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感觉输入的变换,减少,解释,储存,恢复和使用等过程
认知心理学:主要探讨人类内部心理活动过程,个体认知的发生与发展,以及对人的心理事件、心理表征和信念、意念等心理活动的研究
信息加工心理学:将人的认知过程类比为计算机,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研究人类认知的心理学,内容包括感知、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语言等
抑制加工:需要应用注意的加工,容量有限,是受人有意识控制的系列加工,一次只能处理一个项目
自动加工:不受人所控制的加工,无需应用注意,没有容量限制,而且一次很难改变
资源限制:作业成绩可能受到所分配到的资源的限制,资源多,则作业顺利
材料限制:作业成绩可能受到人物性质的限制,即使给低劣或不适宜的记忆信息分配较多的资源也不能改善其作业水平
自上而下加工:通过对事物的一般知识加工,形成对知觉对象的期望或假设
自下而上加工:有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即先对较小的知觉单位进行分析,然后再转向较大的知觉单位,经过一系列事物连续加工而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和理解
模式识别:模式是指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一定关系形成的刺激结构,当人能够将某个模式与其他模式区别开并确认它是什么时,这个模式就被识别了
结构优先效应:在知觉过程,整体的结构在模式识别中可起到有利作用,位于整体结构中的独享的知觉速度快于不严密的组织中的知觉速度
一、 词优先效应
二、客体优先效应:客体优先效应是指识别一个“客体”图形中的线段要优于识别结构不严的图形中的同一线段或单独的该线段
三、构型优先
四、字母优先
局部报告法:被试在全部刺激呈现后,依据主试要求随机报告所有刺激的一部分
自我参考效应:人们试图将刺激信息与自己联系起来,便能够回忆出更多的信息
FOK:指相信某个信息能从记忆中提取出来,但现在又提取不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
陈述性知识:指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而能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
程序性知识:个人没有有意识提取线索,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论其存在的知识
启动效应:由于之前受某一刺激的影响而是对之后对同一刺激的提取和加工变得容易的心理现象
心理旋转:是一种想象自我或客体旋转的空间表征动力、转换能力
表象扫描:对表象的加工就像对知觉材料加工一样,在表征空间中大小不同,距离不同的表象具有知觉的特征,就像一个内部的心理之眼来扫描一样
C2衰减模型:
Treisman于1960年针对过滤器模型的缺点提出包括语义加工的注意选择模型——衰减模型。她将刺激分析与检验细分为三步:(1)分析刺激的物理属性(2)检验刺激是否是语言,提取信息(3)对信息进行选择。
她认为过滤器不是按“全或无”的方式来工作,所有来自注意通道(追随耳)和未被注意通道(非追随耳)的信息都可以进入过滤器,过滤器的作用是对信息进行衰减。其中非追随耳(未被注意)的输入信息发生衰减,强度减弱;而追随耳(被注意)的信息没有变化,两者的衰减强度不同。非追随耳的信号受到衰减,强度减弱了,但一些信息仍可得到高级加工
已经贮存在大脑中的信息如字词在高级分析水平有不同的兴奋阈限.没有衰减的信号可以顺利地激活有关的字词(如追随耳的信号在通过过滤器时没有受到衰减);非追随耳的信号由于受到衰减而强度变弱,常常不能激活相应的字词,但是特别有意义的项目如自己的名字,则有较低的阈限,可受到激活而被识别。
C2注意的后期选择理论:
后期选择模型(late-selection theory)的核心观点是,所有输入刺激都被加工,并且注意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所有信息都被以平行的方式传送到工作记忆中,但由于工作记忆的容量有限,如果平行输入的信息超出了工作记忆的容量限度,那么,就要根据材料的重要性做出判断;重要的信息被精细化,从而进入尝试记忆,而不重要的信息就会被抛弃。注意的后期选择理论体现了注意加工的主动性,但不够经济,资源耗费相对较大。
