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考研):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
第一章
1、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2、说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内涵及主要特征。
3、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中的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4、如何理解西方人文地理发展的过程及其最新的研究趋势?
5、认识建国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思考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
6、建国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是什么?
7、讨论人文地理学科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第二章
1、分析文化区研究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2、文化扩散有哪几种类型?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的特征。
3、举例说明文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有何不同。
4、什么是文化景观?详述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成份。
5、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联系?
6、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什么?
7、简述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8、什么是环境感知?举例说明环境感知在人类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9、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有什么区别。
10、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地域文化?试举例说明。
11、讨论为什么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探讨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
12、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讨有什么实践意义?
13、试述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景观和文化整合之间的有机联系。
14、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15、对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进行分析比较。
16、试举出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17、什么是人地相关论?详细阐述人地相关论的代表性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
第三章
1、简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如果你要写一篇论文,你准备如何着手拟订研究步骤和计划。
2、简述不同哲学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产生的影响。
3、人文地理学研究中,获取和搜集地理信息和资料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4、在相关的国内外网站上检索1990年以来社会地理学进展的文献,并做一个综合评述。
第四章
1、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是什么?
2、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是什么?
3、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4、人口的空间移动有什么社会经济意义?
5、现代国际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
6、现代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7、人口迁移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8、人口增长有何地区差异?其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9、试分析中国的人口增长转变模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10、试分析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具体表现及其引发的问题。
11、原始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
12、农业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
13、兰迪的人口转变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4、查阅《中国统计年鉴》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根据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变化的数据,绘制中国人口转变过程图,并分析不同阶段的成因。
15、分析人口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即人口迁移)的成因,思考人口变动对一个地方未来发展的影响。
16、根据中国人口分布的规律及其成因,论证中国人口分布的合理性。
17、民族对地理景观有什么影响。
第五章
1、结合农业发展的阶段,探讨农业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并分析四大文明古国出现的必要条件。
2、结合某一农业景观,分析其形成的地理环境原因,理解农业景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阐述原始农业的特点及区域分布。
4、比较东西方传统农业的特点。
5、阐述现代农业的主要特点及其地域类型。
6、对你所在城市进行实地考察,结合杜能的农业区位论,试述影响农业布局的机制。
第六章
1、分析现代工业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2、说明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
3、从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变化,分析现代工业的空间格局有什么特点。
4、工业发展对社会经济有什么影响?
5、试述工业的发展和扩散过程。
6、简述世界上主要工业地带的分布情况。
7、工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有什么意义?
8、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9、韦伯工业区位理论与克里斯塔勒工业区位理论有什么异同?
10、分析当前全球经济空间格局及其发展趋势。
第七章
1、比较分析东西方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差异。
2、结合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分析技术进步对城市化的影响。
3、阐述乡村聚落发展的基本特点,分析村落的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
4、试以具体城市为例分析城市区位及自然环境对城市形成发展的影响。
5、城市地域结构形成和发展的机制是什么?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模式有什么特点?试分析所在城市的地域结构特征。
6、阐述城市体系的概念及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
7、讨论逆城市化现象。
第八章
1、叙述政治与政治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2、国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影响国家权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对国家权利的要素与实力进行分析。为什么需要对国家实力进行综合分析?
5、试说明当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基本特点。
6、分析地理环境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7、结合世界的政治、经济形势,分析世界和中国的地缘政治以及中国应采取的国家安全战略。
