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秀荣:20政治1000题浓缩整合背诵笔记马原单选

第一章马克思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1000题浓缩背诵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或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同唯物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奠定思想前提

4、在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5、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著作是《资本论》

6、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剩余价值理论

7、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共产主义者同盟

8、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是实践性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9、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中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10、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这里所说的特定含义和确定标准是指对世界本原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回答;存在和思维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世界本原问题

1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是指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3、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1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15、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1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17、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18、对同一张事物的不同看法都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

19、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这说明意识是客观精神的主观映象

20、“思想实验”体现了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2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22、“寒路神麦正当时”说明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2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也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24、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25、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26、柏格森所说的运动变化不是指任何具体的事物的运动变化,而只是纯粹的“动作”,是没有物质承担者的运动

27、唯物主义运动观与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28、“从辩证的观点看来,运动可以表现在它的对立面中,即表现在静止中。”蕴含的哲理是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赖的,不了解静止就不能具体地了解运动

29、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30、看似不动的北极星实际上也是在缓慢运动的(相对于地球),这说明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

3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32、“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从哲学的角度看,这句话说明了时间的一维性

33、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3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另一方面,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3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35、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生观能动性的前提。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36、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科学,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

37、“喜鹊叫喜、乌鸦叫丧”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事物本身的真实的联系,否定了联系的客观性

38、“塘基种桑、桑叶养蚕、蚕沙喂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浙江湖州的这一“桑基鱼塘系统”体现的哲理主要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39、条件是对事物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

40、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旧事物的区别在于同历史前进方向是否符合

41、坚持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就要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把一切事物如实地看作是变化、发展的过程,既要了解它们的过去、观察它们的现在,又要预见它们的未来

42、唯物辩证法的因果联系是指引起和被引起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43、在事物的普遍联系中,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属于因果联系的是摩擦生热

44、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是辩证的:一方面,原因与结果是相互区别的;另一方面,原因与结果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

45、“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哲学上反映的是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46、必然与偶然相互依存:一方面,没有脱离偶然的必然;另一方面,没有脱离必然的偶然。

47、必然与偶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二者是有区别的;另一方面,必然与偶然又是统一的:必然与偶然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48、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的区别在于,在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

49、可能性有现实可能性和抽象可能性之分,属于抽象可能性的是大海捞针

50、“知人善察,难眩以伪”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是从反面歪曲表现本质的现象

51、真象和假象的区别在于真象从正面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52、矛盾“是实际生活中的实际矛盾,即辩证的矛盾,而不是字面上的、脑造出来的矛盾”

53、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54、辩证的同一是以差别、对立为前提的同一

55、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56、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57、“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灌则灌”是因为矛盾具有特殊性

58、矛盾解决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矛盾的普遍性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事物的发展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59、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一与矛盾的次要方面,处手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一作用的一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一方的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60、“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蕴含的哲理是: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需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61、“压垮骆驼的绝不仅仅是最后那根稻草,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从哲学上讲,这话是在强调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

62、在工作中防止“过”或“不及”的关键在于确定事物的度

63、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64、所谓底线,就是不可逾越的界限,是事物发生质变的临界点

65、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扬弃”是指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

66、在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中,辩证的否定是决定性的环节。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67、事物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68、“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物,从内部打破是生命。”从哲学上讲,这说明辩证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69、“概念的辩证法本身就变成只是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的自觉的反映,从而黑格尔的辩证法就被倒转过来了。”这段话表明,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70、分析事物不能只看到矛盾一个方面,而不看另一方面。看问题的时候,要坚持“一分为二”,既要看到好的、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坏的、不利的一面

71、“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这句话体现的是要坚持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的统一

72、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是一个以抽象为逻辑起点,通过各种形式的逻辑中介,达到以思维具体为逻辑终点的运行过程

第三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73、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目的性是能动性的主要表现。

74、实践客体与客观存在的事物不完全等同,客观事物只有在被纳入主体实践活动的范围之内,为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并与主体相互作用时才成为现实的实践客体。