C3模式识别板块说:
模板匹配模型最早针对机器的模式识别,后来被用来解释人的模式识别过程。它的核心思想是在人的长时记忆中,贮存着许多外部模式的袖珍复本,它们被称作模板(template)。模板与外部模式一一对应。当一个刺激作用于人的感官时,刺激信息得到编码并与已储存的各种模板进行比较,如果两者能最佳匹配,则该模式得到识别。
C3模式识别原型说:
针对模板说的不足,人们提出了原型说。该模型认为,贮存在记忆中的不是与外部模式有一一对应关系的模板,而是原型(prototype)。原型不是某一个特定模式的内部复本,而是一类客体的内部表征,即一个类型或范畴的所有个体的概括表征,它反映的是一类客体共有的基本特征。在模式识别过程中,外部刺激只需与原型进行比较,与原型近似匹配即可。
C3优先结构效应客体优先加工:
客体优先效应是指识别一个“客体”图形中的线段要优于识别结构不严的图形中的同一线段或单独的该线段。对于产生客体优先效应的原因有不同解释。一种观点认为它的存在取决于眼睛的注视点,一种观点认为它不依赖图形的三维性,而是依赖于对图形的整体分析。
C4部分报告法
部分报告法(部分的报告):要求被试将记住的东西的一部分报告出来,而不是报告全部。对字母卡片的每一行配以声音(高中低),并且事先告诉被试。当卡片呈现完毕后,被试根据出现的声音的高低来回忆某一行的字母。
全部报告法(全部报告): 要求被试将记住的东西全部报告出来或者把尽可能多的东西报告出来
C4加工层次模型
加工层次模型是由Craik等人提出的。记忆的加工层次模型认为,以及的关机那是信息被加工的深度。只有刺激材料在较深或有意义的加工条件下被学习时,记忆成绩才能提高。
保持性复述对刺激进行重复执行,精细复述则是对刺激进行较深的、更有意义的分析。
C5平行加工:
平行加工(parallel process) 在同一时刻接受并加工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的加工形式。是现代认知心理学从通讯工程和信息论中借用的概念。20世纪60年代奈瑟(Neisser,V.)提出了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是按平行加工的形式进行的观点,与斯顿伯格的系列加工理论相对立。
C5序列加工:
序列加工(serial process):又叫串行加工,即每次只对一个刺激进行加工,完成后再加工下一个刺激。
C5内隐记忆的研究范式——任务分离:
任务分离范式一般是通过改变测试指导语,生成两种记忆任务,即直接测试和间接测试,通过考察两种记忆测试成绩间的关系来确定是否出现分离。直接测验测量了外显记忆,间接测验测量了内隐记忆。如果测量外显记忆的直接测验和测量内隐记忆的间接测验的成绩表现出同样的变化趋势(具有高度的正相关),那么两类测验中信息的提取依赖于同样的心理结构;若两类测验的成绩表现出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变化趋势,则说明二者依赖于不同的心理结构。
C5内隐记忆的研究范式——加工分离:
Jacoby认为,无论是直接测试还是间接测试,都包含外显加工与内隐加工的共同作用。它的总体思路是,用两个彼此对立的测试(包含测试与排除测试),使意识加工和无意识加工的作用方向相反,进而达到把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相分离的目的。加工分离的实验程序可以分成启动型和再认型两种。
C6层次网络模型:
(1)该模型由Quillian(1968), Collins和Quillian(1969)提出。
(2)模型的结构
a.语义记忆的基本单元是概念,每个概念具有一定的特征。
b.有关概念按逻辑的上下级关系组织起来,构成一个有层次的网络系统。
c.对概念的特征相应地实行分级贮存。
C6激活扩散模型:
(1)Collins和Loftus提出
(2)模型的结构
a.它以语义联系或语义相似性来组织概念。
b.一个概念的意义或内涵由与它联系的概念(特别是联系紧密的概念)来确定;
c.概念特征不一定分级贮存;每个名称结点与语义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结点相联系。
d.结点的线段越短,表示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越紧密。
C9前提气氛效应:
主要是指推理中前提的形式所引导的一种错误倾向。气氛效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两个肯定的前提,被试倾向于做出肯定的结论;而只要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被试就倾向于做出否定的结论。另一方面,对两个全称的前提,被试倾向于接受全称的结论;而只要前提中有一个是特称的,被试就倾向于接受特称的结论。
C9附加信息效应:
所谓的附加信息效应是指在条件推理中额外的给人们提供一些信息将影响人们推理大的现象。在第一个条件后面加了一个与之后件相同但是前件不同的条件命题;这1等于外显的给被试提供了导致后件发生的另一个备择前件之后,他们做出肯定后件式这一无效推理的人减少。
附加消极的结果会对正确推理产生抑制作用。
C9影响归纳的因素:
(一) 前提项目的影响
1. 前提项目的数量的多少对人们归纳信息的影响(前提的数量越多,被试的归纳信心则越强)
2. 前提项目之间差异程度对人们归纳信心所造成的影响(前提项目之间的差异程度越大,人们往往在归纳时的信心越强)
(二) 前提属性的影响
前提谓语所涉及的属性的稳定性会对人们归纳时的信心有影响。
双耳分听实验(Cherry实验):
实验模式:被试者戴着立体声耳机,每只耳朵被同时输入不同信息,要求被试者只注意一只耳朵中的信息,并在听完后尽可能快地大声复述。实验中被试只关注一只耳朵并且大声复述的行为被称为追随,而被试关注的那只耳朵被称为追随耳。能够准确报告非注意(unattended)所听到的信息是人的嗓音还是噪音,他们也能报告声音是男性的还是女性等,被试者看来具有关于非注意信息的物理或声学特性的某些知识。但是,他们似乎不具有关于非注意信息意义方面的知识。
双耳分听实验(Broadbent实验):
给被试双耳依次呈现三对数字,1-2,3-4,5-6,其次135依次呈现给左耳,246依次呈现给右耳,当让被试将听到的数字报告出来时,大多被试倾向于按左右耳听到的进行报告,即先报告左耳,再报告右耳。如果被试按照数字呈现的时间顺序进行回忆,那么被试的成绩要比按自己的回忆顺序的成绩差得多,而前后两对数字的时距对回忆成绩有着明显的影响。这表明,信息的选择是以物理特性(空间位置)为基础的。
总之,众多实验说明,影响信息选择的因素包括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刺激物之间的意义联系、刺激与个体的关系以及个体的知识经验。
整体加工与局部加工(Navon实验):
在Navon的实验中,将刺激分成总体特征和局部特征。(一些大字母H由一些小字母s构成,大字母H就是总体特征,小字母s就是局部特征)实验采用Stroop作业的一种变式——视听干涉。实验时先呈现一个视觉刺激,持续80ms,在视觉刺激持续300ms,被试的任务在于判定所听到的是哪个字母,并按键做出相应的反应,以记录其反应时。实验中,被试要始终注视视觉刺激,视听两种刺激的作用有40ms的重叠。实验中的刺激分为:(1)总体的一致关系。即听觉刺激与视觉刺激的大字母H、S和大方形的关系,包括:一致,即被试所听到的和看到的字母相同;无关,即被试听到某个字母,但看到的是方形;冲突,即被试听到一个字母,而看到的是另一个字母。以上三种关系是就大字母和大方形来说的,故称为总体的一致关系。上述三种视觉刺激个由3种不同的成分所构成,如大字母H有三种,其成分包含小字母h、s和小方形(2)局部的一致关系。在上述任何一种总体的一致关系内,听觉刺激又与局部成分(小字母)有一致,无关和冲突3种关系,即局部的一致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听觉辨别的反应时依赖于听觉刺激与视觉刺激的总体一致关系:在一致的情况下,反应时最短;在冲突的情况下,反应时最长;无关情况下的反应时居中。但是,听觉辨别反应时在3种局部的一致关系下,并没有显著的差异,视觉刺激的大小对实验结果也没有显著的影响。这些实验结果表明,当视觉的总体特征与听觉刺激一致时,听觉辨别的速度加快;当视觉的总体特征不同于听觉刺激时,听觉辨别就会受到干扰,速度就变慢了;但是,听觉辨别的速度不受局部特征的影响。因此,在一些情景中进行的视觉加工有着有限的深度,只有总体特征可被知觉,而局部特征则不被知觉。在上述实验中,大多数被试甚至未看到大的视觉刺激是由小的字母构成的。在一些情境中进行的视觉加工有着有限的深度,只有总体特征被知觉,而局部特征则不被知觉。总体特征先于局部特征被知觉,总体加工是处于局部分析之前的一个必要的知觉阶段。
序列位置效应(Ebbinghaus实验):
Ebbinghaus首先使用自由回忆任务(free recall task)方法。后来,经过不断完善它已经成为心理学研究不可缺少的方法。
刺激材料:50个普通名词构成的单词表。
实验操作:以每秒一个单词的速度按顺序呈现单词表中单词。
被试任务:回忆呈示的单词。
观测变量:每个单词得到回忆的可能性是否相同?