第九章
1、 导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我国的资源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 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及形成原因是什么?
3、 从不同角度分析自然资源的类型。
4、 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共识主要有哪些?
5、 我国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
6、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分析比较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类型。
7、 简述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的背景,核心内容及其具体的含义。
8、 简述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合与分的趋势。
9、 在合与分的政治格局中人与地的焦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10、简述文化全球化的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
11、简述文化本土化的表现形式和局限性。
12、讨论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
13、全球化时代的区域文化创新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举例说明你对环境决定论的理解。
答:环境决定论是指在自然环境决定了人类的行为和活动,甚至是人类社会的进程的一种人地关系理论之一。它的核心思想是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政治等起绝对支配作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环境决定论的思想很早就在一些伟人的言论里体现出来,其主要代表人物如下:
(1)古希腊的历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5)认为寒冷地区的民族勇敢无畏,但缺乏智慧和技术;亚洲人聪明,但缺乏勇敢精神;记住在两者间的希腊人则具两者的优点,所以能自立,能统治其它民族。
(2)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1689-1675),在他的《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对地理要素与政治的关系作了系统的阐述,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法律性质及其演变以及民族生理、心理和宗教信仰是受环境和气候条件决定。他从宗教的角度认为“寒冷气候使人具有独立自主精神,炎热地方,使人顺从,因此欧洲传播基督教,亚洲流传伊斯兰教。气候王国才是一切王国的第一位”。
(3)美国学者亨丁顿(1876-1947)在他的气候与文明一书中,认为一个民族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若无气候促进因素,就不能达到文化的巅峰。
(4)拉采尔,由于过分强调自然环境的作用,并总结和发挥了环境论的思想,又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决定论引入地理学的环境的学者,被认为是地学界“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创始人和领导人”,在他的《人类地理学》中,用达尔文生物学的观点研究人类社会,把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归结为4个方面:直接的生理影响;心理的影响;对人类社会组织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支配人类的迁移及其最后分布的影响。他认为人类和其他生物都是环境的产物,其生存发展都是由地理环境决定。
(5)辛普森,拉氏的美国学生,在传播拉氏观点上起很大作用,他在《美国的历史及其地理条件》,《地理环境的影响》中认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条件是地理条件,即地理位置、边界、大洋的出口、内陆海的出口、河流、地形、气候等。影响社会发展的不仅仅是某一单一的地理条件(如气候),而是地理条件的总体。
观点举证
观点一:人的精力取决于气候。荷兰人拥有杰出的头脑和巨大的精力,但他们来到象婆罗洲(属马来西亚和印尼,气候酷热)这样的地方,不久就会停止完成他们在祖国土地上完成的任务,因为受气候的影响其健康和精力受到损害,在热天觉得烦闷和无精打采。
观点二:气候影响人的性格。在有气候变化刺激的地方,人们易于勤劳,当他们早晨起来,经常渴望工作。在一个令人精力充沛的天气,诚实、理智以及自我控制,比在令人萎靡不振的天气里容易得多。当人们感到健康时,讲真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比人在衰弱时容易。
观点三:宗教崇拜对象常取决于发源地的地理环境。在印度,雨的到来不同寻常,故雨神是主要的神之一。在中安第斯山脉的高平原,人们感受不到温暖,除非在阳光之下,故太阳神盛行。在埃及,尼罗河是宗教崇拜对象之一,因为埃及人知道他们的生命正是依赖于它。犹太教和基督教都出现在以养羊为主要职业的干旱地区,所以《圣经》上有“牧羊人把生命献给他的羊群”、“上帝是我们的牧羊人;我将什么不想,他使我躺在绿草地上,他在静静的河边上领着我”。
“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人地观,虽然是对“天命论”、“神创论”的一种反叛,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夸大了环境的决定理论,过分强调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原因和决定因素,一切人类活动都是自然环境的必然结果,无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也是一种因果观,是一种典型的必然论的人地观。有一定的合理成分,因为在人类社会的某些方面,的确是地理环境在起主导作用;但是在很多方面,地理环境并不起主导作用,而且影响人类历史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故有过于武断、以偏代全之嫌在因果上忽视了随机变化,没有概率论的思想。认为一个原因只有一个必然的结果,而且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二者是不能转化的。因而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2.分析京津冀都市圈人口分布及增长特点,预测未来20年各地人口的变化趋势,分析影响其人口分布和增长的影响因素(数据见课件中的附件,数据分析主要依据人口数据,其它数据供参考)。
答:从已给的数据表分析可知:(1)北京城市人口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到2003达到和农村人口比重持平的情况。从过去十年来看,北京的人口呈逐渐增长的趋势,尤其是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很快,但总人口增长的趋势先急后缓,特别到2000-2003年,人口增长率甚至是出现负增长。这主要是北京是首都,政治、人文气氛浓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高,主要以高科技生产,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和以重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为主,而农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并不高,并且加上北京对外来人的不排斥,所以有了很多农村劳动力和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但是以第二产业为主的工业需要的劳动力总是有限的,而且科学技术的进步并不能带动人口速度的增长,所以后来人口增长率有了下降甚至负增长。从北京目前的生产产业结构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来看,北京未来20年的人口会以很小的人口增长率有一定的增加或很可能不增加,达到人口相对饱和的状态,且城市人口比重仍会继续增加。(2)同理分析可知,天津在这十年来总人口有了很大的增长,城市人口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城市人口比重增长不大,城市人口比重和农村人口比重相对持平。从表中看,但在后几年幅度增加的很小,究其原因,还是天津加速城市化进程有关,以及和它的产业结构分不开,它以到第二第三产业为主,能大量吸收外来人员,但后来城市产业结构达到稳定,人口增长速率减慢。所以在未来20年,天津会继续以很小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加,并且城市人口比重还会增大。(3)从表中可知,河北省头几年,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数量相当,总人口先是急剧增长,后来以相对之前较慢的速度继续增加,总的来说,总人口数量有很大的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也以较大的幅度增长着,并且超过了农村人口比重,这是因为河北省主要是个以第二产业为主的工业大省,所以以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可以吸收大量剩余的农村劳动力和外来劳动力,使城市人口大增。随着河北省的继续发展,生产水平力的提高,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新地区的开发,所以未来20年,河北省的总人口数量会继续较快的增加,城市人口的比重也会继续增大。
