一个音
二 、复调音乐的起源
1 主要形式:
(1)奥尔加农(organum)p25来源organ(管风琴),中世纪
的第一种复调音乐形式,在圣咏声部的下方加入平行四、五、八度的新声部,也可做为中世纪所有复调音乐形式的统称,二声部。有 ①平行奥尔加农
②加变化的平行奥尔加农 ③花唱式的平行奥尔加农
(2)狄斯康特(discantus)p28
是一种节奏风格,用长(扬)、短(抑)格的节奏模式来组织花唱奥尔加农的上方声部,形成音对音的织体形态,乐曲整体显示分句的结构特征。
(3)孔杜克图斯(conductus)p29中世纪的复调音乐形式之一,三声部,运用节奏模式(狄斯康特风格),内容世俗化。(4)克劳苏拉(clausula)p30
13世纪用狄斯康特风格写的圣母院复调圣咏,目的是为了在特定情况下替换礼拜仪式中的其他段落,慢慢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复调体裁,大多是二声部的复调音乐。
(5)经文歌(motot) p32
中世纪最成熟的复调音乐形式,源于克劳苏拉,也被称为“夹馅歌曲”,三声部,底声部为拉丁语的圣咏动机,上方二声部为法语的世俗语调。
2 “古艺术”(Ars Antiqua):约12世纪中叶至13世纪,以巴黎乐派为中心的复调音乐创作时期。代表作曲家:莱奥南、佩罗坦。创作体裁:孔杜克图斯、克劳苏拉、经文歌
3 巴黎乐派(又叫“圣母院乐派”):中世纪“古艺术”时期形成的复调乐派。代表作曲家:莱奥南、佩罗坦。创作体裁:孔杜克图斯、克劳苏拉、经文歌
(关于人物要答乐派或国籍,还有其具体成就)
4 哥特式风格 原指一种建筑风格,是12世纪教会文化与城市经济发展的产物,最为代表性的建筑是哥特式的教堂,高耸如云,似为了挣脱世俗的引力,升往天国。哥特式建筑的代表:巴黎圣母院
三 、音乐理论
1 教会调式:(12种教会调式,大小调体系的前身)
2 记谱法:发展线索
↓字母法 - 奥多(ode)
↓纽姆谱 - (Neumes)9世纪
↓四线谱 - 圭多(Guido)
↓有量记谱 - 弗朗科(Franco)13世纪
↓五线谱 - 十五世纪
3 代表人物:(1)圭多•阿雷左(Guido d Arezzo)
中世纪意大利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创立了四线谱和唱名体系。 (“圭多之手”视唱教学法)
(2)弗朗科(Franco)
中世纪德国作曲家,发明了有量记谱(填空)
四 、世俗音乐—骑士音乐(中世纪音乐的一缕光芒)
1 发展时期:(11—13世纪)
2 音乐家称呼:<法国>游吟诗人:南部:特鲁巴杜尔(Troubadour)
北部:特伦威尔(Trouvere)
<德国>恋诗歌手(Minnesinger)
3 演唱的歌曲:<法国>康佐 (canso)
晨歌(alda)
田园歌(pastorela)
<德国>恋歌(minnesang)
<意大利>巴拉塔(balata)
劳达赞歌(lauda)
<西班牙>坎蒂加(cantiga)
4 这些世俗歌曲的一般特征:
(1) 单音音乐
(2) 有伴奏
(3) 用方言演唱
(4) 有相对固定的节奏
(5) 风格世俗化
历史地位(意义):
(1) 中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形态之一
(2) 集中体现了西方文明中世俗文化特征
(3) 对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世俗化、个性化种类提供了准备