实验结果:最先呈现的与最后呈现的词要比中间的词将更可能被回忆起来。
实验结论:名词在序列中的位置影响了其被回忆出来的概率。
将回忆结果以项目呈现顺序为横坐标,以正确回忆率为纵坐标就可以获得系列位置曲线。
系列位置曲线分为三个部分:首因效应(系列中开头几个项目回忆较好)、近因效应(系列中最后几个项目回忆的最好)和渐近线(曲线中间分,回忆效果最差)曲线的起始部分和中间部分反应的是长时记忆,而曲线的结尾部分反映的是短时记忆。对于首因效应来说,系列的起始部分比中间部分保持的时间长,可以得到更多的复述,因而比中间部分的回忆成绩好;对于近因效应来说,系列的结尾部分的项目于短时记忆的有限容量像吻合,同时,近因效应海域回忆间隔时间有关,当间隔时间增加时,近因效应消失。
搜索模型:
向被试呈现在短时记忆容量以内、一系列不同长度的刺激项目,称为记忆集;接着呈现一个检索项目,让被试报告这个检索项目是否包含在记忆集中,以反应时作为指标分析短时记忆提取的特点。如果被试要对短时记忆中所有识记项目进行全部扫描后才能对测试项目进行“是”或“否”的判断额话,那么被试进行正确判断所需的反应时不应该随记忆集的大小而变化。结果显示,反应时随识记项目的增加而增加,成一条直线,即反应时是记忆集大小的函数。短时记忆信息的提取是系列扫描。
心理旋转实验:
实验者用三种刺激作为材料,即平面对(A)、立体对(B)和镜像对(C)。实验要求被试判断所看到的一对图经过旋转后能否重合,记录被试的正确反应时。实验结果显示,无论是平面对还是立体对,被试的反应时变化趋势相同;两对图形的方位差越大,信息加工时间越长;方位差每增加53度,反应时就增加1秒。由此可见心理旋转工程师存在的,旋转的速度为每秒53度。实验证明,表象能够真实反映物体特点,它是真是物体的类似物;表象加工类似于知觉真实物体时的信息加工。
表象扫描实验:
(1)距离效应:实验者要求被试“注视”图上某一物体并形成表象点,然后被试判定主试所说的另一物体是否为图中的物体,并记录被试的反应时;或者要求被试在心理的注视点和目标点之间“画”一条最短的线路,记录被试所用的时间。实验结果表明,两点之间的距离越长,反应时也越长,这种现象即是距离效应。
(2)大小效应:实验者通过训练使被试形成四个颜色不同的正方形表象,它们大小各相差6倍。主试先说出一种颜色和一种动物,要求被试把该动物想象的与颜色框一样大。然后让被试对动物身上具备某一特征进行真伪判断,并记录被试判断的反应时。实验结果表明,表象的物体越大,则被试对其特征进行真伪判定所需的反应时越短,即判定主观表象较小的课题要难于判定主观表象较大的客体,即存在大小效应。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