3.举例说明村落呈集聚现象的原因。
答:村落是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相对于城市的一种聚落类型。在我国,村落地域是指建制镇以下的地域,村落是由村庄和集镇构成。从村落的最先产生的原因来看,是原始社会人类为了适应恶劣的大自然的野兽的攻击,而构筑的如“茅草屋”、“蜂巢居”十分简单落后的居住环境,那时候的人类活动是大范围地移动,居住地也流动不定。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逐渐发展,特别是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分工以来,先出现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然后出现集市,接着促进集镇的形成,为最后城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反过来城市的兴起加速了村落的集聚,也提高了村落集聚发展的水平,比如工矿业城市的出现,带来了服务于城市的郊区农业村落的集聚;如加工业城市(加工棉花、蚕丝、甘蔗等)的发展,带动了加工业村落的聚集。至今为止,村落发展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有以前的高度分散形态逐渐向集中形态转变,人口密度不断提高,中西村落和集镇建筑格局由过去分散的一家一户的庭院式形式转变为集中、整体形态。究其原因,还是人类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在工商业的发展,对村落建设和集聚起到十分重要的加速作用,它不仅可以对当地资源进行深度加工,提高资源转化率,还可以吸收丰富的劳动力,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化,从而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水平和农民实际收入水平。转化剩余劳动力——发展非农业产业——建设小城镇——实现乡村城镇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村落集聚形式。此外还是随着经营条件、交通条件的完善,人类自身对交通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统一的道路网络和基础设施,土地利用效益越来越高并节约土地,所以集聚是现代村落的主要发展趋势甚至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例如在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心村落较高的人口、建筑密度,高层化的建筑格局,突出的商饮服务业,完善的内外交通道路格局和基础设施等村落特征,使得村落集聚的同时,还越来越现代化,这也是村落集聚的一大特点。
4.什么是文化景观,举例说明宗教对文化景观的影响。
答:人文景观亦称文化景观(culture landscape),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文化景观发展源远流长,具体历史进程如下:
“文化景观学派”的创始人--美籍德裔学者索尔的经典定义:文化景观是某一文化群体利用自然景观的产物。文化是驱动力,自然区是媒介,而文化景观则是结果。由于文化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文化景观也会随时间而变化。随着某种不同外来文化的介入,便开始某一文化景观的更新,或进行某一新的文化附加在原有景观残余之上的演化过程。
文化景观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施吕特尔(1906)提出的。他提出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区别,要求把文化景观当作从自然景观演化来的现象进行研究。把文化景观分为可动的和不可动的两种形态,前者指人以及随人移动的货物等,后者通过文化作用于景观的全部效果来反映,如道路及其型式。
美国乔丹认为“文化景观是文化集团在其居住地域所创造的认为景观”。
美国德伯里认为:“文化景观包括人类对自然景观所以可辨认的改变,包括地球表面及生物圈的种种改变”。
我国人文地理学家李旭旦认为:“文化景观是地球表面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它反映了一个地区地理特征。”
综上,何为文化景观?它是一种人文景观,反映了人文现象和环境的特定关系,随时间发展而不断变化,完全不同于自然景观,自然景观是文化景观产生的基础、背景和依托,它反映了人文现象的总特征。总之,文化景观是人类文化综合作用于地表的地域文化的综合体现。
现说明宗教对文化景观的影响举例说明:
(1)西双版纳傣族原信奉自身的原始宗教,至中唐时期以后,小乘佛教开始在云南传播和形成,刚开始受到抵制,后来小乘佛教根据傣文化进行适应性改变,两者互取其长,形成一种有地方特色的西双版纳傣族佛教文化体系,使得傣族人民乐于接受,并使傣族成为全民信教的民族,成为傣族特有的文化景观
(2)宗教思想对文化景观中建筑的影响,特别是宗教建筑把功能、技术、艺术、思想、信仰结合在一起综合体现于景观之中,如伊斯兰教的清真寺,佛教的寺庙、佛塔、石窟,基督教教堂的高塔禾尖顶,美洲阿兹台克文化和更早的玛雅文化建造的巨大美洲金字塔等。青岛则以多种徳式建筑著称。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会”的上海更是集古今中外各种建筑风格于一域。
(3)宗教思想对文化景观中山的影响。山在许多文化的宗教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某些宗教来说,山是地球的中心,天地在这里会和,人的精神可以在这里感到最接近天,最接近宇宙。在希腊,奥林匹斯山被认为是诸神之家。富士山对日本人有相当大的宗教意义。把山视为地球的中心轴,视为与上天的连接点,这种思想出现在中国、朝鲜、伊朗、印度等许多国家的文化中。希腊人他们的寺庙修在雅典的最高点——卫城上,其它城市也修在类似的地点。此外,人们还常常建筑山的象征物,如,中东的阶梯形金字塔,苏美尔的亚述古庙塔,以及埃及的大金字塔,西欧的大金字塔。
5.结合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谈谈你对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理解。
答:旅游开发是指政府、企业、开发商个体等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可以满足人们休息、消遣、和文化需要为主要目的的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的社会经济活动。旅游开发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旅游经济活动的前提,因此它的影响是深刻而广泛的。但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从积极影响来看:首先,它带动的旅游业直接影响了国民收入,涉及到一个国家的国定民安。其次从经济领域来说,它赚取外汇,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积累资金,回笼货币,促进财富再分配;扩大劳动再就业;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综合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再次,从社会文化领域来说,它促进不同地区、民族乃至不同国度社会文化的交流;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复兴;还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善基础设施,促进社会文明。从消极影响来看:外汇漏损削弱了旅游业在国际收支中的作用;经济欠发达而旅游资源充足地区,旅游过度超前发展,旅游业配套设施投资巨大,旅游门槛高,起区域经济没有起到相应的推动作用;旅游业极不稳定,过分依赖其会使它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旅游开发会使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甚至顺还当地居民文化传统和利益;旅游的季节性也会造成大量设备闲置浪费和劳动力的季节性失业;使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破坏;传统文化简单粗糙的舞台化、商品化,导致其文化内涵消失和艺术形式的退化;直接或间接导致旅游接待地社会道德水平下降等。由此可见,旅游具有两重性,现在旅游开发面临的形势也是很严峻的,可见可持续旅游发展是势不可挡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使许多旅游目的地各具特色,要求旅游者的增加量、旅游业的发展规模以及旅游开发要求与资源承载量、环境保护相协调,形成动态的良性循环。身为整个人类社会的一份子,对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从政府来看,可采取制定更多的相关方面的法令条例,加强旅游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加环保经费,让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等。从开发商来看,要提早科学地预测,估计可能造成的环境破坏,采取先进的管理模式,尽最大可能寻求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融合,追求环境资源持续价值的利用和文化完整性展示和教育。从旅游地区的居民来说,要加强自身的素质,提高自己的社会道德水平,抵制旅游者消极颓废意识和生活方式,抵制唯利是图的拜金主义欲望,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从旅游者自身来说,要有强烈的自我控制意识,不能任意破坏这些宝贵的旅游资源,比如不践踏草坪,不乱涂乱画,不破坏垃圾桶等。总之,要正确认识旅游活动与旅游业在社会文化中的作用,增强自我保护和自我发展能,适度发展旅游业,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引导旅游业健康、积极有序地发展,造福于全世界。
