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史纲24个重点整理

党领导下的革命史


 1、创建过程: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①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②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2、重要会议

  (1)遵义会议(1935)

  内容:①解决博古等人军事上和组织上错误;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意义: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中共“七大”(1945,延安)

  3、武装斗争

  (1)北伐战争。

  (2)抗日战争: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胜利。

  (3)解放战争:1946年6月至1949年9月,结束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4、军队建设

  (1)北伐战争中,叶挺独立团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

  (2)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3)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组建红四军。

  (4)抗战开始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5)解放战争至今,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

  5、重大战事

  (1)五次反“围剿”:前四次反“围剿”取得胜利,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红军长征: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进行战略转移。

  (3)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4)百团大战(彭德怀):是抗日战争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5)1947年,粉碎了对陕北解放区重点进攻。

  (6)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7)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反动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8)渡江战役:解放南京,标志着反动统治在大陆的结束。

  6、国共合作

  (1)第一次合作:

  目的: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2)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①目的:团结一切爱国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

  ②过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9月,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③作用:成为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

  启示: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给中华民族带来战争和灾难。



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

 1、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①代表人物:奕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②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③口号:自强、求富。

  ④洋务活动: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建海军;兴办新式学堂。

  ⑤破产: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⑥失败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

  ⑦评价: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

  ①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②主张:学习西方,进行变法,以挽救民族危机。

  ③过程: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序幕)、成立强学会(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标志)、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④失败原因:脱离群众和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⑤意义与启示: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具有爱国和进步作用。

  3、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①代表人物:孙中山等。

  ②主张:民族、民权、民生,试图以革命手段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革命活动:成立兴中会;建立中国同盟会,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

  ② 失败标志: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③ 意义启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它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当时中国是行不通的。

  4、新文化运动(进步知识分子,思想大解放运动)

  ①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②主张: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③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

  ④内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对,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⑤意义: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人民的反抗


  1、人民群众的斗争

  ①洪秀全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

  ②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

  ③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军入侵(杨靖宇)。

  2、爱国官兵的英勇斗争

  ①禁烟运动: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②鸦片战争:关天培在虎门,英勇牺牲。

  ③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④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战役中,邓世昌英勇战斗,与舰同沉。

  ⑤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⑥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守军(赵登禹、佟麟阁等)英勇抗击日军进攻。

  ⑦平型关战役中八路军英勇抗击日军。

  ⑧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激战。

  ⑨1940年8月起,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发动百团大战。

  3、学生运动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列强侵华罪行


  1、两次洗劫北京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烧圆明园。

  ②八国联军侵华期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2、镇压中国人民革命

  ② 成立“洋枪队”(华尔),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②组成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

  ③抗战胜利后,美国扶蒋。

  3、制造大屠杀

  抗日战争期间,1937年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4、制造事变:1931年九·一八事变(沈阳);1937年七七事变(北京卢沟桥)。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


  1、割地

  ①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②俄国割占领土最多,共割去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③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去台湾、澎湖列岛等。

  2、赔款

  ①《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

  ②《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

  ③《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

  3、攫取中国的特权

  ①《南京条约》:规定了协定关税权。

  ②《马关条约》:日本首先取得开设工厂的特权。

  ③《辛丑条约》:赔款最多;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五次侵华战争

  1、鸦片战争:1840--1842,近代史开端 ,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5、日本侵华战争(抗日战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东北沦陷。

  1937—1945年,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八七会议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转入低潮,中国共产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毛泽东在会议上着重阐述了党必须依靠农民和掌握枪杆子的思想,强调党“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八七会议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折。

遵义会议

  

王明等人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对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使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遭到失败,不得不退出南方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长征。长征初期,中共中央领导人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这样,当中央红军根据毛泽东的提议,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并在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黔北重镇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且断然否定以“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近代重要人物

  1、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编成《四洲志》。

  2、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3、严复:写了《救亡决论》一文;翻译了《天演论》。

  4、洪秀全: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5、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6、冯桂芬: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做出比较完整的表述。

  7、李鸿章、奕诉、曾国藩、左宗棠 洋务派代表,推行洋务运动。

  8、康有为: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梁启超:写了《变法通议》。

  谭嗣同:写了《仁学》。

  9、章炳麟:歌颂革命为“启迪明智,除旧布新”的良药,强调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10、孙中山: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建立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领导辛亥革命。