答题方法 :
作曲家=时代+国籍+乐派+作品+其他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
(约1300-1600)
文艺复兴(Renaissance):复活、再生
①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
②摆脱宗教束缚,关注世俗生活
1.历史地位:西方文明的第一个发展时期,西方音乐史上的复调音乐全盛时期,形成早期主调因素。
2.音乐文化:
一、“新艺术”(Ars Nova)
14世纪以法国、意大利为中心的复调音乐创作时期。是复调音乐由中世纪向文艺复兴的过度,新艺术之“新”是相对于“旧”的被称为“古艺术”的13世纪巴黎圣母院乐派的音乐而言的。
(注:名词解释“新艺术”时,加上代表作曲家:(法)维特里、(法)马肖(Machaut)、(意)兰迪尼(Landini)。)
代表作曲家:⑴(法)维特里:他的论文集《新艺术》成为该时代名称的来源。
⑵(法)马肖(Machaut):他创作的《圣母弥撒》第一次把常规弥撒的五部分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构思。
⑶(意)兰迪尼(Landini):14世纪意大利新艺术代表作曲家,他追求独特的个人风格,所使用的终止式在和声史上被称为“兰迪尼终止式”。
14世纪法国主要音乐体裁
(1)等节奏经文歌 (2)常规弥撒套曲 (3)叙事歌
(4)尚松(chanson):在音乐史上是指14-16世纪以法文诗歌谱写的复调歌曲的概称。
14世纪意大利主要音乐体裁
(1)牧歌(madrigal)(2)猎歌(狩猎歌)(caccia)(3)叙事歌(巴拉塔)(ballata)
二、尼德兰乐派:15-16世纪以北欧低地国家为中心形成的乐派,在创作上全面探索复调技术,在以邓斯泰布尔为代表的英国音乐的影响下形成最早的“和声因素”(主调因素),是文艺复兴时代最重要的乐派。
代表人物:杜费(勃艮第乐派),奥克冈、若斯坎、拉索(佛兰德乐派)
尼德兰乐派
勃垦第乐派 佛兰德乐派
尼德兰乐派(早期) 尼德兰乐派(中期) 尼德兰乐派(晚期)
1、 杜费(Dufay):创作涉及宗教和世俗各种题材,创作出定旋律弥撒。
2、 班舒瓦(Binchois):尚松作家 1、 奥克冈(ockghen) 第一代佛兰德作曲家
2、 若斯坎(Josquion) 第二代佛兰德作曲家 拉索(Lasso) 代表作:无伴奏合唱《回声》
第三代佛兰德作曲家
(名词解释:勃垦第乐派(Burgundion school)/ 佛兰德乐派(Flemich school): 文艺复兴时期的早期/中晚期的尼德兰乐派,在创作上全面探索复调技术,在以邓斯泰布尔为代表的英国音乐的影响下形成最早的“和声因素”(主调因素),是文艺复兴时代最重要的乐派。+代表作曲家。)
尼德兰乐派的贡献:(1)对复调艺术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2)擅长创作弥撒和经文歌,并常用世俗曲调作弥撒的定旋律
(3)是和声思维的先行者,形成最早的“主调和声”因素,创作中有了对位和声的萌芽。
三、德国音乐:①众赞歌(chorale)又称“新教圣咏”,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编写的宗教歌曲集。
特征: 1、德语、人人皆唱
2、运用对位和声化技术
3、风格通俗