6.以你所在或所熟悉的专业领域为例,探讨人文地理学在该领域的应用。
答:我学的风景园林专业,它很大一部分涉及的是园林设计,下面我就人文地理学在该领域的应用上说说。首先,我来简单地介绍下我的专业,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L.A是由美国Landcape Architects 之父,F.L.Olmsted (奥尔姆斯特德)在1858年提出来的,它当时提出的背景是由于高度工业化,现代化和人口迅猛增长,世界各国,都面临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城市爆炸,自然环境和自然与人工环境生态系统的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本专业的核心应是"城市环境的绿色生物系统工程"和"园林艺术",概括的说它就是用艺术的手段,处理人,建筑与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一门学科。“设”者,陈设,设置,筹划之意;“计”者,计谋,策略之意。园林设计,就是园林的筹划策略。具体地讲,园林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之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建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遇的过程。
现说说人文地理在我学的专业具体运用如下:
1.它为园林设计提供了大量的人文文化信息,因为园林设计是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的,它的设计需要有大量依据,比如当地居民的年龄组成、平时喜好及消费倾向,当地人的宗教信仰,当地民俗风情,当地原有的文化景观等都可以为我们进行园林设计提供大量的科学依据,不致使我们在实际操作时纸上谈兵,缺乏实际意义。
2.它为我们作为一个设计初学者提供了更多地了解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的机会,让我们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人文地理学,顾名思义,就是以人地关系为主旨,研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等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在现代,为了全人类的长远健康、幸福和欢乐,人类必须与他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谐相处,明智地利用自然资源,园林设计也必将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做相应程度的改变对学科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什么是园林的发展趋势?答案就是以研究人类、生物和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生态学为依据,达到和谐完美、生态良好、景色如画之境界。
3.它为我们专业和它其中的旅游地理找到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旅游风景区的开发和园林设计是密不可分的,无论是旅游风景区的设计思路,还是整体规划,以及后期的资源保护,都是园林设计的一个部分。所以旅游地理的学习算是拓宽了我们的专业学习面。
4.它增加了我们的课外知识,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增加了我们的知识面,甚至是提高了我们的审美情趣。因为园林设计这门学科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它包括文学、文艺、生物、生态、建筑等诸多领域,同时,它又要求综合各学科的知识于园林艺术中。无论是民族地理,还是宗教地理它们都让我更多了了解国外人民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打开了一扇我了解整个世界的窗。
人文地理学(王恩涌)重点知识总结
第一章人文地理学简介
1、简述洪堡创立的人文地理学研究三个原则。(因果原则、综合原则、比较原则)
2、简答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理论思想。(德国、法国、英国、美国、俄国)
3、现代人文地理学主要特征是什么? (1.理论与哲学方法的多元化2.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3.研究内容和方法的社会化、应用趋向化。)
第二章文化地理学
1、简述文化结构的层次内容?
2、对比文化适应和生物适应的异同。(1.二者都是在环境发展过程中,既有因为环境引起的变化,又有保持其特性的稳定性;2.二者都是通过新性状或新特制的产生而实现其变化,并由此增强其适应性;3.都是通过选择或竞争实现其变化;4.环境起着关键作用。)
3、论述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4、列表比较主要人地关系理论名称、代表人物和理论要点。
第三章人口地理学
1、举例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土壤、地形、水体;2.社会经济因素:生产力水平、历史故土、政治因素)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基本空间形式。
3、举例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基本因素。(1.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刺激因素;2.个人动机变化产生的因素。经济、社会、政治、文化)
4、试说明世界和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规律。(趋向暖湿地区、地平地区、岸边)
5、简述农业革命之前、农业革命期间、工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的特点。(1.农业革命前,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口发展特征有a极低的人口密度b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c对居住地要求高,如朝阳、干燥、地势高、接近水源、抵御侵略、固定或半固定营地2.农业革命期间:农业社会能够支持更高的人口密度,疾病传播容易,死亡率提高,生产力提高,出生率提高,即婴儿存活率低、阶段性的饥荒和低营养,对流行病的抵抗力差、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死亡率呈大幅度波动状态,出生率也相应变化、平均寿命低;3.工业革命期间,工业革命使公共卫生服务和保健措施增强,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下降。)
6、简答当代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7、论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发达国家经济促进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结构及其功能也随之改变,导致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平稳、缓慢地下降。发展中国家为布莱克模式。)
8、试述中国人口转变模式及成因。
9、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是什么?
10、论述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四章经济地理学
1、简答农业起源的理论
2、论述农业发展三个阶段的特点(1.原始农业:耕作十分粗放、作物品种不一、种植方式杂乱无章、不成垄也不成行、作物张的有高有矮、看上去是一种落后现象,其实也是对热带雨林环境的适应。2.传统农业:是由原始农业发展而来的,是一种生计农业,农业生产水平低、生育少、积累慢,社会农民占绝大部分。3.现代农业的特点:农业产品主要为城镇非农业人口提供生活消费品,农场生产依赖现代化机械设备,)
3、传统农业的基本类型是什么?
4、现代农业的基本类型是什么?举例说明其分布
5、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是什么?并说明其分布。
6、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工业布局有什么影响?出现的工业部门是什么?形成哪些重要工业区?
