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秀荣:20政治1000题浓缩整合背诵笔记史纲单选完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卑争

1、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起点是第一次鸦片战争

3、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4、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是清朝政府同外国侵略者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签订于1858年,《北京条约》签订于1860年,《马关条约》签订于1895年。

5、无产阶级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最早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阶级。

6、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7、认识中国近代一切社会问题和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是认识中国近代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8、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近代中国的根本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9、在近代中国,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前提条件是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10、两大历史任务的主题、内容与实现方式都不一样,前一个任务是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后一个任务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和状况,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除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11、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要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首先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12、冯子材驰赴沙场的那场战争是中法战争

13、中国被迫把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马关条约》

14、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

15、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群众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16、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的腐败

17、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是林则徐

18、“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出自《海国图志》

19、《海国图志》和《资政新篇》的相似之处在于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20、在甲午战争后,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所宣传的重要思想是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21、“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魏源在1843年1月编成的《海国图志》中提出的;“睁眼看世界”是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自强”“求富”是洋务派在洋务运动中提出的,

22、早在青年时代,孙中山先生目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就提出 “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23、太平天国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的社会改革方案的中心是解决土地问题

24、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爱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资政新篇》

25、《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二者的共同点在于都具有反封建的讲步性

26、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7、太平天国的诸多活动中,能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洪仁《资政新篇》提出的主张

28、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首先是为了购买和制造洋枪洋炮以镇压农民起义,同时也有借此加强海防、边防,并乘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意图。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运动的目标是“自强”“求富”。洋务运动是由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洋务派”搞起来的,不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发动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是戊戌维新运动。

29、洋务派所标榜的洋务运动的目标是“自强”“求富”

30、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31、近代中国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洋务运动时期

32、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兴办的民用企业多数采取的方式是官督商办

33、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兴办的民用企业中,采取官督商办方式的企业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

34、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35、决定洋务运动必然失败命运的原因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6、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维新派与守信派的论战

37、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是戊戌维新运动

38、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是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的问题之一。维新派认为只有君主立宪制度才是当时中国理想的政治方案,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才是“治国之大经”。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39、清政府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延续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40、邹容写的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的名著是《革命军》

41、中国同盟会成立时确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42、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是中国同盟会

43、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中国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44、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

45、在孙中山的思想中,“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属于民生主义

46、孙中山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在发展中出现了诸多社会问题。为了避免这些社会危机,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

47、民生主义即社会革命,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核定全国土地的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家,为国民共享。

48、其中论战的焦点集中在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上。

49、在辛亥革命爆发前,孙中山领导中国同盟会发动的武装起义中影响最大的是黄花岗起义

50、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51、南京临时政府在《告友邦书》中企图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清政府所欠的一切外债

52、在1840年至1919年期间,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辛亥革命

53、1913年3月,袁世凯指使心腹收买刺客暗杀了宋教仁,孙中山开始看清袁世凯的真面目,毅然发动了二次革命

54、标志着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是护法运动的失败

55、戊戌变法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辛亥革命则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两者的共同点是都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56、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主要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才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

5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五四运动

58、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但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工人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但不是主力军(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五四运动发生在新文化运动之后

59、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60、对五四运动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的是工人阶级的政治大罢工

61、表明李大钊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文章是《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62、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起点的标志是香港海员罢工

63、李大钊、陈独秀属于先驱者和擎旗人,毛泽东等五四运动的左翼骨干则是其主体部分

64、党成立时并没有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1922年党的二大上提出的

65、在1922年召开的中共二大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66、中共二大指出:“我们既然是为无产群众奋斗的政党,我们便要‘到群众中去’,要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

67、中国共产党正式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的会议是中共三大

68、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69、反映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是合作双方具有共同的政治基础

70、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国民党一大提出的新三民主义政纲

71、毛泽东这里所说的“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是指孙中山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

72、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并没有民主主义的提法,“兴民权改民主”是革命派在与改良派的辩论中提出的主张,不是新三民主义的“新”的体现

73、中国第一个农民协会诞生于浙江萧山县

74、1924年国共合作的形成,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1925年出现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掀起这一大革命高潮的起点是五卅运动

75、以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为目标的北伐战争开始于1926年7月。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76、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从东北发出通告,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北洋军阀不再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继续存在,北洋军阀统治结束(1912-1928年)。国民党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

77、国民党政权的性质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统治

78、在大革命失败的危急关头,中共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是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79、1927年9月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与南昌起义的不同在于,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80、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转折点是八七会议

8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提出了“整顿改编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的任务的是八七会议

82、毛泽东在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是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8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提出,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84、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土地法中,规定没收一切土地的土地法是《井冈山土地法》

