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燕翔老师一直在强调,考研是一场有限胜利,很多同学都觉得自己应该在考研上战场前把所有内容都复习完了、从容地走进考场,但其实没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甚至在进考场前还在鸡飞狗跳临时抱佛脚、觉得自己完了。
与高考不同,考研是考验学生在高压状态下能否把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给复习完,考研本身的设计就是没想着让考生把内容都复习完,毕竟考研是一个选拔性的考核。
尤其是人文社科类专业,你是没办法从容复习完的。
而我们要做的,不是超越自我,而是战胜对手。所以别跟自己较劲,即便你只复习了40%,而对手只复习了30%,那么胜利的还是你。
所以要定期了解竞争对手的复习状态(当然,不是每天都去打听,可以隔一个月问一下,然后来确定自己的定位从而确定自己接下来的复习状态,领先一步不必骄傲继续按照自己的节奏复习即可,落后了就再努力努力争取赶上进度)。(打听的时候也不必太直白,问得太直白也可能问不到真实数据,其实可以问一个专业问题来确定对方目前复习情况。)
此外,我们和对手比拼的是复习进度,更是得分转化率,可能你的复习进度比较慢,但如果你的得分转化率比较高,那么你的得分是可能比对手高的,比如A复习了100%的内容,只有60%的转化率,而B复习了80%的内容,却有80%的转化率,那么算一下,A的卷面可能就只有60%,而B则有64%,B虽然复习的少一些,但得分却更高,所以一定要注意你的得分转化率。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的得分转化率呢?
输出的测试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文字的,比如给别人复述一遍今天你学了哪些内容,或者建一个word文档自己梳理出今天学了什么,如果说不出来,那么就说明今天你复习的知识点还有不足。输出训练一定要做,不一定非要很精细,复述的时候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不必强求逻辑和顺序,这样更容易着手一些。
真题永远是最重要的参考资料,所以要先看真题,然后知道了真题的命题规律之后,再去做模拟题,如果模拟题跟真题相差较大那就完全没必要做了,只有跟真题相似的模拟题才有做的价值。
要勇于给别人讲题,别觉得给别人讲题是浪费时间,其实给别人讲题的过程也是自己梳理知识点的过程,会让你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更加深刻。
专业课的复习过程中可以跟老师去请教某个问题,这样不但可以复习某些知识点,还能知道自己的复习效果,还能跟老师套套近乎,了解更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