7、论述北美和欧洲的主要工业带的特点。
8、简答影响工业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9、论述影响新兴工业部门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0、论述现代工业发展产生的问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第五章种族、民族与民俗地理学
1、种族与环境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2、四大人种的分布状况如何?
3、民族是如何形成的?
4、语言的本质特征有哪些?
5、我国七大方言的分布状况如何?
6、语言的传播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第六章宗教地理学
1、宗教的本质是什么?
2、宗教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
3、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有哪些?
第七章聚落地理学
1、城市的形成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有什么关系?
2、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严格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原则?
3、简述城市内部地域的有关理论(3个模型)。
4、简要分析村落呈集聚现象的原因。
第八章旅游地理学
1、到2003年止,我国已有4A以上景区愈千家。请你列举10个以上你所在省4A景区的名称,并把它们按旅游地的开发类型进行分类。
2、结合你所在地的一个旅游景点的开发,谈谈该旅游景点开发对本区域的影响。
3、什么是旅游“示范效应”?你对旅游“示范效应”有什么看法。
第九章政治地理学
1、如何分析一个国家的实力?
2、论述当代全球政治格局的形成过程,并阐述当代的全球政治格局对我国的影响。
3、论述现代国际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以及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主张。
第十章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
1、人口的过快增长给人类带来什么问题?
2、可持续发展是怎么样提出来的?
3、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4、世纪之交的政治格局有哪些表现?
5、新的政治地理的有哪些特点?
6、政治格局与人地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
7、简述当前文化景观研究进展。
8、 当前文化景观建设表现在哪些方面?
9、结合实例,分析某个地方的文化景观建设情况。
重要思考题
1、简述洪堡创立的人文地理学研究三个原则。
2、简答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理论思想。
3、现代人文地理学主要特征是什么?
4、试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及内容。
5、简述文化结构的层次内容?
6、对比文化适应和生物适应的异同。
7、论述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8、列表比较主要人地关系理论名称、代表人物和理论要点。
9、举例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0、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基本空间形式。
11、举例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基本因素。
12、试说明世界和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规律。
13、简述农业革命之前、农业革命期间、工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的特点。
14、简答当代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15、论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16、试述中国人口转变模式及成因。
17、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是什么?
18、论述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9、简答农业起源的理论
20、论述农业发展三个阶段的特点
21、传统农业的基本类型是什么?
22、现代农业的基本类型是什么?举例说明其分布
23、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是什么?并说明其分布。
24、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工业布局有什么影响?出现的工业部门是什么?形成哪些重要工业区?
25、论述北美和欧洲的主要工业带的特点。
26、简答影响工业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7、论述影响新兴工业部门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8、论述现代工业发展产生的问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29、种族与环境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30、四大人种的分布状况如何?
31、民族是如何形成的?
32、语言的本质特征有哪些?
33、我国七大方言的分布状况如何?
34、语言的传播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35、宗教的本质是什么?
36、宗教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
37、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有哪些?
38、城市的形成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有什么关系?
39、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严格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原则?
40、简述城市内部地域的有关理论(3个模型)。
41、简要分析村落呈集聚现象的原因。
42、到2003年止,我国已有4A以上景区愈千家。请你列举10个以上你所在省4A景区的名称,并把它们按旅游地的开发类型进行分类。
43、结合你所在地的一个旅游景点的开发,谈谈该旅游景点开发对本区域的影响。
44、什么是旅游“示范效应”?你对旅游“示范效应”有什么看法。
45、如何分析一个国家的实力?
46、论述当代全球政治格局的形成过程,并阐述当代的全球政治格局对我国的影响。
47、论述现代国际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以及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主张。
48、人口的过快增长给人类带来什么问题?
49、可持续发展是怎么样提出来的?
50、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51、世纪之交的政治格局有哪些表现?
52、新的政治地理的有哪些特点?
53、政治格局与人地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
54、简述当前文化景观研究进展。
55、当前文化景观建设表现在哪些方面?