4、是德、奥音乐的起点。
(马丁•路德创作的《我们的主是坚固的城堡》被恩格斯称为“16世纪的马赛曲”)
②新教改革:16世纪以马丁•路德为首的宗教改革运动,
具体措施:1、将拉丁语的《圣经》翻译成各种民族语言版本
2、用方言写成具有民族特色的赞美诗
3、众赞歌(chorale)又称“新教圣咏”
③名歌手(Maistersinger):16世纪德国市民阶层的音乐行会组织(名词解释)
四、意大利音乐:①罗马乐派:16世纪反宗教改革背景中形成的意大利乐派。代表人物帕勒斯特里那,创立了无伴奏合唱形式和风格,被称为“宗教音乐的救主”。
※罗马乐派风格:宗教性教堂风格,庄严而沉思,冷静、清新与质朴。(也被称为帕勒斯特里那风格)
※帕勒斯特里那代表文艺复兴时期复调音乐创作的最高成就。
②威尼斯乐派:16世纪以威尼斯圣•马可堂为中心形成的乐派,
是器乐创作的开端。
代表作曲家:⑴维拉尔特(创立了威尼斯乐派),
创立了双重合唱和复合唱形式。
⑵乔凡尼•加布里埃利
创立最早的独立的器乐体体裁,被称为配器法之父。
3.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体裁:
①声乐(14-16世纪)
1.经文歌
2.弥撒曲
3.众赞歌
4.世俗歌谣曲(名解)
⑴<意>-牧歌(madrigae)
代表人物:马伦齐奥、杰苏•阿多、蒙特威尔弟
⑵<法>-尚颂 (Chanson)
代表人物:雅内坎、贡贝尔
⑶<德>里德(lied)
代表人物:路德维西、森夫尔
⑷<英>康索尔特歌(Consort)
(注:牧歌: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声乐体裁,是意大利语的世俗歌谣曲。)
(注:尚颂: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声乐体裁,是法语的世俗歌谣曲。)
(注:里德: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声乐体裁,是德语的世俗歌谣曲。)
(注:康索尔特歌: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声乐体裁,是英语的世俗歌谣曲。)
②器乐:(16世纪出现)
1.声乐改编曲
2.模仿风格曲①里切卡尔(ricercar)赋格曲的前身
②坎佐那(canzona)古奏鸣曲的前身
3.技巧性乐曲:托卡塔(toccata)意为触键,为键盘器乐炫技而作.
(注:里切卡尔(ricercar) 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器乐体裁,是模仿风格曲之一,是赋格曲的前身。)
(注:坎佐那(canzona) 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器乐体裁,是模仿风格曲之一,是古奏鸣曲的前身。)
(注:托卡塔(toccata) 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器乐体裁,是技巧性乐曲,是为键盘器乐炫技而作。)
※ 代表乐器:
⑴弹拨类乐器:琉特琴(Lute)文艺复兴时期的乐器之王
⑵弦乐器:维沃尔琴 ⑶键盘乐器:古钢琴、管风琴
主调音乐最高形式:交响乐
复调音乐最高形式:赋格
答题方法 :
乐派=词源+音乐史含义+时代+人物+风格
第二部分 西方音乐史近代史
第一章 巴洛克时期