75、“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说明的道理是认识来源于实践。

76、从哲学上讲,干部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是因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对认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77、人工智能的普遍应用说明了它延伸和扩展了人脑的意识活动功能。

78.、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79、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科学总是围绕着人类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而形成和发展,以人类实践的需要为出发点去认识世界。

80、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从天然香料到人工合成香料的这一发展过程说明,人类通过实践可以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使其打上人的烙印

81、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82、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反映的是两条认识路线,即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83、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84、直接性是感性认识的突出特点;感性认识具有不深刻的局限性;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和间接性的特点。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因而是深刻的

85、“忧心忡仲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从哲学上讲,这段话说明 人的感觉是包含着理性的感觉

8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87、“逻辑会把你从A带到B,想象力能带你去任何地方。”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在认识过程中既要注重理性因素的作用也不可忽视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

88、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89、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坚持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90、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91、真理和谬误存在着原则界限;认识是多元的,但真理是一元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92、成功与失败是对立统的关系,它们互相包含又能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

93、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不在于它能否付诸实践(因为错误的认识也能付诸实践),而在于它能否在实践中取得预期的效果

94、所谓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实际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

9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9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在联系起来加以对照

97、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的实践总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98、真理与谬误的区别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相符。符合的就是真理,不符合的就是谬误。D符合题意。

99、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人类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100、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人类在客观世界面前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状态。

第四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01、历史观是人们在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采取的根本观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02、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物论与唯心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就已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从此开始出现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103、旧唯物主义之所以是半截子的唯物注义,是因为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但在历史观上仍然是唯心主义,没有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

104、近年来,Tuhan(土豪)Dame(太妈)等一些网络热词被英国著名的牛津词典收录,这说明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05、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106、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07、“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这说明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108、“推陈出新”。这说明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109、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劳动者

110、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如何,主要取决于生产工具的质量和数量,生产工具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

111、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

112、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113、经济基础是社会的“骨骼系统”,上层建筑是社会的“血肉系统”。与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就是经济基础

114、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115、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116、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形态范畴是指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117、“社会形态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这是指社会形态的发展是客观的有规律的发展过程

118、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119、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

120、历史是无数个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的合

121、“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句话表明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122、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123、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124、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

125、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

126、具体劳动的质是不同的,无法比较,抽象劳动的质是相同的(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可以比较

127、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有价值。商品价值在质的规定性上是相同的,因而彼此可以比较

128、马克思指出:“不论财富的社会的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的内容。”

129、“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在这个物并不是由于劳动而对人有用的情况下就是这样。”这说明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

130、商品的价值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社会关系

131、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三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32、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具体劳动保存或转移价值

133、“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段话说明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134、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价值和使用价值二者相互排斥,不可兼得。不可兼得是指,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使用价值;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

135、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

136、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这一矛盾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得到解决。

137、财富或者说使用价值的生产,除了劳动者外,还必须有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138、商品价值的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是按劳动时间来计量的

139、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

140、劳动生产率是生产使用价值的效率,所以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单位时间内生产更多的商品

141、提高劳动生产率会使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个别商品的价值量发生变化,即商品数量增加,个别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142、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的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从较长时间来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和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能够相抵,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一致的

143、“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这是货币区别于一般商品的本质

144、价值形式的演进产生了货币,它是最发达的价值形式,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145、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或金属条块

146、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衡量和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职能

147、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148、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不是工人的劳动,而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

149、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的重要的特点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150、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

151、抽象劳动不是转移而是创造价值,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

152、货币所有者购买到这种特殊商品,能够获得剩余价值,货币也就转化为资本。

153、与其他商品相比,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劳动力价值的构成包含着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154、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无偿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

155、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而劳动者则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与以往的剥削制度不同,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不是完全占有,也不是人身依附,而是基于劳动者的完全的人身自由。

156、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不仅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同时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在价值增殖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雇佣工人的劳动超过了用于再生产自己劳动力价值(必要劳动)的时间这个一定点的时间,都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157、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158、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都是依靠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

159、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是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