56、结合实例,分析某个地方的文化景观建设情况。
自然地理学名词总汇
地壳:是地球硬表面以下到莫霍面之间由各类岩石构成的壳层,在大陆上平均厚度35km,在大洋下平均厚5km。地壳厚度差异很大。地壳由沉积壳、花岗质壳层与玄武质壳层组成。地壳是指地球表面的刚性外壳,属于岩石的上部。地壳的组成可以从元素、矿物、岩石三方面来说明。
克拉克值:把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即元素的丰度。各种元素丰度不一。高丰度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对地壳的矿物组成将发生积极影响。
矿物:地壳中的各种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不断进行化合,形成各种矿物。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矿物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之一,是构成地壳岩石的物质基础。单质少,化合物多,呈晶质固体,理化性质随环境而改变。
矿物的特征:形态、光学性质与力学性质。也是鉴别矿物的依据。
矿物的光学性质:透明度、光泽、颜色及条痕。
矿物的力学性质:硬度、解理、断口、弹性等。
岩石: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是构成地壳及地幔的主要物质。岩石是地质作用的产物,又是地质作用的对象,所以岩石是研究各种地质构造和地貌的物质基础。根据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岩浆岩:是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约占地壳总体积的65%。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粘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岩浆的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称为岩浆作用。岩浆作用主要有两种方式:①岩浆侵入活动→侵入岩。②火山活动或喷出活动→喷出岩(火山岩)
沉积岩:是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质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沉积岩具有层理,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并有生物化石。
暴露在地壳表部的岩石,在地球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各种外力作用的剥蚀破坏,然后再把破坏产物在原地或经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等四个而形成岩石,称沉积岩。
成岩过程:先成岩石的破坏(风化作用与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等四个阶段。
层理:是指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粒度、颜色等性质沿垂直于层面方向变化而形成层状构造。即表现出来的成层性。层理可分为:水平层理、波状层理、交错层理等。
变质作用:无论什么岩石,当其所处的环境与当初岩石形成时的环境发生变化后,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等往往也要随之变化,以便使岩石和环境之间达到新的平衡关系,就把其中由内力作用引起的岩石的变化总称为变质作用,基本上是在固态岩石中进行的,因而本质上有别于岩浆作用。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就是变质岩。 或: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的变化统称为变质作用。温度、压力和化学活动性是控制变质作用的三个主要因素。
构造运动:主要是地球内动力引起的地壳机械运动,但经常涉及更深的构造圈。可使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形成各种地质构造,又称岩石圈的运动,可以促进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不仅决定了巨大地表轮廓和水圈的分布,还影响着生物圈的分布,并改变大气环流,以至影响着整个地球表层环境。
构造运动具有普遍性、方向性、非匀速性、幅度与规模差异性等一般特点。
构造运动其基本方式:可分为水平运动(造山运动)和垂直运动。
岩相:反映沉积环境的岩性、结构、构造、化石及其组合特征叫做岩相。通常分为:海相、陆相和过渡相,以下又可各自细分。
褶皱:岩层在侧向压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的现象成为褶皱。褶皱能直接反映构造运动的性质和特征。主要是由于构造运动形成的,可能是由升降运动使岩层向上拱起和向下坳曲,但大多数是在水平运动下受到挤压而形成的,而且缩短了岩层的水平距离。基本形态只有背斜和向斜两种。
断裂:岩石,特别是脆性较大和靠近地表的岩石,因所受应力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虽破裂但破裂面两侧岩块未发生明显滑动、位移的断裂构造叫做节理。岩块沿着断裂面有明显位移的则称断层。
火山喷发:即岩浆喷出地表,是地球内部物质和能量快速猛烈的释放形式。火山喷出物很复杂,有气体、液体和固体。火山喷发形式有两类:①裂隙式喷发;②中心式(或管状)喷发。
火山喷发则形成火山,无一例外分布在大小板块边界上。
地震:是构造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大地的快速震动。当地球聚集的应力超过岩层或岩体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地壳发生断裂、错动,急剧的释放积聚的能量,并以弹性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引起地表的震动。地震只发生于地球表面至700km深度以内的脆性圈层中。世界地震区呈带状分布并与板块边界非常一致,板块间的相互作用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因素。
板块: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并非是整体一块,而是被许多构造活动带如大洋中脊、海沟、转换断层、地缝合线、深大断裂等分割成不连续的独立单元(块体),这些块体就是所说的板块。板块浮在软流层上,其内部稳定,边缘是比较活跃的活动带,有强烈的构造运动。
板块的边界有三种类型:
①扩张型边界(或增生型、拉张型、离散型边界):是新地壳增生的地方,也是海底扩张的中心地带,主要以大洋中脊为代表,如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的边界。其主要特征是,岩石圈张裂,岩浆涌出,形成新的洋壳,并伴随高热流值和浅源地震。