(1600歌剧诞生-1750巴赫去世)
Ⅰ、历史地位:西方文明近代史的开端(英国资产积极革命,德国三十年战争)
是音乐史上的复调向主调音乐过渡时期,
形成三大音乐创作成就和风格:
歌剧(剧院风格)、大型声乐套曲(教堂风格)、器乐曲(室内风格)
Ⅱ、名词解释:①巴洛克乐派:(词源,音乐史中的涵义――时代、人物、风格)巴洛克(Baroque)原意为“形状不整齐的珍珠”(葡萄牙文)最初用于形容是文艺复兴晚期出现的建筑、美术风格(贬义)20世纪后用于泛指1600-1750年间的西方艺术,音乐中的涵义是指1600-1750年以J•S巴赫、亨德尔为代表体现宏伟夸张特征的音乐流派。
巴洛克时期音乐特征
1、 音乐富于戏剧性和动力感,夸张和充满激情。
2、 和声意义增强,复调音乐向主调音乐过度。
3、 器乐逐渐取得了与声乐平等的地位,并得到的空前的发展。
②通奏低音:(basso continuo)又称数字低音,是巴洛克时代一般为键盘乐器创作的简易和弦记谱法,体现复调向主调音乐的过渡。
Ⅲ、音乐文化:
一、歌剧的音乐创作
1、意大利歌剧
体裁:意式正歌剧(opera seria):形成与巴洛克时代,一般取材于神话传奇,形式特征包括:①意式序曲(快-慢-快)②三幕数场结构
③意大利文和美声唱法演唱④独唱(宣叙调、咏叹调)是整个歌剧的核心⑤主体结构包括独唱(宣叙调、咏叹调)、重唱、合唱、乐队⑥代表作曲家:亨德尔、格鲁克、莫扎特等。
发展线索:⑴诞生:1600年“佛罗伦萨艺术小组”的作曲家佩里创作第一部公认的歌剧《优丽迪茜》(1600年10月6日上演)
(1637年,威尼斯建立了第一座公众歌剧院—圣卡西亚诺歌剧院)
⑵发展:①(补充)罗马歌剧具有清唱剧和歌剧双重雏形,具有浓厚的宗教气息,歌剧中有豪华的舞台背景。代表:卡瓦里埃利《关于灵魂与肉体的戏剧》。兰迪《奥菲欧之死》。
① 17世纪上半叶,威尼斯歌剧乐派的蒙特威尔第创立“激情风格”加强了歌剧的戏剧性表现,强调旋律对情感的表现作用,大胆使用不协和和弦,转调自由,扩大乐队编制,唱中出现了花腔。代表作品:《奥菲欧》、《波佩亚的加冕》、《阿里安娜》。
②17世纪下半叶,那不勒斯乐派A•斯卡拉蒂(作品《格丽塞尔达》,返始咏叹调)确立意式正歌剧体裁,同时由于欣赏群体为贵族,创作、表演、阉人歌手的庸俗导致歌剧的衰落。
③18世纪上半叶,亨德尔在意大利和英国创作意式正歌剧代表巴洛克时代的最高成就。
2、其它歌剧:(法、英、德)
法国
“抒情悲剧”或“抒情歌剧”(Tragedie lyrique)巴洛克时期法国歌剧歌剧体裁,以意大利歌剧为创作基础,包括三个方面形式特征①古典戏剧风格的朗诵调②法式序曲(慢快慢)③芭蕾场景的穿插。代表人物:吕利、拉莫
英国
英国歌剧(民谣歌剧):代表人物:普塞尔(Purcell),英国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代表作品《狄东与伊尼》
德国
德国歌剧
二、大型声乐套曲:清唱剧、受难曲、弥撒曲、康塔塔
清唱剧(oratorio)、受难曲(passion)
弥撒曲(missa)、康塔塔(cantata)
定义:巴洛克时期大型声乐套曲结构分独唱、重唱、合唱、乐队(合唱占主导地位),无表演,内容上:分宗教和世俗两大类(清唱剧、康塔塔)受难曲:宗教题材。弥撒曲:源于中世纪天主教会的祭主大典,一般包括五个阶段(慈悲经、荣耀经、信经、圣哉经、羔羊经)
代表人物:(意)卡里希米,清唱剧作曲家。(德)许茨,受难乐作曲家,德国音乐之父