160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变资本,即m'=m/v,在可变资本(v)不变的情况下,剩余价值(m)越多剩余价值率就越高,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

161、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

162、生产资本的组成部分,可以有两种划分:根据在生产剩余价值中的作用不同,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根据周转方式或价值转移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163、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个别价值同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

164、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165、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主观动机是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166、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叫资本积累。

167、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168、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

169、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自动化程度提高导致的裁员会提高资本有机构成。

170、产业资本从不同的角度可以作不同的划分:依据它在资本循环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上所担负的职能的不同,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产业资本的另两种划分角度:依据资本的各个部分在价值增殖中作用的不同,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依据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171、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172、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可以用剩余价值率表示:m'=m/v(m代表剩余价值,v代表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还可以表示为: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173、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其预付资的有机构成是4:1,则可变资本为20万元,每次投资的剩余价值率为125%,则每次投资的剩余价值为25万元,利润与剩余价值在量上是一样的,故该资本家每次投资的利润为25万元。

174、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每次投资的利润为25万元,利润与剩余价值在量上是一样的,故该资本家每次投资的剩余价值m为25万元。每次投资的剩余价值率(m’)为125%,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m)与可变资本(v)之比,即m'=m/v,则可变资本v为20万元。其预付资本为100万元,则不变资本(c)为8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是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比,故该资本家预付资本的有机构成是c:v=4:1。

175、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实质是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176、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与实物补偿问题。

177、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家并不把剩余价值看作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

178、平均利润的出现是不同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179、生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是生产成本(c+v)与平均利润之和。

180、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181、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182、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之所以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是因为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

183、在发达资本主义的美国出现贫困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资本主义固有的、内在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184、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即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这四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的,其中基本的阶段是危机阶段

18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186、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

187、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主要是政治统治的职能

188、资本主义国家的公共管理职能是服务于政治统治职能的

189、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是国家对内政治统治职能的延伸

190、资本主义国家法律制度的核心是宪法

191、作为资本主义法制基本原则之一的人权原则,强调“自由的和自主的个人”具有不可侵犯的基本权利。这种原则强调的其实只是政治权利,而忽视和不承认人的生存权、发展权。

 

第六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192、资本集中是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

193、常见的垄断组织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等。尽管垄断组织的形式多样,但它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即通过联合来操纵并控制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194、195、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中实现统治的形式是“参与制”(金融寡头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亲自担任或指派代理人担任政府要职)来实现的,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掌握新闻、科教、文化等来左右和影响内政外交与社会生活。

196、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获得垄断利润

197、在垄断条件下,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经济生活中的垄断地位操纵商品市场、提高商品价格而取得高额垄断利润。

198、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其公式是: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垄断利润。

199、尽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服务的手段

200、当代国际垄断同盟的主要形式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

201、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

 

第七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202、托马斯·莫尔于1516年发表的《乌托邦》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

203、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指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

204、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即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和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为代表的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205、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06、1871年爆发的巴黎公社革命,是第一国际精神的产儿,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07、1915年,他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明确指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208、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特征是发展商品经济

209、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

210、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王义,它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它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从历史上看,社会形态的更替已有不是从最发达的地方开始而是从薄弱的或不发达的地方开始的先例

211、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是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

 

第八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212、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在预见未来上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213、共产主义是人类解放的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后续完整全程更新请进微店:考研云分享-肖秀荣:1000题浓缩整合背诵笔记全程逐步整理中

附件
肖秀荣:1000题浓缩整合背诵笔记马原单选.pdf
pdf
下载文件
目录
  • 1000题浓缩背诵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 第三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 第四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 第六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 第七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 第八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采集或网友投稿提供,不能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任何商业盈利目的。如果资料有误与官方发布不一致,请与官方最新发布为准,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如果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删除。
    维权指引 | 权限说明 | 下载说明 | 内容投诉
    考研云分享 » 肖秀荣:20政治1000题浓缩整合背诵笔记马原单选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 访客 发表评论

    加入会员,每天进步一点点
    ·会员权限 ·加网盘群 ·加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