②俯冲型边界(或汇聚型、挤压型边界):见于两个板块相向移动、挤压、汇聚、俯冲、消减的地方。又分为海沟岛弧型(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的边界)和地缝合线型(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的边界)
③转换断层型边界(或次生型、剪切型、平错型边界):在这种边界上,没有板块的新生和消亡,是由于前两类边界的活动导致板块间的其他部分作剪切向水平错动而形成,仅见于大洋地壳中。
大洋中脊:由于海底扩张形成的,位于大洋中间、纵贯世界大洋的巨大海底山脉。是大洋板块新生的地方,是板块发散型边界。
地缝合线:两陆地板块的碰撞结合地带就是地缝合线。两个大陆板块汇聚时,在原弧沟系中发生碰撞,于是产生大规模的水平挤压,褶皱成巨大的山系。现在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带,就是古特提斯海消失形成的一条地缝合线。
地质年代:在内外力作用下,地壳的组成、构造及外部形态不免经常发生变化,一系列变化构成的连续时间,可以清晰的反映地壳演化的历史,通常以地质年代表示这种演化的时间和顺序,地质年代又有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之分。
相对年代法(古生物地层法):依据地层下老上新的沉积顺序,地层剖面中的整合与不整合关系,标准古生物化石与生物群体进行对比,确定某个地层或事件的相对年代的方法。此法虽能分清地质时间的先后,却不能确定其具体时间。
绝对年代法:通过矿物或岩石的放射性同位素的测定,依据放射性元素蜕变规律计算其绝对年龄,即距今天的年数。大气气溶胶:大气中悬浮均匀分布的相当数量的固体微粒和液体微粒,如海盐粉粒、灰尘(特别是硅酸盐)、烟尘和有机物等多种物质,所构成的稳定混合物,统称为气溶胶粒子。半径10-2——10-8 cm主要来源有自然源和人工源两种。
对流层:是大气的最底层。平均高度11km。
①以空气垂直运动旺盛为典型特点,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②云、雾、雨、雪等主要天气现象都出现在此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③气温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平均每升高100m下降0.65℃。
太阳常数:在日地平均距离(D=1.496×108km)上,大气顶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上每分钟接受的太阳辐射,称为太阳常数。事实上,由于太阳光谱辐照度随波长的变化曲线而有年际变化,太阳常数并非保持恒定。
温室效应(花房效应):大气成分,尤其是某些微量和痕量气体,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的,但对于地面的长波辐射却能强烈吸收并转化为热能,再通过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因长波辐射而导致温度降低,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即大气的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温度及近地面大气温度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以适合地球生物和人类的生存,这些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既包括自然大气中固有的CO2、水汽、O3、CH4、N2O等成分,也包括人类活动释放的污染物质,主要有氟氯烃化合物(CFCs)及CO2、CH4等。
信风:低纬信风带是自副热带高压向赤道低压带吹送的气流,因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在北半球形成东北风,在南半球为东南风,其位置、范围和强度随副热带高气压作比较规律的季节性变化,这种可以预期在一定季节海上盛行的风系,称为信风。特点是风向稳定,因其与海上贸易密切相关,也称贸易风。信风向纬度更低,气温更高的地带吹送,因此其属性比较干燥,有些沙漠、半沙漠就分布在信风带内。
海陆风:在沿海地区,白天风从海上吹向陆地;晚间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以一日为周期,这就是海陆风环流。由海陆热力差异引起,但影响范围局限于沿海。
山谷风:当大范围水平气压场较弱时,山区白天地面风从谷地吹向山坡(谷风);晚间地面风从山坡吹向谷地(山风),以一日为周期,这就是山谷风环流。
焚风:气流受山地阻挡被迫抬升,迎风坡空气上升冷却,起初按干绝热直减率降温(1℃/100m),当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水汽凝结,气温按湿绝热直减率降低(0.5-0.6℃/100m),大部分水分在迎风坡降落。气流越山后顺坡下沉,基本上按干绝热直减率增温,以致背风坡气温比迎风坡同高度气温高,从而形成相对干热的风,这就是焚风。焚风效应对植被类型与生态特征、成土过程和土壤类型都有一定影响。焚风在我国西南山地特别显著。
气团:是指在广大区域内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铅直稳定度等物质属性较均匀的大块空气团。气团内部物理属性详尽,其天气现象也大体一致,因此气团具有明显的天气意义。按热力性质分冷气团和暖气团。
锋:温度或密度差异很大的两个气团相遇形成的狭窄过渡区域,称为锋。锋是占据三维空间的天气系统。锋面两侧的空气温度、湿度、气压、风、云等气象要素有明显差异,锋面坡度越大天气变化越剧烈。
根据锋移动过程中冷暖气团的替代情况,可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锢囚锋四种类型。
气旋:是由锋面上或不同密度空气分界面上发生波动形成的,占有三度空间、中心气压比四周低的水平空气涡旋。根据气旋产生的地理位置,可分为温带气旋和热带气旋两种类型。
湿度:大气从海洋、湖泊、河流以及潮湿土壤的蒸发或植物的蒸腾作用中获得水分,水分进入大气后,通过分子扩散和气流的传递而散布于大气中,使之具有不同的潮湿程度。大气的湿度状况是决定云、雾、降水等天气现象的重要因素。由于测量方法和实际应用不同,常采用多个湿度参量表示水汽含量:水汽压和饱和水汽压。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露点温度。
湿润系数:一地的年降水量反映该地的水分收入状况,蒸发量反映水分支出状况,某地是湿润还是干旱,取决于该地降水量P与蒸发量E的对比关系,通常用湿润系数K表示,即K=P/E,P≥E,表明水分收入≥支出,属于湿润状况;P<E,说明水分入不敷出,属于半湿润半干旱状况。
厄尔尼诺:为西班牙文,意为“圣婴”,秘鲁渔民用以称呼圣诞节前后南美沿岸海温上升现象,气象学家和海洋学家则用以专指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水温异常增暖现象,在有的年份,由于大气环流变异,亚热带环流周期性南移,东南信风减弱,引起赤道逆流南下,热带暖水淹没了较冷的秘鲁寒流,海温升高,上涌还水与沿岸冷水消失,导致海洋生物和寄食鸟类死亡、腐烂,并释放大量H2S进入大气,赤道东太平洋秘鲁流的这种变化,如果水温增加超过0.5℃,持续时间达6个月以上,称为厄尔尼诺。
水分循环:由水分蒸发为水汽,再凝结为降水,重新回到地表面的循环往复过程叫水分循环,由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和径流四个环节来实现的