c器乐曲: ①赋格曲:巴洛克时代器乐体裁之一,是建立在一对单一主题,贯穿模仿原则上的复调音乐作品,一般分3或4个声部
②古组曲:巴洛克时代器乐体裁之一,又称古典组曲,由一系列欧洲民间舞曲组成,一般分为四个段落1阿勒曼德(德)2库朗特(法)3萨拉班德(西)4吉格(英)
③古变奏曲:巴洛克时代器乐体裁之一,分两类1帕萨卡利亚2恰空
▲④古奏鸣曲:巴洛克时代器乐体裁之一,分两类:1三重奏名曲(Trio sonata),即四件乐器演奏三个声部的形式。2独奏奏鸣曲,结构分三种,单乐章形式;教堂奏鸣曲形式(四乐章)慢快慢快(sonata de chiesa)室内奏鸣曲形式(多乐章舞曲风格)
⑤古协奏曲:巴洛克时代器乐体裁之一,分三类,1大协奏曲(Concerto grosso)独奏乐器组合乐队的竞奏;▲2乐队协奏曲(Ripieno concerto)乐队之间的竞奏;独奏协奏曲,结构分三个乐章,快慢快
d代表人物:(意)柯雷利,博洛尼亚小提琴学派的代表人物
塔蒂尼,《g小调魔鬼的颤音小提琴奏鸣曲》
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
D•斯卡拉蒂,古钢琴作曲家,奏鸣曲式的奠基人,巴洛克时代晚三杰之一
(法)大库泊兰,古钢琴作曲家“洛可可”风格的代表人物
拉莫古钢琴、音乐理论家,历史上第一本《和声学》
(德)布克思特胡德(管风琴作曲家)
e代表器乐:古钢琴(1击弦古钢琴clavichord,2拨弦古钢琴Harpsichord现代钢琴的前身)
(作曲家评论的答题要点:1历史地位,时代、国籍、生平、称号2创作领域,代表作品3创作成就,重点领域4风格特征)
巴赫的音乐创作
①巴洛克晚期的德国作曲家,独特的“死而复生”现象,在当时仅是管风琴师,19世纪上半叶在门德尔松的努力和影响下其音乐创作价值被真正发现,后被称为“近代音乐之父”音乐思维“复调向主调”音乐过渡,与时代相吻合。
②主要创作有声乐方面:a受难曲:《马太受难曲》《约翰受难曲》b康塔塔:300余部其中教会康塔塔更有 影响力,是巴赫音乐的核心《咖啡康塔塔》《农民康塔塔》弥撒曲:《b小调弥撒》.
器乐曲方面:a管风琴曲《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b古钢琴曲《12平均律钢琴曲》(上下卷)钢琴艺术史上的旧约全书,《英国组曲》、《法国组曲》c小提琴曲d乐队:六首《布兰登堡协奏曲》《D大调第三乐队组曲》(其第二乐章被改编为小提琴曲《G弦上的咏叹调》)
其它方面:《音乐的奉献》《赋格艺术》复调音乐的研究文献
③创作成就:《马太受难曲》是三种因素的结合,圣经+众赞歌+幻想抒情诗
内容特点:对德国民族命运人类苦难处境的关注同情。
④风格特征:“教堂风格”的体现,突出悲剧性,内在,沉郁,气势宏大。
亨德尔的音乐创作
①德国巴洛克晚期,是巴洛克时代享有盛誉的“英国民族音乐家”,清唱剧大师
②歌剧:40余部 代表作《赛尔斯》选段《绿树成荫》或《广板》
清唱剧:《弥赛亚》《优大•马加比》《参孙》《以色列人在埃及》
器乐曲:管弦乐组曲《水上音乐》《焰火音乐》
③创作成就:作品突出英雄性,华丽,热情,气势宏大。歌剧失败的原因:歌剧是亨德尔最喜爱的创作领域,先后在意大利特别在英国创作40余部的歌剧,是最高成就的体现。由于那不勒斯乐派导致歌剧的衰落(原因:)亨德尔的歌剧以失败而告终,从而转向清唱剧,清唱剧的成功:在形式上创立英文清唱剧样式,突出合唱的主导作用,避免了歌剧创作中的诸多弊端,是其音乐创作才华得以展现,内容上迎合了正处于上升阶段的英国资产阶级阶层的心理特征,采用《旧约圣经》中的英雄故事,突出作品的英雄性和历史责任感,使他的清唱剧作品自巴洛克之后100年间最受欢迎的音乐作品,也使亨德尔在西方音乐史上有了重要的地位。