85、毛泽东和邓子恢等一起制定了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以乡为单位,按人一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86、在20世纪30年代前期、中期,中国共产党内屡次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以外,主要的原因在于,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一句话,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

87、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的是遵义会议

88、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在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89、1935年12月,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这份报告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

90、延安时期,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实践论》《矛盾论》,主要是为了克服存在于党内严重的教条主义

91、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的文件是《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92、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政府正式对日宣战是在1941年的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93、中国人民在九一八事变后开始的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94、华北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一二·九”运动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95、1936年5月,中共中央放弃“反蒋抗日”口号,第一次公开把蒋介石作为联合的对象,标志这一变化的文件是《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

96、9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明确提出党的总方针是“逼蒋抗日”。这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阶级关系变化的实际状况作出的一个重大政策调整。

97、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98、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99、1937年中共洛川政治局扩大会议指出,争取全民族抗战胜利的关键是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反对片面抗战路线

100、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民族抗战的新时期是在卢沟桥事变后

101、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取得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是平型关大捷

102、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胜利的战役是台儿庄战役

103、毛泽东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是战略相持阶段

104、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减租减息

105、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共产党员代表工人和农民,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代表小资产阶级,“三三制”中不包括地方实力派。

106、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第一次把党的建设称之为伟大的工程

107、延安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其中最主要的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108、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整风运动的重点是反对教条主义

109、在整风运动中,毛泽东指出的第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学风问题

110、最早将毛泽东思想规定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的会议是中共七大

111、成为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的是台湾以及澎湖列岛由中国收回

112、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因素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113、为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确立了历史转折点的事件是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114、1945年8月,中共中央在对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的口号是和平、民主、团结

115、标志着解放区在农民土地问题上,开始由削弱封建剥削,向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过渡的文件是《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116、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实施战略进攻时,就敌我力量对比而言,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还不占有优势

117、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提出的口号是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118、中国的民主党派是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

119、蒋介石不允许民盟这样的组织存在,这就“使在蒋介石统治下进行任何和平运动、合法运动、改良运动的最后幻想归于破灭”。

120、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的文献是《对时局的意见》

121、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122、在1948年9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说,我们“不必搞资产阶级的议会制和三权鼎立等”,这套东西“袁世凯、曹锟都搞过,已经臭了”,我们应当“建立民主集中制的各级人民代表会议制度”。毛泽东这段话要回答的是即将成立的新中国的政体问题

123、1949年9月21日在北平(北京)隆重开幕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与1946年1月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的不同在于中国共产党居于领导地位。

12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125、毛泽东在1949年6月30日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126、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强调必须保持的党的作风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127、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其原因主要是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

128、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新民主主义经济工作的政策是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2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130、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其中,属于过渡形式的经济成分的是合作社经济和国家济本主义经济

13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中,处于十字路口的经济成分是个体经济

132、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三年,在着重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的同时,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实际上也已经开始实行了。以下属于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是在新解放区进行土改133、《土地改革法》与1947年通过的《中国土地法大纲》相比,一个大的变化就是由对富农征收多余的土地财产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

134、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心任务是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13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没收官僚资本

136、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137、1951年年底到1952年,中国共产党在党政军机关开展的“三反”运动的核心是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138、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也曾被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主体”是指社会主义工业化,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两翼”。

139、在逐步过渡的方式中,在性质上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形式是全行业公私合营

140、不属于国家资本主义具体形式的是统购统销

141、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个别企业公私合营阶段,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四马分肥

142、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发展生产、满足人民需要和完成国家计划为目标,因而已经属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

14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得到全面确立的标志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44、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是《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145、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46、中共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147、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148、中共八大确定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是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149、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150、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的方针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51、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失败的是林彪反革命集团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事件的发生

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接续发展

152、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继五四运动和延安整风运动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其实质在于是不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153、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的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54、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的标志是十一届三中全会

155、1981年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是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156、“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在党的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中提出的,这次党的代表大会是中共十二大

157、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

158、中共十五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59、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60、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中共十四大

第十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61、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6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启于中共十八大的召开

163、新中国最大的历史成就是探索、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附件
肖秀荣:1000题浓缩整合背诵笔记史纲单选完.pdf
pdf
下载文件
目录
  •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卑争
  •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 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接续发展
  • 第十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采集或网友投稿提供,不能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任何商业盈利目的。如果资料有误与官方发布不一致,请与官方最新发布为准,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如果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删除。
    维权指引 | 权限说明 | 下载说明 | 内容投诉
    考研云分享 » 肖秀荣:20政治1000题浓缩整合背诵笔记史纲单选完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 访客 发表评论

    加入会员,每天进步一点点
    ·会员权限 ·加网盘群 ·加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