  11、邹容:写了《革命军》。

  12、陈天华:写了《警世钟》《猛回头》

  13、陈独秀、王明

  大革命时期,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提出“二次革命论”;王明:“左”倾教条主义代表,提出“毕其功于一役”,即“一次革命论”。

  14、李大钊: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15、毛泽东 (此处为重点中的重点,建议参考考试大纲来回反复研读)

  16、张学良:1936年发动西安事变。

  17、陈云:在中共八大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

  18、周恩来: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6年,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1963年,周恩来将我们党的一系列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政策和主张归纳为“一纲四目”。

  19、刘少奇:提出毛泽东思想并写入党章。

  20、邓小平:形成邓小平理论;1978年发表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

  21江泽民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2、胡锦涛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1)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鼎盛时期,但也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

  (2)14世纪至15世纪,在欧洲地中海沿岸,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使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制度终于在欧美确立起来;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西方国家开始殖民扩张;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之后,资本输出成为殖民剥削的重要形式,并出现瓜分世界的狂潮。

  提示: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地主、商人、高利贷者这三者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1) 19世纪初,英国已经基本上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大的国家,英国对华贸易长期处于入超状态。1840年鸦片战争正式爆发。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2)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近代中国社会的封建性质

  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1)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原因。

  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通过发动侵略战争,中国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在相当程度上被殖民地化了。

  ②由于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大国,特别是中国人民顽强、持久的反抗,同时也由于帝国主义列强间争夺中国的矛盾无法协调,使得它们不可能共同瓜分中国。

  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社会的原因。①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门户,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之中。②西方列强并不愿意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①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②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③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④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⑤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⑥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3)阶级关系的变动。

  ①地主阶级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官僚地主和城居地主。一部分地主转化为资本家。

  ②旧的被统治阶级即农民阶级,向贫农或雇农转化。有些成为产业工人的后备军,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③中国资产阶级也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其中有一部分是官僚买办资本家,另一部分是民族资本家。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近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1)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1841年5月,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2)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中法战争期间督办台湾事务大臣刘铭传指挥守军击退法舰。老将冯子材身先士卒,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



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



  19世纪70至8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从侵占中国周边邻国发展到蚕食中国边疆地区,使中国陷入“边疆危机”。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达到高潮。帝国主义列强之所以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它们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民族意识的觉醒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1)“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①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841年,他组织翻译《地理大全》,编成《四洲志》一书。②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③19世纪70年代以后,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

  (2)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1895年,严复在《救亡决论》一文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在甲午战争后,严复翻译了《天演论》,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1898年有人绘制的一幅《时局图》,更是形象地表现了当时中国面临的瓜分危局。孙中山1894年11月在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时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①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为支付对列强的巨额赔款,同时也为了弥补财政亏空,清政府加重了赋税的征收科派。②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迫使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群众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

  (2)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3月,定都南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

  (3)《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①《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它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②《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4)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1856年9月,发生了自相残杀的天京事变,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1864年7月,天京被湘军攻破,太平天国起义失败。

  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①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②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③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④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⑤太平天国起义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2)太平天国农民斗争的局限性和教训。①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最终失败了,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②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洋务事业的兴办

  时间:洋务运动是在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

  目的: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首先是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同时也有借此加强海防、边防,并乘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意图。

  内容:①兴办近代企业②建立新式海陆军③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指导思想:中体西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提示: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①洋务派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②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③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①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②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③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提示: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



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一系列宣传维新的活动。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①要不要变法。②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③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提示: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3)百日维新。由于民族危机越来越严重,在维新派的推动和策划下,光绪皇帝希望通过变法维新,来救亡图存。1898年6月11日,他颁布了“明定国是”谕旨,宣布开始变法,在此后的103天中,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史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提示: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 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3) 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4) 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5) 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 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的果实之后,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反动政权。①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②在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③在文化思想方面,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

  (2)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护法运动的失败不仅是孙中山个人的失败,也标志着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3)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是:①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他们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口号,甚至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承认和支持。②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③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提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错误,根源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附件
政治史纲24个重点整理.pdf
txt
下载文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采集或网友投稿提供,不能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任何商业盈利目的。如果资料有误与官方发布不一致,请与官方最新发布为准,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如果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删除。
维权指引 | 权限说明 | 下载说明 | 内容投诉
考研云分享 » 考研政治史纲24个重点整理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 访客 发表评论

加入会员,每天进步一点点
·会员权限 ·加网盘群 ·加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