古典时期(1750-1821)
韦伯的歌剧《自由射手》在柏林首演
1.历史地位:西方文明史上的启蒙运动时代,(在理论上提出代表第三等级利益的自由平等博爱导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是音乐史上的主调音乐全盛时期,纯器乐时代,形成两大音乐文化成就,歌剧,器乐曲。
2.维也纳古典乐派:(名词解释)古典原义为“罗马的贵族”,后引申为“等级完美、经典”,17世纪下半叶法国兴起古典主义风格的戏剧运动。音乐史中的涵义是指:1750-1821年间以维也纳为中心,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体现风俗、明快、严谨、均衡风格特征的音乐流派。
3.音乐文化:a歌剧:①喜歌剧的起源
种类:a意式趣歌剧(谐)
b法式喜歌剧
c德式歌唱剧(德国的喜歌剧体裁)
d英式民谣剧(乞丐歌剧)
②歌剧的发展线索
产生:1733年(意)佩尔格莱西创作第一部趣歌剧《管家女仆》(原于其创作的意式正歌剧《高傲的囚徒》的幕间剧)
发展:由于《管家女仆》在巴黎的上演引发著名的“喜歌剧之战”又叫“丑角之战”(名词解释)最终以卢梭为代表的维新派获胜其创作的《乡村骑士》成为法国第一部喜歌剧(源于法国民间集市戏)
③格鲁克的歌剧改革(奥)(名词解释)
改革对象:巴洛克时期那不勒斯乐派意式正歌剧的弊端
改革宗旨:戏剧第一,音乐第二
改革措施:a加强宣叙调和咏叹调之间的平衡
b在理论上提出序曲暗示剧情,提高乐队和合唱的重要性
c削弱阉人歌手的功能
代表作品:《奥菲欧与优丽迪西》《阿尔切斯特》
b器乐曲:体裁:古典奏鸣曲
分类乐队形式:交响曲(源于意式序曲)(四乐章)
重奏形式:室内乐(或称弦乐四重奏)源于三重奏名曲(四乐章)
协奏曲形式:近代协奏曲(三乐章)
独奏形式:近代独奏曲(钢琴)奏鸣曲(三乐章)
d乐派和风格: a曼海姆乐派:古典时期奠定交响曲基本结构的德国乐派(斯塔果兹)捷克
b柏林乐派:古典时期奠定近代钢琴奏鸣曲基本结构的德国乐派(kpe巴赫)*
a华丽风格或洛可可风格:古典时期古典风格之一,在创作中注重装饰性和精巧优雅的风格特征,代表人物:大•库普兰、拉莫D斯卡拉蒂的键盘器乐
b情感风格或多感风格:古典时期古典风格之一,在创作中注重旋律和节奏的复杂变化和细致强烈的风格是德国“狂飙运动”(反映了资产阶级摆脱封建束缚、要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克林格尔)在音乐中的体现。
4.音乐家评论:海顿:海顿奥地利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被称为“交响乐之父”“室内乐之父”“近代管弦乐之父”
音乐创作:a交响曲:代表作品包括交响曲104部《第四十五“告别”交响曲》
12部《伦敦交响曲》《第94“惊愕”交响曲》
《第96“奇迹”交响曲》
《第100“军队”交响曲》
《第101“时钟”交响曲》
《第103“鼓声”交响曲》
《第104“伦敦”交响曲》
b:室内乐:《第17小夜曲弦乐四重奏》《皇帝小夜曲弦乐四重奏》《云雀小夜曲弦乐四重奏》
c:协奏曲和独奏曲
d:清唱剧:《四季》《创世纪》