水圈:地球上除了存在各种矿物中的化合水、结合水以及深部岩石所封存的水分以外,海洋、江河、湖泊、地下水、大气水分和冰,共同构成地球的水圈,海洋是水圈的主体,陆地水相对来说少得多,但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洋:洋的主体应该是指地球表面连续的广阔水体,远离大陆,面积广阔,深度大,较少受大陆影响,具有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盐度平均为35‰。水色高,透明度大。具有独立的洋流系统和潮汐系统。洋的沉淀物为钙质软泥、硅质软泥和红粘土。世界大洋分四部分(省略)。
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域称为海。大洋的边缘因接近或伸入陆地而或多或少与大洋主体分离的部分称为海。海从属于洋,或者说海是洋的组成部分。海的面积和深度都远小于洋。由于靠近大陆,有河流注入,海水的理化性质受陆地影响。基本上没有自己独立的洋流系统,也不具有洋那样明显的垂直分层。
边缘海:位于大陆边缘,以半岛或岛屿与大洋或邻海相分隔,但直接受外海洋流和潮汐的影响。
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重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克数表示。海水盐度因海域所处位置不同而有差异,主要受气候与大陆的影响。它是研究海水物理、化学性质及其有关过程的一个重要指标。盐度=34.6+0.0175(E-P)。还水运动使不同区域中海水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别减小到最低程度,因而其含量具有相对稳定性。
潮汐:由月球和太阳引力引起海面周期性的升降现象。根据潮汐的周期变化,可分为半日潮、混合潮和全日潮三种类型。
潮流:海水受月球和太阳引力而发生潮位升降的同时,还发生海水周期性的水平流动。潮流也分为半日潮流、混合潮流和全日潮流三种类型。
波浪:海洋中的波浪是指海水质点以其原有平衡位置为中心,在垂直方向上作周期性圆周运动的现象。波浪包括波峰、波谷、波长和波高四个要素。
洋流:大范围的海水沿着一定方向有规律的水平流动,就是洋流(海流)。洋流是海水的主要运动形式。风力是洋流的主要动力,地转偏向力、海陆分布和海底起伏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按照成因,可分为摩擦流、重力—气压梯度流和潮流三类。根据流动海水温度的高低,分暖流和寒流。
河流:降水或由地下水涌出地表的水,汇集在地面低洼处,在重力作用下经常的或周期地沿流水本身造成的洼地流动,这就是河流。其成因主要是地面水在本身重力作用下,不断侵蚀地面的结果。河流沿途接受不同级别的支流,形成复杂的干支流网络系统,这就是水系。水系形式是一定的岩层构造、沉积物性质和新构造应用场的反映。水系形式通常分为树枝状、格状和长方形三类。
流域:每一条河和每一个水系都从一定的陆地面积上获得补给,这部分陆地面积就是河流和水系的流域,也就是河流和水系在地面的集水区。流域一般包括上游、中游、下游和河口等地理单元,涵盖淡水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系统。水是流域不同地理单元与神态系统之间联系的最重要纽带。
流域特征包括:流域面积、河网密度、流域形状、流域高度、流域方向或干流方向。
流域面积:流域地面分水线和出口断面所包围的面积,在水文上又称集水面积,单位是平方公里。这是河流的重要特征之一,其大小直接影响河流和水量大小及径流的形成过程。
河网密度:流域中干支流总长度和流域面积之比。单位是公里/平方公里。其大小说明水系发育的疏密程度。受到气候、植被、地貌特征、岩石土壤等因素的控制。
流域形状:对河流水量变化有明显影响。
流域高度:主要影响降水形式和流域内的气温,进而影响流域的水量变化。
流域方向或干流方向对冰雪消融时间有一定的影响。
河流的水情要素:为了认识河流的特征及其地理意义,描述水情变化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水位、流速、流量、含沙量以及河流的温度和冰情等。
径流的形成可以划分为:停蓄阶段、坡面漫流阶段、河槽集流阶段。
径流模数:单位面积单位时间上的产水量。单位m3/a?km3。在所有计算径流的常用量中,径流模数消除了流域面积大小的影响,最能说明与自然地理条件相联系的径流特征。通常用径流模数对不同流域的径流进行比较。
径流系数:一定时期的径流深度y与同期降水量x之比α=y/x。径流系数常用百分比表示,降水量大部分形成径流则α值大,降水量大部分消耗于蒸发和下渗,则α值小。
湖泊:由陆地表面的天然洼地形成宽广的水域称为湖泊。每个湖泊都是由湖盆、湖水和水中物质相互作用的自然综合体,受当地气候、径流等多种自然地理因素制约。湖盆是形成湖泊的必要地貌条件,水则是形成湖泊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沼泽:通常把较平坦或稍低洼而过度湿润或有薄层积水,生有喜湿植物并有泥炭形成或积累的地段称为沼泽。我国古代把水草丛生之地称为沮泽或沮洳。形成过程:水体沼泽化和陆地沼泽化。
地下水:埋藏在地面以下土壤岩石空隙(孔隙、裂隙和溶隙)中的水统称地下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地表水的渗入和大气中水汽的凝结。其物理性质有湿度、颜色、透明度、比重、导电性、放射性、嗅感和味感。波美度:盐水的比重可用波美度来表示,一升水内含有10克NaCl,则其盐度相当于1波美度。
岩石的水理性质包括岩石的容水性、持水性、给水性和透水性。
泉:当含水层或含水通道被揭露于地表时,地下水出露成泉;或者说泉是地下水的天然露头。在山区及丘陵区的沟谷与坡脚常常可以见到泉,平原地区很少见。
水的总矿化度:是指水中各种离子、分子及各种化合物的总含量。通常以水烘干后所得残渣来确定,以克/升表示。总矿化度表示水中含盐量的多少,即水的矿化程度。
硬度:是指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这是评价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水中钙、镁离子的总量称为水的总硬度。当水煮沸时,部分钙、镁离子与重碳酸作用生成重碳酸钙、重碳酸镁沉淀,沉淀部分叫暂时硬度。水沸腾后仍留在水中的钙、镁含量即为永久硬度,等于总硬度减去暂时硬度。
冰川:是指发生在陆地上,由大气固态降水经过堆积和变质演变而成的,通常处于运动状态,能自行流动的天然冰体。它随气候变化而变化,但不会短时间内形成或消亡。雪线触及地面是发生冰川的必要条件,故冰川是极地气候和高山冰雪气候的产物。
成冰作用:是指积雪转化为粒雪,再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冰川冰的过程。重结晶、渗浸和冻结成冰,是成冰作用的三个基本类型。
雪线:某地某一海拔高度上,可能存在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这一高度带称为固态降水的零平衡线,通称雪线。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之间的界线叫雪线。
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是影响雪线高度的三个主要因素。冰川分布高度受雪线的严格控制,任何地区如果地表没有高出雪线就不可能形成冰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