创作成就:①确立古典奏鸣曲基本写作规范,②确立交响曲的四乐章结构。③近代乐队的编制:双管编制,将乐队分为大、中、小规模。④规范乐队的编制,确定了乐器组的搭配。⑤确立近代协奏曲的基本结构⑥确立了双程式部的演奏形式,是由乐队代表独奏乐器分别演奏程式部内容,并且在再现部与尾声部之间加入了一个炫技性的乐段⑦确立弦乐四重奏的基本结构:两把小提,一把中提,一把大提,其中演奏四个声部的规范形式代替了原来的三重奏名曲。
创作风格:乐曲风格体现普通人的快乐、健康的风格。朴素单纯的音乐技术手段表现清新朴质的田园乡村的场景。
莫扎特:奥地利人古典时期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在器乐方面是海顿和贝多芬之间的桥梁“18世纪的奇迹”“神童”
歌剧创作:趣歌剧《女人心》《费加罗婚礼》《唐•璜》
歌唱剧《后宫诱逃》《魔笛》
正歌剧《蒂托的仁慈》
交响曲创作:41部《第40戏剧交响曲》《第41朱庇特交响曲》
创作风格:古典音乐风格最完美的体现,古典风格包括形式与内容的综合,音乐语言严谨,不多一分不少一分,有深刻的思想内容
创作成就:器乐:a广泛涉列了古典奏鸣套曲b是海顿与贝多芬之间的桥梁,前期作品风格简单、明快,后期作品预示了贝多芬的英雄性与复杂性。
歌剧:古典时期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德国歌剧的奠基人,在格鲁克的基础对各种歌剧体裁进行了创新:1突破题材范围,例如:不同于之前的神话,多于现实题材的作品《费加罗婚礼》(讲述上流社会贵族的生活)2打破体裁界限,例如:《魔笛》它是歌唱剧体裁兼有意式正歌剧、法式喜歌剧。3提高了喜歌剧的艺术性:在喜歌剧基础上增加刻画人物性格的特点,喜歌剧性与深刻性相结合成为性格喜剧4加强乐队,重唱在歌剧,乐队方面用歌剧序曲暗示剧情、重唱在歌剧中占重要地位5奠定器乐思维的德国歌剧的基本结构,以器乐曲的形式即乐章结构来创作歌剧
贝多芬:(德国)古典乐派最高成就的体现,浪漫乐派的奠基人(经历坎坷、)
古典奏鸣曲:交响曲9部,标题性:3、5、6、9
近代协奏曲《第五“皇帝”钢琴协奏曲》
近代钢琴奏鸣曲(32部钢琴奏鸣曲“新约全书”钢琴艺术史)
歌剧:《费岱里奥》
序曲:《埃格蒙特》(歌德的戏剧)《科利奥兰》《莱昂诺拉》之三《费德里奥》序曲
弥撒:《庄严弥撒》
声乐套曲:首创者《致遥远的爱人》第一部
古典奏鸣曲的创新:1扩大了作品的结构 增加奏鸣曲式中的程式部副部的数量在展开部中写作新主题把结尾写成第二展开部(贝三第一乐章)
2加强主题素材之间的对比冲突:奏鸣曲式程式部中主、副内容和主题之中都具有对比因素,深化了素材的鲜明性格
3丰富管弦乐队的配器色彩:提高了木管、铜管、打击乐组的主奏功能
4标题交响曲的奠基人:贝六历史上第一部标题交响曲,从贝三开始第三乐章由小步舞曲风格(精致典雅)变为谐谑曲风格(宏大,戏剧性)
5确立声乐和器乐相结合形式(贝9第四乐章)
音乐风格:英雄性(戏剧性,矛盾;悲剧性,苦难;史诗性,时代;等多元文化角度揭示英雄性主题)
浪漫主义时期(1821-20世纪上半叶)
历史地位:西方文明史上的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文化史上的浪漫主义运动时期,音乐史上的标题音乐时代(西方古典艺术音乐体系“衰落”的开始)
浪漫乐派:(名词解释)原为拉丁语系的方言语(罗曼语)中世纪指用罗曼语写作的传奇故事,后引申为传奇,怪异、狂野、自由与众不同等意。19世纪西方浪漫主义运动中的音乐流派,在创作中体现个性,情感、民族、综合等风格代表人物...
民族乐派:形成与19世纪中叶,在创作中以贝多芬的创作传统为基础,相对于德法意音乐传统,在题材上有意识的鲜明体现各民族独特的历史风格,独特的历史风格和精神品志,是浪漫乐派的分歧,代表人物:格林卡(俄)俄国音乐之父。五人团(名解)、斯梅塔那(捷克音乐之父)德沃夏克,格里格(挪威)西贝柳斯
印象乐派:形成与19世纪末在创作上受到印象派绘画和特征派诗歌的影响,用全新的创作手法体现瞬间的感性生命特征是连接西方古典音乐和20世纪西方现代派音乐的桥梁,代表人物德彪西(法)拉威尔、杜卡;雷斯庇基。
浪漫派的音乐体裁:器乐:a交响诗:19世纪浪漫乐派器乐曲体裁之一,李斯特首创,从交响曲发展而来,是一种单乐章标题性的管弦乐曲,一般选用古典著名或历史传奇《前奏曲》(选自法、拉玛丁的诗《诗的冥想》)
b音乐会序曲:19世纪浪漫乐派器乐曲体裁之一,序曲原为戏剧作品的前奏,门德尔松将其改变为独立的单声乐章标题性的管弦乐曲,题材一般采用古典名著,历史传奇,游历所惑《仲夏夜之梦》《赫布里底》
c标题交响曲:19世纪浪漫乐派器乐曲体裁之一,具有两大创作特征;与文学美术相关联的文字性标题,标题与音乐整体构思相吻合,贝多芬首创,19世纪大代表人人物是柏辽兹《幻想交响曲》
d固定乐思:19世纪浪漫乐派标题交响曲的创作手法,柏辽兹首次运用于幻想曲中,用特定的旋律代表特定的人物形象,伴随着音乐情节的发展而变化。
e音乐瞬间:舒伯特:浪漫乐派钢琴特性小品之一,结构短小,单纯旋律+伴奏的特点
f无词歌:门德尔松:浪漫乐派钢琴特性小品之一,结构短小,单纯旋律+伴奏的特点
声乐:a声乐套曲:浪漫乐派声乐体裁之一,有一组情节关联,结构独立的独唱歌曲构成,常用第一人称抒发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贝多芬首创。19世纪的代表人物:舒伯特《美丽的磨坊女》,舒曼
b德奥艺术歌曲:浪漫乐派声乐体裁之一,具有四大艺术特色,文学性较高的词,歌曲平衡,伴奏的重要性,表演的完美再现,代表人物: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沃尔夫
歌剧:(德)乐剧:浪漫时期德国歌剧体裁,瓦格纳首创与意式歌剧相对,在创作上体现无终旋律,主导动机等特征,是一种交响乐思维的歌剧表现形式《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法)①拯救歌剧:浪漫乐派法国歌剧体裁之一,形成于19世纪的法国大革命期间,常采用“英雄拯救”的主题,体现宏大场景和曲折恐怖的情景,被称为法国“法国严肃的喜歌剧”代表人物:贝多芬(德)凯鲁比尼(意)
②大歌剧:浪漫乐派法国歌剧体裁之一,形成于19世纪上半叶,大歌剧一词最初至巴黎歌剧院和该院上演的作品,后来指以梅耶贝尔为代表的形式和题材上追求宏伟,壮丽风格的歌剧体裁《恶魔罗 》
③轻歌剧:浪漫乐派法国歌剧体裁之一,形成于19世纪中叶,与大歌剧相对,在题材上长取材于日常生活,音乐语言通俗明快,风格分抒情和讽刺两类,代表人物古诺、奥芬巴赫,马斯诺
④现实主义歌剧:浪漫乐派法国歌剧体裁之一,形成于19世纪下半叶,在形式上综合了浪漫时代德法意各种歌剧体裁的特点,在题材上鲜明体现现实主义风格。比才《卡门》
(意)真实歌剧:浪漫时期意大利歌剧体裁之一,形成于19世纪末与瓦格纳的乐剧相对,在形式上继承和发展了意式歌剧的传统,在题材上强调表现真实的生活和人物心理。
浪漫主义作曲家、国籍、作品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